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們昨天提到求學的第四個關鍵「明辨」,我們要對善明辨,也要對人生的價值觀明辨,明辨什麼是成功,明辨什麼才是真正的美,明辨我們應該看的書。再來,生活當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明辨,提升自己的理智要時時明辨,什麼因造成什麼結果,從果再把原因找出來。當我們都能處處從這一些方面去分別、分辨,你就可以提升你的判斷力,提升你的理智。

  最後我們提到的是一個言語的明辨,就是聽話的時候不能聽讒言。所謂「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所以有一句詞是這麼寫到「堂堂六尺軀」,我們一個男子漢大丈夫,六尺軀,「莫聽三寸舌」,不要聽三寸舌的搬弄是非。「堂堂六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所以假如我們聽信讒言,可能很多五倫關係都會被破壞、會受傷害。所以我們要懂得去明辨言語,到底講話者的動機是什麼?假如是不好的動機,我們要懂得趕快知進退,該離開的時候趕快離開,應該制止他的時候也可以制止他。

  當我們能夠明辨善惡,明辨人生的方向的時候,接下來最重要的就要去實踐,就要去力行。我們把博學學好了,問也問清楚了,也能夠慎思,能夠思惟判斷了,接下來就要把所學的東西,一一落實在生活點點滴滴當中;所謂在工作當中,在生活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所以昨天也有提到「道」是什麼?道就是孝心,道就是你時時刻刻與人相處的仁慈之心,恭敬之心。所以中國的學問最強調的四個字,「主敬存誠」的功夫。敬是恭敬之心,什麼時候恭敬?言語態度、起心動念都要恭敬,都要真誠,這叫真實學問。所以人的孝心,人的恭敬,人的真誠都是一個人本有的真心,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學問真正的目的在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這個「放」就是把我們忘失的真心趕快找回來,把我們的孝心找回來,把我們的恭敬之心找回來,把我們關懷他人的仁慈之心趕快找回來。所以當我們找回來的時候,那個日子你就會覺得很踏實、很充實。但是這一顆心假如找不回來,我們就會覺得人生愈走愈不踏實,愈走愈空虛。所以找回來之後就是充實我們的內在美,而不是去追求外在很虛幻的物質,虛幻的價值。

  所以真實功夫在主敬存誠,而主敬存誠就表現在你所有的言語行為當中,所以接下來如何落實?在三方面來提升。第一方面從我們自己的修身做起,我們常說一個人的修養、修身的功夫,第二方面從我們處理事情的能力來提升起,第三方面是接物,就是與人相交往,甚至於是與一切萬物互動應該有的態度,這在接物當中。所以我們整個落實聖賢教誨就在修身,在處事,在接物當中。諸位朋友的筆記上,我們的手冊上有點出來,我們先來看一下,修身應該在哪一些行為處世當中表現出來?我們把它念一遍,我們念一下。

  在「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這就是修身,我們先從修身開始來探討。所以一開始談的就是「言忠信」。言語,我們都了解到人與人當中相處,頻率最高的就是用言語,所以言語能不能忠,能不能信,那就影響我們一個人的存心,到底我們的言語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一種動機,那就會影響我們整個人的修養。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忠?忠是會意字,上面一個中,下面一個心,代表心不能偏頗,心不能偏私,心不能自私自利。因為我們昨天已經提到損人絕對不利己,利人絕對利己,所以心一偏頗就損己又損人,心一不偏頗就能夠大公無私,就能夠處處替人著想。所以如何讓言語能忠,也要先從他的存心開始看起。如何能夠言語有信用,也要從一個人言語的態度開始談起。

  我們現在從幾個方面來探討我們言語的一種修養。第一個從言語的存心談起,諸位朋友,為什麼要講話?表達心聲,表達自己的心聲,希望別人了解,溝通。那溝通的目的在哪裡?相互了解,進而互相幫忙,互相成就。所以我們講話還是要能利益對方再講,所謂要講利益,不要講太多廢話。一個人假如話很多,給你的感覺是什麼?所以一個人為什麼言語很多,他的心態有問題,所以《易經》裡面提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眾。諸位朋友,我們這幾天的課程,你有沒有覺得經典裡面句句話都很有分量,都對你一生立身處世都是很重要的提醒。《易經》裡面我們這幾天的課程提了好幾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不止損自己還損的什麼?後代子孫,所以這些道理你一明白之後,你整個人的立身處世態度絕對會有大的變化。因為你能夠看得更深,看得更遠。

  《易經》裡面提到言語說,吉祥的人言語怎麼樣?很少,因為他的心靜得下來,心一靜下來就懂得審時度勢,察言觀色,所以話不多,但是話一出來就會讓人家覺得很能夠信任,所以他都在適當的時機才開口。躁人之辭眾,言語很多代表內心怎麼樣?很急躁,好像不講話自己就沒有安全感,好像很不舒服。很多人一回到家裡只有自己一個人,坐著發慌,要趕快找朋友的電話打一打心才不慌,有沒有這種傾向?現在人有這種傾向,因為他一直,其實那個再根本一點就是人生完全沒有目標,活一天過一天。所以一沒有目標,他常常就會覺得很急躁,找不到方向,一定要找人家來陪他一下,他才比較有安全感。所以假如你交這樣的朋友,你會覺得怎麼樣?很累,常常要聽他講一大堆,然後時間怎麼樣?耗掉。假如說聽他講,對他還有幫助那我們還聽,一點幫助都沒有。

  所以我們講話還要練什麼功夫?練他在那邊打牢騷的時候,一句話就要把他切斷。但是切斷的時候,要從他的混沌當中,把他引出一些正確的思惟,要引導他。所以這也要我們有功夫,要提升自己的學問,就能夠這樣達到。慢慢你切掉他的話然後把他引出來,他就會說你為什麼都能這樣想?這個時候你就告訴他,因為我都有讀《弟子規》,所以面對問題不會打妄想,不會想一大堆煩惱,要提起理智去面對。所以人心急躁話才會多,所以「話說多,不如少」。因為你急躁話又多,就沒有考慮清楚,所以話一多言多必失,所以言語太多了就會形成很多無形的障礙,自己都搞不清楚。

  到一個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群,話一定不能多,要先多看多聽,一個人能多看多聽還要心怎麼樣?靜得下來才行。所以心靜的功夫是時時都要練的,所以當我們很急躁的時候,趕快把《弟子規》拿起來念,趕快把經典拿起來念,伏自己的煩燥的心。而其實一個人當他常常能夠看到對家人的本分,對朋友的本分,對工作的本分,他就不會想一大堆事情,他會趕快去學,趕快去做。所以能看到自己本分的人就不會浪費時間,讓自己的心飄到九霄雲外去,拉都拉不回來,不會的。

  所以我們言語的動機,絕對是要能利益別人我們再講,當你時時想著我的言語是要利益別人的時候,你就會比較謹慎,就會考慮到講了之後他會有什麼感受,是否真正對他有利,你就開始言語懂得慎言,懂得謹慎。諸位朋友,我的言語不多,你們不要因為我講課覺得我一定話很多。我記得我在一個學校裡面,待了一個學期的時間,我跟同事沒講幾句話,為什麼?因為我接那個班的時候,這個班是全校最難帶的班,我幾乎沒有到辦公室去坐過。所以很多的同事都以為我的話很少,都以為我不說話的。因為那一個學期,我們才一個學期時間有幾十個學生,你要從對他不了解到了解到建立信任,到點點滴滴引導他一些思想觀念,那時間幾乎怎麼樣?來不及。所以我們都待在教室裡面,雖然是在那裡改作業本,耳朵在什麼?收集情報,才有更多訊息能夠協助孩子成長,協助孩子學習,所以同事都覺得我話很少。

  後來在最後把學生都送畢業的時候,一些同事坐下來吃飯,他就說:蔡老師,你的話真少。隔壁剛好我帶十一班,十班是一個女老師,年紀比我輕好幾歲,結果我們兩班都不好帶,所以我們兩個就常常探討如何帶學生。我其他的同事說我話很少,這個帶隔壁班的女老師馬上說:沒有,他話很多。這個話很多是為什麼話很多?不是講一大堆無關緊要的話,是因為要探討學生的一些情況,甚至於是我們是常常,因為她年紀比較輕,所以帶六年級很吃力。所以常常還要講一些鼓勵她的話,安慰她的話,所謂的要講軟慰語,讓她覺得比較安慰,比較釋懷。所以我們言語的動機絕對是要利益別人再說,對別人沒利益的話,我們寧可多看聖賢書,省下這些時間,確實人生時間很寶貴,不要揮霍掉。

  我們接下來談言語就以《弟子規》為核心,《弟子規》哪些教誨對於我們言語能夠忠,能夠信,我們就挑出來說明一下。比方說以存心來看,《弟子規》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當他道人善的時候,他的存心是什麼?道人善即是善,希望人知道之後,能夠向這些善的人學習。所以人知之,愈思勉。他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跟這一些好人學習,能夠跟聖賢人學習,所以這個存心是好的。

  「見人善」,我們提到「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我們的言語是要規勸別人,讓他能夠改正過失,所以善相勸,這樣朋友跟你的道德學問都得到長養,所以德皆建,不止你勸他朋友能夠改正過失,對你自己你也時時刻刻提得起來去成就朋友的這一分存心,你自己的學問也在提升。幫助別人愈多,你能夠體會別人的需要就更多,你能夠更人情練達去把一些事情做圓滿。所以善相勸,德皆建,這就是講話者是為他人著想。「過不規,道兩虧」,過失假如不規勸,朋友做錯事而我們也錯了,因為沒有盡到當朋友的道義去規勸。

  存心是善,自然而然就能成就別人;存心假如不好,我們就要馬上警覺這種言語態度,言語存心不能犯,哪一些言語的存心是不好的不能犯?在我們「信」當中有提到「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你還沒有見到真相,只是聽人家說說,可不可以馬上講出來?不行。知未的,了解道理都還不清楚,可不可以就去發表你的看法?不行,你可能誤導別人,甚至於把聖賢學問講錯了,那別人就聽錯了,你可能誤了人家一生的智慧。所以為什麼見未真就講,為什麼知未的就講,這個人的存心是什麼?逞能。這個存心忠不忠,不忠,偏。就希望別人看到他說:你怎麼這麼厲害。他就自己覺得揚揚得意,其實這個存心是不善的。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我們去挖人家的隱私,對別人一點利益都沒有,其實對自己有沒有利益?沒有利益。自己的人格修養就會一點一滴墮下去。那挖人家隱私可能會造成什麼?造成人家家庭失和,甚至於會造成團體失和,所以諸位朋友您要用人,除了德行之外,還要看他講話的分寸夠不夠。一個團體裡面常常發生衝突,發生摩擦,往往都是言語不慎,往往就是太多人在講人家的是是非非,造成團體失和。一失和事情就很難辦成,一失和團體就不團結,團體就開始這一派,那裡又一派。所謂家和萬事興,團體和萬事也興。所以我們觀察一個朋友,觀察部屬,也要從言語的存心去看,那我們看人的深度就會愈來愈深,你就不容易看錯。所以看錯人不能怪對方,要怪自己學問不夠。

  再來我們來看言語的時機你也要會判斷,不該講的時候你講,你的心已經不忠了,因為你太急躁了,而這個急躁的背後你再探深一點是什麼?是你控制的欲望太強,就覺得你要趕快聽我的。所以我們人的存心你要看到底,你才能夠從你的存心去修正錯誤。所以因為急躁,因為控制的欲望太強,所以時機沒抓好反而事倍功半達不到效果,甚至於不只沒有效果,還把事情搞砸了。我們從《弟子規》來看看言語,哪一些時機該講,哪一些時機不該講。比方說「親有過,諫使更」,父母親有過失,親人有過失,這個時候就是講話的時機。但是什麼時機好?「悅復諫」,這個悅是喜悅的悅,代表他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再講。所以你看經句,連一個字你都不可以小看,「悅復諫」,這就用一個悅就代表時機點要抓好。他已經火冒三丈了,你再去勸他有沒有用?要審時度勢。

  「晨則省,昏則定」。晨昏定省,讓你的父母歡喜,讓你的父母放心。所以該講的時候要講,很多人說:我就是嘴巴不甜。其實障礙不在外,障礙就在自己的這一念心。假如我們講的話能夠讓父母歡喜,你有這一分利益父母的心,孝順父母的心,哪還有那麼多什麼我的習慣就是嘴巴不甜。事在人為,不要推說我的個性本來就是這樣,個性隨時可以修正的,只要你真正那一分孝心,那一分利益他人的心能提得起來,你的整個言語行為就會變。

  「出必告,反必面」。你時時處處該交代的一定要交代清楚,讓你的父母不擔心。「入則孝」裡面的「出必告,反必面」,我們不要說只是對父母出必告,反必面,這樣我們學問就學呆了。應該是只要我們交代清楚就能夠減少別人擔憂,你就應該交代。對太太要不要出必告,反必面?要!甚至於說實在的對你的孩子也是要,因為你的親人了解你在哪裡他就放心。像我們要出去,跟晚輩打一下招呼,我們去哪裡,很快就回來,他也清楚,他也不慌張。甚至於在公司裡面,我們要出外的時候,也要把我們的行程告訴上司或者告訴同事,讓他們在緊急狀況還能夠通知到我們。這就是處處要能夠替人設想,這個言語的存心是如此,這也是對人的恭敬之心。對人恭敬就會常常想到怎麼做才能夠讓他們放心,讓他們減少擔憂。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當別人在那裡說長道短,這個時候是不是你說話的時機?不是,趕快怎麼樣?趕快離開。是非之地,你只要站在那裡可能都會惹禍上身,所以我們要有這個敏感度。我記得在我成長過程,常常人家都會跟你劃分,你是這一派的還是那一派的。很奇怪,我好像行為處事就會站在中間,這一派我也不算,那一派我也不算,而且兩派都跟我處得不錯。所以在論是非的時候我們就溜之大吉,不要捲進去了,到時候人家說:他們在那裡批評我們的時候,蔡老師也在。那我們就解釋不清楚。但是我們站在中間並不是說不關心,不是這個意思。當我們站在中間的時候,對雙方都是一種提醒,因為人都會犯過跟不及,所以往往分派的時候,都已經是對某一些觀點太偏頗了。這個時候你站在中間不動,對他們都是一種牽制力量,等他們察覺到自己做得太過火,要來問問你,你這個時候一開口就能夠把他的偏失稍微緩回來。所以這要有前置作業,就是你平常要對他們關懷,平常自己要把本分做好,你才有資格去勸別人。

  所以我常常一來把我老師的工作做好,人家看到你就對你敬三分,二來常常買一些東西送他們吃。所以有時候我買了餅乾都不會買一包,我買很多包。然後六個年級,所以一年級開會我們就拿一包去給他吃,二年級就拿一包給他吃,而這一些信任都是為了往後能有很大的作用發揮。所以我跟同事都處得很好,也懂得多請客、多送禮。我記得我辭掉工作,還不敢跟我的同事講,後來沒辦法宣布的時候,當場有同事眼淚就掉下來了,幸好這種場面看多了,但是我會勸他,我們還是在同一條船上,我們還是都在做教育,都在弘揚文化。

  人跟人的緣非常難得,得來都不易,所以我每次回家裡,我會帶海口的名產,有時候還拿到上海的名產,我們會拿回家裡去,去看看我這些老同事,這一些老師。也在教學當中,在修養當中,跟他們進一步再作切磋。而我跟這一些老師討論教學,討論教育的時候,我內心都會很高興,因為這一個老師背後站了幾百個學生,所以我們要能看得比較深遠一點。當你在幫助一個朋友的時候,你也要看到他背後的子子孫孫,他背後的可能會因為他而受影響的親友。當你有這樣的一種態度的時候,你面對每一個人都會恭恭敬敬,不敢怠慢。

  我們再來看一下言語的態度,應該怎麼樣去做?這言語的態度《弟子規》也教得非常仔細,我們來看一下。「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代表跟父母講話的態度要非常恭敬。現在人為什麼沒有辦法提起這個恭敬?因為現在人太煩燥,聽兩句話就不耐煩。看的電視,聽的音樂都是什麼?讓他的心很浮動,所以現在年輕人很難受教,聽沒幾句話就怎麼樣?就頂回去了。所以我們不要先要求這一些年輕人,我們先反觀自己,我們已經上了年紀的人,自己對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有沒有做到?

  諸位朋友您現在有看到,有一位父母喊她的子女,她的子女馬上走過來跟媽媽說:媽媽,有什麼事?這樣的聲音,這樣的態度你有沒有看到?幾乎看不到,你突然看到可能會感動得掉眼淚。所以從我們自己開始做起,有這種恭謙的態度。當然不是對父母如此而已,對所有的長者都應該這樣。但是對你的孩子可不能這樣,學問是活的不是死的,你兒子說:媽,來一下。你馬上走過來:兒子,有什麼事?那就顛倒了,那你孩子就傲慢、無禮!所以對長者、對平輩我們應該這樣做,但是對晚輩你要長養他的孝心跟恭敬心,應該是晚輩到長輩的面前,這樣才是正確的。

  「父母呼,應勿緩」。有時候你在應的時候,表面上看起來有應,內心怎麼樣?還是不耐煩,當人處處不耐煩,你的學問絕對起不來。所以往後呼應父母,還要觀自己的心有沒有真誠恭敬,而不是應付,應付的話你就沒有主敬存誠。當你能從心上這麼深的下功夫,你的道德學問不出三個月,絕對會讓身旁的人覺得你變了一個人。所以一個人求學問有沒有效果,從別人對你的態度就可以判斷出來。

  「父母命,行勿懶」。我們答應父母的事情,言語答應了,一定要守信不能偷懶。你已經說媽媽我要去洗澡,你要趕快去洗,你不能拖拖拉拉。甚至於父母交代我們買的東西,我們也應該如期買回來。可是你看,別的朋友交代的東西,我們都不會忘記買,誰交代的東西我們會一拖再拖?可能回到家裡,媽媽說醬油?我又忘了,下次,我明天一定買。所以為什麼對朋友都不敢失信?為什麼對父母就失信了?我們的心有問題,不是恭敬,不是真誠。對朋友因為怕關係搞壞了,因為怕生意做不成,所以他們的話都不敢怠慢;因為父母不跟你計較,所以你的心就不恭敬了。

  甚至於不止對至親的人不守信,對朋友不發脾氣,專門把脾氣發在誰身上?發在最親的人身上。所以你說人顛不顛倒?點點滴滴對你付出,對你最照顧的人,你卻對他最不好。所以人往往在三十歲、四十歲,你會覺得內心愈來愈不安,因為該做的怎麼樣?都沒做。假如這個時候剛好父母又走了,那你會覺得心隱隱作痛,因為該報的恩你都沒報。而報父母恩就要從哪裡下手?先從言語態度的恭敬做起,不要好高騖遠。所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訓斥你的,我們不能很憤怒的頂回去。責罰我們,我們先要虛心接受,反省的心來接受。很多人就說:那父母假如誤會我們,那我們還不頂回去嗎?其實我們要觀察時機,父母在訓斥我們的時候情緒比較激動。這個時候你還辯駁回去,很容易發生衝突,對你、對父母都不好。而父母講我們十句,只要其中有一句是真的自己做錯了,其餘九句是沒有的,那你要想哪一句?就想這一句!想這一句確實做錯的,其他九句我本來就沒做,父母縱使誤會我也是問心無愧。所以人現在就很喜歡辯駁,很喜歡解釋,往往都沒有去正視自己做錯的地方。所以常常人在接受規勸的時候,人家講了五句,其他四句是對的,他沒去注意,馬上解釋這一句,這一句你誤會我了,那人家往後敢不敢再給你建議?

  而當父母確確實實是錯怪你,你還能忍得下來,等父母情緒比較穩定下來,他自己會覺得我太過分了。所以父母搞清楚狀況他太過分之後,可能還會主動削個水果給你吃,主動坐過來跟你聊兩句,這個聊兩句的意思就是沒事了,沒事了。所以當你處處都能忍得下來,你的父母會愈來愈尊敬你,愈來愈佩服你。當你贏得父母的尊重跟佩服,往後你跟父母講的話他們就聽得進去。所以諸位朋友要沈得住氣!

  所以前幾天的課我跟諸位說,我是三分鍾熱度。所以父母覺得我的話能不能聽?但是後來因為在這五、六年的時間,很幸運的接受了聖賢教誨,所以就知道怎麼去應對進退。慢慢的從很多處理的事情當中,父親對你的信任一點一滴就提起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往往就是你能夠去協助父母,能夠去引導父母的時機就出現了。父母責罰的時候,我們不要情緒反應。當然,假如你父母罵你很凶,而他又有心臟病,這個時候你不要說:蔡老師說的就乖乖在那裡。這個時候看情況不對,趕快什麼?離開。沒看到你,他氣比較消的時候,你就趕快走,學要學活一點,不要學死。

  所以古代孔子的學生有一位孝子叫曾子,曾參,他非常孝順。有一次他爸爸責罰他,一氣之下,旁邊棍子拿起來就給他打下去,結果他就被父親打昏了。後來曾子去見孔夫子,夫子就罵他,他說你不孝,曾子嚇一跳,你看我這麼乖,連跑都不跑,怎麼說我不孝。夫子接著說:假如你爸爸失手把你打死了,那你是陷你父親於不義。而且他親手把你打死了,誰最痛苦?父母最痛苦,而且他的痛,你一打死二十年後一條好漢,父母把你打死,他幾十年的日子都很難受。所以夫子告訴曾子「小杖則受」,拿小棍子你就受了;「大杖則走」,拿起大的棍子要趕快溜。所以你看處處替父母著想,這樣學學活了,不然就變書呆子就不好。所以我們對言語的態度就從父母呼、父母命,這一些態度開始做起。

  言語的態度要「怡吾色,柔吾聲」。勸誡別人的時候,你的言語態度要好才達到效果。當然不只是勸別人的時候怡吾色,柔吾聲,平常與人交談態度就要恭謙。所以很多人常常會說:我跟這個朋友聊天就覺得很舒服。那就是他的言語態度。有一些朋友會說:我跟這個人聊天,我的心就跳得很厲害,都靜不下來,愈聽愈慌張。這可能就是講話者他的語速太快了,《弟子規》說「勿急疾,勿模糊」。你講話太急躁,速度太快,聽的人跟不上,他就慌;或者你咬字、抑揚頓挫不清楚,很模糊,他在那裡聽得很吃力,生怕把你的話聽錯了或者聽不清楚,跟你對不上嘴又怕自己失禮。所以我們講話的態度也很重要,要怡吾色,柔吾聲,然後講話的一種語速要適中,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你講話講太慢,聽的人覺得心臟都快要停止了,這樣也不行。所以凡事都要取其中庸之道,過與不及都不好。我們平常就要看看自己的言語速度,言語的遣辭用句能不能夠清晰,這個你自己要多下功夫。

  言語態度當中,「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像那個按電鈴:請問你是誰?小孩子說:我,我就是我,你不知道我是誰嗎?還要讓人家猜半天,這很失禮。像我們平常接觸人這麼多,有人打電話來:請問您是哪一位?他說:你不記得我了,我們兩個月以前見過面。我們在那裡就覺得頭很大,見的人那麼多,怎麼會想得起來?所以我們講話一定要: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讓人家馬上就知道你是誰,人家的心就安了,這就是講話的分寸跟態度。所以我們教孩子接電話這個也要教:喂,你好,我是某某某。人家一聽就知道是誰,這就是一種分寸。

  講話的態度「凡出言,信為先」,態度當中我們要告訴自己,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所以從歷史上能夠留名青史的人絕對都是做到言行一致。夫子在《論語》裡面提到很多句言行的態度,夫子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君子很怕講出去的話自己做不到,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所以我們不能輕易開口,不能輕易給人家許諾。你一定要清楚自己能做到了再答應,不可逞能。所以現在的人很輕諾,隨隨便便怎麼樣?就答應別人,甚至答應小孩,到時候你要後悔都來不及。

  所以「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你答應了做不到,你就進退錯了。那古代人對於言語的信用,讓我們非常感動。有一個吳國的大臣叫季札,他要出使魯國,剛好經過徐國。在徐國的時候,徐國國君就宴請他,請他吃了一頓飯。就在吃飯的過程,這個徐國國君也沒有跟他聊什麼,但是眼睛就一直盯著季札身上那一把寶劍。那季札也很能觀察,他識之明一看就知道徐國國君很喜歡他這一把佩劍,但是因為佩劍是代表一個身分,他要出使魯國,他就必須有這一把佩劍。所以他當場起了一個念頭,他說我回來的路上,已經不需要這一把劍了,我再把這一把劍給徐國國君,他就起了這麼一個念頭。結果後來回國之後經過徐國,他就要去送這一把劍,結果一到徐國發現徐國國君已經過世了,因為國君的墓都很大,都有人守墓,所以他就把這一把劍掛在墓前面的一棵樹上,就掛上去。他的隨從很驚訝,他說:大人,你這一掛給他,我覺得很奇怪,第一個你又沒有答應要給他,所以你不需要守信;第二個縱使你已經答應他了,他都已經死了,那你更可以不要給他。季札馬上說「始吾以心許之」,我已經把我的這一個心,起了一個念頭要送給他了,所以我要守這個信用,「豈以死倍吾心哉」,怎麼可以因為他死來違背我心的信用!

  所以古代人不要說言語出去要守信,連對自己的一個念頭他都能夠守信到底。所以我們從古代人的一種對信的態度,我們都會覺得很慚愧,我們要見賢思齊,所以往後當我們答應別人事的時候,就要兢兢業業,時時刻刻要去盡這一分信用。我們這一節課就先上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