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八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孟軻敦素,史魚秉直」。上一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這一句經文,這句經文提到兩個人,一位是孟子;另一位則是史魚,也就是史官子魚。「孟軻敦素,史魚秉直」,這是說孟子崇尚樸素;而史官子魚則是秉性剛直。「孟軻敦素」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學習了「素」漢字。「敦素」的「敦」是注重、崇尚的意思,「素」在這裡是質樸無華,是它的本色。我們上一次課程當中,通過「素」字的形、音、義,有談到它原本是白色的絲。所以當絲還沒有經過很多染色、加工處理之前,還是維繫著它的本色,也就是素色。

  「史魚秉直」,這是談到在春秋時代有一位魏國的大夫,叫作子魚,「秉直」是說這個人非常的正直。他是史官,同時對於君王也有勸諫的責任。「秉直」,是指他秉持著正直的節操與風範,我們知道史官一定要正直無私,中國這「二十四史」作為信史,都是一代一代的史官秉筆直書,非常客觀地來記載時代的歷史。

  前面也學到了「直」字,這是作為史官應該具有的品德。我們也談到了「孟軻敦素」是說孟夫子,在前面的課程中也介紹了孟子,他在戰國時代繼承著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在當時各個國家都在為著「合縱」,還是「連橫」,頻繁地有一些外交工作。在這個崇尚「霸道」的時代,孟夫子秉持著儒家的政治思想,提出「王道」的主張。並且他遊走於這些諸候王之間,很希望把儒家的政治理想,讓這些諸候所接受。像儒家「重仁義、輕功利」這樣的學說,在戰國的時期實際上是很難推展開的。因為那時候從春秋五霸開始,一直到戰國七雄,各個諸候國之間都是在相互競爭,希望成為當時的霸主。所以「王道」政治理想,沒有辦法和當時的「霸道」思想所抗衡。

  可是雖然像孔子、孟子這樣的聖哲,在他們所處的時代並不得志,但後世各個朝代的政府都非常尊奉孔、孟的思想跟學說。我們在這邊特別舉孟子一段非常精彩的對話,其中談到:「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他是主張仁政、主張道義而輕視功利。這裡說到無論是國君還是百姓,假如國家上上下下都在相互爭奪利益,這樣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會導致許多違逆倫常的事情發生。像弒君篡位這種君不君、臣不臣的現象,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會使得一個國家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所以說如果不講道義,而只著重功利的話,是很難避免天災人禍的。

  師父上人也曾經用《孟子》開篇這段文,來給大家作開示。這一篇是說孟子和梁惠王見面的時候,當時梁惠王見到孟子第一句話就問他說:你來到我這個國家,究竟能夠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好處跟利益呢?我們知道孟夫子的口才是非常好的,他當時很快地回答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我們會看到孟夫子所主張的是要努力去落實「仁義」,而不願意去談論利益這些事情。最後孟子和梁惠王之間的對話,得出的結論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指的是君王,而「下」自然是指百姓。也就是上至君王,下至普通的老百姓,如果每個人都是在追求功利的話,這個國家就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

  我們想想看,在一個家庭裡面也是如此,假如說作為夫妻、父子,父母跟兒女之間,如果都是在互相地競爭利益,這個家庭還能夠成為一個家嗎?當然不成為一個家。同樣的道理作為國家也是如此的,如果舉國上下都是在競爭利益,我們想想看社會怎麼可能會安寧呢?所以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在今天的社會最麻煩的事情是在哪裡呢?全世界的教育都在教人競爭,而且這種競爭往往都是不擇手段的方式,那這個社會還能夠安寧嗎?人人都不重視道義,而都只著重於眼前的功利,有利益了就是朋友,如果沒有利益則是敵人;有利益就在一起聯手,沒有利益就要消滅對方。這種做法一定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禍患。

  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在今天的社會當中,不僅僅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是舉世之人、整個世界都是在競爭財、利。這使得整個世界舉世危矣!假如只是一個國家遭受危難,很多人可以選擇移民,去避免這些危難。可是如果整個世界都遭受危難的時候,我們想想看這是多麼可怕的一樁事情!所以師父上人強調,我們想要挽回這樣的一種劫運,一定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呢?要從人心開始!

  因此孟老夫子強調,一定要講求仁義道德,要把教育排在第一。教育包括哪些內容呢?也就是師父常常在講席當中,所強調的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以及聖賢教育。在這個時代只有努力地來推行這四種普世教育,才能夠真正拯救世界。所以師父上人所強調的是解決當今時代的問題,最為根本的方法是在此地,是通過教育來解決世界的問題。我們看到這個教育包括了四種教育,其中有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以及聖賢教育。這四種教育是全人類最根本的教育!所以談到「宗」和「教」,我們在前面的課程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宗」字,一個房子裡面供奉的是神主牌位,歷朝歷代的祖先等等這些神位,這是「宗」。

  「宗」字當它作為形容詞,有什麼樣的意思呢?有主要的、重要的還有尊崇的這樣的意思。所以談到「宗教」,「教」是教育,所謂「上所施,下所效也」,這都是在《說文》當中,對於這個字本義的一個解釋。如果把「宗」和「教」合在一起,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呢?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和尊崇的教化。從這裡可以看出,各個宗教的聖哲之人,他們所行使的都是教育。通過教育的方式,來教導人們轉迷為悟、教導人們轉凡成聖。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孔老夫子還有孟夫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樣。在佛家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為眾生宣講佛陀至善圓滿的教育,講了四十九年,所以各個宗教的聖哲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教育家。這是第一句,說到「孟軻敦素」。

  接下來這句「史魚秉直」,關於史魚,在歷史上記載著他的公案,也是非常感人的。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曾經說過一段話,這段話是讚歎史魚。我們看這裡為什麼說,「史魚秉直」?周興嗣先生的《千字文》會這樣寫,我們推測是不是跟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所說的這段話有關?夫子說:「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這是《論語》當中的一段經文。

  我們來看一下雪公老人的講解,「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直哉史魚」是《千字文》所說的「史魚秉直」,「直」是正直。史魚是魏國人、名鰌,所以也叫史鰌,魚是他的字。我們讀《論語》會看到,其實孔老夫子不會輕易對人毀譽的,批評或者是讚歎的話,夫子是不輕易講出口。有時是隱惡揚善,是講人的好處,對人有稱讚的時候。比如孔老夫子曾經說,衛靈公之無道而能用某人等,所以衛國就不會滅亡,這一章是讚歎道德。孔老夫子經文說:「直哉史魚」,史魚這個人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其直如矢」,當自己的國家有道之時,史魚是很正直而不屈折的;而當國家無道之時,別人是「危行言孫」,但是他並不是如此,他也是非常正直而不改易的。無論國家是有道還是無道,他從來沒有改變自己正直的品德。

  雪公老人引用《孔子家語》,這裡所說的典故,在衛靈公當政的時代,史魚將要臨命終快要過世的時候,還叮囑他的兒子,為什麼叮囑他的兒子?因為他覺得自己活著的時候,不能夠進賢、退不賢。他曾經向魏國的國君推薦,非常希望國君能夠重用賢者蘧伯玉,但是國君並沒有接受。同時對於不賢的人彌子瑕,史魚很想要把他斥退,因為這個人不是賢臣。可是他也沒有做到,國君還是沒有接受。所以在史魚快要臨命終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非常對不起國家,生前既然所做的不能夠合於禮,所以我死了也應該不合於禮。

  一般的情況下,在古時候如果男人壽終正寢,壽終正寢正常的情況是這樣;女子壽終內寢,是有所區別的。如果男子是「皓首窮經,老死牖下」,這就不合禮。牖是什麼?牖是窗戶的意思,不能死在窗戶下面,這是不合禮的。死了之後,屍體不能夠停放在窗戶下面,這是不合禮的地方。雪公談到:孔子「自牖執伯牛之手」,牖是窗戶,這也是不合禮。

  所以史魚要求他的兒子,把他的屍體停放在牖下,也就是窗戶的下面。入棺是殯,埋曰葬,這時魏靈公來弔唁覺得很奇怪,一般男人應該是壽終正寢,屍體不應該停放在窗戶下面。所以魏靈公詢問他的兒子,這究竟是什麼原故?他兒子就把父親生前所說的話告訴魏靈公。這時候衛靈公聽了覺得非常地自責和感動,為什麼?大臣對於國家是多麼地忠心耿耿,即使是死了都不忘記用這種方式來勸諫他的君王。於是魏靈公立刻起用了蘧伯玉,並且斥退了彌子瑕。所以這段故事被稱為史魚「尸諫」,尸是屍體,死了之後還不忘記勸諫他的國君。雪公談到這就很像是曾子臨終的「易簀」。

  下面這段文則是孔老夫子讚歎蘧伯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這是讚美蘧伯玉這個人,邦有道則出來做官,如果邦無道則可卷懷之。「卷」是收,就好像把一幅畫卷起來、收藏起來,一問三不知,雪公談到現今的人是「無而為有」,好炫耀。「懷」是歸家的意思,像陶淵明「歸去來兮」,這是懷。

  蘧伯玉的賢德,在《列女傳·仁智篇》當中記載衛靈公的夫人,夫人也知道比量。她根據蘧伯玉日常生活當中的品德、德行,她就能夠判斷出。在一個夜晚,當時魏靈公和他的夫人兩個人都沒有睡覺,這時候在半夜三更,有一輛車子經過了宮闕,結果他們聽到車子經過宮闕的時候停下來,車子裡的人是步行走過去的,這時候魏靈公的夫人判斷出,這個人一定是蘧伯玉。所以說魏國不會亡,他的大臣還有像蘧伯玉這樣有德行、有學問的人。這段公案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請看一下句的經文,《千字文》第六十八頁的第二行:「庶幾中庸,勞謙謹敕。」這兩句是順著前面的經文而來,在前面這句,「孟軻敦素,史魚秉直」,「敦素」是說孟子質樸無華、素位而行;「史魚秉直」,則是說史魚這個人持正不阿。「阿」是諂媚奉承的意思,史魚絕對不做這些阿諛諂媚的事情,一生都堅持正直的節操,連死了都不忘記勸諫君王。所以像孟子還有史魚,這都是我們立身處世的典範和榜樣。這裡說,「庶幾中庸」,是強調如果我們能夠學得到孟子跟史魚這樣的模範的話,就差不多合乎中庸的道理了,這是「庶幾中庸」。

  而當然我們進一步還要保持「勞謙謹敕」,「勞」是勤勞的意思;「謙」則是謙恭、謙虛而又恭敬;「謹」是謹慎;「敕」是戒懼,要戒懼、謹慎。這樣的美德都要繼續保持,才能夠成為一位君子,這是「庶幾中庸,勞謙謹敕」。「庶幾中庸」,「庶幾」是差不多、幾乎的意思;而「中」和「庸」,「中」代表不偏不倚,「庸」則是恒常不變。所以中庸是一種不偏不倚,而且恒常不變的道理,這是「庶幾中庸」。「勞謙謹敕」是勤勞、謙恭、謹慎跟戒懼,這些都是我們要努力去落實的。

  下面學習這句經文的漢字,先來看「庶幾中庸」的「中」。「中」字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用的甲骨文跟金文,和我們投影片上的字形不太一樣,有一些差別。《正中字典》當中的甲骨文和金文,形體上是比較接近的。我們會看到在甲骨文跟金文當中有「斿」,什麼是「斿」呢?「斿」是古時候在旌旗上面的飄帶叫作「斿」。《廣韻》當中說,「斿」是「旌旗之末垂者」。而甲骨文、金文當中旌旗的飄帶,有的是一條、兩條、有三條,「其偃或左或右」,有的是朝著左邊,有的是朝著右邊。

  羅振玉先生是怎麼解釋它的意思呢?羅振玉先生講甲骨文、金文的形體,是旌旗上面的飄帶,有的時候是在左邊,有的時候是在右邊。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是因為飄帶隨著風所吹來的方向,比如是從西向東,或從東向西吹,自然旌旗當中的飄帶所飄的方向,會朝左、右兩邊不同的位置。「無作中者」,沒有在中間,它不是往左飄,就是往右飄。所以羅振玉先生談到,旌旗當中的飄帶沒有辦法同時既往左飄,又往右飄,因為風所吹的方向在同一個時間一定是固定的。比如從西往東吹,或者是從南往北吹等等,會導致旗子上面的飄帶,飄的方向在這個時候是固定的,或是左邊或是右邊。

  羅振玉先生又舉出了幾個例子,有卜辭當中「中正字」的形體,「伯仲字」皆作「中」。在卜辭當中,它的「中」沒有飄帶的樣子,像我們在投影片上看到了甲文、金文的「中」,這上面就沒有旌旗的飄帶。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中」是從「囗」,這樣的一個方方的形狀。它是部首,是《說文》部首當中一種,它的讀音是wéi。「從囗、從丨」,這一豎讀作gǔn。當然這個豎,在《說文》當中看你是怎麼寫的,從上往下寫,還是從下往上寫,它的讀音也都有點不同。「囗」,像一個大大的四方形的形狀,就像四方的界限;而「丨」這一個豎,這個部首念gǔn,它就像「通於上下」。一個四方的界限,中間一個「丨」能夠上下相通,平分左右,所以在《說文解字》段玉裁的注解當中解釋,「中」字最初的本義是解作「內」。它是什麼意思?它的意思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而入居其中」,是在中間,是「內」的意思,「內」是「中」字的本義。

  李敬齋先生認為,他有不同的觀點,他所說的觀點,我們可以看一下《正中字典》當中畫了兩幅畫。這兩幅畫第一幅叫作「鹿中」,第二幅叫作「兕中」。這是什麼意思呢?「中」字當它作名詞解釋的時候,其中有一個意思是代表「盛算之器」,叫作「中」。這種「中」是一種器具,有「鹿中」也有「兕中」。「鹿中」是鹿的形狀,「兕中」是一只兕的形狀,都是代表一種器具,「盛算之器」。所以李敬齋先生的解釋說:「中」是「筒」的意思,又寫出它的初文還有象形,在上面又貫以「斿」,「斿」是它的旌旗,旗幟上的飄帶,來代表它上下通。「省作中」,李敬齋先生談到,它也可以作為「盛算之器」,這是一種器具,長得形狀就像《正中字典》當中所畫的這樣,鹿中跟兕中的形狀。

  《禮記·投壺》當中說:「主人奉矢,司躬奉中」,這裡有註解說:「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為兕」,「兕」是用木頭刻成一個兕的形狀,還有鹿的形狀「而臥」。在兕和鹿這種動物的上面,在牠的背上立一個「環圈」,大家會看到圖上「鹿中」跟「兕中」上面,都有一個圓圓圈圈的部分,「以盛算也」,「算」是放在這個地方。這是李敬齋先生對於「中」字的解釋,這個觀點也是很值得做參考的。

  「中」字當它作名詞解,第一個意思是代表著一個部位,「中」的部位是怎樣的?它是距離四方或者兩端相等的部位,叫作「中」。比如《詩經》,我們在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裡面有一句經文是「宛在水中央」,「中」是代表著不上不下、不左不右,距離四方或者兩端都是相等的,這個部位叫作「中」。「中」也可以指「中道」,「中道」是中正之大道,比如《尚書》裡面經文,這句經文是非常有名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是教我們要走在中道當中,這種中道是中正之大道,是佛法當中所講的「中道第一義」。能夠走在中正的大道上,一個人的道德、德行是達到了很高的位置。

  我們看到「中」作名詞來解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作形容詞可以用作中等的。此外「中」字也是一個多音字,既讀zhōng又讀zhòng,當它讀zhòng的時候是可以用來作動詞的,是指「射劍而矢至的中」。關於「中」我們介紹到這裡,這個字在歷史上跟一些儒家非常重要的思想觀念,思想觀、人生觀、宇宙觀都有關係。比如「中庸之道」,又比如我們剛剛所談到的中正的大道,「允執厥中」。怎樣才能做到「允執厥中」?這都是儒家聖哲的經典當中,所探討的非常深刻的命題,很重要的道理。中庸的「中」,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剛剛談到,比如說到《尚書》裡面的「允執厥中」,還有《禮記》特別有一個篇章是講「中庸」,究竟「中庸」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其實它和佛家說的「中道第一義」的意思是相同的。什麼是中道第一義呢?像師父上人在講解《太上感應篇》,曾經為我們開示過關於「忠」和「孝」這兩個字。師父是如何開解的呢?佛法是知難行易,一個人要行忠行孝和盡忠盡孝並不是難事。但是如果對於忠孝的意義,要能夠徹底地通達明瞭,這就非常難。

  諸佛如來給法界的眾生所說的無量的經論,總歸納起來也就是「忠」、「孝」這兩個字。什麼是孝呢?「孝」是佛家所說的心性的全體,是《般若經》當中所講的「諸法實相」的一個符號。我們會感覺到師父上人在講解《太上感應篇》的時候,這個境界真的是《華嚴經》的境界!「孝」字,師父上人強調,它代表的意思是什麼呢?它代表的意思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這樣的關係。因此能夠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這就證得法身,這是「孝」。孝順的「順」怎麼說呢?古德說是要順法性而不是順人情;要隨順智慧,而不是隨順煩惱。

  孔老夫子在《論語》經典當中,特別給我們舉出一個很好的榜樣舜王,師父上人講舜王的境界有多高呢?他跟《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一樣,在他的心目當中所看到的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為什麼呢?因為是唯心所現,心是如來,所現的也是如來。古人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所以虛空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都是諸佛如來,而凡夫只有我一個。這個境界是多麼的高!舜是常常反省,天天改過,善財童子也是如此。他們能夠在這一生當中成為大聖大賢,能夠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無上菩提。他是天天反省、天天改過,學忠、孝忠、盡忠。

  師父上人在這裡特別談到了「忠」是什麼?「忠」就是「中道第一義」。我們在《千字文》的經文當中,這句學到,「庶幾中庸」,「中庸」就是佛法說的「中道」。在「八正道」當中是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就是「中」的意思。所以我們用心要用「中」,儒家教人「誠意正心」,誠意是「孝」,正心是「忠」。一個人唯有誠其意之後才會用「中」,這是儒、佛教學的中心是在此地。我們知道,無論是儒家《尚書》裡面所講的「允執闕中」,還是《中庸》的經文當中所強調的中庸之道,這跟佛法所說的「中道第一義」意思是相同的。

  接下來看「勞謙謹敕」,謙虛的「謙」。「謙」,首先看小篆的形體。小篆的「謙」是從「言」,左邊是言字旁,「兼」聲,作為形聲字,右邊是它的讀音。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謙」字本義是「敬」,恭敬的「敬」。它是什麼意思呢?「謙」是「屈己尊人」的意思。師父上人常說,委曲自己,成就他人,這是「謙」。「謙」有一個言字旁,言為心聲 ,言語都是我們內心自然的流露。如果一個人的言語能夠不自滿,有而不居,那從他的言語中,就能夠看出內心的恭敬與退讓。所以一個人必然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當他內心有著真誠、恭敬之心的話,體現在外在,這個人一定也是非常謙虛、柔和。就像孔老夫子的「五德」:溫、良、恭、儉、讓。溫厚、善良、恭慎、節儉、忍讓,他一定表現出來具有夫子的「五德」。

  所以「謙」的言字旁是這樣來的,再來看右邊的「兼」。「兼」在《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是「并」的意思,也就是「合併」,把兩者合在一起、合而為一叫作「兼」。如果一個人對於所有的人都非常尊重,很有恭敬心,而對自己能夠做到「謙退自處」,始終保持著一種非常謙虛的姿態。「人亦以此相遇而互見重」,同樣的道理他對於別人尊重,別人一定也會尊重他;他能夠時時處處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也會得到人們對他的尊重。所以「謙」從「兼」聲是這樣來的。

  於是我們會看到「謙」字,當它作名詞來解,首先第一個意思是「敬」、「讓」,一個人能夠恭敬、禮讓、忍讓,這樣的態度叫作「謙」。我們看到在《易經·繫辭》有:「謙也者,致恭與存其位也」,這是講到一個人謙虛,一定是處處都不敢在人之先,一定能夠保持他的真誠、恭敬,處處謙虛禮讓,屈己下人這樣的態度;《尚書》當中也說:「滿招損,謙受益」。《易經·謙卦》,我們等一下會跟大家分享這段經文。在《了凡四訓》當中,《易經·謙卦》六爻皆吉,這裡說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是「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我們後面會跟大家分享這段經文。對於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德行來說,「謙」字是相當的重要,有一個謙虛的態度。我們看在《說文解字》當中它的本義是「敬」,是這種真誠的恭敬之心,能夠屈己尊人,這是「謙」字所代表的意思。「謙」字作名詞有許多不同的意思,同時它也可以用作動詞跟形容詞,比如說用作形容詞,它可以代表謙遜的。

  我們來看一下《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很重要的文,這是了凡先生教導他的兒子「謙德之效」。《了凡四訓》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非常有名的家訓,是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一生流通法寶,《感應篇彙編》、《了凡四訓》這些書印祖流通的是很多的,數量很大。由此可知《感應篇彙編》還有《了凡四訓》,在我們當今的時代是要大力地來推廣。其中了凡先生教導他的兒子,特別強調「謙德之效」。我們知道普天之下,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我們在後面會學到一句經文:「貽厥嘉猷,勉其祗植」。父母親留給兒女最為寶貴的財富是什麼?並不是這些金銀財寶,而是留下了這些重要的教誨、尊貴的家訓,這是真正的傳家寶。父母親一生所經歷的人生經驗與教訓,他教導給自己兒女的一定是最為真誠懇切的教誨。所以這些家訓,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珍貴的寶藏。如果我們學習了之後,認真地受持和依教奉行,把老祖宗傳給我們的智慧在這一生當中真正落實,就能夠活出一個幸福而又美滿的人生。

  了凡先生教導他的兒子「謙德之效」,跟周公訓誡他的兒子伯禽的時候,說的這些話的道理相同。首先看第一是,「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如果謙虛就能夠保持善果,這是師父上人的開示,否則的話雖然像了凡先生這樣改造命運,一生積功累德,但是如果沒有謙虛的德行,他所積的也是保不住的。因此善能夠真正保持,要靠謙虛的「謙」字,謙德之效。像《金剛經》裡面講布施這是修善,要用什麼來保持呢?用忍辱來保持,如果不能夠忍辱,即使是修再多最終也是落空的,而在儒家保持的方法是謙德。

  在《易經》當中說,這段文我們剛剛介紹「謙」這個漢字的時候,跟大家分享過。了凡先生特別把《易經》的這段經文寫在家訓裡面,「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盈」是什麼意思呢?是「滿」的意思。我們看到天上月亮的陰晴圓缺,月亮的盈虧特別能夠體會到這個道理。當月亮在十五的夜晚成為滿月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天一天它的亮光一定是會不斷減少的;可是如果月亮沒有滿,它的光明會一天一天地增加,增加一點就是這裡所說的益謙。

  所謂「滿招損,謙受益」,從這些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天道,這是大自然的定律。「地道變盈而流謙」,「盈」是盈滿。水也是這樣,水一滿一定是往低窪的地方流,這是地道的形象;而鬼神,當他看到一個人非常得志,連鬼神都會嫉妒,都會想辦法要加害於人,找他的麻煩。可是當一個人一無所有,鬼神也會憐憫他、同情他,想要幫助他一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道惡盈而好謙」,「惡」是厭惡。師父上人在講席中常常舉一個例子,前清的曾國藩先生。曾國藩先生的官位做到最高,曾經當過四省的總督,就像一個小皇帝。曾國藩先生畢竟是一位讀書人,明白聖賢的道理,他知道他的榮寵已經過了頭,絕對不是好事。於是他的書房題名叫「求闕齋」,來表明他的志向。人都是求圓滿,而曾國藩先生是求闕,要求欠缺一點,不要盈滿。地位越高,他的態度越加的謙虛,所以他能夠保得住,一直到現在後人都相當好。這都是曾國藩先生自己本身曾經讀過聖賢書,自己有德行,修善積德,後人遵循他的遺教,因此曾氏家族的富貴能夠保全,一直到現在曾氏家族的子孫依然還是非常興旺。

  下面說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易經》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有吉有凶,都是吉凶相參的。但是只有謙卦是六爻皆吉,這是在六十四卦當中唯一的一卦。這個卦相稱作什麼呢?稱作「地山謙」,上面是坤卦,「坤」是「地」;下面是艮卦,「艮」是「山」。高山在地底下,這代表什麼?代表謙虛。所以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一個人的德位越高,越要謙虛卑下,這是一定的道理,《尚書》也說:「滿招損,謙受益」。在這世出世間真正得到好處,真正得到大的利益,一定是謙虛的人才能夠做到。「滿」是今天所說的驕慢,「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尚書》的經文,在上古時期古聖先賢是這樣教導我們的。

  師父上人所寫的這幅墨寶,特別強調「誠、敬、謙、和」,我們要常常放在心上。「誠敬」,印光大師他老人家曾經說過:「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誠敬」的心是入道的根基。當一個人要真正承傳聖賢的學問、承傳道統,首要的條件一定要具足「誠敬」的功夫,這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菩提心的解釋是很深廣的,其中特別強調「誠敬」,真誠恭敬之心,這樣才能夠入道。

  誠敬謙和的「謙」剛剛跟大家分享過,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謙」字的本義就是「敬」,恭敬的敬。所以也有一個詞叫「謙敬」,「敬」是「謙」的本義。我們學習儒、釋、道的聖教,要想傳承道統,如果不具備這樣的德行,就沒有辦法承傳聖教。當然這樣的德行還有《根之根》。《根之根》是孝親、尊師,當然孝親尊師也是我們必須要把「誠敬謙和」的功夫,在對待自己的父母跟老師時候充分地體現出來。「謙」字我們在這裡引用了這一段講記的文,「謙德之效」。當然後面還有很多的內容,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深入地再學習《了凡四訓》。這一句《千字文》的經文,我們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請看《千字文》第六十八頁的第二行,我們來學習下一句經文:「聆音察理,鑑貌辨色」。這句經文又是教導我們什麼呢?「聆音」,是聆聽對方說話,聽人講話的聲音。「聆」是聆聽;「音」是聲音。「察理」,「察」是要明查,能夠審查其中的是非道理,明辨是非道理。「鑑貌辨色」,「鑑貌」是要觀察人的臉色隨機行事,「鑑貌辨色」是看人的容貌,要察言觀色來辨別他的邪正、曲直。張教授也強調,我們學習傳統的儒家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瞭解、觀察人情世故。特別是《聖學根之根》,這套書裡面很多經典都是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世事洞明是學問,人情練達是文章。

  通曉人情世故,當我們看到一件事情,能夠瞭解到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人情世故是「事之故」,「故」是原由;「人情」是人的心。所以我們要能夠通達人情世故,還要能夠察言觀色,這樣才懂得如何來應對進退。這些人情世故、應對進退,古時候的小朋友在大家庭當中,他觀察父母、祖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小就學會了,所以教得像一個小大人一樣。到了私塾裡面老師來教導他,小小的年紀就能夠通達人情世故;日後考中了秀才、考中了舉人,甚至考中進士,很年輕就成為一個地方的父母官。這都是從小在家裡,給他奠定非常深厚的根基。

  這句經文我們也是來看一下漢字,「聆音察理」的「音」字。「音」有金文還有小篆的字形,這個字形看起來很接近。小篆的「音」,是「從言、含一」,「言」當中有一個「一」。「言」代表什麼?「言」是言語,是代表所發出來的聲音;而「一」,「示道、道立於一」。所以什麼是「音」呢?「音」的意思是「聲之倫理」,是有條不紊,合於道,這就是「音」。我們知道古人的音樂,無論是「律呂」還是像宮、商、角、徵、羽這樣的音樂概念,其實都是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的道理息息相關的。宮、商、角、徵、羽對應的是「五倫」的關係。所以聖人禮樂的教化,是通過藝術形式,來傳達聖哲之人教化的思想,聆聽德音雅樂,自然五倫關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這些關係就能夠調和。

  反過來如果一個家庭或者國家,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懂樂理的人去聆聽當時所流傳的音樂,在音樂當中也能夠聆聽得出來這種倫常的亂象。所以音樂不只是用來消遣,它是幫助聖賢之人來行使教化。所以為什麼「音」是在聲之倫理有條不紊的情況下,能合於道叫作「音」,道理是在這裡。

  在《部首訂》當中解釋,「音」的本義是「聲」,「聲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也就是「和合眾生而有條理成章的合聲」,叫作「音」。林義光先生有他的見解,認為「音」的本義應當是「言之聲」,因為它從「言」,「一」代表音在言中,所以林義光先生是這樣解釋「音」字的。而朱駿聲先生則是認為,「音」是「從言、含一,會意兼指事」,既是會意字也是指事字,這些說法都是可以說得通的。

  「音」字作名詞,第一個意思是「聲之雜比和合成文者」,叫作「音」。在《禮記·樂記》當中說,「凡音者」,「音」是什麼?《樂記》給它下了一個定義,是「生於人心者也」,它一定是人的心聲,心裡是怎麼想的發之於外,聲音是和你的心相應的。「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我們這裡就能夠瞭解「音」的意思。

  我們也聽過「八音」的概念,在學習《三字經》的經文的時候學過八音。「八音」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在《三字經》的經文當中介紹過八音,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這是說樂器是由什麼樣的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會有不同的分類。「音」作名詞還有很多意思。「音」也可以作動詞解,當它作動詞是「讀」的意思,發聲來讀這是「音」。關於「音」字,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下面再來看「鑑貌辨色」的「色」,首先看一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色」字,是「從人、節」,上面是一個「人」,下面的形體跟節日的「節」意思是相同的,這個形體是古時候的「節」字。「人心有所感」,當我們心裡有起心動念,畢竟是凡夫不能夠無念,如果是像聖賢佛菩薩,阿羅漢是去掉執著;菩薩則是去掉了分別;而佛則是連妄想都放下了,所以不會有這些起心動念。但人畢竟是凡夫,所以人內心當中有七情五欲,有貪、瞋、癡、慢、疑種種的習氣,會存在他的內心。內心有所感,在他的眉宇之間,會體現出了喜、怒、衰、樂、愛、惡、欲的氣,這樣的氣會體現在他的眉宇間,「若合符節」。「人」字下面用一個「節」,是這個意思。

  在《說文解字》段玉裁先生的注解當中解釋,「色」字的本義是「顏气」的意思。「气」也是二百一十四部首之一,它寫起來跟簡體字的「气」寫法相同。為什麼段玉裁的注解解釋,「色」叫「顏气」呢?「顏」是指兩眉之間,我們眉毛跟眉毛之間叫作「顏」。那什麼是「气」?是一個人的神情現在外面叫作「气」。所以「色」代表著眉宇之間的神情,一般人稱作顏色、氣色。早上遇到人的時候發現,為什麼今天你的氣色不好?是不是跟家人在相處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一大早見到朋友,從他的眉宇氣色當中,就能夠看出他內在的心情。

  這裡有一個註解是強調,小篆的「色」字上面是一個「人」的形體,「人」的形體是「跽人亦人字」。「跽」是長跪的意思,古人兩膝著地,坐在腳跟上叫作「坐」;但是如果身體直起來,股不著腳跟是「跪」;跪著聳身挺腰叫作「跽」,所以「跽」是長跪。我們看小篆的「色」字,上面部分是一個「人」,人與人之間相交往,一定會有一些喜、怒、衰、樂、愛、惡、欲的情緒生發出來。或者是我見到你很歡喜,或者是我見到你很討厭,這是凡夫的這種心態,在眉宇之間就體現出來。這裡現出的種種神情,比如說我跟你很投緣,一看到你就非常的開心、喜形於色,這種神情叫作「色」。所以「色」作「顏氣」來解釋,《說文·段注》是這樣解的,這個說法就更加的清楚。

  所以「色」最初小篆的字形是這樣的,是我們在投影片上看到的字形。後來變成像楷書「色」的寫法,是隸變之後所通行的寫法。所以「色」字作名詞解,是代表「顏氣」,是心理上的感應體現在眉宇之間的神情,叫作「色」。在《千字文》這句經文當中說「鑑貌辨色」,我們就能夠辨色,「色」如果按照最初的本義來解,我們要看到對方體現在眉宇當中的神情,即使他沒有說話,可是你一眼就能夠看出,他現在的心情是喜是憂。一個人很敏銳的時候,他可以捕捉到這一點。這個意思在《禮記》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愉色」,你對父母親這種恭敬、尊重、孝敬的心情,這種心態體現在眉宇之間,所以看到父母一定是喜氣迎人的樣子。

  「色」作名詞第一個意思,是跟《說文》當中所講的本義非常相近。同時作名詞還有許多不同的意思,比如可以指「色欲」,也可以指「女色」。《禮記》有說:「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為民紀」,「遠色」是遠離色欲、遠離女色的意思。在《論語》當中也有一句經文說:「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色」是指女色。它作名詞還有很多不同意思,我們在這裡不一一列舉。同時「色」也可以用作動詞,是面有怒色的意思。總之,它體現在人的臉上,都是有著喜、怒、衰、樂、愛、惡、欲種種的七情。「鑑貌辨色」的「色」,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在《論語》經文當中,孔老夫子曾經說過:「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九思」是哪九思呢?我們是舉這段經文,來跟現在所學《千字文》的,「聆音察理,鑑貌辨色」相對應。君子九思是,「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是君子九思。這「九思」的經文,我們在前面《聖學根之根》的課程中,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

  孔老夫子說:「君子有九思」,我們看雪公老人的講解,「君子」是指求學的人。不求學,沒有學習聖賢教育的人,無論有學問還是沒有學問,都不能稱為君子,所以我們今天要成為君子,是因為我們現在是在求學。雪公特別強調,一個人從年輕到老都要求學,孔子曾經說:「過死而後已」;諺語也說:「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有學生曾經請教過孔老夫子,什麼時候才可以不上學呢?孔老夫子指著墳墓,意思是說,死了才可以不學。雪公強調學跟不學,一個是「迷」一個「悟」,悟則處處都通,迷則處處都有障礙。

  這裡孔子說「君子有九思」,君子一定要有九個條件,注重「思」。「思」字,《六書通》當中說,是「念也」。思念,再考慮。又擇理為「思」,經過前面的念慮,再精確來選擇哪一項是合理的。雪公老人也強調,按照佛家的說法,還要懂得「百法明門」,一切法合起來為「百法」;「明門」,有明才能開。「門」,入門,否則屋裡是黑漆漆的。一百個法就是一個「明」字。

  我們來看一下,「視思明,聽思聰」,還有「色思溫,貌思恭」。這裡因為時間的緣故,所以只能選擇一部分,不過這段經文在之前的課程當中已經分享過。「視思明,聽思聰」,和我們這裡所說的,「聆音察理,鑑貌辨色」的意思很相應。「思」是「能」,往外看等等這是「所」 。「視思明」是說能看明白嗎?所以說為什麼常講,明眼人、明眼人,往外看要看明白,這是一種結果。「聽思聰」,「聽」很靈動,某個人說話是什麼意思,知道個大概。比如聽音樂,「孔子擊磬」,有一個荷簣的人聽聞後就說:「有心哉!」有什麼心呢?你打出來的鐘、敲的磬跟彈的絲弦就有不同,那如何能夠聽出來?就像廟中的單百零八鐘,它用高低的音把情思表現出來,像擊磬一樣。所以雪公老人總結說,我們平時去辦事,為人、為社會,要能夠看不看錯,聽不聽錯,能聽明白是不容易的。這就是「視思明,聽思聰」。

  「色思溫,貌思恭」,「恭」字和剛剛我們跟大家所分享的謙虛的「謙」,意思是一樣的。「謙」最初的本義是恭敬的「恭」。 「色思溫」,有人說某人喜怒不形於色,七情並不表現出來,這也不是一時能學到的,「君子不以聲色教人」。君子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對人的容貌應該如何?「貌思恭」,面對著對方或對一切人,他的容貌都必須要恭敬。這種恭敬的態度是像剛剛所講到的,「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貌思恭」,對一切人容貌要恭敬,但不是說你見人就笑。雪公老人強調,現代人提倡見人就笑,其實並不是恭敬的體現。「恭」是面對對方一切都表示恭敬,上對下可以有笑意,但是下對上不行。晚輩要「仰而聽之」,長輩要「俯而就之」,容貌必須思恭,要「貌思恭」。從雪公老人這段話,我們也能夠體會出,笑也不是隨隨便便見人就笑。如果不該笑的時候你還在那裡傻笑,這反而是一種不恭敬的表現。所以說這些人情事理、人情世故,我們真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這句經文就學到這裡。

  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這是《千字文》第六十八頁的第三行:「貽厥嘉猷,勉其祗植」。這句話又是教導我們什麼樣的道理呢?這句話跟我們剛剛所學習的,《了凡四訓》當中的一段文是很相應的。「貽厥嘉猷,勉其祗植」,「貽」是遺留,遺留給子孫的是什麼呢?究竟是房產、田地還是金銀財寶,才是最好的呢?這是現代人的觀念都是這樣的,希望把這些財、色、名、利的東西留給後人。可是在古人的世界觀當中,並不是這樣想的,他留給子孫是最好的家訓、家語和忠告。勉勵他們立身處世都要非常地謹慎小心,這就是教育,給子孫非常良好的教育,讓他在人格上能夠健全,甚至趨於完美,懂得處事待人接物。為人父母能夠為子孫考慮得很長遠,絕對不是只留給他金銀財寶而已。

  「貽厥嘉猷」的「厥」,是「其」的意思,就是「那個」。在這裡指的是後面所說的「嘉猷」。那什麼是「嘉猷」呢?「嘉」是美好的;「猷」是那些家訓、法則和道理。在張清泉教授的課程當中,舉出《三字經》的經文,這裡面說到:一般人留給子孫的都是財寶千金,但是,「我教子,惟一經」。所以什麼是最好的家訓?就像《弟子規》、《三字經》還有在《聖學根之根》當中學的這些童蒙的經典 ,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最好的家訓,這就是「嘉猷」。遺留給子孫的都是這些美好的訓示,「嘉」是美好,「猷」則是道理、法則的意思。而不是留過多的財產給子孫,這是作為父母為兒女考慮深遠。

  留這些嘉猷、家訓是做什麼的呢?下面說,「勉其祗植」,「祗」是恭敬的意思。「植」本來是種植,在這裡引申為牢牢的記住。就好像種一棵樹一樣,牢牢地把這些家訓、美好的訓示種在子孫的心田當中,讓古聖先賢重要的教誨、至理名言,能夠深植於子孫心中。所以為什麼講,「童蒙養正,聖功也」,在孩子的童蒙時期給他施以好的教育,會影響他一輩子。小時候教是很好教的,像師父上人常常說,一個孩子兩歲的時候是最好教,你教他什麼就是什麼,他不會反駁,也不會有自己很多的想法。

  我們看到在鴻仁國際漢學書院,有辦一個鴻仁幼稚園。我們在教學的時候發現,幼稚園的小朋友真的是最好教的,你教他《聖學根之根》他就能夠背得很好,而且生活當中也能夠慢慢去落實。小朋友學習童蒙聖賢的經典,變得非常有禮貌,一舉一動都很有規矩 。所以教確實是從小教,在把握童蒙養正的階段,給他以聖賢的教育,對於他一生的影響會非常深遠。

  我們來看一下「貽厥嘉猷」, 先來看一下「嘉」字。在投影片上有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在《正中字典》當中,同樣也會看到有金文的字形跟小篆的字形,但是金文略有不同,在細節上稍微有一點差異。我們來看小篆的「嘉」,小篆的「嘉」是「從壴,加聲」。上面部分是「壴」,部首讀作zhù;下面「加」是這個字的讀音。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嘉」字的本義是「美」的意思,是和樂善美的意思,叫作「嘉」。而「壴」,上面的部分叫作「壴」,有很多學者認為,它是「鼓」,樂器一定是先有鼓來「和制眾音」。所以我們看到像祭祖大典、祭孔大典,都有禮生跟樂生,最初典禮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先敲鐘、擊鼓,它有這樣的一個作用,所以「嘉」從「壴」是這樣來的。

  再來「嘉」字下面,它的聲旁是「加」,加油的加。「加」字有「使二者相合」的意思,「以己之美與人之美相濟,則益見其美,以此美與彼美相累,則益增其美」,這是「嘉」為什麼從「加」聲是這個意思。「嘉」字的本義是「美」,而它作名詞解第一個意思是「福」,也就是吉慶的意思。比如我們在《史記》當中看到:「神降之嘉」,神降給人們的是什麼呢?神降給人們的是福、是吉慶,就是「嘉」的意思。

  「嘉」字作動詞來說,有稱許和讚美的意思。比如《尚書》當中有:「嘉乃丕績」,「嘉」是嘉許、讚美。作為形容詞也有美、善這樣的意思,比如《詩經·小雅》有:「物其多矣,維其嘉矣」,「嘉」是美、善美的意思。所以我們看到「嘉」字,它的意思其實是很讓人喜歡的。我們過去有學過很多字,比如吉祥的「祥」,這個字本身就有一種美好的意思,又有這種吉祥、幸福的意思。所以在我們這句經文當中所講到的,「貽厥嘉猷」,「嘉猷」,「嘉」作為美好的意思,就代表著作為父母留給兒女的訓誡、家訓,都是非常美好的人生的道理。這是父母親、祖父母要傳給後世兒孫最好的禮物,就是這種「貽厥嘉猷」。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這句經文我們先分享到這裡,餘下的部分,留待下一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分享。我們今天的課程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