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七頁的第二行開始看起:「起翦頗牧,用軍最精」。這一句經文所講的,是在戰國時代出現了好多位著名的大將軍。「起翦頗牧」這四個字,含括了四位將軍的名字。首先「起翦」,「起」是白起;「翦」是王翦,指的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名將。「頗牧」呢?「頗」則是廉頗,是趙國的良將;「牧」是李牧,同樣是趙國的將領。這是戰國時期四位著名的將領。「用軍最精」,「用軍」是指他們是用兵作戰的將領,而「精」是精通的意思。他們在哪一個方面很精通呢?是在用兵作戰的方面,這是他們非常擅長的領域。上節課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其中的一個漢字,軍隊的「軍」。

  這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用軍最精」的「精」字,首先我們看到「精」字小篆的形體,它是「從米、青聲」。在《說文解字·段注》當中,解釋「精」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擇米」的意思。它有「米」字旁,可以看出這個字原本的意思是跟米有關。那什麼是擇米?「擇米」,「擇」是選擇、挑選的意思,也就是「精釆米使其純潔」,「釆」是辨別。當人們通過種植水稻,到了稻穗低垂,可以豐收的時候,米還要經過一個加工的過程,人們在飯桌上可以吃到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這當中有很多農夫付出的辛勞。所以「精」從「米」,它的本義是「擇米」的意思。

  為什麼「精」字的聲旁是「青聲」呢?因為青顏色是一種不變的顏色。我們常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色是一種不變之色。「精」的聲旁是「青」,帶有「更好」的意思。所以「精」是當米成熟之後,人們還要非常精心地去辨別,把「米」當中最好的部分挑選出來,這就是精。「精」從「青聲」,是從這裡來的。「精」字當它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是指「舂熟的白米」。我們看到在《六祖壇經》當中,六祖惠能大師最初到黃梅跟著五祖求法。他不是一開始直接進講堂、進禪堂的,五祖讓他在堆房裡面舂米。我們知道什麼是「精」?「精」是指舂熟的米叫作「精」。在《論語·鄉黨篇》有一句經文,我們曾經跟大家分享過:「食不厭精」。「精」在這裡並不是指精細的意思,而是指米舂熟了叫作「精」。

  「精」作名詞來解,有許多不同的意思。比如我們常講「真誠」,「誠」字也叫作「精」。大家常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個「精」跟「誠」的意思是一樣的。「精」作名詞有很多意思,比如說可以當作「日、月、星」,也可以用作「光明」,或者我們常說的精神的「精」。在《千字文》當中,「用軍最精」,「精」在這裡是用作形容詞,它不是用作名詞來解的。這個漢字我們先簡單地跟大家介紹到這裡。它的意思很多,我們有興趣的話可以來看一下,它在名詞、動詞、形容詞當中不同的用法,以及在很多語言環境當中是如何來使用的。這個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這裡經文當中提到:「起翦頗牧」,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四位將領,我們不能夠一一地來介紹,所以就選擇性的,把在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公案來跟大家作分享。「起翦頗牧」其中的「起」是指的白起。說到白起,熟悉歷史的人都會想起「長平之戰」,這個戰爭可以說是相當慘烈。而這個故事在史書當中的《白起列傳》有所記載。

  白起生活在戰國的時代,是秦國的將軍。我們知道戰國時期的秦國是很強盛的,是一個軍事實力很強的大國。它為什麼最終可以滅掉六國而實現統一,和它的國力、實力是有關的。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講過:「晉楚更霸,趙魏困橫」。那個時期有「合縱」跟「連橫」的政策,最終的結果是秦國滅掉了戰國時期的六國,而最終得以統一天下。這個時期,白起是秦國的將軍,是很善於用兵的。有一次秦國和趙國發生了一次著名的戰爭,叫作「長平之戰」。長平之戰,白起遇到的對手是誰呢?是趙國的將軍趙括,大家都聽過「紙上談兵」的故事。結果在兩軍交戰的時候,白起裝作戰敗而退走,但實際上暗中埋了伏兵。趙括帶兵沒有實踐的經驗,以為對方真的逃走了,於是他乘勝一直追到了秦國。

  可是秦國哪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國家啊?它有很堅強的壁壘,所以趙括帶著軍隊是沒有辦法攻破前方的壁壘。而在這個時候,白起所埋下的騎兵,又在後面斷絕了趙括的後路,把糧食供給的道路斷掉了。我們可想而之,在這樣的一次戰役當中,當然秦國的軍隊是步步逼近,而趙國的軍隊當然是屢戰屢敗。最終趙國的軍隊沒有辦法,只好在原地等待救援。這個場面是非常慘烈的,你想後面的糧草已經被斷掉了。在這個過程中有四十六天,一個多月的時間,趙國的軍隊根本沒有後援的糧食。最後趙括不得以只好親自出陣,於是他就死在了秦國的亂劍當中。

  這次戰役趙國有四十萬的士兵、將士們全部投降,照理說當這個國家的軍隊投降的時候,作為將領應該還是要有一點仁愛之心,不能夠把人家趕盡殺絕。可是這時候白起卻認為趙國的軍隊是反覆無常,怕最終會作亂。結果他非常殘忍,用一種詐騙的手段把趙國四十萬的軍隊,全部都坑殺了,只留下了二百多人。所以「長平之戰」是很慘烈的,我記得在最近幾年有一些考古工作,發現長平之戰的遺址,因為這場戰役前後被斬殺的俘虜就有四十五萬人。這對於整個趙國的士氣,真是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而且白起的作法真的是慘無人道。對方已經投降了,你就應該給人留一點後路,可是當時他一點後路都沒有留。結果白起的殺業造得很重,乃至於他現世就感得了花報。這段歷史是史書當中的記載,後來被收在《歷史感應統紀》當中。

  他自己本身這一生的下場也並不好,秦王要攻打趙國的邯鄲,一直攻打不下來。於是秦王想要再次起用白起為將領,白起一直推脫沒有接受。後來在秦王的強迫之下,白起說自己病得很重,這時候惹怒了秦王,於是把他貶為士兵,放逐。結果當他走出咸陽的西門,這時候范睢向秦王奏報,說白起由於被貶了職,又被放逐,他心裡非常怨恨,所以講出了一些怨言。這時候秦王賜劍,讓白起自殺,白起一直到被賜死之前,仍然執迷不悟,因為作為一位將領,他當年是為秦國立下過汗馬功勞,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下場會這麼慘?最後他才想到說,自己確實是該死,為什麼呢?人之將死,為什麼其言也善?他會想到自己這一生究竟犯了哪些錯,在這個時機點自己會反省。於是他想到在長平之戰當中,曾經把趙國的幾十萬士兵,用詐騙的手段全部都坑殺。你想想看拿因果的定律來說,這個殺業造得實在是太重了。殺一個人都要有很重的果報,更何況因為他的一念之差,讓四十多萬人的生命都毀於一旦。結果想不到他自己的下場也是非常的不好。

  這一段公案,被收在了《歷史感應統紀》當中。如同我們在前面的課程所說到的,在這個時代因果的教育確實是相當重要。特別是現在災難這樣頻繁,如果用單純的倫理、道德,還不足以喚醒人心。可是如果按照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的教誨,能夠廣泛地推廣因果教育,對於挽救社會,改造世道人心,是很有幫助的。為什麼?因為一個人知道道德、仁義,可是當他遇到高名厚利的時候,往往還為了利欲、利害的關係還敢去做惡。可是如果這個人是深深的明瞭因果,就不敢去做惡了。知道「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如同師父上人在這一幅墨寶當中所說:「道德仁義乃吾人本具之性德」,這是我們自性當中本來就具有的。「因果報應實天地化育之大權,利人實為利己,害他苦報無盡」,我們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利益眾生就是利益自己。反過來如果用殺、盜、淫、妄、酒種種的手段跟行為去陷害他人,最終苦報也是無量無邊的。因此說,「人人皆知因果」,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瞭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和事實真相的話,這是「天下大治之道也」。為什麼?因為人們都不敢再造作惡業,自然都能夠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對於「五戒十善」也都能夠落實,社會自然安定詳和,自然長治久安。這是白起的故事。

  我們再看一下「起翦頗牧」,其中還有一位將軍非常有名,就是廉頗。在戰國時期跟廉頗有關的故事,如果看過京劇,很多人都看過一出戲叫作「將相和」。這出戲所講的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這個故事從「完璧歸趙」的公案開始講起。這同樣是發生在戰國時期,也是秦國跟趙國之間的故事。我們知道在趙國有一塊非常有名的璧玉叫作「和氏璧」,是無價之寶。秦王因為他的國家實力很強,對於趙國所擁有的這塊「和氏璧」虎視眈眈。於是他想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後來趙王召見了藺相如,想要詢問藺相如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結果藺相如提出,假如我們不把這塊和氏璧送到秦國,秦王就有理由出兵來攻打我們趙國,所以藺相如還是主張,把這塊璧玉送到秦國,並且讓秦國用十五座城池來作交換。

  這時候藺相如主動提出,如果趙王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他自己願意帶著這塊和氏璧出使到秦國去。出使到秦國,如果秦國真的履行承諾,把十五座城池送給趙國,他就把這塊和氏璧留在秦國;可是如果反過來,秦王不肯給趙國這十五座城池,藺相如跟趙王承諾,會把這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送回趙國。於是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來到了秦國。

  可是到了秦國他就發現,其實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等於說是用一種誘騙的手段,想要騙取趙國的珍寶。於是藺相如在秦王欣賞這塊和氏璧的時候,假意的說這塊璧上有一些瑕疵,要指出來給秦王看。結果等到他拿到這塊和氏璧,立刻後退倚著柱子,整個頭髮都豎立起來,他威脅秦王要擊碎這塊和氏璧。結果秦王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的要求,先齋戒五天。於是藺相如趁著這五天的時間,暗暗派人把這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等到秦王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後來他沒辦法也只好把藺相如放回了趙國。這是記載在《史記》當中,「完璧歸趙」的故事。這個詞後來是用作成語,我們常講「完璧歸趙」,是比喻物歸原主,是這樣的意思。

  我們說到這個故事當中的藺相如,究竟和「起翦頗牧」裡面的將軍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談到廉頗將軍的故事了。這是另外一個成語叫作「負荊請罪」,「負荊」的「荊」是荊條;「請罪」是代表承認自己的錯誤,背著荊條請求對方來責罰自己,這是「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

  而這段故事同樣也記載在《史記》當中,在《史記》裡面記載,戰國時代的趙國有兩位大臣,其中一位是出使到秦國,「完璧歸趙」的藺相如,他對於趙國來講確實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而戰國另外一位大臣是廉頗將軍。我們知道藺相如非常勇敢和機智,趙國面對強大的秦國,國與國之間經常有一些外交的來往,藺相如憑藉他的機智跟勇敢,捍衛了趙國的尊嚴。使得趙國在對抗強秦的過程當中,能夠常常處在不敗之地。在這些外交的策略上,藺相如對於趙國的功勞是很大的。因此後來趙王給他加官進爵,藺相如的官位一直升到了「上卿」。「上卿」這個官位,在朝廷當中要上朝的時候,藺相如的位置是在廉頗將軍的上面。這一點自然引起了廉頗將軍的不滿,為什麼?我們想想看一位將軍,年紀這麼大,他為趙國真正是立下汗馬功勞,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在戰場上出生入死。

  這時候廉頗將軍認為,藺相如這個人只是憑著自己的口舌,本來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門客,他的地位是很卑微的,想不到一夜之間,藺相如就成為了趙國的上卿。這一點廉頗將軍怎麼能忍受得了!所以廉頗就當著很多人的面宣稱,自己一定要找機會來羞辱藺相如。結果這件事情當然傳到了藺相如的耳朵當中,從那時候開始,藺相如刻意地迴避廉頗將軍。有時候本來是要上朝,結果藺相如常常說自己生了病,種種的原因,沒有去上朝。

  甚至於有一次在路上,藺相如坐在車上遠遠地看到廉頗將軍的車子來了,結果藺相如馬上讓車夫把自己的車子拉到一邊去。周圍的人看到藺相如這種做法,都以為他非常害怕廉頗將軍,廉頗也因為這一點而感到洋洋得意。雖然藺相如對於這件事情並沒有放在心上,可是在他的府上有很多的門客和親信的人,心裡確覺得很不滿,總是以為他們的主人,是一個很懦弱、很怯弱的人。於是他的這些門客親信紛紛地想要離去,想不到這時候,藺相如才把他刻意躲避廉頗將軍的原因說了出來。

  他說,你們說秦王和廉將軍比,到底誰比較厲害呢?那不用說,當然是秦王厲害呀。藺相如說,我敢公開地在朝廷當中叱責秦王,羞辱他的臣子,我怎麼可能會害怕廉將軍呢?大家想一想也覺得很有道理,那為什麼藺相如會總是對廉頗將軍躲躲閃閃的?藺相如解釋說,因為今天秦國之所以不敢出兵來攻打趙國,這是因為趙國有我跟廉頗將軍兩個人在,假如我們兩個人彼此之間互相爭鬥,任何一方有了傷亡,都會給我們趙國帶來災禍。我們想想看在天平當中,國家的安危跟個人的恩怨,到底哪一個輕?哪一個重?大家想一想,當然是國家的安危比較重。這是藺相如講出,他為什麼一再忍讓廉頗將軍?原因是他把國家的安危看得比個人私情更加的重要。

  結果這番話當然傳到了廉頗將軍的耳朵當中,他覺得很慚愧,想不到藺相如心裡想的,真的都是國家、人民的利益。於是廉頗將軍脫掉了上衣,上衣脫掉之後,當然他的胳膊就露出來,後背背著一個荊條,親自來到了藺相如的家裡向他認罪。藺相如當然不怪罪他,趙國的將軍跟這位上卿,兩個人成為了生死與共的好朋友。我們日後如果學到《笠翁對韻》,「藺廉有隙,終為刎頸死生交」,《笠翁對韻》這段文講的,就是「負荊請罪」的故事「將相和」。

  因此,我們看到師父上人在這幅「家和萬事興」的墨寶,第一句話就提出了:「將相和,國富強」。一個國家要富強,首要的前提一定是在同一個朝廷當中,君臣上下彼此之間都能夠和睦相處。他們才能夠營造出一個很好的政治環境,共同來治理國家。如果反過來在朝廷當中,大臣和大臣之間彼此勾心鬥角、彼此不和,最直接會傷害的當然是整個國家,會給整個國家帶來動蕩跟不安。所以「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不僅僅是用在家庭當中,作為一個國家來講也是如此。這是為什麼孔老夫子如此強調所謂「和為貴、和為福」,「和」字太重要了!一個團體、一個國家,如果上上下下彼此之間,都能夠和睦的話,一定是一番非常興旺的景象。關於這一句經文,「起翦頗牧,用軍最精」,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請接著看下一句經文,第六十七頁的第三行:「宣威沙漠,馳譽丹青」。這一句經文是承接著前面的文而來的,「起翦頗牧,用軍最精」,這些將領當他們建立戰功之後,就能夠「宣威沙漠,馳譽丹青」。「宣威」是宣揚國家的威名,「沙漠」我們知道沙漠地帶,是很廣大的一個地區,沒有水草也沒有人定居,這個地帶就是沙漠。「宣威沙漠」,也就是一些大將軍的聲威遠播,甚至於連沙漠地區的人們都聽聞他們的威名。什麼是「馳譽丹青」?「馳譽」的「譽」是名譽、名聲,名聲遠播,名垂青史。「丹青」指的是什麼呢?是泛指史書,「丹青」是指歷史的典籍。丹色記載功勳,「丹」是紅色的,用紅色來記載功勛;「青」則是青色。「丹青」是兩種顏料,是紅色跟藍色的意思。所謂「青出於藍勝於藍」,「藍」是一種草,因此「丹青」是泛指史書。

  我們簡單地來解釋,「宣威沙漠,馳譽丹青」,是指這些將軍聲威遠播到沙漠地區,而他們的名聲也被記載在史書當中,供後人景仰。因此文天祥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詩作寫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同樣也是指的史書。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宣威沙漠」首先來看一下「威」字。「威」在投影片上是金文跟小篆的字形,金文跟小篆的字形看起來比較相近。而林義光先生認為,「威」字跟畏懼的「畏」是同一個字。「威」字旁邊有一隻「戈」,「戈」在古時候是兵器。拿著戈這種兵器「戮人」,去傷害人的時候,旁邊是一位女子,女子相對來說膽子比較小,看到這種景象自然會感到非常害怕。所以林義光先生認為,金文從這裡看起來,「威」跟畏懼的「畏」,實際上是同一個字。

  我們再來看小篆的「威」,小篆的「威」是「從女、從戍」。古時候講到「戍」,在一年當中是指「九月」,九月是秋天的季節,這時候秋霜降下來。我們知道秋天給人的感覺是什麼?是具有一種肅殺之氣。秋天的風和春天的風是很不一樣的,這一點特別是生活在北方,會有這種的感覺。春天雖然還是有一點寒冷,可是春風是非常柔和的,而且萬物在復甦的時候,是一種生機勃勃,生命將要勃發出來的景象。可是秋天就完全不同,當我們生活在北方,秋天看到金黃的落葉一片一片飄落,肅殺的秋風一陣一陣吹來。為什麼說「男子悲秋」?秋天看到這種肅殺和萬物凋零的景象,人們自然而然內心會感到有一種悲涼、傷感的感覺,當然這個季節萬物呈現出一種肅殺之氣,「威」的裡面有一個「女」字,女子生性是比較柔和、比較柔弱的。

  當然這是傳統上來說是這樣子,為什麼是「男主外,女主內」?男子要有陽剛之氣,在《易經》當中是用「乾」來代表,像天一樣;女子是很柔和的,像大地一樣,在《易經》當中是用「坤」來代表。男子很陽剛、女子又非常柔和,這種性情是符合大自然的一種規律。所以當女子本來生性是很柔和的,可是當秋天她看到一種肅殺之氣,會感覺到很害怕。「懼」是畏懼,「懼剛猛肅殺」,女子本來是很柔弱,當然不能夠習慣這種剛猛而又肅殺之氣。因此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威」字的本義是什麼?是「畏」,畏懼的「畏」。它的意思是讓人能夠產生一種畏懼而又敬重的感覺,叫作「威」。所以在「威」的本義當中,不僅僅含有一種畏懼的意思,同時還有讓人敬重的感覺。

  徐顥對這個字還有不同的見解,這在《正中字典》當中有引出來,我們可以做參考,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威」字當它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有「尊嚴」的意思。比如《左傳》當中說:「有威可畏謂之威」,「威」是尊嚴的意思。而「威」用作名詞還可以指容儀、權力還有刑法,這都是「威」的意思。我們看到在這句經文當中,「宣威沙漠」,「威」是作名詞的用法。另外它也可以用作動詞跟形容詞,用作動詞可以當作畏懼的「畏」來解釋;用作形容詞可以當作「嚴肅」來解釋。在《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大家可能很熟悉:「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威」有「嚴肅」的意思。這個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看「馳譽丹青」的「譽」,「譽」字大家看到投影片上是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譽」字是什麼意思呢?「譽」字是「從言,與聲」。下面有一個言語的「言」,上面的「與」是代表它的讀音。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譽」的本義是什麼呢?是「稱」,我們常說稱譽、稱讚,這是「譽」的意思。「譽」按照它的本義來解釋,是指頌揚他人的美好。當別人有德行、有修養、有能力,具備一定的才能,同時用才能為國家、為社會、百姓能夠做出一些貢獻,這時候我們看到人家的優點,就應當要頌揚稱讚他。所以「譽」字從「言」,這是說明它的本義跟一個人的言語是有關係的,像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當中談到:「禮敬諸佛。稱讚如來」。所以當別人有優點、有德行,我們應當要稱讚他,而不能夠嫉妒他。「言」是非常重要的。

  再來看「譽」的上面有一個「與」,「與」有「給予」的意思,「乃推善名美稱予人」,所以是「與」聲。當我們去讚譽、讚歎別人的時候,給他一個很好的評價、好的名聲,人們自然知道原來這個人是有德行、有能力的,他的德行、能力也幫助了社會上很多的大眾,這時候我們把一個非常好的評價給予他,美名、善名給予他,所以「譽」字從「與」聲是這麼來的。

  而「譽」當它作名詞,首先是指「聲聞之美」,是「譽」。比如在《詩經》當中有:「庶幾夙夜,以永終譽」,「譽」是「聲聞之美」的意思。用作動詞來說有「稱揚」的意思,比如《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這個「譽」用作動詞,是「稱揚」。這個字的形、音、義,我們簡單作這樣的解釋。

  我們學到「譽」,它的組成當中有一個言語的「言」在裡面,「言語」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孔老夫子教學的四科會把「言語」排在第二?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從這個排序當中就知道言語的重要性。一句話說出去,像剛剛我們介紹的藺相如,他是在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場合,一句說得對或一句話說得不妥當,造成的結果跟影響都是很重大的。可能因為你的一句話,兩國之間可以締結友好的關係;如果一句話說得不妥當,甚至引發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從這裡可以看出,言語不能不謹慎,言語是多麼的重要。

  同樣,佛在《無量壽經》中,身、口、意三業,佛把「口」排在前面。「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之後才是「善護身業」,跟「善護意業」,由此可知口業是多麼的重要!這裡談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剛好跟我們所學到的「譽」,意思是相關聯的。「譽」,當我們看到人們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品德、有很好的才能,這時候我們要用言語來稱讚他。同樣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如果看到他身上有一些過失跟缺點,這時候我們也不能在背後去批評他、指責他,而是要善巧方便的看有沒有機會,可以勸誡他、幫助他去改正過失,而不能夠在背後造謠生事、毀謗跟批評。所以,人要學會怎麼說話,這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學問。這是儒、釋、道的聖賢經典,都有教導我們言語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特別地重視。這句經文就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請看下一句經文,《千字文》六十七頁的第三行:「九州禹跡,百郡秦併」。這句經文什麼是「九州」?「九州」是泛指天下的意思。在中國古代把全國上下分成了九個行政區,「州」是行政區的名字。「九州禹跡」的「禹」,指的是「夏禹」,夏朝的大禹,我們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因為大禹治水有功,十多年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為了幫助天下百姓遠離洪水的禍患,真的是盡心盡力在治理水患。因此後來舜王把天下讓給了禹,那時候還是「禪讓」的制度,堯王把天子的位子禪讓給了舜,舜同樣也把天下禪讓給了禹。但是從禹之後,就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因為大禹的功勞非常大,受到老百姓對他的感恩與愛戴。於是他過世之後的王位就由他兒子來繼承,這是家天下的時代。

  這是「九州禹跡」,「九州禹跡」的「跡」是足跡。夏朝的建立者大禹,當他治水成功之後,平息了洪水的災患,他把全國重新劃分成了九個州,為什麼說「九州禹跡」呢?「跡」是足跡,這是指大禹當年在治水的期間,走遍了天下。所以每一個州都曾經留下他所踏過的足跡,就叫「九州禹跡」。

  接下來是「百郡秦併」,「百郡」這個詞是上百個「郡」,是這個意思。指在漢朝的時期,因為漢高祖劉邦最終滅掉了秦國之後,建立了西漢王朝。於是漢朝重新劃分「郡」,本來在秦朝是三十六個郡,到了漢朝重新劃分,變成了一百零三個郡,所以這裡說「百郡」是這麼來的。「百郡秦併」,「秦」是秦朝,「併」是合併的意思。這涉及到中國歷史上的「郡縣制度」,郡縣制度是在秦始皇滅掉六國,六國是韓、趙、魏、楚、燕、齊,我們前面學過,統一了天下,於是他設立了郡縣制度。可是在秦始皇當政的時候,郡縣制度當時把全國劃分成了三十六個郡。後來一直到漢朝時期,才重新把全國劃分成一百零三郡。這些制度的建立對於後世有很深遠的影響,這一句經文的意思簡單的做一下介紹。

  接下來看一下漢字,先來看「九州禹跡」的「州」字。「州」字大家會看到投影片上甲骨文、金文以及小篆的字形。我們想想看這個字形,跟之前曾經學過的哪個字很像?跟「百川東到海」的「川」字很像,都像是流水的樣子。但是「州」和「川」到底差別在哪裡呢?《正中字典》當中,這兩字剛好是在同一頁。我們針對甲骨文、金文跟小篆,來先看一下它的字形。甲骨文的「州」,羅振玉先生認為,「州」是「水中可居者」。照理來說,水是像河水一直在流,可是如果中間有一塊「州」的話,比如說船可以停靠在旁邊,或者是水鳥可以站立在上面,有一塊小小的地方。所以我們會看到甲骨文中間,在河川的「川」中間有一小小塊的土地,中間就像土地的形狀,旁邊有水在流。在河中有一塊可居的土地,這就是「州」,這從甲骨文來看是如此。

  同樣還有金文,這是林義光先生的解釋,他認為金文的「州」,像「川中有地可居形」,這跟甲骨文的解釋也是很相近的。當人們在水中發現了一塊「州」,「州」代表土地的意思,水中的土地,人可以在上面站立,或者是天上飛的小鳥也可以在這塊土地上棲息,這就是「州」。

  再來看一下小篆,小篆的「州」從「重川」,「取川周遶其旁之意」。同樣它有「川」,「川」代表水流,水流環繞在它的旁邊。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州」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水中可居」叫作「州」,也就是水中的高地。在河水當中,這塊地一定是凸顯出來的,不會是在水的下面,一定是在水的上面,這樣土地才能夠凸顯出來。當然對於「州」字,有一些學者還持有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自己來看在《正中字典》上面有,可以來做參考。

  總之,「州」字當它用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州」是指水中可居處,叫作「州」。是水中會有一塊土地,是一個高地高出來,這是水中可居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在《詩經》裡面有這樣的一句經文:「關關睢鳩,在河之州」,「州」是指水中可居處叫作「州」。「州」作名詞來解釋,也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我們都可以用來做參考。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字,前面是九州的「州」,後面我們來看一下郡縣制度的「郡」,它又是代表什麼樣的意思呢?「郡」大家看到《正中字典》當中,有金文跟小篆的形體,我們先來看一下金文的形體。丁佛言先生認為,它是「從邑」,右邊是一個「邑」。這點要注意,在漢字當中,耳朵放在左邊跟放在右邊,是代表著不同的意思的,如果放在右邊,這是「邑」。「郡」是「從邑、從尹」,「尹」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常聽過古代有「令尹」這個稱呼,「尹」是「治」,治理。所以「郡」按照金文的形體,是「受邑以治其事」叫作「郡」。「治」是治理,處理地方的各種事務,這是金文的形體。

  我們來看小篆,小篆的「郡」是「從邑、君聲」,右邊的耳朵旁,放在右邊是指「邑」;左邊的君是它的聲旁。根據《說文句讀》的解釋,「郡」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周朝的制度。說到周朝的制度我們就會想起,周武王、周公的時代。周公作《周禮》制禮作樂,使得周朝可以維繫八百年不衰的基業,這是周公的功勞。按照周朝的制度,「天子地方千里」;千里的土地分為「百縣」,分為一百個縣;縣有四個「郡」。所以《春秋傳》當中說:「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是這個意思。

  可是到了秦朝,我們剛剛介紹過,《說文句讀》裡面也有講。秦始皇滅掉了六國統一天下,於是有了「郡縣制」。郡縣制在秦朝的時期,是把整個天下分成了三十六個「郡」,「以監其縣」,這是秦朝的制度。在秦朝之前是「縣」比較大,「郡」比較小,等到秦朝建立之後,就反過來設了三十六郡,所以「郡」比較大,「縣」比較小。

  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作為「郡」來說幅員的大小是有差異的,「郡之有土有民,與兼領諸城邑則一」,這是指一個郡雖然幅員有差異,可是「郡」當中有土地也有百姓,並且「兼領諸城邑」,這一點都是相同的。所以為什麼「郡」旁邊有一個耳朵旁,放在右邊這是「邑」,原因是在於此地。再來看「君」,「郡」旁邊有個「君」,我們常說:「天地君親師」。在五倫關係當中也有「君臣」這一倫。所以談到「君」,它是一個很珍貴的稱呼,至尊之稱。而「郡守」是一個郡的行政長官,他是奉君王的指令,「而專君之權,以行君之政」。在秦朝的時候設了三十六郡,而這些郡守是郡的行政長官,他手上的權力是君王賦予他的,他是代表君王在地方施行這些政令,「宛如一郡之君」。在一個郡當中他是領導者,所以「郡」是從「君」聲。

  「郡」字只作名詞解,沒有其他動詞或形容詞的用法。它作名詞來解,是古時候地方的一個區域稱呼。不同的歷史時期是有差異的,像剛剛我們所介紹的,比如周朝時期一個縣分成四個郡,所以縣比較大,郡比較小。這一點到了秦朝建立的時候發生了轉變,在秦朝初年設郡縣制度,全天下分成了三十六個郡,這時候郡就比縣要大,郡大縣小。我們在《史記》當中看到記載,在秦始皇二十六年,把天下分成三十六郡,這個時間在歷史上是有記錄的。

  我們看這段經文,「百郡秦併」。秦朝之後是漢朝,漢朝是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建立了西漢王朝。在漢朝的時代,鑒於周朝以來一直到秦朝,歷史興衰的經驗與教訓,所以關於郡縣的制度重新做了調整。西漢時期是兼采「封建」跟「郡縣」的制度,對於歷史上所設定的制度是兼容並包,有了自己的一個新的做法。西漢時期把天下分成了「郡」跟「國」,「郡」是直屬於天子管轄的,「郡」的下面有「縣」,這一點跟秦朝是相同的。郡比較大,縣比較小,但是「郡」是直接屬於天子管轄。而「國」分封給了諸王、侯。這一點我們可以體會到,這種分封的制度實際上也是考量到,地方的勢力跟中央的權力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不能夠使地方的勢力太過強大,甚至威脅到中央的權力,這是作為一位領導者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需要考量到的一個層面。

  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談到,漢朝時期是,「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國」。所以「郡國一百有三」,也就是一百零三。通過《說文通訓定聲》的記載,我們知道漢朝時期其實這一百零三,不完全都是「郡」,一百零三當中有「郡」有「國」。其中「郡」是四十六郡,「國」是二十一國。四十六郡是在秦朝原有的基礎上增加四十六郡,國是二十一國。這樣郡跟國加起來是一百零三,這是《說文通訓定聲》當中的解釋,對於漢朝一百零三的劃分是怎樣的,是郡跟國都同時存在。

  我們來看一下在這句經文當中,有一個時間的跨度,是從夏朝夏禹的時代,一直講到了秦漢。當然剛剛也介紹周朝時期的郡縣制度,一直到秦漢,所以有一個時間歷史的跨度。我們看到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對於大禹,我們現在所學的「九州禹跡」這段歷史,老人家把這段歷史編在了《綱目表》當中。所以從夏朝時期開始,大禹是受到舜帝的禪讓,即了天子之位。「都安邑」,他建都在安邑,是今天的山西。而雪公老人是從三個角度、三個方面,來講述大禹的功績,有他的政績、有他的功業還有他的德行。這個如果講起來,也會像前面我們所介紹堯、舜、禹、湯的生平一樣,內容是很豐富的。但是時間的關係,這段歷史在《御批歷代通鑒輯覽》當中是有記載,我們可以自己去找史書來學習跟參考,在這裡只能作簡單的介紹。

  其中雪公老人在「甲·政績」中的第一條,提到了「鑄九鼎、象九州」,這一點是跟「九州禹跡」這段經文相對應的。我們知道大禹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君王,他是夏朝的開國國君,因為他父親鯀,治理洪水沒有掌握到水性,大禹的父親鯀,雖然受命去治水,可是他用的是圍堵的方法,這跟後來他的兒子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治理了很久,水患還是沒有辦法平息,於是後來君王任用大禹來治水。他是許多年在外面奔波,「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才終於能夠用疏導的方式,使得洪水的災患得以平息,老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後來他接受了舜王的禪位成為了天子,並且建立了夏王朝。

  這是我們看到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繪製了夏禹的德像。他在滔滔的洪水旁邊,你看他的眼睛,為了老百姓能夠過上安定的生活,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最終平息了洪水的災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受人愛戴的英雄。

  「九州禹跡」的九州,究竟是哪九州?其實在史書和經典的記載當中,說法是不一樣的。這一點我們學習漢學的老師和同學們,應該不會感覺很奇怪。比如說我們以前在上《漢學工具書》課程的時候看到,光是《說文解字》中,許慎所講的「六書」,六書到底指的是什麼?不同的經典、不同史料的記載也是有差異的。「九州」同樣也是這樣,雖然我們知道古時候是把整個天下分成九個行政區,叫「九州」,這是在夏禹的時期所劃分的,可是在《禹貢》、《爾雅》和《周禮》這些重要的典籍中,關於「九州」的說法還是有差異的,我們一般是按照《周禮》的記載。按照《周禮》的記載,「九州」分作揚州、荊州、豫州、青州、兗州、雍州、幽州、冀州跟並州,後來「九州」用作中國的代稱。

  我們對於「九州」的概念,大家學了《千字文》之後應該覺得不會陌生,為什麼?因為在前面引用了很多《禮記》經文當中的記載。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在古人的觀念,世界觀跟宇宙觀中,天上的星宿和我們地理位置所劃分的九州是相對應的。在經典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九州」的概念,這是一個基本概念,大家要有所瞭解。

  同樣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中,介紹秦代的歷史也談到「郡縣制度」,我們來看一下表。始皇帝也就是秦始皇羸政,關於他的介紹,雪公老人列了甲、乙、丙、丁四條,有「制度、建造、暴行妄舉、博浪遇擊」,始皇帝是一位暴君。其中關於「郡縣制度」是放在「制度」的第三條,「制度」第三條是「廢封建」,我們知道「封建」,前面大家學過是周武王時期分封天下諸候,那時候確立的封建制度。

  在始皇帝把這個制度廢除之後,就不再是下屬很多諸侯國了,而是怎麼樣呢?是把天下分成三十六郡,設置郡守。同時「銷天下兵器,鑄鐘鑢金人,徙豪傑於咸陽」,這一點雪公把它列在秦始皇「制度」的第二條。秦代的郡縣制是全國分了三十六郡,郡下設縣,官員是由中央來任免的,這是《中國歷史綱目表》我們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這個時期的制度都包括了哪些方面。這一條是放在「制度」的第二條,不是第三條。這句經文就介紹到這裡。

  下面請看《千字文》下一句經文,第六十七頁的第四行:「嶽宗泰岱,禪主云亭」。首先來看一下「嶽宗泰岱」,這是提到了中國五大名山之一的泰山。說到中國的山川,我們要知道,五大名山和佛教的四大名山是不同的。五大名山有泰山、衡山、嵩山等等,這是中國的五大名山,分東嶽、西嶽、中嶽等等。可是佛教中所說的四大名山,則是由四大菩薩來作代表。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普陀山的觀音菩薩、五台山的文殊菩薩和峨眉山的普賢菩薩。所以說到中國的名山,五大名山和四大名山是不同的,當然這些名山都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跟文化。在中國的五大名山,這裡說「嶽宗泰岱」,「宗」是尊貴的意思,五大名山當中最為尊貴的是東嶽泰山,是群山之首。

  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常常說到,章太炎先生他老人家當年有一段時間,曾經擔任過東嶽大帝的判官,等於說是秘書長。這是東嶽泰山,是群山之首。群山之首是說它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地位,並不是說它是最高的。這是因為在中國的歷史上,每一位君王當他建立了一個國家之後,為了報答天地的功德,在泰山祭天,這是「封」。所謂「封禪」,「封」是祭天。

  然後是「禪主云亭」,「云亭」指的是泰山附近的兩座山,有「雲雲山」還有「亭亭山」,叫做「云亭」。在這裡是祭地,開闢一個祭壇來祭地,這就完成了祭祀天地的大典。「封禪」包括祭天跟祭地,這一點張清泉教授談到,有點像就職大典一樣,在就職典禮發表演說,通過演說詞能夠瞭解到,這位君王治國的理念是什麼?所以「禪主云亭」,是說歷代的帝王為了報答天地的功德,選擇在泰山祭天,在附近的雲雲山或者是亭亭山祭地,來完成祭祀天地的大典。所以「禪」是封禪的意思,「主」是主要。因此祭祀天地是君王登基之後,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前幾節課跟大家介紹過孔廟,大家看到孔廟大成殿當中的這些牌匾,都是歷代的君王一代一代所頒賜的。這也是君王登基之後,按照傳統都會到國子監中去講學,講學之後會給孔廟頒賜牌匾。牌匾的內容上面,都是對於孔老夫子之德行的讚揚,比如說「萬世師表」,「生民未有」等等,這是牌匾的內容,是每一位君王登基的時候要做的。所以我們上次所展示的孔廟的照片,大成殿當中從康熙開始,康熙、雍正、乾隆,幾乎清朝從康、雍、乾以來每一代的君王都頒賜一塊牌匾。因此我們看到一位君王登基之後,他要做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嶽宗泰岱」的「宗」字,「宗」字在投影片上有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先來看一下甲骨文的「宗」。甲骨文的「宗」在《正中字典》當中,引用兩個不同的字形,先來看甲骨文的「宗」第一個字形。上面是一個「宀」,「宀」代表房屋。前面我們看到很多的字上面都有「宀」,比如說「家」、「安」,上面都有「宀」。「宀」代表房屋的意思。從古文的字形上來看,是一個房屋的樣子,房屋裡面有什麼呢?大家看房屋當中有一個T字形的形狀,當然它不是T,不是英文的T。它是代表什麼?是代表「神主」。「神主」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牌位,供奉祖先的牌位,這個牌位是「神主」的意思。這個屋子是供奉神主的屋子,那是什麼呢?是祖廟,所以祖廟叫作「宗」。為什麼古人常說「宗廟」?宗廟的祭祀,宗廟當中是有奉神主牌位的,所以這房子裡面,大家看到甲骨文這個T字形,是一個牌位的樣子。而甲骨文的形體,我們看投影片上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這兩個形體有一點類似。

  金文的「宗」,林義光先生的解釋是,「從示在宀下」,「宀」同樣是一個屋子,屋子下面是什麼呢?屋子下面是「示」,「示」所代表的是神明的牌位。大家如果圈點過《說文》,最開頭都會點到很多「示」字旁的字,如果跟「示」有關的字,往往跟天地神明都會有所關聯。所以「從示在宀下」,就是「神事也」,說明「宗」字跟天地神明是有關係的。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宗」同樣是一個「宀」,上面「宀」代表房屋,從「示」,房屋下面有一個「示」。「宀」是屋子,「示」是神祗,在這屋子當中供奉了神祗,供奉了神明,這個屋子就是「宗」。在《說文解字·段注》,段玉裁的註解中解釋,「宗」字是「尊」的意思,「尊也、祖廟也」。祖廟所供奉的是歷朝歷代的祖先,供奉的是神靈的牌位,這是指「子孫之所尊崇」。因為中國古時候,祭祀的傳統歷史是很悠久的,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是很崇尚孝道的,子孫要恭敬、尊敬自己歷朝歷代的祖先,連久遠前的祖先都念念不忘,他對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所以說「孝道」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從這個字當中能夠體現出來。所以「宗」是供奉列祖列宗的神主,也就是牌位供奉在宗廟、祖廟當中。

  「宗」當它用作名詞有「祖先」的意思,「最尊為祖,次為宗」,「宗」字用作名詞還有其他不同意思。「宗」字作動詞解有尊敬、崇拜的意思,比如《儀禮》當中有:「宗爾父母之言」「宗」是尊敬的意思。用作動詞還有「崇拜」的意思,「嶽宗泰岱」,這句經文當中的「宗」也是作動詞來用的。當它作形容詞有「主要」的意思,這是「宗」字。

  我們看到下面的圖,是我們在祭祀孔老夫子的時候所立的牌位,祭孔大典的牌位,大家可以體會到牌位是什麼樣子,就是「宗」的房子裡面的神主。這是我們參加「世界各民族萬姓先祖祭祖大典」,還有「祭孔大典」時候的合影。從這裡可以看出「孝親尊師」,確確實實是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是通過教學的方法,從孝道、孝敬這個根本出發,為子孫講述的都是倫理、道德、因果的聖賢教育。所以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此地,關於這句經文還沒有講完,留待下一節課繼續來作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