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剛剛講到,現在懂得人與人見面行禮鞠躬,反而是韓國人、日本人做得好。我們在看韓國劇「商道」,他們縱使跟對方不是很愉快,可是只要遇到了,他們還是恭恭敬敬給人家鞠個躬,禮不可失。日本人跟韓國人在過去的歷史當中,都是積極向中國文化學習,而我們中國人在這一百多年,反而失去了民族自信心。我們重新學習,重新深入,重新肯定,重新提起使命感,不然我會很害怕,假如我們不學,五十年以後,國際法庭會有個訴訟案,就是孔老夫子是韓國人的祖宗,還是中國人的祖宗?結果這個國際法庭的法官可能有學佛,他說我們要重實質而不重形式,看看現在誰真正把孔老夫子的教誨做到,就判勝訴。到時候假如判給韓國人,我們就欲哭無淚。所以「知恥近乎勇」,我們要知道趕快奮起直追,趕快修正自己的過失,讓自己祖宗的文化在我們自己的手上開花結果。

  當然要讓文化開花結果,首先從我們自己開始有禮,開始有孝心、有德行,演出來給所有的人看。古禮是用鞠躬,現在人與人見面都用什麼禮?很多是握手禮。我們現在來示範一下握手禮,請一位師兄上台來。人生會有很多變化球,改天諸位同修站上來也要很自然。我們首先遇到朋友,先跟他鞠個躬:「你好!」然後上前握手,握手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情況?第一個,眼睛一定要看著對方。有些人握手是這樣握的,「你好,你好」,還看著旁邊的朋友,然後握過來,「你好,你好」,心不在焉,只想著趕快握完。有沒有這個情況?所以不看對方,對方感覺不受重視,對我們的印象就不好。所以眼睛一定要直視對方:師兄,你好!

  諸位同修,握手很重要,可能你就可以選上,當官了。你沒看現在選舉都一直「你好,你好」,假如我們的眼神很真誠,可能一點一滴的票源都來了。在握手的時候,也要注意他的力道,比方說,有些人握的時候都是這樣,「你好」,好像給人家沾一下。有沒有看過?別人握得很不自在,你到底要不要跟我握?所以力道要適中,握的地方也不要太上去,適中就好,力量適中;假如握得太大力,人家回去還要花錢包起來就不好,所以力道要適中。再來,時間要適當,你不能握了就不放,對方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要鬆手。尤其遇到漂亮的女士,不能忘記時間,就一直在那裡「你好」,人家都退不下來。所以握手注意眼神,注意力道,注意時間,都得當的話,彼此就會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我們掌聲謝謝這位師兄。

  這是握手的禮儀,我是比較贊成鞠躬禮,因為剛好手很髒的話,不好意思。或者我們看到朋友、看到長者正拿著東西的時候,要不要去握手?所以要通權達變,這個時候鞠躬禮,問好就好。但是我們也要恆順社會狀況,現在比較重視握手禮,我們也隨順一下。握手還要注意順序,就是誰先把手遞出來,這也是有規矩的。是先長官跟下屬伸出手,還是下屬先跟長官伸手?是長輩先伸手,還是晚輩先伸手?是男生先伸手,還是女生先伸手?其實這個道理你不要說學了才會,你去想一下,感受一下就會。你看男生伸出來,人家女生不想給你握,你不就在那裡很尷尬,是不是?對!所以女孩子先伸手主動的話,我們男孩子再隨順禮儀跟她握手。再來,一個領導者他接觸的人那麼多,每天假如每個人都握,他也很累。當你伸出來,他也不認識你是誰,你伸在那裡也很尷尬。所以等主管、領導人先伸手,我們再伸手。長輩也是如此,長輩先伸手,我們再伸手,不然就在旁邊恭恭敬敬就好,也不失禮。

  再來,介紹應該怎麼介紹?因為見面打完招呼,要彼此認識。是介紹長者給晚輩認識,還是介紹晚輩給長者認識?是介紹男眾給女眾認識,還是先介紹女眾給男眾認識?這個順序很有趣,剛好跟握手的順序反過來。其實為什麼反過來?道理也很簡單,我們是先尊重長者,看他願不願意握手。相同的,介紹的時候,一定是晚輩主動到長輩面前來介紹,也是我們下屬把下屬介紹給上司、領導者,把男士介紹給女士認識。假如是比較老的朋友跟新的朋友,因為老的比較熟悉了,新的我們比較沒有那麼熟,所以是介紹老朋友給新朋友認識。這是介紹的順序。

  再來,見面當中,現在也常常遞名片,名片要怎麼遞?這常常遇到,很多人拿名片,拿起來:來!給你一張。你這樣到處發,人家拿過來會不會很重視?就感覺好像在交代一下。所以拿名片應該雙手拿過去,而且要讓對方一拿到,是馬上可以看到您的名字、您的尊稱。不要你拿給他的時候,他還要翻半天,這樣就有點尷尬。遞過去,他馬上接過來,「陳先生,陳經理你好」,感覺就很和諧。接完以後,切記一定要把姓記住,你不要拿了,放下來以後,才在那裡想他姓什麼,再拿起來看一下。所以定功在那裡練?時時心定得住,這些細節、禮儀就會做得好。假如心很浮動,常常很緊張,可能就會常常出現這種情況,緊張要透過念佛來伏住、來對治。

  你拿了名片可不可以放在桌上?一邊夾菜,這個湯還滴下去。還有的拿了以後,他沒有意識到就放在屁股底下坐下去,都有,或者掉在地上。假如你那天是去談生意,你的生意會有什麼結果?「對我的名片這麼不尊重!」整個關係就搞得不好。所以拿到人家的名片,恭恭敬敬的趕快把它收好,收在皮夾裡面,這樣就不會失禮。最好這些名片你把它收好,改天又要去見這些朋友的時候,可能有時候名字已經忘記了,趕快拿起來複習一下,這樣一見面馬上可以稱呼對方,對方會倍受尊重。我們說不拘小節,那是對別人的態度,對自己要嚴以律己,對自己要處處替別人著想。你在這些細節之處都不失禮,都能給別人很好的感受,相信對你整個人生的人際關係會有相當大的助益。下一句:

  【長無言。退恭立。】

  我們跟長輩打完招呼,假如長輩沒有什麼事交代,我們可以告退,跟長輩交代一下:爸爸,我先回房間去了,我先回書房去了。『長無言,退恭立』,我就會回想到自己在念大學的時候,好不容易有時間回家裡,結果東西一放,人怎麼樣?跑出去找朋友、找同學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很不懂做子女的規矩,沒有去體恤到父母的心境,好不容易兒子一、二個月回來一趟,父母一定是非常希望了解一下我們的讀書情況、生活情況。

  所以不管是在學生時代,甚至於我們現在在社會工作,只要有機會回去探望父母,一定要跟父母好好坐下來。因為這麼一坐,人的心會慢慢平和下來,可能你坐了十分鐘以後,父親有很多的感受就很自然可以跟你訴說。我們跟父母交談的時候,你不要坐了兩分鐘,就「好!爸,我走了」,這樣可能父母有很多的話都沒有辦法跟你做溝通。所以跟父母一定要坐下來,跟父母泡杯熱茶,讓他的情緒很平緩,他的話就很自然會流露出來。假如坐了十幾分鐘、二十幾分鐘真正沒有什麼話談,我們再離開。「長無言,退恭立」。

  諸位同修,我們現在年輕人真正跟父母坐下來,可能五分鐘、十分鐘都坐不穩。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年輕人比較傲慢,聽不進去長者的話,可是人生就會走得很苦,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好像很怕長者又講我哪個過失,很不舒服,這個慢叫什麼?卑慢,內心空虛,沒有本事,但是又有一點傲氣,所以就領受不了長者的教誨。假如在四、五十年前的年輕人,有沒有像我們這樣?沒有,他們遇到好的長者,可以請教、可以學習的,都很主動去親近。以前在鄉鎮當中,都有耆老在廟口講故事,講這些忠義的故事,很多孩子都很歡喜來聽。所以確實我們應該用個謙卑的心去面對父母、面對長輩,畢竟人生確實是要透過很多的歷練,你才會有真實的智慧。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這是當時候的社會情況,他們的交通工具是馬,當我們坐在馬上看到父親,你會不會坐在馬上說:爸爸,你好!那就很沒禮貌,趕快下馬來,然後跟長輩問好;等長輩離開了,我們再上馬,『騎下馬,乘下車』。以前是馬車,所以你看到長輩可以停下來,趕快下車;現在是開車,你能不能看到長輩,馬上就踩剎車?那不行,要會變通。在大馬路上看到長輩的車,能不能窗戶拉下來在那裡「叔叔」?這樣就學呆了。在這樣的情況不需要,因為可能會造成危險都說不定。

  『過猶待,百步餘』,其實這就是目送長者離去,我們把它延伸成送賓的禮儀,送客人。在這一條當中,我們就會給小朋友實際操作,一個人當客人,一個人當主人,等客人剛走出門,主人馬上就把門「砰」關起來。再把門打開,把這個客人找進來,問他:你剛剛有什麼感受?這個小朋友說,「他恨不得我趕快走」,所以給人的心裡就不好受。我們這種操作的過程,可以讓每個孩子設身處地去體恤別人有什麼樣的感覺。接著也用問答的方式,讓他們討論。諸位同學,你覺得送客人應該怎麼樣送才能夠讓對方非常舒服?孩子就會從他的生活當中去找資料,比方說他們家住大樓,只有電梯,那就是送客人到電梯,等電梯門關了,我們再回來;假如沒有電梯,那就送到樓梯口,等客人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才走。

  而這個動作是不是刻意要做的?其實不是。我們看看古代,朋友之間情誼都非常深厚,有時候一離開,下次見面可能又不知道多少年。在李白的詩裡面,有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提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他送他的朋友到什麼時候才離去?送到他的船已經完全看不到,他才離開。諸位同修,我們去體會一下,古代那種朋友的情誼,他在那裡目送的時候,內心都時時想著,這個朋友在這一生當中點點滴滴對我們的照顧。所以以前的人不忘恩、不忘情。

  剛好我這次在台南講課,我的結拜大哥還特地從台中跑到台南來聽我講。那天他回去,我就跟著他一起,送他走。他說他要步行到火車站去,因為他覺得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多看看,多學習,我就陪他走了一段路,走完以後,我也目送他離開。在那個當下,我們就回想到十年左右的時光,這位長者、這位大哥時時刻刻都在給予我們精神的肯定,精神的鼓勵。所以在這個送的過程,內心也覺得非常感謝、非常感恩。

  我在學院,前年的時候,那時候每次聽完師父上人講課,我們也在門口等著送師父走,在送的過程,我們也在落實「過猶待,百步餘」。而在這個送的過程就深刻感受到「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一個人一生能夠遇到明師,人生會有天翻地覆的轉變。時常想到,假如這一生沒有遇到師長的教誨,人生真是不堪設想,真的不知道造業造到哪裡去。所以目送的過程,也時時讓我們念受師長的恩德,時時提起知恩報恩,時時要提起以師志為己志。這是送長輩的禮儀,「過猶待,百步餘」。

  有一次剛好我送了我們中心的老師離開,在這個離開的過程,我看著她們的車子,發現有一位女老師的裙子沒有拉進去,就夾在門外面。我馬上打電話通知她,說你的衣服露在外頭,趕快拉起來。結果她們聽了以後很感動,代表我們是送著她們離開,才會發現衣服掉在外面。有個幼兒園的家長,每次到幼兒園接孩子,學校的老師都是送他們出門,目送他們離開。這些家長每次到幼兒園都覺得很感動,備受尊重,所以敬人者,人恆敬之。當我們都很有禮貌,處處替對方設想,相信人與人不會有磨擦,只會有互敬互愛。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大家一起念一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因為長者叫我們坐,可能會考慮到整個坐位的問題,當長者覺得我們適合坐那裡,他叫我們坐,我們才坐。不然到時候坐在不該坐的位子,要再叫我們起來,也覺得有點尷尬。有個孩子才三歲多,他到幼兒園去上課,也學了這句教誨。有一天她的父母還有外婆帶著她一起到公園去,孩子坐在一個高凳子上面,她的父親在那裡看報紙。突然外婆走過來,這個小女孩跳了起來,因為太高了,跳下去的時候,腳站不穩,就跌下去。她的爸爸還有外婆就趕快過來把她扶起來,他說:你怎麼跳起來?這個小女孩就說「長者立,幼勿坐,外婆來了,我要讓坐」,所以她馬上跳起來。她爸爸聽了以後,覺得很不好意思,你看孩子三歲多就懂得讓坐,他自己在那裡看報紙,根本就無動於衷。所以小孩子很單純、很好教,往往在跟孩子學習的過程,也是我們很好的一個撞擊,很好的一個推力,因為總不能做得比孩子還不好。

  這個「長者坐,命乃坐」,長者叫我們坐,我們再坐。但是也要觀察情況,不可以死守這個道理。因為有一次剛好深圳的李老師跟著我一起到香港去講課。胡居士就跟李老師在談話,站了很久,胡居士就坐了下來。坐下來以後,這個李老師因為「長者坐,命乃坐」,胡居士是長輩,沒有叫他坐,他就一直站著。結果因為他太高了,胡居士頭就一直這樣仰著,頭很酸,說:你趕快坐下來,我的頭很酸。這個時候要通權達變,當長者他的頭已經仰得那麼難受了,我們要趕快坐下來。所以,學經典要懂得活學活用。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跟長輩講話的態度,應該注意到聲音要適中,假如太小聲,長輩反而聽不到,就增加長者的負擔。現在的孩子跟長輩講話,很多很大聲,甚至於是孩子一堆在旁邊遊玩,長者正在談話,聲音大得不得了。父母就說:小聲一點!孩子確實小聲了,維持多久?可能過沒多久:小聲一點!一下子又忘了,結果長輩就說:算了算了,別管了!一開始不管,到最後養成習慣就很難導正。所以這些細微之處,我們要抓住原則,用耐性把他們引導正確。中庸之道事實上也就在與人相交往點點滴滴當中,所以聲音不可太大聲,也不可太小聲;禮貌不可不及,也不可太過,你禮貌太過,可能就會給對方很大的壓力。

  孩子講話確實要訓練,所以我們每個禮拜跟小孩上課,都會叫他們上台來,看看這個禮拜做了什麼孝行,起來報告。孩子一走上來,站的姿勢也是千差萬別。有的就一定要握著桌子,他才覺得比較有安全感;有的站的也是歪歪扭扭的,一邊講話,手還會搖來搖去。這都要透過實際讓他常常做,他的整個穩定度就會提升上來。當他講話講得太快,我們要很有耐心:來,慢慢講,一個一個字講清楚。能力絕對不是天生的,都要透過後天的訓練。在海口有個小女孩很內向,我們也是讓她常常訓練,後來過了幾個月以後,她母親有打電話給老師,說她女兒去參加朗誦比賽還得獎。因為在現在的社會,上台的機會一定都會有,在公司裡面也很可能要上來報告,與人都有交談的機會,所以言語的訓練不容忽視。孔老夫子的教學,德行擺在第一位,第二位,言語的態度、言語的方式,都很重要。我們看看《弟子規》從頭到尾,教導講話的態度、講話的方法教了多少?都快要佔三分之一的分量。

  下一句經文,『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當長者叫我們的時候,我們要趕快快步向前,不能長輩叫我們,我們還大搖大擺慢慢走,這樣就失禮,就趕快走向前去,「進必趨」,不能讓長輩在那裡等。離開的時候,你總不能說「爸爸,我走了」,一轉身就離開了,這樣也有點失禮。應該說「爸爸,我走了」,稍微看著父親,慢慢往後退幾步,再離開。所以這些細微之處,都是從內心的恭敬流露出來。

  「問起對,視勿移」,長輩在跟我們交談的時候,我們的眼神不可以飄來飄去,應該專注看著對方,聽對方講。這個態度也一定要訓練,我們看到現在小孩很多心定不下來,你在跟他講話,講沒幾句,他的注意力都飄來飄去。當下你要很堅持,讓他看著你把話聽完,聽完以後你還要問他,剛剛爸爸講什麼?剛剛老師講什麼?講一遍給老師聽。這樣就會訓練他,一來要專注聽人家講,二來要有恭敬之心。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一起念一遍: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古代這個『諸父』是指叔叔、伯伯,也都是跟我們父親平輩的長者,叫「諸父」。堂兄弟、表兄弟就是諸兄弟。我們要去感受到,在成長的過程,這些長者都曾經抱過我們,這些長者都是時時在心裡面祝福著我們,希望我們往後會有好的成就、好的人生。對於這些長者的愛護、長者的祝福,我們也要放在心上,往後自己有所成就,當這些長者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主動去付出、去關懷,這樣整個家庭的氣氛就會非常和樂。

  除了要尊敬這些長者之外,其實當我們長者的孩子需要照顧的時候,我們也要盡心盡力,所謂愛屋及烏。在明朝的時候,有個女士叫章佳英,因為從小父母就雙亡,她也感受到一個孤兒的辛苦。後來很不幸,她三個哥哥也相繼去世,三個嫂嫂也離開,留下了一些子女。她就沒有結婚,全心全意照顧她的甥姪輩,這樣的精神,也讓我們相當感動,能夠放下自己,提起對兄弟的情義。我在教書的時候,也曾經遇到一個學生家長,她是學生的姑姑。因為她的哥哥已經去世,她的嫂嫂也不知道到哪裡去,所以她找對象有個標準,就是一定要帶著她兩個姪女她才肯嫁。後來她就沒有出嫁,親自教養這兩個姪女。所以我跟這個家長在講話的時候,她談到這個過程,我整個人都很感動,當場眼淚都快掉下來。確實人用情義、恩義去演他的人生,都會讓人家非常尊敬。

  這個「諸」,我們再延伸開來,用一個平等心,就是侍奉所有人的父母,也要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恭敬;侍奉別人的兄弟、長者,也像我們自己的兄弟、長者一樣恭敬。其實學佛,成佛最重要的一個引業是什麼?是平等心,我們就在境上去鍛鍊。《孝經》裡面有提到「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你尊敬別人的父母,誰最高興?他的孩子最高興;敬其兄弟,則弟悅;敬他的領導人,則底下的部屬也很歡喜。「敬一人,則千萬人悅」,當我們對他的父母恭敬,他所有的孩子、親友跟我們的關係就很融洽。所以人際關係其實並不複雜,當我們懂得尊敬他身旁的每一個人,自然能夠贏得別人對我們的尊敬。

  許哲女士,她是把全世界的人都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來看待。她也提到她的生活非常簡單,每天可能吃一餐、吃兩餐。而且她做飯的時候也很簡單,有沒有炒菜?沒有炒,她直接燙一下就吃,有時候就直接生吃。其實這樣吃才能真正吃到食物的營養,當我們用很熱的火在炒青菜的時候,諸位同修,你們有沒有聽到,當你把菜放下去,維他命C就跟你說「主人,我走了」;維他命B也跟你說拜拜,都在這個高溫之下流失掉。因為維生素怕熱、怕水,你把這些菜一直泡在水裡面泡太久,它的營養也跟著水溶在一起,怕水、怕光、怕熱。

  飲食方面她非常的簡單,連穿衣服也很簡單,她說她沒有買過衣服,都是從垃圾桶撿起來。當然在新加坡,從垃圾桶撿起來的衣服有沒有破洞?可能也沒破洞,很多人可能退了流行,衣服就丟掉了。除了對衣服非常節儉之外,其實許哲女士這麼做,也是相當替人著想。一來做個好榜樣,二來因為她去探望的這些老人、這些家庭,他們的家庭情況好不好?不大好。假如她去探望的時候,都穿著高級的旗袍,這樣好不好?去的時候,人家很有壓力,都不敢靠近你,深怕手給你摸髒了。假如我們當大官,每次都穿著非常體面到這些貧民窟去,他們有什麼感受?覺得很有距離。許哲女士就穿著這麼簡便的衣服,跟他們差不多,感覺親切。當我們在影像裡面看到,只要許哲女士走進他們的家裡面,他們的笑容好像在告訴我們,看到了自己的至親,自己的親人一樣。「事諸父,如事父」,要有這樣態度。

  在晉朝,因為處於國家比較動亂,那時候五胡十六國,很多時候常常都要搬家,遷移。晉朝的祖逖,那時候他帶著好幾百個親人還有鄰居,一起要搬到淮泗這個地方。在這個搬的過程,因為他們家裡比較富有,他就把這些車統統都給老者來坐,自己家裡的食物、醫藥都統統奉獻出來,他自己用走的,徒步行走,非常有道義。後來生活穩定下來,皇帝對他也非常看重,封他當刺史。他當了刺史以後,就開始對人民的生活好好的去改善、去努力,對他們的農事,還有整個街上常常會有些白骨,因為戰爭,他就主動把這些白骨都安葬好,還幫他們做祭祀的禮儀,所以人民對他非常感謝。

  由於他非常有志向,希望把晉朝失去的土壤能夠把它再復興回來,由於他有這樣的志向,也順利的把晉朝失去的土壤恢復回來。諸位同修,我們也要有志向,中國文化退喪,佛法衰微,我們當佛弟子、當炎黃子孫也要立定這個志向,要把它真正能夠再發揚光大。怎麼發揚?就像祖逖一樣,時時替人著想,把經典演出來,做的都是仁義之事。後來有一次跟這些鄉裡的長者一起吃飯,長者站起來對他說:我們年紀都這麼大了,能夠再遇到你這種再世父母,我們這一生死而無憾。所以,一個人的真誠能夠感人至深。後來祖逖去世了,鄉裡面的人都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如喪考妣,非常難過。所以諸位同修,一個人一生的價值什麼時候看得出來?當我們離開的時候,很多人鼓掌,很多人放鞭炮,我們這一生有沒有成就?有沒有價值?就沒有。但是當我們離開的時候,很多人感念,很多人傷心,很多人念著我們給予他們的幫忙、協助,這一生就活得相當有價值。所以,要用我們的真心去「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接著我們進入《弟子規》第三個單元,「謹」的部分。謹,我們先說明一下,謹是一種態度,謹的態度要落實在言語、行為當中,所以要謹言慎行。假如言語不謹慎,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能喪邦;假如言語不謹慎,在團體裡面搞是非人我,很可能就把團體搞砸了,所以我們要謹言。有個朋友他接待了他三個好友,因為其中一個好友還沒到,來了兩個,他在那裡等了一會,他就說:怎麼該來的還沒有來?他一個朋友聽了,可能前一陣子才跟他有一點口角,就不大舒服,是不是講我是不該來的?按捺不住,他就走了。結果一走,這個主人又說:怎麼不該走的又走了?最後一個人說,那我是誰?我就是該走的。所以那一場飯誰吃?自己吃。所以要謹言。

  還有要謹行,比方說我們做的工作,像前一陣子就有直升機在半空中爆炸,因為在檢查機器的時候,有裂紋他沒有把它檢查出來,後來就發生意外。只要我們負責的工作,對於他人的安全有直接關係,就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在一次太空的活動當中,耗資也有數十億的美金,結果本來要登陸月球了,臨時又折回來,因為缺了一顆幾十塊美金的電池,就沒有辦法登陸。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大大的損失,所以不得不謹慎。一個人一生能夠事業、家業有所成就、圓滿,這個態度不能不學。

  謹言、謹行,更重要要謹念。謹慎從念頭上下手,當我們不耐煩的心起來,隨便的心起來,當我們不替人設想的心起來,趕快要把它調伏好,轉變成恭敬,轉變成處處替人著想。這個「謹」是《弟子規》當中最長的一段,這一段的教誨,包含了幾種重要的能力。第一個,一個人的自制力要從這些教誨扎根;第二個,獨立生活的能力;第三個,做事的能力。欲不可縱,人的習性不能放縱,所以要養成自制力。第一句「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不能貪睡,不能虛擲光陰,這是屬於自制力。「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這是對食物我們要懂得愛惜,不要浪費。所以很多是從小讓孩子形成自制力。再來,獨立生活的能力,還要有好的衛生習慣,因為整潔為強身之本,從小他很髒亂,身體一定不可能會好,所以「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再來,做事能力要細微,當你把事做好,事實上對自己是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做事要從小細節開始,不然你穿得很邋遢,別人跟你交往的時候有什麼感覺?你好像不尊重我。所以不自重,就取辱,一個人不尊重自己,就可能招來別人對我們的毀謗,別人對我們的輕視,所以要「自重而後人重,自敬而後人敬」。所以,儀容也是要相當謹慎。有一次我要去講課,時間比較緊,我在海口就坐了一個「摩的」,這個名詞大家一定沒聽過。什麼叫摩的?叫MOTOCYCLE的士,摩托車的的士,摩托計程車。一坐上去,就趕快直往教室奔去。結果到的時候,沒有遲到,我也滿高興的,趕快進教室講課。講完以後,下課了,我到浴室去,一照鏡子,我的頭髮是翹起來的,因為坐摩托車,風一直吹。我就跟中心的老師說:你們怎麼都沒有告訴我,我的頭髮已經翹成這樣,害我那兩個小時在那裡獻醜。不過底下的這些朋友確實也對我們很尊重,都不好意思跟我們講。不過諸位同修,我們假如看到朋友臉上有東西,要告訴他,你這個不好意思可能讓他往後會變成人家的笑柄。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這就是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要把生活搞得很雜亂,這都相當重要。我們看看現在孩子不要說照顧別人,自己都搞得很亂。現在還有些大學生,每次回家都背一袋東西,什麼東西?衣服,一進門給父母的見面禮就是一堆髒衣服洗。還有個現象,暑期結束了,學生把那些髒衣服直接往垃圾桶就丟掉了,床單也丟了,浪不浪費?對,孩子假如養成這樣浪費的習慣,他這輩子敗跡已經顯露出來。因為你能夠替他賺那麼多錢,他自己能不能夠賺那麼多錢?很可能就相當困難。所以我們教導孩子,都從小讓他們自己洗衣服,自己洗碗。其實孩子邊做,他也做得很歡喜,因為他覺得他學會了,他的能力提升,有成就感。

  剛好有個小朋友輪到洗碗,在家裡從來不幫忙,結果看著那個碗盤,他就走了,不洗。老師怎麼辦?這個老師也按兵不動。後來吃飯時間到了,菜都煮好了,碗沒洗,老師也坐在那裡,等著洗碗,這個小朋友沒有辦法,就趕快去把碗洗乾淨。接著老師跟他說:我們是群體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他的本分事做,假如你不洗碗,那沒有碗用;假如老師不煮飯,你也沒有飯吃。所以,應該盡心盡力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從小讓他多做事,這些生活能力就提升上來。而其實當一個人生活不求人,他會過得很自在、很輕鬆。假如一點小小的事情都辦不了,還要找人幫忙,還要花錢,那可能他生活的就常常是在依賴別人之中。

  最後,做事能力,我們看到「謹」裡面提到「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做事不要急躁。「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都是做事能力,分成這三個方面我們來深入研究。這節課先上到這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