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6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八頁的第三行開始看起:「貽厥嘉猷,勉其祗植。」這一句經文主要是談到,要遺留給子孫的是什麼?「貽厥嘉猷」,「貽」是遺留,遺留給子孫是最好的家訓、家語和忠告;「勉其祗植」,這是對於子孫的勉勵,勉勵他們立身處世要非常小心謹慎。「貽厥嘉猷」的「厥」是「那個」的意思;什麼是「嘉猷」?「嘉」是美好的意思,而「猷」則是指各種道理和法則,也就是這一些家訓。所以我們的祖先,對於後世子孫是愛護、關懷備至,因此留給後世子孫,都是他們一生的智慧還有各種經驗,都記載在許多童蒙養正的經典當中。比如說像《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這些都是「嘉猷」。

  祖先留給後世子孫的,是他一生的智慧和經驗,而不是給他們留很多的金銀財寶。留很多金銀財寶,往往會給子孫帶來很多的紛爭和紛擾。所以這裡說,「貽厥嘉猷」,是指留給子孫這一些家語忠告。「勉其祗植」的「祗」是恭敬的意思,而「植」本來是種植。好像把一棵樹種植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當中,使得這些古聖先賢的法語之言,這些格言都能夠深深地植在兒孫心中。所以孩子在童蒙時期是最好教的,像師父上人常說,孩子兩歲最好教,這時候教他什麼,他完全來接受。這也是為什麼童蒙養正,要把握好這樣的一個時節點來對他進行教育。

  上一節課,我們也學習了這句經文當中的一個漢字,這節課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個漢字是,「勉其祗植」的「勉」。我們先來看一下小篆的形體,小篆的「勉」是「從力,免聲」,它的本義在《說文句讀》當中是解作「彊(強)」,我們常說「勉強」,所以它的本義是「彊」。什麼是「彊」?原本他是力所不及,這件事情是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而使之彊以行事之意」,雖然他的能力明明是達不到的,但是又強硬地一定要讓他達到,讓他做這件事情。所以「勉」上面有一個「力」,「力」是它的形旁。

  再來看它的讀音,它的聲旁是「免」,「免」的意思是「兔逸」,「兔」是兔子,兔子在跑的時候,牠逃跑一定是使盡全身的力氣,飛快地往前跑。這裡含有什麼?含有一個人的能力雖然是達不到,但是依然盡他的全力努力去完成,所以「勉」字的聲旁,是左側的「免」。

  「勉」當它作動詞來解釋的話,有「努力」的意思。比如《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喪事不敢不勉」。對於孔老夫子來說,夫子一生當中最謹慎的事情就是齋、戰、疾,遇到有喪事當然這是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在古禮當中是屬於吉禮,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事。「喪事不敢不勉」,「勉」是努力的意思。如果「勉」字作為動詞還有「勵」,比如說「勉勵」,還有「勸」的意思。在《禮記·月令》當中有「勉諸侯」,「勉」是「勸」的意思。在這句經文裡面是,「勉其祗植」,這是老祖先通過留下來的這些家訓,對後世子孫做勉勵。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維繫著整個社會的安定,並且能夠為國家、社會培養賢良的人才,搖籃是中國傳統的「大家庭」。實際上中國傳統的大家庭有許多好處,師父上人常常在講席當中談到,中國傳統的「家」包括四個方面,是家道、家規、家學還有家業。這是整個國家社會,能夠長治久安的根本在此地。因此在《大學》當中說:「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齊家」,家都齊整,就能夠給社會帶來安定,給天下帶來太平。中國人教育的特色是家庭的教育,古人從小有家教,家規是《弟子規》,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這部《弟子規》。

  《弟子規》是各個家族共同的規約,中國古時候有許多家規、家訓,而《弟子規》是這當中的集大成之作,人人都要學,而且是一個人從小到老,都不能夠違背《弟子規》所說的原理原則。而在過去每一個家都有家譜和祠堂,家譜所記載的是家庭的歷史,像我們之前學的《百家姓》,我們用的是《萬姓統譜》,這不只是一個家族的家譜,是各個姓氏共同的歷史,族姓的根源,這記載得很清楚,所以有根又有本。

  而在中國傳統的大家庭當中,「家」是負責教育、負責養老,在人的一生當中,教育和養老都是重要的大事,它是完全由「家」來負責的。我們想想看父母愛護子女,都希望把子女教育好,這是家族的後代,所以當然是要很認真地去教導他。而老人是我們的長輩,當他年老退休,更是要盡到我們的孝道來奉養老人。作為一個家庭來說,家庭要和睦、健康並且有所發展,最重要的還是教育。所以家庭要辦家學,像古時候有很多私塾,私塾是家庭的子弟學校。在家學當中禮請老師,一般都是由祖父、曾祖父這一輩的老人來請,為什麼?因為這些老人的經驗很豐富,見多識廣。他能夠真正知道哪一位讀書人是有德行、有學問,所以把他聘請到私塾當中來擔任家學的老師。

  而這種請師的禮節,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會提到,他小時候對老師行過三跪九叩首的大禮,這種禮節很隆重,在家族當中父親、祖父、曾祖父,在請師的禮節、典禮當中,都要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我們想想看在家庭當中,家長對老師會這樣的尊敬,作為學生來說怎麼可能不聽話?而老師看人家祖宗三代都對他這麼恭敬,如果老師沒有認真地教學,又怎麼對得起人家?所以老師的教學也是非常認真的。而對於老師供養的束脩,老師絕對是不講求的,是隨意的。比如說家庭是比較富有的,就多供養一點;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比較貧窮,供養就少一點。甚至於有些學生真正好學,老師還要補貼他的家用,從這裡我們會看到,中國古時候的老祖先,對於後世子孫真正是有愛心。他對老師也是磕頭,三跪九叩首這種尊師重道的風範,是表演給他的子弟來看。

  而家學當中,最重要的科目有四科,師父上人特別強調,這四科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我們來看「五倫」,五倫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看現在時代,人們不重視「五倫」的關係,沒有教育,所以就產生了許多古人所說的,「父不父,子不子」的這種現象,頻繁的發生。一個人生活在社會當中,都離不開五倫的關係,家庭當中最重要的是親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有別」,在社會上「君臣有義,朋友有信」,這是五倫的關係。如果五倫的關係混亂,會給社會帶來動亂。

  家學科目的第二科是「五常」,「常」是永遠不能夠失去,是「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這是一個人必須要具備的基本道德。「仁」是仁慈,要學會愛人,「愛人如己」,愛人像愛自己一樣,這是「仁」;那什麼是「義」?「義」是如理如法,是一般所說的合情、合理、合法。當我們看到別人有苦難,要主動盡心盡力地去幫助他,而不求回報,這是「義」。我們能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幫助我們,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五常」仁、義、禮、智、信,在佛法來講是「五戒」,不殺這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行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這都是做人基本的德行。

  家學科目第三是「四維」,這是管子曾經說過,什麼是四維?「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因此要是一個國家失去了禮、義、廉、恥,會導致什麼結果?「國乃滅亡」,肯定會滅亡的。

  家學第四個科目是「八德」,八德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所以我們看到「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是在「家」當中展現出來,家族有道有德。中國古時候的大家庭都是這樣,所教的內容都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正是因為家庭教育教得好,因此,會使得整個社會非常和諧,整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我們看到師父上人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一條一條地列舉出來,最開頭說到本性出生,五倫五常,這是人類文明的源頭。所以在當代,真正要恢復社會的安定、天下太平,還是要跟我們的老祖宗來汲取智慧,希望孩子從小用「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的教育來教導他。並且作為父母和老師,也都能夠把倫常的教育,在孩子面前表演出來,做出榜樣。這是教育最根本的,是從「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開始。這句經文就補充到這裡。

  大家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千字文》第六十八頁第三行:「省躬譏誡,寵增抗極」。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省」是自省,自我反省的意思,「省躬」是自我反省,「躬」是自己。「省躬譏誡」,當我們聽到別人譏笑、諷刺還有警告我們的話,這時候要怎麼樣?這時候我們要進行自我檢討,要反省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有沒有超出範圍,這是「省躬譏誡」的意思。「寵增抗極」,這是說當我們受到的恩寵愈來愈多,而且地位也越來越高的時候,會有人來嫉妒跟誹謗,甚至於還有人故意造謠言來陷害,這種現象會層出不窮。因此這種恥辱跟災禍,就離我們越來越近。它是承接到下面一句經文,「殆辱近恥」。

  我們還是先看,「省躬譏誡,寵增抗極」,「省躬」是自我反省;「譏」則是譏笑跟諷刺,也是警告,這是「省躬譏誡」。「寵增抗極」,「寵」是恩寵,「寵增」則是指恩寵越來越增加,越來越多的意思;「抗極」是高,「抗」所謂高亢,「極」是非常。這一句經文是提醒我們,當一個人做官做到很高的位置,所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時候就特別要小心謹慎。我們看到歷史的經驗教訓,可以看到許多鮮活的例子。有的人官位做得很高,位極人臣,他做得好當然不錯,可是如果不懂得持盈保泰、急流勇退,這些古人所教的道理,最終的下場不好,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很常見到的。

  這是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我們還是來看一下經文當中的漢字。我們先來看「省躬譏誡」的「省」字。「省」,首先看一下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甲骨文的字形,又稍微有一點點不同,但是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甲骨文的「省」,孫詒讓先生認為是從「屮」,上面像草一樣的部分念作chè。「屮」是草木初生,我們會看到不管是甲骨文、金文還是小篆,上面都有一根小草的樣子。下面是什麼?「從」,下面是一隻眼睛,這個字就是「省」字。

  而金文的「省」字跟甲骨文的字形很相像,林義光先生認為,「省」字是從「屮」,「屮」同樣大家看到,是一根草的形狀,是代表初生的草木。草剛剛長出來的時候,還是很小的,所以林義光先生認為,金文的「省」是,「從屮即生省,與眚同字」。

  小篆的「省」,我們看一下小篆的字形,經歷了甲文、金文之後到小篆的字形有了一些變化,但是最初的本義還是不變的。小篆的「省」是「從眉省、從屮」,「屮」還是初生的草木,是草木剛剛出生時候的小苗叫作「屮」,在這裡所代表的是一種非常渺小的事物。因為事物非常渺小,比如說一根小草,一個植物剛剛發芽的時候,這種形態是非常細嫩幼小的樣子。所以草木剛剛發芽,很難看到特別清楚的樣子,因為它太小了,不像參天大樹,你要仰望的。當一個種子剛剛發芽、破土而出,長出一個細細嫩嫩的小芽,因為它非常地幼小,所以要去看它的時候,眼睛要怎麼樣?一定要瞇著眼睛,非常仔細地來看,才能夠看出它長的是什麼樣子。

  所以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省」的本義是「視」,視覺的視,是「諦視」的意思。這小樹苗,大家如果看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是非常的形象,上面一個小小的、嫩嫩的幼苗,而下面則是一隻大大的眼睛,眼睛必須要很仔細地去辨認,才能夠看清楚小幼苗的樣子,這是「省」字最初的本義是如此。所以它的本義是「視」,也就是「諦視」的意思。而魏校氏認為,他的觀點是,「目少視則心專」,眼睛這樣子去看的時候,內心一定是很專注的,因為這時候要把它看清楚,一定是全神貫注地去看,所以「省察」的「省」,從「少目會意」。「目少見則事省」,所以「減省」的「省」也是從「少目會意」,這是魏校氏的說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所以「省」字,《千字文》這句經文「省躬譏誡」就有「省」字。我們來看一下「省」字,當它用作動詞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比如有「考察」的意思,《論語》當中有:「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省」是考察。而「省」用作動詞有「反省」的意思,同樣是《論語》的經文有:「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一天當中要反省自己,是從三個角度來進行反省,這段經文我們以前曾經共同學習過。「省」是反省的意思,跟《千字文》這一句經文「省躬譏誡」的「省」意思是相同的。「省躬」代表要自我反省。

  所以一個人的德行是不是有進步,也是體現在這個地方。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情的時候,究竟是對自己進行反省,我的言語、行為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妥當,還是說總是想要去指責別人,差別很大。如果一個人常常都有自我反省的態度,他的德行跟學問就能夠不斷地提升、不斷地增長。「省」字用作動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大家在實際的文言文的語言環境當中,可以再去不斷地體會。

  「省」字也可以用作形容詞跟副詞,比如用作形容詞有「明顯」的意思。「省」字也是一個多音字,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shěng以及xiǎn,xiǎn讀音可能比較少見,但是shěng讀音是比較多見的。比如說它讀shěng的時候,可以當作「官署」,像古時候有「尚書省」還有「中書省」,這都是跟官署有關的。「省」也可以作為地方區域的名稱,這裡我們就不一一地來列舉了。總之,這個字從最初的本義「視」,「諦視」這樣的本義,可以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寵增抗極」的「寵」字。「寵」字我們看到投影片上是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金文就很形象,我們會看到「宀」,「宀」部首大家已經不會感到陌生,是常說的寶蓋頭。寶蓋頭一般是指房子,在房子裡面有什麼?大家會看到有一條龍的形象,在金文的形體這條龍畫得很形象,像是一幅抽象畫一樣。再來看小篆,小篆的「寵」字是「從宀,龍聲」,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它的本義是「尊居」,也就是「尊貴者之所居」。「尊貴」指的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地位很高,為人所尊敬,他所居住的地方叫作「尊居」,這是「寵」字的本義。所以它從「宀」,「宀」是代表房屋、居住之處。

  為什麼它的聲旁是「龍」?我們知道在古時候,像麒麟、鳳凰、神龍,這些都是非常祥瑞的動物。比如說一個時代要是有明君聖王出世的時候,這個時代才能夠見到麒麟、鳳凰還有飛龍在天。所以龍也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當牠在天空飛翔的時候,能夠騰雲駕霧、變化萬千,而人們也對於龍這樣的動物,有一種敬畏和尊重的態度。為什麼中國人被稱為是龍的傳人?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跟龍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寵」從「龍」聲是這樣來的。

  「寵」字當它用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它最初的本義,也就是尊貴者所居的地方叫作「寵」。在《尚書》當中有一句經文叫作,「居寵思危」,尊貴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叫作「寵」,我們後世常常會用的叫作,「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從這裡看《尚書》的經文跟它是有關係的。這是「寵」作為名詞,意思是跟它的本義相同。此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可以代表光榮;作名詞也可以作嬌氣;「寵」也可以代表愛,這都是作名詞解。比如《易經》當中有經文:「在師中吉,承天寵也」,「寵」是愛的意思,我們現在也常常會說寵愛、寵愛,不過這是用作動詞。

  我們看「寵增抗極」,「寵」也是代表受到了榮寵。「寵」作動詞也有「愛」的意思,作形容詞也有「喜愛」的意思,所以寵愛、寵愛我們常常會這樣來用,可以看出「寵」字跟「愛」的意思是相同或者是相近的。比如說用作動詞的時候,可以作「愛」來講,像《尚書》的經文所說:「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這裡的「寵」是「愛」的意思,寵愛。所以我們會看到從一個字的本義,能夠引申出很多的意思,在字義的演變發展過程當中所引申的意思,跟最初的本義是有一定關聯的。但是在後世使用字的時候,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可是我們同樣在這種變化當中,看到跟它最開始的本義,有一些方面還是相關聯的。所以一個漢字的形、音、義確實是非常有趣,也很值得我們來學習。

  我們今天學到這句經文:「省躬譏誡,寵增抗極」,在這裡特別要跟大家分享《太上感應篇》,有一句經文叫作「受寵若驚」。既然《千字文》這裡教導我們,「省躬譏誡,寵增抗極」,也就是當我們受到這種恩寵跟榮寵越來越多,地位越來越高,會產生很多的嫉妒、障礙,這是古今中外都很難避免的。如何來避免這些障礙?《太上感應篇》的「受寵若驚」這樣的態度,是對於我們非常好的勸勉。

  我們看師父上人的講解,「受寵若驚」是「無癡」,「榮寵」是現代人所說的榮譽,當別人加給我們很多榮譽,自己要想一想,榮譽究竟是該得還是不該得?假如說是不應該得而得到,這就不是好事情,如同老子所說的一句名言:「福兮禍所伏」,這種禍福相倚的道理,我們在前面《小兒語》《續小兒語》的課程當中,也曾經分享過一些公案,這話是很有道理的。這種榮寵即使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也要盡量地謙虛,不然的話會惹來禍害。

  所以師父上人教導我們,即使是做好事,特別這件好事是很大的好事,我們的姿態就要越低、越謙卑越好,做好事越不要讓人知道越好,這是《感應篇》說的「積陰德」。「陰德」是你做好事不要讓人家知道,做好事最重要的是不要求果報,這些好事是我們應該要做的,要為社會做、為眾生做,而絕對不是為自己做。平常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把這些功德回向淨土、回向菩提、回向眾生,而不是為自己。

  師父上人教導我們,我們一定要認知,所有的一切罪業都是從哪裡來的?是因為自己的心量太小,容不得人,也容不得別人的意見,所以一定要學習佛菩薩。佛菩薩自己沒有意見,所以能夠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在佛經當中說,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之後,才能夠相信自己的意思;在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位之前,即使有聰明,這在佛法來說也是「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是所知障。阿羅漢做到「無我」,所以能相信自己。

  什麼是「我」?《法相唯識》經典說,第七末那識,執著阿賴耶識的一分以為是我。而相宗的解釋,所謂:「四大煩惱常相隨」,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慢」是瞋恚,「愛」是貪愛,什麼是「我」?貪、瞋、癡是「我」,成見是「我」,所以有這些東西,我們的思想見解就不正確。「我見」,這是須陀洹就斷掉,「我癡」、「我慢」、「我愛」是思惑。在佛法來說邪正的標準是「正覺」,「正覺」的標準,就必須這四個煩惱統統斷掉。所以諸佛如來跟法身大士,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真正是量大福大。

  而《感應篇》的「受寵若驚」,在註解當中有一段公案,也是我們課程中常常跟大家提到的,是周公訓誡兒子伯禽所說的一段話,這段話很重要。周成王把伯禽封在魯,這時候周公就有幾句話來開導他。周公教導他的兒子伯禽說:「子無以魯國驕人」,在那時候魯國文化很鼎盛,周公訓誡兒子說,你千萬不要以為你是魯國人而驕傲。周公說:「吾聞之,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這是真正有德有行的人。那什麼是德呢?是師父上人常說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德;什麼是行呢?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是行。一個人真正有德有行,表現在外面是恭敬,這才是真正的榮耀。

  這一點孔老夫子就做到了,孔老夫子的學生讚歎夫子的德行是「溫、良、恭、儉、讓」。溫厚、善良、恭慎、節儉、忍讓,孔老夫子對人是很恭敬的,絕對不敢輕慢任何一個人,這是成就他的德行,千年萬世的後人,都把榮耀歸於夫子。

  周公繼續教導他的兒子:「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在古時候,對於國家、人民有功,封賞他是封賞土地,我們今天可以把這一句看作是財富。一個人擁有很多的財富,能守之以節儉,才能夠得到平安;如果他有財富,而生活卻很奢侈,禍害會隨之而來。像歷史上我們都知道陶朱公范蠡的故事,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打敗了吳國,但是范蠡非常清楚,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所以當國家復興之後,他就改名換姓去經商做生意,沒過多久他發了大財,發財之後把所得到的財富,又統統拿去布施、救濟貧苦,然後自己又從小生意慢慢做起,歷史上說范蠡是「三聚三散」,他自己的生活很節儉,去幫助社會。所以中國人供奉財神,是供奉范蠡,是學習范蠡的精神,發了財絕對不是自己享受,發了財是為救濟社會的貧苦。這是第二句。

  第三句周公告誡他的兒子:「祿位尊榮,而守以卑者貴」,「祿位尊榮」是官做得大而且地位高,越是高官厚爵就越是謙卑,而不敢在人之上,能夠自卑而尊人,這是真正的貴人,你的富貴就不會失去。下一句,「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這是講一個國家的軍備、武力雖然是非常的強大,但是常常懷有畏懼之心,這是真正的勝利。最後周公教導兒子說:「聰明睿知,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周公教導他的兒子伯禽這六件事情,真正是金玉良言,就是《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受寵若驚」,如何落實是在這裡。真正懂得如何來處事待人接物,如何保全自己的功名與富貴,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所以今天學到《千字文》,「省躬譏誡,寵增抗極」,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要想到《太上感應篇》當中的教誨,這是真正能夠幫助我們保全自己的功名富貴,而且能夠遠離禍患,這是聖賢的教誨。這句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

  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千字文》第六十八頁的第四行:「殆辱近恥,林皋幸即」。這一句經文是承接上面,「省躬譏誡,寵增抗極」,承接著它而來的。是教導我們當恥辱以及災禍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時候,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我們來看一下,「殆辱近恥」的「殆」是將要;「近」是接近,是說恥辱快要靠近你了,這是老子所說「禍福相倚」的道理,福中有禍,禍中有福。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自己一定要自我反省、要覺悟,能夠急流勇退。到這些「山林皋壤」,「林」是山林;「皋」指的是水邊的高地,到這些僻靜的地方去隱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隱居山林。「林皋幸即」的「幸」是希望,是希望到這個地方來退隱。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殆辱近恥」,首先看一下「恥」字。在投影片上這是小篆的字形,小篆的「恥」字是「從心,耳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恥」字的本義是「辱」的意思,我們常說恥辱、恥辱,也就是羞愧的意思。羞愧之心,是心裡感到很慚愧,才會生起羞愧之心,所以「恥」從「心」是從這裡來的。再來「耳」字旁,耳字旁是代表它的讀音,我們知道耳朵是用來聽的,在人體的器官當中是負責聽聞。當我們聽到有人在講自己的過失,聽到之後一定會感到很羞愧,感到面紅耳赤,所以「恥」從「耳」聲,是從這裡來的。

  我們看到「恥」字,當它作名詞來解釋,第一個意思是羞愧的意思。在《禮記·中庸》當中說:「知恥近乎勇」;在《孟子》當中也說:「人不可以無恥」,這後面談到是「無恥之恥,無恥矣」。羞恥之心是一個人必須要具備的特質,如果一個人連羞恥之心、慚愧之心都沒有的話,在社會上當然就為所欲為。自己做錯了事情而並不感到慚愧,這個錯就會一錯再錯,所以「恥」的第一個意思是指「羞愧曰恥」。

  我們剛剛學到過,在中國傳統的大家庭當中,「家學」的四個科目,其中有一個科目是「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恥」不要說對於個人,乃至對於一個國家都是很重要的。管子說:「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禮、義、廉、恥」這四維,舉國上下人們都沒有禮、義,都沒有廉、恥之心,這個國家就會很危險,「國乃滅亡」。管仲輔佐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齊桓公稱霸,他能夠講出這樣的至理名言,真正都是經驗之談。所以無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國家,德行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安定、社會、國家能夠祥和,非常重要的基礎都是在這裡。

  「恥」用作動詞有「辱」的意思,比如《周禮·地官》有:「恥諸嘉石」,「恥」是作為動詞,是「辱」;它還可以作「羞」,比如在《論語》裡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經文:「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這是《論語·里仁》當中的經文,這裡的「恥」是用作動詞。一個人如果是「士」,作為讀書人有「志於道」,「道」是聖賢之道,可是你觀察他的行為,平常如果是吃的不好、穿的不好,「恥」是羞,他會感到很羞恥,這樣的人是「未足與議也」。「恥」字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裡,這個字在「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當中是非常重要的。

  特別是我們看到現在國家在反腐倡廉,所以一個人如果具有廉、恥這樣的心,他在一定的地位當中,能夠非常認真努力地為百姓服務,而不是謀求自己的私利。廉潔而又有羞恥之心,是一個做官的人特別要具備的特質。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漢字,「林皋幸即」的「皋」字。「皋」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皋」字是「從白,夲聲」,下面這個字形念作tāo,這個部首念作tāo。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皋」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澤邊地也」,這是「皋」字的本義,水邊的地叫作「皋」。「皋」上面是一個「白」,「白」是什麼意思?它是代表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露出的微微光明。我們會聯想到之前學的「春秋五霸」的「霸」字。「霸」字念pò,比如說初一的時候,月亮剛剛露出一點月牙那種微微的光明,叫作「霸」。我們看到「皋」上面的「白」,「白」也是代表太陽還沒有真正升起的時候,剛剛出生露出的一點微光是「白」。而在曠野當中,「得日光最早」所以從「白」,這一點我們會有感受,因為大家現在很多人都是生活在城市而不是在曠野當中,所以會感覺和大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每天都是生活在鋼筋水泥當中。

  我記得我小時候念書,是在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當中,到了每個月的十五要看月亮最圓的時候,我們在城市的叢林當中,因為到了晚上,大樓的燈光、城市的燈光太亮了,而且是高樓林立,你要去找月亮究竟在哪裡,有時候要找很久,星星就更不容易看得清楚。我們曾經分享過,以前曾經看過最美的星星,是在兩個地方見到過的,一個是在澳洲的圖文巴,那是南半球的星空,到了夜晚非常地浩瀚美麗;另外一次,是在雲南的雞足山,在晚上看天空,因為雞足山海拔還是有幾千米高,而且空氣特別好,這看到是北半球的星空。在曠野當中去看的時候,星星太美了。

  同樣這裡說,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在曠野當中看到的是最清楚也是最早的,所以皋從「白」。下面的「夲」,「夲」本來的意思是「進」的意思,進出的「進」。在曠野當中很早就能夠見到日光,所以很早就被日光所照耀,「皋」字從「夲」聲是這樣來的。「皋」當它用作名詞解,有好多個不同的意思。它可以作「澤」,水澤的「澤」,因為我們看到《說文通訓定聲》裡面解釋,「皋」是「澤邊地」,水澤旁邊的地,所以「皋」可以代表「澤」。《詩經》當中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皋」是澤,是「九折之澤」。「皋」還可以指「水邊地」,我們看它最初的本義,就是指水邊地。

  它作名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例如有一個意思,「皋」也可以指「高地」。陶潛(陶淵明),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文學作品叫作《歸去來辭》,《歸去來辭》裡面有一句是:「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東皋」的「皋」指的是高地。我們有跟大家解釋過耳朵旁,耳朵旁在一個字當中,放在左邊和放在右邊,它的意思是不相同的。這裡我們看高地是指「皋」,「登東皋以舒嘯」,這是東邊的高地,是這個意思。「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我們在讀陶淵明詩作的時候,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一位隱士的風範,陶淵明是一位不願意為了五斗米而折腰的、德行高尚的名士,所以他最後選擇了隱居的生活,過上這種淡泊明志的生活。因為在古人的世界觀當中,對於崇高的志向、節操的追求,是遠遠超過對於功名利祿追求的。所以讀了陶淵明的詩,會感覺到,仿佛我們對於人世間種種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種追求的心,都會變得很淡泊。這是一個人身教的力量、榜樣的力量,讓許多在努力追求功名富貴的人,看到這些隱士,內心當中會放下很多對於名利的執著跟追求。大家讀文學作品,可以讀這些品德高尚的人的詩,會覺得讀起來真的是有一種非常高邁的節操,蕩氣迴腸。

  這一點,師父上人常常跟我們提到,古人這種「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的風範。這是在早年,師父談到他老人家那時候還很年輕,沒有學佛之前非常喜歡讀歷史。讀歷史,我們曾經有一個課程叫作《漢學工具書》,介紹過《四庫全書》當中的「經、史、子、集」,「史」有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如果我們去打開史書來看的話,在史書裡面往往會看到《隱逸傳》。師父談到他最初看到《隱逸傳》覺得非常迷惑,為什麼呢?因為在歷史當中記載的這些人物,往往都是對於國家、對於民族作出貢獻的人,能夠名垂青史。可是《隱逸傳》當中所記載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是賢人。所謂的賢人,對國家、對於社會也沒有建功立業,好像也沒作出什麼貢獻,可是為什麼史書要特別為他作傳呢?

  最初師父上人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等到後來學佛之後才真正明瞭。因為這些人,他們是有學問、有道德又有能力的人,可是他能夠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像三國時代的諸葛孔明,假如不是先主劉備三顧茅廬去請他, 那諸葛孔明可能一輩子就做隱士,在家裡種幾畝田,每天跟這些志同道合的人遊山玩水,過著隱逸的生活。這是真的會享福,後來是劉備三顧茅廬把他請出來,他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師父上人談到,他老人家是在學佛之後才真正明白,像這些隱士是整個社會最好的典型跟模範。因為他自己本身並不是沒有能力、沒有本事,並不是沒有辦法和人爭。可是這些隱士用身體力行,用身教來教化社會的人不要去爭,隱士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假如人人都守住這個原則,整個社會就能夠安定、世界就能和平。而在當今充斥著競爭、鬥爭,甚至戰爭的社會當中,可能這樣的說法,有一些人會質疑或者反對,認為這樣的社會不就永遠沒辦法進步嗎?師父上人強調,其實這個社會是以非常平穩而又緩和的速度在進步,這世間上的人永遠是幸福的。反觀現代社會,人人都鼓勵競爭、鬥爭,鬥得頭破血流,最後得到什麼呢?什麼都得不到,所以要是仔細地來觀察,古人過著隱逸的生活,真的是很有道理的。

  「殆辱近恥,林皋幸即」,我們不要等到「殆辱近恥」,不要等到這個份上,就要想到「林皋幸即」,要想到急流勇退。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寫到:「清淨慈悲,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具備這樣的態度,我們才能夠真正具備善根、福德、因緣。特別是遇到淨土法門,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一生就能夠成就。我們想一生能夠作佛,這比起世間人一生去追求的名聞利養,那真的是天壤之別,不能夠相比。這句經文就學習到這裡。

  接下來學習《千字文》下一句經文,這也是第五個章節的最後一句,第六十八頁的第四行:「兩疏見機,解組誰逼」。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兩疏見機」的「疏」是姓氏,「兩疏」所指的是漢朝時期的疏廣還有疏受這兩個人。這兩人是叔侄二人,疏廣是叔叔,疏受是侄兒,也就是他哥哥的兒子。疏廣和疏受在漢朝時期,同時都在朝廷當官,他們非常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辭掉了官職回到家鄉,這是「兩疏見機」。「見」是看到;「機」是機會,他就辭官回鄉了。

  「解組誰逼」,如此一來又有什麼人能夠用權勢來逼迫他們呢?這是講疏廣和疏受,這叔侄二人能夠急流勇退、知所進退。而且張清泉教授談到,他們兩個人是「察微見著」,觀察到了一些跡象就覺得自己應該要退了。「解組誰逼」,「組」是官印,官印上的帶子叫作「組」,「解組」是辭官,我辭官回家,當然官印要交回去;「誰逼」,「逼」是逼迫、威脅,沒有人能夠來威脅、強迫他,所以「解組歸田」就是退隱的意思。

  這是經文簡單的意思,下面先來看一下當中的漢字。「兩疏見機」,什麼是「機」?大家看一下「機」字小篆的字形。這是投影片上,看一下「機」字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小篆的「機」是「從木,幾聲」,根據《集韻》的解釋,「機」字的本義是「織具」的意思,也就是「截木而成」,用來織布的工具叫作「機」,它是從「木」字旁。右側的「幾」,這是它的聲旁「幾」聲,幾聲的「幾」含有什麼意思呢?含有「非常細緻」的意思。我們想一架織布機,這樣的一個設備,能夠讓非常細緻的經線還有緯線交織在一起,把它織成一匹布,一定是要很細緻才能夠體現出它的功力,而且又非常美觀,所以「機」從「幾」聲是從這裡來的。

  「機」字當它用作名詞,有織布器具的意思,比如古詩當中,學《中國文學史》會讀到一些古詩,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詩叫《焦仲卿妻詩》這樣的一首詩,裡面有:「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機」是代表織布機,是織布的一種器具。「機」用作名詞有許多不同的意思,最初的本義是當作織布機來講,但是後來引申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比如說「機」可以用作「動機」,像《禮記·大學》當中說:「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機」是動機的意思;「機」也可以有「機會」的意思,比如《後漢書》有:「成敗之機,在此一舉」,「機」是機會。《千字文》這句經文:「兩疏見機,解組誰逼」,這個「機」也是機會,這叔侄二人找到機會趕緊辭官。這是它用作名詞,「機」也可以用作形容詞,比如可以代表「機密的」。

  接下來看下一個字,「解組誰逼」的「組」,我們先看一下在投影片上有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正中字典》金文的字形又稍微有點不同。《正中字典》當中金文的「組」是從「糸」,「糸」也是二百一十四部首之一,左側是「糸」,右下角有一個「又」字「且」聲,「且」是它的聲旁。「又即手」,「又」,我們在許多古文字字形當中看到,是一隻手的意思,有「以手合絲」的意思,拿手去合絲,這是金文。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組」也是從「糸」,左邊部首是「糸」,「且」聲。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組」的本義是什麼?是「織絲有文,以為綬纓之用者」,也就是「帶綬冠纓之稱,為織絲而成者」。「組」字古時候是用來綁印信還有玉的絲帶,叫作「組」。所以《說文解字》解釋,「組」是「綬屬」,「其小者以為冕纓」,後來是用來借指官印跟官職的,它本來的意思是用來綁印的絲帶、綁玉的絲帶叫作組。它從「糸」,因為它是一種絲織品、絲帶,所以從「糸」。右邊的「且」是「粗」字的省文,「粗」有寬闊的意思,「組」作為一個絲帶要綁住印信、綁住玉飾,是一個比較粗的帶子,所以從「且」聲是這樣來的。

  因此「組」字作名詞,是「綬」這一類的都叫作「組」,也就是用來綁印信跟玉的絲帶,這一類都叫作「組」,「繫印之綬」,專門綁印的絲帶是「組」。後來「組」字可以用來代表官職,這也是從「綁印的絲帶」逐漸引申,來借指官印或者是官職,官職叫作「組」。古代因為凡是印都有「組」,印的上面都有一個絲帶來綁印信;而作為官員,官有官印,一旦是授予他官職,一定手上有官印,得了官之後「掌印佩組」,去了官是「納印解組」,所以一般比喻官職叫作「組」,是這樣來的。

  蘇東坡有一首詩寫:「解組歸來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涼」,關於官場上的起起落落,一下子升官、一下子又被貶官,這一點應該說蘇東坡的感受是最深的,在官場上蘇東坡和他的弟弟相比,可以說他一生是相當的坎坷。對於一位讀書人來講也不一定是壞事,在官場上失意,那他可能就把注意力用在其他方面,去追求一些人生更值得追求的東西。這一點我們看到很多古人都有這種心態,比如說像司馬光,他雖然和王安石意見不合最後被貶官,可是他貶官之後卻完成了一部《資治通鑒》,這樣一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最有名的一部編年史的史書。

  所以在名利場上的失意,對於一個有志向、有抱負、有操守的人來講不一定是壞事。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孔老夫子也是這樣,雖然他一生想學周公,但是社會環境沒有促成他走上從政的道路。可是最後夫子他老人家,把畢生的心血用在整理經典、用在教育上,結果這個教育的影響力,影響至今兩千多年,多少人都受到孔老夫子儒家教育的影響。這可以說比他從政來說,對於社會、對於國家的貢獻更加的深遠。這個字就是「組」,我們跟大家介紹到這裡,「組」用作名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當然它也有動詞的意思,我們在這裡不一一列舉,大家可以自己來學習。

  我們看到這一幅墨寶,中間有一枚很大的印章,這裡內容是「孔孟仁義忠恕,大乘真誠慈悲」,師父上人用的印章,這個印不是官印,應該可以稱它作法印,通過這些書法還有印章來弘揚聖賢的教化。這一枚印是小篆的字形,一般的印章很多都是用小篆,不像現代人可能用楷書來做印,但一般古時候都是用篆書來做印。這枚印是講到孔孟學說,教育的核心是「仁義忠恕」,「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而大乘佛法教學內容核心則是「真誠慈悲」,所以師父上人是用法印,來把聖賢教育最核心的內容都含括在其中。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兩疏見機,解組誰逼」這一則故事,這個故事是講在漢朝的時期有疏廣還有疏受,這是叔叔跟侄子兩個人同時在朝廷當官。他們的官做到很高,疏廣是擔任皇太子劉奭的師父,是太子太傅;而疏受,也就是侄兒,他擔任太子的老師,叫太子少傅。可是這位皇太子劉奭的性格非常陰柔而且虛偽,這種個性當然做老師的是最清楚的,所以當太子長大到十二歲的時候,疏廣、疏受該教的經書跟課程都教完了,老師的責任盡到了。於是,疏廣跟他的侄兒疏受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句話如同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所寫:「安莫安於知足」。這叔侄二人是非常懂得進退,所以叔叔對他侄兒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我們如果知足,將來不會受到侮辱,知止將來就不會有危險。我們現在官位做得很高,聲名遠播,如果還繼續迷戀眼前的富貴與功名,而不肯離開的話,將來恐怕會後悔。

  所以叔侄二人商量好,因為他們非常瞭解太子的性格,他們當了太子的老師,就決定急流勇退,辭官。辭官也是要找一個恰當的理由,他們說身體不好,這是很好的一個藉口。於是同一天上書給朝廷請求告老還鄉,漢宣帝批准了他的請求,還賜給他很多黃金。疏廣、疏受得到這些黃金回到家鄉,算是榮歸故里,他們也沒有把這些賞賜據為己有,而是擺了很多宴席來招待鄉民跟朋友。幾年下來,這些財富差不多都快用完了,有人勸他,朝廷賞賜給你的這些黃金應該留給子孫。結果疏廣說,我們家本來就有田地,如果子孫努力耕種,能夠勤儉、努力,這些田地就足夠他們生活;如果他們是賢能之人,財產太多也會磨損他們的志氣,覺得不用奮鬥;如果他們不賢能,是愚昧、愚蠢的人,太多的財產會增加他的罪惡。所以聽了疏廣講這番話我們真的是佩服,這不愧是當皇太子的老師,他叔侄二人一個是太子太傅、一個是太子少傅,真正懂教育。他用來教育自己的兒女也是很有方法的,所以聽了他這一席話,家鄉這些族人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等到後來太子劉奭即位之後,因為他老師事先就離開了,所以有新任的太子太傅叫作蕭望之。蕭望之這個人是比較求好心切,有點追求完美,他對於太子劉奭要求非常嚴格,結果等到太子劉奭即位之後懷恨在心,找了一個機會借著宦官的手,把他的老師蕭望之殺掉了。我們講到這邊,張教授也特別強調,當初假如疏廣他們叔侄二人沒有離開,可能這時候被殺就是他們兩個人,所以他非常有智慧,知道急流勇退。而古人常常隱居求志,可是我們不要認為隱居就是不管天下事,其實很多人即使是隱居也沒有忘記天下的蒼生百姓。張教授特別談到,因為他親近過雪公太老師,他也算是一位隱士,可是一生當中都沒有忘記文化,沒有忘記老百姓,從事於教化的工作。

  我們今天學到這一句經文,看到師父上人所寫的這一幅墨寶,這當中談到:「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所以一個人能夠知進退,保全他的身家性命,同時又能夠用很好的教育思想來教導自己家族的子孫,這裡「兩疏見機,解組誰逼」,這「兩疏」就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第五章也到此結束,下一節課就從第六章的經文開始來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