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房子起火了 還不肯出來嗎?-第1344集

  「二乘」,聲聞、緣覺;「根缺」,根缺我們今天講殘廢,六根不完具;「女人」,這些都是比較難轉的,女人是指情執重,不容易放下,念佛佛力加持妳,「頓轉一乘」,這是快速,馬上就把妳轉過來,轉變成一乘根性。一乘是成佛,在大乘之上。

  「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是學佛人終極的目標。所以它也是尊重不翻,用的是梵語音譯的,是很容易翻的。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無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下面又是三,翻作正,菩提翻作覺,用中國話來說,無上正等正覺,這是尊重不翻。學佛終極的目標是什麼?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是什麼人證得的?諸佛如來證得的,就是智慧圓滿了。圓滿的智慧,一生就可以證得。八萬四千法門,學其他的法門,要修無量劫才能證得,生生世世,哪有一生成就的?信有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往生就證得,這是超勝獨妙,不容易。

  「同乘大白牛車,一如來乘。故曰頓轉一乘。」大白牛車是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上的比喻,就是三車,比喻是個大富長者,他的兒女還很小,在家裡面玩耍,玩得很開心,房子起火了,還不肯出來。長者就告訴這些兒女,門口有羊車、有馬車、有鹿車,你們快快出來玩。小孩都出來了,出來之後,沒有羊車、鹿車,大白牛車就是馬車,馬車代表一乘,為什麼?它能夠乘的人多。

  我們抗戰勝利之後,我回到南京,南京那個時候還有馬車。通常一輛馬車可以坐十個人,有十個座位,在路上隨時招手,它就會停下來,很便宜,有趕馬車的,有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現在好像有觀光旅遊的,有這種工具。這都是佛說法的方便。

  下面,「六、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這個重要,這一句話太重要了,不難,很容易修,很容易獲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往生正因」。你看,就是八個字。

  什麼叫發菩提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告訴我們,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發菩提心。這個心一發,極樂世界就註冊、就報名了,蓮花上有你的名字,阿彌陀佛講堂裡面有你的座位,就等著你去了,你的壽命終了的時候,佛來接引你。

  如果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念到功夫成片,阿彌陀佛就會來加持你,就跟你聯繫,讓你見到他,或在定中,或在夢中,他來告訴你,你的狀況,你的壽命還有多長,到時候我來接引你。等於給你授記,你的信心定下來,決定得生。

  這個時候,如果你不要壽命,還有多少年壽命我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走。阿彌陀佛很慈悲,他就帶你走了。跟你約定時間,也不過就是三五天、一個星期,到時候佛來接引。這幾天,為什麼要留幾天,不馬上帶你走?這幾天叫你,你的親戚好友,你告訴他,哪一天佛來接引我,你們大家來看我往生,讓他生信心。妙在這個地方,真的是妙不可言。

  「無論男女老少智愚忙閒,人人能行」。你看這個法門多好,男女老少,有智慧好,沒有智慧也好。海賢老和尚看到好像很愚痴,沒有智慧,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人人都能學!「甚至五逆重罪,地獄相現,臨終苦迫,觀想難成,仍可稱名,而得往生。故云易修」。這說得好!五逆是墮地獄,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個都是地獄罪,極重的罪業,念佛能救你。

  過去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他念佛三年往生,也是造了不少罪業。鍋漏匠的生活比叫化子好一點,四十多歲,苦不堪言。地獄相現前,像張善和,唐朝的,一生屠牛,殺牛為生的,臨終的時候遇到一位法師。

  他地獄相現前,看到很多牛頭人問他要命,逼迫他,他喊,大聲叫救命,剛好,緣,運氣好,有個出家人從他門口經過,聽到裡頭喊救命,他進去看看。他就說看到好多牛頭人來問他要命,和尚拿了一把香放他手上,叫他趕快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就念阿彌陀佛,他說牛頭人不見了,阿彌陀佛來接引我了,那麼快!

  張善和這個故事,記載在《往生傳》裡頭、《淨土聖賢錄》裡面。這樣的情形很多,臨終苦來逼迫你,觀想很難成就,念名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快,也能往生,所以說易修。「信願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獲」,很容易獲得。

  末後這一句,「七、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往生到極樂世界,你所得的果報不可思議,真的是太快了、太高了。「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即得往生,逕登不退。故曰太頓」。到了極樂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太快了。「帶惑凡夫」,帶了極重的罪業,「橫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齊補處」,這個地位跟補處菩薩、等覺菩薩平等,太高了。「此誠十方之所無,故云獨妙」。

  如《禮讚》裡面說,「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國最為精。」遇到這個法門,多生多劫的善緣才遇到。能夠信受奉行,依教修行,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社會動亂,這個法門可以安我們的心。我們不怕,我們到時候有好地方去,一點都不陌生。天天讀這部經,讀這部經可以消災免難,對自己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業順利,社會祥和,國家富強,世界和平,讀經都有分,得做這樣的好事。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221集) 201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