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八頁第五行開始看起。今天我們開始進入第六個章節,「正宗分:行藏有據」,從「索居閑處」一直到「淩摩絳霄」。我們來看一下張清泉教授所作的整部科判的段落,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我們是從第一章「總論三才」序分,開始學起。緊接著來到「正宗分」的部分是「綱常五論」,「綱常五倫」涵括了兩個部分,首先是「五倫關係」當中的君臣、還有父子,接著下一個部分是從夫婦、兄弟到朋友,這部分是「綱常五倫」的內容。接著是「治平天下」,也就是治國平天下,在前面的課程我們剛剛學完了第五個章節,「農為治本」。

  從今天開始進入到第六章的學習,這是「行藏有據」。為什麼張教授會這樣起名呢?「行」是「用之則行」的意思;「藏」所指的是「捨之則藏」。「行藏有據」是說,當一個人有機會遇到好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能夠充分發揮他的才幹,這時候他就出來做官。做官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普利群生,能夠幫助國家社會、幫助老百姓,這是「行」,「用之則行」。但是反過來如果天時、地利、人和種種的條件都不具足,時機不宜,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就趕緊退隱下來,「捨之則藏」。因此無論這個人到底是「行」還是「藏」,是「進」或是「退」,都有一定的時機跟機宜。這是「正宗分」,張教授在科判當中給這章起名叫「行藏有據」,它的內容是如此。

  下面我們開始進入正式的第六章的經文,大家請看《千字文》第六十八頁倒數第二行:「索居閑處,沉默寂寥」。這句經文,「索居」指的是辭掉官職回到家鄉,古人常說告老還鄉。這之後過著退隱跟獨居的生活,他的生活過得很悠閒,能夠過著閒適而又清淡的生活。這一句就是「索居閑處,沉默寂寥」。「索」有獨自的意思;「居」則是指居住,也就是他辭官歸隱之後離開了人群,獨自生活居處在一個地方。原本他在官場上,每天需要接觸到很多的人,這些應對進退的事情相當地龐雜,有很多的人事。可是現在他能夠辭官退隱,這時候離開了人群,開始獨自在一個地方生活。「索居閑處」,「閒」是安靜而又悠閑的意思;「處」是他所居住的地方,或者是「居處」。

  什麼是「沉默寂寥」?「沉默」是說,他歸隱的生活是一個人獨居,所以在平常,他就不需要再去跟一般的人應酬和交際,要說話機會不是很多。「寂寥」,「寂」是寂靜的意思;而「寥」則是很冷清,這裡面也有寂靜的意思在其中。因此這種寂靜、淡泊的生活,是一個隱居辭官,歸鄉之後的人,是過著這樣的日子。

  下面我們開始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的漢字,「索居閑處」,先來看一下「閑」字。在投影片上,大家看到的是金文還有小篆的字形。這兩個字形,看起來是很接近的。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閑」,它是由哪兩個部分所組成呢?一個是「門」,中間有一個木頭的「木」,這是「門中有木」。而「木」放在「門」中是起一個什麼作用呢?「以木歫門」,「歫」有「止」的意思。所以這塊木放在門上,它的作用是防止從裡面跑出來,或者是從外面闖進去的人。

  於是我們會看到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對於「閑」字解釋它的本意是「闌」的意思,有「遮止」的意思。「閑」,換句話說,它是門上的一個柵欄跟木欄。比如《周禮》有一句經文說:「舍則守王閑」,「閑」按照《說文》的解釋,它的本義是「闌」,也就是柵欄和木欄的意思。這是「閑」字最初的本義是如此,我們通過金文以及小篆的字形就能夠體會出來。

  當「閑」字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有許多不同的意思。有它的本義,也有一些意思是它的引申義。此外「閑」字可以用作動詞,用作動詞有「防備」的意思。比如我們在學習聖賢教育,常常會聽到一個說法叫「閑邪存誠」,這句話在印祖的《文鈔》當中常常會出現。其實「閑邪存誠」是出自於《易經》,《易經》的經文是說:「閑邪存其誠」。所以「閑」在這句經文中是用作動詞,有「防備」的意思,註解當中說「閑」就是「防」,「閑邪」也就是要防止這些,比如邪思、邪念、邪行,身、口、意方面不善的部分,都要防備它,不要去違犯。只有「閑邪」才能夠「存其誠」,這是《易經·乾卦》當中的內容,這裡的「閑」是用作動詞。

  而「閑」也有形容詞以及副詞的用法,當「閑」用作形容詞跟副詞的時候,有一個共同的意思是閑暇、空閑。這個意思在我們平常使用這個字的時候是比較常見的,比如空閑或者是閑散的,這個意思都比較常見。這個字我們簡單地跟大家做一下介紹,我們要瞭解到它用作不同的詞性,名詞或者是形容詞、副詞,都有不同的意思。但是通過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我們會看到這個字其實在最初的本義是「闌」,柵欄的意思,是門上的那塊木頭。

  接下來再來看,「沉默寂寥」的「寂」,「寂」字大家看到在投影片上有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是由哪兩個部分所組成的呢?「寂」字是從「宀」,上面有一個寶蓋頭,它是一個房子的樣子;下面是它的聲旁「尗」,「尗」跟作草字頭的「菽」是互為異體字的。在許慎《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寂」字最初的本義是「無人聲」的意思。所以什麼是「寂」呢?這個字的本義是非常安靜而沒有人的聲音,就是「寂」。

  「寂」字的上面是一個寶蓋頭「宀」,我們學過很多字都是有寶蓋頭,瞭解到古時候「宀」字本身是房子的意思,人所居住的房子是「宀」。但是這個房子裡面卻非常的安靜,沒有人的聲音,這就是一棟很寧靜的房子的樣子,所以從「宀」。「寂」字,我們後來所通行的「寂」字,在「尗」旁邊有一個「又」,這是我們現在所通行的寫法。

  我們來看一下「寂」字,首先可以用作動詞,比如說「圓寂」還有「寂滅」,這樣的用法是佛門當中的用詞。比如說在淨土宗當中,如果說到「圓寂」,大家看一下這裡所引的是《蓮社高賢傳》說:「遠公歸寂」,「寂」是代表「圓寂」的意思。淨土宗的第一代祖師是慧遠大師,慧遠大師當年結蓮社有一百多人,共同修持念佛法門,而且在蓮社當中是各個都往生,非常的殊勝。「遠公」這裡指的是「廬山慧遠大師」;「歸寂」這是代表他往生圓寂了,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意思,所以這裡的「寂」是用作動詞。

  而「寂」在用作形容詞的時候,有安靜的意思。我們看到這個意思和「寂」字最初造字的時候,它的本義是很相應的。因為「寂」的本義是代表在一個房子當中,非常安靜而沒有人的聲音,因此它作形容詞有安靜的意思。而用作副詞,像寂然,這也是非常寧靜的一種意向。這是「沉默寂寥」的「寂」,我們分析了這個字的形、音、義,其實通過很多字古時候的字形,我們會對於它造字之時的本義有一個更加形象的認識。很多的意思後世比較常見的,往往是從本義不斷地引申出來,但是它們之間往往都會有一定的關係。

  在講解「索居閑處,沉默寂寥」這句經文的時候,張教授在他的課程當中也用了很多篇幅,來介紹雪公李炳楠老居士所寫的詩。因為我們一般人都會覺得,當他告老還鄉走上了隱居的生活,看起來好像對於世間的事情往往是漠不關心,對於國家、社會也都不聞不問,這是一般人的理解。他歸隱在山林當中,就開始享受悠閒而又寧靜的生活。但是張教授也談到,因為他也親近過雪公太老師、徐醒民老居士,就感受到像雪公太老師他老人家的精神,那種對於國家社會、對於民族、對於蒼生的深切的關懷,他是深深地能夠體會到。

  因此像雪公他老人家,老人家早年曾經當過官,老人的生平我們在前面的課程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他在山東當年做官的時候,專門負責在監獄裡面判案子,照顧監獄犯人的生活。那個時候還想著說,這些犯人生活的條件太差,所以想盡辦法去改善他們的生活。並且對於他們施行非常良好的教育,希望能夠從心靈的方面,真正地幫助這些犯人去棄惡從善、改邪歸正。所以雪公老人家在政府的單位做事是兢兢業業,時時刻刻都想著眾生的需要和百姓的需求。可是如果離開了政府的工作,開始過著隱居的生活,他老人家就從事於儒、釋、道聖賢的工作,同樣是為了社會、為了百姓奉獻他的心力。這一點可以從雪公老人許多的詩作當中,體現出這位老人家念念為了蒼生,不惜犧牲自己、燃燒自己的精神。張教授舉了很多的詩作,我們可以來參考。

  在這裡我們選擇一首大家可能是比較熟悉的,叫做《殘燭》:「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我們看左邊這一幅墨寶,是雪公他老人家親自所寫的墨寶。這首《殘燭》,看他所描繪的是一隻蠟燭,而且這隻蠟燭並不是剛剛開始點燃,而是快要燃燒殆盡的一隻殘燭。我們很明顯地可以體會到,這是雪公老人在描述他自己,老人家到了八十多歲、九十多歲都還堅持上講台去教化眾生。

  這一點,我們也在師父上人的身上,看到了這種為人師表的風範。師父上人老人家也是八十多歲、九十多歲,我們大概在十年前到香港開始聆聽《淨土大經科註》,那時候師父老人家是八十多歲,八十五歲的時候。一天講經四個小時,其他的時間還要接待很多來訪的客人,同時對於宗教團結、恢復宗教教育以及復興儒、釋、道傳統聖賢教育這方面的事業,老人家都還要不斷去操心。即使八十多歲的高齡,那個時候的工作量也是超過一般的年輕人。

  所以師父上人真的是學習他的老師,雪公李炳南老居士的風範。即使這隻已經是燃燒殆盡的蠟燭,八十多歲、九十歲,照一般人來說是風燭殘年了,可是他怎樣呢?「全憐暗路人」,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他的一片熱心,為什麼?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精神,他們所憐憫的都是想到眾生在黑暗的長夜當中,沒有辦法得到智慧的光明。想到這些在暗夜當中行走的路人,於是不惜在自己八十多歲,甚至九十多歲的高齡,都還兢兢業業地在為了眾生而奔波,為了眾生而在這裡諄諄地教誨。「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這隻殘燭雖然是到了風燭殘年,可是依然希望燭光可以照得更遠,可以照亮更多在暗夜當中行走的路人。「不惜自焚身」,從來不吝惜自焚其身,即使為了眾生,只要他們能夠得聞正法,只要他們能夠得到儒、釋、道聖賢教育的智慧光明。像雪公老人,像師父上人,這些老人家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去照亮別人。

  這是雪公老人寫的一首詩,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位老人家一生為人師表的風範。真的就像一隻蠟燭一樣,蠟燭的精神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因此,我們會看到師父上人無論是走到世界各地,在老人家的客廳、書房還有攝影棚當中,一定會供奉老師的德像。而且一生講經說法,念念都沒有忘記老師對他的教導,這就是尊師重道的一種體現,始終都是效法老師的精神。同樣都是弘法到了九十多歲都沒有停止,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精神。

  這種精神,我們看到「索居閑處,沉默寂寥」,會想到這兩位老人家,他們的心就像范仲淹先生一樣,「居廟堂之高」,他憂的是什麼呢?他憂的是人民百姓,「則憂其民」;而「處江湖之遠」,當有一天他不做官了,被流放或者貶官了,這時候離開朝廷很遠了,他憂的是什麼呢?「則憂其君」,他進也憂,退也憂。而他什麼時候才會樂呢?范仲淹先生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一位官員心存蒼生、心存國家社會。無論他是在朝廷當中,還是在江湖之遠,離開了朝廷被貶官到遠方,無論是在什麼境緣當中,他心裡都不會忘記蒼生百姓,是這樣的一種胸懷。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大家請接著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第六十八頁的倒數第二行:「求古尋論,散慮逍遙」。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什麼是「求古尋論」?這一句經文所說的是歷史的文獻,比如我們曾經學過《漢學工具書》的課程,介紹過《四庫全書》的經、史、子、集。在這些歷史古人的典籍當中來尋找古人的智慧,這是「求古尋論」,「論」是論述,通過古人留下來的典籍,去學習他們智慧的結晶和智慧的承傳。因為古時候要得到一部書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古人一定是把畢生的智慧經驗都濃縮在這些典籍當中,才能夠流傳到後世。這部書如果不是具有一定的價值,在古時候印刷術並不是那麼發達,要流通不是很容易。所以會傳到後世,很多典籍都是很有它的歷史價值的,這是「求古尋論」。

  也就是一個人退隱山林之後,就開始尚友古人、閱讀古書,來學習前人的這些嘉言懿行。這裡有一首詩是古人所講的兩句話:「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鳥」是指普通的一隻小鳥,「鳥隨鸞鳳」,這隻鳥要是追隨著鸞鳳,我們知道在古時候有很多祥瑞的動物,比如麒麟、鳳凰,還有龍、神龜等等。這些都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祥瑞的動物會出現,「鸞鳳」也就是鳳凰,在鳥類當中,當然是不同於一般的普通的鳥。所以普通的鳥要是能夠追隨一隻鸞鳳,則「飛騰遠」,可以飛得很遠,飛得很高。而「人伴賢良品自高」,賢良之人就是所謂的善知識,有德行、有學問。如果我們所結交的都是這樣的善知識,常常親近這些有德行、有學問的人,那麼他的人品自然會跟著崇高。這個道理就像古人所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親近什麼樣的人是很重要的,結交什麼朋友或者是追隨哪一位領導,都要非常慎重地來選擇。

  下一句「散慮逍遙」,這句經文是指一個人退隱山林之後,開始去讀古人留下來的著作,可以遣除雜念,「散慮」是排遣內心的憂慮的意思;「逍遙」是悠遊自得的意思,他非常自在逍遙,過著悠遊自得的生活。這種快樂,真的是一般人很難想象的,為什麼?一般的世俗人只知道世間的五欲六塵、財色名利,覺得這些是令人很快樂的事情。可是他真正體會不到,當一個人能夠親近古人,去閱讀儒、釋、道聖賢的經典,在這其中所得到的法樂、法喜,絕對不是世間物質的享受所能夠比擬的。

  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我們就做一下分享。下面再來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求古尋論」,我們來看一下「論」字。在投影片上是小篆的字形,小篆的「論」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左邊是言字旁,右側則是「侖」聲,是它的聲旁。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論」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議」,我們常說議論、議論,所以「論」最初是「議」的意思。什麼是「議」呢?是「相與究詰以辨難解惑」,叫作「議」。比如相互在討論或者在切磋,這樣我們對於一些有疑惑的地方慢慢能夠解開,所以這個字是言字旁,是從這裡來的。再來看右側的「侖」,這是它的聲旁。「侖」字本來的意思是敘述的「敘」,它本來是「敘」的意思,也就是「次第」。「論」的這個「侖」,是按照循從它的條理、按照次第來推究,就是「論」,所以「論」從「侖」聲是這樣來的。

  這個字本身也是一個多音字,比如說作「議論」的時候是念作lùn。可是例如我們在學習經典有《論語》,這時候不能讀四聲了,要讀二聲,讀論語。當它讀音不同的時候,這個字就代表著不同的意思。當這個字讀作lùn,作名詞來解釋,有「議得其宜」叫作「論」。我們剛剛說過,「論」字原本的本義是「議」的意思,所以「論」作名詞就是「議得其宜」,叫作「論」。它也可以指「言語」,言語也叫作「論」。比如我們常常說謬論、細論,這是它作名詞的時候作「言語」來解。「論」作名詞也可以作文體的名稱;它也有動詞的用法,「論」作動詞,比如可以作「考量」來解,也可以作「稱述」來解,這是作動詞;作形容詞是「好議論」的意思。

  當這個字讀作lún的時候,用作名詞是通倫理的「倫」,也就是通人字旁的「倫」,是「理」的意思,「理」叫作「倫」。比如《禮記·王制》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凡制五刑,必即天論」,這個「論」是「理」,指的是天理,天倫就是天理。所以古代就像皋陶,他是負責刑法的。古代的君王,還有這些大臣在制定刑法的時候,也是要依循一定的原則。「必依天論」,一定要按照天理來制定刑法。

  再來「論」字讀lún的時候,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部經典叫作《論語》。《論語》這部書,是孔子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進行教學,教學當中有很多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對話當中有一些體現出孔老夫子教育思想的內容,就被記錄下來流傳於後世。而夫子一生教化的學生是很多的,每個學生都聆聽到夫子不同層面的教誨。所以這些教誨他們記錄下來,在孔老夫子過世之後,這些門人弟子開始進行編輯,成為了《論語》這部經典。這個過程在《漢書.藝文志》當中有記載。所以《論語》這部書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的經典,傳到現在有二十篇。我們看到「論」字有兩種讀音,有讀lùn,也有讀lún,不同的讀音代表不同的意思,我們在實際的語言環境當中要把它分辨清楚。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字,「散慮逍遙」,我們來看一下「逍遙」的「逍」字。在投影片上的字形是小篆的形體,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逍」是從「辵」,是左邊的走字旁,我們口語常講的走字旁是「辵」這個部首;「肖」聲,右側是它的讀音。本來「逍」這個字是指「逍遙」這個詞而言的,所以一般它不是獨立存在,是和「遙」合在一起用作「逍遙」。

  而「逍遙」的本義是什麼呢?「逍遙」最初的本義是「翱翔」。我們常說某一種鳥類在天空翱翔,所以「翱翔」是指在天空盤旋的意思。在天空盤旋,我們想想看,雖然我們不能夠體會到像飛龍在天,或者是鳳凰在天空飛翔,在梧桐樹上鳴叫那種感受。可是如果大家曾經坐過飛機,有時候也能夠體會到一點,自由自在在天空飛行的時候,那種感覺是非常悠遊自得的。所以逍遙的「逍」從「辵」,也就是走字旁,是這樣來的。再來「逍」字的聲旁是右側的「肖」,「肖」是什麼意思呢?它本來的意思是「骨肉相似」,叫作「肖」。當盤旋在天空翱翔的時候,「有如舊往復以飛」,有這個意思,所以「逍」從「肖」聲。

     「逍」字的讀音只有這一種讀作「逍」,而「逍」往往是跟「遙」合在一起,所以「逍遙」這個詞,本身有「優遊」的意思。比如這裡舉古歌,一首古歌上面寫:「逍遙九州無所定處」「逍遙」就不一定指飛翔了,而是在九州這裡優遊,是這個意思。這是「逍遙」用作動詞,有「優遊」的意思;而「逍遙」這個詞,當它用作副詞是指的「優遊自得」意思。

  我們看到在這裡有一段文,是出自《五燈會元》,這是跟佛教當中的禪宗有關,我們知道禪宗有許多的公案,所記載的是在中國歷史上修學禪宗,有人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些公案。因為佛法分成正法、像法跟末法,傳到中國來非常興盛的時候是像法時期,所以很多人在這時候是修學禪宗法門的,《五燈會元》是跟它有關。這裡引用《五燈會元》有一段文說:「二十四臘逍遙自在,逢人則喜見佛不拜」,「逍遙」是指非常優遊自得的樣子。

  當然我們知道禪宗的公案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時候所描述的境界,所以一般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夠用自己的意識去理解的,也是必須你也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才能夠真正領會它所講的意思。所以它往往是意在言外,所描述的是一種悟入的境界,當然這個悟有小悟也有大悟,也有大徹大悟。我們都不能夠從字面上去理解它,從字面上去理解就很容易依文解意。「逍」字跟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知道平常「逍」字往往是要跟「遙」合在一起,作「逍遙」來解,它最初的本義就是翱翔的意思,像飛龍在天,能夠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那種感受是非常優遊自得的。

  我們今天學到這一句,「求古尋論,散慮逍遙」,這句經文是我們剛剛所介紹的,當一個人退隱回鄉過著隱居的生活,這時候開始跟古人尋找智慧,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這樣的場景我們會想起佛在經典當中,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段話,對於世人的警示是非常深的。這是《無量壽經》當中所講:「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師父上人在講到這句經文的時候,提醒我們要多想一想這四句話的意思。

  「愛欲榮華」,這是每一個人都非常喜好的,可是我們知道這些「愛欲榮華」往往是沒有辦法保住的。一生當中能夠受用時間是相當的短暫,因此一定要把它看破,真正看破之後怎麼樣呢?是「深入經藏」,也就是《千字文》這裡說的「求古尋論」,在佛法來說是深入經藏,為什麼要深入經藏?古大德曾經說過,所謂「世味哪有法味濃」。什麼是「世味」?像這裡經文所講的「愛欲榮華」,這就是「世味」。「世味」是世間的滋味,世間的滋味怎麼可能跟佛法的法味來相比?可是佛法的法味究竟是如何?這當然也是如人飲水、泠暖自知。

  我們世間的一般人不容易體會到,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時代,為什麼?「法味」是真的,「世味」是假的,要想學真的就像師父上人所強調的,必須要用真心才能學到真的。現代人沒有用真心,往往用的是妄心,用的是虛情假意而不是真心。究竟真心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如同印光大師常常說的「誠敬」,真誠、恭敬。這種態度現代人往往不具備,而且這種真誠、恭敬的態度,是需要從小去培養的。可是現在很多人,從小父母也疏忽了,父母雙親要在外面工作賺錢,沒有人教導他,所以孩子有時候是交給祖父母來照顧,可是祖父母對於兒孫往往很溺愛、非常疼愛,一切都隨順他,往往造成了隔代教育的許多問題。

  我們看到現在的小朋友是什麼對他產生最大的影響呢?師父上人談到是這些網絡、電視媒體、電動玩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本來孩子具有的天真、真誠,可是平常接觸太多電視媒體、電動玩具這些訊息,把他這種天真和真誠都消耗掉了,變成孩子不懂得如何來孝順父母,也不懂得如何尊重長輩、友愛兄弟。像這些都是人倫教育當中最為基本的要求,可是現在的孩子往往不能夠做到,這是沒有誠敬之心。長大之後呢?長大之後就更是如此,為什麼?因為他養成習慣了。所以看到現在的孩子,他表現在外面往往都是非常的浮躁,他的內心也沒有誠敬之心,真的是心浮氣躁。

  師父上人在講席中常常強調,像這樣的心態要求聖賢的學問是很大的障礙。即使是孔老夫子親自來教都沒有辦法,更不要說學佛法的經教,這就更困難,佛菩薩來教都教不好,為什麼?你吸收不了。怎樣才能夠吸收得了呢?要有誠敬之心。如同淨宗的祖師印光大師他老人家所強調的,一分誠敬,你就能夠吸收一分,得到一分的利益;如果是十分誠敬,你就能夠吸收十分,得十分的利益。可是我們看到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分誠敬呢?幾乎是沒有。一個人沒有誠敬心,這在古時候老師是不會教他的,你可以在旁邊旁聽,但是老師不會教他,為什麼?因為他不能夠接受,並不是老師不慈悲,不是老師不願意教。

  所以師父上人談到這一點,真的是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復興,這是非常困難的一個關鍵,特別不容易突破。其實學佛問題也是出在這裡。一個人心浮氣躁,對於這些「愛欲榮華」,他覺得這些東西很快樂,是好事,他天天追求這些、天天享受這些,又怎麼肯放棄呢?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段,對於我們學習聖賢教育,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開示。最重要的還是要把這種真誠、恭敬之心找回來,這是我們談到,「求古尋論,散慮逍遙」。怎麼樣能夠從古人的典籍當中汲取智慧、汲取經驗,這是自己本身也要具備真誠、恭敬、誠敬的條件,才能夠吸收得了。

  這句經文我們學習到這裡,大家接著看下一句經文,這是六十八頁的最後一行:「欣奏累遣,慽謝歡招」。這句經文「欣奏累遣」的「欣」,指的是欣喜的、喜悅的事情;而「奏」是通三點水的「湊」,是「會合」的意思,把它聚合、組合起來;「欣奏」指的是,把這些欣喜的事情會合起來。「累遣」,「累」指的是憂愁;「遣」是排除,「累遣」是把憂愁的事情排遣掉,這是「欣奏累遣」。

  「慽謝歡招」的「慽」是憂傷,跟前面的「累」作憂愁,意思相近;而「謝」是拒絕的意思,「慽謝」是拒絕憂傷的事情。心字旁的「慽」比較少見,張清泉教授談到,它和「小人長戚戚」的「戚」是相通的,是憂傷的意思。所以「慽謝」是拒絕憂傷,招來喜悅跟歡樂的事情。「欣奏累遣,慽謝歡招」,合起來的意思是說,當我們把喜悅的事情串聯在一起,就能夠讓這種喜悅的心情加倍;同樣地如果把勞心的事情排除掉,憂愁就不會發生,這樣能消除不盡的煩惱,並且獲得無限的喜樂。實際上這句經文也是承接著上面的文而來的,因為上面是說到一個人開始過上隱居的生活,所以這位隱居的人,平常喜歡讀古書,在古書當中和古人做朋友。通過這種方式來排遣他內心的憂愁,並且尋找讀書的快樂。

  這裡張清泉教授在講解這段經文的時候,也是引用雪公老人所寫的詩,我們都可以自己來學習參考。張教授講解的非常地好,因為他曾經親近過老人家。而且他自己本身是多才多藝的,你看書法寫得好,吟誦吟詩也吟得好。所以在英國漢學院的課程當中,張清泉教授所教的課程,學生們是非常喜歡的。他所引用的雪公老人的這些詩作,我們可以自己來學習。古人都是詩以言志,從一首詩裡面可以抒發他的心境,闡述他的志向。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欣奏累遣」,我們來看一下「欣」。「欣」大家看投影片上的是小篆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還有金文的字形。金文大家看到左邊是一個「斤」字的變文。汪立名先生認為,金文是古時候的「欣」字,我們可以看一下它的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再來看小篆的「欣」,大家看一下投影片的字形。小篆的「欣」是「從欠」,它右側是「欠」,「斤」聲,左側的「斤」是它的聲旁。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欣」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笑喜」的意思。而我們看右側的「欠」,「欠」字是代表「張口舒氣」。我們想想看一個人當他非常開心、滿臉笑容,喜悅的心情呈現在臉上的時候,常常會是什麼樣?肯定是張著嘴在笑,張口舒氣很開心的樣子,所以「欣」從「欠」。

  再來看左側的「斤」,它本來的意思是「斫木」。「斫」是砍斫,也就是拿著斧頭、拿著刀這些工具去砍削,叫作「斫」。《說文解字》解釋「斫」是「擊」的意思。所以「斫木」是砍木頭的意思,拿著斧頭、拿著刀去砍木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我們以前曾經在安徽的一個小縣城,是在廬江。那時候我們在廚房裡面燒的灶還是用柴火去燒,所以平常到山上去撿柴火,需要拿斧頭砍柴。如果有同學在鄉村生活過,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砍木頭。當你拿著斧頭在砍木頭的時候,會發出連續不斷的聲音,劈木的那種聲音。而一個人當他非常開心、滿臉笑容、喜氣迎人的時候,往往他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他也會發出一種連續不斷的,非常開心、嬉戲玩樂的這種聲音,所以「欣」從「斤」聲是這樣來的。

  「欣」字當它作名詞解,第一個意思是喜悅,讓人非常喜悅、快樂的叫作「欣」。而當它作動詞同樣也是有喜樂的意思,比如《禮記·月令》有一句經文說:「無不欣説」,這個「説」雖然是言字旁,但是不能念作shuō,也是yuè,它和「欣」意思是相應的。這是《禮記·月令》的經文,「無不欣説」,「欣」在這裡是動詞,它是代表「喜樂」,代表一個人非常歡喜、很愉悅的樣子。

  又比如像陶潛(陶淵明),在《歸去來辭》當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欣」也是代表一種喜悅的心情。陶淵明是非常有德行的一位高士,他的這種德行跟節操,是很不屑於在官場當中為了五斗米而折腰,過著那種需要去逢迎巴結、諂媚還有跟很多世俗的人來往,他是很不喜歡的。最終他得以歸隱到自己的故鄉,種上幾畝田,種上他喜歡的花,再種一些菜就可以維持日常的生活。他內心當中是非常喜歡這樣的日子的,無拘無束,也不會被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所拘束和牽掛。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這樣的隱士,陶淵明比較有名氣,是因為他寫的詩作流傳到後世,人們都爭相傳頌。其實他也是體現出中國人特別是讀書人,內心世界當中非常嚮往的那種生活。古時候的隱士是很多的,我們前面跟大家分享過,師父上人原先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二十四史、二十五史有一個《隱逸傳》,專門給這些隱士們立傳?後來終於明白了,這些隱士雖然並沒有為國家建功立業,可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是「與人無爭,於世無求」。因為他自己本身有很好的才華跟能力,可以去爭取一定的位置,有能力卻不去爭,這是他留給世人最好的一個典範。

  世人見到名利,見到這些五欲,沒有不去追求的,沒有不去爭取的。可是這些隱士,他們即使是到手的名利也不願意去爭。讓世俗之人看到他們的榜樣,會把許多要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放下,這是他們的功德。所以《二十四史》為這些隱士立傳是有道理的。

  這是「欣」用作動詞,有喜悅的意思。同樣用作副詞也是代表喜悅的樣子,「欣」還有欣然、欣欣,都是代表一個人內心的喜悅。《史記》當中記載:姜嫄看到一個巨人的足跡,「心欣然欲踐之」,她內心是很喜悅的,所以要踩巨人的足跡。

  這個字我們就學到這裡,再來看下一個字,是「慽謝歡招」的「歡」。「歡」我們在投影片上看到的是小篆的字形,最初看到小篆的時候,左側的字形會想到,這一定是一種鳥類的動物,你看牠的眼睛、身上的羽毛都非常清晰。在《正中字典》當中還有金文的字形,它的字形跟小篆的字形很接近。我們來看小篆的「歡」,小篆的「歡」是「從欠,雚聲」,左側是它的聲旁,是「雚」聲。

  實際上,「雚」我們看小篆的字形,確實覺得是一種鳥,這種感覺是沒有錯誤的。因為「雚」確實是一種鳥的名詞,是小雀的意思,在《說文解字》當中說:「小爵也」,「雚」就是一種鳥。歡喜的「歡」字在《說文繫傳》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是喜樂的意思,所以「歡」跟我們剛剛學過的「欣」,意思很接近。「歡」是喜樂的意思,是形容一個人非常喜樂的樣子叫作「歡」。人在喜樂、很開心的時候,往往會發出聲音,「輒有聲氣」,所以從「欠」,它右邊有一個「欠」。

  再來左邊的「雚」是一種鳥,在《說文解字》當中是解釋「小爵」,也就是一種小雀。這種小鳥平常是蹦蹦跳跳、飛來飛去,叫得很開心,你看到這些小鳥是一種很快樂的樣子、很喜樂的樣子。所以「歡」從「雚」聲是這樣來的。

  「歡」當它作名詞解釋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喜樂的情緒,叫作「歡」。比如《禮記·檀弓》當中有一句經文講:「啜菽飲水盡其歡」,「歡」是代表非常令人開心、喜樂的事情。這是它作名詞,作動詞也是有喜悅的意思,比如《孟子》有一句經文說:「民歡樂之」,這裡是動詞的用法,「歡」也是喜悅的意思。所以用作動詞有喜悅、歡喜的意思;用作形容詞是快樂的意思。比如說白居易有一首詩,這首詩寫道:「先務身安閑,次要心歡適」,「歡」是形容詞,形容內心的一個狀況,「心歡適」的「歡」是內心很快樂的一種狀態。「先務身安閑」,「閑」我們前面剛剛學過,在白居易這首詩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他的身是很安閑的樣子,而他的心又是非常快樂的樣子。這往往是古時候的讀書人,所追求的一種境界。

  其實我們會體會到,古人讀聖賢書、學聖賢人一生的生活,即使他在官場上有起起落落,但是因為從小讀過聖賢的經典,因此我們會看到他一生當中,內心還是充滿喜悅,快樂總比痛苦要來得多。即使他有痛苦,也不是為了自己而痛苦,往往都是憂國憂民而產生的憂慮與牽掛,往往不會因為自己的榮辱得失而感到悲傷。這是我們在許多古人的文學作品當中,可以感受出來的一種心境,他為什麼能夠做到這樣呢?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跟他從小受過很好的聖賢教育有關係,不會把自己的功名利祿也好、榮辱得失也好,不會看得太重。因為在中國古代,讀書人內心世界當中有一片寧靜的淨土,在這片淨土當中他可以跟聖賢對話,他可以過上神仙一般的生活。這種歡樂,往往是跟一個人在官場上得到高官厚祿的這種「世味」所無法相比的。

  所以古時候雖然有很多人是「學而優則仕」,去做大官,去立大功、成大業。可是也有很多人,他並不嚮往這些功名利祿,而是去學做神仙,甚至於學做佛、做菩薩,學習成佛作祖,當個聖賢人,這個思想境界是更高的。所以我們也會看到很多讀書人,他除了自己在官場上的一番事業之外,往往也會結交許多方面的好朋友。跟一些道士,或者是跟一些高僧來往,常常在一起去探討聖賢的經典,這是人生一種很快樂的事情。

  「歡」字,作形容詞也有歡樂的意思,像《孝經》裡面說:「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歡」是歡樂的意思。我們看「歡」作副詞,代表喜悅的這種性態,同樣也引了陶淵明的《歸去來辭》:「童僕歡迎,稚子候門」,歡迎的「歡」是作副詞,也是代表一種喜悅的性態。這個字我們介紹到這裡。

  我們看到,「欣奏累遣,慽謝歡招」,這樣一種歡喜的表法,在佛門當中是以彌勒菩薩來做代表的。平常要是大家去過佛教的叢林寺院,當中會看到佛教正規的建築。進到山門首先第一個見到的建築物是天王殿,而在天王殿當中所供養的是彌勒菩薩,以及四大天王的像,四大天王是護法神。護法神是護誰的法呢?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強調,是護我們自己的法。這是代表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進入佛門,來學習佛陀教育,同時也說明了學佛必須要具備的條件。首先當我們進到山門,來到天王殿當中第一眼所看到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這是大家特別常見的,但是像在北京,我記得以前參觀過北京的雍和宮,如果大家到雍和宮去看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像又是另外一個樣子,不是布袋和尚的樣子。

  一般的寺院,大家所看到的彌勒菩薩都是布袋和尚,像我們在極樂寺、淨宗學會,也是一進門第一眼看到彌勒菩薩的樣子。我們會看到彌勒菩薩是笑臉迎人,笑瞇瞇的樣子,這是告訴我們什麼呢?是告訴我們要想學佛,首先要笑臉迎人,不能夠發脾氣,發脾氣不能學佛,一定是歡歡喜喜的,這是彌勒菩薩給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其次我們會看到彌勒菩薩的肚皮很大,肚皮很大是代表什麼呢?肚皮很大是代表什麼都能夠包容,也不跟任何人計較。所以彌勒菩薩在佛門當中的表法,所代表的是教我們要「生平等心,呈喜悅相」。對待任何一個人、對待任何事物,都要能歡歡喜喜,而且心裡是平平靜靜的,不要跟任何一個人計較。當我們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才可以入佛門,所以說為什麼彌勒菩薩在一般的寺院、道場當中,所在的位置是面對著大門呢?這是當人們一進大門,就提醒我們一定要像彌勒菩薩這樣,生平等心、呈喜悅相,這樣才有資格進入佛門。所以我們看到彌勒菩薩這種布袋和尚的形象,表法就是這八個字:「生平等心、呈喜悅相」。也是教我們入佛門,要像彌勒菩薩這樣子笑臉迎人,而且肚量很大,能夠包容。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接著看下一句六十八頁最後一行:「渠荷的歷,園莽抽條」。大家來看一下,「渠荷的歷,園莽抽條」的「渠」是溝渠,人工所挖掘的一個水道;「荷」是荷花的意思;「的歷」是鮮明和光亮的樣子。所以「渠荷的歷」,這是說在夏天的時候,長在河渠當中的荷花盛開,它的色澤是非常的鮮明,「的歷」是鮮明而光亮的樣子。

  「園莽抽條」,這裡的「莽」是「草」的意思,草叢、草木,草木很茂盛。「園莽抽條」,「抽」是萌發;「條」是細條跟細枝。所以「園莽抽條」所指的是春天的時候,我們知道春天是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的一個季節。於是滿院子裡面有很茂盛的草木生長出來,這些草木都長出了細細嫩嫩的枝條。這是「園莽抽條」,這一句經文簡單的意思是如此。

  我們來看一下這裡面的漢字,「渠荷的歷」的「荷」。「荷」字在投影片上面是小篆的字形,小篆的「荷」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何」,這是它的聲旁。在《說文校錄》當中解釋,「荷」字的本義是「芙蕖葉」的意思。「芙蕖」是什麼呢?芙蕖是「蓮」,所以「荷」的本義其實是「蓮葉」,蓮花的葉子叫作「荷」。「蓮」是草本,所以「荷」是從「草」,在《埤雅》當中說,「荷」是「總名,華葉等名具衆義,故以不知為問,謂之荷也」,這是《埤雅》當中的解釋。《埤雅》我們在《漢學工具書》的課程中也介紹過,是文字、聲韻、訓詁專業課程當中,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荷」作名詞來解釋是「荷」,又叫「蓮」。當然荷花跟蓮花之間也是有區別的,但這兩種花大家往往也會混著稱。它們在古時候還有不同的名稱,比如說「芙蕖」、「菡萏」。大家學三時繫念法會有「菡萏花開月正明」,都是蓮花、荷花的別名,我們在古書當中會看到,有時候稱作「芙蕖」,有時候稱作「菡萏」。「荷,地下有根」,我們常常會吃到像蓮藕或者是蓮子,所以蓮藕是一節一節的,節與節當中有很多管狀的空隙,蓮藕可以生著吃,也可以熟著吃,而它的葉子是又大又圓,像荷葉也可以做成食物,我們都吃過荷葉飯,把糯米做的飯包在裡面非常的香。這是它的葉子,其實荷花還有蓮花全身也都是寶。

  葉子的下面有長長的柄,離開水面,我們在荷花盛開的季節會看到很多荷葉,露出在水面。所以荷花跟睡蓮是很不一樣的,睡蓮的葉子是飄在水面上,荷花的葉子是離開水面的。在夏天的時候,荷花會盛開,有淡紅色的花、還有白色的花。花托是一種倒圓錐的形狀,裡面很多小孔,小孔裡面結著蓮子。

  我們看一下《正中字典》下一頁當中有荷圖,我們會看到荷花的樣子,荷花、荷葉還有大家看到裡面生蓮子的蓮蓬。大家應該對於這種植物並不會感到陌生,而且在古時候有很多的文學作品,往往也會談到荷花或者是蓮花,比如《愛蓮說》、有一些詠荷詩,這是古人的詩作或者是文章當中,常常會出現荷花或者是蓮花的形象。所以它作名詞的時候是指荷花,無論是文學作品當中還有經典裡面的表法,它都是具備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形象。

  「荷」字作形容詞,是有荷葉製成的,這個意思。這個字它也是一個多音字,它還有一個讀音念作hè,作hè的時候,它的意思跟荷花就很不一樣了。比如我們常說的,「荷擔如來家業」,這時候它是用作動詞,表示肩膀上挑著。關於「荷」字我們介紹到這裡。這是「渠荷的歷」,我們在佛法當中大家可能聽過一個咒語,是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這個咒語在密宗裡面是非常普遍的,跟顯宗人人都念阿彌陀佛一樣,是「唵嘛呢叭咪吽」,念的人很多。但是念咒語,我們要觀想,一定要懂得這個咒的意思。從前師父上人跟著章嘉大師學習,章嘉大師也是傳六字大明咒的咒語「唵嘛呢叭咪吽」。

  這句咒語是什麼意思呢?「唵」是「身」,「嘛呢」是蓮花的意思,「叭咪」是保持,「吽」是「意」。所以我們把它一個一個字的看,六字大明咒的意思就是,「身、蓮花、保持、意」,這種文法是印度的。可是中國的文法不是這樣,中國的文法來解釋這六字大明咒的意思,是說「保持身、意,像蓮花一樣」。所以當我們念六字大明咒,心裡就要想,我的身、心都要跟蓮花一樣。蓮花是代表什麼呢?是代表出污泥而不染,非常地清淨。污泥所代表的是六道輪迴,不染六道。污泥上面是清水,水代表的是四聖法界,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它的花是開在水的上面,這代表「染淨都不染」,是這個意思。所以六字大明咒的意思跟蓮花是有關的,它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身、心要跟蓮花一樣,像蓮花一樣的清淨,出污泥而不染,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到這幅畫是《夏意荷風》,這幅畫是江逸子老師的一個朋友所畫的,有很多畫作都是跟荷花有關,最後把這幅畫挑選出來供養給師父上人,叫作《夏意荷風》,在最近有一次畫展當中,也有把它列在紀念專刊當中。所以荷花的形象是常常出現在許多藝術作品當中,無論是文學、繪畫等等的藝術作品,很多的文人畫家,都會用這個形象來進行創作。而像荷花、蓮花,除了我們前面所說的表法之外,它還會有另外一個表法,是「因果同時」。我們看一般的這些植物都是先開花後結果,可是蓮花、荷花不同,是「因果同時」,它開花的時候果實同時在裡面,在蓮蓬當中的蓮子同時也就成熟了。

  所以它除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這種表法之外,還有另一個表法是代表「因果同時」。我們日後有機會再深入佛教的經典,對於像佛菩薩形象的表法,還有佛門的蓮花或者許多的香、水等等這些供養具的表法,我們都應該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一句經文我們先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