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見善養育 雨露潤草-全1集

  經句:

  見善養育。如雨露之被草木。遇惡勦絕。若鷹鸇之逐鳥雀。人何不努力修善。而甘為惡人、惡神、惡鬼哉。

  ——《地藏本願經科註》

  

  開示:

  善因所感的必然是善果,惡因所感的必然是惡果,不會錯亂。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說:「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

  從因到果必須經歷一段時間。就像種子種下之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才會開花結果,不能馬上得到果實;同樣的道理,作惡或作善之後,不會馬上得到惡報或善報,必須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會顯示報應。很多人不信因果,就因為不了解這個原理。人們往往看到行善的人沒得到善報,作惡的人沒得到惡報;甚至於善人反而得的惡報,惡人反而得的善報,於是就否定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 絲毫不爽 2017/6/14

  

  其實這只是自己太短視,如果把時間範圍拉長到數年或數十年,就會清清楚楚看到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前面所說的,行善之人得到惡報,其實是因為他從前所做的惡因先成熟,所以先得到惡報。作惡的人得到善報,是因為他從前所做的善因先成熟,所以先得到善報。只要假以時日,這些舊的報應消盡之後,新的報應就會現前,就能看到因果確實相應。

  因果報應 絲毫不爽 2017/6/14

  

  善惡因不能互相抵消,但能夠互相影響。後來做的善事會助長先前的善因,而抑制先前的惡因,反之亦然。因此,種了惡因之後,如果繼續造惡,這個惡因將來所結的惡果會大大的加重;相反的,如果造惡之後努力行善積德,將來的惡果就會大幅度的減輕。反過來說,種了善因之後,如果繼續修善,善果就增強;如果造惡,善果就減弱。正因為善惡因之間互相影響,所以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正如道教《太上感應篇》所說:「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因果報應 絲毫不爽 2017/6/14

  

  我在年輕的時候,別人給我算命,壽命四十五歲,我非常相信。那個時候年輕,以為這是遺傳,以後讀了《了凡四訓》才曉得,原來命運是自己過去生中修的因,這一生感得果報,這叫命運。命運是自己造的,與別人無關。自己造的,當然自己可以改變,努力修善,命就好了,拼命造惡,那好命也會變成壞命。每天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有善有惡,所以天天都有加減乘除,小善小惡是加減,大善大惡是乘除,就這麼個道理。

  淨土大經科註(第166集) 2012/1/29

  

  法布施是聰明智慧的因,無畏布施是健康長壽的因,你只要修這三種布施,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統統可以得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它有道理的。法是什麼?法是方法,方法裡頭有染有淨、有善有惡,染污的我們不要,惡的我們也不要,我們只修清淨、只修善,我們的果報就好。

  淨土大經科註(第166集) 2012/1/29

  

  所以大家心不善、念頭不善、言行不善,哪來的福報?外面環境,大乘教裡頭講得多「境隨心轉」,我們的心善,外面環境沒有不善,那就風調雨順,什麼災難都沒有;心要不善,山河大地都產生變化,物隨心轉。佛在楞嚴會上說得很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諸佛菩薩,大善人!他能轉境界,他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真的人有福。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87集) 2005/12/27

  

  如果真的要學佛,那你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也就是要肯定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人都是善人。你要想作佛,那你得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就很容易成佛。即使是個惡人,無惡不作,五逆十惡,他的性本善,他有佛性,他也是本來成佛。為什麼有些人惡?惡是習性,遇到緣不好,染上這些習性。這習性是假的,不是真的,本性本有,習性本無。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52集) 2003/11/19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這兩句話告訴我們要堅定信心,佛所說的智慧、德相是我們自性裡本有的,既然是本有,當然可以恢復。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是本來沒有的,自性裡沒有的,現在好像有了,自性沒有的,當然可以把它放下,我們一般人講,當然可以把它斷掉。學佛學什麼?就學這個,回歸自性而已。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94集) 2010/8/4

  

  萬善同歸,真正懂得這一句,你就曉得修善。什麼叫真善?什麼叫大善?什麼叫究竟圓滿的善?念佛就是善,求生淨土這一念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勸人念佛是善,宣揚淨土是善。為什麼?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這還得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2集) 2011/9/22

  

  我們這些年搞清楚了,彌陀名號確確實實叫萬德洪名,這句佛號,裡面包含無量無邊的功德,不僅僅是阿彌陀佛所修的,十方一切諸佛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念這一句佛號就是念萬德。那怎麼修?真信,一點都不懷疑,真想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句名號就像諦老所說的,一天到晚不要忘記,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

  淨土大經科註(第234集) 2012/3/8

  

  諦老的方法好,讓我們念佛一點壓力都沒有,走著念、坐著念、站著念都行,時時刻刻提起來別忘記,這就是修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道理很深,一般人真的聽不懂,我們也是在經教上搞了幾十年才搞明白、才搞清楚。所以我說,這句名號功德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這個《無量壽經》至少要聽一百遍,這根紮下去了。真正得受用,那你得聽一千遍,你會死心塌地念這句佛號,什麼雜念都沒有。

  淨土大經科註(第234集) 2012/3/8

  

  佛特別為我們介紹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這個法門方便、容易、穩當、快速,真正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釋迦牟尼佛好像能保證我們在一生當中成功,這就是念佛之人。所以求生淨土這個念頭,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於一切時念念不捨,這句話太重要了,幫助我們回歸自性。這是教我們憶佛、念佛,心裡面常常想到佛,特別要想佛的教化眾生、度脫眾生,無量無邊的功德。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94集) 2010/8/4

  

  佛沒有私心,為什麼?他知道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跟他是一體,他怎麼會有私心?念念為眾生就是念念為自己,念念幫助眾生就是念念幫助自己,這個理很深很深。所以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是捨己為人,他才真正能回頭,真正能放下,真正能得到圓滿的成就。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94集) 20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