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第569集

  法語: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與道並不妨礙,為學講事,為道講理,事事均學,智慧一天一天的增益,而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心中減少到一物也不存在,就合乎老子所說的道理。

  

  節錄:

  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老子有句話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就說明世間的學問,為學是求學,你的學術、知識是要一天一天增長,這是你有進步,你有成就。可是修道就完全不相同,修道是要日損,損就是一天一天減少,減少的什麼?知見減少,煩惱減少。老子這兩句話,與佛法所講的根本原理完全相同,佛法在原理上講,斷煩惱障,斷所知障,豈不是完全相同!所以為道是要日損。

  佛說阿彌陀經(第1集) 1983

  

  「為道日損」,「損」是放下,把你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恢復到清淨平等,你就能入境界。世間為學的人,他是要吸取別人的經驗,所以為學要天天增長。「益」是天天增長,天天要加多,廣學多聞。廣學多聞不是學道,學道不能廣學多聞。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54集) 2000/9/7

  

  學問是什麼?常識。技能,我們學這些技術,你學的是天天有長進,愈多愈好。但是為道,佛是道,中國道家也是講道,道是什麼?道是每天要放下,天天放下,放到最後沒有了,沒有也放下,你就成功了。這兩種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麼?為道的目的是見性,回歸自性,自性什麼都沒有,但是什麼都不缺。為學,就包括我們今天講的常識,學術,廣學多聞,這是世間的學術,跟道完全不相同,道是清淨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112集) 2010/2/19

  

  廣學多聞不是學道,學道不能廣學多聞。我們現前,現在幾乎是全面的,把為道方法捨棄了,用為學的方法來學道,這一種方法的成就,可以成為世間人所講的「佛學大家」,稱為「佛學家」,成為佛學博士,與道毫不相干。你所學的就是儒家所說的「記問之學」,你記得很多,你聽得很多,不是自性流露的,所以與覺悟人總是隔一層。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54集) 2000/9/7

  

  現在人教學純粹是用為學的方法,中國古人教學偏重在為道,所以方法約束不多,很簡單,但是嚴格受持,陶冶學人的德行。佛教導我們東西也是非常簡單,講的是詳細,綱領並不多,抓住綱領,守住原則,依教奉行,我們就能契入。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54集) 2000/9/7

  

  經典有兩個作用:沒有悟的時候我們在迷位,經典幫助我們覺悟,它是我們修行的指南,是我們修行的標準,對我們非常有用處;第二個作用,我們覺悟了,覺悟之後經典對我們的作用是印證。我們所悟的,展開經卷跟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如果是一樣的,你這個覺悟是正確的,佛佛道同,你是真的覺悟了,給你做印證。如果你覺悟了,悟的跟經上講的境界不一樣,你是邪覺,不是正覺,你那個境界是錯誤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54集) 2000/9/7

  

  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真的是覺悟了。他雖然沒有學過佛法,而且還不認識字,所以這個東西與文化水平不相干,六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關鍵在哪裡?絕思就能入。換句話說,真正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才能入佛的境界。不是說你要拿很高的學位,你要讀很多書,你才能夠悟入,不是!所以學道這樁事情,跟世間求學是兩把事。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54集) 2000/9/7

  

  佛法的修學天天給你講經說法,讀誦大乘經典,目的在哪裡?目的是要斷你的知見,修學佛法難處就難在此地,它是要斷知見的。它是要在讀誦、聽經達到個什麼目的?達到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本經所提的目的,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本來無一物。

  佛說阿彌陀經(第1集) 1983

  

  你聽經,天天聽經,不是不聽,天天聽經沒有聽得一個字,你就開悟了;天天看經,沒有看著一個字。天天聽、天天看,自己得的是一心不亂,得的是本來無一物,你開悟了。佛法的講演,釋迦牟尼佛講經,佛祖講經,教你去讀誦大乘經典,這個語言文字是什麼東西?是一把掃把,把你心裡面無明、邪見,把它掃得乾乾淨淨。

  佛說阿彌陀經(第1集) 1983

  

  什麼東西一無所知,這不行;真正佛法又要了了分明,又要沒有執著,這是佛法。《般若經》裡面所謂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佛法,這才是正覺。它的確是遠離無明,遠離知見,中國禪宗達摩祖師傳來的,所標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原理就在此地。不立文字,禪宗文字比哪一宗都多,可見得它要不要文字?要文字,文字是工具,它不執著文字就是不立文字。我們天天念經,不執著文字,天天念,愈念心愈清淨,愈念愈沒有妄想,愈念愈是大徹大悟。

  佛說阿彌陀經(第1集)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