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立大志 成大事-第13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立大志,成大事。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夫子為師風範的第三點:「勇氣」。「智仁勇」是三達德。勇氣首先表現在改過。夫子強調,「過則勿憚改」,就是不要擔心、不要害怕,要勇於改過。

  《三字經》中講,「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夫子是聖賢人,遇到一個孩子講的事情是他不懂的,就向孩子虛心請教,這也需要勇氣。

  即使一個人的地位、年齡很高,但仍然有一顆追求真理的的心,仍然要不恥下問。這個「下」是謙虛的意思,遇到年輕人,只要他懂的道理是我不懂的,就要恭敬謙卑地請教。因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當別人回饋的是我們的不足,就要敢於承認,馬上改過,這就是勇氣的表現。

  勇氣的第二個表現是勇於承擔。尤其是我們已經聽聞到聖賢教誨,又願意深入學習,「為往聖繼絕學」就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勇氣的第三個表現是立志。志向要遠大,「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唯堅」,人的心量、心願要像虛空一樣大,比金剛石還堅定。

  明朝的王陽明先生說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人不立志,任何事情都做不成。我們要想有成就,一定要「發勇猛心,立決定志」。在行道的過程中,一定要改習氣、端正念頭,「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快轉成正念。聖狂之分,就在一念之間。

  勇氣的第四個表現是教學相長。《禮記·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敢於反省自己的不足,敢於向學生認錯,這也需要有勇氣。

  有一次,夫子到武城這個地方,他的學生子遊在那裡當縣長。夫子聽到琴瑟彈奏《詩經》的樂曲很高興,笑著說,「割雞焉用牛刀」。

  子遊聽到夫子的話,說:「夫子,以前我聽您的教誨說:『君子學禮樂的教化,他就更加懂得愛護百姓;平民百姓學禮樂的教化,就更加懂得遵守國家的法令,人心善良。』所以我現在用禮樂來教化百姓,您為何說割雞焉用牛刀呢?」

  夫子說,「同學們,子遊說得對,剛剛是我說錯了。」馬上給子遊道歉。事實上,夫子看到學生真的在落實禮樂教化,感到很欣慰。

  除了「智仁勇」三達德,我們還要學習夫子的行儀、威儀。為師者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規中矩,學生看了,就能生起恭敬心。所以「自重而後人重」。

  《論語》中,弟子評價夫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夫子溫和但不失威嚴;雖然很有威嚴,但不會給人壓迫感;對人非常恭敬、客氣、尊重,但是身心非常柔和、安詳。

  又有弟子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他們覺得夫子有三變,遠遠看到夫子,覺得他非常有威嚴;親近他的時候又覺得很親切;聽到夫子講話就能震懾心靈,句句義正詞嚴。

  聖賢君子「誠於中,形於外」,所以我們也要從心地上來感受、效法夫子的威儀、德行,進而改變自己的思想、言行,學聖賢就要成聖賢。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

  

  ——整理自蔡老師《做孩子一生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