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5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七十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弦歌酒宴,接杯舉觴」。前面的課程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這句經文是談到,在一些重要的節日節慶之時會舉辦宴席,而在宴席當中則有弦樂伴奏來詠唱詩歌,這是「弦歌酒宴」;再來主人以及客人們拿起杯子敬酒,如果是沒有喝酒的宴席是敬茶,開懷暢飲這樣的氣氛非常熱鬧,這是「接杯舉觴」。這裡的「弦歌」,「弦」是弦樂器,「歌」是詠唱詩歌,所以「弦歌」指的是有弦樂伴奏詠唱詩歌。這不但是宴席當中,我們參加過祭孔大典,也會看到當中也有詠唱一些詩歌,還有音樂的伴奏。

  「弦歌」是可以來代表一種禮樂的教化,因為音樂「宮、商、角、徵、羽」,古人的德音雅樂,是輔佐古聖先王教化百姓的一種方式,它的內容都是符合「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種禮教的精神,這是講在宴會當中,有弦歌的伴奏來詠唱詩歌。「接杯舉觴」,「接」跟「舉」都是舉起的意思;「觴」和「杯」在古時候都是盛酒的器具。我們在前面也有學過「爵」字,古時候不但是宴會的場合,包括一些祭典,祭祀的典禮當中也常常需要用到這種器具。這一句經文的意思,在前面的課程已經跟大家做了分享。

  下面我們再來繼續上一堂課的內容,再接著來看另外一個漢字,「接杯舉觴」的「舉」。「舉」在投影片上面是小篆的字形,而我們看到在《正中字典》當中,還舉出了金文的三種不同形體。我們看到這個形體會覺得這個字非常有意思,畫的簡筆畫看起來跟小篆的字形又很不相同,到底它指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看金文在《正中字典》當中第一個形體,吳大澂先生的解釋是「彝器」當中,像金文形體的「舉」在「觚」、「爵」還有「觶」當中見到的是很多,所以這是商周時期的酒器。我們知道「觚」是八個棱角的,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觚」是「鄉飮酒」,古時候有鄉飮酒禮所用的「爵」,所以它是盛酒器具的一種;「觶」同樣也是如此,也是盛酒的器具,只是它不像「觚」,「觚」是八個棱角的,而「觶」是肚子圓圓的,「腳圈足」,像一個小瓶子,「觶」的上面還有蓋子。「觚」、「觶」還有「爵」,「爵」我們以前的課程介紹過,都是古時候飲酒的器具。

  吳大澂先生認為是商周時期的酒器,因為金文出現的時代也是在殷商的時代,這個字古時候誤釋為「同」,解釋上有點錯誤,解釋成「同」。吳大澂先生認為,「舉」字解釋成「同」並不符合這個字造字時候的本義。我們再來看金文「舉」的第二個形體,仔細看它確實很像一種容器,這種容器的形狀很有可能是吳大澂先生解釋的商周時期的酒器;而金文「舉」的第三個形體我們會看到,它有四隻手並作的形體,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想在宴會的場合,或者是像鄉飮酒禮有一些特別的場合,當我們需要用手舉起酒杯的時候,喝酒當然是兩個人對舉,所以每個人都是兩隻手。因為「爵」,或者是「觚」,或者是「觶」,這樣的酒器不是一隻手拿著,是兩隻手拿著,兩個人對舉的時候加起來就是兩雙手。我們會在金文的第三個形體當中看到,這是兩個人,所以有兩雙手舉著酒器,對舉的意思。

  再來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也是舉了兩個形體,第一個形體和我們投影片上的形體是一樣的,我們也可以看投影片的小篆,它是「從手,輿聲」,下面正中間的部分是「手」,「手」以上是「輿」,這是小篆的形體。而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舉」字的本義呢?同樣解釋它的本義是「對舉」。朱駿聲先生認為小篆的第一個形體,《正中字典》當中第一個小篆的形體是「兩人舉之」,而第二個字的「對舉」是「兩手舉之」,所以才會產生不同。

  陳衍先生認為小篆的第一個字,一定是「兩人對舉一輿」,第二個字是「兩手對舉一物」,所以有這樣的差別。同樣是「舉」這個動作,對舉的動作,比如兩個人站著的時候我拿起酒杯,你也拿起酒杯我們對舉,這個動作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展現,這是造成小篆的形體會有兩種差異的原因。到底這種情況是兩個人對舉一個輿,還是兩隻手對舉一個物品會有差異。一個「從輿聲」,一個是取「兩手相合」的意思,這兩個字形、音、義都是非常接近的,但是小篆的第一個形體,後來是被第二字所合併。

  「舉」字當它作名詞來解釋可以指「行為」,比如《史記》當中記載信陵君的故事,這裡談到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平原君之遊,徒豪舉耳,不求士也」,「豪舉」的「舉」是用作名詞,是「行為」的意思;同時「舉」也可以指「動作」,動作叫作「舉」。所以「舉」字當它作名詞,可以作「行為」來解釋,比如某些人所做的善舉、義舉這樣的行為;它也可以指「動作」。「舉」字如果是作動詞,像我們《千字文》的「接杯舉觴」,「舉」是用作動詞,它有「擎起、 扛」的意思,它用作「擎起、扛」,往往是這個東西可能會有一點重量,比如《孟子》的經文當中有說:「吾力足以舉百鈞」,「舉」是把百鈞的物品舉起來、擎起來,是這個意思。「舉」還有「起」、「立」等等,都是用作動詞的用法,「舉」字我們就簡單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說到「弦歌酒宴,接杯舉觴」,我們知道在佛家的戒律當中有「五戒」,強調「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佛陀在戒律當中是戒酒,可是實際上佛強調「酒」的本身沒有過失,可是怕一個人喝醉酒之後,會做出殺、盜、淫、妄的行為,所以戒酒主要是防止會造作殺、盜、淫、妄,而它自己本身是沒有過失的,這一點我們要能夠瞭解。比如有時候做菜用一點料酒這是可以的,因為它不會醉人。所以佛家所制定的戒律都是通情達理的,特別是「酒」這條戒的開緣是很多,開緣就是開戒,而不是犯戒,在某一種特定的情況之下可以飲酒。

  比如戒經當中談到,像一個人過了七十之後,身體的情況比較差,體內的血液循環也會變得緩慢,所以七十歲之後如果身體不好,每餐飯是可以喝一點酒,這個酒實際上是藥用的價值,可以幫助血液循環。而在中藥當中有很多是拿酒來做「藥引」,這種情況下是可以使用的,因此這種「開、遮、持、犯」我們要有所瞭解。

  有些人在持戒的時候,對於「小小戒」持得很嚴,可是往往遇到重要的戒就比較馬虎,這是錯誤的做法。師父上人特別給我們強調,這些事情我們如果不能仔細地辨別,往往會死在戒條之下,很多事情都行不通,就是死在戒條裡,會有這種情況。那也確確實實是一般人所說的,他不曉得佛家的戒律是非常活潑的,戒律有它的「開、遮、持、犯」。所以我們要懂得它的精神,也就是為什麼佛要制定這條戒律,而這條戒律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應該如何來運用,什麼情況之下如何運用?這是很活潑的。由此可知戒律真正是自由自在、斷惡行善,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當然會選擇素食,歡喜來吃素。

  但是喝酒這件事情如果是對於一般的百姓來說,因為人們居家生活往往在一些宴席、宴會當中會喝到酒,但是酒還是要有所節制的。比如《延壽藥言》引用到《千金方》,這裡談到:「口中言少,心頭事少,肚裡食少」,做到這「三少」,就跟神仙很接近了。話不能說多,心裡不能想事情想太多,而且吃東西也要有節制,不能夠過量。另外談到:「酒宜節飲,忿宜速懲,欲宜力制」,這是「三宜」,做到這「三宜」,人就可以減少疾病。首先說到喝酒這個方面一定要節制,如果不加節制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還有一個人憤怒、發脾氣,這種壞毛病也一定要戒除,要能降服住自己瞋恚的習氣;「欲宜力制」,所謂欲望都應該要有所節制,而不能夠不斷縱欲,做到這三點,人的身體,疾病自然會越來越少。這句經文就補充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千字文》第七十頁的第一行:「矯手頓足,悅豫且康」,這一句經文實際上也是承接著上面的句子而來,因為前面我們看到,「弦歌酒宴,接杯舉觴」,這是在一些宴會的場合,人們開懷暢飲,氣氛很熱鬧;接著「矯手頓足」,這是前面因為有「弦歌酒宴」,是用弦樂來伴奏和唱歌,「矯手頓足」是說配合著宴席當中優美的音樂,這些賓客內心都很歡快,所以忍不住在一起手舞足蹈,非常高興、興高采烈地在那個地方歡歌、歡唱,「悅豫且康」。

  他是一種特別愉快和樂的場面,所以這裡的「矯手頓足」,「矯手」是把手高高的舉起來,而「頓足」則是用腳去踩地發出了聲響,一個人很歡快地在舞蹈就是這樣的景象;「悅」字同樣也是愉快的意思,而「豫」則是安樂、逸樂,所以「悅豫且康」,「康」是安定、康樂,形容大家生活得很富足,心情很愉快,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這就是「矯手頓足,悅豫且康」。

  我們來看一下「矯手頓足」的「頓」字,「頓」字在投影片上是小篆的字形,小篆的「頓」是「從頁,屯聲」,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我們看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頓」字的本義是「下首」,是用頭叩地的意思,所以「從頁」;再來左側這是一個「屯」,「屯」是什麼意思呢?「屯」就像草木剛剛生長出來,「曲屈難出」的樣子。不知道我們老師跟同學有沒有這種生活經歷?在鄉村裡面去種一些植物,比如說會種一些菜類、瓜類,或者是長在地裡的馬鈴薯、地瓜等等,如果有這種生活經歷的人會知道,當種子要破土而出的時候,它的芽因為要頂住很多力量,才能夠從土裡破土長出,所以一定是「曲屈難出」的形狀,這就是「屯」,它本義是「難」的意思,所以它的意思有「曲屈難進」的意思。我們想「頓」的本義是「下首」,當然這個時候你的身體是彎曲的,而且不可能往前走,是止步不前的,所以「頓」從「屯」是從這裡來的。

  「頓」當它作名詞來說,它可以用作「宿食之所」,也就是可以吃飯和休息的地方叫作「頓」;或者作「貯備」,這是它作名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我們會看到一個詞叫作「頓首」,「頓首」是古時候一種禮拜的禮節,古時候有「九拜」的禮,其中有一種是「頓首」。在春秋時期這種「頓首」的禮節往往是在一些非常之事發生的時候才用頓首;而到了秦、漢還有魏、晉時期,上疏就以「頓首」這個詞作為「請罪之辭」,所以我們在書信當中常常會看到這個詞。「頓首」是什麼呢?頓首是把頭叩到地上,但是頭叩到地上馬上又把頭抬起來,所以叫作「頓首」,這在古時候的經典當中也常常會看到這個詞。

  我們再來看「頓」用作動詞,像這句經文當中「矯手頓足」,「頓」是用作動詞,就是「頓足」。「頓」用作動詞有「叩」的意思,所以剛剛說過「頓首」,當頭碰到地上馬上又把頭抬起來,這是「頓首」。「頓」作動詞是觸到地上馬上舉起來,這就是「頓」;它也可以用作「用力的踏」,所以說到「頓足」,「頓足」的「頓」是用作動詞,是用力的去踏這個意思。「頓」作動詞的用法很多,可以指「止息」、「安置」,或者是「捨棄」等等,它有十多種不同的意思都是動詞的用法。

  我們剛剛所談到的「頓首」,比如在《左傳》當中有「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頓首」也是把頭叩到地上,而這種情況下在春秋時期,往往都是出現非常之事的時候才會用「頓首」,所以古時候這些禮節,起首、頓首、三跪九叩首,這些禮節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方式來作恭敬的態度。我們要知道作「頓首」這種情況下,往往都是出現了很嚴重的一些事情,甚至說要請罪,比如他可能要獲罪了,或者是要給他判刑,甚至於是死罪,這都是屬於非常之事,這時候會用「頓首」,「頓首」就是頭碰到地上很快抬起來,這樣的一種禮拜。「頓」字就介紹到這裡。

  再看「悅豫且康」的「康」,「康」字在投影片上是金文還有小篆的字形,我們其實看到古文字,尤其是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往往很容易引起人們好奇的心。比如看到「康」字,大家一定會想,這裡有一點一點的是代表什麼呢?還有大家會看到上面的部分,好像又和農作物有一定的關係,這個字形因為它很像一幅簡筆畫,所以我們看到它的時候會產生很多聯想,究竟這個字造字的時候為什麼會畫成這樣?一點一點的這種形體我們在前面的古文字當中也看到很多,有時候是一種液體,有時候又是一種固體,究竟在「康」字裡面,金文的幾個點又是代表什麼?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來一起看古文。

  《正中字典》當中除了引用金文之外,還有甲骨文的字形,這個字形跟金文也是很接近的。甲骨文的「康」,羅振玉先生的解釋認為,《說文解字》當中說「康」是有米字旁的「糠」,我們常說米糠的「糠」,是「穀皮」。有時候它會省掉「米」字旁,只保留右邊的「康」,這個字就是甲骨文的「康」,跟許慎《說文》的「或體」很接近。「穀皮」是米的那層皮,「穀」的那層皮,它並不是裡面的米,我們就會看到甲骨文當中一個點、一個點的一共畫了四個點,這是代表「碎屑的形狀」。我們想它既然是米糠,是穀皮,它在往下掉落的時候,會像碎屑這樣子掉下來,所以我們在字形裡面會看到碎屑的樣子。

  金文的「康」跟甲骨文的形體很接近,我們再來看小篆。小篆的「康」是「從米,庚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穀皮」的意思。穀當它去掉皮之後,裡面的部分是我們平常所吃的米,所以「康」字在小篆當中是「從米」,是這樣來的。再來看上面的「庚」,「庚」有什麼意思呢?「庚」本身有「充實而飽滿」的意思,穀物的皮外表上非常充實,因為它裡面包著米粒,我們平常吃的白米飯的這種米,因此它看起來是很飽滿的樣子,「康」從「庚」聲是從這裡來的。

  「康」字經過隸變之後,就變作沒有米字旁的「康」,它本來的本義,作「穀皮」的這個意思,就被有米字旁的「糠」所專有,所以健康的「康」,我們現在在使用的時候,往往人們不會想到它跟米糠、穀皮會有什麼關係,用的比較少。因為它本來的意思,後來被有米字旁的「糠」所專有,所以「康」我們會看到在許多文言文的環境當中,都跟穀皮沒有太大的關係。

  比如我們常說「康莊大道」,「康莊」指的就是大道,「康莊」也可以用作「康衢」。像《列子》當中說:「堯治天下五十年」,這是說堯王治理天下有五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在這個時候微服出遊,「微服遊於康衢」,「康衢」指的就是康莊,我們常說「康莊大道」。「康」作動詞來說有「褒美」的意思,比如《禮記》當中說:「康周公」,這是褒美周公。周公是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一位西周時期的大政治家,夫子在《論語》當中說:「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夫子覺得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夢到周公,那一定是他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總是心心念念嚮往這些古聖先賢,晚上才會夢到這些人。

  「康」用作動詞也有「安居樂業」,使什麼什麼安居樂業的意思,像《尚書》當中有:「康濟小民」;「康」在用作形容詞有「安寧」的意思,我們看《千字文》這句經文當中說的,「悅豫且康」,所以「康」有安寧的意思。比如《尚書》說:「庶事康哉」,「康」是安寧,平常我們常常會期許對方幸福安康,康寧,「康」指的都是安寧的意思;而「康」又有「強健」的意思,我們常說康泰、康健,是代表強健。所以大家會看到這麼多的例子,「康」字都跟米的那層穀皮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它最初的本義已經被米字旁的「糠」所使用了。沒有米字旁的「康」,常常會用作比如健康,或者是康寧的用法比較多。

  說到健康的問題,今天學的這句經文是「悅豫且康」,其實健康是每個人都非常嚮往的,人人都嚮往賺取很多錢財,然後有聰明智慧,還能夠健康長壽。究竟養生之道要注重哪個方面,究竟如何來保養自己的身體呢?師父上人談到很多的同修,或者是剛剛認識的朋友,特別他年齡如果到了中年以上,大家在一起談話,都是免不了要談一些跟養生有關的問題,如何來保養身體,使自己的身體健康長壽?這個問題是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大家都非常關心的話題,這就是養生之道,養生之道幾乎是所有人都很關心的大事。但是師父也談到,雖然是關心,可是很少人真正理解身體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可是如果對於這個事實真相都不能夠瞭解,我們又能夠用什麼方法把身體養好呢?

  所以無論從歷史當中,還是從現前的社會來觀察都能夠發現,一個人如果過分地注重保養身體,他反而會把身體摧殘,這是令人很遺憾的事情。唯有佛法講得很清楚,身心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我們都要非常透徹地瞭解真相,才能夠懂得如何養生。從理上來說,身心世界都是「夢幻泡影,了不可得」,這是理上的事實。但如果是就事論事,佛跟我們說,心要空,身要動,要是能夠順乎自然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了。所以師父上人給我們提出了修學的重點,能夠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這就是養生之道的真諦。「順乎自然」,這就是現在社會大眾所說的自然生態,順乎自然生態這就是最健康的;反過來如果是違背了自然生態,當然會出現毛病。

  所以我們會看到在古時候,大多數的修行人都能健康長壽,為什麼?因為他們的生活很簡單而且思想很單純,沒有一些是非人我或者是利害得失。我們要知道,像人我是非,利害得失都是我們身心的劇毒,它會破壞身體的健康,所以一定要把它放下、要把它捨棄,做到一切都順乎自然這就很好。而現在很多人講求保養身體,覺得說要進補,或者用藥物來療養,甚至用其他的方式,氣功等等來調養身體。師父上人強調,像這些做法都是違背自然生態的,假如我們細細去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比如說像牛還有羊,這些動物平常只吃青草,身體就這麼健康強壯,牠生活在什麼地方就吃那個地方的生草;牠生活在什麼時節,就吃這個時節的生草,春、夏、秋、冬四時有不同。

  有幾個人看到這個現象能夠醒悟過來呢?我們中國人非常地聰明細心,特別是古人觀察到這一點。所以最好的食物是什麼呢?最好的食物是當月份,以及當地所生產的,這是最健康的,這叫隨順自然生態。當地所出產的物品、食物,它一定是養當地的人,這個道理很深,所以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如何來選擇食物,並不需要去選擇一些外國進口的食物,為什麼?因為我們並沒有住在外國,你總是吃這些進口的食品,價錢又貴,又跟我們的自然生態相違背。

  當然師父上人進一步地教導我們,在養生當中最重要的是「清淨心」,佛教導我們,人人都具足諸佛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德能,德能裡面就包括身心的健康,人人都是無量壽。可是為什麼德能不能夠現前呢?這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自然生態破壞了。飲食起居不知道去順應自然,只是拼命地去隨順貪愛,起心動念就破壞了自己的「真心」、自己的「自性」,這又如何會健康呢?所以我們看到養生之道,無論是古聖先賢還是諸佛菩薩,在經典當中都會教導我們,特別人的心態對身體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所以如果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隨順性德,隨順性德是什麼樣的呢?以儒家來說是「五倫五常」,做到「仁、義、禮、智、信」,相對應的是跟我們五臟六腑都會有關係的。比如「仁慈」能夠「養肝」,一個人非常有愛心,他的這種心態對於肝臟是最好的保養;「正義養肺,禮樂養心,智慧養腎,誠信養脾胃」,所以「仁、義、禮、智、信」對應著我們的五臟六腑,養生要從人的心態開始養起;如果反過來我們不是隨順「仁、義、禮、智、信」,而是隨順著「怨、恨、惱、怒、煩」,這同樣會對五臟六腑造成傷害。比如說一個人很愛生氣,「怒傷肝」,肝火很旺,時間長了肝臟會受到損傷;「悲惱傷肺,恨傷心,煩恐傷腎」,如果是「怨天尤人」會「傷脾胃」。這個道理在古聖先賢的典籍當中講的很多,所以我們要養生一定要從「心」開始去做起,這句經文就學到這裡。

  大家請接著看《千字文》下一句的經文,第七十頁的第二行:「嫡後嗣續,祭祀烝嘗」。什麼「嫡後嗣續」?「嫡」指的是正配、原配所生的孩子叫「嫡」;「後」則是後代;「嗣續」是正室原配所生的後代子孫,不斷的繼續繁衍,能夠繼承祖先的基業。「祭祀烝嘗」是這些後代要負責春、夏、秋、冬四季的祭祀,春、夏、秋、冬的祭祀的名稱,根據《周禮》的記載是有所差別的。春天的祭祀叫作「祠」;夏祭,夏天的祭祀叫作「礿」;秋天的祭祀叫作「嘗」;冬天的祭祀稱作「烝」,這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祭典。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嫡後嗣續」是古時候對於嫡、庶、長、幼之間的區別,是區分得非常嚴謹,正室是正娶的,叫作原配,她生的子孫叫作「嫡」。古時候因為「重嫡輕庶」,所以只有嫡系的子孫,才能夠繼承祖先的基業,包括繼承王位也是如此。

  「嫡後嗣續」,「嗣」是子孫的意思;「續」是不斷地傳續下去。我們在古人的觀念當中看到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這一點是非常的重視。「祭祀烝嘗」這是講到一年當中春、夏、秋、冬的祭禮,「烝」跟「嘗」實際上按照我們剛剛所講的,「烝」是冬季,「嘗」則是秋天的祭祀,用這兩個字來代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祭祀,這也是因為《千字文》的字數、格律的關係,所以它不可能把四個季節都拿出來。春季是「祠」;夏季叫「礿」;秋季是「嘗」;冬季是「烝」,用「烝」和「嘗」來代表一年四季,是這個意思。

  我們來學習「嫡後嗣續」,看一下「嫡」字。「嫡」字我們先看投影片上面是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嫡」是「從女,啇聲」,在《玉篇》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是「正」的意思。我們看到《廣韻》的解釋,「啇」是「本」的意思。按《玉篇》所解釋的「正」,「嫡」所指的是居在正位的妻子,所以妻和妾,前面講過妾字,它是有所區別。「嫡」指的是居於正位的妻子,相對來說如果不是居於正位,而是「居於側位」的是「庶妾」,就是小妾,所以「嫡」字從「女」是這個原因。

  再看右側的「啇」,我們剛剛說《廣韻》的解釋是解釋「啇」,「啇」是「本」的意思。「本」是什麼呢?「本」是樹木的根,我們常說根本、根本,「果實之蒂」,所以它有「居中為本」的意思。「正妻」是「居中為本」,在妻妾當中她的地位是最高的,所以「嫡」從「啇」聲。

  「嫡」當它作名詞首先是指「原配」,「正妻」叫作「嫡」。比如《詩經》當中說:「嫡能悔過」,「嫡」是作名詞。《千字文》中的「嫡後嗣續」,「嫡」是指的正妻所生的後代,所以「嫡」也可以指正妻所生的兒子叫作「嫡」。「嫡」作形容詞有「正」的意思,它是「眾庶之對」,和「庶」是相對而言的。「嫡脈相傳」,「嫡」就是正,是指正脈,比如《左傳》當中說:「舍嫡嗣不立」,「嫡」是正的意思。

  在古時候家庭宗法的制度當中,是嫡長子世襲的制度,比如一位諸侯有爵位,那諸侯的爵位傳給兒子,是傳給嫡長子;天子傳位同樣也是秉承著這種宗法的制度。因為在上古時期,三皇五帝的時代曾經有過堯、舜、禹時期禪讓的制度,「選賢與能」是把王位傳給真正有德行、有才幹的王位繼承人。但是到了後來開始了「家天下」的時代之後,長子世襲的制度就佔據了主要的位置。中國歷史上的宗法制度,是傳給嫡傳的正脈,而這種制度雖然比不上「禪讓」的制度,用禪讓的制度,君王選擇一位王位繼承人經過多少年的考核,知道他的德行、能力都可以擔任這個位置,這時候沒有把王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他選定的王位繼承人,這對於天下百姓來說是非常好的。但是到了後世的宗法制度傳給嫡長子,這種做法實際上也是符合倫常之道,在一個家庭,甚至國家當中都是「長幼有序」 ,這樣就不容易出現一些混亂,在倫理上是比較說得通的。

  下一個字我們來看「祭祀烝嘗」,來看「祭」字。「祭」我們會看到甲骨文的字形上面,同樣又出現了很多點,剛剛我們在學習「康」字的時候看到的點,那是米糠的碎屑,而更早之前看到很多點,有一些是跟液體有關係的。我們來看祭祀的「祭」,同樣在甲骨文上面又有很多點出現,這個點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先來看一下甲骨文的字形,甲骨文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用的字形,羅振玉先生對它解釋是:「此字變形至夥」,同樣在甲骨文也有許多不同的字形。比如我們看《正中字典》跟投影片上甲骨文,左側形體的位置會產生變化,但是變來變去,萬變不離其宗,它都有一個不變的意義在裡面,它都像什麼呢?它都像「持酒肉於示前之形」,我們知道祭祀的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相當地悠久,無論是祭拜祖先還是祭拜天地神明,古人的祭祀一定會奉上酒,一定會奉上三牲的肉,有牛、羊、豬,持酒和肉「於示前之形」。「示」,我們以前學了「宗」字就知道「示」一定是跟祭祀有關的,也可以指神主的牌位。

  甲骨文當中我們會看到,右側是一隻手,手上拿著的東西是什麼呢?一個彎曲的一整塊的東西是「肉」,用手拿著它;而上面一點一點的,是代表「酒」,「酒」是液體,畫著一點一點的,就能夠看出這是酒的形狀,酒的樣子。

  再來看金文的「祭」,金文的「祭」跟小篆的形體比較接近,小篆的「祭」是「從示、從手」,「又」指的是一隻手,手上拿著什麼呢?這更加明顯,手上是拿著一塊「肉」,所以左上角是「肉」字旁,用手捧著「肉」在「神」前,「神」可以指天地神明,也可以指祖先,「為祭」,這就是「祭」字的意思。

  《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祭祀」的意思,是把飲食奉到神明和祖先面前來祭祀,叫作「祭」。祭祀神明跟祖先,這樣的事情叫作「祭」,這是作名詞來解的第一個意思。比如《禮記》當中有:「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古時候是很強調禮教的重要性;「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我們曾經介紹過「禮」分作五種,有「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這五種禮究竟哪一種禮是最重要的?《禮記》講的很清楚,「莫重於祭」,祭禮是最重要的。祭禮在「五禮」當中稱作「吉禮」,是吉祥的「吉」,它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古人非常地相信,人與天地自然,人與天地鬼神之間的關係,這是一體不二的關係,古人的宇宙觀、世界觀就是如此。人類社會要風調雨順、天下太平,不是我們自己好就可以,同時也要照顧好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以及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人會這樣重視「祭禮」的原因之所在。

  又比如《論語》當中有:「使民如承大祭」,「祭」同樣也是作名詞;「祭」也可以指「祭禮」,比如《禮記》當中說:「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這是《禮記·中庸》的一段文,「祭」是代表「祭禮」。

  說到「祭」最常用的一個詞是「祭祀」,什麼是祭祀呢?在《周禮·地官疏》當中說:「天神稱祀,地祇稱祭」,所以祭祀有祭天跟祭地,如果是祭拜天、祭拜天神稱作「祀」;如果是祭拜地祇稱作「祭」,所以祭、祀、祭祀雖然常常是合在一起用,但是這兩字分開來講也有不同的意思。但是如果「祭」跟「祀」合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相同的,也就是祭拜天地、神明、人鬼等等,祭拜祖先都可以說是祭祀。比如《孝經》當中說:「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者,士之孝也」,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古人很重視祭祀的香火不能斷,而且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族一定要代代相傳,世世代代的祖先都有子孫來祭祀,這在孝道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這是「祭」字用作名詞,它也可以用作動詞是「祭祀」的意思,比如《論語》當中有這樣的一句經文,這是孟懿子跟孔子之間的對話,「孟懿子問孝」,孔老夫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才是「孝」,也就是《弟子規》說的「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都要按照禮節來進行祭祀,這是孝道的落實。「祭」用作動詞還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比如我們前面的課程學過《禮記·月令》,介紹春、夏、秋、冬,裡面有說到:「季秋之月,豺乃祭獸」,這是「殺而陳之如祭」的意思,也是用作動詞。

  用作形容詞「祭」代表「祭祀用的」,比如祭文、祭服還有祭器,如果大家參加了祭祖大典跟祭孔大典,會看到這當中要念「祭文」,祭文念完了還要焚燒,還要望燎;此外還有「祭器」、「祭服」,祭服是禮生、樂生所穿的服裝,有的是明朝時期的規格,有的是清朝時期的服裝,在旁邊觀禮的人同樣要身穿禮服來參加祭典。所以「祭」用作形容詞有「祭祀用的」意思。而「祭」實際上也是一個多音字,除了我們常常使用的jì這個讀音之外,它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zhài,zhài這個讀音是指古時候的一個國名,也可以指「姓」,這是一個多音字。

  「嫡後嗣續,祭祀蒸嘗」,我們學到「祭」字,會看到它的古文字的寫法,是祭祀的時候所用的「肉」還有「酒」,當然在古禮當中是用「三牲」來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神明。如果是用於祭祀,因為雪公他老人家是集儒、釋、道傳統文化之大成,特別在儒家的經典上面,老人家根底非常地深厚,所以強調這「三牲」如果是用於祭拜,他老人家也不反對。但是我們從佛家、道家長養慈悲心的立場上來說,則是主張祭祀不能夠殺生,這一點在這些年來所參加的世界各地的祭祖大典、祭孔大典當中,凡是我們淨宗單位所舉辦的都是採用素食來祭祀。

  這一點在道家的經典《太上感應篇》當中也是這樣說的,其中「忍作殘害」這句經文,在注解當中也列了很多例證,都是勸導人們不能夠殺生這一點,其中就包括祭祀。我們看師父上人曾經講解過這段注解,包括「慶生不能夠殺生」,這是生日的時候要慶祝自己長壽,反而讓別人短命,從情理上都是相違背的。從因果的角度,用這種方式來慶生,使自己的壽命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此外來生的苦報,同時和這些眾生結下的冤仇,真的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再來「祭神不可以殺生」,一般人在喜慶的時候往往會殺生來祭神,佛說,殺生祭祀,善神都會遠離,因為不願意承擔罪過,這些眾生都是為祂而殺的,而只有一些兇神惡煞才毫無忌憚接受血食的供養。祭拜的人跟受祀的神明都會因此而墮到惡道,所以祭神是不能夠殺生的。

  「喪事不可以殺生,喪以哀為主」,所以宴請賓客肯定是素食是最好的,祭祀不能夠殺生,如果用殺生來祭祀先靈,按照《地藏經》當中的記載,亡人不但不能夠得到福報,反而還會加重他的罪業,增加他的苦報;「拜佛」、「許願」就更不能殺生,為什麼?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怎麼能夠忍心看到有人殺生去祭祀佛菩薩;還有「結婚、宴會、請客」不能夠殺生,也不能從事殺生的行業,所以師父上人特別強調,我們必須要有正當的營生的事業,因為能不能賺錢這是命中所註定的,無論你是從事於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會改變。

  「奉養父母不能夠殺生」,因為素食當中的養分已經攝受不盡了,你又何必要殺害眾生呢?師父上人談到,他老人家在年輕的時候就遇到了佛法,當他讀到《了凡四訓》跟《感應篇》,對於這些道理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從二十六歲開始發心吃長素,吃了幾十年,身體的狀況一點都不比別人差,精神很好,一天講經至少能講兩個小時。師父的表法誰還能說素食沒營養、素食不健康?所以你看看佛門的出家人,你會改變這個觀念;還有「養病也不能殺生」,因為愛護一切眾生的生命,我們自己才能得健康長壽,無畏布施才是健康長壽之因;再來「法會祭神也不能殺生」,道教有一些法會儀式用「三牲」來祭神,而正直聰明的神,正神會貪圖血腥的祭祀嗎?當然不會。

  還有「年節不可殺生」、「榮慶不可殺生」、「饋贈不可殺生」、「餞別不可殺生」,這些例子不勝枚舉,我們要能夠舉一反三,這是《太上感應篇》注解當中所強調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這幅墨寶,師父上人有談到佛門裡面所講的「五戒十善」的道理,「殺、盜、淫」這是身體的三大污垢,因為佛家講身、口、意三業,「身三業」是殺、盜、淫,是要戒除的,這是身體的三大污垢;而「口四」,「口」有四個部分,是「妄語、兩舌、惡口以及花言巧語」,這是言語的四大污垢,我們都要戒除;再來「意」,「意」是「貪、瞋、癡」,佛說,「貪愛、憎恨還有愚癡」,這是心裡的三大污垢。所以對於身、口、意都各有不同的染汙、不同的污垢,都是我們要戒除的。我們要戒除貪、瞋、癡,勤修戒、定、慧,要把這「五戒十善」真正在生活當中去落實。這句經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學習《千字文》下一句經文,我們看七十頁第二行:「稽顙再拜,悚懼恐惶」。這句經文是教導我們要有恭敬心,「稽顙再拜」是要懷著「戒慎恐懼」的心,非常謹慎小心來準備祭禮的一切。因為祭祀,古人的「五禮」當中對於「吉禮」是最為重視的,所以「喪盡禮,祭盡誠」,祭拜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真誠恭敬,懷著「戒慎恐懼」之心來準備祭禮,不能疏忽了。在祭拜的時候,「稽顙再拜」是用最虔誠的心向祖先行最敬禮,頭叩在地上一拜再拜,表示不忘祖先。

  「稽顙再拜」的「稽顙」是一而再以頭叩地,「稽」是「稽首」,頭叩到地上,這是古時候「九拜禮」當中最為恭敬的禮拜;其次是「頓首」,「頓首」我們剛剛介紹過,張清泉教授舉的例子,王羲之所寫的墨寶,上面寫「羲之頓首」,這是一般的朋友;可是如果面對更高的長輩甚至是皇帝,那就要用「稽首」。「頓首」跟「稽首」,「頓首」是頭磕到地上馬上就起來;「稽首」的停留時間要比較長。這裡說「稽顙再拜」,「顙」是額頭的意思,頭髮底下眉毛以上的部位,拜的時候額頭要叩到地上,中國傳統的是跪拜禮,所謂「三跪九叩」這是最恭敬的禮。

  「悚懼恐惶」,這是說要有「戒慎恐懼」的心,總是擔心典禮會不會做得不夠周全,擺上去的祭品會不會不夠豐盛?總是要表達子孫對於祭祀的慎重以及虔誠的心,所以古人對於祭祀祖先是看作非常慎重的一件事情。張教授舉出一個例子,比如祭祀的時候有一個角色叫作「尸」,古人祭祀要找一個小孩來扮演祖先,不像我們現在,現在都是供奉牌位在臺上。古人的「尸」是找孩子來扮演祖先,他坐在上面,底下在祭拜的是他的長輩。「尸」是孩子,是主祭人的孩子坐在上面,坐的恭恭敬敬的很端正,所以《曲禮》當中說「坐如屍」,那個篆字是這樣放在膝蓋上很端正的,這是祭祀的時候請孩子扮演祖先,讓他感同身受、身臨其境,他的父輩、長輩對於祖先是多麼的恭敬,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就非常能夠感同身受,這是培養他的恭敬之心。

  「稽顙再拜,悚懼恐惶」,我們先來看一下漢字「稽」。小篆的字形在投影片上可以看到,小篆的「稽」是由哪個部分組成呢?左側是禾字旁,右上角有一個「尤」,右下角是一個「旨」,「旨」是代表它的讀音。在許慎《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稽」字的本義是「留止」,也就是「遲留」,「止之不去不進」的意思。我們看「禾」字旁,它還有個讀音是jī,是什麼意思呢?是「木之曲頭止不能上」,而右上角的「尤」有「乙欲出而見閡」,是這個意思。所以《說文解字》解釋「稽」是「留止」的意思,「留止」是「不能上也不能進」;再來「旨」,右下角的「旨」是它的讀音,本來的意思是「美」的意思,一個食物的味道如果很甘美,人們會感覺回味無窮,而不願意離開,所以「稽從旨聲」。

  而王筠先生認為「禾稽蓋亦一字」,它的讀音跟意思都是相同的;林義光先生的解釋「稽」是「留止」,《說文》是這樣解釋它的本義的,「從禾、從尤,旨聲」。「尤」是「從手中引物」的樣子,大家如果看小篆的字形,右上角像一隻手,從手裡去引東西,所以「稽」字的意思如同「手上拿著東西」,「有引之者不令取」,所以「從尤、從禾」,這是不同的學者對於這個字有不同的解釋。

  「稽」當它作名詞,第一個意思是「流連不時去之事」叫作稽」,這個字是一個多音字,它既讀jī也讀qǐ,讀jī跟讀qǐ的時候意思是有區別的。讀jī作名詞解也有「考證」的意思,比如我們常說「無稽之談」,這是出自於《尚書》,《尚書》裡面有說:「無稽之言勿聽」,什麼是「無稽之言」?「稽」是「考證」的意思,這個話是沒有根據的,沒有經過考證跟檢驗的,「無稽之談」這種言語就不能夠聽。我們看到其實在歷史的經典當中有留下了很多人生的經驗、智慧的警句,都是很發人深省的,這些詞會演變到後來變成我們常用的成語,這都是古人的智慧跟經驗。

  「稽」用作動詞有「留止」的意思,「稽留」;用作動詞還可以是「考究」,比如《尚書》當中有:「曰若稽古帝堯」,「稽」是「考究」的意思;「稽」還有「計較」的意思,《周禮》當中說:「稽其功緒」,「稽」是「計較」的意思,它用作動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

  再來看qǐ這個讀音,我們這句經文說:「稽顙再拜,悚懼恐惶」,「稽」這個字讀qǐ這個讀音的時候,它的意思就隨之而有所不同,「稽首」就是讀qǐ這個讀音,它在古禮的「九拜」當中是最為恭敬的一種禮節,這在《周禮》當中就有記載「九拜」的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頓首」我們剛剛介紹過,「稽首」是「九拜」當中最為恭敬的禮。「稽首」是拜的時候頭著地,「頓首」只是叩地,但是「稽首」的時間要比較長一點,這是在古時候古禮九拜當中最為恭敬的一種禮節。比如「臣拜君」,在金鑾殿上大臣要禮拜君王,這時候要用「稽首」的這種禮,而不是「頓首」。「頓首」是頭叩到地上,叩了馬上就抬起來,這是「頓首」;但是「稽」要留在地上,頭叩在地上要停一段時間,不能夠馬上起來,所以大臣在禮拜君王是要用「稽首」的這種禮。

  還有「稽顙」這個詞,我們現在說「稽顙再拜」這是《千字文》的,實際上「稽顙」這個詞在《禮記》的時代,我們會看到經文就已經有。「稽顙」是指禮拜的時候,額頭要碰到地上叫作「稽顙」,比如《禮記》當中說:「稽顙而後拜」,這是禮拜的時候額頭一定要觸在地上。「稽」字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裡,要瞭解它是一個多音字,念jī也念qǐ,念不同讀音就代表著不同的意思,在很多的經典當中都會用到像「稽首」,或者是「稽顙」這樣的詞。

  再來看「悚懼恐惶」的「恐」,「恐」在投影片上是小篆的字形,它是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小篆的「恐」,它是「從心,巩聲」,《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懼」,我們常說恐懼,是「心生畏懼」的意思,所以它從「心」。「巩」本來是「擁抱」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恐懼的時候,比如孩子害怕的時候他會抱著媽媽,一般人恐懼的時候會想一定要有一個什麼東西來依附,所以「恐」從「巩」是這樣來的。

  「恐」作名詞有「畏懼」的意思;用作動詞也是「害怕」,除了害怕之外還有「恫嚇」以及「肅謹」的意思,比如《禮記·祭義》當中說「祭之日,色必溫,行必恐」,「恐」是表示「肅謹」,一定要非常端莊、嚴肅而又謹慎,這時候就不是說祭祀的時候很恐懼,這時候的「恐」是「肅謹」的意思。「恐」也可以讀作kòng,用作動詞也是「恐怕」的意思,像《論語》當中:「吾恐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這個字是讀kòng,是「恐怕」的意思。

  我們學到這句經文,「稽顙再拜,悚懼恐惶」,如同曾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像我們在《弟子規》當中說:「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都是同樣的道理。因此這句經文從「嫡後嗣續,祭祀烝嘗」,到「稽顙再拜,悚懼恐惶」,講的都是跟祭祀、祭拜祖先,或者是祭拜天地神明有關的內容。究竟祭祀我們需要懷著怎樣的一種態度呢?這個內容就留待下一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分享。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