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常念苦空无常-第678集

  法語:

  真正修道的人,常常念苦空无常,观察这个世间苦空无常,对于享受的心才能够淡化、止住,觉心才能够生得起来。菩提心是觉,反面就是迷,觉是修学的基础,决定不能够迷失了自己。

  

  節錄:

  這個世間人大多數貪求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們現在所謂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貪圖這個享受,這也是障礙菩提心。真正修道的人,佛在一切經裡頭常常提醒我們,常常教導我們要念「苦空無常」。常常念苦空無常,觀察這個世間苦空無常,對於這些享受的心才能夠淡化,才能夠把它止住,這樣覺心才能夠生得起來。菩提心的反面就是迷,菩提心就是覺,所以就是覺與迷這是修學的基礎,決定不能夠迷失了自己。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11集) 1990/4

  

  佛給我們講三界統苦,不知道不曉得害怕,知道的人哪有不恐怖?哪有不畏懼的道理?明白人、覺悟的人,急著求出離。「三界火宅」這是大乘經上佛常講的,《八大人覺經》裡頭一開端佛就跟我們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那個國土是講的三千大千世界,有成住壞空,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得認識清楚。因此佛提醒我們,我們要借假修真。我們身是假的,我們居住這個世界是假的,它有成住壞空,它不是永恆存在的。一定要在短暫的時間,利用這個身、利用這個生活環境修真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476集) 2001/11/11

  

  凡是念佛人,念得很好,臨終不能往生,原因是什麼?他的情執沒斷,他還貪戀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放不下,這個事情麻煩!我們只要冷靜去觀察,真正往生的人,絕大多數是什麼?貧窮人家,他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財富,一生過這個苦日子。這個世間之苦,娑婆苦,他真嘗到了,真不想再吃這個苦頭,他真想去,所以他就真去了,往生的時候瑞相稀有。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92集) 2011/5/3

  

  富貴人家學佛,反而走的時候走得很辛苦,未必往生。為什麼?貪戀這個世間,這個世間還不錯,還很好,還捨不得離開。這就是富貴人比不上貧窮人,貧窮人現在苦,將來得樂,到極樂世界去得樂;富貴人現在享樂,將來要搞六道輪迴,沒有辦法這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這一樁事情我們一定要慎重來處理,換句話說,要念念放得下。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92集) 2011/5/3

  

  富貴生活有沒有沒有關係,有,可以享受,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有享樂的受就壞了。為什麼?你造業了。享受,知道這是苦,知道這是空,也就是佛經上常講的苦空無常。看到所有的享受,皆是苦空無常,你心就不染了,這叫真修行。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92集) 2011/5/3

  

  真修行不一定要在事上放下,事上放下那是對業障很重的一種增上緣。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現的,絕對大多數的人,富貴人放不下,就是他那個樂,享樂的樂受,他認為有快樂。佛告訴我們,三界統苦。八苦是苦苦,享受你要曉得壞苦,你不能夠永遠在享受,總有一天你要放下,你放下就覺得非常痛苦。你平常就曉得,這種享受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放在心上,你就不受染污了,這叫真修行,這叫真功夫。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92集) 2011/5/3

  

  覺悟這個世間苦空無常,這才算是真正覺悟,對於這個世間決定沒有貪戀的心了。我們活在這個世間,這個世間像個旅館一樣,住在這裡時間很短,好,很好;不好,也很好,就可以了,何必去計較!幾天就要走了,有什麼好計較的?所以樣樣都好,沒有一樣不好,順境好,逆境也好,善人好,惡人也不錯,保持自己的心地清淨平等,這是菩提心。對人真誠,依照佛的教誨去做,也就是說依照佛的教誨去生活、依照佛的教誨去工作、依照佛的教誨處事待人接物,永遠保持自己心地清淨、平等,這樣就相應了。

  大乘無量壽經(第12集) 1998/5/23

  

  這個世間確實佛這四個字講得非常真實,這個世間是苦、是空、是無常,無常是刹那生滅。我們讀過彌勒菩薩為我們的開示,這個世間的真相,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的生滅,這是無常。念念不可得,這是空。古大德所講的「不斷之無」,因為他念頭一個接一個,念念都是空的,不斷之空,他用的詞是無,無跟空是一個意思,真的是無所有,不可得。這個裡頭他究竟教我們什麼?教我們這些苦空無常全是假的,假的就應該徹底放下。抓住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本經所說的核心,阿彌陀佛。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5集) 2011/8/5

  

  一切無常,阿彌陀佛真常;一切苦空,阿彌陀佛不空,什麼重要?阿彌陀佛重要。應該是所謂是二六時中,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念念都要抓住阿彌陀佛,你就超越苦空無常。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常,那個地方是樂,那個地方是有,那個地方是真常。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525集) 2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