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婆提斷了善根-第126集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增一阿含經》中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舍衛城中有位長者,名叫婆提。雖然他是個大富翁,擁有無數的財產,數不清的金銀,卻是一位一毛不拔的守財奴。他的衣服飲食都很粗陋,從不賞賜財物給眷屬、僕人,對師長、朋友、出家的佛弟子、婆羅門等,更不肯布施,而且還認為布施不會有福報,自斷善根。

  由於婆提長者沒有兒女,在他死後,他的所有的財產全部被充公。波斯匿王親自到他家處理此事。完畢後,便到佛的住所,向佛請教說:「佛陀啊!請問您,婆提長者今生命終之後,投生到何處去了呢?」

  佛回答波斯匿王說:「婆提長者過去修的福報,今生已經受完了,因為邪見,否認因果而斷了善根,死後已經墮到『啼哭地獄』裡去了。」

  波斯匿王一聽,心裡非常難過,再請問佛:「婆提長者過去世造了什麼善業,使得今生能夠生在富豪之家?又造了什麼惡業,使他有錢卻捨不得享受?」

  佛回答說:「過去很久以前,有位迦葉佛,在迦葉佛入涅槃之後不久,婆提長者生到舍衛國,做了農家的兒子。當時有位辟支佛到他家來乞食,婆提長者便施捨食物給辟支佛,辟支佛吃完之後騰空而去。婆提長者見了,就發誓願:『持此善本之願,使世世所生之處,不墮三惡趣,常多財寶。』但是,他後來又生出懊悔心,認為這個食物應該給奴婢吃,不應該施與沙門。」

  佛告訴波斯匿王:「婆提長者由於過去布施辟支佛、又發誓願的功德,生生世世都生在富有人家。又因為布施後生出懊悔心,雖然身處富貴,卻不能享用豐富的物質,慳吝地守著財富,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不肯給妻子、眷屬享用,更不肯布施給師長、朋友、沙門、婆羅門等人。所以,有智慧的人聽到這個因緣後,如果有財物,應當誠心布施,不應慳吝!布施後,應當歡歡喜喜,不生懊悔心。假如能夠這麼布施,就將得到無量無邊的大福報。」

  波斯匿王聽後,說:「從今以後,我當廣泛地布施沙門、婆羅門,但其他異學外道若來乞食,一概不給。」

  佛糾正波斯匿王說:「大王!不要這麼想。一切眾生都由於食物而能生存,沒有食物便喪失生命。」波斯匿王聽後,當即改悔,發願說:「自今以後,當廣惠施,無所吝惜。」

  

  師父說:

  《華嚴經》說,初地菩薩,為求大智,「於一切物,無所吝惜」。大智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從清淨心來。心地清淨光明,就能照見萬法!而我們的心一塌糊塗,不清淨、不光明,所以照不見萬法、迷惑顛倒。

  要想我們的心恢復到清淨,就一定要放下,什麼都要放下,如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要放得乾乾淨淨。當我們的心恢復清淨了,圓滿的智慧才能現前。

  由此可知,布施非常的重要。我們一切所擁有的東西,要統統能布施。

  我們學佛就從放下、布施學起。不但身心世界能放下,更要把我們的分別、執著、妄想放下,我們的心才真正能得到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