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七頁第四行開始看起:「嶽宗泰岱,禪主雲亭」。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一句經文。「嶽宗泰岱」,這句經文裡的「宗」是動詞,是「尊」的意思。在中國有五大名山,這五大名山是以哪一座山為尊?是東嶽泰山,這座山最為尊貴,它是群山之首。而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君王,當他繼承了君主、天子的位置,或建立一個國家之後,都會在泰山祭拜天地,這是「封禪」。祭拜天地,是為了報答天地的功德,所以在泰山祭天,這是「封」。下面我們看到,「禪主雲亭」,這是封禪,「封」是祭天;「禪」則是祭地。這是古時候的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禮,叫作「封禪」。「封禪」,祭天是在泰山,而祭地的場所是在哪裡呢?是這裡所說的,「禪主雲亭」,祭地是在附近的云云山或者是亭亭山。

  於是有了泰山的祭天,還有在云云山或者是亭亭山的祭地,君王就完成了祭祀天地的大典。因此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封禪」這個詞,就知道這種典禮既包括祭天,也包括祭地,這是君王為了能夠報答天地的功德,在他登基之後都會舉辦這樣重要的典禮。我們曾經在《三字經》的學習中,學到這樣的一句經文:「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嶽,山之名」。所以今天學的這句經文,「嶽宗泰岱,禪主雲亭」,我們要知道「嶽」指的是五嶽,五嶽究竟是包括了哪幾座山呢?這在《三字經》的經文有講到。而根據《史記》的記載,我們中國的五嶽,也就是五大名山,包括了居首的東嶽泰山,此外有西嶽華山、南嶽衡山還有北嶽恒山,北嶽跟南嶽都叫作héng山,但它的寫法是不同的,還有中嶽嵩山。這樣的說法流傳是最廣的,這是《史記》當中的記載。後來鄭玄(鄭康成),當他在注解《周禮》的時候,所沿用的是《史記》的這種說法。而《三字經》中所說的,「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嶽,山之名」這句經文,太炎先生曾經有簡單的注解,給我們介紹這五座名山。

  首先是東嶽泰山,是在今天的山東泰安,它的周長是百六十多里,高四十多里;再來中嶽嵩山是在河南登封縣的北部,它的周長有一百三十多里,高二十多里;北嶽恒山則是在今天河北的曲陽縣,跟山西渾源縣的當中,漢朝以來都是在曲陽縣舉行祭祀的典禮,到清朝就改了,改在了山西的渾源;再來是南嶽衡山,是今天的湖南衡山,往西北部三十里是衡山,而漢武帝當政的時候是稱霍山為南嶽,到隋文帝的時代才恢復成衡山為南嶽;最後是西嶽華山,在今天陝西的華陰縣這一帶。這是關於五嶽,太炎先生做了簡單的解釋,我們想想看這五嶽的名山,我們都曾經去過哪一座呢?

  我記得過去曾經去過北嶽衡山,它在河北跟山西之間,所以像這些名山在歷史上,都是很有歷史跟文化的風景名勝區。在幾千年的滄桑歲月中,這些山見證了中華文明悠久而漫長的歷史。所以我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機會真的要去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關於這一句經文,上一節課跟大家分享了漢字「宗」,大家應該還有印象,一個房子裡面供奉著神祖的牌位,這是「宗」。今天再來看一下「禪主雲亭」的禪,「禪」字也是一個多音字,既可以讀chán,又能夠讀shàn。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字小篆的字形,小篆的「禪」,是「從示、單聲」,左邊是它的形旁,右邊是它的聲旁。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於「禪」是如何解釋的呢?是解作「祭天」。祭天是古時候天子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典,叫作「禪」。這個字因為跟祭祀和天地神明是有關係的,所以它的偏旁部首是「示」字旁。但凡我們看到有示字旁的,比如「神」,比如「禪」字就知道,它會和天地神明有關係。右側的聲旁「單」,本身有「盛大」的意思,因為「禪」是一個非常盛大的祭典,我們想想看,這種祭典既然是君王來參與主持的,而且又是祭拜天地神明的大典,它的規模、它的儀式一定是相當的莊嚴和隆重,所以「禪」從「單」聲。

  我們看一下「禪」字,當它讀作shàn的時候,它都有什麼意思呢?當它作為名詞來使用,是用在「禪讓」這個詞當中,我們在學習堯、舜、禹時代的歷史,都知道那個時期是禪讓的制度。天子的位置並不是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在天下選擇有德行、有才幹的人,把君主的位置禪讓給他。因此像堯帝禪讓給舜,舜再把君位禪讓給禹,這個時期都是禪讓的制度。

  孟子在經文當中就談到:「唐虞禪,夏后、殷、周繼,其義一也」。唐虞時代是指堯舜的時代,他們的制度是禪讓的制度。而當「禪」用作動詞的時候,其中第一個意思和我們今天學的這句經文是有關係的。「禪主雲亭」,「禪」是指祭地的典禮。比如《大戴禮記》當中說:「封泰山而禪梁父」,在這裡注解是說,「除地於梁父之陰,為墠之祭地也」,在這個地方設了一個壇來祭地。這在《大戴禮·保傅》中談到封禪大典,「封泰山而禪梁父」。所以這裡「禪」用作動詞的時候,是指「除地為墠而祭」,是祭拜「地」的典禮。「封」跟「禪」都是什麼意思,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封」和「禪」是合起來講,也可以分開來講。分開來講「封」是指祭天,古時候的君王接受了天子之位的時候,他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到泰山去舉行封禪的典禮,「封」指的是在泰山上築壇祭天,這是「封」。

  再來在梁父山除地祭地,這是「禪」。這一點,特別是在秦代跟漢代,對於封禪大典和封禪之禮,是非常重視的。比如我們在《史記》能夠看到一段記載,這是秦朝的時代,在《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這是秦始皇當政之後,他為了頌揚自己的功德,為什麼?他統一了天下。而且他自稱為「始皇帝」,覺得自己的功勞是很大的,特地把這種功勞、功德都刻在石頭上,希望能夠流傳千秋萬世。「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封禪」指的是祭拜天地的典禮。我們在史書當中也會看到像《封禪書》,這裡面記載得非常詳細。

  關於這句經文所談到的「嶽宗泰岱」,我們也參考在《四庫全書》當中,有《初學記》,《初學記·地理上》,其中第三個章節是講泰山。我們來看一下《初學記》裡面所引用的,像《博物志》、《五經通義》等等的古籍當中,又是怎麼記載泰山這一座五嶽之尊呢? 我們看「敘事」的部分,泰山是五嶽的東嶽泰山,《博物志》當中說,泰山又叫作「天孫」,為什麼呢?意思是「天帝之孫,主召魂」,它是位於東方,東方是代表什麼意思?「東方萬物始成」。所以在這個位置當中,是能夠知曉一個人生命的長短,這是《博物志》的記載。

  再來看《五經通義》,《五經通義》談到泰山還有另外一個稱呼叫作「岱宗」。我們看《千字文》中說,「嶽宗泰岱」,「岱」也是指泰山,那為什麼泰山又稱作「岱宗」呢?這是因為「王者受命」,為什麼古時候都是稱君王為天子?因為他認為他是天之子,君權是神授的,是上天所賦予他這樣的一個權力。因此「王者受命」是當一位君王登基即位之後,「易姓報功告成,必於岱宗也」,為什麼祭拜天一定會在泰山呢?是因為他要在這個地方向上天報告,我現在已經登基成為君王,整個朝代已經改朝換代了,我重新建立了一個朝代,重新統一了江山的功勞,要向上天來報告。這裡是講為什麼稱作「岱宗」,是這樣來的。

  「宗」是「長」的意思,我們上節課曾經跟大家分析過,「宗」字的形、音、義,當它作形容詞的時候有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叫作「宗」。「東方萬物始交代之處」,所以泰山稱作「岱宗」,代表它在五嶽當中是排在第一的,是居長的。以後我們看到「宗」字,當我們瞭解這個字的本義、引申義,以及一些比較基本的意思的時候,看到這個字我們就不會錯解了。無論像這裡所說的「岱宗」,或者說是宗教的「宗」,我們都瞭解「宗」本身有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這樣的意思。

  再來看《白虎通》的記載,「王者受命必封禪」,在古人「君權神授」的觀念當中,他認為作為天子,他所賦有的這種權力是上天給予的。因此當天子繼承了君位,或者說打下了江山,重新改朝換代,這時候登基一定要到泰山去舉行封禪之典禮,「封」是增高,「禪」是廣厚,我們常說天之高,還有地之厚。所以「封」是在祭天,而「禪」則是在祭地。在這樣的典禮當中,除了非常隆重的封禪祭拜天地的大典,同時還要在石碑上面,把君王的名號以及他的功績,也就是他為了整個國家、社會所做出的貢獻,都刻在石頭上。

  而「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我們看「天」是非常高大、浩瀚無盡的,人類現在都在探索宇宙的奧秘。我們知道在浩瀚的宇宙當中,當我們仰望天,會覺得真的是無限的高大,這是天之德。而地呢?地是很寬廣的,而且土地又是非常深厚,這是地之德。我們人生活在這天地、宇宙之間,心心念念都是想著如何能夠效法天地之德。所以在君王的封禪典禮當中,「封」跟「禪」的表法跟用意,是「增泰山之高以示報天」,這是代表著對於上天的敬仰、對於上天的回報;「禪梁甫之阯以報地」,同樣的,大地給予我們的恩德也是無窮無盡的。像中國歷史上本身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們學完了第四單元之後,很快要進入下面第五單元,會看到「治本於農」。中國在歷史上都是以農立國、以農為本,農業生產中能夠豐收,這當然都要感念、感恩大地的恩德。即使是作為君王來說,他也是要以天子之尊來祭拜大地,來感念大地之恩,這是《白虎通》中的記載。

  我們看小注裡面,這裡引用了《史記》的記載,讓我們可以看到,在歷史上從三皇五帝開始,都有哪些君王曾經到泰山舉行過封禪的典禮呢?大家會看到《史記》的記載,有「三皇」當中的太皞伏羲氏,還有神農、炎帝、黃帝,這是到了「五帝」的時代,「黃帝」是軒轅黃帝。五帝當中的顓頊、帝嚳,還有堯跟舜,都曾經到泰山來封禪。接下來是大禹,當然這裡我們會看到,像三皇五帝是「封泰山」,之後是「禪」哪裡,會有一點差別。比如像伏羲、神農跟炎黃,炎帝跟黃帝,「封泰山」,祭天之禮都是在泰山舉行;而「禪云云」,祭地的典禮都是在云云山,但是軒轅黃帝是在亭亭山,歷史都記載得很清楚。所以「封」,祭天之禮一定是在泰山,但是「禪」,祭地的大典是在云云山還是在亭亭山,這就有點不同了。

  比如說到了禹的時代「封泰山」,但是「禪會稽」。祭拜「地」的典禮是在會稽舉行的。接下來有周成王,周成王是「封泰山,禪社首」,這都是講到祭天跟祭地的地點。還有秦始皇跟漢武帝,秦始皇「封泰山,禪梁甫」,所以祭拜「地」是在梁甫舉行的;而漢武帝是「封泰山禪梁甫」,這一點跟秦始皇是一樣的。「後又凡五修封泰山」,所以我們會看到秦始皇跟漢武帝的時代,他們對於在泰山的封禪大典是很重視的。《後漢書》當中有記載,漢光武帝的時代,這是到了東漢時期,同樣也是「封泰山,禪梁甫」。這一段小注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從三皇五帝的時代一直到秦漢的時期,都有哪些君王曾經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再來看下面這一段文,是《漢官儀》跟《泰山記》的記載,講到東嶽泰山。如果我們曾經去過東嶽泰山,會看到山路真的是要爬上去是很不容易的,還會爬了很長一段路之後,經過小天門、大天門。去看天門,我們看這裡的記載,當人們在仰視天門,因為天之德就是它特別的高,讓我們人類在仰望天、仰望宇宙蒼穹的時候,會覺得人類其實是非常渺小的。在宇宙大自然當中,我們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時候真的會感受到天地、宇宙之博大,我們的心胸要跟天一樣,它能夠包容。在爬泰山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一種感受。當你去仰望天門,好像從一個洞穴當中看天窗一樣。

  我們現在會看到很多國家都有載人航天這樣的做法,把太空人送到空間站當中去觀測浩瀚的宇宙。我們看到當太空人離開空間站到艙外行走的時候,他能夠非常清楚的看到美麗的地球,也能夠看到整個宇宙空間當中數不清的星星。我記得師父上人曾經回憶起他的老師,我們當代著名的大哲學家方東美教授。在那個時代,航空的技術還不是非常發達,一般的老百姓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坐飛機的。可是那時候方教授曾經教導學生,說人的一生一定至少要坐一次飛機,當然現在飛機對我們來講,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交通工具了,但是在一個世紀之前,航空技術還是沒有那樣的發達。為什麼呢?當你身處在高空中去看這浩瀚的宇宙,去看我們的地球,所有的山川,還有人類種種文明發展的產物,當我們飛到高空中的時候會覺得說,原來這天地、宇宙是這樣的廣大,而我們人是這樣的渺小。

  所以很多在經典當中,在書本裡面,我們要去感知到的這種世界觀跟宇宙觀,在這種經歷當中,可能你對於生命、對於宇宙會有更深刻的體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人,真的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能像井底之蛙這樣子,只能夠看到井口的那一片天,那是很狹窄的。這裡讓我們看到,當你登上泰山的時候,去仰望天門,好像從一個洞穴當中去看天窗的這種感覺。「自下至古封禪處」,古時候君王在舉辦封禪典禮的地方,離那裡的距離是四十里。這裡還有西巖、東巖、東南巖,會看到很多的景觀,有仙人、石閭,還有介丘、日觀。東南巖叫作「日觀」,為什麼叫作日觀?每天清晨雞叫的時候,在這個位置我們站在泰山上,能夠看到太陽出來的景觀,「見日始欲出」,是太陽剛要出來。我們以前曾經學過,經典當中說,你看太陽每天乘著車,那個車是羲和幫太陽神駕車,太陽從東方升起一直到西邊落下,這是太陽所乘坐的車要經過的一段路途。所以站在泰山頂上就可以觀看日出。

  還有東南叫「秦觀」,從這個地方可以望見長安。長安城我們在前面的經文中也介紹過,歷朝歷代許多的王朝都是建都在長安。從東嶽泰山,站在「秦觀」這個地方就可以望見西面的長安,當然是非常遙遠的距離。「吳觀」則可以望見會稽,「周觀」是可以望見齊。「齊」我們也學過,最初在周武王的時代有封建的制度,當時是把姜太公封在了齊國,把周公封在了魯國。而從泰山能不能見到黃河呢?黃河是我們中國的母親河,實際上黃河距離泰山有兩百多里,當站在泰山上去眺望黃河的時候,會看到黃河像一條絲帶一樣,是非常的小了,因為你站在泰山,海拔的高度很高。「山南有廟,悉種柏千株」,這些樹木都已經非常高大,可見它的年齡也是很老了。有的樹或者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樹齡,這棵樹就是相當地高大,或者是盤根錯節,相當地粗壯。

  相傳這些松柏,柏樹有上千株,這都是漢武帝在「封泰山」的時候所種下的,而小天門有秦朝時代的「五大夫松」。我們在前面學習《聖學根之根》的課程也介紹過,秦始皇去祭拜天地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大雨,結果這時候有五棵松樹,剛好在那個地方可以幫秦始皇擋雨,所以後來把它封作「五大夫松」。每一個景點都是有典故的,因為泰山的歷史和我們中國文化,還有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有非常深厚的淵源關係。

  所以當我們看到像東嶽泰山,在這樣一個非常神聖的地方來舉辦祭拜天和祭地的典禮,又是天子親自去參加跟主持的。我們自然在其中會去反思,究竟天之德還有地之德是什麼?這在前面所看到的《初學記》的文當中,也跟大家分享過了,是要效法天地的大德,天心的仁愛還有它的包容;以及地的寬廣,同樣它是可以長養萬物,能夠包容萬物。這都是天跟地之德行,因此為什麼說要「為天地立心」,也就是我們學習聖賢教育的目的、宗旨跟目標,都是希望能夠效法天地之德,把這種德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去真正的落實。同樣的作為一位君王,當他登基的時候要去感念天之德,要去感念地之德。

  而天與地所賦予他的神聖使命,如同師父上人在墨寶當中所寫的,所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君王,當我們去回望歷史,看到從三皇五帝一直到堯、舜、禹、湯,歷朝歷代的明君聖王,他們做君王念念都不是想著自己,而是想著如何可以更好地為天下百姓謀福利。所以許多君王,後世之人非常地讚歎他、緬懷他,可是實際上,他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是非常的辛苦。像堯帝自己的生活很節儉,吃的、穿的都是跟一般的百姓沒有什麼差別,甚至於更加儉樸。可是他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天下、國家、蒼生的利益跟福祉,一生當中為了國家、社會和百姓做出了許許多多了不起的貢獻。這是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造福整個國家社會,也能夠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這在佛家來講就是「真菩薩」。我們也希望所有的領導人也都能夠效仿三皇五帝、古聖先王的這種德行,他們的德政。

  這句經文分享到這裡,請接著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第六十七頁的第四行:「雁門紫塞,雞田赤城」。什麼是「雁門紫塞」?這是說由於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度,在國土的四周,古時候設有很多邊防的要地。包括古時候有北方的雁門郡,像這樣的地方都是屬於戰略的要地,非常的險要,在軍事上的地理位置方面,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此外還有紫金關、雞田州、赤城郡,這些都是戍守邊疆的國防重地。什麼是雁門關?雁門關是萬里長城當中的一個關,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山西的北部。凡是去過山西的人,一定對於這個地方悠久的歷史文化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無論是佛教的文化、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在這裡都留下很多珍貴的歷史遺跡。而這裡所說的雁門關,是一個重要的國防重地,也是在山西境內。

  所謂雁門山,因為它非常地高,平常像這些雁鳥,動物都是屬於候鳥,北方天氣冷的時候,是要飛到南方去躲避寒冷的季節,到了春天會飛回北方。而山西的雁門關因為處在高山上,非常險要,所以一般雁鳥沒有辦法飛越這座山。可是雁門關因為是處在一個比較低的山口,所以一般的飛雁只能夠從雁門關這樣的位置經過,沒有辦法飛過雁門山。這個地方因為兩座山對峙,整個形狀看起來就像門,所以稱作雁門。

  「紫塞」指的是長城,為什麼?因為秦代建築萬里長城所用的土,是紫色的土。當然這種紫色,不是我們平常看的那種非常艷麗的紫,土一般不是這樣的顏色,但它是有一點點紫的這種土,所以長城也稱作「紫塞」,「塞」是邊境關塞的意思。「雞田」是一個州的名字,「赤城」是指的赤城郡。我們這是看到萬里長城,這是我們在大學的時代,因為最初考入北京大學,我們是中國語言文學系。那時候並不是說大學一年級就能夠到燕園的本部,我們大學一年級是在昌平校區,所以離長城非常的近。我第一次見到長城,是跟同寢室的同學一起去爬長城,真正感覺到長城的雄偉跟壯觀。北方的山一般都是屬於這種崇山峻嶺,而且如果是在秋天或者是冬天比較寒冷的季節,山上草木並不是非常茂密的。所以會看到在崇山峻嶺這種險要的地勢環境中,去修築萬里長城,真的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工程。難怪曾經有宇航員在太空中看中國的時候,能夠看到萬里長城的樣子,因為它真的是太長了。

  那時候第一次見到長城的興奮、歡喜還有感動,到現在都還是記憶猶新。後來確實也是因為對於儒、釋、道傳統文化的一種熱愛,我們從學校畢業之後,也走上了弘揚傳統文化這樣的一個道路。長城作為中華文化的標誌,常常存在我們的心中,因為覺得它代表的是中國歷史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後來在寫許多古代的德育故事的時候,覺得長城常常樹立在自己的心中。而且我們在做一些傳統文化的宣傳,也常常會用長城來作為背景圖。這是第一次見到長城,內心感覺到特別的激動。天空都是一片蔚藍的景象,而且山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我們同學有在北方生活過,又來到南方,就會感覺到北方的山的感覺和南方的山這種溫潤的氣質,差異是很大的。這就是很典型的北方的山的形狀,給人的感覺是這樣子的。

  我記得我們在大學的時候,非常喜歡上一位老師的課,專門為我們介紹中國傳統的藝術,會把歷朝歷代留下來的這些珍貴的文物還有古畫,一件一件地來給我們欣賞。在這些畫卷中會看到許多山,因為中國古人很喜歡畫山水畫。你會看到很多山,有許多傳世的名作,像《鵲華秋色圖》,還有像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甚至於到後來宋、元、明、清的時代,很多畫家畫的這些畫,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會到故宮去觀摩這些畫作,去看原畫作品的那種感覺。所以會很明顯地感覺到,哪怕是在古人的畫卷當中,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北方的雄偉險峻、高大,這是山的那種特質;南方的山會感覺比較溫婉、濕潤,而且它不會像北方的山,感覺崇山峻嶺,那麼高大,它是像江南的感覺,山比較低矮,上面的植被、植物非常地茂盛,北方大自然的景象和南方的景象差別是很大的。

  當我們看到萬里長城,內心真的會有很多感觸,會感覺到它這裡所凝聚的、代表著中國人的種種精神,同樣也是靜靜地流淌在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身上。我們也是要把這種精神,比如說孝、悌、忠、信、仁、義等等的精神,都要把它繼承下來。

  這句經文我們再來學習一下,這裡面代表性的漢字,「雁門紫塞」大家看一下「塞」字。在投影片上是甲骨文跟小篆的形體,我們看到甲骨文,會想到這個字又是一個「寶蓋頭」,寶蓋頭在古文字的部首當中讀作mián。我們會想「塞」上面的「宀」同樣也是像一個房子,究竟房子裡面都是些什麼呢?大家會看到甲骨文裡面,左右兩邊都有「手」,這是我們常常在古文字裡面看到的一個形象,古時候的「手」是這樣。一個房子裡面有「手」,上面又有一些圖形,究竟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塞」,當然這個字也是一個多音字,既讀sè又讀sài。小篆的「塞」是「從土、從塞」,「土」上面的部分也讀作sài,這是它的讀音。它本來的意思是什麼?除了土之外,上面的部分本來是解作「窒」,我們講窒息的「窒」,為什麼它解作「窒」呢?「塞」是「以土相窒」的意思,在《六書故》當中解釋,「塞」字的本義是「壅土窒空」,是「用土來避阻」的意思。

  當它讀作sè,用作名詞第一個意思是,一個國家很險要的地方叫作「塞」,《史記》中有一段文說:「秦四塞之固,披山帶渭」,這是講到秦國的地理位置,是在《史記·蘇秦列傳》。蘇秦跟張儀,我們前面的課程剛剛介紹過,那個時期「合縱連橫」的政策,對於秦國和其他六國的影響是很深遠的,最終也使秦國在戰國時期,消滅了其他的六國而統一天下。這裡《蘇秦傳》當中所說的是秦國的地理位置,「秦四塞」,作為一個國家的惡險之處,「披山帶渭」,從這裡可以看出,秦國本身的地理位置是相當具有優勢的,是北方的大國。這是作為名詞讀sè的時候。

  這句經文「雁門紫塞」,實際上它不讀作sè,在這裡是標作sài。當這個字讀sài的時候,作名詞有屏障的意思,或者是邊界、關隘都叫作「塞」,所以「紫塞」在這裡有這樣的意思。當「塞」字作「關隘」來解,比如《禮記·月令》當中有:「孟冬備邊境,完要塞」。「塞」是指邊境的關隘。

  介紹完了這個字之後,再來看「雞田赤城」的「城」,「城」字是很常用也很常見的。但是「城」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會看到投影片上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其中金文的部分和《正中字典》有點不同,小篆是一樣的。先來看一下《正中字典》當中金文的「城」,「城」是「從郭」,右邊的部分是「郭」,「成」是在左邊。「成郭為城」,跟小篆的意思是差不多的,我們來看小篆。小篆的「城」,是由左邊的「土」加上右邊的「成」,合在一起而組成的,右邊的「成」是它的讀音。所以什麼叫作「城」?「城」是用土石的建築而建成的,叫作「城」。大家如果有去參觀過一些古代的建築,會看到在很多建築的外圍會用土石,或者到元、明、清的時代,有像這種磚瓦的材料建築而成的「城」。比如我們在北京的紫禁城會看到四周是有護城河的,護城河再往對面看就是一個城牆的樣子。

  所以在《說文解字》,這是許慎的《說文》當中對於「城」的本義是怎麼解釋呢?是解作「盛民」,城市的「城」這種建築物究竟是做什麼用的?「盛民」的意思是用來「盛受眾民於其中」,一個城市裡面會有很多百姓,很多人生活在裡面,所以城市是用來「盛受」這些百姓於其中,「亦為用於保護聚居中者之建築物」。「城」的作用還有什麼?城牆建築得這樣高大,甚至於到後世,大家會看到城外還有護城河,這是非常堅固、牢靠的一個建築,它起到保護的作用,能夠保護生活在其中的百姓或者是官員。士、農、工、商,都生活在城市當中,這些居住者都會受到「城」的保護,這是它的作用。

  我們看到「城」用作名詞來解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環繞都市建築圍牆來保衛的建築物叫作「城」。因此我們會看到「城」其實是起一個保護的作用,實際上它的意思像我們現在講的城牆,圍在城市的周圍是為了保護整個城市,是起這樣的作用。在《禮記·禮運》經文說:「城廓鉤池以為固」,「城」是指環繞在城市外面築起的圍牆,它的作用是可以保衛生活在裡面的居民。「城」在作名詞的時候,它還有一個意思跟「長城」有關,是按照地勢築起的長牆,以攘外安內,叫作「城」,「城」指的就是長城。長城不像一般的城,建在一個城市的周圍來保護居民的,長城是建築在崇山峻嶺當中,等於是一個國家的軍事設施。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當中就有記載:「帝築萬里長城」,萬里長城真的是綿延不絕,是按照北方的崇山峻嶺,又築起了一道防衛的屏障。

  在秦朝的時期,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很多人評價秦始皇算是一個暴君,為什麼呢?因為他當政的短短的期間當中,不惜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做許多大規模的工程,這其中就有萬里長城。在這麼險要的崇山峻嶺中,要築起萬里的長城,在那個時代建築的工人真是要飽受艱辛,才能夠把它建築起來,「城」的意思就是長城。「城」還有其他很多不同的意思,這裡就不一一做解釋了。

  接著再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大家來看一下第六十七頁的倒數第三行,我們看前面的經文講到五大名山,講完五大名山又有像雁門關、長城這樣的國家軍事要塞。到這句經文:「昆池碣石,鉅野洞庭」,大家會看到,這句經文所講的是跟水有關的地方,也就是中國的山川湖泊。當然在這裡的經文,只是舉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湖泊來跟大家做介紹。「昆池碣石」,指的是昆明池,還有碣石山,「碣石」是一座山;「鉅野洞庭」是鉅野澤和洞庭湖,所以這裡舉出來的都是名山跟大湖。

  我們先來看一下「昆池」,昆池是昆明池,也叫作滇池。以前我們曾經生活在雲南,雲南有個簡稱叫作「滇」。當然在雲南我們也去參觀過很多不同的地方,也有許多很值得參觀的自然景觀,或者是人文歷史的景觀,這是昆池,昆明池是在雲南;「碣石」則是在現在的河北,到了碣石山往東邊看,可以看到很遼闊的海。在歷史上像漢武帝、秦始皇舉行了泰山的封禪祭典之後,接著就會到碣石來看海。「鉅野洞庭」,「鉅野」是鉅野澤,在今天的山東;洞庭湖是耳熟能詳,洞庭湖處在湖北的東北部,這個湖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因為它有很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歷史氣息。

  下面看一下漢字,先來分享一下「昆池碣石」的「昆」字。「昆」我們會看到在投影片上,是金文跟小篆的字形,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是很相近的。小篆的「昆」是「從日、從比」,它上面有一個太陽,下面是「比」,太陽代表什麼呢?是代表明顯、顯而易見的意思。太陽的光是很強烈的,能夠照耀萬物,這是因為它作為一顆恒星,自己本身就會放光;下面的「比」是「相同者之列為次第」。所以什麼是「昆」?是相同的明示次第,明白地排出它的次第,「以見其大致不差」,叫作「昆」。也就是這幾個看起來都差不多,把它們排在一起,我們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這幾個相同的東西排在一起,大致上看起來都是一樣的。

  所以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昆」的本義是什麼?「昆」的本義是「同」,相同的「同」,也就是「概略其等」的意思叫作「昆」。我們會看到「昆」作為名詞來說,比如講哥哥會用「昆」,像《論語》中說:「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昆弟」,「弟」是弟弟,「昆」是哥哥,所以「昆」有這樣的一個意思。我們會看到它最初在《說文解字》時代所解釋的本義,反而在許多古文的環境當中也不是那麼常見,常用的往往都是這個字的引申義。說到「昆」,我們還會想到有一座山叫作昆侖山,我們看到這一段是關於《淮南子》經文的一個注解,它的位置是在中國的西北,「其高萬九千里,河之所出」。昆侖山是非常高的,在古人的記載中,而且我們中國的母親河,就是從昆侖山脈開始流淌出來的,這是「昆」字。

  接下來再來看「鉅野洞庭」的「庭」字。我們所看到的投影片上是「庭」字小篆的字形,「庭」字小篆的字形都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呢?首先是「從广」,最上面的部首寫的像簡體字的「廣」,實際上它作部首的時候是讀作yǎn。「廷聲」,「广」裡面的「廷」是它的讀音,它的聲旁。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庭」字的本義是什麼?是「中宮」的意思。「宮室互訓」,「宮」就是「室」,「室」就是「宮」,那「中」是什麼?「中」是「正」,也就是「堂寢正室」的名稱,一般我們現在稱作「廳」,是客廳的「廳」。因為「庭」所代表的是跟房子、房屋有關的一個概念,所以大家會看到「庭」這個字從「广」,代表這個字是跟房子有關的。就像一個字從「宀」,我們常說的「寶蓋頭」,「宀」大家常常看到甲骨文、金文時代的字形,畫起來像一個房子的樣子,所以看到「寶蓋頭」我們也會想到,它最初的概念也是跟房子有關聯的。

  再來看「庭」,在「广」裡面的「廷」是代表它的讀音。「廷」是後來我們常用作朝廷的「廷」,它本來是有「朝中」的意思,也就是廣平而沒有房屋的地方。我們現在所學的家庭的「庭」,這個地方是有屋子,但是依然非常廣平,所以從「廷」聲。「庭」字也是一個多音字,它除了讀作tíng之外,也讀作tìng,讀作四聲。當它讀作tíng,大多數都是作名詞,可以指「堂寢的正室」,叫作「庭」,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廳」,是「廳」的意思。比如《禮記·檀弓》有一句經文,這是孔老夫子有一位非常疼愛的學生叫作子路,子路也是一位孝子,但是這個人的性格大家要是讀《論語》,會覺得子路這個人的性格非常鮮明,其實這個人挺可愛的。老師跟他說什麼,他性格特別直,所以《論語》當中,有很多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子路之間的對話,很有趣。

  可是《禮記·檀弓》這段經文,則是「孔子哭子路於中庭」,為什麼?因為子路後來是在一個政變當中死去,可是他即使是過世之前,仍然念念不忘老師對他的教誨,依然要整理好他的衣冠,把帽子都要扶正了,這樣子。當然面對自己的學生,突然在這種政治的衝突當中過世,作為老師孔子是相當的悲傷難過。這是《禮記·檀弓》的一段文,「中庭」,「庭」是指的「廳」,我們到一個房子當中一定是會有正廳,正廳的部分就叫作「庭」。當然「庭」用作名詞也還有其他不同的意思,比如說它可以作「堂前的空地」,我們常說「庭院」,在《周禮·天官》當中有一句經文:「掌掃門庭」,「庭」指的是堂前的空地。有一個成語叫「門庭若市」,「庭」也是指堂前的空地。「庭」也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我們就不一一地列舉。這是「鉅野洞庭」,就給大家介紹這個漢字。

  現在學習到這一句經文,「昆池碣石,鉅野洞庭」,在這裡要跟大家列舉,在歷史上有兩篇比較著名的文學作品。一篇是詩歌,一篇是散文,跟我們今天學的這句經文有關,我們把它特別節選出來。第一個作品是《觀滄海》這首詩,這首詩是曹操所寫的,他作為一代奸雄,在歷史上應該說,他在德行方面是有很大的欠缺,可是這個人很有文學才華,包括他的兒子,我們都聽過一首詩叫作《七步詩》。所以曹氏父子,除了在三國時期的曹魏時代,執掌著曹魏的政權之外,曹氏父子在文學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歷史地位的。

  我們學中文系曾經上過《中國文學史》的課,這個課是整個中文系的必修課,不管分什麼專業,是文學的專業、漢語言專業還是古文獻專業,《中國文學史》都是要學的。所以我們會在歷史上學到許多動人的篇章,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古代漢語,因為古代漢語裡面有很多的文言文,那時候在求學的時代,很多文言方面也是在學習古代漢語的時候打了一點小小的基礎。我們來看一下曹操的《觀滄海》,這其中有一句,「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如果我們讀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會讀到蘇軾(蘇東坡)的《赤壁賦》,我們就會對於「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一句印象深刻。他在《赤壁賦》的時候說到,這是曹孟德所寫的詩,這是曹操。

  曹操寫了一首詩叫《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碣石」是碣石山,在河北的昌黎。剛剛說過歷史上有一些君王,當他舉行了封禪的典禮之後,離開泰山會來到碣石山,這是秦皇、漢武都曾經來過,我們看是不是當過君王的都對這個地方情有獨鍾,在這裡可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澹澹」是形容當風吹起來的時候,水波會搖動的樣子,是「澹澹」。「山島竦峙」,這是說山高高地聳立在那裡。此外下面開始形容山上的景色,「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這裡形容的是一種秋天的景色,雖然前面說到有很多的樹木跟豐茂的草,可是到了秋天的時候,因為河北地處的位置也是在中國的北方,草木被秋風吹得蕭瑟的感覺,我們如果生活在北方特別到了秋天,對於金色的秋天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看到樹上的樹葉逐漸變黃,特別是以前像我們在東北,路邊可以看到銀杏樹,看到銀杏樹的樹葉也是一夜之間,好像上了彩一樣,變成了金黃的顏色,那秋天是很美的。可是吹著蕭瑟的秋風,又會有一點悲涼、蒼涼的感覺。「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還在觀碣石山,觀滄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其實我們看在寫日月、星漢,「星漢」是銀河,燦爛的銀河。從這裡還是能夠看出身為一位北方的君王,如果是春秋時代,算是一位霸主,他的這種心境以及他的氣度,可以從他對於宇宙、天地的描寫中,看出氣度還是不一樣的。好像我們在讀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一位君王這種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感覺,衣錦還鄉是這樣的一種筆調。「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位君王的這種豪邁的氣度,在劉邦的《大風歌》裡面可以讓我們感受出來。當然如果我們再聽項羽的悲歌,這就跟劉邦的那種氣度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後我們看《觀滄海》結束的時候說:「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觀滄海》這首詩雖然不長,可是大家會看到,在曹孟德的眼中,「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他所描繪的場景都是非常簡練、精要而且到位的。這首詩就文學的作品本身來講,也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作品。這裡說的「東臨碣石」,碣石山,我們《千字文》所講的「昆池碣石」,是同樣的一座碣石山,都是在今天的河北。

  下一部文學作品我們選擇的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為什麼呢?因為和洞庭湖有關。這裡選《岳陽樓記》其中的一段文,這一段文是特別來描寫洞庭湖的。《岳陽樓記》這篇文章,我們如果是讀初中、高中的同學應該都背誦過。對於這一篇散文,大家心目當中印象最深的,是范仲淹先生所說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把一位忠臣對於國家、社會還有百姓的一片赤誠、忠誠的心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我們節選的這段文,主要是對於洞庭湖的描繪,可以看到這篇散文本身是一篇很有文采的文章,文學藝術的成就也是很高的。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這是巴陵郡,古時候和我們現在不一樣,現在是分省、市、縣等等,古時候是有郡。當然郡在不同的時代,全國上下所設置的郡的數量和分布是不同的。范仲淹先生寫到了巴陵郡,它的美景在「洞庭一湖」,巴陵郡最美的地方集中在哪裡呢?是集中在洞庭湖上。范仲淹古文的筆法,寫的也是讓人感覺蕩氣迴腸,其實他的一種心胸、氣度跟格局,都在這字裡行間可以表現出來。「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為什麼洞庭湖會這樣美呢?「銜遠山,吞長江」。他用一個動詞「銜」,還有一個「吞」,這是多麼精確的用詞。銜接遠處的山嶺,吞長江,容納長江的流水。「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流水進入洞庭湖洶湧澎湃的樣子,寬廣無邊,這樣的美景讓人的心胸一下子就開闊起來。即使是范仲淹在官場起起伏伏的人生歷程中,當人融入到大自然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榮辱、得失全都忘記了,而沉浸在宇宙、大自然的,非常優美寬廣,還有浩瀚的場景中。所以他忘記了自己的榮辱得失,能夠把這種自然的美景描繪得這樣優美。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同樣是形容洞庭湖,當早晨太陽要從東方升起的時候,陽光很燦爛;「夕陰」是到了傍晚,整個洞庭湖暮靄沉沉的樣子。它一天當中的變化,無論是景色還是整個氣候都是變化萬千的。「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這就是岳陽樓的大觀,范仲淹短短的幾筆,仿佛在我們面前畫了一幅非常優美的山水畫。即使我們沒有在洞庭湖邊,可是好像也能夠跟范仲淹先生一起身臨其境,感受到岳陽樓最壯麗的景觀,洞庭湖的這種景象。這一點,「前人之述備矣」,以前的人所作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可是為什麼范仲淹的這一篇文章能夠流傳千古?原因不在於景色,而是在於人,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人具有心懷天下的氣度,如果我們再看後面的文,當然這裡沒把它選出來,只是選了跟洞庭湖有關的一段描寫。

  後來范仲淹談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我們以前讀書的時候背誦的,到現在這些句子都還深深地印在腦海中。范仲淹在官場的進進退退當中,從來不去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為什麼?因為他心裡面所想的都是百姓,都是天下、國家,都是整個社會,這就是他人生的氣度跟格局,跟一般人是不同的。因此,范仲淹先生才能夠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千古名句,就是他內心的一種真實寫照。所以范仲淹先生的精神,也是隨著《岳陽樓記》而流傳千古。

  由此可知當我們看到《千字文》的經文:「昆池碣石,鉅野洞庭」,我們會瞭解到,像這樣的自然景觀並不是因為景觀本身的美,當然佛法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種美景也是人的念力所感召的,但是它更美的是在哪裡呢?是它背後的歷史、文化的淵源,這些讀書人在這美景當中,所留下的精神與氣質。

  你看他孝、悌、忠、信的精神,做一位忠臣從來不計較,我到底官位做到多大,或者是俸祿能有多高,這不是他心裡在想的,他心裡想的永遠都是我能夠為國家、為人民真正地造福一方,而付出我的心力。所以范仲淹先生在為官的時候,自己每天收到俸祿都會想,我收到了這些俸祿,今天是不是為國家、為社會、為百姓做出應有的貢獻呢?如果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比如說做了一些利益百姓的事情,今天做得比較少,衡量一下我今天收到的國家俸祿,好像覺得,我對不起國家對我這麼好的待遇,他第二天就會再加緊,多做一些有利於百姓的好事。因此,我們看到范仲淹先生的家族,傳到現在經歷了八百多年,范氏家族的後人依然是很興旺。我們曾經遇到過范仲淹先生的後代,她也是佛門的一位護法,非常歡喜聆聽師父上人講經,而且護持佛法。我們在他後人的身上,會看到范氏家族的這種家風。

  這句經文「昆池碣石,鉅野洞庭」,就分享到這裡,大家會看到,這幅墨寶是師父上人所寫的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是中國人萬千年祖德承傳之大根大本,當知當學」。這幅字還有這個畫面,我們應當把它深深地刻在自己心上,當作座右銘。希望這一生都努力地去把它落實,就像文天祥所說:「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在歷歷的史業當中,究竟要用什麼樣的人生書寫在歷史上面呢?我們是否可以演繹出同樣是忠臣孝子這樣感天動地的故事,也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去把它表演出來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都應該要去努力地落實和行使的使命,這句經文就學到這裡。

  接下來再看這個章節最後一句經文,第六十七頁的倒數第三行:「曠遠綿邈,巖岫杳冥」。這句經文我們會看到,它是承接著前面而來所做的一個總結。因為在前面,已經把九州、三十六郡還有一些重要的山嶽、湖泊、要塞都介紹過了,所以這一句是一個總結。總結中國的疆土非常雄偉壯闊,邊城的要塞連綿不斷,而且高山聳立、奇谷幽深,真的是一片錦繡河山,會讓我們想起有一幅畫叫《江山如此多嬌》。

  「曠遠」是遼闊無邊的意思;「綿邈」則是連綿不盡。什麼是「巖岫」呢?「巖」是高山,「岫」則是深谷,像「白雲出岫」,張教授在這裡舉出來,是雲從山谷裡面冉冉地上升,叫白雲出岫。「杳冥」的意思是,「幽深昏暗而不可測之」,也就是山很高、山谷很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是《論語》的經文,是形容整個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雄偉,在這裡面非常形象地展現出來。

  我們先來看一下漢字,「曠遠綿邈」,我們來看一下「遠」字。「遠」字大家應該不會感覺到陌生,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漢字,我們會看到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在投影片上面。《正中字典》中也有金文的形體,略有不同。再看小篆,小篆的「遠」是「從辵、袁聲」,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它的本義是「遼」,遼闊、遼遠。「遼」是什麼意思?「遼」是相去甚遠,叫作「遼」,所以它從「辵」。再來「袁」,「袁」是它的聲旁,「袁」本來有一個什麼意思?是「衣長貌」,「長」有相距很遙遠,所以「遠」從「袁」聲。「遠」字作名詞來解,是和「近」相對的,遠跟近相對,什麼是「遠」呢?指的是距離,距離不近就叫作「遠」,所以它和「近」是相對的。

  比如《禮記·中庸》當中說:「行遠必自爾」,「遠」是跟「近」相對的。「遠」還有一個意思,作名詞的時候代表「列祖列宗」,比如我們很熟悉的《論語》中有一句經文:「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而這個「遠」不是指遠方,追念的是誰呢?追念的是列祖列宗。這都是它作名詞來解釋。「曠遠綿邈」,「遠」是用作形容詞,而「遠」字也有形容詞跟副詞的用法。用作形容詞,可以指在遠處或者是年代很久遠、來自遠方的,可以有這樣的幾個不同的意思。

  下一個字我們介紹的是「巖」,「巖岫杳冥」的「巖」。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字形,它是「從山、嚴聲」,在《說文解字·段注》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厓」,也就是山邊叫作「巖」,所以「巖」是從「山」的。再來我們講「巖」下面的聲旁,它本身有「急峻而不可近」的意思,我們常說一個人很嚴肅,這個人好像很高冷、不容易接近。再加上一個山的「巖」,是「山崖極峻而難進」的地方,我們知道一座山如果是山崖一定是很險要,所以從「嚴」聲。「巖」字作名詞來解釋的話,是有「厓」的意思,也就是山邊。「巖」也可以指「洞」,作形容詞有「險要」的意思,或者是很高峻的意思。這個字不難懂,這是小篆的字形還有它的意思,形、音、義,後世衍生的意思,我們簡單地來介紹。

  大家看到後面這張照片,是師父上人二OO八年九月在大理的蒼山照的一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前面的照片已經看到北方那種崇山峻嶺的感覺。這張照片是蒼山,蒼山的大峽谷,當我們看到蒼山大峽谷的景觀的時候,是不是也能夠感受到這種「巖岫杳冥」的味道?所以為什麼古人教我們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特別是我們的祖國有一片大好河山,如果有機會常常去親近大自然,或者是去參觀古老的建築,都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大家看這蒼山的大峽谷,就像我們這裡所說的,「曠遠綿邈,巖岫杳冥」,「巖岫」指的是高山跟深谷。雲從深谷裡面冉冉地上升,就是「白雲出岫」,是這樣的一個意思;「杳冥」是「幽深晦暗不可測之」,山又高,山谷又很深,這是形容出河山的壯麗雄偉。我們這裡也是用師父上人這張照片,剛好是在蒼山的大峽谷照的一張很珍貴的照片。

  後面大家會看到,也是我們很多年前在雲南拍的風景照,有洱海的景觀,還有整個雞足山的景觀。通過去參觀、觀摩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們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經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的景致,大家會有切身的感受。這句經文就學到這裡,第四個章節的經文也全部學完了。從下節課開始,我們從下面第五個章節,繼續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的課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