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5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七十頁第六行開始看起。從這一節課開始進入了整個課程的第八個章節,這是最後一個段落,「結勸勤學」,那麼結論是什麼呢?「勸」是奉勸的意思,在《千字文》當中講了這麼多的例子和典故,最後是勸我們要勤學。

  這是「流通分」的部分,從「布射僚丸」開始,一直到最後「愚蒙等誚」。這之後有最後八個字:「謂語助者,焉哉乎也」,這是最後的總結補餘的部分。第八章的韻腳是「去聲十八嘯韻」。所以從「科判略表」的部分大家能看到,《千字文》前面已經學習了「序分」、「正宗分」,到今天進入「流通分·結勸勤學」的內容。

  下面我們請看經文:「布射僚丸,嵇琴阮嘯」。這一句經文所談的「布射僚丸」,是東漢末年的呂布,他善於射箭、騎射,所以人們稱他作「飛將」。什麼是「僚丸」呢?「僚」是人名。在春秋的時代有一位楚國的勇士叫作熊宜僚,熊宜僚有一個特技是雜耍和弄丸。「丸」是把球兩手上下拋,他手上有很多球,左手拋給右手接,一直拋一直接,這是一種雜耍特技。這是「布射僚丸」。此外還有「嵇琴阮嘯」,「嵇琴阮嘯」,則是說嵇康善於彈琴,「嵇」是指的嵇康;下面「阮嘯」,「阮」是阮籍,阮籍善於撮口長嘯。這是「竹林七賢」當中,在這句裡面舉出了嵇康還有阮籍。

  我們先來看一下,前面說到「布射僚丸」當中的呂布。關於呂布有一個成語「轅門射戟」,「戟」是武器;「轅門」是古時候軍隊所駐紮的地方叫作轅門。在三國時代因為劉備跟袁術不和,於是袁術派了一位將軍紀靈,統領三萬雄兵來討伐劉備。劉備當然沒辦法跟他抗衡,所以只好來找呂布幫忙。原來陶恭祖三讓徐州給劉備,但是呂布佔領徐州,所以他欠了劉備的人情。呂布只好把紀靈請到營中來跟他說,劉備是我的兄弟,所以他的事情我當然要管,但是我很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和平解決。於是他用了什麼方法呢?派人把自己的兵器,是一隻很大的戟,遠遠地插在了轅門,然後對眾人說,如果我能夠射中戟上的月牙,你們雙方就要和解。他話剛說完就把箭射出去了,剛好射中了上面的月牙。大家看到這個場景掌聲雷動,紀靈雖然也不願意,但是也只好領著軍隊離開了,這是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他用這種方式化解了劉備和紀靈之間的戰爭,這是「布射」。

  「僚丸」,這是講春秋時期楚國的勇士熊宜僚「累丸弄劍」的故事。熊宜僚有一個很厲害的絕技是會拋球,一次可以拋九個,而且單手拋。有一次他的這種雜技,終於在關鍵的時刻發揮了它的作用和貢獻。當楚莊王出動了軍隊包圍宋國的都城,可是他一直都攻打不下。結果最後的一天雙方展開陣式,準備進行最後的決戰,在千鈞一髮之際熊宜僚跑了出來,在兩國的軍隊面前弄起了他的雜耍,拋球的技能。宋國的軍隊將士們一看到這個場面,大家全都看得目不轉睛,在這個時候楚國軍隊突然下令要進軍,結果讓宋國的軍隊沒有來得及反應,打了敗仗。所以我們不要看這種所謂雕蟲小技,在有些關鍵的時刻也能夠發揮它的作用。

  我們再來看「嵇琴阮嘯」。「嵇」是嵇康,嵇康很善長彈琴,這是生活在三國時期的魏國人。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這個人博學多聞,很有學問,而且是「高標脫俗」,這個人很清高,是個品德崇高之人,而且很脫俗,他是竹林七賢代表人物;這裡說的「阮嘯」,「阮」是阮籍,是生活在三國時期的陳留。阮籍和嵇康齊名,同樣也是竹林七賢當中的一位。「阮嘯」的「嘯」是長嘯的意思。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嵇康的「嵇琴」,「嵇琴」究竟是什麼典故呢?嵇康很善於彈琴、賦詩,在當時竹林七賢中是很有名氣的。「竹林七賢」是嵇康、阮籍、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因為這七個人的品德都很高尚,而且看不慣當時司馬昭的所作所為。因此他們常常會諷刺司馬昭,最後終於把他惹怒了,於是下令要殺掉嵇康。但是嵇康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精通音樂,善於彈奏《廣陵散》。等他被逮捕之後,他是慷慨從容地就義,最終只是要求讓他再彈一次《廣陵散》。

  當時朝廷中有三千太學生都集體聯名上書,希望朝廷在殺掉嵇康之前,把嵇康的《廣陵散》學起來,但是這個要求也被朝廷所拒絕。於是嵇康在臨刑之前就輕輕地彈著他的琴,並且歎息著說:當年袁孝尼曾經向我請求要學習《廣陵散》,但很可惜我並沒有傳給他,等我死了之後,這首《廣陵散》從此就變成了絕響。這是「嵇琴阮嘯」關於嵇康的典故。

  再來看阮籍,「阮嘯」的「嘯」是長嘯,這個故事是發生在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發生在他的身上。因為阮籍常常和劉伶這些人一起借酒澆愁,並且發洩他們對司馬昭的不滿。後來他聽說,在河南的蘇門山有一位得道之士叫作孫登。於是阮籍就去拜訪孫登,可是孫登在那裡打坐,根本都沒有理會來訪的人,無論阮籍說什麼他統統都沒有理睬。結果阮籍無奈之下,只好長嘯一聲,就轉頭下了山。想不到走到半山腰,他突然聽到山上傳來了長嘯的聲音,阮籍抬頭一看,原來是剛剛那位道人孫登在引吭高嘯,整個聲音震動了山谷。阮籍一下子就聽懂了道人長嘯的聲音,他領悟了,所以自己也回了一聲長嘯。他的這種長嘯的聲音非常出名,宏亮而又悠長的聲音,幾百步之外都能夠聽到。以上是「嵇琴阮嘯」的故事。

  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我們也來作一下介紹,先來看「布射僚丸」的「丸」。我們看小篆的「丸」字是「從反仄」,「仄」是什麼意思呢?「仄」是「傾側而轉」,「轉」是轉動。因為「丸」是圓形的物品,圓形的東西一定是在地上滾來滾去的,反復地傾側。所以在《說文解字》段玉裁先生的注解當中解釋,「丸」字的本義是「圓也,傾側而轉者」。球會在地上轉來轉去的,是「圓轉者之稱」。這是《說文》裡面對於這個字的解釋。

  林義光先生認為,「丸反仄」,並不是表示「仄」反過來的意思,我們看它小篆的形體能夠瞭解。林義光先生認為這不是「仄」字的反文,它本來像一個丸的形狀、一個圓的形狀,後來這個字形發生了轉變,好像把一個物品團成圓形,然後中間有一個凹痕沒有合的樣子。林義光先生對於這個字的解釋,也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丸」作名詞解,又小又圓的物品叫作丸。而「丸」也指又圓又小的一種玩具。比如《莊子》當中有一句經文談到:「市南宜僚弄丸」,這是我們剛剛介紹熊宜僚的絕技,他很善於拋球,而且他的技藝非常高超,這在《莊子》當中有所記載。

  我們接著再來看下一個字,「琴」字。古人所彈的琴,嵇康所彈的琴,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大家來看一下「琴」字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大家先看一下這個字形,會想到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形狀呢?這個形狀給它分析起來,像一把古琴的背面。在最下面,大家會看到一個彎彎曲曲的形體,它像「頭」和「仙人肩」。上面是一個「玨」字,兩個「玉」合在一起讀作「玨」,它本身是兩塊玉合成的玉器,叫作「玨」。「玨」的下面有兩畫雁柱,這兩直就像弦分頭綁在柱子上;上面有四個橫,像正面的臨岳,是弦樂的一種。

  在《說文解字釋例》當中解釋,「琴」字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禁止的「禁」。有的人會覺得很奇怪,明明古琴是一種很古老的樂器,為什麼它的本義是禁止的「禁」呢?這和古時候的禮教及樂教是有關係的。這種樂器是「發正聲以禁止淫邪」的樂器。所以古人的德音雅樂,宮、商、角、徵、羽,是完全和五倫、五常的道理相對應,讓人們能夠守住仁、義、禮、智、信。這種音樂可以陶冶人們非常好的性情,可以禁止淫邪,「淫」是過分的、過度的,叫作「淫」。這種淫邪之事,人們聽了正樂都能夠防微杜漸。所以「琴」的本義叫作「禁」,禁止的禁,是這個原因。

  歷史上記載「琴」最初是神農,三皇當中的神農所發明創作的。本來那個時代「琴」只有五弦,分別是宮、商、角、徵、羽這五弦。到了周朝時期,出現了像周文王跟周武王這樣的明君聖主,於是文王、武王把琴的弦各自增加了一根弦,是少宮和少商,稱作「文武弦」,「文」是文王,「武」是周武王,於是古琴變成了七弦琴。這裡我們看出從三皇伏羲、神農的時代開始,一直到周文王、周武王這樣的明君聖王,可以看出古聖先王都很重視禮樂的教化。通過音樂這種形式來化導人心,幫助整個社會走向五倫五常的正常秩序規範。因此樂教的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

  饒炯氏認為,「琴本禁音」,「禁」是禁淫邪、端正人心,是這個意思。這在古樂當中,古時候的雅樂非常重視端正人心的效用,是供在廟堂當中。廟堂當中祭拜祖先、祭拜神靈所演奏的一定都是德音雅樂。這個字外面像琴體、一把琴的樣子;中間像琴柱,上面有四橫像琴弦,下面兩橫像弦枕;左右直下像弦。這是饒炯氏對於這個字的解釋。

  其實像古人講的,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你去看廬山要識得它的真面目,可能每個人眼中所看到的廬山都會有所不同。張大千先生晚年思念家鄉,所繪製的廬山還是他心中的廬山。所以基於這個道理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個字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說解,而且都有一定的道理。徐灝先生認為,這個篆字其實它的字形應該引得更長一點,才能夠看出琴的形狀,說來也是很有道理的。

  「琴」作名詞解釋,是一種弦樂器的名稱。在《廣雅》當中解釋,「琴」是「長三尺六寸六分,廣六寸」。我們看在《正中字典》當中有一幅圖是琴的圖,現在所看到的琴是前面比較寬後面比較窄,上面是圓的,「圓而斂」,下面是方的、是平的。上面有金玉的圓點作為裝飾,整個弦有十三徽,按徽彈之,每一個徽各有一種音,而且還是七弦。七弦是在原來神農氏五弦的基礎上,由周文王、周武王各增加一根弦,叫「文武弦」,傳到現在也是這樣。

  關於「琴」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說法,像《禮記·樂記》說:「舜作五弦之琴」,這裡記載,作五弦琴的是舜王;《世本》中記載,是「神農作琴」;但是郭注則是說,「伏羲作琴」。無論如何,都是三皇五帝當中的明君聖王所製作的,這是「琴」,大家瞭解古琴是這個樣子。「琴」常常會跟「瑟」合在一起,是講琴瑟。《禮記·曲禮》說:「書策琴瑟在前」。「琴」跟「瑟」都是弦樂器的名稱,古時候在音樂演奏的時候,「琴」跟「瑟」常常是一起來演奏,因此琴瑟會合在一起稱是這個原因。

  我們看到下面這幅圖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繪製的「竹林七賢」,山濤、阮籍的德相。我們可以從環境和人物的表情當中,體會到他們內心的那種清凈,這是遠離名利、淡薄名利、品德高尚的賢人的樣子。關於阮籍的故事,我們剛剛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這裡就不再多說。這句經文我們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大家請看《千字文》下一句經文,七十頁倒數第二行:「恬筆倫紙,鈞巧任釣」。這句經文主要的意思是說,蒙恬製造了毛筆,蔡倫發明了造紙,這是「恬筆倫紙」;「鈞巧任釣」也是跟上面相對仗的,「鈞」是馬鈞,他發明了水車;「任釣」是任公子善於釣魚,這都有典故和公案。

  我們先來看「恬筆倫紙」,「恬」是蒙恬,蒙恬製造了毛筆;「倫」是蔡倫,他發明了造紙。在晉朝崔豹的《古今注》當中記載,蒙恬最開始是用兔子的毛,加上竹管來製作毛筆,這是兔毫。我們有寫毛筆字的人能分辨出來,它的毛比較軟,寫起來的字也是比較軟的感覺。蒙恬在秦始皇的時期是擔任大將軍的職務,他帶領軍隊駐紮到邊疆,監修萬里長城,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因為蒙恬長年在塞外抗擊匈奴,後來他發現狼毫非常柔軟,而且很有彈性、又挺直,很適合用來造筆,所以他發明了狼毫的毛筆,這是「恬筆」。

  「倫紙」是蔡倫造紙,他是東漢和帝時代,在皇帝的身邊擔任侍常官,最開始他是擔任宮中的雜役,後來蔡倫負責制造宮廷當中的器具。我們知道古時候的書信都是寫在竹簡當中,我們前面課程剛剛學過,「簡」字就是竹簡,有的是寫在錦帛的上面。用竹簡寫當然不是很方便,如果是用錦帛來寫,它是絲織品造價又很昂貴,不可能推廣跟普及。所以蔡倫通過深入地觀察和研究,他發現用樹皮、麻頭、破布還有舊魚網,這些原料來造紙非常的好用。於是在西元一百零五年,他造出了第一批紙,被稱為「蔡侯紙」,這是蔡倫發明造紙。

  再來「鈞巧任釣」,「鈞」是馬鈞,是三國時代的發明家,「巧」是代表他很聰明。於是他改進了織綾機,讓絲織品的生產效率提高了五倍。馬鈞還發明了「龍骨水車」,龍骨水車可以連續地提水灌溉;而且他通過想像力,還復原了軒轅黃帝時期所用過的指南車;利用水利推動齒輪製造玩具。歷史上記載他製造的木頭人可以跳舞,所以馬鈞被稱為天下的「名巧」,這是一位名匠。

  最後「任釣」,是任公子善於釣魚。這是在《莊子·外物篇》當中有記載。任公子是釣魚的高手,釣魚是粗黑繩,這是他的釣魚線;魚餌有多大呢?有五十頭的牛,他蹲在會稽山上把釣杆拋到了東海。我們想只有莊子的這種豐富的想像力,才能寫出這麼大手筆的文章。他整整蹲了一整年,始終沒有釣到魚,結果有一天他的魚餌突然動了,有大魚吞了他的魚餌,把整個釣鉤拉到了水底下,又突然冒起來。這時候白浪濤天、海水震蕩,這個聲音就像鬼神的聲音,震驚了千里。於是任公子釣了這條大魚之後,把它做成了魚乾,使得浙江以東、蒼梧以北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分享,所以他也就名垂千史。這個故事記載在《莊子》當中。

  這句經文我們也來看一下這裡面的漢字,我們來看一下「筆」,「恬筆倫紙」的「筆」。在投影片上是甲骨文的字形,在甲骨文的下面這個字是小篆的字形。我們看到這個字形,會想「筆」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它有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來跟大家做一下分析。小篆的「筆」是「從聿、竹」,是由「竹」跟「聿」兩個部分所組成。「聿」的意思是「所以書也」,是拿來寫字的。

  戴侗氏認為,「聿」像「持刻畫之刀」,他手上拿著一隻刀來刻字。「後世易之以豪」,在竹簡通用的時代,要拿刀去竹簡上面刻字,可是當後來有紙張、毛筆的發明,這時候是用毛筆把字寫在上面。「而建諸管」,毛筆是竹管,有兔毛或者是狼毫在上面,「管」是竹管,上面是竹字頭,是這樣來的。所以「筆」是在竹管裡加上兔毫或者是羊毫,用來書寫使用的物品叫作筆。在《說文繫傳》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秦謂之筆」。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的時代蒙恬發明了毛筆,最開始他是用兔毫放在竹管當中。毛筆最初的發明,在歷史上記載是蒙恬所發明,它是「從聿、竹,會意」這是一個會意字,由「竹」和「聿」兩個部分所組成。

  王筠先生認為,跟「聿」有關的字,都是「寫績畫之事,而聿所從之一,(許氏)又是聲,非義」。所以「聿」最早是一隻「筆」的形狀,也是一個人的手上拿著「半竹」。他舉出了例子,理藩院所用的西藏文移都是竹筆寫出來的。「竹」也分不同的等級,所以「筆」字從「竹」。大家平常在寫毛筆字的時候,毛筆是竹管加上兔毫或者狼毫,也有一些是尖毫所做成的。所以歷史上記載兔毛筆,這都是蒙恬的時候他所發明創作的。這之前是用竹,因為要在竹簡上面刻字,所以「聿」是「筆」的意思。

  下面還有很多的解釋,關於王筠先生的解釋也是非常有道理。再來《慧林音義》當中,也有引古本《說文》的「筆」,是「從竹,聿聲」,「筆」指的是我們平常所用毛筆。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筆」字《說文解字》當中說,「聿」是用來寫字的。古時候不同的諸侯國,對於「筆」的稱呼也是有所差異的。比如楚國稱作「聿」;吳稱作「不律」;燕稱作「弗」。段玉裁先生對於《說文解字》的這一段解釋,有特別在注解當中談到說:「一語而聲字各異也」。雖然同樣是「筆」,但是在不同的諸侯國、不同的地區,對它的稱呼有所差異。

  《釋器》當中也說,「筆」是「不律」,「不律謂之筆」;郭雲:「蜀人呼筆為不律也」,三國魏、蜀、吳,「吳」就是蜀地,這個地方的人稱「筆」不叫作筆,而稱作「不律」;《說文解字》當中也說:「筆,秦謂之筆」,為什麼這樣說呢?毛筆是在秦朝的時代由蒙恬所發明的,他跟這段歷史是有關係的。所以「筆」是平常用來寫字或者是畫畫用的,竹管毛錐叫作「筆」。歷史上說蒙恬造筆,這是在秦朝的時代所造,《古今注》當中說:「世稱蒙恬造筆」。古時候是拿枯木作為筆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這是更早時候的筆,不是蒙恬時代的兔毫竹管做的筆。

  實際上我們現在有學者也考證一些傳世的文物,知道在殷商和周朝的時代,以及春秋戰國的時代,那個時候就有筆,所以並不是說筆是從秦朝的時候才開始有,最初本來是指的毛錐竹管的毛筆而言。這是「筆」字的意思,我們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我們再來看「紙」,筆的發明還有紙張的發明,這對於文化的傳播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也來看一下「紙」字。「紙」字先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紙」是「從糸,氏聲」。它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是「絮一笘」的意思,「絮」是紙張的造紙原料都是有纖維,而且很松很柔,像絮一樣;「笘」是盛紙漿的竹簾,叫作笘。古時候是用什麼材料來做成?我們剛剛介紹蔡倫發明了紙張,他當時所用的材料,是樹皮、麻頭、破布還有魚網這些原料做成了漿,做成漿之後放到了「笘」,「笘」是盛紙漿的竹簾,在竹簾上面讓它乾掉,最後變成一張一張的紙。所以「紙」從「糸」,「糸」是細絲的意思是這樣來的。

  朱駿聲先生認為,「紙」右邊的聲旁「氏」,它本來應該解釋為「木本」,實際上它是「氐」字;而劉熙,劉熙是《釋名》的作者,他認為「紙」是「砥也,平滑如砥」。我們知道紙有什麼特性?首先它是很簿,簿簿的一張紙,再來非常平又滑,這都是紙的特性,所以「紙」從「氐」聲。這是「紙」字,是蔡倫當時所發明的紙,對於文化的傳播和普及是很有幫助的。

  「紙」用作名詞,是我們平常所用的這種紙張,有一個詞叫「洛陽紙貴」,「紙」是用作名詞;用作形容詞,可以作用紙製成的,或者以製紙來作為行業。《通典》當中說:「後周官品,正一命紙工」,「紙工」是指從事的行業,是製造紙張為行業的。關於「筆」跟「紙」我們介紹到這裡。

  師父上人平常是很鼓勵大家要多寫毛筆字,常常跟身邊的學生說,有時間應該多寫毛筆字。原先在求學的時候非常忙碌,所以雖然寫但是很難堅持,最近幾年因為學《聖學根之根》,又想到師父上人的教誨,所以我們就比較認真地在練字。大家會看到這是用毛筆、還有宣紙,最開始我們練習寫《千字文》是用歐陽詢的字帖來臨摹的;後來還有臨摹《無量壽經》的經文。這是最近所寫的一頁,這上面有「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是把眾生看作跟自己是一體無二的關係。

  有的時候,我們一邊聽師父上人《太上感應篇》的課程,一邊來臨摹寫《無量壽經》的經文,真的也是非常法喜。所以我們各位老師、同學們,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跟精力,也希望多多寫毛筆字,這樣能夠傳承我們中國文化當中的漢字跟文言文,同時也把書法的藝術在我們筆下呈現出來,很多國家愛好文化的人都是非常喜歡中國的書法。字要勤學苦練,每天寫一點、每個星期寫一點,我們會看到自己寫的字也不斷地有所進步。這句經文就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下一句經文,請看七十頁的最後一行:「釋紛利俗,並皆佳妙」。這句經文是承接上面的經文而來,剛才舉了這麼多的公案和例子,從呂布、稽康一直到任公子等等。這些人他們有的是善於為別人解決糾紛的問題,或者是善於發明創造、有利於整個社會。「並皆佳妙」的「妙」是美好的意思,這裡它的言外之意是,以上的這些例子都是勤學而來的,這也跟最後「流通分」科判的標題可以對應上。這是「釋紛利俗,並皆佳妙」,「釋紛」是解除各種紛擾跟麻煩;「利俗」是有利於社會;而「妙」則是美好的意思。這一句有點像上文下來的一個總結。

  「釋紛利俗」,我們看一下「利」字,「利」字這裡有甲骨文、金文以及小篆的字形。所以我們現在又能夠看圖說話,自己來想一下,《說文解字》有可能會怎樣解釋這個漢字?我們先看甲骨文,在《正中字典》當中,引用的甲骨文跟金文的字形又有所不同。我們看《正中字典》當中的字形,甲骨文的「利」,「中從秉」,左上角是「又」;中間是「禾」,禾苗的禾;右邊是一把「刀」;下面「下從土」。「秉」是「束禾」,就像拿刀去割禾苗;「其從土」,表示禾苗是從土裡長出來的,把土裡長出來的禾苗割下來,並且「束禾」,捆綁成一束一束,這就是「利」字。

  再看金文,金文也是《正中字典》當中的形體。林義光先生認為,「利」字本義是「贏」的意思,「從刀刈禾」,用刀去收割禾苗。在這個字形當中我們會看到一個一個的點,這個點就像「穀實」,禾苗成熟的時候,穀物垂在那裡是「穀實」,所以是一點一點的形狀,這是金文。

  再看小篆,小篆的「利」是「從刀、從和省」。「刀」我們知道這是一種器具,這個器具「銳利如刀」;而左邊的「和」,是心平氣和的操縱,才能夠「盡其器之用」。所以你手上有一種器具,這種器具其實不是刀,在小篆的解釋是一種非常銳利的器具,雖然像刀但是它不是刀。那怎麼樣才能夠使用這種器具呢?一定要心平氣和地操縱它,才能夠讓器具發揮它的作用。

  所以在《說文解字》段玉裁先生的注解當中解釋,「利」字的本義是「銛」的意思。「銛」是屬於「臿」這一類的,「臿」是什麼?「臿」是「鍫」,我們常說的鐵鍬。鐵鍬作為一種農具,它可以開渠,可以在農業生產當中平整土地,挖一些東西。按照《說文解字》所解釋,徐灝學者認為,「從禾費解」,它的本義比較罕見傳,比較少見;林義光先生,「從刀刈禾」是「利」,本義作「贏」解釋,林義光先生的解釋也是非常有道理。

  「利」我們來看一下,當它作名詞的時候可以指「財」,我們常說財利,《論語》經文裡面說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利」指的是「財」。你見到「財」不是見錢眼開,而是要想,這個錢財是不是我本分所應當要得的?要「見利思義」,「利」可以作錢財的「財」。「利」還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它作名詞有「顯要」的意思,比如「地利不如人和」,地利的「利」是顯要的意思。它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可以指勢利、可以指祿、可以指公用等等的。

  作動詞「利」有「貪」的意思。《禮記》當中有:「先財而後禮則民利」,「利」是「貪」,這老百姓就貪。如果你的錢財是擺在首位,像孟子說的:「上下交征利」,而不是把「禮」的教化放在首位,時間日久百姓會越來越貪婪。「利」還有作形容詞可以指銳利的,或者是巧捷的。比如《論語》當中:「惡利口之覆邦家者」,這是表示這個人非常會說話,能言善道,這是「利」。

  接下來我們看到這一幅墨寶,是師父上人對於我們的提醒,這兩個「利」都要很注意。一個是自私自利,另一個是名聞利養,這裡面都有「利」。「自私自利」是什麼事情首先都是想到自己,而不是先想到別人,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名聞利養」,有高名厚利,「名」是名聲,而「利」則是指很多的錢財、供養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學習聖賢教育的人要特別注意的,不要因為這樣的存心而敗壞了自己的品德。

  再來看下一個字,「並皆佳妙」的「佳」,小篆的「佳」是「從人,圭聲」。在《集韻》當中解釋,「佳」字的本義是「美」的意思,指男女的姿態很美叫作「佳」。所以它從「人」,人字旁是這樣來的;再來右邊的「圭」,「圭」是「玉」的意思,在玉當中又優美、又潔白的玉叫作「圭」,所以「佳」取這個義。

  「佳」字的本義是「美」的意思,它作名詞來說,可以指美好或者是相宜,都是「佳」;作形容詞也是美好的意思,美好的都是「佳」。《漢書》有一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還有陶淵明的詩:「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佳」,佳人或者是佳日,指的都是美好的意思。

  我們學習到這句經文:「釋紛利俗,並皆佳妙」。在前面所舉的人,這些例子從呂布、稽康、蒙恬一直到任公,這些人有的是善於為人解決糾紛,或者是善於發明創造、有利於社會。說到替人解決糾紛,我們想到師父上人曾經在講席當中勸導我們,強調成功的領導者是「和事佬」。在我們當今的世界上有很多問題是非常複雜的,如果能化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派系族群,和不同宗教之間的矛盾衝突,讓他們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團結合作,這樣所有的問題自然能夠化解。但是這四點都不容易去做,所以師父上人強調,從團結宗教是比較容易下手的。因為世界上各個宗教都是以愛心救護世人,這是他們共同追求的目標,如果能團結,一定能影響其他三個方面的團結合作。

  而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就是中國人所謂的「和事佬」,和事佬能夠化解所有不同的派系、族群乃至宗教之間的紛爭和對立,化解這些矛盾和衝突,讓文化多元發展、求同存異、共存共榮,所以可以「垂拱而治天下平」。再以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作為教育、經濟、科技發展的基礎,這個國家必然富庶繁榮。師父上人特別提醒我們,從事於和平工作的人一定要深切認識到,「人性本善」,只有先化解自己內心的矛盾、衝突,徹底放下自私自利。就是剛剛師父這幅墨寶說的,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要「小心名聞利養」,用真誠的愛心來對待一切人、事、物,這才能夠化解外在所有衝突和矛盾,並且獲得和平與安定。

  這一點在許多年來,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結晶實驗,可以獲得證明。後來還有華嚴實驗室的水結晶實驗,都有許多強而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像江本勝博士,幾十萬次的實驗當中發現「愛」跟「感恩」的心念,能夠讓水產生最美的結晶。水只是礦物尚且都如此,更何況是動物跟植物這麼有靈性,更何況是人類,人類是萬物的靈長更是如此。這是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對於世人的提醒,所以我們要以愛來存心,希望我們所到之處都能夠幫助人與人之間,甚至於族群與族群之間,化解各種矛盾與衝突,用真誠的愛心來對待所有人。

  接下來我們再看下一句經文,第七十頁的最後一行:「毛施淑姿,工顰妍笑」。這句經文不同於前面,說的都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男子,這句「毛施淑姿,工顰妍笑」則是指古代的美女。「毛」是毛嬙;「施」是西施,這是古代兩位非常著名的美女,她們的姿態和容貌都非常地秀麗。「毛施淑姿,工顰妍笑」,無論是輕輕的皺一下眉頭,或者是低頭嬌媚的微笑,都能夠使人傾倒,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

  毛嬙是越王的姬妾,當時她跟西施並稱為兩大美女。「淑姿」是優美的姿態容貌,叫作「淑姿」。「工顰妍笑」,「工」是擅長,「顰」是皺眉,很憂愁的樣子;「妍笑」是美麗的笑容。「顰」是西施每次心只要一絞痛,就會皺著眉頭。有一個醜女叫作東施,東施本來長得很醜,她也學西施去皺眉頭,以為這樣會變得很美,其實皺個眉頭就更醜。「工顰妍笑」,這是這句經文。

  在《管子》這部書當中說,毛嬙跟西施是天下的美人;《莊子》也說:「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麇鹿見之決驟」。其實莊子在這裡所講的是,無論她再怎麼樣的美,都是我們人類所認定的美,可是在其他的動物眼中哪有什麼美和不美呢?所以莊子在《齊物論》《逍遙遊》當中其實是強調,我們要打破物種之間的是非價值觀,不要以自己的是非和美醜來衡量一切。這是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我們先介紹到這裡。

  先來看「毛施淑姿」的「淑」,在投影片上是小篆的字形,我們看到它是由哪個部份所組成呢?我們看小篆的「淑」,小篆的「淑」和金文不同,在《正中字典》當中,還有「淑」字金文的形體,它是「從皿,叔聲」。下面是一個「皿」,上面是「叔」,「叔」是它的聲旁,吳大澂先生認為,這是古時候的「淑」字。而小篆的「淑」是「從水,叔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淑」字本義是「清湛」,「清」是清澈,「湛」是湛然,水非常地清澈和潔淨叫作「淑」,這是「淑」字的本義,所以從「水」;右側的「叔」是它的聲旁,「叔」有美好的意思,所以加上三點水,是水中的美好,水之美好的樣子,所以從「叔」聲。

  但「淑」字作「清湛」解,這個本義後來並不是很常用,「淑」作名詞來說有「善」,善良的善。比如《尚書》當中說:「旌別淑慝,表其宅里」,「淑」是「善」的意思;作動詞它有「善之,心儀其行誼」,對於他的行儀、所作所為非常嚮往,「而善治其身」,是嚴於律己、善於律已。《孟子》經文當中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所生活的時代是在戰國,所以他並沒有機會直接向孔老夫子求學,而是跟著夫子的再傳弟子,來學習儒家的心法。因此,孟子算是孔子的私淑弟子。雖然是如此,最終孟子成為了儒家一位了不起的代表人物,我們稱孔子是「至聖先師」,而稱孟子是「亞聖」,他的成就在傳承儒家道統方面,是一位了不起的代表人物。

  說到儒家學說常常是孔孟並稱,但實際上孟子出世的時候,他已經沒有機會親自向夫子請教,他私淑孔夫子,跟孔夫子的再傳弟子來求學,但是他依然取得了不起的成就。所以這裡的「淑」是指「心儀其行誼,而善治已身」,孟子對孔子是非常嚮往的,孔子的道德、孔子的學問,都是他心中最好的典範,「而善治已身」,孟子就用孔子的行誼來作為標準,嚴於要求自己,而成就了他的道德與學問,也成為了聖賢之人。孔子是聖人、孟子是賢人,也是非常了不起。

  「淑」作為形容詞又有善良的意思,《詩經》當中有:「淑人君子,其儀一兮」;「淑」也可以指女子非常幽閒貞靜的樣子,《詩經》當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位女子是一位賢德的女子,她幽閒而又貞靜,很有德行,這樣的女子是君子的好伴侶。這是《詩經》的經文。

  再來看下一個字是「笑」,「工顰妍笑」的「笑」,大家先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我們先看,它是由哪兩個部份所組成的呢?我們會看到它上面是一個竹字頭,所以它是從「竹」,又從「夭」,下面是「夭」。李陽冰先生認為:「竹得風起,體夭屈如人之笑」,當竹子遇到風吹來的時候,比如說是那種細竹,像我們在安徽生活的時候,看到安徽的竹子是細細的,非常美。當風吹來的時候,竹子順著風勢彎下來,好像人在笑的樣子。也就是一個人當他內心非常喜悅、開心,口裡發出啞啞之聲,或者他身體會笑彎了腰,這種低昂的狀態是「笑」。在《說文繫傳》當中解釋,「笑」字的本義是「喜」,是歡喜的「喜」,喜悅的樣子。

  再來看《字林》是怎麼解釋「笑」字,「從竹、夭聲」,竹是一種樂器,「樂然後笑」,這是《字林》對它的解釋。就像我們剛剛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是一個字,究竟為什麼是這樣組成呢?當然不同學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它,只要是合乎道理的我們都是可以接受的。王筠先生認為:「夭者屈也」,下面的「夭」是彎曲的樣子,一個人笑時肩背低昂的樣子。大家常說笑得前仰後翻,你的肢體語言顯示出一種心態,這種狀態在文字當中也是能夠體現出來;林義光先生認為,「從竹、從夭」,「竹」是「散省」,一個人在笑的時候,身體會前仰後翻、會彎曲。「其情舒散」,所以是「從夭、似散省」,這是林義光先生的說法。大家說的也都有他的根據和道理。

  「笑」作名詞,是代表一個人很歡喜的樣子,笑得臉上笑逐顏開,牙齒也露出來了,哈哈大笑樣子。《易經》當中有:「一握為笑」,「笑」是名詞;而它也可以作動詞,一個人他很開心的時候笑得哈哈大笑,牙齒也露出來了,喜笑顏開。比如《論語》當中有:「夫子筦爾而笑」,當然這種「筦爾而笑」,夫子的笑一定是,我們可以想像文質彬彬的樣子,不會像一般人哈哈大笑,這是它作動詞。作動詞還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比如喜樂,還有羨慕、欽羨等等;作形容詞是帶笑聲的、或者是帶笑容的、或者是可笑的,都可以。這個字我們也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說到這句經文:「毛施淑姿,工顰妍笑」。我們在這裡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成語,叫作「東施效顰」。「東施效顰」這個成語是出自《莊子·天運》,這裡是說到春秋時期,越國有一個醜女叫作東施,她模仿美女西施的動作。因為西施捧心皺眉的動作,東施以為這個動作學起來會變得很美,可是想不到她模仿了之後就更加地醜陋。「東施效顰」這個成語,常常會用來形容一個人如果是很盲目去模仿他人、胡亂地模仿他人,結果反而會起到反效果,這是這個成語的意思。而它的典故是出自於《莊子·天運》,這一段是《莊子》當中,顏淵和師金之間的對話,他是用「東施效顰」這個故事來作比喻的,其中說到:「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矉」是皺眉,「其里之醜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這一段是說到「東施效顰」的故事。

  這是在春秋時候,這個時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春秋時期有「五霸」我們前面都介紹過,這些霸主逐漸地興起之後,孔子在這個時期周遊列國,希望各個諸候國的國君都能夠施行「仁道」,他想要改變當時的社會狀況。孔子從魯國西行,到了衛國的時候,他的學生顏淵,這是夫子最得意的一位門生,詢問魯國的太師說:夫子此行結果會是如何?太師就回答他說:時代變了,禮法也要隨著環境而改變,要懂得變通。像孔子這樣用心良苦,是出於對社會的責任,可是以前許多制度現在不再適用了,所以魯國的太師就舉出「東施效顰」的故事。

  這個故事當中,西施的父親是打柴的樵夫,因為他住在施家村的西邊,所以女兒叫作西施,實際上她姓施。西施長得很美,可是她有一個毛病,心口很容易疼痛,一發病的時候整個手要捂著心口、皺著眉頭咬著嘴唇,這種模樣讓人看起來非常憐愛,惹人憐愛的樣子。這個樣子被施家村東邊的一個醜女東施看到了,她覺得西施那個樣子很嬌美,所以東施也學著她皺著眉頭、捂著胸口,結果反而更加地難看。《莊子》的文寫得非常誇張,說鄉里的富人看見了東施,關起門戶不敢出門;窮人看到了趕緊帶著妻子孩子躲開。醜女只知道捧心皺眉很美,但她卻不知道動作之所以美的原因。這是「東施效顰」的故事。

  所以太師舉了這個故事,意思是說人一定要懂得變通,不要總是一意孤行堅持自己的理想,而忽略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現況,所以魯國的太師預料,孔子的理想是無法實現的。我們在學習《莊子》的文當中,會看到他很多的文常常會嘲諷一些世俗的行為跟言行。張清泉教授也特別跟我們強調,他說《莊子》所批駁跟否定的,其實是一些儒家的末流。有一些人守著繁文縟節又不知道變通,這樣的讀書人是莊子批駁的。但是如果真的能像孔老夫子這樣如此地通權達變,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也是老莊所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和理想。

  所以我們中國文化是儒、釋、道,是一體不二。儒、釋、道不分家,有一個比喻是鼎的三個足,鼎之三足就是儒、釋、道,共同成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所以這三家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東施效顰」的故事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看下一句經文,我們請看《千字文》第七十一頁的第一行:「年矢每催,曦輝朗曜」。這句經文是提醒我們,青春是很容易消逝的,而歲月也是匆匆地催人漸老。只有天上的太陽,太陽的光輝永遠在那裡朗照。這是這一句經文的意思。

  我們來看一下經文當中「年矢」,「年矢」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光陰像射出去箭這樣的快速,它在催促著我們;另外一個注解說得比較有道理,「矢」是「漏矢」,「漏」在古時候是一種計時的工具叫作刻漏、漏矢,「矢」是箭,但它是在孔壺當中。古時候計時是用孔壺來滴漏,在容器當中裝上水,五個容器上面的水一滴一滴地漏到底下,漏滿再往下面滴,滴到最下面,箭的箭尾下面有一個浮球,當水降到一個程度它就開始流,進水到一個高度又把它關掉。所以箭底下有一個浮球,水位上升到一個程度,它就浮起來上升一個刻度。

  《漢書》當中記載:「孔壺為漏,浮箭為刻」,「刻」是指的刻痕。以前是按照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這樣來計時,這是刻漏。「年矢」就是這個意思,這種解釋是比較合理的,它浮上來一點,時間就過去了一點,這樣歲月催人老,它一直催促著我們,經年累月,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這樣一年一年的過去,這是「年矢每催」,「催」是催促的意思。

  「曦輝朗曜」,「曦輝」是太陽的光芒。早上的陽光是晨曦,傍晚的是曦輝,合在一起是這裡所說的,「曦輝朗曜」。「朗曜」是照耀的意思,日光朗朗。這是「年矢每催,曦輝朗曜」簡單的解釋。

  我們先來看「年矢每催」的「年」,「年」在投影片上有甲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正中字典》當中也有,其中它的甲文、金文是採用不同的字形,我們看《正中字典》。甲骨文跟金文的「年」,是「從人、從禾」。你看上面不管是什麼樣的字形,我們都可以分辨出來有一個「人」字旁,還有一個禾苗的「禾」。所以從甲骨文、金文可以看出,「年」是什麼呢?就像「禾苗成熟而人刈其下」,人在下面收割禾苗;還有一個說法是認為,人身上背著禾苗歸來,所以叫作「年」。這兩個解釋都說得通,所以它有莊稼收成的意思,人背著禾苗,收割禾苗、收割稻禾。

  小篆的「年」,它的字形是產生了訛變,是「從禾,千聲」。它的本義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是「穀熟」的意思,也就是「禾穀實熟」。禾苗稻穀到了秋天的時候成熟了,是這個意思;再來「千」,我們說個、十、百、千,「千」在數字當中是比較大的,所以它含有「多」的意思。當稻穀成熟、穀物成熟的時候,則「禾多」,禾苗就很多,所以「年」從「千」聲是這樣來的。

  我們按照現在天文學的解釋,「年」作名詞來解,是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是一年。我們知道地球有自轉也有公轉,它自己本身在轉動,同時也圍繞著太陽在旋轉,旋轉一周是一年,也就是十二個月,實際上是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日。

  此外在唐堯的時代,這是古時候五帝的時代,「歲」跟「載」是並稱的。《尚書》當中說:「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還有「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唐堯的時代「歲」跟「載」都是指一年,它是並稱的;到了虞夏,夏朝的時代稱為「歲」,《尚書》說:「歲二月東巡守」;在商朝稱作「祀」,所以我們這裡可以看出夏、商、周時期,對於「年」的稱呼都是有差異的,商朝稱「祀」,《尚書》當中說:「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祀」是指年,一年。到了周朝是「年」跟「歲」並用、並稱,《尚書》中說:「既克商二年,主有疾弗豫」,《孟子》當中說:「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

  從秦朝、漢朝一直到現在,除了「祀」,祭祀的「祀」之外,「載、年、歲通用無別」,而年、歲用得是更加的普遍。所以「年」按現在天文學的解釋,是指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是一年,「年」作名詞是這個意思;「年」作名詞還可以指人的歲數,比如說一個人的年紀、年齡都是指歲數而言的;再來當穀物成熟、在農業上有收成叫作「年成」,簡單的稱作「年」。比如說凶年、荒年或者是豐年,都是代表這一年農業上是不是有所收成。古書上說:「五穀大熟,為大有年」,這是指農作物的收成、年成,是這個意思。

  接下來我們看下一句,「曦輝朗曜」的「曦」,「曦」字小篆的字形是在《正中字典》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比較小,小篆的「曦」是「從日,羲聲」,日字旁,右側「羲」是它的讀音。在《玉篇》當中解釋,「曦」字的本義是什麼?它的本義是「日色」的意思。「日」是日光,日光的景色,所以它從「日」。「曦」字《玉篇》當中,解釋作「日色」,也就是日光的景色,所以「曦」旁邊有一個「日」是指太陽,日光之景色;再來「羲」,右側「羲」本來是解釋作「氣之噓」,含有「舒暢擴展」的意思。我們想想看,當日光普照著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地球上許多的生物,包括人類以及各種動物、植物,都是要有陽光雨露的滋養,才能夠在地球上生活。所以當日光普照的時候,地球上的萬物會感受到陽光的溫暖,而非常地舒暢,所以「曦」從右側「羲」聲,是從這裡來的。

  「曦」作名詞來解釋,它的意思很簡單,是代表「日色」,像我們常說晨曦,這是指日色。朱熹朱夫子有寫過詩,叫作《四時讀書樂》,這裡面有一句詩是這樣寫的:「新竹壓簷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曦」,「曦」是晨曦的曦,是日色的意思。我們會看到朱夫子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讀著聖賢之書,那種其樂融融的樣子,從他對於環境的描寫當中我們能夠體會得出來。

  這句經文「年矢每催,曦輝朗曜」,它給我們留下來的深刻的啟示,對於稍縱即逝的時光,我們一定要懂得珍惜。在《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經文雪公老人的這段講解,我們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子在川上曰」,孔子在川上,川跟河是不同的,「川」是山間的水。我們去登山的時候,看到山底下有水在流,這是「川」,水是長流不斷。《千字文》的經文曾經學過,「川流不息」,這是「川」。孔子在川上看水,孔老夫子說了這樣的兩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者」,假如說「逝者」是川水這也講不通。下面說「如斯夫」,這是離川水說「逝者」。雪公老人給我們解釋這裡講的是指,世間一切的事物。

  世間一切事物的真相是什麼呢?如同佛在經典當中所說:「萬法無常,成住壞空」,跟這裡所說的「逝者」是一樣的。孔子他老人家指著川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實際上是提醒我們,萬物的無常跟這川水是一樣的,所以「逝者」,我們不要只是以為指過世的人,不是這樣。世上的一切萬事萬物,為什麼說「萬法無常」,如同川水一樣流逝,就有成住壞空。「不舍晝夜」,「舍」在《說文》解釋是「止」的意思。

  雪公老人強調:「死就因為不止,若是止便不會死」。這個道理很深,真正是要超越六道輪迴,才不會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以白天走、晚上也走、不住地走,「萬法無常」,是剎那不停留,這就是「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不舍晝夜」,天天都是如此。

  在《論語》當中所講述是孔老夫子的教育思想,雪公老人特別強調:「臨死也不可離道,離道就不能夠往生」,孔子「臨死不許有家臣」,而曾子「臨終易簀」,都是不離「道」。因此,我們不要看像《論語》這樣的經文是儒家的經典,但真正是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像雪公老人精通儒、釋、道三教聖賢的經典,所以他解釋儒家的經典,這一句經文也能夠把它的義理,解釋得非常深邃而無有窮盡的。

  這裡《千字文》所說到:「年矢每催,曦輝朗曜」,也是再再地提醒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這時光一去不再復返。我們每天用自己生命當中有限的時間,究竟都是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情呢?在聖賢教育的道路上,我們是不是離「道」越來越近,還是離「道」越行越遠?這都是聖賢人教我們,要珍惜生命當中這些寶貴的時光,能夠把它用在「道」上,真正實現它的價值,這是珍惜時間。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這節課跟大家分享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