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九頁的第四行開始看起:「易輶攸畏,屬耳垣牆」。我們今天開始學習第七章第二句的經文,「易輶攸畏」,「易」指的是輕視;「易輶」是說在小事情,「易輶攸畏」,如果對於很多小事情都漫不經心 ,毫無畏懼之心 ,這樣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是會惹禍上身。「屬耳垣牆」是提醒我們,平常說話一定要謹慎而注意,防止隔墻有耳。「屬耳垣牆」,「垣牆」是墻壁的意思。

  我們看經文,「易輶攸畏,屬耳垣牆」,「易」有輕慢、輕視的意思;「輶」是輕微。「易」跟「輶」都是輕視、輕微,沒有把一件事情看得很重。「攸畏」的「攸」,「攸」是屬於語助詞;「畏」則有恐懼的意思。恐懼就是戒慎,「戒慎恐懼」,所以我們對於很多比較輕微,而很容易忽略的地方,要特別的小心謹慎、戒慎恐懼,為什麼?因為隔墻有耳。「屬耳」,「屬」有「附」的意思,附在什麼上面,把耳朵附在墻上這是偷聽。因為在從前的時代,有很多建築物隔音的效果並不是很好。像我們從前在日本,住那種榻榻米的房子,那個窗只是隔著一張紙,古時候有的建築也是如此。所以如果有的時候,你說話不能夠謹慎小心,往往會有一些比較機密的事情、不應該外傳的事情,因為我們的不謹慎而洩漏出去,被人家偷聽,是這個意思。「屬耳垣牆」,「垣牆」的「垣」是墻壁。

  這句經文其實也是提醒我們,特別在從前的時代都是大家庭的環境,有三代同堂甚至四代、五代同堂。像我們小時候是在大家庭環境當中,整個家族村莊很多都是姓徐的人家,一個家庭要是兒女都回來可能是好幾百人。像這樣很大的家族當中,往往對於一些事情要特別地謹慎小心,這一句經文的大意是如此。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漢字,「易輶攸畏」,來看「易」字。「易」字投影片上有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字形,甲骨文的「易」,在《正中字典》當中的字形有一點差別。羅振玉先生認為它跟古時候的金文「錫」相同;李敬齋先生認為,我們看到甲骨文上面那種塊狀的,像錫塊,而一點一點的像水這樣的形狀,就是錫塊的溶液,這是甲骨文。

  金文的「易」,有很多形體跟甲骨文是很相像的。而《正中字典》所引用的「易」,橫過來看有點像蟲子的形狀,這跟小篆的「易」比較像。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易」,小篆的「易」我們看上面的部分,很像一隻動物的頭,而下面像這隻動物的四隻腳,假如給它橫過來看跟動物就更加地像了。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易」字的本義是什麼?它的本義是「蜥蜴」,也叫作「蝘蜓」或叫作「守宮」,這三個名稱都是指的一種動物。

  而朱駿聲先生特別作了一下解釋,這種動物在墻壁上爬行,它的名字就叫作蝘蜓、守宮,這都是它不同的名稱。在「蘇俗」,這個地方的百姓都稱作壁虎,如果說壁虎大家應該感覺不陌生,這是一種特別在南方非常常見的動物。這種類型的爬蟲類動物有的是在草叢當中稱作蜥蜴,如果是在生態環境比較好的環境當中,常常會在草叢當中看到蜥蜴,也叫作榮蚖,蘇俗稱之作四腳蛇。當然牠跟蛇是不一樣的,因為有四隻腳;如果是蛇的話身上是沒有腳的,有腳的是蜥蜴,所以牠們是同類的動物。《爾雅》在經文當中:「通名之,字亦作蜴」。所以「易」在古文字當中,我們看小篆,它所指的是一種動物,也就是蜥蜴。

  我們再來看一下學者徐灝的觀點,陸佃的《埤雅》當中說:「蜴善變」,這種動物是一種很善於變化的動物,所以為什麼《周易》稱作《易》,這個名稱和這個字的本義是有一定關聯的。我們看《周易》從八卦,再推演到八八六十四卦,它的這種變化跟「易」字的本義是有關聯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當中說,「易」是「守宮」這一類。我們知道這種動物,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有很多不同的名稱,也叫作蝘蜓、守宮,都是指的這種動物,也叫「十二時蟲」。為什麼叫十二時蟲呢?在《嶺南異物志》當中就說,是因為牠的頭隨著十二時會產生變化,變化作不同的顏色。正是因為這種動物很善變,所以《周易》的「易」才取了這個名字。在動物界當中非常善於變化的,牠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所以《易經》才會取名叫作《易》,原因是在這裡。

  「易」字在《說文》當中還有一個解釋是,「日月為易,象陰陽」,這個解釋有很多不同的註解,很難講出一個確定的說法。「易」最初是「錫」,金字旁的「錫」,我們看甲骨文的時代它的字形是一個錫塊,旁邊三個點是錫的溶液,它其實是一種礦物。後來我們看到在《說文解字》裡面,又把它解釋成蜥蜴,解釋成像壁虎這樣的動物。所以後來它的本義被金字旁的「錫」,還有蟲字旁的「蜴」所專用,今天到現在「易」字所通行的就是別的意思。從它讀音也可以看出來,古時候它的讀音有「去聲」跟「入聲」,可是現在只有「入聲」。通過它的文字、聲韻、訓詁方面演變的規律,我們也可以瞭解這個字在歷史上演變的大致情況。

  所以「易」字當它作名詞來解,首先是指《易經》的這部書。我們知道儒家有「五經」,《易》、《詩》、《書》、《禮》、《春秋》是「五經」,也就是《周易》、《詩經》、《尚書》、《禮記》跟《春秋》。《周易》、《易經》,我們在學習《三字經》的經文:「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的名稱在《三字經》的經文裡面學習過,我們跟大家分享過「三易」的相關資料,《連山》、《歸藏》跟《周易》是「三易」。《連山》、《歸藏》分別是伏羲氏還有軒轅黃帝所作,但是到我們這個時代流傳至今的只有《周易》,《周易》這部書有非常深奧的哲理在其中,成為了儒家的經典。所以古人講「易」往往是指的《易經》。

  「易」作名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它也可以作動詞,動詞「易」有「交換」的意思。比如同樣是《周易》的《繫辭》:「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積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個「易」是用作動詞,是「交換」的意思,也可以作「更改」。「易」還有許多不同的意思跟用法,我們在這裡就不一一地列舉,因為時間的關係。但是在許多的經典當中,我們會看到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這個字的詞性、詞意還有讀音會產生許多變化,這都是我們學文言文的時候,根據實際的語言環境再去作判斷。

  比如說我們在這裡看到有一段經文,也是出自於《周易》,談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易」也是動詞,是「改變」的意思。在伏羲三皇的時代,最初是「結繩而治」,人們用繩子做記號;後來聖人出現的時候覺得這樣非常不方便,所以改成了書契;後來又有文字的發明,文字的發明是歷史上倉頡造字,也是在三皇五帝的時代,對於整個文化的保存,以及人們文化交流的需求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易」字有很多的意思,在不同的經典當中我們都可以認真來深入。

  其實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之前,常常跟大家強調漢字文言文的重要性,希望有志於傳承漢學的同學們,都能夠學好漢字跟文言文。因為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把我們老祖宗上下五千年,當然不止這麼長,據歷史記載有可能更加悠久。這當中世世代代的老祖先,他們人生的智慧與經驗,寫在經典當中就是用漢字跟文言文來呈現的。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掌握這把鑰匙,就很容易開啟聖賢經典的智慧寶藏,可以給我們的人生帶來許多智慧。「易」字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接著看「屬耳垣牆」,大家來看一下耳朵的「耳」字。耳朵的「耳」大家會看到在投影片上,是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大家會覺得非常有趣吧!特別是甲骨文、金文,如果沒有跟你說這個字是什麼,看了這幅圖、看了這幅畫,大家可能要看圖說話來猜一猜,它到底是一幅怎樣的簡筆畫,它畫的是人體的哪個器官?如果來對照一下現實生活當中的圖,比如《正中字典》大家會看到一個耳圖,你拿耳圖再來對應金文的字形,大家會發現古人對於人身體的構造,乃至於大自然的萬事萬物,觀察得確實非常細緻入微。所以在文字當中非常生動而又形象的,把這些形體都表現出來,大家會看到甲骨文、金文的「耳」看起來都很相像。林義光先生的解釋,像耳朵還有耳竇的形體,確實是很像。

  小篆的「耳」,外面這一層像耳朵的輪廓,中間有一橫像耳竇,也就是耳竅。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耳」字的本義是「主聽」。什麼叫「主聽」呢?它的意思是「主聽之器官名」。耳朵主要的功用是什麼呢?所謂「視思明,聽思聰」,耳朵的作用主要是來聽聲音的。所以《說文解字》才會解釋它本義是「主聽」。「耳」字作名詞來講,首先指「耳朵」,這是聽覺的器官。它有三個部分,大家看到《正中字典》有一個耳圖,有中耳、內耳跟外耳三個部分。中耳和外耳是主要掌管聲音的傳導,而內耳主要掌管的是聲音的感覺。

  《詩經·大雅》有一句經文說:「匪面命之,言提其耳」,看到這個我們會想起「耳提面命」這個詞。這裡的「耳」是指的耳朵,專門負責聽覺的器官,從這個意思可以引申出很多不同的意思。「耳」我們看它作名詞,有一個詞叫作「耳目」,「耳目」是指的耳朵與「目」,「目」指的是眼睛,比如《列子》有:「慎耳目之觀聽」。因為眼睛是用來看的,而耳朵是用來聽的,「慎耳目之觀聽」,我們眼睛看、耳朵聽的時候也都要很謹慎,像《千字文》這裡說的:「易輶攸畏,屬耳垣牆」。平常如果我們說的事情是非常機要的事情,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外傳,這時候要注意它的保密性,注意隔墻有耳。

  所以我們說處世、待人、接物、應對、進退,這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什麼情況下的話該說不該說,很多時候都要觀察恰當的時節、因緣,要瞭解人情世故。如果有些話在一些場合不該說,而你卻非常隨意地,把一些很機要的事情在大庭廣眾下,或者是在隔墻有耳的情況之下到處去宣說,那我們想想看,比如說是在一個團體裡面,主管就不敢把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交給這個人來辦,因為他不夠謹慎。

  「耳」除了用作名詞之外也有動詞的用法,動詞它也是「聞、聽」的意思。關於「耳」的形、音、義我們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易輶攸畏,屬耳垣牆」,這句經文也是特別提醒大家,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特別是「屬耳垣牆」,這是告訴我們講什麼話的時候常常都要非常小心謹慎,在言語上面要謹慎,這一點古人是非常重視言語的。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師父上人也常常提醒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言語一定要謹慎,如果話說得很多這絕對不是好事情。我們做事情要負責任,要是做得不好就是過失,做得好是應該的、是本分。而如果一個人不夠謹慎,話特別多,這樣的人往往公司的老闆或者是團體的領導、長官絕對不敢重用的。為什麼呀?話說得特別多而且言語都不謹慎,這樣的人很容易敗事。

  如果這個人說話做事情都是謹言慎行,這樣的品質各行各業的領導人都會對他非常器重;假如這個人閒話很多、廢話很多又愛開玩笑,那重要部門的領導人當然不會重用這樣的人。為什麼?他很容易敗事、很容易壞事。所以中國古人教導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導他,說話、做事一定要謹慎,謹言慎行。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教育,但是現代的教育往往對於這一點就疏忽了。我們想如果一個人的言語很多,而且他說了這些話後又不負責任,當然很容易引起人們對他的批評或者是諷刺,他怎麼可能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呢?

  而且為什麼孔老夫子在他的教學當中,「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把「言語」擺在第二位,這是很有道理的。「言語」除了謹慎之外還要溫和,一個人的言語很溫和,那自自然然對方一定會深受感動,永遠不會忘記,這是成功的。「愛語」是真正愛護他的言語,這種言語不一定是他很喜歡聽的,但是絕對對他有利益。這些話所謂「忠言逆耳」,為什麼往往人們不喜歡聽?是因為自己的毛病習氣太重了。而聖賢的教誨並不會隨順我們的毛病習氣,隨順毛病習氣這會害你幫助你墮落,能糾正你的毛病習氣這是真正的愛語,但是雖然是愛語也要謙虛、和敬、愛護對方,讓對方聽了之後永遠改正過來,這就成功。如果他還是陽奉陰違,還是失敗的,沒有成功。

  所以「口業」有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是決定不能夠違犯的。我們想想看,尤其我們學佛是淨土宗念佛的人,如果你天天念阿彌陀佛,但是還經常言語常犯惡口,這樣也很難往生。為什麼?習氣不改也沒有辦法進到極樂世界的團體,所以不能往生。往生極樂世界要修「凈業」,三業清淨念佛才能夠往生。所以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給我們談到「口業」的重要性。特別在《無量壽經》「善護三業」,本來身、口、意,「身」是排在前面的,可是我們看到《無量壽經》「善護口業」,「口業」是排在第一位,從這裡可以看出「言語」的重要性。所以平常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要常常想到經典的教誨,想到「善護口業」,知道言語一定要特別地謹慎小心。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下面接著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第六十九頁的倒數第三行:「具膳餐飯,適口充腸」。這句經文其實跟下面的經文是有關聯性的,「具膳餐飯」是在家裡準備一些日常的食物,食物要怎麼樣呢?「適口充腸」,只要能夠適合大家的口味、填飽肚子就好,這時候不要希求一定要山珍海味的食物。那什麼是「具膳餐飯」?「具」是準備的意思,「膳」是食物,準備食物;「適口充腸」,「適口」是適合口味,「充腸」則是充飢填飽肚子,是這個意思。我們剛剛也講過有一句俗語,叫作「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禍從口出」是我們上一句經文講到的,言語一定要謹慎;而「病從口入」則是和飲食有關係的。

  我們會看到現代有很多人,因為吃得太好浪費這些食物,同時也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了負擔,產生了很多的文明病。比如說像「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些往往是跟飲食有關係的。所以一個人的一日三餐,其實能夠吃進去的東西是很有限的,可是如果平時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沒有養成好的態度,生活太過奢華跟浪費,這對於身體來說,都不是很健康的一種生活方式。所以飲食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如何來提倡健康的飲食。我們看到圖片上面,這是我們平常自己動手做的飲食,完全都是採取素食,這一點對於現代人來講,應該說是一個相當好的選擇,吃素食對於身體的健康是很有幫助的。另外是因為師父上人在很多年來都很重視生活的教育,也就是年輕人要自己學會動手,這些灑掃應對、進退,還有廚房裡面的工作,平常都要能夠拿得出手。所以在有機會的時候,我們也會常常自己動手來準備一些飲食,這樣可以供養很多長輩,或者是供養一些同事朋友,大家一起來吃,這樣又健康又衛生,吃得又很好。

  其實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自己不會做飯,常常要靠在外面吃飯。可是實際上,假如說自己比較勤快一點,願意去動手,做出來的東西比較健康,又很衛生,然後營養豐富,真的是比外面賣的東西品質要好,衛生的情況也要好。所以這都是以前師父上人特別重視生活教育,要求我們打掃衛生,或者是廚房裡面樣樣的這些工作,都能夠拿得出手,都具備這樣的能力。這樣我們一雙手又可以照顧自己,又可以服務大眾,這也是非常好的。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來看一下,「具膳餐飯」的「膳」字。「膳」在投影片上有金文和小篆的字形,金文的「膳」我們看它是由哪部份組成的呢?它下面是「肉」,上面是古時候的「膳」字就是這個寫法。它跟小篆的「膳」比較接近,丁佛言先生認為古時候的「膳」字,是金文這樣的形體。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膳」也是左邊一個「肉」字旁,右側是「善」,「善」是它的讀音,「善」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膳」字的本義是「具食」的意思,也就是指「供置備之食物而言」,所準備用來吃的食物。在古時候要吃一點肉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比如在鄉村農村可能只有過年過節,在祭拜的時候才能夠吃得到肉,所以肉在那個時候一年當中能夠吃上幾次,這都是很難得的。講到肉在飲食當中的味道比較美的,所以「膳」字從「肉字旁」是從這裡來。

  再來看右側善良的「善」,這是它的讀音。「善」字本來的意思是什麼呢?是吉祥的「吉」,也就是美好的意思。我們想想看,當我們在準備一桌飯的時候,比如說這桌飯菜是要招待客人,或者是要供養我們的長輩,這時候一定是要把這一餐飯煮得色香味俱全。所以「膳」字右側的善良的「善」,它是吉祥的「吉」的意思,是美好的意思,「善」從「善」聲是從這裡來的。「膳」字當它作名詞解釋的時候,是美食的意思,美食就叫作「膳」。比如《儀禮·士相見禮》的經文裡面有:「徧嘗膳」,「膳」在註解當中解釋是,「所進庶羞」叫作「膳」,這是美食。

  古時候因為有祭祀,所以「膳」作名詞解也可以作「牲肉」。比如古時候祭祀的時候有「三牲」,三牲有牛、豬、羊,牲肉就叫作「膳」。比如《周禮·天官》有:「掌王之食飲膳羞」。「膳」也可以用作動詞,用作動詞有「進」,是用膳食、美食進獻給誰誰誰,是這個意思,比如《儀禮》當中有經文:「宰夫膳稻於梁西」,「膳」是「進」的意思;再來《周禮·天官》有:「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我們知道古人祭祀有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神明,在祭禮當中也是通過儀式,來表達我們對於天地神明的感恩之心,同時也希望天地神明能夠賜福給人類。《周禮·天官》這句經文的「膳」就是動詞,以膳食這些食物進獻給祖先,或者進獻給天地的神明,這是用作動詞的作法。「膳」也有用作形容詞,是負責掌管膳食,專門負責煮飯的。這個字我們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看一個漢字,「適口充腸」,我們來介紹一下「口」。說到「口」,大家應該是很熟悉了,因為在許多的漢字當中都會看到「口」的形體。我們把「口」字單獨列舉出來看,看得更細緻一點,特別是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我們會看到「口」真的是很像是一個人的嘴。你看「口」無論是甲骨文、金文還是小篆,「口」都會看到有上唇跟下唇,這是人的嘴有上下唇,還有兩角上侈這樣的形體。在許慎《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口」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人所以言食也」。「口」主要是哪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負責言語,第二個功能是跟飲食有關,所以跟言語還有飲食有關的器官叫作「口」。比如它作名詞解,第一個意思是「嘴」的意思,《尚書·大禹謨》有這樣的一句經文:「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口」指的就是嘴。這個「嘴」從人的嘴也會引申到,比如器物開口的地方叫作「口」,所以它作名詞會有很多不同的意思。

  我們看到《正中字典》當中列了十三種,「口」除了用作飲食之外,因為它還有一個作用是跟言語有關,所以我們會看到「口」作名詞的時候,相關的意思也會離不開言語的概念。比如有的文言文經典當中,「口」是言語的意思。像《尚書·盤庚》:「其發有逸口」,「口」就是言語的意思。進一步引申,「口」也可以用作「言論」,像在《國語》當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經文:「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明明君王的暴政已經讓老百姓怨聲載道,可是君王不從自身去反省,改正橫征暴斂的作為。而是怎麼樣?而是想辦法要把百姓的嘴巴堵起來,最後導致人人都道路以目,人人都用眼睛看眼睛,都不敢去說話,最終君王的暴政就把國家帶向滅亡。所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像洪水在暴發的時候,不能用圍堵的方式,一定要用疏導的方式才能夠很好地把水治理好。

  同樣對待老百姓的輿論也是如此,因此我們會看到在上古時期,像三皇五帝,堯、舜這些君王,他們在治理國家都非常重視要聆聽老百姓的聲音,瞭解百姓的心聲以及民生的疾苦,這樣才便於領導者更好地制定政策,來幫助天下的百姓解決他們的困難,所以「口」是有「言論」的意思。「口」也可以用作形容詞跟副詞,我們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自己來學習。總之,我們在學習《千字文》,對於日後能夠不斷去深入漢字、文言文,真的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學習文言文,以前我們曾經在學生的時代學過古代漢語的課程,這是對於我們古文獻專業來講很重要的一門課,當然也是中文系共同的必修課。老師在講解很多文言文的時候,通常也會逐字逐句地,把古時候這些文言的用字的本義、引申義,它用作不同詞性的時候都有什麼詞義跟用法,會逐一地來介紹。

  所以如果我們是在童蒙養正的階段,把文言文的底子打好,這樣對於將來閱讀跟寫作文言文會帶來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們看到《千字文》當中的這一句經文:「具膳餐飯,適口充腸」,會想到經文所提及的,是和日常的生活飲食很有關係的。特別在現前的時代災難頻繁,像最近的幾年疫情非常嚴重的時期,如何能夠把我們的生理衛生照顧好、把飲食的衛生保證好?這對於日常生活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如同師父上人所強調的,我們現前的世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世界,資訊非常發達、交通又便捷,整個地球真的是變成了一家人,這關係是多麼的密切!無論在世界上的哪一個地區,要是發生了災難、發生了傳染病,這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

  師父上人心量很大,常常強調我們不能夠只顧得自己的國家好、自己小地區好、自己的身體好,不能夠只這樣。而是要怎麼樣呢?要全世界都好,地球上的居民都幸福,我們才能有真正的幸福,否則話就是「一家飽暖千家怨」。所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跟整個地球也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所以要有這樣的體會。這點能不能做到呢?連科學家都談到,只要地球上的居民能夠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不但是可以化解災難,而且也能夠把整個地球帶向更加美好的走向。這一點我們首先是從飲食當中下手,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疫情期間確實有很多人覺醒,減少吃肉,開始選擇素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大家都瞭解到,所謂「病從口入」的道理。

  飲食方面要著重三點,首先要講求「衛生」,「衛」是保衛,「生」是生理,保衛生理這是最基本的,所以一般的大眾都知道所謂「病從口入」,平常吃東西一定要注意衛生、要乾淨,能夠避免疾病;再來是「衛性」,有的宗教他們都知道,飲食有的方面會影響到性情跟情緒,像這樣的東西就不吃;第三是「衛心」,佛法的飲食非常重視衛生、衛性,不吃一切眾生肉,長養慈悲心。所以說選擇素食,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為什麼?素食既能衛生、又能衛性還能衛心,這是非常圓滿的養生之道。

  我們看到在現在的世界上,人類的心思很混亂,有很多的雜念,而且因為不善的念頭太多,所以招感了很多身心的疾病,乃至於大地的災難都是從這裡產生。如果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心念,不再去做這些自私自利的事情,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癡、慢,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的眾生,這樣就能夠恢復身心的健康,消災免難。所以我們今天學到這段經文,再來回想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所講到的養生之道,如何做到衛生、衛性和衛心?這圓滿的養生之道,我相信現代很多人都可以來做選擇,這不但是對於我們身心變得越來越健康,而且對於整個地球的環境來說,所謂的環保,你選擇素食的飲食方式,可以減少我們地球母親很大的負擔,減少碳的排放等等,這對於地球的生活環境來講都是很好的一種飲食方式。

  我們看《朱子治家格言》有這樣的一句經文:「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飲食的方面能夠像這裡說的:「具膳餐飯,適口充腸」,吃的食物不一定要山珍海味,不一定要太過奢華;能夠粗茶淡飯吃得飽、滿足身體的需求就很好。所以「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哪怕地裡種了一點菜,這些沒有公害的有機的蔬菜,在現代的時代,可以說甚至於是一種比較奢侈的享受。為什麼?因為人們都「飲苦食毒」,化肥農藥用得太多,如果能夠吃到一點有機的蔬菜糧食,這都是相當幸福的事情,比你吃山珍海味還要來得好,也不會產生這樣多現代的這些文明病。所以談到飲食,大家一定要注意「病從口入」的道理,不要因為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給身體帶來了太多的負擔。這一句經文「具膳餐飯,適口充腸」就學到這裡。

  下面這一句經文,是從它這裡延伸下來的,也是跟飲食有關,我們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九頁的倒數第三行:「飽飫烹宰,飢厭糟糠」。這句經文是強調,當一個人吃飽了,「飽飫烹宰」,一個人吃飽的時候,即使再給你很多的山珍海味,你也會覺得沒有辦法再吃進去了,為什麼?已經吃飽了;「飢厭糟糠」,當一個人感到非常飢餓的時候,「糟糠」是什麼意思?是連酒滓跟穀皮這種很粗劣的食物也都能夠充饑當飽。所以這句經文,我們看到張教授在這裡總結出來,是提醒我們居家的生活應當要樸實無華,而不能夠奢侈浪費,不能貪圖口腹之欲、貪圖享受。

  這裡「飽飫烹宰,飢厭糟糠」,「飫」跟「厭」張教授也在這裡強調,剛好古時候的意思跟現在的意思有所不同。比如說「厭」,現代人常說討厭,是不喜歡的意思,可是「飢厭糟糠」這個地方的「厭」卻是「喜歡」,是吃得很高興很滿足,這是「厭」,「厭」有「飽足」;反過來「飫」,「飽飫烹宰」的「飫」,是吃得太飽而有厭惡的感覺,這是很多詞古今會有這樣的差別。所以「飽飫烹宰,飢厭糟糠」,是說當一個人吃得很飽的時候,即使是山珍海味都沒有辦法吃得進去;可是當一個人真的是非常飢餓的時候,他吃什麼都覺得很好吃。

  這也讓我們想起,以前有一位老人家曾經跟我們說過 ,可能這也是他的人生體驗,他說自古以來錦上添花的人都很多,可是真正能夠雪中送炭的人卻是很少。這也是講出了世間的一種常態、一種人情世故,跟人生很現實的一個道理。所以我們真的是要去做雪中送炭的人,不要去做錦上添花的人。

  下面再來看一下這句經文,我們熟悉一下它的漢字。「飽飫烹宰」,大家來看一下「宰」字。「宰」字也是在甲骨文的時代已經出現了,在投影片上大家會看到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這三個字形看起來是很接近的,所以我們先看小篆的「宰」,小篆的「宰」是「從宀、從辛」,「宀」這個部首大家應該很熟了,是一個屋子。我們前面學過很多,學過「安」、學過「家」,都是「宀」這個寶蓋頭。從「辛」,「宀」是「交覆深屋」,在「宰」字當中的「宀」,是指什麼樣的屋子呢?它指的並不是一般老百姓所住的屋子,而是官府。政府的官員在這裡辦案、辦公的處所是「宀」。

  「宰」在「宀」裡面有一個「辛」,「辛」是什麼意思呢?「辛」是「辠」,「辠」是犯法的意思,跟犯罪的「罪」意思是一樣的。在官府當中專門負責治理罪人,也就是治理這些犯罪之人,叫作「宰」。所以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宰」字的本義是什麼?它的本義是「屋下制治辠人」,是這個意思,也就是宰治罪徒的意思。犯罪的人作奸犯科,觸犯了國家的法令、規章、制度,所以這個時候官府要治他的罪,這跟「宰」的意思就有關係。所以「宰」字當它作名詞解,在古時候是作為官名的,比如說「宰相」。在《詩經》當中有:「家伯維宰,仲允膳夫」,「宰」的官位很高,是屬於上卿的位置,是比君王的位置要小一點,像我們所說的「宰相」,是這個意思。

  「宰」也可以是專門負責掌管政教的,比如《儀禮·士冠禮》有:「宰自右少退」,「宰」是主管政教的官員。「宰」也可以用作一般的地方官,比如《論語》當中說:「子遊為武城宰」,「武城宰」這個「宰」指的是地方官員。「宰」也可以作「家臣」,比如《禮記》當中有:「子路為季氏宰」,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他擔任的職務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宰」在古時候是可以指官的名字,可是這個官到底是哪個級別的官?是宰相級別的、還是地方的官,也是有所區別的。

  我們現在看到「飽飫烹宰」,「宰」跟宰殺有關。所以「宰」作名詞來解,它可以指屠殺;用作動詞也是可以指「殺」,我們常說宰殺、宰殺;「宰」它用作動詞也可以當作「治理」的意思。我們會看到,一個詞真的是要先瞭解這個字,這個字最初造字的本義是如何,演變到後世,人們可能在用這個字的時候有不同的意思,可是你都會找得到這不同的意思,跟它最初的本義之間是有一種關聯的,它用作不同的詞性去使用的時候,也是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學漢字把它的本義、引申義瞭解清楚,對於我們學習文言文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文言文不同於白話,白話是我們現在平常生活在使用的,所以白話文裡面字詞的意思,大家在平常會覺得特別的習慣、特別熟悉,知道字或者詞現在的用法。可是文言文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不容易懂?是因為很多字和詞在古時候的語言環境裡面,它代表的那個意思我們現在已經不常見了,或者是大家已經不熟悉了。

  所以你要打通我們跟文言文之間的心裡障礙,或者是要拿到這把金鑰匙,對於一個字、一個詞從古到今的演變過程有所瞭解的話,這當中我們跟文言文之間的障礙就會減輕很多。不過我們各位老師、各位同學都是非常有福報,因為大家是在這麼小的年齡階段就遇到了聖賢經典,遇到了漢字、文言文,從這個時候開始去扎根,扎好德行的根、扎好漢字文言文學術的根,一輩子都很受用。你小時候學的,到了將來七、八十歲都可能不容易忘記,如果是年紀大一點再學,因為記憶力也沒那麼好,會感覺到很吃力。所以我們現在學習這很有優勢,將來我們學懂了文言文之後,跟古人對話、跟古人聊天是輕而易舉的事,你才能夠真正在經典裡面,找到什麼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一點就可以體會得到。關於這句經文的漢字「宰」,我們簡單地分享到這裡。

  再來看下一句,「飢厭糟糠」,看一下「飢」這個漢字。「飢」字投影片上的字形是小篆的字形,我們看小篆的「飢」,它是「從食,几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對「飢」字的本義是怎麼解的呢?是解作「餓」,我們常說飢餓、飢餓,也就是一個人肚子裡面常常食物不足,「腹中不足於食」,所以會感到飢餓,因此「飢」從「食」字旁。另外段玉裁先生認為,「飢」右側的形體是它的聲旁,「几、尻几也」。「尻」是一個人的臀部,所以有「止」的意思,「止於食則飢餓」。一個人沒有飯吃了會很飢餓,所以「飢」從「几」聲。

  我們看「飢」作名詞來解,是「餓」的意思,「不足於食」叫作「飢」。比如《尚書》有一句經文:「帝曰:『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飢」是「餓」,飢餓的意思。所以為什麼說「民以食為天」?一個國家是以農為本,這是在舜王時代,像堯、舜、禹、湯這樣的古聖先王,在治理一個國家的時候,首先也是要考慮到老百姓能不能吃得飽、能不能穿得暖。所以為什麼「后稷,播時百穀」,專門負責農業的官員,他要把人民百姓的農業的收成保證好,這樣老百姓才有飯吃。古聖先王要對百姓施以聖賢的教化,首先是要讓百姓過上安樂而又富足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之下再來進行禮樂的教化。

  所以明君聖主都是秉持上天的仁愛之德,一定要讓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他們才會安心。所謂:「倉廩實,知禮節」,管仲在輔佐齊恒公稱霸的時候也認識到這個重要性,更不要說像堯、舜、禹、湯這樣的明君聖王。所以我們會看到如果老百姓吃不飽飯,這些君王看到百姓,就好像父母看到兒女在挨餓,你想他是什麼心情!在現在這個時代,因為疫情的緣故,會使得很多國家的農業生產產生歉收的問題。包括因為疫情之外還有很多火災、水災、天災人禍,甚至於像這個冬天很多的專家都預測,將會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如果突然間降下大雪,千里冰封的環境,糧食的問題首先就是重中之重。

  大家會看到像在非州有一些國家,有的老百姓不要說吃不上飯,連要喝上水都非常的困難,很多的孩子或者是他們所養的牲口都喝不上水。這個災情讓老百姓又沒飯吃、又沒有水喝,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生產,當然是要「以農為本」,道理是在這裡。所以我們看到三皇五帝這些古聖先王,盡管是首重於對人民的教化,是把教育擺在第一的,但是教化之前首先也是要讓老百姓吃得好、穿得好。所以三皇五帝教老百姓怎樣去種植、怎樣去發展農業,這也是他們施政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飢」就有「餓」的意思,這是作名詞來解。

  「飢」也可以作「五穀不熟」,如果五穀豐登的話,當然今年的糧食就非常充足,老百姓不會挨餓;如果五穀不熟,那就像《漢書》裡所說的:「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五穀不熟的話,老百姓就要過著饑寒交困的生活。「飢」跟「寒」往往會並稱,或者是「飢」跟「渴」這個詞會連在一起。所以飢餓跟寒冷,或者飢餓跟乾旱往往會並行的。「飢」用作動詞有「餓」的意思,肚子裡面食物不夠就是「飢」。《孟子·梁惠王》有一句經文是這樣說的:「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的經典我們常常會看到所提出的「王道」主張,用一種仁愛之心來對待老百姓,他不主張「霸道」,他主張的是「王道」的政治。「七十者」,這是年紀已經很大的老人,他能夠穿得暖又能夠吃得好,而老百姓可以免於飢餓跟寒冷,這對於一個君王來說是重中之重。你把百姓生活照顧好了,當然就得民心,得民心就能得天下,這是孟子在經典當中常常會說到這一點。

  「飢」用作動詞還有「使受餓」的意思,比如《孟子》當中還有一句經文說:「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古時候的君王跟這些百官,他們念念都是想著老百姓的疾苦。如果老百姓吃不上飯餓到了,跟他自己吃不上飯、自己飽受飢餓是一樣的。他可以用他的心去感受老百姓的心,甚至於為什麼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個責任都是在領導者自己的身上,他會這樣來自我反省,不會把過失推到別人的身上,這都是古聖先王「王道」政治、仁愛之心的一種體現。這是「飢」在用作動詞。

  用作形容詞有「在飢餓之中」,或者是「因窮困而生的」。比如同樣是《孟子》還有:「民有飢色,野有餓莩」,「飢」是形容詞的用法,因為窮困而變得臉上臘黃、臘黃的顏色,不是容光煥發、紅光滿面的顏色,是有飢色。這個字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說到「飢」,我們會想到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會勸勉我們一定要惜福。人人都很嚮往健康長壽,長壽健康、老而不苦這是非常幸福的一種人生。那這種幸福在什麼地方能夠得到呢?師父上人強調,這種幸福也是在佛門當中可以求得到。佛門當中如果如理如法地去求,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師父上人給我們講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像我們一日三餐,你一天吃三餐可以吃一百年,如果一天吃六餐只能吃五十年,所謂「祿盡人亡」,這個人就短命,為什麼?因為他把自己一生的受用提前都花光了,即使有壽命也沒有辦法,這就是「祿盡人亡」的道理。但是現代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不知道節儉。

  古時候很講求節儉,比如說一個人有六十年的壽命、有六十年的福祿,「祿」是指這個人在物質上有享受。可是如果他非常的勤儉,到六十年福祿還沒有享完,還有多餘的,多餘的怎麼樣?壽命就會延長。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瞭解,「惜福」也是長壽之道。一個人要健康長壽,平常生活就不能夠奢侈浪費,要節儉惜福。同樣在《朱子治家格言》也是這樣教導我們:「居身務期儉樸」,儉以養德,古人這樣強調都是有他的道理。「居身務期儉樸;教子要有義方。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這是《朱子治家格言》的勸勉,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來說,這是很重要的啟發,一定要儉以養德,過著儉樸的生活。這句經文就學習到這裡。

  我們接著再往下看,《千字文》下一句經文是在六十九頁的倒數第二行:「親戚故舊,老少異糧」。這句經文主要強調,我們要愛惜自己的親人,並且關懷以前的老朋友,對於年紀比較大的長者,以及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也都要給予不同的照顧。比如說在飲食方面,要按照年長者跟年幼的人不同的需求來準備適合的食物,「老少異糧」,「異糧」是不同的食物。我們一個一個詞來看,「親戚故舊」,「親」跟「戚」是內親外戚,「親」指的是內親,「戚」指的是外戚。什麼是「內親」呢?跟父親同姓的親屬是「親」;什麼是「外戚」?是母親還有妻子,她們是屬於不同的姓,這是「戚」。所以「外戚」往往指的是母親這一邊或者是妻子這一邊,這是「戚」,「親」跟「戚」有所差別。

  什麼是「故舊」呢?「故舊」是故交舊友,講的是老朋友。在《論語》當中有一章說:「故舊不遺」,對於這些老朋友不要忘記老的交情,要常常多聯絡,「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老少異糧」,這是說年紀大的老人,或者年紀幼小的孩子,在食物上要有所區別。這種食物的區別,一方面是因為年齡的差異,再來也有輩分不同的關係。比如張清泉教授回憶起,小時候在自己的家族就是如此,年紀最長的老人,比如說爺爺、奶奶,他們吃飯的時候,有另外的私菜是單獨享用,兒孫不能自己去夾。唯一只有爺爺、奶奶賞賜給你,夾給你才能吃,不然你不能夠去偷吃爺爺、奶奶的私菜。像我們跟師父上人在同一桌用餐,師父上人也是因為老人年紀比較大,有時候會煮一些軟一點的食物,比較容易吸收的食物供給老人,師父上人同時都會想到,大家是不是也都有?有時候都會把這些食物再放在桌上,讓大家一起享用。這是「親戚故舊,老少異糧」簡單的意思,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先來看一下「親戚故舊」的「親」字,「親」字大家會看到投影片上是金文跟小篆的形體。金文的「親」是「從見、從親省(省親為辛)」,它跟小篆的「親」是比較接近的。吳大澂先生認為這就是古時候的「親」字,這是金文。大家看這個形體很有趣,看左邊一個「辛」,右邊一個「見」,「見」上面還有一個眼睛的樣子,究竟這幅圖又是給我們展現出什麼樣的意思呢?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親」字,是「從見,親聲」。在許慎《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親」的本義是「至」的意思,是「密切與情意懇到」的意思。所以我們看到這裡有一個「目」,「目」是眼睛,眼睛所看到的,「目所見即身所至」,也就是身體所到達的,「而相見愈近密」,相見的時候越近越親密,這種情意就越加的周至,所以「親」從「見」。

  再來左側的部分是古時候的「榛」字,「榛」是很多刺的荊棘,它本身互相的密接來彼此維護,有「親至」的意思,所以它成為了「親」的聲旁。「親」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是父母,我們常說雙親、慈親、嚴親指的是父母。像《禮記》當中說:「親老,出不易方」,「親」指的是父母親;還有《禮記·中庸》當中說:「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親」指是的父母。「親」也可以指「親族」,比如:「以奉六親,至孝也」,「六親」指的是誰呢?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這是六親。《老子》的經文:「六親不和,有慈孝」,這在王弼的註解當中解釋「六親」又有不同,父子、兄弟、夫婦是六親。究竟「六親」指的是什麼?古時候不同的典籍會有不同的解釋。

  「親」也可以指婚嫁,也可以指情誼。比如說指「婚嫁」來講,《周禮》當中有:「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親」是指婚嫁,男婚女嫁。它也指情誼,比如《荀子》當中說:「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這種「親」是指的情誼,在這裡特別是指父子之間的情誼。「親」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在名詞當中,作動詞也是如此,比如說作動詞「親」可以指接近的意思,我們常說親近、親近,比如《易經》經文說:「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親」是接近的意思;「親」作動詞還可以指「愛」,我們常說親愛、親愛,比如《尚書》講:「克明俊德,以親九族」,「親」是動詞的用法,是愛九族的意思,這是家庭族人之間的親愛。

  又比如說:「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這是《禮記·中庸》的一段文,這裡第一個「親」是動詞的用法,指的是「愛」;「親」也可以指「敦睦」,使什麼什麼相親。比如《周禮》有:「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親」是動詞的用法,是讓宗族的兄弟之間能夠相親相愛,敦睦宗族,這是「親」用作動詞的一個意思;「親」也可以用作形容詞,它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我們這裡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大家從這個字最初造字的本義,再來看後來引申的意思就非常的豐富多彩。

  再來看一下「老」,「老少異糧」,究竟「老」在造字的時候,這個字形又是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會看到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老」的字形,這跟《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用的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又有一點差異,我們看《正中字典》中甲骨文的「老」,葉玉森先生認為,就像一個老人「戴髮」,是駝背彎腰、扶著一個拐杖這樣的形體,這是「老」的初文。這是一幅畫卷,畫的很清楚,老人頭上的頭髮,還有駝著背、彎著腰的形狀,他的手上還扶著手杖,這是一個老人的形象在我們面前。金文的「老」在《正中字典》當中第一個字,林義光先生認為,上面這個部分是從「人」,上面就像頭髮已經脫落的樣子,跟「禿」意思是相同的;「匕(音化)」是「人之反文」,是扶著老人的一個人。所以在金文裡面我們看到一個是老人,還有一個倒過來的「人」,他是扶著老人的人,應該是一個年輕人在扶著老人,這跟「孝」的意思就很接近了。

  再來看第二個「老」字的金文,丁佛言先生認為,「老從止」,表示「人生之有止境」的意思,這是金文《正中字典》第二個形體,丁佛言先生對它的解釋是如此。人生有止境,就好像人生的春、夏、秋、冬,當你進入了秋天、進入了冬天,人的老年就到來了。小篆的「老」是「從人毛匕」,像匕首的「匕」這個部首是念huà,「人毛」是人的鬚髮,小篆上面的部分就是人的頭髮的樣子,「匕」是「化」的初文,也是變化的意思。人的鬚髮從黑變成白,這就是「老」,所以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老」字的本義是「考」,大家學文字、聲韻、訓詁學學到:「老者考也,考者老也」,這種互訓。「老」的本義是「考」,什麼是「老」?「七十曰老」,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七十歲就是「老」。所以,這也是有一定的年齡限制,比如還是六十歲,這時候在古人的定義當中,就不能夠完全算是老年的階段。

  所以在「老」字作名詞的時候,在古文當中是指七十歲的老人是「老」。比如《文獻通考》,這部書我們在學《漢學工具書》的時候介紹過,這裡有記載晉朝的時代,六十六歲以上是「老」,你看每個時代都不同;隋代是六十歲為「老」;唐代是五十五歲為「老」;宋是以六十歲為「老」。所以在這些不同的時代,對於「老」的定義有的是六十,有的是五十五,但是按照《說文》的解釋,「老」最初的本義是指七十歲的老人。這個我們是可以理解的,按照佛經的記載,古時候人的壽命是比較長的,因為劫一增一減、增劫減劫,我們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歲,可能在幾千年前那時候人的壽命是比較長的,我們會看到堯帝、舜帝的時代,他們的壽命都是一百多歲,執政的期間都是幾十年快要上百年。這是因為不同的時期按照佛經的記載,人的壽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在文字造字的時候,把七十歲界定為「老」,這是符合那個時代實際的狀況。因為按佛經的記載,「劫」是在不斷的減,所以到了現代,越到後世人的壽命就越短。

  這是「老」作為名詞,它也可以指「父母」,在《周禮》的經文當中,「老」有指父母;它也可以指職官,或者是年高而有德行的人,比如我們常說元老、國老這樣的人,指的是年高而又有德行的人。所以「老」字用作名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用作動詞則有尊敬的意思,因為古人有敬老愛幼這樣的德行風範,在社會上是強調這一點的,《禮記·大學》當中說:「上老老而民興孝」,這裡第一個「老」是用作動詞「尊敬」,恭敬老人,這是指上位者、天子能夠恭敬老人,老百姓自然能夠落實孝道;還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孟子·梁惠王》當中的經文,這裡的第一個「老」字也是動詞的用法,是「尊敬」的意思。

  「老」字用作形容詞有年高、年久、久遠的,這都非常常用的用法,我們在這裡因為時間的關係就不一一地列舉,對於這個漢字我們就分享到這裡,總之,大家看了「老」字最初的字形還有字義,以及在經典當中出現關於「老」字的內容,都是在提醒我們要能夠真正地敬老、尊老、愛老,這是孝道的一個方面。

  那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