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剛剛提到,「以父母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友之兄弟」。我們在修學聖教,真的是要學一句,做一句,就好像如貧得寶。以前我們沒有遇到正法,糊裡糊塗的,真是小人冤枉作小人。不是我們不願意立身行道,不願意發揮我們人生的價值,是不懂得怎麼樣去成就自己,成就他人。現在既有這個機緣,真的是要非常的珍惜,「如貧得寶」。「改往修來」,好好的把我們錯誤的態度、觀念修正過來;「洒心易行」,人要改命從心上改;「自然感降,所願輒得」。所以難是難在自己不相信,不肯依教奉行,絕對不是要做困難,是被自己的一些固習給障礙住。所以我們修學第一個態度,只要是經典上的教誨,只要是師長的教誨,只想著如何做到,從不想做不到。一想做不到,那叫浪費生命,那叫不進則退,所以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

  因為一個不好的念頭,很可能我們三天、五天的修為、修行那種定力,一個念頭起來,就被打垮了。所以正念一定要守得住。你看孔老夫子講「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一個人行善就好像爬山一樣,一步一步登上去,而且還有地心引力拉他。地心引力是什麼?是我們以前幾十年來積累的壞習慣,它會拉我們;所以要加把勁,一步一步提升自己。「從惡如崩」,爬山的時候假如一腳沒踩好,到哪兒去了?前功盡棄。所以經典告訴我們,「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修行一定要謹慎到自己的起心動念處,所謂從根本修行。我們時時期許自己一定能做到,想著如何做到,不要想著做不到。聖哲人、師長他們能做到,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得到。當我們是這樣的信念,我們往後面對每一句經句都是這個信念,只想著如何做到。

  剛剛我們提到的這一句,真的,我們以父母之心為心,兄弟姐妹不可能不和諧。所以我們有朋友一聽完這個課,他跟他的哥哥已經三年沒聯繫。因為什麼關係不聯繫?家裡面的問題可能有超過一半都是跟什麼有關?金錢。你們怎麼都這麼有經驗?從這裡我們就看出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誰是老人?《弟子規》是老人,它已經五千歲了。你們有沒有看到《弟子規》有長鬍鬚?五千年的智慧。「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這兩句話多有重量!這兩句話真肯奉行,人生一半的煩惱都不見了。都是脾氣守不住,嘴巴太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到頭來還要解釋半天。對方還說:「你別說了,我們就到今…。」愈描愈黑。

  所以孔夫子說「君子有九思」,君子要時時從九個角度去反省自己,其中一個就是「忿思難」。脾氣要上來了,要謹慎,這脾氣一發出去,這一輩子都很難以收拾。所以當我們脾氣要起來了,怎麼辦?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行的時候別撐,你可不要脾氣要發的時候,然後在那裡說「蔡老師叫我不要發脾氣」。那個表情一做,人家對方,比你發脾氣更嚴重。能力還不足的時候,可以躲,「對不起!我要上廁所。」以退為進,這要學貴自知,要衡量我們自己目前的功夫,不可以硬上。當然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其實方法的高低跟什麼有關?跟我們心量大小有關。假如我們的心就是以祖宗之心為心,祖宗怎麼忍心看到我們炎黃子孫墮落?所以看到一切的同胞們惡意對我們,那是一種憐惜。他怎麼在糟蹋自己的良知?我們有了這分憐惜心,跟他沒有對立處。

  他為什麼今天對我們這麼兇?「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諸位朋友,什麼是今生?什麼是後世?什麼是過去世?剛剛我們那節課已經是什麼?過去世。現在正在演,這一世;所以剛剛那一秒鐘已經成為什麼?過去。我們人生幾十年種的因,在往後後半輩子都會結果。所以人真正了解生命的真相,就是因果相續。我前輩子對他不好,所以他這輩子一看到我就不順眼。你看一般人講有「第一印象」,從哪裡來的?從過去生延續下來。俗話有句話叫「無債一身輕」,有沒有?有!所以他罵我們一句,債還掉了,感謝他。一來還了債,二來他考驗我們的功夫,成就我們的功夫。所以真的是可以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那是當下就可以。我們學久了以後,可能把這些經句都當作供起來的理想,那是被自己給障住了。就是一念之間,願不願意接受聖賢的智慧?當下聖賢心如我們的心,很多問題就化掉了。

  冉求有一天對孔夫子講,孔夫子,我不是不嚮往、不尊崇你的道德規範,這麼好的人生境界,「非不說子之道」,我不是不尊崇、不嚮往,「力不足也」。冉求對孔夫子講,我不是不嚮往,老師,是我的能力有限。接著孔夫子說,「力不足者」,什麼人叫力量、能力不夠?是「中道而廢」的人,就是走走走到一半,「我不行了」,那叫力不足。你是連走都沒走,那是畫地自限,「今女畫」,你自己把自己給框住了,我就這麼一點,我不行。

  昨天剛好跟幾位朋友在聊的時候,他們就問我,蔡老師,你到大陸這三年多以來,你遇到哪些挫折?我就在那裡很用力想,挫折、障礙,想了半天想不出來。突然我就有個體會,問題都是想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愈做的人愈感受到現在人的需要,他就趕快,我還不足,趕快提升,他會把整個精神用在自我的用功上面。所有的障礙、問題都是自己的執著預設的。孔老夫子才講「力行近乎仁」,這顆仁愛之心就是在接觸大眾當中,同理的去感悟他的苦,「人饑己饑,人溺己溺」,我們的心量就拓寬了。

  我記得我那時候還沒有當老師,正在補習班準備考師資班。其實那時候我在準備的時候,心是很定的。為什麼定?此志不渝,我不會再改變我這一生從事教育的人生目標。我們已經搞明白,教育是社會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且這個影響不只是當代,而是世世代代。我們今天縱使再有錢,「從來富貴都是夢,未有聖賢不讀書」。一個家族能綿延千年不衰,絕對不是因為有錢,而是因為有好的教育、好的風範承傳下去。我們面對家族是這個定位,面對我們整個社會民族,我們依然是這個定位。我們應該為我們這個大家庭,炎黃子孫,盡一分我們應盡的責任。人真的心定下來,就產生無窮的力量。

  所以我就告訴自己,第一年考不上,第二年;第二年考不上,第三年,我一定要考上。佛家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些話都是真實不虛。《孝經》告訴我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光於四海」,我們能給世間人做榜樣;「無所不通」,就是我們的明德現前,我們的智慧德能現前。怎麼通?就是孝心跟對兄弟、對一切長者的恭敬心。開一個人的性德,「孝悌」兩個字。其實你看我們佛家講的《地藏經》,地是心地,開發心地的寶藏的經典。而整本《地藏經》就貫穿在「孝敬」兩字,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恭敬長者,心地寶藏就開了。不難!難在我們不肯相信。相信,信心清淨真的生實相。

  有一個在大連的年輕人,二十多歲,他本來已經有個工作機會,可以到東南亞去服務。他的父親突然中風,他毅然把工作給辭掉,在家裡盡心盡力照顧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已經半身不遂,只有手臂在那裡顫抖而已,完全沒有行為能力,三餐都要他料理。你看他一個大男人,他每天都洗被單。朋友就問他,你就過三、五天洗一次就好,為什麼要每天洗?他說我的父親中風,他已經很難受,我不希望再增加他一點點的心理、生理負擔。只要能盡我所能,我一定要好好的照顧我的父親。假如我一天不換床單,他身體的熱氣就會傳到床單上,就會潮,會傷害我父親的皮膚。你看那種孝心細膩到這種程度。他的母親非常感慨,你看我跟我的先生相處了幾十年,比不上我兒子那分心。他的兒子每天好幾次幫他父親,把喉嚨裡面的痰仔仔細細的吸出來。他的母親講,我這個當太太的都做不到。

  有一天他的父親發高燒,接連都是這個狀況,都治不好,也找不到問題在哪,他就非常的焦急。有一天他作夢,夢到他在爬樓梯,突然摔下來。你看他摔下來,心中還是想他父親,他說這個夢境一定是告訴我,我的父親病在哪裡。一摔下來,哪裡先受傷?腳。所以他就趕快仔仔細細把他父親的腳檢查了一遍,原來長了個膿包,不容易察覺。因為長膿包會發炎,會發燒,就趕快處理好,解決了他父親的痛苦。你看「通於神明」,孝心真的是可以心心相印。我們今天不能夠心心相印到父母的心,那是我們的孝不徹底。你看曾子,還有非常多讀書人,曾子他母親只是把自己的手扎了一下,曾子馬上心絞痛,就趕緊回來。還有位讀書人瘐黔婁,他去當官,突然冒冷汗,心不舒服,他馬上辭官趕回家。果不其然,父親生病,真的是可以通於神明。而確實一定「光於四海」,因為孝感天地,會讓所有的人生慚愧心,生效法的心。

  所以這個大連的王希海先生,他無微不至照顧他的爸爸,二十四年如一日。他有一天帶他的父親到醫院做複檢,就在這個當下,那個老醫師在那個醫院裡面很有權威,就問他說:「你父親中風多久?」王希海馬上說:「二十多年。」那個老醫師馬上非常生氣,他為什麼生氣?因為他覺得王希海在欺騙他。他在檢查的時候,看到了他父親的皮膚非常的光滑,不可能是中風二十幾年老人的狀況,所以他氣沖沖就出去了。過沒多久,這個老醫師回來了,抱著一大疊的病歷,含著淚水。他看到了這二十多年來,一個孩子無微不至照顧自己中風的父親。

  這個老醫師對王希海講,你現在的護理能力.可以到我們的大學跟護理系的學生講課,我們所有醫院裡面的護士都要拜你為師。你看一個大男人二十多歲,在還沒有遇到父親的病痼,這個大病以前,他有這些能力嗎?為什麼當他去照顧父親的時候,他的能力可以瞬間提得這麼高?孝心!假如有醫生告訴王希海,你假如能得諾貝爾獎,你父親的病會不藥而癒。諸位朋友,你看他會不會拿諾貝爾獎?你們怎麼又沒有反應?你們的定功太強。真的!通於神明,整個智慧就現前;智慧現前,成佛有餘,哪有世間哪件事會做不好的道理!

  在煙台有個小學生,他的父親因為他母親得了尿毒症。尿毒症很麻煩,只有兩條路,一條就是透析法,那個很痛苦,那是折磨人;一條就是換腎臟。這都很危機,他們又很窮。遇到這個困窘,他的父親沒有道義,就離開了。他的母親一時想不開,就自殺。這個孩子發現了,就趕快打電話叫醫院來把他的母親救醒。這個孩子跟他的母親講,母親,妳一定要活下去,我要好好念書,我要讀醫學院,我要把妳的病治好,所以妳一定要等我。你看一個母親聽到孩子這種至誠的孝心,哪有不感動的!這個孩子從今以後,母親很多生活細節要料理,三餐要煮,都是這個小學的孩子做;而他的成績都是代表煙台市去參加比賽。我們從這裡想想,他比別人有時間嗎?他比別人有買書的條件嗎?都沒有。可是他為什麼成績能那麼好?就是這顆孝心。

  真的教育一個孩子,什麼都可以不急,博士、碩士都可以先不急,一定要先長他的孝心,長他的德行,那是最根本,那是真正栽培孩子。他今天有了再高的學歷,而沒有孝心,沒有愛心,學歷愈高,對社會、對他人的傷害可能愈重。所以諸位朋友,我們今天要開發我們的潛能,從哪裡下手?從孝悌,從今天開始好好去做。

  有一個剛大學畢業的鋼琴老師,他讀音樂。他學了中國文化以後,去湯池五天,他在火車上要回家。就在那裡掙扎,我回去一定要幫父母洗腳,要拜父母,在那裡掙扎了半天。真正到了家,繃得很緊,好像都快做不出來,都快沒氣了。你看我們這個時代,處處看到顛倒。情緒化的言語,傷害父母的言語,一下就出口;而真正表達我們的感恩,盡我們一點孝心,居然這麼難。我們這個時代真是活成顛倒!古代的人念念是父母,不願意做一點點讓父母覺得丟臉的事,更何況是傷父母。都是時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句話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在「泰伯第八」。學聖賢、學佛菩薩,要直接了當從他們的存心去學。我們要跟師長學習,也要從師長的心境、存心去契入。所以「慕賢當慕其心」,慕賢絕對不是跟在他們旁邊叫慕賢。我們剛剛強調了,重實質不重形式。

  我有一次剛好在我們中心的門口,看到了一堆幾十個人,坐了七、八個小時的車,趕到我們的門口。為什麼他們趕到門口?因為他們聽到風聲,說老和尚來了。他們馬上二話不說,拿著行李包就衝出來。其實師長沒有要來我們中心,我就出去跟他們說,我說你們吃飽了沒有?他們馬上說沒有。因為那時候已經是吃晚餐的時間,他們說沒有,連中餐都沒有吃。你看多麼勇猛!我馬上跟他說,那待會要進來吃個飯,但是師父一直提醒我們要落實《弟子規》。他們馬上點頭,對!對!師長交代的,要從根本的根本修。《弟子規》告訴我們,「身有傷,貽親憂」,所以沒吃飯就是沒做《弟子規》。他們馬上「對!」然後我接著又跟他們講,我們為什麼沒做《弟子規》?因為我們心上執著,就把我們的智慧障住了。什麼執著?就是我一定要見到老和尚,就是這一個念把我們的智慧給障住了。什麼時候破分別執著?當下即是。

  後來我引了這些長者進到我們中心,開始給他們煮麵。坐下來,他們走了七、八個小時也很不容易,我就跟他們聊。因為師長不在,他們也有點失望,我就跟他們聊。我說我們這輩子簡單一點,輕鬆一點,只要跟往生沒有關係的事情,只要跟成就德行沒關係的事情,就別做!他們都頻頻點頭。我跟他們交流了十來分鐘,他們也很高興。最後說,來來來,吃飯。「蔡老師,你講的都很有道理,不過我們還是凡夫,你就跟我們拍張照!」因為剛剛講跟往生沒關係的就別做了,他們也聽得很明白。真的,聖狂之分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我們跟師長拍照做什麼?跟往生有沒有關係?拍完照之後,回到家裡,「你看,我跟師父拍照」。到處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敬於佛者,實為大善」,敬從哪裡看出來?敬從依教奉行看出來。絕對不是師父到哪裡,我們就趕快站到旁邊去,叫依教奉行。重實質不重形式。

  聖賢、佛菩薩表演得太徹底,我們真的聽每句經文、聽每個故事要如獲至寶。佛陀從忉利天講經下來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尼衝到最前面,她說我是第一個看到佛陀的人。幸好那時候還沒有電視台,不然她一定會叫台視、中視、華視去報導,她接受專訪,我是第一個看到的。當我們沒依教奉行,往往以為我們自己在修行,事實上念頭已經在墮落而不自知。

  一個人建立理智很重要,一定要時時觀照,隨順聖賢教誨,隨順佛菩薩教誨,絕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真正隨順,真正力行三年、五年,就會豁然開朗,原來這些教誨統統是我自性裡面本有的。其實真肯幹,不要三年、五年,你看師長期許我們,咬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你們聽到這句話怎麼一點都不興奮的樣子?人生簡單一點,單純一點。怎麼個簡單法?今天我們想想,剛好我們不小心掉到河裡面、海裡面,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就要滅頂了。突然有個人把你拉起來,你當下的念頭是什麼?不用說,我這條命就是你的。你看那種太強烈的感受,我這條命是你救的,我的命就是你的。當然這麼有愛心救你上來的人,絕對不會說,你跟我去幹壞事。

  真的!阿彌陀佛、佛菩薩們救我們是救什麼?救我們生生世世的慧命。我們無始劫以來,已經輪轉在生死海多久了,沒有出離的機會。當我們深刻體會到,「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億億個人修行,連一個成就的都很難,這就是我們當下的程度。但是彌陀大慈大悲,「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彌陀那種救度我們大慈大悲的願心,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了我們持名念佛的因緣。所以「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沒有彌陀、沒有釋迦牟尼佛,我們完全不可能出離六道。

  我們今天何其有幸遇上了,佛陀把我們生生世世的慧命拉起來,那分感恩,我們很單純,「將此身心奉塵剎」。我以後什麼都不求,我人生目標已經確定,以後的人生輕鬆一點、簡單一點,只為佛法,為眾生。諸位朋友,人生一有煩惱遇上的時候,可以把尚方寶劍拿出來。這把尚方寶劍上面寫著六個字,「為佛法,為眾生」,只要我們的意念回到這裡來,氣就沒了。假如氣沖沖的,實在這個氣都壓不下來,一看到「為佛法」,我現在是做壞榜樣,那不行。現在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都在那裡笑我,那個人不是說要往生西方嗎?怎麼還在那裡發脾氣?這個念頭一起來,不好意思,慚愧!意念就出來。

  時時期許自己「為佛法」的話,那我的一言一行要「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在什麼程度都要「行為世範」?穿衣吃飯,連沖馬桶都要斯文一點。真的!馬桶沖的時候不斯文,惱害眾生,沒有持五戒。你看殺戒,不惱害就是不殺!我那時候在澳洲的時候,盧叔叔對我的提攜、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你看他的心如此的柔軟。他說你晚上起來上廁所,上完之後,門開開的,一下很大力就按下去,然後自己就走了。門也沒有合起來,整個沖馬桶的聲音就出來了。老人家都七十幾歲了,假如剛好睡眠品質又不好,這麼一轟,他可能後半夜都在擔心會不會再給我「轟」一次。

  一言一動,就像《中庸》裡面期許自己,「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一言一動,要給家裡人、要給世間人當榜樣看。你看林則徐先生的後代不抽煙,為什麼?因為他的祖宗是民族的救星,沒有林則徐先生,我們中國人現在還存不存在都還是個問號。那個時候軍隊的軍人背著兩枝槍,一枝是打仗用的槍,一枝是抽鴉片的煙槍。整個軍隊都已經完全不能打,然後國庫都空虛,這個時候林則徐先生講了一句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當時因為靠鴉片賺錢的人超過百萬人,當林則徐先生從北京要到廣東禁鴉片的時候,請問有多少人要他的腦袋?你看那種正氣凜然。他的後代子孫在這一百多年來,出了很多的將才。而他所有的子孫都有個信念,不管我在哪個工作領域,我一定盡最大的責任,付出最大的心力,把他祖宗的那分精神傳下來。

  諸位朋友,什麼叫家風?我們留在孩子心目中的風範、德行,那叫家風;而不是我們名片上面一大堆的虛名。那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騙不了自己最親近的人。我們現在冷靜觀照,我們到底傳了什麼家風給我們的家庭?「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一個家族要承傳百年、千年不衰,本是什麼?末是什麼?我們常說不能本末倒置,我們現在有沒有本末倒置?現在父母拼了命在那裡賺錢,我女兒出嫁,最起碼要有一間大樓。拼得死去活來,孩子給誰教?孩子給菲律賓的外勞教,孩子給印尼的這些外勞教。他們連話都不見得講得標準,更何況是話背後的文化跟智慧,那就更不用講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無後」不是沒生孩子,是沒有有德行的後代,這叫無後。一個沒德行的後代,可以把五代、十代祖宗的努力在幾年之間化為烏有。

  我們看到很多大企業家,他的孩子給他拿個五億、十億,出去半年、一年,給他爸爸說,「爸爸!沒了,再來一點。」為什麼他們面對這些錢,花得這麼輕鬆自在,一個眉頭都沒皺。給他愈優厚的物質環境,他就愈視為理所當然。一個人視為理所當然,那花錢的速度絕對我們趕不上他,怎麼賺都趕不上他。要深思熟慮!「勿以財貨殺子孫」,不要因為積累了一大堆財貨,把自己子孫給斷送掉。所以林則徐先生,那是明白人,「子孫若如我,留財作什麼」。子孫素質都比我好,我留錢給他幹什麼?「賢而多財」,他比我還賢,結果從小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則損其志」。他本來資質很好,可以做周公,可以做范仲淹,一下子統統被養尊處優,心量就愈來愈小,則損其志。你看子孫本來是個好料子的,被我們毀掉了。

  毀到什麼程度?七歲的孩子告訴他的爸爸,「以後你的財產都是我的」。這是我們教出來的下一代。一個初中的女孩剛好讀到《論語》,「父母在,不遠遊」,她問老師說,那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什麼時候死?意念裡面沒有父母。「父母在,不遠遊」是體恤到「兒行千里母擔憂」,孩子走得愈遠,父母可能更掛礙,是那分孝心。而我們的下一代,他們的念頭居然差這些古聖先賢差這麼遠。說實在的,為什麼他們差得很遠?因為上行下效,我們差太遠。所以真的這個時代要冷靜,隨順聖賢教誨,不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你看古代用我們聖賢的經典來教,黃香九歲溫席,我們現在孩子九歲會溫席嗎?有一個孩子,五、六歲左右,他學了他就去做。真的孩子不是不受教,是沒有機會學,學了他很歡喜。以前的聖賢人能達到那個境界,我們現在也絕對能,甚至於我們現在經典要獲取更容易,我們現在福報不小。這個孩子他學了之後,就去幫他母親溫被窩,那個母親坐在一旁忐忑不安。為什麼忐忑不安?捨不得。不能捨不得,「能捨非無情」,堅持住真理原則,把自己的情執要放下,要成就孩子的德行。所以,雖然有點捨不得,但是還是讓孩子去做。她就問了女兒一句話,「女兒,你冷不冷?」她說不冷,因為我在想待會我起來以後,媽媽一進到這個被窩就會覺得很溫暖,我就很高興。你看念念有孝心的人,快樂就在當下。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的,不是假的。

  後來這個小女兒就起來,回到自己的被窩,也躺下來。過不了幾分鐘,她就對她媽媽講,她說:「媽媽,我發現了一個很奇妙的事情。就是當我在溫你的被窩,一想到媽媽等一下會很溫暖,從我的內心就有一股暖流在我的全身循環。而當我離開被窩的時候,這股暖流依然在那裡循環,所以我回到自己的被窩,也覺得很溫暖。」所以她就說「我終於發現了,孝心是火熱火熱的」。你看這個孩子發現了真理,孝心是火熱火熱。

  我們的孩子要教成像古聖先賢一樣,不能教成只是想到要父母的遺產。「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我們的後代子孫程度已經不好了,你又給他很多錢財,驕奢淫佚統統都來。「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好,這節課我們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