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0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六頁的倒數第二行開始看起:「奄宅曲阜,微旦孰營」,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這句經文的「奄」,是古代的一個國名,「曲阜」在古時候的國名叫作「奄」;「宅」是「居」的意思。「奄宅曲阜」,是指周武王把魯國分封給了「周公」,建立了國都「曲阜」。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周武王伐紂之後建立了周朝,然後他把姜太公姜子牙封到齊國,齊國是今天山東濟南到青島這一帶。而周公則是被封在了魯國,是現在的山東曲阜,在齊國的南方。

  魯國在春秋時期是文化的中心,這跟周公有關,周公經營規劃、制禮作樂,所以說:「微旦孰營」。「微」是「沒有」的意思,周朝如果是沒有周公的話,又有誰能夠經營曲阜,使魯國成為春秋時代的文化中心?「微旦孰營」,「旦」是周公的名字。如果沒有周公,山東的曲阜魯國,也不可能有後來的規模。而周朝時期所施行的仁政,是被孔老夫子還有後代的儒家,當作是最高的政治理想。周公當時所作的「禮樂制度」,包括《周禮》,這都是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業的,重要的制度基礎。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他曾經輔佐周武王討伐殘暴的商紂王。另外他「制禮作樂」,而他采邑是在「周」,爵位是「上公」。周公的思想內容是很豐富的,包括政治、軍事,還有儒家的思想教育,後人尊他作「元聖」。周公曾經擔任過「攝政王」這個職務,曾經攝政七年,在許多方面他提出了根本的「典章制度」,也把「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嫡長子繼承制度」,以及「井田制度」等等,周公都設計規劃得很完善。這七年因為那時候周成王的年紀還很小,所以都是由周公來代理攝政,七年之後還政給周成王,正式確立周朝嫡長子繼承的制度。在周朝,封建制度很重要的王位繼承,嫡、庶、長、幼的順序,這些制度最大的特色就是「宗法血源」,這是它的一個樞紐,把家族跟國家融合在一起,也是把政治跟倫理融合在一起。

  這一句經文的漢字我們來看一下,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奄宅曲阜」的「宅」。我們看一下「宅」,在上面我們可以看到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寫法。「宅」在《正中字典》的形體跟我們投影片上的稍微有一點不同,我們看《正中字典》,甲骨文的的「宅」是「從宀從乇省」,下面這是一個形體,「從乇省」。跟小篆的「宅」相比之下,還有金文的「宅」,看起來都比較接近。

  小篆的「宅」,「從宀、乇聲」。在《說文·釋例》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意思呢?是「人所託居」的,也就是供人們所居住使用的,這樣的房屋叫作「宅」,所以「從宀」。「宀」裡面的形體,它的讀音讀作zhé。「乇」是什麼意思呢?它本來是作「艸木根乇生地上」。「宅」作為人所居住使用的房舍,是在地上供人們所棲息和居住的地方,也有「定根於此」的意思,所以「從乇聲」。「宅」作名詞解,第一個意思是,「人所居住的房舍」就是「宅」。如果它作動詞,有「居」的意思,比如在《尚書·舜典》:「使宅百揆」,「宅」是「居」,是「使居百揆」的意思。

  下一個字我們來看一下「營」,「營」在投影片上有金文跟小篆的字形。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營」,是「從宮省、從熒省聲」。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營」字,它本義是什麼意思呢?是「帀居」的意思。「帀」跟「周匝」的「匝」是異體字,這兩個「匝」相同,它是什麼意思呢?是「圍繞」的意思。所以「營」字的本義是「圍繞聚居」,叫作「營」。居住的房子是「櫛比環合」,「櫛比」比喻的是排列得很緊密的意思,這些房子排在一起,密密麻麻的非常緊密,「營」就是「圍繞聚居」。

  我們再來看最下面是「火」的「熒」,它本來的意思是指「屋下燈燭的光」,叫作「熒」。我們看當這些房子排列得很緊密,環合在一起,每當夜晚會看到什麼樣的一個景象呢?從這些房屋當中,所透出來的燈燭的光熒熒四射,非常的耀眼,所以「營」的聲旁是「從熒聲」是這樣來的。我們看到在《千字文》的這一句經文:「微旦孰營」,這個「營」就不是作名詞解,而是作動詞解。而當「營」作動詞的時候,也有很多意思,比如說有「治」,治理的治,《詩經》當中有:「肅肅謝功,召伯營之」。「營」是治理的「治」,「召伯」我們在前面也曾經學過。而「營」除了作「治」解,它當動詞的時候也有「興建」的意思、也有「圖謀」的意思等等,它的用法就很多了。這個漢字我們也跟大家簡單介紹到此地。

  而這句經文特別談到了周公,我們在這幅圖當中看到,這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繪製的周公的德像。我們見賢思齊,也特別要去瞭解,為什麼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會這樣地嚮往周公的德政?作為西周時期一位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他也是一位教育家。周公,可以說他為周王朝命脈的延續,是嘔心瀝血,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歷史貢獻。因為周武王駕崩的時候,成王的年紀非常小,那個時候是周公在攝政。可是他攝政的歷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那時候他被管叔、蔡叔還有霍叔所嫉妒,他就避居到東都。後來成王才知道自己做錯了,之後把周公迎回來,可是想不到這三叔又開始發動叛亂。

  一直到後來周公把叛亂平息了,才給整個周王朝帶來了穩定。而當他在輔佐周成王的期間,真的是嘔心歷血、禮賢下士。我們常常聽到在歷史上,是這樣描述周公,說他「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唯恐失去了天下的賢人。而且周公還制定禮法、改訂官制,使得周朝的文物典章大備。一直到周成王長大之後,周公把政權還給了成王,他依然還是在臣子的位置之上。後來周公被封在曲阜,這是這一句經文所談到的:「奄宅曲阜,微旦孰營」。因此周公在歷史上不但是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為周王朝的穩定做出了了不起的歷史貢獻,而且他制禮作樂,對於後來儒家文化的思想,影響是非常深的。

  關於周公被封在魯國,實際上後來是他的兒子伯禽到了魯國,我們在前面的《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曾經分享過「周公誡子」這一段文。這段文可以說,對於我們的啟發是相當深的,我們看周公是怎麼教導他的兒子。周公在成王把魯國封給他們的時候,告誡自己的兒子伯禽說:「君王把魯國封給你,但是你千萬不能夠因此而驕傲。我聽說德行廣大而能夠謹守恭敬的人,一定能夠長久保持他的榮耀;而土地廣博、物產豐富,能夠謹守節儉的人,他一定能夠平安;居高位握大權的人,能夠謹守謙卑,他一定能夠高貴;而一個國家的人民很多、武力很強盛,但是能夠謹守敬畏而不去侵犯別的國家,這個國家一定能夠勝利;如果一個人具有高度的聰明智慧,但是他能夠謹守著大智若愚這樣的教訓,他一定能夠得到很大的利益;若是博學多聞而能夠謹守著自己的學問,依然很淺薄,那他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廣博!」這就是周公教導他兒子伯禽的「六守」,是謙虛的德範。

  如同師父上人常常教導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一定要「誠、敬、謙、和」,要能夠謙敬忍讓。這種「謙德」,在周公的身上充分體現出來,他在當攝政王的時候,他的這種處事態度,真的是處處謙虛忍讓,最後才能夠忍辱負重,為周家王朝奠定了八百年的基業,這其中周公的功勞是功不可沒的。這一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接著看下一句經文,第六十六頁倒數第二行:「桓公匡合,濟弱扶傾」。這句經文同樣是講歷史,但這段歷史就來到了春秋的時期。「桓公匡合」,「桓公」所指的是齊桓公。而在齊桓公所處的春秋時代,有所謂的「春秋五霸」。我們學過歷史就知道,春秋五霸所指的是當時的五位霸主。第一位居首的是齊桓公;再來是晉文公,他曾經在外面流亡十多年,後來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也成為春秋時期的一代霸主,他在流亡的期間也留下了許多的故事,這是晉文公;第三是宋襄公;再來是秦國的秦穆公;以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所以這五位霸主合起來,就稱之為「春秋五霸」。歷史上常常會談到所謂「王道」和「霸道」,王道、霸道是不同的,所謂行王道和行霸道。「王道」具有仁義的思想和精神,可是「霸道」則是崇尚武力的意思。

  雖然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可是他還具有正義感,就是我們這句經文所說的:「桓公匡合,濟弱扶傾」。什麼是「匡合」?《論語》當中有談到:「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張清泉教授特別給我們解釋,「九」可以解釋成「糾」,「糾合諸候」這個意思。齊桓公這個時候,他把所有的諸候統統都會盟在一起,他要打著一個旗號,用什麼力量才能夠糾合這些諸候呢?齊桓公當時所打出的旗號,是要尊敬周王朝、尊敬中央。「濟弱扶傾」,他打出這個旗號來號召天下,體現出他具有一種正義感,去幫助弱小的國家。「濟弱扶傾」,去幫助弱小,並且扶植這些將要滅亡跟傾覆的小國。所以齊桓公能夠成為天下的共主,這是有一定的道理。他維持周王朝天下共主的地位,因此周王朝在春秋時期,還能夠維繫整個王室免於覆滅,免於覆亡的命運,這是齊桓公的一個重要的功勞。

  我們還是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介紹一下漢字,首先來看,「桓公匡合」的「匡」。「匡」字大家先來看一下它有金文跟小篆的字形,這個字形我們投影片上的跟《正中字典》的是很相近的。而金文的「匡」和小篆的「匡」是比較接近,我們看它的字形。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匡」,小篆的「匡」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是「從匚,㞷聲」。「匚」是「匡」在外面形體,叫作fāng,這是它的部首。它的聲旁是裡面的形體讀作huáng,這是它的聲旁。「匡」在《說文解字》的段注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筥」的意思。那什麼是「筥」?可能「筥」大家對這個字更陌生,「匡」還能夠猜一下它的意思,「筥」這個字可能更沒見過。

  「筥」是一種器具,是用來盛飯食的竹器,這是「筥」的意思。「匡」在《說文·段注》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筥」,而「筥」則是用來盛飯的一種圓形的竹器。像我們小時候曾經看到,家族在舉行祭祀的這些活動,我們是徐氏家族(雙人徐)。那時候生活在同一個村莊,有很多都是我們徐氏家族的親戚,所以大家是在一個共同的祠堂當中去祭拜祖先。每到祭祖的時候,像奶奶,還有奶奶的妯娌,還有我的母親,這是婆婆跟媳婦在家庭當中,祭拜祖先這些供品她們平常都要準備。準備好了之後,會拿著一個小竹簍、小竹筐,把祭拜祖先的食品放在小竹藍、小竹筐裡面,再帶到祠堂擺在供桌上面,開始祭拜祖先。這種祭祖的活動,從我們小時候兩、三歲就看到長輩在祭祖,一直到現在這種祭祖的活動,每年到一定的時節都會舉行。比如說再過兩個月就到冬至,冬至要祭拜祖先。

  大家如果看過這樣的場面,對於那個小竹筐會有一定的印象,那是竹子做的。我們看到「匡」,「匡」最外面圍起來的「匚」,「匚」是一個部首,它是什麼意思呢?是「受物之器」,是一種器具。這個器具上面是可以放東西的,所以「匡從匚」是這樣來的。我們再來看它的聲旁,它的聲旁是裡面的「㞷」,「㞷」本來是作「艸木妄生」的意思,所以它含有「雜出不一」。我們看像「筐」、「筥」這些器具,都是方便人們使用,所以它究竟是多大多小,就沒有一定的規範,「匡」從「㞷聲」,是這樣來的。我們看「匡」字作名詞來解釋,第一個意思是竹制的飯器,以及盛物的器具,叫作「匡」。這是它作名詞解,也還有好多不同的意思。

  但是我們今天所學的這一句經文:「桓公匡合」,實際上這句經文是在《論語》當中能夠看到的,這個「匡」就不是名詞,它是用作動詞,是「正」的意思。所以《論語》當中說:「管仲相桓公」,管仲輔佐齊桓公,「霸諸侯」,這是說在春秋時期管仲輔佐齊桓公,而成為了春秋的霸主。「一匡天下」,「匡」是動詞,它就不是竹筐的意思了,而是用作動詞,是「匡正」,是「正」的意思。這個漢字我們簡單地跟大家作一下介紹,當然「匡」用作動詞也還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說「救」,拯救的救;還有輔佐、輔助這樣的意思。這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當中,這個字就有不同的用法,代表不同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濟弱扶傾」的「濟」,我們看一下投影片當中,「濟」字有金文的形體,也有小篆的形體。我們看一下在《正中字典》當中,金文的形體又有點不同。我們先來看《正中字典》的金文,是「從艸從齊」。吳大澂先生認為,這個是古時候的「濟」字,而小篆的「濟」是「從水,齊聲」,所以「濟」是很典型的形聲字。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濟」的本義是什麼呢?是「濟水」,這是一條河流的名稱。「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汦」,這個字念作chí,也是一條河的名字。「汦」是從河南南陽魯陽的堯山,源頭是在這裡,是在河南的南陽,經過襄城定陵進入「泯」,「汦」也叫作沙河。所以「濟」這個字是「濟水」的意思,「出常山房子贊皇山」,「常山」是漢朝時期的國名,「房子」是今天的河北贊房縣這個地方,在漢朝時期是「常山國」。

  「濟水」這條河是從贊房縣西南山谷當中流出來,東流到泯水。因為這是一條河的名字,所以它是「水」字旁。「濟」當它作「濟水」這個名稱的時候,它是讀作三聲的。我們在這裡看到「濟弱扶傾」,實際上「濟」在《千字文》當中是用作動詞的,所以「濟」用作動詞的時候,其中有一個意思是「救助」。比如說匡濟、濟民、救濟,這個「濟」都是用作動詞。在《易經》當中有一句經文說:「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這個「濟」跟《千字文》當中的「濟弱扶傾」,意思是相同的,是「救助」的意思。這一句經文,關於漢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而「桓公匡合,濟弱扶傾」,這句經文我們在《論語》當中,可以看到相應的一句經文。

  這一段在《論語》當中的對話,是孔老夫子和他的學生子貢之間的問答。「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這是子貢提出的問題,我們看他的老師,孔老夫子是怎麼回答的。「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這一段經文出自於《論語·憲問》。

  我們看一下雪公老人的講解,這一段是很重要的,關於齊桓公稱霸,以及管仲輔佐齊桓公的這段歷史,究竟應當如何來看待?孔老夫子在這裡非常明確地講明了他的歷史觀。子貢,這是夫子的學生,「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這是子貢的疑問。他問:「管仲非仁者與?」人們都說管仲是一位仁者,可是他卻沒有做到殺身成仁,又如何說他是仁呢?「桓公殺子糾」,桓公是公子糾的仇人;「不能死」,管仲他不能以身相殉;「又相之」,而且他再去輔佐公子糾的仇人,成為了齊桓公的宰相。雪公老人談到,我們看這一段經文,像孔老夫子的門生當中,子路和子貢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對於這個問題尚且不能夠明白,更何況是後人呢?所以雪公強調,我們讀書必須要親身體諒。

  孔老夫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這就是我們《千字文》當中所說的,「桓公匡合」,我們看孔老夫子是怎麼答復的。「管仲相桓公」,這是答,「又相之,一匡天下」,「匡」是「正」的意思,所以這裡它是用作動詞。管仲能夠安定天下,但是召忽只是安守齊國,談不上這僅僅是為子糾一個人而已,而管仲是為了天下人。所以說「一匡天下」,你看管仲跟召忽,誰是為公?誰是為私?誰是大?誰是小?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民到於今受其賜」,人民到現在這樣安穩,都是受管仲的恩惠。「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微管仲」是如果沒有管仲的話;「吾其被髮左衽矣」,「吾」指的是中國人,中國人是「挽起插簪」。「披髮」,有的說法是說披頭髮,有的說是編辮子,無論哪一種都是外國的風俗;「左衽」,向左扣扣子,這也是外國的衣著,這一切事都變成外國人。

  所以聖人舉出這二條,雪公老人強調,我們中國是講「五倫」的社會,彼此之間都有關係。有「五倫」就有「八德」,「禮」跟歷史,不論怎麼去費上功夫,都必須要通「本」。《史記》、《前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稱為「四史」。那我們中國人不披頭散髮,所以雪公老人又引用從前剃頭師有一副對聯說:「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聞多見廣,自然就有經驗跟見識。

  《劉氏正義》當中,參考《劉氏正義》:「經為首,次為史」,「史」是六經的注腳。「夷狄之人,貪而好利」,雪公老人談到,從漢朝到現在都不離「貪」字,比如近代有這些殖民地的歷史就是如此。今天我們如果不要自己的文化,自己去求「用夷變夏」,未來的前途可想而知。但是從前的外國是來「歸化」,中國也沒有把他作為殖民地,而是「老其老,幼其幼」。這個作法跟外國不同,「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 你看管仲保子糾,為什麼召忽以死相殉,管仲不死呢?「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管仲怎麼會像普通男女所守的信呢?從前士、農、工、商的商是排在最後的,必得求營利,所以在四民之末。

  從前「六部」,雪公老人提到「六部」沒有財政部,是附屬於「戶部」,自古不提財。但是從前的商人,是很守信用的,「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匹夫匹婦之為諒」,是「硜硜然小人哉」;「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溝瀆」有說是地方,有水彎的小地名,是在曲折的地處上吊,為什麼在小地方?雪公說,如果是在十字路口上吊,一定不成功。「而莫之知也」,是在「溝瀆」的小地方死了,誰又知道呢?可是管仲是「一匡天下」,多少人受他的恩惠,你看他救了多少人,他保存了「五倫八德」,把這些夷狄外國人打出去。所以說:「如其仁,如其仁」,這是《論語》的這段經文,我們可以通過這段對話瞭解孔老夫子是怎麼看待這段歷史,怎麼看待管仲輔佐齊桓公。

  所以「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維繫著我們中國歷朝歷代,整個社會能夠長治久安、特別穩定和諧,這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而在春秋時期,也就是齊桓公稱霸的時候,是管仲輔佐了齊桓公,才成就了霸業。所以我們要感激,他對於中國文化的保存之功。否則的話就如同《論語》當中所說的,最後如果是沒有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披頭散髮,而且是穿的是夷狄的衣服。這段《論語》的經文,我相信很多的老師、同學,也都非常熟悉。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請看六十六頁的最後一行:「綺回漢惠,說感武丁」。這句經文所含括的,是商朝時期的歷史公案,以及漢代的一段歷史公案。「綺回漢惠」,這裡提到了漢惠帝劉盈,劉盈因為受到隱士綺里季等「商山四皓」的維護,綺里季是商山四皓之一,因為他的維護而免於被廢,得以繼承了君王的王位。「商山四皓」,「皓」是白的意思,所以商山四皓是在漢朝時期,有四位年長的隱士,他的頭髮都已經白了。由於漢惠帝受到商山四皓的擁護和支持,所以他還沒有繼承王位的時候,才沒有被廢掉,「回」是回護、保護的意思,而漢惠帝是劉邦的兒子劉盈。這是「綺回漢惠」。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有四位隱士。這四位隱士分別是,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和甪里先生。那他們為什麼要隱居呢?因為我們知道秦朝末年,西漢初年這個時期是戰亂,有楚漢戰爭等等。所以為了避亂世,這四位年老的隱士就隱居在商山上面,那時候他們都已經八十多歲了,頭髮都已經白了,被人們稱作「商山四皓」。

  我們再來看下一句,「說感武丁」,「說」要讀作yuè,不是shuō,它是人名,所指的是「傅說」。這句「說感武丁」,是說商朝的君王「武丁」,因為他在夢中受到神人的指點,所以任用傅說為宰相。傅說應用他的才華、能力和思想,讓武丁有所感悟。這段歷史在《孟子》的經文當中有所記載,我們很多同學應該都有背過,其中有一句是:「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這是講到傅說,其實他的出生也是很卑微的,什麼是「版築」呢?「版築」是築牆的工人。平常築牆的時候用兩個板夾著土,用杵把土搗實,叫作「版築」。這段《孟子》的經文,我們後面還會來跟大家分享。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的「綺」字,「綺」在投影片上面是小篆的字形。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字形,「綺」是如何構成的呢?它是「從糸」,「糸」是部首,「奇聲」。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綺」字的本義是作「文繒」,是指織有花紋的「帛」這一類的,所以從「糸」。

  再來「奇」是什麼意思呢?「奇」有「異」的意思,我們常說奇異、奇異。而「綺」作為織有花紋的一種帛,這種帛的上面有花紋,所以相對於沒有花紋的素帛來說,「綺」是在它之上,而且顯得更加精美,所以「從奇聲」。「綺」作名詞來解釋,第一個是「文繒」的意思,是「織有文采的細綾」,叫作「綺」。在古時候這樣一種織有花紋的帛,織有文采的細綾,都是比較貴重。

  再來看下面的「說」字,「說」字是一個多音字,既讀shuō,也讀yuè,而且還有一個shuì的讀音,它有很多種不同的讀音。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也有不同的讀音。我們看小篆的「說」字,是「從言、兌聲」。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是怎麼解釋「說」字的本義呢?是用一個字來解釋,「釋」,解釋的「釋」,是「善為剖析使通曉」的意思。一個人能言善道很會說,那他一定是很善於把一件事情講清楚、講明白,讓人們能夠明瞭,這就是「說」的意思。所以「從言」,是「言」字旁的。

  再來看右邊的「兌」字,「兌」字本來是解作「悅」,喜悅的「悅」。「說」為什麼跟「悅」有關呢?我們知道「說」的本義是「釋」,當一個人解釋得非常的恰當、清楚,講的人當他把話講完了之後,聽的人心悅誠服、心服口服,於是他心裡就很開心,你的說解把我心中的疑問解開了,所以他很愉悅、很開心,因此「從兌聲」。所以「說」作名詞的時候,首先是當作「言論」。比如在《易經·系辭》當中有:「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這個「說」是「言論」的意思。所以「說」作名詞解,有許多種不同的意思,它也可以用作動詞,有「釋」跟「解釋」的意思。比如《孟子》當中說:「博學而詳說之」,這個「說」是解釋的意思。

  這是「說」這個字讀shuō這個音,我們知道「說」它本身是一個多音字,所以在《千字文》學的這句經文當中,這裡的「說」,就不念作shuō,而是念作yuè。「說」在這裡是作「人名」,所指的是「傅說」,是指的傅說這個人。我們在學姓氏的時候,大家如果聽過《百家姓》的課程,「說」這個字也可以用作姓氏,「傅說」的後代就以「說」為姓。再來它讀yuè,大家最熟悉的是《論語·學而》的開篇,有一句經文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這裡的「樂」讀yuè,是歡喜的意思,通喜悅的「悅」。

  「綺回漢惠,說感武丁」,我們看到「說感武丁」,這一句經文裡面有說到殷商時期,是武丁跟傅說的故事,在史書當中有記載。武丁在殷商時期,是一位中興的君王,也就是「殷高宗」。殷商的時期從「盤庚遷殷」時的「殷商中興」之後,盤庚的弟弟叫作小乙,我們看商代君王的名字非常有趣,都是甲、乙、丙、丁,是用「天干」的稱謂來作為他的名字。小乙即位,雖然他的哥哥盤庚使得殷商中興,可是非常可惜的是小乙即位之後國運又接著衰微了。後來小乙駕崩之後,皇位傳給了他的兒子武丁。武丁非常希望在自己的任上,能夠使殷商王朝再度興盛,希望能夠振興殷商。非常可惜的是,當時他找不到一位可以來輔佐自己的一位很好的宰官。於是在他父親駕崩,還在守喪的期間,武丁把朝政的大權委任給了大宰。

  而天子要守喪的時候是要「結廬守喪」,所以他退藏在亮陰。三年的時間他為父親守喪,並沒有去處理這些國家大事,而是靜靜思考,如何才能夠使殷商王朝再度興盛?這是武丁那個時候內心非常殷切的期盼。等三年的守喪、守孝的時間過去之後,武丁真的是求賢若渴,內心特別的懇切。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真誠心,於是跟天地神明感應道交。有一天武丁夢到上天賜給他一位聖人,叫作「說」,這個人是來幫助他輔佐國政的。那時候武丁做完夢之後,內心非常的歡喜,可是他第二天去上朝的時候,看到朝廷當中的這些大臣,都不是他夢中所見的人。所以他派人把夢中所見的人的形象畫出來,派官員到民間查訪。結果這個時候,傅說剛好流落在民間,但是他的身份是很卑微的,他和一些泥水匠在一起築牆,做苦工。

  後來被朝廷的官員找到了,把傅說帶回了宮廷當中。結果這時候武丁看到傅說,內心非常的歡喜,為什麼呢?這個人正是他在夢裡所看到的人。於是武丁和他談論,如何才能夠治國安邦,傅說雖然是隱居在泥水匠當中,可實際上他是有治國安邦的智慧,因此都應對如流。這一問之下就知道,這個人的才能非常出眾,而且他的見識也是超過了一般的凡人。武丁遇到他之後非常高興,從那開始就任用傅說來當他的宰相。傅說的「傅」是後來賜給他的姓,他原本叫作「說」。

  武丁凡是在處理國家的大事,一定會跟傅說來商議,所以後來他把整個殷商王朝治理得很好,使得國家能夠國泰民安。歷史上說「殷國大治」,「治」是指國家治理得很好,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一段是在歷史上記載,跟商王武丁有關的一段公案。從這裡我們也能夠看出,他真的是至誠感通,有感才有應!這種感應道交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作為殷商的君王,念念想的是國家社會的福祉、是百姓的利益,他希望能夠把國家治理好。這種仁愛之心是跟天地心相感通的,所以才能夠有這樣殊勝而不可思議的感應。

  這一段歷史,也有被收錄在《歷史感應統紀》當中。我們在《孟子》的經文裡面,曾經學過一段非常重要的經文,這應該是很多人小時候都曾經背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裡面孟子特別舉了傅說這個例子。最開始孟子是舉了好多位,比如說「舜」,「舜發於畎畝之中」。舜最初是在歷山耕田,後來因為他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德行,被堯王知道之後,堯王才起用他,並且考驗了他很多年。舜在三十歲被堯王起用的時候,原本是在歷山耕田的農夫;「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傅說被商王武丁啟用的時候,是特別找人去尋訪這個人。最後是在築牆的泥水匠當中,把他找出來的;「膠鬲舉於魚鹽之中」,膠鬲是周文王把他舉薦出來,那時候是推薦給商紂王,後來膠鬲又輔佐過周武王。而最初被舉用的時候,他的出身也是很卑微,是從賣魚鹽的商販當中把膠鬲舉用起來。

  後面孟子又舉了很多例子,像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你看他們被舉用的時候,最初的出身也都是很卑微,所以孟子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當一個人上天賦予了他一個重大的使命,這個使命究竟他能不能承擔呢?上天也要對他進行一番考驗。什麼樣的考驗?孟子談到:「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乃至於要「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讓他在這種艱難困苦和考驗當中,可以長養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並且在他的身上增加常人所不具備的能力,「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些都是對他考驗的歷程,試驗他究竟將來是否能夠承擔大任?這是佛家講「忍辱」的功夫,能不能忍得過,能不能在這些境緣當中不斷去增強自己的意志、提高他的能力。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衡於慮」是思慮堵塞的意思;「困於心」意思也是相同的。「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徵於色」是他的臉色表現出這種憔悴的樣子,「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一個國家一定內裡有賢人的輔佐,同時在外面也有許多敵國外患這些憂患。這時候朝廷上下,才能保持一種高度清醒的警覺狀態,否則的話這個國家往往很容易滅亡。所以孟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在歷史上一句特別有名的經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往往他的能力,都是在「憂患」在這種困頓當中培養出來的,如果他所處的環境太過於安樂,也許這個人一生庸庸祿祿,沒有辦法對於國家、社會有所貢獻;反過來,如果他是在憂患當中,往往可以鍛練出超乎常人的意志,以及不同於凡人的能力,最終能夠成為棟梁之才。這是《孟子》的這句經文,因為剛好特別舉到,「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跟我們今天學的這段「說感武丁」,跟這段文是有關係的。

  在這裡還有「綺回漢惠」,這個故事其實也是蠻長的,也是跟西漢建國的初年,劉邦的下一代在爭奪太子的過程有關。總之漢惠帝後來能夠保住太子的位子,是跟「商山四皓」這四位長者有關。因為他們的擁護和支持,所以漢惠帝才沒有被廢掉,這是劉邦的兒子劉盈。這一句經文我們學習到這裡。

  接下來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我們請看第六十六頁的倒數第一行:「俊乂密勿,多士寔寧」。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俊乂密勿」呢?「俊乂」所指的是非常傑出的賢能的人才。什麼是「俊」呢?我們常說「青年才俊」。「俊」是說從一千個人當中把他挑出來,千人當中選一個叫作「俊」。而什麼是「乂」呢?「乂」字則是指從百人當中,一百個人當中所挑出來的,叫作「乂」。所謂英俊、英俊,大家不要以為「英俊」就是長得非常的帥氣叫作英俊,不是這個意思。「千人之英」,「英」是英才,千人當中選出來的英才,就是「俊」,這是「英俊」。一千個英才當中,才能夠選出一位,這就是「英俊」;如果是從一百個英才當中,挑選出來叫作「乂」。「俊乂」這兩個字合在一起,是指傑出的、賢能的人才,「千百人之選」,在千百人當中,只選出一個的意思。在《尚書·皋陶謨》當中有一句經文:「俊乂在官」,所以古時候的官吏,都是這樣精挑細選把他選出來的。

  再來看什麼是「密勿」呢?「密勿」是指非常的勤奮而又努力,是這個意思。在《漢書》當中有:「密勿從事」,「密勿」我們就知道是勤奮努力的意思。「俊乂密勿」,把它合在一起解釋是說,一個國家需要賢能出眾的人才,能夠專心一致、勤奮、努力地來輔佐朝政,這是「俊乂密勿」。可能大家對於這句經文會感到比較深奧,為什麼呢?因為「俊」、「乂」,還有「密勿」,這些詞可能不是很常見的用法。還有「俊」跟「乂」都是什麼意思?可能大家對於這個詞會有點陌生,我們這樣解釋,希望大家能夠瞭解得比較清楚。

  再來看下面這一句經文,「多士寔寧」,「多士寔寧」的「寔」也可以通作「是」的意思。這句經文是說,有了這麼多的賢明的人士,有了他們的輔助,整個國家的政治才能夠清明安定,而且人民也才能夠和樂而又安寧。「多士寔寧」,「多士」的「士」是「賢士」的意思,「多士」就是眾多的賢士,叫作「多士」。「寔」是「能夠」,它也通「是」,是能夠的意思。能夠怎麼樣?能夠安寧,「寧」是安定、安寧。

  我們在學習《千字文》的時候,會看到其實這裡面用的很多經句或者是典故。從儒家的經典當中,往往可以找到它的出處。比如說這一句,「多士寔寧」,我們從《詩經》裡面可以看到,《詩經》有一篇叫作《文王》,這裡有一句經文:「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所以「多士寔寧」,是國家需要很多賢能的才士,國家需要很多賢才、英才。在這些賢才、英才的輔佐之下,整個社會才能夠安定,才能長治久安。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

  下面再來分析一下,這句經文裡面漢字的形、音、義。先來看一下「俊乂密勿」的「俊」。「俊」首先有小篆的字形,小篆的「俊」字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它是「從人、夋聲」。在《說文繫傳》當中解釋,「俊」字的本義是什麼?是「材千人」,「材」指的是「才識」。一個人的才識超過千人,叫作「俊」,所以「從人」。是從千人當中千里挑一,這是「俊」,《說文繫傳》是這樣解釋它的本義,「材千人」,一個人的才識超過千人叫作「俊」。

  再來看「俊」右側的聲旁「夋」,它本身有一個什麼意思呢?去掉人字旁右側的「夋」,是行動敏捷的樣子,叫作「夋」。那我們想想看,如果一個人的才能是超群的,那這個人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特徵呢?往往他會言行敏捷,他的反應、思維特別地快。師父上人常常說,我們的頭腦要像水晶琉璃球一樣,不能像一個木頭腦袋;像一個木頭腦袋,就不轉彎、不會變通,不能夠舉一反三。如果是水晶琉璃球,這是形容一個人真正智慧現前的樣子。所以這裡講到,一個人的才能超過一般人,往往他言行很敏捷,為什麼?因為他充滿了智慧、充滿了聰明才智,是不同於常人的,所以「俊從夋聲」。

  「俊」字當它作名詞來解的時候,是指才智超過常人的人,叫作「俊」。比如《孟子》有一句經文說:「尊賢使能,俊傑在位」,俊傑的「俊」,是作名詞解,指他的才智超過常人。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儒家的政治理想當中,他處在一定的位子,比如說是君王的位子,或者是朝廷當中的重要大臣。在這個位子上的人,一定是賢能之人,也就是這個人既有德行,又有才華。這樣的人,國家把他選拔出來之後,使他具有一定的位子,能夠充分地發揮才幹。所以這裡說:「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如果一個人有德行、有才幹,這正是國家所需要,把他選拔出來賦於他一定的官位,他就能夠充分地發揮他的德行跟才幹,為社會造福、為人民謀利益。

  這是「俊」用作名詞是這樣的意思,它作形容詞,有「高、大的」,是通險峻的「峻」。比如《尚書》當中有一句經文,我們如果讀過《尚書》,對這句經文印象會很深:「克明俊德」。實際上這裡的「俊」,是通山字旁險峻的「峻」,是指高、大的,這樣的意思。「俊乂密勿」的「俊」,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漢字「士」,士、農、工、商的「士」,在這裡「多士寔寧」。「士」字我們可以看到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甲骨文的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這三個形體其實看起來是很接近的,甲骨文的「士」,我們來看一下徐仲舒先生的解釋,他說:「士、王、皇」這三個字,都像一個人「端拱而坐」的形體。「王」字以前我們曾經學過,並且還和大家分析過「王」字,不能夠把它和「玉」字的形體搞混了。在古時候的寫法,小篆的寫法看起來很像,可是「王」跟「玉」,如果我們瞭解它的本義,會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士、王、皇」這三個字,都像一個人端拱而坐的形體。但是它們不同的地方是在哪裡呢?「王」字所像的人,在古文字當中跟「士」相比,它的頭顯得特別大;而「皇」字,更在頭的上面又還有一頂帽。這是徐仲舒先生解釋甲骨文,特別來比較「士、王、皇」這三個字的形體,它的相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嚴一萍認為這個解釋是非常地正確,並且談到「士」字過去有人解釋,它是「從十、從一」,是會意字。你看「士」是一個「十」再加一個「一」,是會意字。可是林義光先生卻談到,「士」,就像「構作之形」。

  還有《馬氏疏證》的解釋,認為這些解釋都是不恰當的,還是徐仲舒先生對於甲骨文的詮釋是正確的解釋。也就是「士、王、皇」,都像一個人端拱而坐,坐在那裡的一個形體。不同的地方,是「王」字的頭特別大,而「皇」字在頭上又戴了帽子,所以這三個字非常接近。金文的「士」跟甲骨文也是很接近的,我們再來看小篆的「士」。小篆的「士」是「從十一」。我們在算數的時候,你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從一開始數,數到十結束。所以什麼是「士」呢?「推一合十」就叫作「士」;「聞一知十」也叫作「士」。「士」的解釋,是「十」跟「一」合在一起來解釋它。

  在《說文解字義證》當中,解釋「士」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是事情的「事」。為什麼解釋它作事情的「事」呢?「事」是什麼意思?是指能夠「任事」之人,就叫作「士」。《白虎通義》當中說:「通古今辨然否謂之士」,一個人能夠通曉古今,說明他的學問非常淵博。「辨然否」,對一件事情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說明這個人是很有智慧、很有見地的。只有一個人具備這樣的特質,才能夠把重要的事情跟責任讓他來承擔,所以「方足稱能任事之人」,這個「人」就是「士」。

  所以「士」當作名詞解,所指的是一個人很有德行、很聰明、有智慧,而且他能夠承擔責任、承擔事情,這樣的人叫作「士」。我們在古書當中常常看到,像「高士」、「正士」等等。說到「堪任事」,是一個人可以承擔一定的使命,比如在《論語》當中有一句經文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士」在這時候承擔一個什麼責任?等於說是國家的外交人才一樣。派他去出使,幫助一個國家和另外一個國家之間做外交的工作,他能夠「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對於君王賦於他的責任跟使命,能夠承擔起來並且完成得很出色,這樣的人可以稱作「士」,可見要稱作「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士」在古時候也可以稱作有官位的人,叫作「士」,也接受一定的俸祿,居於官位。當然古時候選官一定是選有德行、有才幹的人,比如說「舉孝廉」,都是從德行、能力這些方面來選拔人才。例如《禮記·中庸》當中說:「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這個「士」是指一個有官位的人,他在朝廷當中有一定的官位,並且有朝廷給他的俸祿。作為有官位的也分很多種,我們就不一一的來介紹。另外關於「士」,我們特別常遇到的是在古文當中,也有特別把「士」當作讀書人,也就是稱作知識分子這樣的意思。所以在《說苑》當中談到:「所謂四氏者,士、農、工、商也」,在士、農、工、商當中,把「士」排在第一,「士」指的是讀書人。古時候的讀書人往往是讀聖賢書,通曉聖賢的道理,這是「士」。

  師父上人也常常提到中國人的價值觀念,這個開示也非常有意思。因為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士、農、工、商的排序,可以看出中國古人把錢看得很輕,而把什麼看得重呢?把道德看得最重。因此中國古時候,人在社會上有身分地位,這是社會上說的士、農、工、商。中國人的排序是從右到左,是士、農、工、商,但外國人寫東西是從左到右。就像師父上人有舉趙樸老寫的「知恩報恩」,按照中國傳統的排法,「知恩報恩」從右往左這樣子念,如果是從左往右就是反過來的。

  士、農、工、商反過來怎麼念呢?是商、工、農、士,把「商」擺在第一。可是我們看到現在社會真的是變成這樣,整個社會都是商人。教書的變成學商,拿教育做生意買賣的,學校變成學店、醫生變成醫商。無論是從事哪一行,只要把錢擺在第一,這就是「商」。這種觀念跟從前的社會是顛倒的,現在是把倫理、道德擺在最後,甚至於根本就沒有,瞧不起它,認為有錢就行了。要是用中國士、農、工、商的觀念就能夠看出來,我們看這幅是趙樸老所提的「知恩報恩」,古人的順序是從右往左,就是「知恩報恩」,這是不能夠反過來寫的。

  士、農、工、商,這樣的一個順序是正常的,如果「士」排在第一位,這是一位讀書人,他讀了聖賢書,是一個有德行、有學問的人。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這是很好的,為什麼?他能夠指導農、工、商,社會有一個穩定的秩序;可是如果把它倒過來,把「商」擺在第一,把金錢擺在第一,這個後果是不堪設想。甚至於像民主社會,你看選舉甚至於拿錢可以買選票,可以想象他選上之後,一定連本帶利地撈回來。

  觀察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好像完全被金錢給統治,這和古時候的社會是不同的,古時候是倫理、道德,在社會上是被人尊重的。所以師父上人強調,我們今天整個社會出現問題,這個問題是出在哪裡?就是士、農、工、商顛倒了,變成商、工、農、士,乃至於地球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災變。你要問原因在哪裡?這還是價值觀的顛倒所造成的,所以是人為的。無論是儒、釋、道,都是同樣的說法。

  師父上人也強調,整個社會的動亂以及災難,有沒有辦法拯救呢?這個答案還是肯定的。所以要把順序擺正,士、農、工、商,一緣有力,把這個順序擺正,真正尊重倫理道德。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這節課這句經文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