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七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晉楚更霸,趙魏困橫」。我們今天從這一句經文開始學起,什麼是「晉楚更霸」呢?「晉」是晉國,在春秋時期有春秋五霸,其中有晉文公。在春秋的時代,晉國的所在地是在哪裡?是在山西的大部分,所以山西簡稱為「晉」,還包括河北省的西南這一帶,所以晉國所屬的疆域跨越了黃河兩岸。到了後來,它分成了韓、趙、魏三家,這是歷史上的「三家分晉」。

  再來看「楚」,「楚」是楚國,楚國是周成王把熊繹封在了楚地。楚是地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呢?是現在的湖北、湖南這一帶。在春秋的時期稱王,同時「楚」在戰國時期,也是戰國七雄的其中之一。而楚國的領地是在哪裡呢?說到楚國的領地,除了湖南、湖北之外,還有安徽、浙江以及河南的南部。所以現在有許多的考古發掘工作,曾經在湖北跟湖南出土了很多楚國當時的文物。在歷史上,楚國的文化是相當地悠久,底蘊是很深厚的。像浙江、江蘇後來變成吳國跟越國,而楚國後來被秦國所滅掉,這裡談到的「晉楚更霸」,「更」有輪替的意思,指的是晉國跟楚國這兩個國家相繼稱霸,成為了諸侯聯盟的首領。

  我們知道這是在春秋的時代,有所謂的「春秋五霸」。「晉楚更霸」,是從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齊桓公,之後晉文公了。晉文公的故事,大家要是讀了歷史,也是很有傳奇色彩的。後來是楚莊王,「晉楚更霸」這一句經文是說,在春秋的時期,晉文公還有楚莊王相繼成為了春秋的霸主,他們領導了很多小的國家。

  再來看下一句經文,「趙魏困橫」。說到「趙魏」,我們會想起這是講在戰國的時代,戰國的時代有韓、趙、魏、楚、燕、齊這些國家。而趙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是在這個時代開始稱雄。我們說春秋是「霸」,戰國則是「雄」。而趙國這個國家所屬的領土是哪裡呢?是在河北的南部,以及山西的北部,是在這一帶。剛剛說過「三家分晉」的歷史,晉國後來分成了韓、趙、魏,也就是韓、趙、魏這三個國家所屬的領地,原來在春秋的時代,都是屬於晉國的土地。

  這是趙,而魏呢?「魏」是指的魏國,它也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國家。魏國的故址是在哪裡?是在今天的河南北部,和山西的西南這一帶。後來這個國家同樣也是被秦國所滅掉,所以秦國在完成統一大業的歷程中,也是陸續滅掉了許多的國家。大家看《阿房宮賦》:「六國畢,四海一」,指的是這一段歷史。什麼是「趙魏困橫」?說到「困橫」,要跟大家簡單的介紹,那個時期有所謂「合縱」跟「連橫」,「困橫」的「橫」所指的是「連橫」,是跟「合縱」相對的。所以「困橫」,「困」指的是受困的意思,受困於秦國「連橫」的政策。於是這些國家都被秦國所擊破,最終滅亡。

  「連橫」這樣的一個政策是由誰提出來的呢?是在戰國的時代,由張儀所提倡的,這之前蘇秦所提倡的是「合縱」的政策,而張儀提出了「連橫」。這些歷史,我們在史書裡面能夠看到,其實蘇秦還有張儀都是跟隨著同一位老師,也就是鬼谷子,都是在鬼谷子的門下求學的。鬼谷子的學生,著名的也有很多,比如像孫臏跟龐涓,他們主要是在軍事方面很有成就。而蘇秦跟張儀,主要是在政治領域來發展。所以這裡說,「趙魏困橫」,實際上戰國時代的六國,這裡是用趙國跟魏國來代表,而在戰國的時代,這六國是包括了韓、趙、魏、楚、燕、齊。因為他們都受困於秦國「連橫」的政策,最終這六國都被秦國所滅掉。分別被秦國各個擊破,最終六國就滅亡了,迎來了秦朝這樣一個統一的國家。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首先看一下,「晉楚更霸」的「霸」。說到「霸」這個字,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它的讀音是讀作bà,可實際上這個字是一個多音字,它還有另一個讀音念作pò。我們會看到,無論是甲骨文、金文還是小篆的形體,這個字總是會讓我們充滿懸念。為什麼在上面有一個月亮的「月」?「霸」字究竟跟月亮有什麼樣的關係?我們就通由甲文、金文這些字形,來探求一下「霸」字最初的本義是什麼。

  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霸」,小篆的「霸」和金文時代的「霸」,其實已經很接近了。它是「從月,䨣聲」,所以「霸」字是一個形聲字。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它的本義呢?「月始生、霸然也」。這個「月」指的當然是月亮,農曆每個月在月初的時候,我們剛剛見到的月光、月亮就叫作「霸」。

  月亮在月初剛剛生出來的時候,是散發非常微小的光,那個時候月亮剛剛露出一點微微的光芒。這個光芒出現的時候,也不一定是什麼時間,我們知道像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每一個月的時間長短是有差別的。如果是前月大,「霸」就是在每個月的初二才會出現,月亮微微的光。如果上一個月是小,比如說只有三十號,「霸」在初三的時候才會出現,月亮微微的光才會開始閃耀。因為「霸」所指的是月亮在每個月的月初,剛剛所出現的這種月光,所以「霸」字從「月」。月亮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會看到比如甲骨文、金文,這個字上面會看到一個月亮的形狀,而這個月亮並不是滿月、不是圓月,而是月亮剛剛出現的時候,這樣的形象。

  《增韻》當中說:「月體黑者謂之霸」,徐灝是怎麼解釋的呢?他說:「月體渾圓」。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月亮是地球的一個行星,它並不是恆星,自己本身是不會發光的。而且它的形狀是圓的。「隨天旋轉」,月亮是繞著地球,而它們又共同在太陽系當中圍繞著太陽。月亮本身自己是不會發光的,所以它不像恆星,太陽是屬於恆星,恆星自己是會發光。那月亮為什麼我們看到它有光明呢?這是因為太陽光的反射所造成的。所以徐灝認為,月亮黑的部分叫作「霸」。

  月亮到了每個月的「晦日」,這時候月亮的光越來越小、越來越小,一直到「朔」,「朔」是每個月開頭的時候,月光才慢慢地開始出現,這是「生明」。當月亮這種明亮的光逐漸出現的時候,「明生而霸死」。徐灝認為,「霸」指的是月亮黑暗的部分,當它的光明、光亮顯現出來,它的黑暗自然就慢慢地消失,所以叫作「死霸」。「望則光滿」,月亮每到十五的時候,十五的月亮是很圓的,這個時候它的光在一個月當中,也是最明亮的時候。過了十五之後,月亮黑色的部分又慢慢地出現,所以叫作「生霸」。《說文解字》的解釋是,「霸,月始生,霸然也。」

  這裡還引用了王國維先生的解釋,這都是學者不同的看法,這種看法跟許慎在《說文》當中的解釋有所不同,但也都是有根據和道理的。比如王國維先生認為,「初吉」,是從每個月的初一,一直到初七、初八;「既生霸」是從每個月的初八、初九,一直到十四跟十五;「既望」是十五、六日之後,到二十二、二十三;從二十三日之後,叫作「死霸」。

  這是不同的學者,這裡引用徐灝還有王國維先生的解釋。「霸」的本義,也就是《說文解字》當中這個字最初的本義,「月始生,霸然也」,月亮在月初的時候所發出的這種微微的光芒,叫作「霸」。這時候這個字就是念pò,而不是念bà了。它念pò是作名詞來用的,它有兩個解釋,一個是「月體之黑者」,月亮有光明也有黑暗的一面,黑的那一面叫作「霸」;另外一個說法則是說,月亮這種月初微微發出的光叫作「霸」。所以它作這個意思的時候,這個字就和魄力的「魄」是相通的。

  而我們在這句經文當中所看到的,「晉楚更霸」,這個字念作bà。當它念bà的時候,作名詞來解釋,就是「諸侯之長」。例如像「春秋五霸」,「五霸」在《風俗通》的解釋,是指的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這是《風俗通》的解釋。「五霸」這個名詞,在《孟子》的經文當中有出現:「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孟子出生在戰國的時代,他也是積極地在各個諸侯國之間宣揚儒家「王道政治」的主張,而不是主張「霸道」。這裡的「霸」是作「諸侯之長」,在那個時期有許多諸侯國的國君都想要稱霸。

  而「霸」這個字,當它作動詞用,就有「長」的意思;作形容詞則有「稱霸」的意思。比如說作動詞用,它作「長」,我們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在前面學習,「桓公匡合,濟弱扶傾」這句經文的時候,跟大家分享過在《論語》當中,有齊桓公跟管仲的一段相關的經文,「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這裡的「霸」是用作動詞。這時候它其實是讀上聲的,是通「伯」,公、侯、伯、子、男的「伯」。如果它用作形容詞,也有「稱霸」的意思。這個意思和我們這句經文當中的「霸」的意思就相近。

  介紹完了這個漢字,再來看下一個漢字,「趙魏困橫」的「困」。「趙魏困橫」的「困」,我們在投影片上面所看到的是甲骨文跟小篆的字形,實際上甲骨文的「困」也有不同的寫法,在《正中字典》當中有把它列出來。我們來看一下甲骨文,甲骨文的「困」,看投影片上的字形,它是「從囗」,你看外面四四方方的這一圈,念作wéi。裡面是「木」,「木」字我們應該是很熟悉了,很多的漢字裡面都有這個形體,「木」本來應該是順著它天然、自然的屬性,向上下四方生長。如果大家在森林當中看到樹木的樣子,都有這個概念,往往它為了能夠充分地吸收到陽光、空氣還有水分,樹木在大自然當中所呈現的姿態,可以體現出順應它的一種自然屬性,所以會向上下四方生長,這樣能夠得到充分的陽光、空氣還有水源,這棵樹就能夠怎麼樣呢?能夠長得非常茂盛,這是在大自然中的樹木是如此。

  可是我們看到「困」字當中的「木」,它被「囗」包起來了,受到「囗」這個字形的束縛,那這棵樹木自然沒有辦法很自由地去伸展它的枝葉,還有它的高度,所以這就是「困」的意思。甲骨文的「困」還有另外一個字形,是在《正中字典》當中的第二個字形,是「從止在木上」。右邊大家會看到有一滴一滴的形體,是像血或者汗的樣子。像一個人在樹木的上面,沒有辦法下來,最後他是汗流浹背,非常的痛苦,所以就是「困」。這是甲骨文兩個不同的字形,對於它的解釋有所差異。

  我們再來看一下小篆,小篆的「困」字,是「從木在囗中」。什麼是「囗」?「囗」就像一個「廬」,「廬」是一種房子。你用平視的角度來看房子,會看到它四面墻的形狀,在房子當中有一個「木」,有一棵樹,這是表示說這個房子已經受到了損壞,整個房屋都傾頹塌陷的樣子。所以在《說文解字句讀》當中,對於「困」字的本義是解作「故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房子。如果老房子是年久失修的話,這個房子就會非常的老舊,而且有的墻已經塌下來了,是一個廢棄的房子。這就是「困」,它的本義是如此。可是實際上,「困」字的本義在古代漢語當中並不常用,而是我們解釋字的形、音、義的時候,能夠看出最初的本義是如此。所以我們看這句經文當中是「趙魏困橫」,而「困」則是用作動詞來使用。關於這個字,我們就簡單地給大家介紹到此地。

  說到「晉楚更霸,趙魏困橫」,剛剛有談到「困橫」指的是受困於秦國「連橫」的政策。這段歷史跟蘇秦、張儀有關,他們雖然同樣都是鬼谷子的學生,可是他們的政治思想跟主張卻是有差異的。像蘇秦是主張六國要團結起來對抗秦國,所以他提出的是「合縱」的政策,最初蘇秦到各個國家去遊說,最後都失敗了。失敗之後他回到家裡,有一段公案叫作「頭懸梁,錐刺股」,我們在《三字經》當中曾經學過,這說的就是蘇秦。這個時候他痛定思痛、刻苦勤學,很努力地讀書,隔了一年再去遊說六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蘇秦是掛著六國副宰相的頭銜,凱旋而歸,那是春風得意的樣子。所以,這時候六國是採取蘇秦的建議,他們共同團結起來對抗秦國。而這種勢均力敵的局面維持了二、三十年。

  結果這二、三十年過去之後,換成是張儀開始粉墨登場,他跑到了秦國,提出了他的策略。他所使用的是分裂的手段,讓六國彼此之間互相猜忌,於是他提出「連橫」的政策。原本蘇秦是主張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強大的秦國;而張儀用「連橫」的政策,則是六國聯合起來事奉秦國。所以歷史上對於蘇秦跟張儀,評價還是比較負面的,所謂的「說客」,靠著三寸不爛之舌遊走於各國之間,其實他們所想的都是自己的名利。後來秦王接受了張儀的政策,開始要吞滅這六國,而這六國當中第一個被吞滅的是韓國,韓、趙、魏是這樣的順序。

  所以這裡直接說,「趙魏困橫」,「困」是受困的意思,在這裡用作動詞。那受困於什麼呢?受困的是張儀的「連橫」政策,導致這些國家被秦國所消滅。最終像楚國,楚國在春秋時期曾經是五霸之一,最後這樣的一個大國也被秦國所吞滅。所以韓、趙、魏之後是楚、燕、齊,這就是六國先後被秦國滅亡的順序。這一句經文,就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再看下一句經文,同樣也是第六十七頁的第一行:「假途滅虢,踐土會盟」。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假途滅虢」?「假」是動詞「借」的意思,所以「假途」也就是「借路」,是向別的國家借路,去攻打另外一個國家。在那個時期,是晉國的國君晉獻公,晉獻公所在的國家跟虢國之間夾著一個虞國,於是他向虞國借路,然後消滅了虢國。想不到在晉國的大軍班師回朝的時候,順便把虞國也消滅掉了。這在歷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典故叫「唇亡齒寒」。這是「假途滅虢」,「虢」是虢國,在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

  「踐土會盟」是什麼意思呢?晉國的國君晉文公,這是春秋五霸之一。「踐土」是古時候的一個地名,在今天的河南滎陽。「踐土會盟」,「會盟」是會合各路的諸侯,共同來訂立盟約。當然晉文公自己也成為了春秋時期的盟主,春秋戰國時期是這樣一個局面。這是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先跟大家做一下介紹。

  接下來再來看一下這裡面的漢字,「假途滅虢」,先來看一下「假」。「假」字在投影片上面是小篆的字形,《正中字典》當中還有金文的字形。金文的「假」是去掉「人字旁」的「叚」字的重文,在古時候這兩個假是同一個字。我們再來看小篆的「假」,「從人,叚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假」的本義是什麼呢?是「不真」。所以「真」跟「假」是相對的。什麼是「不真」呢?是形容內質跟外形不一致的字。我們常說一個人要表裡一如,「誠於中,形於外」,我們內心的真誠體現在外面,同樣也是真誠的樣子。可是如果一個人表裡不一致,心裡面所想的和實際上所說、所做的是不同的,這就不是誠於中,而形於外了。所以「假」解作「不真」,是形容內質跟外形是不一致的。「人易不真」,也容易造成事物的不真。

  我們知道,在世界上人也不是獨立存在的,人跟大自然的環境,跟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乃至於宇宙自然當中的萬事萬物,彼此之間都是息息相關的。這有許多科學家在研究,研究念力的秘密,人的心念會影響周遭的生活環境,乃至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整個宇宙當中的萬事萬物,彼此之間都會產生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身、口、意三業,特別是「念頭」,念頭是非常重要的,它會影響到我們周圍的環境。

  我們看「假」去掉人字旁的「叚」,它本來是作「借」的意思。我們常說假借、假借,借來的東西雖然暫時可以來使用它,可是這個東西終究還不是真正地為我所擁有。所以「假」從「叚」聲,去掉人字旁的部分就是它的聲旁。當「假」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是「非真」,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假」跟「真」是相對的。如果是用作動詞來解釋,「假」有「借」的意思。所以我們現在學的這句,「假途滅虢」的「假」是用作動詞,是「借」,借什麼呢?是借路。

  「假」用作「借」的意思,比如在《禮記·王制》當中有一句經文:「大夫祭器不假」,「假」是「借」的意思。這也體現出了祭祀,我們知道古時候的「禮」分作五種,其中有「吉禮」,吉禮是祭禮。祭祀一定要真誠,在祭祀各個環節都要符合「禮」的精神。這是「假」字,我們簡單地跟大家做一個介紹。

  接著再來看「踐土會盟」的「盟」字,首先看「盟」字的形體。甲骨文、金文,還有下面《說文解字》當中的古文,我們知道《說文》當中除了有小篆的形體之外,也會收錄一些古文的形體。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甲骨文、金文,還有《說文》古文,我們猜猜看「盟」字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在這節課上已經看過了許許多多古文字的形體,如果還沒有跟大家作解釋,大家可以猜這個字是跟什麼有關,因為這時候大家看到的古文字,真的都很像一幅畫。

  我們先來看甲骨文,甲骨文的「盟」字,《正中字典》當中用的形體跟我們投影片上的有一點接近,稍微有一點不同。我們來看一下《正中字典》的甲骨文,商承祚先生認為,這個形體像「以皿盛血,歃之意也」。所以我們會看到上面首先有一個器皿,器皿的上面放的是什麼呢?放的是血。我們聽過古時候有「歃血」這個詞,當古代在進行盟誓的時候,「歃血」是把牲畜的血塗在嘴邊,表示我們結了盟誓,一定會遵守諾言、一定會誠信,不會反悔,是這個意思。所以甲骨文當中的器皿,上面所放的是血。

  再來看金文的「盟」,金文的「盟」在《正中字典》當中跟甲骨文比較接近。同樣,我們看丁佛言先生對於金文的解釋。金文像是有兩隻手拿著一個器皿的樣子,而器皿當中同樣也是盛放著血。我們再來看小篆,小篆的「盟」,投影片上是《說文》的古文,在《正中字典》當中有小篆的形體。小篆的「盟」是「從血,朙聲」。在這個字形當中,「血」的字形就顯現出來了,上面的「朙」則是它的聲旁。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盟」字的本義是什麼?是「殺牲歃血」,古時候國家與國家在締結盟約的時候要進行宣誓,「歃血」的歃是「飲」。「殺牲歃血」,締結盟約的時候,這些國家都要共同飲所殺的「牲之血」。「牲」我們在祭祀的時候會看到「三牲」,指的是動物,是動物的血,每個結盟的人都要喝。

  它的意義在《春秋正義》當中解釋:「凡盟禮殺牲歃血」,是為了跟神明來稟告,因為是在神明面前所結的盟約跟盟誓,所以是要恪守諾言跟信用的,是不能夠違背的。如果有違背的話,要讓神明降下災殃,就跟畜牲一樣。這個方法在《禮記·曲禮》當中有解釋:「涖牲曰盟」,這是《禮記》的經文,解釋什麼叫作「盟」。「涖牲曰盟」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結盟的時候是「殺牲歃血」,在神明面前共同締結盟約。

  這裡有講方法是什麼?其中有講要把動物的血放在玉敦的上面,用血寫下盟書,盟書完成之後,歃血而讀書。「歃血」是盟誓的時候要把牲畜的血塗在嘴邊,表示結盟的這些國家都會承諾要遵守信用。在《史記·平原君列傳·索隱》當中有解釋結盟的時候所用的「牲」,動物是根據人的身份貴賤不同而有區別的,比如說天子,如果是天子在結盟,他所用的「牲」,這個動物是牛和馬;諸侯的話就降一等了,諸侯國的君王,如果他們結盟的話,所用的動物是犬和豭,什麼是「豭」?「豭」是公豬。所以用的是狗跟公豬,這是諸侯結盟所用的動物;如果是大夫以下,是用雞。

  我們在《史記》的註解當中會看到結盟所用的動物,根據身份地位的高低貴賤,而有了這些差別。無論是使用哪一種動物,都要體現出對於所締結的盟約,是一定會守信而不會違背的。所用「盟」字,我們看下面有「血」,是這樣來的。

  所以「盟」字,當它用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指的是「誓約」。比如「同盟之人」,「盟」指的是誓約,是用作名詞。如果「盟」用作動詞,有「聯盟」的意思。在春秋時期有許多的記載,比如《左傳》有很多這樣的記載春秋時代的歷史。比如「諸侯將以甲戌盟」,「盟」是用作動詞,是「聯盟」的意思。當「盟」用作形容詞,就有「聯盟的」。這個字我們解釋到這裡,我們看到這個字形就知道,器皿的上面所盛的東西是什麼?就是血。

  我們學到這句經文,「假途滅虢」,這句經文跟歷史上有一句很著名的成語「唇亡齒寒」是有關係的。「唇亡齒寒」這個成語,「唇」是嘴唇,我們想想牙齒假如沒有嘴唇的保護,冷風吹來會感到很寒冷,這當然是一種比喻,用嘴唇和牙齒來比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它是比喻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是特別密切的,而且利害是相關的。所以「唇亡齒寒」這段公案,是出自於《左傳》,在《左傳》這裡是說「晉侯」,晉國的國君在當時是晉獻公,他向虞國來借路,「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虞國所處的地方是在我們今天山西平陸的虞城,他跟虞國借道,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要伐「虢」,虢也是一個諸侯國的名稱,也是在山西平陸這一帶。這時候宮之奇出來勸諫,這段文是《左傳》當中有很有名的一段話,「唇亡齒寒」這個成語是從這裡出來的。

  宮之奇勸諫,他非常明確地講出了虢國跟虞國之間的關係,說這兩個國家都是小國,面對晉國這麼大的一個強國,兩個小國之間是「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關係。兩個國家,如果一旦一個國家滅亡了,另外一個國家必然隨之而滅亡。所以宮之奇提到說:「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並且他用了諺語:「輔車相依,唇亡齒寒」,這句諺語是形容虞國跟虢國之間的關係。

  這段典故我們簡單的來介紹一下,在春秋的時期,晉國在春秋是很強大的一個大國,它跟兩個小國是相鄰的,都是在山西這一帶,就是虞國跟虢國。晉國隨著它春秋的霸業,一直有野心想把臨近的這兩個小國吞併,晉獻公的計劃是什麼呢?他的計劃是先打虢國,於是他派人送了良馬跟玉璧給虞國,想要跟他借路,先去攻打虢國。這時候虞國看到良馬跟玉璧這樣的禮物,深受誘惑,就答應了晉國的請求,結果晉國很快把虢國的一個都城攻打下來。

  這件事情到這裡並沒有平息,我們知道晉國的野心也是很大的,所以過了三年之後,晉國再次要求虞國借路給他,這樣就可以再去攻打虢國。結果這時候虞國有一位大夫叫宮之奇,宮之奇強烈地反對,他勸諫虞國的國君,千萬不能答應晉國的請求。他說的這句話,就是我們剛剛看到的那段原文,為什麼?因為虢國跟虞國,這兩個國家是彼此互為表裡的關係,虢國是虞國的屏障,一旦虢國滅亡,虞國也會跟著滅亡。晉國侵略小國的野心,我們不能夠一再滿足他,不能夠輕易地引進外國的軍隊。他原來借過一次路,這已經非常過分,怎麼可以讓他再借第二次路呢?

  這時候宮之奇引用了一句諺語:「輔車相依,唇亡齒寒」。這是用一個人的牙齒來做比喻的,頰骨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好像嘴唇跟牙齒之間的關係。一旦沒了嘴唇,風一吹進來直接就吹到牙齒,它會感到寒冷。這是一句諺語的道理,形容的是虞國跟虢國的實際情況。可是虞國的國君並沒有聽從宮之奇的勸諫,他認為晉國是不會傷害自己的,為什麼?因為畢竟我們是同宗。所以虞國國君的眼光沒有宮之奇看得那麼遠,於是他答應了晉國的要求。這時候,果然不出宮之奇之所料,當晉國把虢國滅掉之後,在回來的路上,回程當中順便地把虞國給滅掉了。

  這一段我們在學習古文的時候,會學到一篇文章《宮之奇諫假道》,講的是這個故事,所以「唇亡齒寒」這個典故也成了歷史上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弱肉強食的時代,作為一個小的國家,眼光一定要看得遠,如果眼光看得不夠遠的話,最終的下場,結局非常的不好。宮之奇當時非常聰明,他知道虞國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於是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國君也不聽他的勸諫,那怎麼辦呢?趕緊逃命吧,是這樣子。這句經文就介紹到這裡。

  接著來看下一句經文,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七頁的第二行:「何遵約法,韓弊煩刑」。「何遵約法」,「何」是指蕭何。蕭何是幫助漢高祖劉邦開國的一位元老,他非常擅長律法跟戶政。「何遵約法」是尊奉約法,「約法」是指漢高祖劉邦最初在關中的時候,跟老百姓有「約法三章」。「約法三章」的內容其實很簡單,是「殺人者死」,殺人的話是處以死刑;「傷人」,「傷」是使人受傷,「傷人及盜」,「盜」是偷盜,這裡是抵罪。所以約法三章只有這三條,如果殺人是死刑,如果是傷到人或者是犯了偷盜的罪,就要抵罪。「約法三章」的法令是很簡單的,老百姓也很容易遵守。於是,蕭何遵守劉邦所定的約法三章,制定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法律,叫作「漢律九章」,是屬於施刑的一個細節、細則,這是「何遵約法」的意思。

  什麼是「韓弊煩刑」呢?「韓」指的是韓非。我們看到這段經文,上下之間所講的公案並不是在一個時代的。韓非是一位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他的主張是「嚴刑峻罰」,但是他最後也因為自己的這種主張而「作法自斃」,他就死在自己所定的這些嚴酷的法律當中。我們看「韓弊煩刑」,「弊」是定罪;「煩刑」是指繁苛的刑罰。韓非的主張是用「嚴刑峻罰」來治理一個國家,但他這種思想主張,最終使得百姓受到危害,而最終連韓非本人也是死在自己所定的「繁苛酷罰」當中。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

  我們來看一下「何遵約法」的「遵」字,「遵」在投影片上的字形是小篆的形體。小篆的「遵」是「從辵,尊聲」,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是「循」,我們常說遵循、遵循,是「本是而行」的意思,從「辵」。再來「遵」有「奉」的意思,「本是而行」是「奉之而行」,「遵」是從「尊」聲。「遵」作動詞解有「遵守」、「從」的意思,比如《孟子》當中有一句經文說:「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遵」在這裡用作動詞,是「遵守」的意思。「遵」字我們看到這個字形,以及《說文》的解釋,它的意義不難理解。「何遵約法」這裡的「遵」,是遵守劉邦所作的「約法三章」。

  接下來再來看「法」字,「法」這個字很有趣,為什麼說「法」很有趣呢?先來看一下「法」字的形體。「法」字的形體在投影片上是小篆的字形,《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用的小篆有兩種字形,此外還引用了兩種金文的字形。我們現在寫「法」字覺得好像很簡單,可是實際上我們來看古文的字形,「法」字的字形是很複雜的。比如像《正中字典》當中的金文第一個字形,究竟這幅畫又是畫著一個什麼樣的場面呢?我們來跟大家做一下分享。這也跟「法制」,古人審理案件的歷史是有關係的。

  我們來看一下金文,在《正中字典》當中的「法」第一個字形。林義光先生的解釋是「從去」,「去」之外的字形是它的讀音「灋聲」,「灋」是「廢」字的古文,「廢」跟「灋」這兩個字是「雙聲旁轉」。在一些彝器當中有「勿灋朕命」,意思是「勿廢朕命」的意思。

  再來看金文的「法」第二個字,跟小篆的形體比較接近了。在《正中字典》當中小篆的形體有兩個,第一個形體看起來比較複雜,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形體。它是「從水、從廌去」,什麼是「廌」?「廌」這個字在古時候指的是「獬豸」。「獬豸」在古書當中有記載,「獬豸」是古代所記載的一種非常奇異的動物,它的長相很像牛,也有說像羊,頭上有一隻角。獬豸這種神奇的獸類是能夠分辨是非曲直的,比如兩個人在打鬥、有爭執的時候,獬豸在現場就會拿頭上的這一隻角,去觸理虧的人。明明這個人沒有道理,他還在跟人家爭執,這時候獬豸很靈敏,能夠分辨出到底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我們在課程當中學過許多古書記載的神奇的動物,比如說龍、鳳凰,此外還有麒麟、獬豸,這都是在古籍裡面有記載的,比較有傳奇色彩的動物。往往這些動物,在古時候明君聖王當政的時代有出現。

  《論衡》記載,「獬豸」是「一角之羊」,指羊的頭上有一隻角,當然有的古書記載是像牛。「性識有罪」,獬豸這種動物生性非常靈敏,能夠識別到底是哪一個人犯了罪。於是「皋陶治獄」,我們知道皋陶是主管刑法的,這是古時候明君聖主出現的時候,皋陶是負責刑法的工作,要是有一些犯人需要審案子的時候,皋陶要負責來處理。有罪的人,他就讓獬豸來分辨,獬豸一眼就能夠分辨出來,到底哪一個人是犯罪分子,會用牠頭上的一隻角去「觸」,去碰他。所以人們稱「廌」作「神獸」,牠可以用頭上的一隻角去觸碰犯了罪的人,讓他承認自己的罪行。

  為什麼旁邊有一個「水」字旁?因為我們常說水平、水平,它到底是不是平的,是不是公平的,水就有這樣的特性。國家制定的法令規章制度,當你在執行的時候,特別是在這些案件的訴訟審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執法公平,就像水一樣,所以它旁邊是水字旁,是這個原因。

  而在《說文解字》當中,許慎是怎麼解釋「法」字的本義呢?是解釋為「刑」。所謂「刑罰」,是「罰罪之稱」,叫作「法」。這是小篆在《正中字典》當中的第一個形體,這就非常地清楚,會看到上面有一隻「獬豸」。「獬豸」是非常公平的,一下子就能分辨出誰對誰錯,誰是誰非。小篆的「法」的第二個字寫得比較簡單,因為獬豸的「廌」要寫起來這個形體也是比較複雜的,所以第二個「法」字有省文,但它的讀音跟意思都是相同的。

  但是林義光先生覺得許慎的說法,「說甚不經」,這是他不認同。因為「法」字是以「廢棄」為本義,後來借做法律的「法」是借用的,後來這兩個「法」才變成同一個字。所以林義光先生不認同許慎的解釋,這種情況我們在很多漢字當中常常會看到,因為許慎雖然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文字學家,但畢竟他所處的時代是在漢朝的時期,使用的文字在《說文》裡面是秦朝所制定的小篆,如果按照時間來說,他距離甲骨文、金文的時代已經是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了。所以許慎在《說文》當中所解釋的本義,有的時候如果根據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還可以再追溯到它更古老的意思。有時候《說文》裡面解釋的本義,就不是它最初的本義,可能是後來的衍生,如同「法」字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灋」本來是以「廢棄」作為本義,後來是借給法律的「法」來用。

  「法」字我們來看它的義,作名詞解的時候是指的「刑」,「刑曰法」,也就是律令,《說文解字》裡面解釋它是「刑」。所以我們看到古代的經典當中,比如《尚書·呂刑》有:「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法」指的是「刑」,是「律令」的意思。「法」當它作名詞的時候,還可以當作「制度」來解釋,比如《禮記·曲禮》當中說:「謹修其法而審行之」,「法」是指的「制度」。它作名詞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它也可以用作動詞有「效法、仿效」的意思。《易經》當中說:「崇效天,卑法地」,「法」是用作動詞,就是仿效。我們要效法天之德,效法地的德行。它也可以用作形容詞,也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在《千字文》這句經文,「何遵約法」,這個「法」是用作名詞來解釋的。

  我們知道通過古文的字形可以瞭解到,原來「法」字在古文的形體當中有一個獬豸的「廌」,有一隻獬豸的樣子在上面,比如我們看到金文的第一個形體,獬豸的長相就有畫在上面。「法」字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

  《千字文》經文談到,「何遵約法」,「何」是指蕭何。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中繪製了蕭何的德像。這一位官員是漢朝開國三傑之一,曾經輔佐過劉邦,在漢朝開國時期,他做出過很重要的歷史貢獻。特別是當劉邦攻到了咸陽,那時候許多將領都在忙著去搶奪一些金銀財寶,只有蕭何很有深謀遠慮,他對這些金銀珠寶並不感興趣,而是去收集秦朝丞相跟御史所留下來的「律令圖書」,因為通過這些律令圖書,才能夠瞭解整個天下的情況。比如天下百姓戶口的資料,還有天下關塞的資料,通過這些他能夠掌握,整個秦朝非常內部的機要資料。後來劉邦建立西漢政權的時候,蕭何憑藉這些圖書很有力地來輔佐劉邦。在劉邦要爭奪天下的過程當中,蕭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不斷地想辦法及時補給軍隊所需,或者是增援兵馬,讓劉邦沒有後顧之憂。所以他被看作是漢朝開國的第一功臣,這是蕭何。

  再來看一下「韓弊煩刑」,「韓」是韓非。韓非和李斯兩個人是同學,李斯也是生活在戰國時期,他是戰國的上蔡人,在今天的河南汝南這一帶;韓非則是韓國的公子,在這個時期韓非跟李斯共同在荀子的門下求學。荀子是他們共同的老師,其實他們是同學的關係,可是李斯的才學比不上韓非。韓非這個人雖然很有才華,也讀了很多書,可是他有一個比較嚴重的毛病,就是口吃,講話支支吾吾、咿咿呀呀的樣子。但是韓非的文章很好,而且他很有學問,他們都是在荀子的門下求學的。

  後來李斯成為了秦國的客卿,這時候剛好韓非出使到了秦國,結果秦國的君王跟韓非在談論政事的時候,發現韓非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所以對他很讚賞。這時候李斯因為他的心胸很狹窄,擔心韓非要是得到秦王對他的寵信的話,很怕他的地位會在自己上面。因為以前他們一起跟荀子求學的時候,李斯的才學就不如韓非。李斯的嫉妒心很強,所以捏造了罪狀去陷害他的同學,把韓非打入了牢獄當中。

  其實我們看到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心胸跟氣度真的是會決定他的格局跟命運,不管怎麼樣好歹也是同學一場,可是李斯卻用這種特別心狠手辣的手段,一點都沒有同學的情面。在他陷害了韓非入獄之後,韓非很想為自己申辯,可是李斯制止他,韓非沒有機會見到秦王。後來李斯又派人暗中送了毒藥讓韓非自殺,最後韓非是死在獄中,這是非常慘烈的。這裡說「韓弊煩刑」,因為韓非的思想主張是用「嚴刑峻法」來治理國家,想不到他最後也是死在嚴刑峻法當中,這是所謂的「作法自斃」。

  同樣在歷史記載中,李斯的下場也並不好。在秦國吞併天下之後,任用李斯為丞相,到了秦始皇當政的時期,李斯給秦始皇提出了建議,建議他把天下的詩書、百家的語錄全部燒毀。如果法令下達了三十天之後沒有燒毀的話,罰刺面塗墨,終身作伺守寇虜,建築長城的苦役,有這麼重的刑罰。如果是談論詩書的斬首;引古非今的就誅殺親族等等。秦始皇後來接受了李斯的建議,有了所謂「焚書坑儒」,但是秦王朝的國運也是非常短暫的,秦始皇這種暴政維持的時間並不長久,三年之後秦始皇過世,李斯跟趙高偽造秦始皇的遺詔,立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登基,這是秦二世。

  但這時候趙高非常嫉恨李斯的權勢,於是誣告李斯謀反。秦二世讓趙高來治這個案子,李斯最後因為受鞭打的刑罰一千多次,非常的痛苦,他只好服罪。但是他覺得他對秦朝的建立是很有功勞的,而且自己沒有謀反的心,就在牢獄當中上書希望能夠得到赦免。結果趙高沒有把他的上書呈報上去,最終判處李斯「五刑罪」,是「腰斬於咸陽」。李斯在臨死的時候對他的兒子說,我想要再跟你一起,像往日一樣牽著黃狗,走出上蔡的東門,去追逐小狡兔,已經不可得了。結果父子兩個人是抱在一起痛哭,最後不但是他自己被誅殺,「腰斬於咸陽」,並且還滅掉了他的三族。所以我們從這裡看出,當時他對於同學韓非,是用這樣心狠手辣的手段,結果他的果報跟下場是這樣的慘,都不用到來世,這一生的花報就已經是相當的慘烈。

  這個故事也是被收錄在《歷史感應統紀》當中,《歷史感應統紀》這裡面所收的,都是在正史當中有記載的因果故事,非常有參考價值。所以印光大師,這是淨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師,他老人家一生當中大力的提倡因果。《歷史感應統紀》是在印祖的倡導之下,從正史當中把它挑選出來,這都是真實的因果故事。

  在這個時代,因果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像師父上人常說的,倫常、道德是讓人羞於作惡,學了倫理道德之後,覺得作惡是非常羞恥的一件事情。可是當一個人遇到高名厚利的時候,還是沒有辦法抵禦它的誘惑,這時候怎麼辦呢?因果的教育非常重要。因果令人不敢作惡,他知道「種善因得善果」,「善有善果,惡有惡報」。絕對不敢去做殺、盜、淫、妄、酒的惡行。因果教育在這個時代特別值得要提倡,「此天下大治之道也」,如果人人都相信因果,就能夠天下大治,為什麼呢?沒有人敢再去為非作歹,沒有人敢再去做殺、盜、淫、妄的事情。歷史都是我們非常好的一個借鑒。

  接下來看下一句經文,請看《千字文》第六十七頁的第二行:「起翦頗牧,用軍最精」。這句經文前面的「起翦頗牧」,這是四個人的名字。「起」跟「翦」都是生活在戰國時期的秦國人,秦國的「白起」,這是一位很有名的將領;「翦」則是「王翦」,這兩位是秦國的名將。「頗」和「牧」是生活在戰國時期趙國的將領,「頗」是廉頗,「牧」則是李牧,他們都是善於用兵作戰的軍事將領。「用軍最精」,「最精」是最為精通。

  看一下這一句經文,在這裡有一個字,「用軍最精」的「軍」。我們先來看「軍」字,「軍」字我們會看到投影片上是金文跟小篆的形體。《正中字典》同一頁上面有一個「冕」字,我們前面曾經介紹過「冠」,「冠冕」,這都是帽子。我們看金文的「軍」,金文的「軍」在《正中字典》當中,有兩個不同的形體,第一個形體林義光先生認為,「從車在宀下」,「軍」是營盤,古時候作戰用的是兵車,可以「止息於宀」,「宀」是房屋的意思,軍車可以停在房屋的下面。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形體,就知道它的意思是什麼。

  金文的第二個形體,李敬齋先生認為,是「兵營」的意思,「古次車為之」。小篆的「軍」是「從車、從勹」,「車」是兵車,作戰所用的兵車;「勹」這個部首和背包的「包」讀音是相同的,是「包合相裹」的意思。「裹合眾兵車為軍」,這是「軍」的意思。在軍隊當中一定有很多的軍車,在《說文釋例》當中解釋,「軍」是作「圜圍」來解釋,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兵營」跟「營房」,這是「軍」。所以「軍」字作名詞可以用作「隊伍」的通稱,也可以指兵事跟戰爭。

  在周朝時期軍隊的編制是一萬兩千五百為「軍」;在春秋的時代,像齊國是以「萬人為軍」。比如在《周禮》當中記載:「五師為軍」,這是周朝時期,「軍」指的是一萬兩千五百,這是「軍」。這是用作名詞是這樣的解釋,我們看到《千字文》的這句經文:「起翦頗牧,用軍最精」,這個「軍」當然指的是軍隊。前面所說的這四位將領,都是在那個時期非常有名的將軍,所以他們是善於用兵作戰的軍事將領,這是「用軍最精」。

  今天我們的時間已經到了,這一句經文就留到下一節課再繼續來跟大家做分享,我們今天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