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面,經文倒數第四行,從二十五願看起:

  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到這個地方這是一願,也是一段。前面從第十八願,「十念必生」,乃至往生正因,古大德都說這是四十八願的核心,也是彌陀的根本大願。十九願跟第二十願可以說是第十八願的補充,非常重要。二十一願這是專說過去生中造作罪業,現前習氣很重的眾生,如果能夠懺悔,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能往生,不會再墮惡道。但是諸位必須要記住,前面我們在這裡學習的報告,世尊在大乘經裡面,時時刻刻勸勉我們、提醒我們要「深解義趣」,尤其是不能把佛經錯解了。現在這個時代,錯解佛經的人,曲解佛經的人,實在是很多,所以雖然一生也很認真努力修學,但是都得不到想像當中的成就,乃至於我們求往生都不可能。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自己一定要深思、要反省、要檢點,決定是自己把經義解錯、誤會。

  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縱然口念彌陀,口善,身每天拜佛,身善,可是有沒有想到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存心?存心還是自私自利,念頭還是損人利己,有時候不知不覺,毛病習氣常常犯。最容易犯的毛病,懈怠懶惰,把我們正當的事情疏忽了。什麼是正當事?我們出家同修,研教、念佛是我們正當事。研教,諸位發心將來弘法利生,這是你的本分事。為什麼叫你每一個星期,到念佛堂來念三十六個小時的佛?報佛恩,報常住恩,報施主恩,佛教給我們知恩報恩。所以這三十六個小時的念佛堂決不能懈怠,懈怠了,我們就忘本,你還能得諸佛護念?你還能得護法眾神的擁護嗎?沒有佛的護念,沒有眾神擁護,你不會開悟,你還是每天煩惱增長,不是智慧增長。末法時期學佛,念念當中都要求三寶加持。

  今天是聖誕節,距離兩千年只有幾天,西方許許多多預言家都說,中國人也有說,這個世紀末有災難。可是我看諸位現在好像都很歡喜,世紀末再有幾天就過去了,沒有災難!你如果冷靜的去思惟,世紀末不是一九九九年,世紀末是兩千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才是世紀末。不要以為災難過去了,沒過去,才開始。我們念佛決定不能放鬆,要加緊努力,這才是正確的。決定不能夠退心,要知道自度度他,因緣就在此時此地。這個因緣希有難逢,怎麼能空過?

  一百年是一個世紀,一千年是個大世紀,算總帳,跟誰算帳?人與人算帳,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人與人算帳;人與自然環境算帳,我們住在這個地球上,由於無知,由於自私,對不起自然環境,所以有許多天然災害,那是大地跟我們算帳;還有鬼神要跟我們算帳。我們今天許許多多人麻木不仁,不知道覺悟,不知道利害。過去聽說八月間有災難,大家非常精進,認真努力,好事,好現象!災難一波一波的來,一次比一次嚴重,希望我們時時刻刻提高警覺,認真努力念佛。

  行門當中念佛是無比的殊勝,念佛能消業障,念佛能開悟門。怎麼念?不是口頭上念念,心裡頭要有佛。口裡頭念佛,心裡面沒有佛,這個沒有效果,沒有感應。「口念彌陀心散亂」,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心裡有佛,行為當中有佛,生活當中有佛,工作當中有佛,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都有佛,這才叫真正念佛人,這一種念佛,古大德所說「萬修萬人去」。所以經中字字句句都含著無量義,我們一定要深解,解淺了不行。解淺我們得的利益淺,解深你得的利益就深,你知道佛怎麼念法。一定要念到心口相應,心行相應。

  那你要問怎樣才相應?我們在開經之前就跟諸位報告過了,世尊在本經當中的教誨,我們百分之百做到,那你就上上品往生;你能夠做到百分之九十,還有百分之十做不到,你上品中生;如果百分之九十還做不到,你能做到百分之八十,你上品下生;這樣逐漸往下降,至少你要做到兩成,百分之二十,你才有下品下生。兩成都做不到,只能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首先我勸導大家要把經文念熟,勸你念三千遍,是你能熟記,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間,起心動念就會想到,佛在經上是不是這樣教我的?我起這個念頭,我說這一句話,我做這個事情,有沒有違背佛的教誨?這叫念佛。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佛教我們不可做的,我們決定不違犯,佛是這個念法。意思很深很廣,這叫發菩提心,叫一向專念。所以真正念佛人有幾個?

  在念佛堂念佛,跟你在家裡念佛不一樣,你在家裡面念佛是自度,你在念佛堂念佛是自度度他,不相同。你在念佛堂念佛,有一切諸佛如來加持你,龍天護法善神擁護你,你的感受不一樣。你一退心,全就完了。所以娑婆世界修行不容易成就,不容易成就原因在哪裡?進得少,退得多。諸位念佛堂的同修,你們自己想一想是不是如此?「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念佛堂原先念到幾天很歡喜,逐漸逐漸退心了。這個情形我很清楚,也很正常。古大德說得好,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沒了。所以你們剛剛進念佛堂,佛在眼前;念上個三個月、半年,佛在天邊;現在念一年了,當然佛化雲煙了。這是正常現象,凡夫正常的現象。如果你堅持不退,你不是凡夫,那我們就曉得,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念一段時期退心了,不想再來了,興趣提不起來了,你是凡夫,你只能跟佛結個緣,這一生不能往生,道理我們要懂。

  你的心,你的行,很容易受外面境界誘惑,很容易動搖,並不堅定。要想堅定信心談何容易!信心之堅定有兩個來源:一種善根深厚,無量劫培養的深厚善根。像今天離開的,吉林省百國興隆寺明續法師給我們講,他們道場的老比丘尼不認識字,那是善根深厚,這一種人決定上品上生,那不是普通人,確實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他來給我們報告這些狀況,許多同學都聽到。我特地讓他把這些事情詳細說明,我們做了一個錄相帶。這幾天我們大家忙著「溫馨晚會」,年過了之後,這些東西很快我們就做出來,讓大家看看。真幹!

  信心第二個來源是深入經藏。所以一個道場為什麼要天天講經?目的無非是幫助大家建立信心,幫助大家堅定信心,幫助大家得到不退轉。三天不聽經,我們就退轉,古人講得好,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那就是退轉。要很認真的去讀誦,什麼叫認真?什麼叫不認真?認真讀誦就是把我們自己思想見解言行,每一次讀誦都要比照一下,佛所說的我做到了沒有?哪幾句我做到了?哪幾句沒有做到?這叫認真的讀誦,解行相應。行幫助解,使你解更深,解幫助行,使你行更圓滿,解行相應。會用功的人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精進不懈,這種人修行證果一生就成就,哪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一生圓滿菩提。你們讀《華嚴》,尤其是讀《四十華嚴》,有沒有看到?善財為我們做榜樣,我們要效法、要學習,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這叫真正修行人,真正覺悟的人,本經裡面所說的如來第一弟子。稍稍放逸懈怠,我們自己立刻要警覺到,我又遭魔障了。什麼魔?懈怠是魔,懶散是魔,煩惱是魔,習氣是魔。一天到晚時時跟魔為伍,你還會有什麼成就?菩薩跟魔恰相反,菩薩念念不離六波羅蜜,尤其是六波羅蜜裡頭的精進波羅蜜。世尊在大乘經論裡面常常教導我們,「精進」是菩薩唯一善根;菩薩為什麼一生成佛?就是靠精進。

  我們今天精進提不起來,精進是度放逸的,精進是對治懶散的。會用功的人,世間事業、學業有成就的人,都懂得善用時間。每天二十四個小時,你要能控制得很好,什麼時候辦什麼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是個成功的人。修道更重要,同學們在此地,你們每天要學講經,要寫講稿,要整理筆記,要看一些資料,你的時間要會分配,你就不會懈怠、不會懶散,不會覺得我時間不夠用。我們今天唯一能夠做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兩句話要能夠兌現,念佛堂裡三十六個小時要佔百分之七十,我們自己在經教上下功夫,認真努力修學,學講經只佔百分之三十。所以念佛堂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夠疏忽。

  我東西沒有準備出來,只好念佛堂時間減少,回去溫習功課,這是你不善於利用時間,你沒有把自己時間控制好。天天在教理上下功夫,天天在聽講經說法,總不至於懈怠了,可是依然懈怠。你懈怠不要緊,影響了整個佛法,為什麼?念佛堂念佛的居士看看,這法師們都不念了,算了!我也不要念了。你在念佛堂做了個壞樣子,我們這個講堂前面兩副對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這兩句沒做到。出家學人要給在家學人做好榜樣,全心全力在解、行兩門上下功夫,其他閒雜事情統統放下,不聞不問,專心一意,我們的道業才有成就。

  佛在經上常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要把心放在道業上,世間事情不必過問,由世間人去處理。所以我勸同學們真正要想成就,決不要搞道場。道場是什麼人搞的?菩薩搞的,再來人搞的,我們是凡夫。所以中國古時候的道場,寺院叢林,裡面的住持、首座、維那、監院,乃至於一百零八單的執事,諸位看看古時候這些山誌,都是諸佛菩薩化身來的,他們可以搞這一些閒雜事務。那是再來人,他不怕,他的事情再多,應酬再多,心地永遠清淨不染,他有這種能力。我們今天一管事,貪瞋痴慢起來了,那怎麼行?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了,決定墮落!我們一定要認清自己,自己是個什麼人?是不是真的佛菩薩再來?如果不是,是個凡夫,就老老實實幹凡夫的事情,聽佛菩薩的教誨,萬緣放下,一心認真努力學習。等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乘願再來,你可以來主持道場,幫助清眾,幫助大眾。自己沒有成就,要度別人,「無有是處」!這佛經上常講的。所以一定要萬緣放下。

  經上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兩句話的意思很深很廣。前面我們念過第二十三願,專指女人聞名淨信,發菩提心,往生極樂世界,就轉男身。轉男身,諸位要曉得,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說,這種說法是隨俗諦而說。真諦說法,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男女相,西方世界平等一相。生到西方世界,相貌、身體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那個世界平等法界。在經文裡面我們一看就明瞭,哪些話是隨順眾生說的,哪些話是佛陀親證的境界。這裡面聞名發心重要!發什麼心?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真正修學的心。

  菩提心這個名詞我們很熟,意思很難懂,很多人不求甚解,含糊籠統。反正聽了,對它也不注意,談不上發心。但是對一個真正想修行、想成就的人,那就不一樣,他一定要深入探討,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的本質是什麼?菩提心的樣子是什麼?他總要搞清楚,讓自己有下手之處。菩提心的本質是真誠心,但是什麼叫真誠,我們現在人也搞不清楚,每一個人都說我心很真、很誠,都以為自己有真誠心。不是佛所講的標準,佛所說的真誠是決定沒有妄念,經論上常講「真心離念」,你有念,這個心就不真,就不誠了。

  禪宗看到我們念佛人,他搖頭,為什麼?你心裡頭還有阿彌陀佛,不是真心,真心裡頭沒有阿彌陀佛。所以禪宗,我們常聽說,禪宗的人,念佛一聲,漱口三天,好嚴重!這些都是表法,他那種方法是對治我們念佛執著念佛,是對治這個。但是我們今天是凡夫,凡夫一定要執著,《彌陀經》上教我們「執持名號」。我們把其他的執著統統放下,只執著阿彌陀佛,這樣念,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如果不執著,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那個品位就高了。有人也想學,一學就壞了,決定學到三惡道去了。他要學念而無念,我不念就是念,我念就是不念。話說得好聽,其實全盤都錯了!他不懂那個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人,佛號二十四小時決定不中斷,那是念,也叫無念。無念什麼?心裡面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叫無念。他念跟無念是合在一起的,一樁事情。事上有念,理上無念,相上有念,性上無念,這叫無念而念,念而無念。不是說,我不念就是念,這不是狂妄到極處!他不墮三途,誰墮三途?不能錯了,我們不是那種人,沒有到那個境界,念佛堂老實念就好,千萬不要錯會了佛經的意思。

  興隆寺的同修,他們是一個很認真的念佛道場,也很難得到這個地方來一次,他們老和尚是個老比丘尼,我們現在才搞清楚。上一次東北同修來給我們講,這個老和尚曾經被山神請去,北韓有一百多個山神修行,想請一位師父去領導他們;他們現在都修淨土法門,也都修《無量壽經》,用的是我們的本子。就選到這個老比丘尼,八個山神,還請天神幫忙,把這個老和尚抬走了,用旋風,用風把她吹跑了。到韓國邊界,他說中國的護法神太厲害,護法神現大身,天神看到了,走了,他們自己也沒辦法,才把這個老比丘尼放下來。放下是長白山的如來寺,已經距離她自己住的地方一千多公里。這是事實,活人被他們用法術帶走,她從空中掉下來,在如來寺。過了幾天再通知自己的道場,自己道場心裡慌了,明續法師是她的護法,就有人去到政府報告,說老和尚不見了,是不是他們把她害死了?他們也很緊張,到處找,找不到。過幾天老和尚打個電話來,說明這個事情。她自己也莫名其妙,怎麼會一陣風,一陣旋風把她吹到幾千公里之外。

  回來之後,有一天她在念佛止靜的時候,出現了八個人,八個人給她磕頭,給她懺悔,說明他們是山神,就把這一段事情說出來。他說這個事情是他們八個人幹的,現在既然法師請不回去,我們也沒有臉回去見他的同伴,想皈依,就在山上跟這個法師一起學佛。這法師答應他,給他們授皈依了,這八個山神現在變成興隆寺的護法。我們這個道場,也有不少鬼神在護持。道場的殊勝莊嚴,如果不得諸佛護念,不得龍天善神護持,是辦不到的。同樣一個道理,國家興旺也是諸佛護念,也是眾神擁護,這不是迷信,這是事實。

  現在科學家證實時空是多元的,所謂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到無限度空間,每一個維次的空間都有眾生,高維次空間的眾生能看到低維次的,低維次看不到高維次的。我們所謂的眾神,也就是高維次空間的眾神,他們確實存在,跟我們息息相關,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尊重,也不能不往來。我們得到他們的護念,樣樣事情就能順利、吉祥,如果與這些鬼神相違背,鬼神離開我們,妖魔鬼怪就現形了,我們就會遭災難。現在這個社會天災人禍很多,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違背了道德,天神遠離我們,妖魔鬼怪圍繞著周邊,麻煩在此地。

  我們如何幫助自己,幫助道場,不是幫助一個道場,幫助一切諸佛道場,幫助社會,幫助眾生?最殊勝的方法,發心到念佛堂來念佛。當你有空閒的時候,你來念佛;你有事情的時候,你回家去辦事。得空得閒就到這兒念佛,決定有利益。你能夠發心三年不間斷,你們家裡就會有改變,一家老少健康長壽,家庭和睦,事業興旺,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你就不容易遇到。你得有恆心,進進退退,進得少,退得多,沒有用處,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情你還是常常遇到。為什麼會遇到?你學佛不如法,你心不清淨,你心不堅定,進得少,退得多,這是真正的原因。我們知道這個原因,要把這個原因消除,認真努力的去修學。

  居士林這個道場,諸位也曾經聽說,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高僧大德,到這邊來訪問,到這邊住過,對這個道場都讚歎。他們對我們確實有鼓勵,可是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我們做得還不夠好,比沒有修學的道場稍微好一點而已!做得不夠好。《無量壽經》上的教誨,試問問我們有沒有做到兩成?恐怕沒有做到,做到兩成這才是下下品往生,做到三成是下中品往生,做到四成是下上品往生。我們認真努力去做,要向上提升,不能夠下降;換句話說,決定不可以退轉。

  今天我們念的這一願,第二十五願,以及下面兩願,在本經夏老居士會集的是第十四章,老居士會集這一段經文,我們在梅光羲序文裡面看到,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願文二十四章,裡面的細目四十八條,把五種原譯本的面貌都保存住了,非常難得,非常希有。二十五到二十七這三願,這是得利益之下者,怎麼說是下者?念阿彌陀佛,學習淨宗,往生的意願不強,覺得這個世間還不錯,還不想到極樂世界去。修學佛法,念阿彌陀佛有沒有好處?有!這三願說的就是這個事情。這種人多,比發願往生的人,不曉得多多少倍。這是說明念佛是真有好處,但是一定要依教奉行才行。如果不能夠依教奉行,單單只靠口念,不行!經文上寫得清楚,『聞我名字,歡喜信樂』,信樂這兩個字意思很深,真信,真喜歡,但是又捨不得離開娑婆世界,就是這些人。娑婆世界裡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享受,特別是娑婆世界的富貴人,貧窮人他真的捨得,太苦了,還是到極樂世界去。富貴人,極樂世界是好,我還沒見到,我現在眼前的好是我親眼看見的,捨不得離開。

  可是你要想得世間的富貴,不會失掉富貴,真幹!怎麼幹法?『禮拜歸命』。「歡喜信樂」是信解,「禮拜歸命」是修行。禮拜不是字面上說的,你每天拜阿彌陀佛,那也是,那是意思之淺者。有人專修這個法門,每天拜三千拜,我也幹過。不過我每天沒有拜到三千拜,我過去每天拜八百拜,我拜了半年,這是形式。以後我們懂得了,禮拜這兩個字,就是普賢十願裡面「禮敬諸佛」,就是這個意思。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像恭敬阿彌陀佛那樣的恭敬,這叫禮拜。歸命是什麼?盡形壽,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那叫歸命。歸是回頭,依是依靠,真正回過頭來依靠這一部經的教誨,經上教我們做的努力去做,經上教我們不能做的絕不違犯,這叫歸命。絕對不是說,做一個形式上的皈依就完了,沒用!

  佛法的修學,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心真的是佛心,佛的心是什麼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五項十個字就是經上講的菩提心。這十個字當中,每一個字裡面都具足其他九個字,才是真的,不能分開。什麼是真誠?清淨是真誠,平等是真誠,覺悟是真誠,慈悲是真誠。什麼是慈悲?真誠是慈悲,清淨是慈悲,平等是慈悲,覺悟是慈悲。《華嚴》上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我們的真心,真實的菩提心。表現在行為上叫菩薩行,菩薩行是什麼?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同樣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布施裡面有持戒、有忍辱、有精進、有禪定、有般若,這叫布施;持戒裡面有布施、有忍辱、有精進、有禪定、有般若,那叫持戒。任何一法決定圓滿具足一切法,這叫大乘佛法,六度不能分開,不能看成六樁事,一樁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二都不是佛法,你把它分六個,那哪裡是佛法?六即是一,一即是六,這是佛法。你要不明瞭、要不懂得,你從哪裡下手?我們要真搞清楚、真搞明白,懂得經上「禮拜歸命」是什麼意思,這才能下手,知道自己怎麼做。

  底下兩句具體給我們說明,怕我們在前面這一句話含糊籠統,不求甚解。底下是『以清淨心,修菩薩行』。「清淨心」,剛才說過,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叫清淨心,清淨心一定包括其他的四個心。「修菩薩行」,菩薩行就是修六度行。世尊在《金剛經》上教導我們,「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清淨心就是離一切相,菩薩行就是一切善。我們要用六波羅蜜的心態,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所以離相是看破,這是看破,修行是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看破幫助放下。清淨心是智慧,菩薩行是方便,「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菩薩行。

  我們今天的心不清淨,如何修清淨心?要在行當中去修清淨心。行是生活、是工作、是應酬,在這裡面學不著相,心就清淨了。「不著相」,這一句話還是很籠統,《金剛經》上跟我們講得很具體,一切相是什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用這四相概括世出世間一切相。所有一切現相總離不開這四個範圍,出這四個範圍就是離一切相,你的心清淨了。這個話如果一下還體會不過來,我們再說白一點,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的妄想分別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你的心就清淨。清淨心是真心,清淨心就是真如自性,宗門裡面常講明心見性,清淨心現前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清淨心一定從事相上修,我們每天從早到晚,睜開眼睛看形形色色,耳朵聽各種音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面去修;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相有;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那是性空;空有是一不是二,真修行,真用功。這是古大德常講的觀照,二十四小時一分一秒都沒有失照。失照是功夫間斷,功夫一間斷,煩惱就起現行;什麼煩惱?妄想分別執著起來了。所以我們要警覺到,妄想分別執著一起來,我們照的功夫失掉了;咱們念佛,念的功夫失掉了。古德也常說,特別是對我們初學,我們初學焉能不失照?能保持不失照,你已經不是凡人,你是聖人。凡人的功夫常常失掉,斷斷續續,這是凡人;功夫能夠綿密不間斷,聖人。一切時、一切處,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你遇到善人也好、惡人也好,功夫決定不間斷,這個人就超凡入聖。看他功夫的淺深,他是大聖還是小聖,決定不是凡夫。我們要努力把自己從凡夫提升到聖人,人家能做得到,我為什麼做不到?

  我們每天在讀經讀的是什麼?讀到哪裡去了?天天聽經聽到哪裡去了?讀經、聽經不起作用,充其量阿賴耶裡頭種個善根,你的言行沒有改變,功夫自然不得力。從前李炳南老居士說,你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消不了業障,轉不過境界,這是自己不善於用功;換句話說,不知道怎樣修行。修行兩個字我們要認得很清楚,修正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作法,叫做修行。修行在起心動念之處,修行在開口想說話之處,修行在身體動作之處,這叫真的會用功,真的會修。

  佛法之殊勝,聰明人一接觸,就了解,就嚮往,就羡慕。我們有機緣接觸,不知道羡慕,不知道嚮往,這是佛法裡面說的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我們因緣有了,善根福德不具足,所以有這個現象。我們看看社會上有一些群眾,善根福德有,沒有機會接觸佛法,緣不成熟。我聽到一些天主教的修行人給我說,早年我就聽說了。我在天主教的學院,在台灣「多瑪斯修道院」,他們辦了一個研究班,我在他們的班上講解佛教精神生活,學員們聽到,讚歎,衷心的佩服,佛法說得高,說得圓滿。我在新加坡也曾經聽說,這些人我們一接觸就曉得,他有善根、有福德,沒有緣分遇到佛法。

  所以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今天緣具足,決定不少,就怕善根少、福德少。善根少是理解不夠透徹,福德少的現象是什麼?還會懈怠,還會退轉,還會懶散,沒福。三個條件統統具足,這個人是極樂世界的人,是極樂世界的佛菩薩,他就不是凡夫。我們今天,緣剛才說了具足,善根福德不具足,有沒有辦法把我們的善根福德提升?有,每天講經說法就是幫助你提升善根福德,經教真聽懂了,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所以善根福德差一點可以補習,每天讀誦經論,研究討論,這就是我們補習教育,我們真在幹。幹,有些人有效果,有些人還是沒有效果,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有一些人聽了之後真做,那就有效果,有些人聽到之後還不肯去做,那就沒有效果。肯做,隨順佛陀教誨,這是肯做。不肯做的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換句話說,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自己煩惱當家,還是自己的想法看法作主,這不肯做。肯做的人,放棄自己的成見,放棄自己的想法看法,依靠佛陀的教誨,肯做!真正歸命,不容易!

  身體不好,常常多病,或者生活環境常常遇到困難,還去算命,還去看相,還去占卜,這就不相信佛法。真正相信佛法,這些東西統統放下了。不但連這些放下,身體害病也不看醫生,也不必吃藥,統統放下了,相信佛法。佛教我們什麼?佛教我們修清淨心,心地清淨百病不生,心地慈悲什麼樣的毒害都化解了。慈悲是最好的消毒特效藥,世間再毒的東西,遇到慈悲心都溶化掉了。佛教我們修,我們沒有真修;真修,修的功夫還不到,那當然你還得找醫生,還得吃藥。但是你要有個信心,我找醫生的次數愈來愈少,我吃藥也吃的次數愈來愈少,過個一、兩年完全不要了。現在需要看醫生、需要吃藥,過渡時期,我在修清淨、修慈悲,功夫還不到家,修到功夫到家,不要了。你們看看李木源居士今天不要了,這是我們的好榜樣。有人給我們做證明,佛家三轉法輪「作證轉」,給你做證明。現在做證明的,實在講在我們的周邊太多太多了,只要你留意,只要你冷靜,你就觀察到了,諸佛菩薩常常給我們示現。所以清淨心,菩薩行,多麼重要!菩薩行就是我們下聯所講的,「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菩薩行。

  聞名,換句話說,就是你這一生當中,有緣分遇到淨土法門。根性利的,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高品位的往生,這上根人,得上等利益;中根人也能得生,生凡聖同居土,得中等利益;此地講是下根人,沒有意願往生,得人天福報,下等利益。所以有緣分遇到這個法門,各人根性不相同,發心也不一樣,或者是發心不夠堅定,或者是信願不深,或者是念佛進進退退,所以跟經上所說往生的條件不能夠完全符合。

  我們曾經聽說,很多地方流行,從日本那邊傳來的,本願念佛。他們說我們這種念佛的方法不能往生,要學他那一種,他那個念佛才能往生,我在香港有同修來問我。本願念佛是不錯,可惜他沒有本願,我們念佛能往生,他念佛不能往生。他把阿彌陀佛的本願解錯了,他不要四十八願,他只要第十八願,其他的都不要。今年元旦我們辦一個「溫馨晚會」,九大宗教聯合在一起為全世界和平祈禱,我們設計了一個圖案,圖案是個拼圖,大的拼圖。拼圖,諸位曉得,少一片就不圓滿。四十八願是個拼圖,少一片也不圓滿,何況四十八個拼圖他只要一片,其他的四十七個他不要,這種人能往生嗎?我就告訴你,本願念佛是祖師大德講的沒錯,他們自己完全錯了!四十八願任何一願,都具足其他的四十七願,少一願這一願就有欠缺,就不圓滿。第十八願圓圓滿滿具足其他四十七願,少一願第十八願不圓滿。大家好好想一想這一句話,想想這個意思,別上人家的當,耽誤了自己這一生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過失都是對於經論了解得太淺,了解得太少了,存一種什麼心?僥倖的心理。我只要有一願,我每天只念十句佛號,十念就必生。這個十念念佛,其他都可以打妄想,其他都可以搞自私自利,都可以搞損人利己,你們想想看這種人能往生嗎?哪有這個道理!我們一個平常人想像這種說法,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諸位同修要知道,佛法是完整的,這一部《無量壽經》,它的內容就是全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全部的《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句話、一個字沒有欠缺,經文雖然不多,統統包括在其中。我常常跟同學們說,經中字字句句含無量義,一句經文我們講一百年也講不完,哪有那麼簡單?這是真話。所以佛說「深解義趣」,那個深是沒有底的,同樣是一部經,初住菩薩所了解的就比不上二住菩薩,二住菩薩所了解的比不上三住菩薩,菩薩地位愈高,解得愈深愈廣。這是功夫問題,哪有那麼簡單?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學佛決不可以得少為足,以為這個經我學過,我也會講了,你就感到滿足,你就止於這個境界,再不會提升,可惜了!一定要曉得經中境界深廣無際,義理之深沒有底限的,我們才不敢掉以輕心,才會認真努力去學習。所以只要你肯認真努力學習,天天有好境界,天天有悟處,這裡頭有真樂,法喜充滿。這就是惠能法師講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天天生智慧,時時生智慧,這個智慧就是悟處。不但經文每讀一遍有悟處,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也天天有悟處,待人接物也天天有悟處,這個人怎麼不歡喜?怎麼不開心?《般若經》上講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真的是如此,一點都不假。你得不到法喜,得不到歡喜心,是你愚痴,你迷惑。你在經教裡頭沒有悟處,你在生活當中沒有悟處,你要認真反省,要認真檢討,要回頭,要改過。

  你要問我,我得不到法喜,不能夠領悟的原因在哪裡?你沒有依教奉行,我給你答覆就這一句話。佛在一切經上反覆叮嚀,「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話佛說了多少遍?凡是說的遍數多,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話。一部經看完之後,其他的記不住,重覆次數太多了,印象很深,一定可以記住。我們有沒有受持?有沒有讀誦?有沒有演說?演是做到,表演給人看,做出來給人看。我們到念佛堂念佛是做出來給人看的,在家裡面念佛只是自己自利,念佛堂表演給大家看,表演給一切眾生看,不一樣!

  我念佛在家念就好了,何必到念佛堂來念?念佛堂念是為人演說。佛這樣教我們的,我們就老老實實這樣做。自己在家裡念佛自利,到這個地方念佛利他,功德意義不相同。到這個地方念佛堂來念佛莊嚴道場,是弘揚淨宗;念佛堂的人愈來愈多,聲名傳到外面去了,外面人嚮往,要到這個地方來學習。所以你到念佛堂來念佛,你是弘揚淨宗,弘揚正法,你在家裡面念佛沒有這個效果。所以到念佛堂念佛,最重要的意義是弘法利生,幫助諸佛如來接引廣大眾生,你說這個功德多大!這個意義多大!所以念佛堂來念佛,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結念佛緣,你在家裡面念,結不到這個緣。我常講影響的面大,虛空法界;影響的時間長,無量劫;影響的深,上根的當生成就,下根的也種了佛種,真正的福田。我們希望淨宗、希望正法,能夠利益全世界的眾生,從哪裡做起?就從念佛堂老實念佛做起。講堂來聽經,弘揚解門;念佛堂念佛,弘揚行門;解行要相應。這是因為現前大眾善根福德不具足,要靠解門幫助提升,道理在此地。

  我們今天解門時間太短了,一天才兩個小時講經,不夠!前幾個月,天目山齊居士到這兒來給我們做報告,天目山上的眾神要求聽經,他們現在每天大概是播放兩個小時,播放錄相帶。鬼神嫌時間少,但是山上沒有電,他們自己買一個小發電機來發電,電力不足。最近他們寫信告訴我,希望把電拉到山上去,然後播放講經錄相帶的時間可以加長,滿足鬼神的願望。聽經能夠提升善根福德,非常重要。我們居士林二樓、一樓,你們現在看,播放講經的錄相帶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原因大家都曉得,應此地護法鬼神的要求。所以杜美璇居士跟她兄弟們講,你們要不發心聽經,連鬼都不如!鬼都要求在這裡天天聽經,時間不夠。所以我們每天兩小時,兩小時何況還不專心,你怎麼能提升你的善根福德?沒有善根福德你怎麼能夠不退轉?統統都有連帶關係,諸位同修一定要曉得,要清楚,要明瞭。

  菩薩行,一般經論裡面都以六度為標準,我們修淨宗,當然人家六度後頭加個萬行,意思就圓滿,我們看不出來,我們必須要一條一條的列出來,才真正懂得、真正明瞭。所以我們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裡面列了五個科目,五個科目大家要記住,你要記不住,你怎麼能修?忘掉了!忘掉怎麼行?第一個科目是三福;你天天要問問,你是個念佛人,時時刻刻要念著,「孝養父母」我做到沒有?「奉事師長」我做到沒有?「慈心不殺」我做到沒有?「修十善業」我做到沒有?這是佛法修學根本的根本。無論修哪個法門,宗門教下、顯宗密宗,都是從這個根基上建立的。我心不清淨,念頭不善,言行不善,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你就沒做到。起心動念要想一想,我這個念頭能不能對得起父母?父母希望我們在社會上做個好人、做個賢人、做個聖人,老師對我亦復如是。

  尤其我學佛了,學佛了這個標準是佛菩薩,我的心行像佛、像菩薩,父母高興,這孝順父母;老師高興,奉事師長。如果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不善的,就違背了學佛,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師長。所以修行就從這個地方修起,從起心動念上修起。我們有沒有慈悲心?「慈心不殺」著重在慈心,今天講的愛心,無私的愛心,無條件的愛心,愛護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們有沒有這個心?這個心是學佛的根本,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作佛、作菩薩的根本。「修十善業」是給我們最具體的,最初入手之處,從十善下手,念茲在茲。

  有了這個基礎,這才能入佛門。入佛門,「受持三皈」。三皈我們也講了很多遍,這一次在吉隆坡又說了一遍,現在同學們不錯,把在新加坡講的、澳洲講的、吉隆坡講的,三次講的都會合在一個小冊子裡面,這個作法很好。要懂得三皈的意思,從哪裡歸?依什麼?從迷惑顛倒回歸,依正覺;從錯誤的想法看法回歸,依正知正見。什麼是錯誤的想法看法?凡是自己的想法看法,錯誤的。什麼是正知正見?佛在經上所講的想法看法。放棄自己的成見,依佛菩薩經典的教誨,這叫皈依法,皈依正。從一切污染回過頭來,依清淨心、清淨身,身心清淨這叫皈依僧。我們是不是這樣做?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我們是不是真的這樣做?每天要檢討,每天要反省,我們是不是在菩薩道上走?有沒有偏差?有沒有走到邪道上去?佛給我們說的早晚課,早課是提醒我們,晚課是反省檢點改過,你才會天天有進步,你才會保持著不退轉。

  我們在此地才兩年,兩年我們這個道場試辦,我在開頭都跟諸位說過,我們的講堂、念佛堂試辦,不是正式辦。正式辦怎麼辦法?念佛堂的人報名參加。這個規距不是從現在開始,我們淨宗初祖,東晉時代廬山遠公大師開始的,他那個念佛堂報名參加的,一百二十三人個個成就。名額是一定的,你報名了不能退出,道場是有界限的,結界的,不可以越界,你的活動一定在界限之內,這叫真正念佛道場。我們這是試驗,諸位如果真正想念佛,大概明年緣會成熟,我們會建立真正念佛道場,報名參加。進入這個念佛堂,那要結界,不可以越出界限。

  當然在現在的時代,我們也不採取像遠公,那是盡形壽的,我們可以採取三種方式:一種上品的三年,老老實實念三年,不能出界限;中品的一年;下品的半年。你要不能到那兒去念六個月,別進去!那地方沒有你的分。到此地來,這練習道場可以,可以進進出出的,真正念佛堂不許可。我們也不定太長的時間,就跟一般閉關一樣三年,你到那裡老老實實念三年。三年念完之後,你喜歡再念繼續念,繼續你想念多少年,三年一期,再念三年;否則的話,三年念滿你可以下山,你想到哪裡到哪裡。我要開這個念佛堂。

  現在杭州東天目山找我,我就想在東天目山建念佛堂,人數多少?遠公大師定的人數是一百二十三個人,我們不敢超過祖師,名額也就一百二十三個,可以少,不能多。上面分上中下三品:下品六個月到期你可以走,再有別的下品的,可以補這個位子;中品的一年;上品的三年。我打算在那裡辦這個道場,緣很可能會成就。難得!不容易!今天緣成熟了。諸位在此地練習,真正想去先練習,練習好了,大概可以,沒有問題了,再報名。不敢三年,先開始都是六個月就可以,到山上去念半年去,念六個月。

  菩薩行,就本經來講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但是這個念裡面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昨天早晨,我們把早餐開示跟《華嚴經》都停下來,為百國興隆寺的同修,他們十八個人,北京的三十位同修,說明念佛要怎麼個念法?這兩個小時的講演,可以提供大家做參考,可以將來做成一個單獨VCD,單獨流通。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曉得,念佛這個念是什麼意思?怎麼念才如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懂得的,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無一不是念佛;你不懂得,就沒有法子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