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什麼是師承?-第53集

耳聞梵音清流,眼觀禪畫妙境,

體會格言意趣,驗證生活受益。

字字流露自性,句句智慧結晶,

盡入自我正覺,悟出人生真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修學問答。

  古德教初學時,常常遵循「教之道,貴以專」的原則。為何現今的修行變得如此困難呢?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缺乏真正的師承。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見解和方法,我們學到最後,自己的分別執著可能會愈來愈深,導致修行更加困惑。然而,什麼才是真正的師承呢?讓我們帶著疑問,一起來聆聽今天的修學問答。

  

  問:依止一位善知識的好處是什麼?

  答:佛教我們的四弘誓願,就是修行的次第,第一願是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發的大慈悲心,也就是修行無比強大的一個動力,在推動我們真正在做。

  做的時候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先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今天的讀誦大乘是斷煩惱。煩惱斷盡然後再學法門,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有能力學一切法門。

  斷煩惱一定是先學一家之言,我們心專一,「一」容易得清淨,這就是講師承。無論是佛門,或是儒家教學都講求師承,師承就是跟一個老師學,心是定的,目的是斷煩惱。

  同時跟兩個老師學,一定會有兩種思想,兩種方法,學起來就困難了;跟三個老師學,就是站在了三叉路口;跟四個老師學就站在了十字街頭,最終只會無所適從,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

  所以,我們從一開頭學就跟定一個老師,學到心地真正清淨了,煩惱少,智慧增長,這個時候才可以出去參學。

  這是學佛的兩個階段,現在人不講求,不知道,一開始就廣學多聞,到頭來學的滿腦袋的漿糊,一塌糊塗。這就是修學的不如法,沒有按照佛教導我們的方法去做。

  

  問:跟著善知識多久才可以成就?

  答:跟一個老師,老師給你奠定基礎這個時間通常都是五年,所以叫做「五年學戒」。這個「戒」是狹義的不是廣義的,單指遵守老師的教誡,這就叫師承。

  老師教誡的內容是什麼?大致來說都是教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物質、人事環境裡面先訓練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而教學的重點就是在斷煩惱,唯有不起心、不動念,我們的煩惱就不生了,這是入門的初戒。

  

  問:跟著善知識該怎麼學?

  答:譬如師長跟李炳南老師學習的時候,李老師提出了三個條件,答應了才能教。第一個條件,從今天開始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其他任何高僧大德講經一概不准去聽;第二個條件,不管你看什麼書,包括佛經,沒有得到我的同意,一律不准看;第三個條件,你從前所學的我統統不承認,一律作廢,從今天起聽我的,從頭開始學。

  後來師長才明白,李老師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把我們的耳朵給封閉了,不准亂聽;第二個條件,把眼睛封閉了,不可以亂看。這個教學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自古以來代代相傳的,這就是教給我們斷煩惱的一個方法。

  起心動念都控制住了,然後教我們學一部經、念一部經。一部經沒有相當的成績,他決定不允許我們學第二部經。

  師長學了半年,就感覺到利益了。惡念少了,智慧也增長了,這就是這種方法訓練產生了效果。古人講「一經通,一切經通」,才曉得這個方法原來是最快速、最經濟的一個方法,就是先從斷煩惱下手。

  

  問:善知識去哪裡找?

  答:老師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到哪去找好老師?真正遇到好老師,他都很謙虛。李老師就非常謙虛,勸師長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印光法師不在了,他的《文鈔》在,依照印光大師的教訓來修行。

  師長也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好老師,阿彌陀佛,這個老師十方一切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不在了,阿彌陀佛的教訓、經典還在,就是直接跟阿彌陀佛學,看看阿彌陀佛是怎樣的存心,阿彌陀佛如何待人接物,阿彌陀佛怎樣幫助一切眾生,就學這個。

  

  問:怎樣才算親近善知識?是否要在善知識身邊才算依止呢?

  答:印光大師極力的反對學佛的人跑廟,反對學佛的人親近法師。多跑廟,精神渙散,不能集中,佛法學不好,頂多修一點癡福而已。接近的法師多了,這個法師講這個,那個法師講那個,一腦袋亂七八糟的東西,念佛不會得一心不亂。

  印光法師主張一個道場、一個老師、一家之言,才會得一心不亂,這一生才不會空過。

  讀經就是親近如來,念註解就是親近善知識。經是佛說的,註解是祖師說的,我們每天讀經、讀註解,就是親近諸佛菩薩、善知識。不要到外面去找,外面找不到!真正的善知識就在家裡都不認識,跑到外面到處去找,所找的統統是惡知識,不是善知識。

  

  今天我們就分享到這裡,歡迎您繼續收聽,我們下期再會!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