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3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六頁的第四行開始看起:「世祿侈富,車駕肥輕」。前面的課程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世祿侈富」,什麼是「世祿」呢?它所指的是世世代代所享有的「俸祿」,古時候的官位常常是世襲,代代相承,所以俸祿也是代代相傳;「侈富」,「侈」有「多」的意思,「富」是指財富很多。我們前面的課程也講過,在古時候很多的官員,雖然他的俸祿收入很優厚,可是他自己所過的生活還是非常儉樸,就像范仲淹先生,能夠把自己的財富用來救濟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並且為家族、為國家培養人才。「世祿侈富」,所指的是對於國家有貢獻的大臣,他們的子孫世世代代都享有優厚的俸祿,所過的是奢華、富裕的生活。

  「車駕肥輕」,是指駕駛車輛的馬匹非常肥壯,「肥輕」是「肥馬輕裘」的意思;「輕裘」是指穿輕暖的皮衣。平常出行的時候,所駕馬車的馬都長得很肥壯,這是「世祿侈富,車駕肥輕」這句經文的意思,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祿位」的「祿」這個漢字,這節課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富」,富貴的「富」。我們先來看一下「富」的字形,在投影片跟《正中字典》當中都有金文的字形,跟小篆的字形,這個字形看起來是蠻接近的。我們看小篆的「富」,它是「從宀,冨聲」,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富」字的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是「備」,「齊備」的意思。這個字是指一個人家中的錢財物品都很豐富,而且是「百物齊備」,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生活所需應有盡有、享受不完,這就是「富」。為什麼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它的本義作「備」?「備」是齊備的意思,他所需要的錢財物品都很齊備,這就是「富」,所以「從宀」。我們再來看它的聲旁「冨」,「冨」讀作fú這個讀音,它是什麼意思呢?你看它讀作fú,它的意思跟「福」也是很相近的,是指「豐收高厚」的樣子。

  古時候家裡富不富,如果是看他從事農業生產的收入,就要看是不是農作物都有豐收。我們之前的課程學過家庭的「家」,在「宀」的下面有一頭豬,有一位學者當時就有談到,古人富裕的程度,有的是按照你家裡養了多少頭豬來計算的。「冨」是「富」的聲旁,這個部首本身有「豐收高厚」的樣子,如果這一家是務農的,農作物的生產都有豐收,那家庭的經濟狀況當然就富裕起來。「冨」本來是「滿」的意思,「齊備豐滿」,我們說什麼是「富」呢?是你所需要的種種生活上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很齊備,財產物品都很豐滿,這就是「富」。我們從「富」字的字形當中來分析它的本義就是如此。

  「富」字當它作名詞來解,是「財物豐足」,這是第一個意思,在《禮記》當中就有說到:「殷人貴富而尚齒」,在殷商這個地方的人,尊敬的是什麼樣的人?一個是「富」,「富」指的是財物豐足,家裡錢財很多;再來有一定的年紀,是尊長,那都會得到社會大眾對他的恭敬,這是它作名詞。作動詞是有「使豐於財貨」;作形容詞有「財貨豐足」的意思,總之「富」字是具有錢財物品都非常豐厚、豐足的意思,「世祿侈富」的「富」同樣也有這個意思存在。

  我們來看這句經文講到:「世祿侈富,車駕肥輕」,說到「車駕肥輕」,我們如果讀過《論語》,裡面的一段經文有講到:「乘肥馬,衣輕裘」,對這句經文可能會有印象。「肥輕」跟《論語》這裡所說的意思是相近的,我們順便來看一下這句在《論語·雍也》當中的經文:「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這段經文裡面就有,「乘肥馬,衣輕裘」,我們來看一下雪公老人的講解。這一章並沒有說「孔子為政」,「派公西華」,或許是政府所派的,這是「為公」,為什麼呢?因為外交一定是國與國之間,而不是私人,如果沒有國家的命令,孔老夫子也不會隨便派人。

  雪公老人特別強調,我們有職位或者無職位,也不可以「私通外國」。他老人家舉了一個例子,早年日本曾經蓋孔廟,當時就請衍聖公去祭孔,但是孔德成先生並沒有答應,為什麼?因為私人是不可以私通外國,作國際的交際。當時「衍聖公」這個職位已經廢除,後來才又封官的,所以雪公老人教導我們這種做法應當要知道。「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華出使到「齊國」,「冉子」則並沒有說是哪一個人,或許是冉求,國家派他去是有一定的俸祿,「請粟」就是請國家的俸祿。公西華因為家中有母親,所以冉子就為他求格外的安家費用。

  這章談到,我們看下面,從「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這一章當中就談到「釜」與「秉」,都是周朝時期的度量衡,距離我們的時代已經比較久遠了,我們連漢朝時期的度量衡都不一定能搞得清楚,更何況是周朝。雪公老人談到比如說,漢藥處方的斤兩,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從前漢朝時候的人,他的身體大而度量很小。「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這是冉子為他的母親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六斗四升」,這是釜。「與之庾」,有的注解當中說,「庾」就是十六斗,加倍,但雪公認為並不是這樣的。「請益」,為什麼要加倍給他?他認為這個注解是錯誤的。冉子不敢再說了,於是就給他「粟五秉」,這是多給的。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這段經文跟《千字文》當中「車駕肥輕」,我們可以來參考「肥輕」是這裡說到的:「乘肥馬,衣輕裘」。孔子說:「子華適於齊,乘肥馬,衣輕裘」是很闊綽的,孔子說:我聽人說過,凡事要合乎規矩,這是孔老夫子的學生,如果他很貧窮要另當別論,但是公西華不是這樣的;公西華是很富有的,如果多給了他,別人再出使又該如何來處理呢?孔老夫子想到要防止將來的弊病,他不能夠開先例。這是這一句經文,雪公老人的講解,這句經文我們就分享補充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下一句經文,大家請看《千字文》第六十六頁,從倒數第三行開始看起:「策功茂實,勒碑刻銘」。說到這裡,張清泉教授也有特別強調跟說明,這是因為《千字文》這部蒙學經典,也有人對它產生一些批評的說法。張清泉教授特別強調,《千字文》這部蒙學的經典是如何編成的呢?最初我們介紹過。從王羲之的書法當中,選取一千個不同的字,讓在宮廷當中這些皇子學習認字,於是梁武帝找到周興嗣,讓他把這一千個不同的字編成押韻的、朗朗上口的「韻文」,等於說把它拼在一起變成一篇有條有理的文章。周興嗣為了編寫這部《千字文》,一夜寫成,但是一夜之間整個頭髮都白了。我們知道他編《千字文》已經非常認真在處理這個問題,一千個字編在一起,又要押韻,又要內容符合聖賢的教育,這是不容易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得已只能把一些經文處理成,描寫現實社會跟現實生活的文字,畢竟他是在宮廷當中,文字編成也是要給皇子們學習用的。所以我們不要認為,他是在鼓吹這種浮華奢侈的生活,並不是這樣,在這裡不要產生誤解。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策功茂實」,這是指國家的大臣,這些大臣也都是很有謀略跟才幹,他獻出了一些謀略策略,目的是什麼?是希望國家能夠治理得井井有條,興旺而又富強,所以這些大臣的功勞是很大很多的。「策功茂實」,「茂」是「多」;「實」是確實。它的意思是,這些大臣們出謀劃策的功勞很大也很多,就是「策功茂實」。

  什麼是「勒碑刻銘」呢?「勒碑刻銘」是在石碑上面雕刻一些讚美他的文章,在歷朝歷代對於這些功臣的表彰,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例如像「麒麟閣」,或者是「淩煙閣」,這是在不同的時代都有表彰功臣的方法,會把這一些官員比如說立了戰功,對於國家社會是有貢獻的,於是怎麼樣呢?就把他的畫像掛在「麒麟閣」,或者「淩煙閣」的上面,這是在不同的朝代都有這樣的做法,專門有一個地方是懸掛這些功臣的畫像。這是一種表彰的方式,另外就像這裡所談到的,用「勒碑刻銘」的方式來立碑,立碑當然可以傳得更加久遠。

  「勒碑刻銘」是指,在石碑當中雕刻著讚美的文章,「勒」是它作動詞,「勒」跟「刻」都是動詞,都有雕刻的意思。「碑」和「銘」作為名詞,「碑」是石碑,「銘」是銘文,「銘」特別強調是刻在金石當中的文辭。我們簡單地來概括這句經文,「策功茂實,勒碑刻銘」,這是說要表彰這些大臣為國家出謀劃策所立下的功勞,還有很多重要的貢獻,於是把這些臣子的事蹟撰寫成文字,這文字當然是在讚美他,並且雕刻在石碑的上面,流傳於後世,這樣後人就會對他敬仰和效法,是這句經文的意思。

  下面開始來介紹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我們先來看「功」,這是功勞的「功」。「功」,我們會看到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如果是《正中字典》當中的金文跟小篆,它的字形就比較接近,但是我們投影片上是有點不一樣的寫法。小篆的「功」是「從力,工聲」,它是一個形聲字,也可以算作會意字。「功」在《說文解字》當中,是如何來解釋它的本義呢?「功」是「以勞定國」的意思,「國」是國家,「以勞定國」是指貢獻自己的力量給國家並且有所成就,是「以勞定國」。我們講到這些朝廷的大臣,常常稱他作「功臣」,「功臣」顧名思義,是這位大臣對於國家社會、對於民族、對於百姓做出應有的貢獻,而且這種貢獻是很有成就的,這是「功」。

  「功」是「從力,工聲」,所以左側的「工」是它的聲旁。「工」作為聲旁,「工」本身有規矩、法規的意思,對國家貢獻力量,也一定要符合國家的法令規章制度,這當中所規定的具體事項都不能夠違背,所以「功」是「從工聲」。從這裡看出形聲字的形旁跟聲旁,代表讀音的部分,其實它的意義跟這個字本身也是息息相關的。在中國歷史上,我們看有的書解釋這個字,特別是漢朝時期的「訓詁」,對於經典的訓詁很有成就。有一個說法叫作「聲義同源」,這個字的意思,不僅僅是跟它的形體有關,和它的讀音也有一定的關聯。

  「功」作名詞有「成效」的意思,比如《尚書》當中有一句經文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功」有成效的意思。還有「勞績」,「勞績」叫作「功」,是致力於國家的成績。例如在《尚書》當中,《尚書·舜典》:「敷奏以言,明試以功」,這個「功」是指致力於國家的成績。「功」作名詞還有很多意思,「功」作動詞有一點貶義,有「恃功而驕傲」的意思,當然這個意思,我們平常看到的相對來說比較少。「功」作形容詞則有「善」,「精善」的意思,比如《周禮·天官注》裡有一句經文說:「作酒既有米麴之數,又有功沽之巧」,其中的「功」是「精善」,「沽」是「粗惡」。這個字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字,「勒碑刻銘」的「碑」。「碑」字我們來看一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碑,從石」,左邊是一個石字旁,「卑聲」,右側是它的聲旁。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碑」字的本義是「豎石」,「豎」是豎立,豎立在那裡的一塊石頭叫作「碑」。古時候宮廷當中「立碑」,是來「識日景」,這是宮廷當中;而宗廟當中如果「立碑」是「繫祭牲」,「祭牲」是指在祭祀的時候所用的祭品,這是宗廟所立的碑,要把祭拜祖先所要供奉的祭品,繫在碑的上面;另外比較常見的還有「墓碑」,是「墓所立碑以下棺」。無論是在宮廷當中立碑,還是在宗廟當中立碑,或者是人過世之後要立墓碑,這種「碑」都是把整塊石碑立起來,「豎石為之」。

  所以為什麼《說文解字》解釋,「碑」是解作「豎石」,是這個意思,「豎」是豎立,石碑是豎立起來的。我們看「碑」字右側,是「從石,從卑」,右側「卑」是它的讀音。但「卑」本身有什麼意思呢?它有「低下」的意思,我們常說比如一個人的出生是很卑微的,這是指他的身份地位比較低下。最初的「碑」是「豎低石」,這樣是比較簡便,所以「從卑聲」,以前的石碑並不是那種高聳的。如果我們到清朝的宮殿或者是建築當中看的時候,會看到很多石碑是立得很高,可是「碑」在最初並不是立得高高的,而是立得低低的,這樣比較方便。

  但是劉熙,我們知道劉熙作過《釋名》,對於文字、聲韻、 訓詁學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部書。劉熙是怎麼解釋的呢?他解釋「碑者,埤也」,是土字旁的「埤」。「上古帝皇」,古時候的這些明君聖王,「紀號封禪,樹石碑岳」,所以稱作「碑」。比如說到五嶽當中的泰山,這裡都會有一些重要的祭典要「封禪」,所以「碑」跟這個歷史是有關係的,劉熙的解釋也可以說得通。

  「碑」作名詞的時候有不同的意思,如同剛剛在解釋字形的時候談到,「碑」在古時候,有宮廷當中的「碑」;有宗廟當中的「碑」;還有「墓碑」等等,這些情況下都是它作名詞時候的用法。比如說豎在宮中的碑,是「識日景」的,所以它的上面是沒有刻字的。比如《儀禮》當中記載:「東面北上,上當碑南」,這是宮廷當中所立的碑;還有在宗廟當中的碑,在廟庭當中這種碑是「繫祭牲」,「繫馬」,等於說在廟庭當中的碑,是繫動物的,上面也是沒有刻字的,比如《禮記》當中說:「君牽牲既入廟門,麗於碑」,這是把馬栓在碑上面;再來「碑」在作「墓碑」的時候也有使用碑。

  我們看到「碑」字作名詞來解,第四個意思是,「刻文字以頌功德之立石」叫作「碑」,和我們在《千字文》當中所學到的「勒碑刻銘」的意思很相符。在秦朝之前一般是稱作「刻石」,到了漢朝時期才通稱為「碑」。我們看到《正中字典》當中這裡有一幅「碑圖」,碑是長成什麼樣子呢?在這裡畫了一幅「碑圖」,上面寫著「興壇」這兩個字,我們看到這個字,就知道這是跟孔老夫子有關系的。所以在這裡對於「碑」的解釋,是指的把文字刻在石頭上,這個文字往往是敘述,死者活著時候的種種行儀,比如說他的生平是什麼,有什麼樣的德行,對國家社會又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這就叫作「碑」。

  我們看到「碑圖」,就知道古時候的碑是這樣的形狀,在它的下面還會看到「碑碣圖」,「碑碣」是碑刻的統稱,這樣的碑我們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在西安有「碑林」,或者到河南或者是到北京參觀,會在許多的文物古跡當中看到很多的碑,古人常常會「立碑」,而且到了後世的時候,這些碑的文字不僅是限於漢字。例如清朝的石碑,這個碑上面還會有滿文,還有蒙古文,再加上漢文,會有不同的字。張清泉教授舉一個例子《郭公廟碑銘》,這是保存到現在一個非常著名的《郭公廟碑銘》。以前我們在練書法的時候,最初是學習顏體,所以在收集顏真卿字帖的時候曾經買過《郭公廟碑銘》,古時候它是作為「碑銘」來紀念祖先,紀念已經過世的人。

  可是我們現在學習書法要去臨摹古人的「碑刻」,常常會用這些來作為字帖臨摹。顏真卿比較有名的字帖其中就有《郭公廟碑銘》,我們以前就曾經收藏過,文章跟書法都是顏真卿所寫的,上面的「碑額」是唐代宗李豫用隸書所提的,這是皇帝親自題額。《郭公廟碑銘》,「郭公」指的是誰呢?實際上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將領郭子儀的父親郭敬之。從這裡大家會看到,如果子女建功立業,為國家、為社會跟百姓作出了貢獻,他的父親、祖父、歷代的祖先都是很榮耀的。他感念他的父親,還有感念他的祖先,就為他父親立了這樣的一個碑,這個碑一直流傳到現在我們都還能夠看到。

  我們看下面的圖叫作「下馬碑」,這樣的一個碑最初是哪裡見到的呢?我記得第一次看到「下馬碑」是在北京的孔廟,這個碑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這塊石碑是台南孔廟的「下馬碑」。而且我們會看到因為這個碑是在康熙皇帝當政的時候,是奉君王朝廷的旨意,在台南孔廟設的碑,這個碑也是歷史比較悠久了,是在一六八七年所立的。「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這塊碑我們會看到它的右側是漢字,可是在左側這個字是滿文。在孔子廟的前面立下了這樣的一個碑,這塊碑的作用雖然不是來歌頌孔子的德行,可是這種禮節能夠表達出人們對於孔老夫子的崇敬之情。

  因為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身份,是騎著高頭大馬,或者是像我們現在說的開著奔馳、寶馬,但是來到孔廟,經過這塊石碑的時候就要下馬和下車,步行進入孔廟。不能說騎著馬或者開著車塵土飛揚的,一路招搖進入孔子的聖殿,這樣是對孔老夫子不尊敬。從這塊小小的石碑當中也可以體現出,自古以來君王對於孔老夫子的尊敬,所以他要求天下的臣民,都要做到這種禮敬的態度,實際上也體現了中華文化當中「尊師重道」的一種美德。我們來參觀台南的孔廟,就特別想要把這塊石碑拍下來,雖然它不像《千字文》經文所說的「勒碑刻銘」,內文不是歌功頌德的,可是這裡卻可以反映出從古至今對於老師,對於「至聖先師」尊師重道的態度。

  下面的照片也是我們在台南孔廟所拍攝的照片,天氣非常的好,而且在孔廟當中人很少,能夠拍到特別清淨莊嚴的樣子。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我們也曾經跟大家介紹過有一本書是關於漢學的,這裡面介紹台南孔廟整個建築,都有什麼樣的建築所組成的。這個照片則是我們親自到孔廟當中去拍的,其實台南孔廟最具特色的還是「大成殿」當中所懸掛的「御匾」。「匾」的實際功能跟我們這裡所談到的「碑」和「銘」是有所不同的,這是因為在歷朝歷代這些君王,特別是清朝的時代,君王登基之後都會到「國子監」,「國子監」是整個國家最高的學府,會在這個地方講學。這其實也是體現出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作為君王之尊去講解聖人的經典,這是給全天下的讀書人作出了一個榜樣,體現出了對於聖教的尊重。

  講解經典之後,講學之後君王按照慣例,要給孔廟頒賜一個牌匾,牌匾上面所寫的內容,比如說我們看到這是「萬世師表」,這是康熙皇帝頒賜的;「生民未有」,這是雍正皇帝所頒賜的。歷朝歷代,因為孔廟最早的匾,是康熙皇帝所頒賜的「萬世師表」的匾,它的內容都是跟讚頌孔老夫子有關,也體現出了君王「尊師重道」的態度。這些匾,我們站在孔廟的「大成殿」當中,一塊一塊的去看會注意到,匾的上面凡是「御匾」,君王所頒賜的匾,上面都會刻著君王的玉璽,會有一枚印在上面。大家只要看這枚印上面寫的是哪位君王的名號,就會知道這個匾是什麼時候所頒賜的。當然我們是拍完了之後把它放大看,因為那個匾掛得很高,才能夠辨識出上面用小篆刻的皇帝的寶印,才能看出是哪一位君王。其中像雍正「生民未有」,我們看了很久,因為那個「正」字他寫的是小篆的字形,可是會有點看不出來,他寫的好像是小篆的那種異體字。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大家看的就更加清楚。清朝一代一代的君王,從康熙、雍正、乾隆,到嘉慶、同治、道光、咸豐、光緒,這一代一代的君王所頒賜的「御匾」,都非常完整地保存在台南孔廟當中,這也是體現出了清朝君王一代一代,對於孔老夫子的尊奉,那種「尊師重道」的精神,體現在這牌匾的字字句句當中的。我們會看到從康熙的「萬世師表」,還有像「斯文在茲」,以及「德齊幬載」,這塊匾是最大的,特別大,而且在現場看到時候會覺得,這個匾做得非常的莊嚴,這塊好像是嘉慶皇帝所頒賜的。總之,這個內容都是對於孔老夫子的讚頌。

  說到「銘」,我記得在之前《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我們也分享過《金人銘》,因為《金人銘》是從一個石碑當中拓下來,之後有同修送到我們的道場。那時候師父上人特別指示,要把《金人銘》懸掛在客廳,師父上人每天會客的地方。後來我們仔細看這《金人銘》上面所刻的內容,覺得它對於我們的啟發非常的深刻,其實前面這段內容,是在《孔子家語·觀周》當中所記載的:「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我們知道孔老夫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一生是「有教無類」。原本教育往往是在貴族的群體當中才能夠接受到好的教育,可是孔老夫子「有教無類」,所以到了他施行教化的時候,孔老夫子收了很多的學生,這些學生無論是貴族,無論是平民百姓,在夫子的會下都得到平等的教化。

  孔老夫子一生的教育影響是很深遠的,而他老人家一生中最為尊敬的就是周公,他所嚮往的是堯、舜、禹、湯那個時代的聖賢政治,因此夫子「述而不作」,他所講述的都是從堯、舜、禹、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聖賢教化,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堯舜」是指的三皇五帝當中的堯帝跟舜帝,那個時代的政治非常清明,社會很和諧;「憲章文武」是周文王跟周武王,這也是孔老夫子對開創周朝這些君王很恭敬的。特別他老人家一生如果有很好的機緣、環境的話,那夫子也許能夠成為第二個周公,這是他一生最為嚮往的。可是上天賦予他老人家的使命,不僅僅是要讓他從政,最重要的還是在教育方面,所以夫子最終成為了「萬世師表」,千秋萬世人們都是以孔老夫子來作為榜樣。

  我們看到這一段《孔子家語》當中的文,是刻在《金人銘》上面:「孔子觀周」,他來到「太祖后稷之廟」,古時候都有「宗廟」,是要祭拜歷朝歷代的祖先。比如說天子,天子祭拜祖先要到宗廟當中去祭拜,清朝是在太廟裡面,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是供奉在太廟當中的。孔子來到「太祖后稷之廟」,看到廟堂右階的前面有一個「金人」,但是金人是「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在後面用文字刻下來的「銘」,刻了幾個字?刻了六個字:「古之慎言人也」。這是教導我們,言語一定要謹慎,在師父上人的客廳所掛的《金人銘》。

  從這段文之後還有一段文也是特別重要的:「戒之哉無多言」,話千萬不要講得太多,一個人如果能夠處在高位,對國家、民族做出重要的貢獻,比如說他是朝廷的大臣,你去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往往說話做事都特別謹慎小心,他的話不會輕易出口,不會不斷地誇誇其談,為什麼啊?「無多言,多言多敗」。話講得太多,這樣的人就知道他做事情很容易失敗、不容易成事,「無多事,多事多患」,「患」可以說是憂患,也可以說是禍患。好事的人往往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禍患,或者憂患會降臨。

  這段文我們之前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因為在《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也是特別強調「言語」的重要性,教導我們說話一定要謹慎。如同佛陀在《無量壽經》當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句經文放在「善護身業」跟「善護意業」的前面,一般是身、口、意,可這裡是口、身、意,可以看出言語是多麼的重要。孔老夫子教學在「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跟文學當中,言語是擺在第二位的,我們就可以知道,夫子的教化是非常重視大家說話一定要謹慎,這就是「三緘其口」。這樣的一段碑文,這段碑文大家會看到,這裡有個落款,是「曲阜孔憲彝敬書」,而且碑是道光年間所立的一塊石碑,是清朝的時期。這塊碑應該是孔子的後人為了宣揚孔子的教化,內容都是跟儒家的教育有關係的。以上是舉了這些例子,讓我們可以體會到在古時候「碑」還有「銘」,以及我們剛剛所看到的孔廟當中的「匾」,它在歷史上往往都起著一種教化眾生、教化百姓的作用。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強調:「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機」,有了像孔老夫子這樣「有教無類」的大教育家,所以我們看到中國歷朝歷代,倫理、道德、因果、聖哲的教育發揮重要的作用,讓整個社會可以達到安定和諧,教育是最關鍵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千字文》下一句的經文,請看《千字文》第六十六頁倒數第三行:「磻溪伊尹,佐時阿衡」,我們看到《聖學根之根》當中,這裡的「阿」是讀古音ē,「阿衡」是商周兩代的官名。「磻溪伊尹,佐時阿衡」,「磻溪」這裡指的不是地點,而是指人。磻溪原本是陝西渭水,渭水邊有一個溪潭叫作「磻溪」。因為姜太公曾經在這裡釣魚,所以就用「磻溪」來指姜太公,這是用「地名」來指人,在歷史上這種稱呼是對一個人最為尊敬的稱呼。比如說佛門當中有很多祖師大德,常常用地名來尊稱他,其實這不是他的本名,而是說這個地方出現了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大德。比如說天台大師,智者大師一般就不用,人們直接稱他作天台大師,這是歷史上對於一個人的尊稱,最尊敬的就是用地名來尊稱他,我們這個地方出了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大德,因此他的字、他的號都不稱了,直接稱地名。

  「磻溪」也是如此,因為姜太公曾經在磻溪,也就是陝西渭水邊有一個溪潭,在這裡釣魚。姜太公我們常稱他「姜子牙」,這是他的字,他在這裡釣魚。有一句俗語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在「磻溪」這個地方,是周文王和姜太公會面的處所。其實姜太公遇到了周文王的時候,他年紀已經很大,是八十三歲的高齡。你看他這麼有文韜武略、有道德、有學問,可是也一直到八十三歲遇到了文王,才能夠把他的才幹充分地發揮出來,他輔佐周文王、輔佐周武王,才成就了並且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周文王在「磻溪」這個地方遇到了姜子牙,於是尊他為「太公望」,所謂「吾太公望子久矣」,周文王是求賢若渴的一位聖賢之人,他知道姜子牙是很有德行、很有才幹的人,非常希望能夠得到他的輔佐,他內心的這種期待跟渴望已經非常久了。因此遇到了姜太公之後,就立他為「國師」,於是姜太公幫助周文王制定了一個戰略,「修德以傾商政」的戰略。這段歷史我們在前面曾經分享過,用《御批歷代通鑒輯覽》跟大家講過商紂王的暴政,以及西伯的崛起,西伯就是周文王。

  當時因為西伯周文王的德行的感召,有四十多個諸侯國都歸順了周,後來姜太公又輔佐周武王「出兵伐紂」,因為商紂王的暴政已經給天下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跟痛苦,於是他出兵伐紂之後,結束了商朝的暴政。這一段歷史是這裡所說的「磻溪」,是講姜太公的故事。周文王在磻溪遇到了姜太公,從此之後周朝才有了姜太公的輔佐,最終才能夠打敗商紂王擁有天下,這是磻溪。

  「伊尹」則是指商湯的宰相,成湯得到了「伊尹」的輔佐,最終才能夠討伐夏桀,建立商朝,因此姜太公以及伊尹,都是輔佐這些君王、賢主的「阿衡」,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佐時阿衡」,「佐時」的「佐」是輔佐;「時」是當時;「阿衡」是商朝時期把宰相稱作「阿衡」。「阿」是倚靠;「衡」是治理國家、治平天下,是這個意思。商湯因為倚賴伊尹這樣的一位賢德之人輔佐,所以最終能夠治理國家、平定天下,宰相就稱作「阿衡」。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我們簡單地跟大家作一下介紹。

  下面再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的幾個漢字,我們來看一下「佐時阿衡」,先看「時」。「時」在《正中字典》當中有甲骨文的形體,我們投影片上有金文的形體,小篆的形體,《正中字典》也是有兩個不同的形體。其中《正中字典》的甲骨文和我們投影片上的金文的字形也是有一點相像,我們先來看一下甲骨文,看一下《正中字典》。商承祚先生認為,甲骨文的形體跟許慎《說文》當中古文的形體是相合的,小篆的「時」,我們看《正中字典》當中第一個字的字形,這是「時」的古文,「從日之亦從之聲」,「之」是行走;「日」是太陽,太陽行走就是「時」。

  我們《千字文》的課程,前面跟大家講過,關於太陽跟月亮的神話故事,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太陽神一天要走過很長很長的一段路,但是祂不需要自己走,因為有「羲和」幫祂駕車,這是古時候傳說當中非常優美的故事。「日行為時」,你看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乘著羲和所駕的車,一天所行過的路程,就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小篆的「時」我們看一下投影片上的字形,小篆是「從日、寺聲」,左邊是一個「日」,同樣是太陽;右邊的則是「寺」,「寺」是它的聲旁,代表它的讀音。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時」字的本義是什麼呢?「時」的本義是「四時」的意思,也就是「春、夏、秋、冬四時之稱」。因為四時是「累日而成」,雖然是四個季節,但也是一天一天這樣積累而成的,所以「從日」。

  我們再來看「寺」,「時」的右邊是「寺」,「寺」我們曾經介紹過古時候有「鴻臚寺」,是負責外交接待,比如說接待從外國來的賓客是在「鴻臚寺」。所以「寺」在古時候最初並不是指寺廟的寺,而是指政府辦公的處所,是「治公之所」。它用在「時」當中,含有「顯明易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時」的「日光風候」,因為季節的轉變也是非常顯明而易見,所以「時從寺聲」,是這樣來解釋。

  之前在介紹「春、夏、秋、冬」的時候,我們曾經用《初學記》當中引用的經文,這其中很多都是《禮記·月令》,讓我們瞭解春、夏、秋、冬四時,大自然都會產生怎麼樣的變化,包括動物跟植物的變化,真的是在《禮記》當中為我們描述出了一年四季,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大自然種種的變化,真的是一幅又一幅美好的畫卷呈現在我們面前。「時」作為名詞來說,在古文當中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是「季」,也就是三個月稱作「時」。例如《禮記》當中說:「天有四時,春夏秋冬」,這個「時」就不是時間,它指的是季節;《禮記》當中還說:「三月則成時」,所以一個季節是三個月,當然這個季節是按照農曆來算的,跟我們現在陽曆的概念不一樣。

  「時」還有作「辰」,是記「一晝夜時間」所分的單位,這是在漢朝之後的曆法,開始把一晝夜分作十二時,而且這種分法是用我們講過的「天干、地支」,天干、地支在記載年、月、日、時是起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古人最初是分一晝夜為十二時,這裡是用地支,從「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到「申、酉、戌、亥」,用地支來記十二時。比如說我們看到古書當中講:子時、丑時,就知道它所指的,「子時」是我們現在說的半夜十一點,一直到淩晨一點這個時候,古人是用地支來記時間。我們今天跟古時候的記法是不同,我們今天是二十四小時一天,每兩個小時是一個時辰,所以從午後十一點算起,按照地支的順序周而復始,「夜十二時是正子時,晝十二時是正午時」。

  這個時間的說法,在古時候的算法跟現在不同,因此我們在讀這些文言文資料的時候,特別是對於年、月、日、時的記載,我們對於天干、地支要有所掌握,才能夠算得清楚。「時」也有指「時候」,這都是它作名詞解,它也可以解作「時間」、「時代」、「時機」、「時運」,這都是「時」的概念。它作名詞的用法是比較多的,當然它也用作動詞、形容詞這些用法,我們實際上在讀文言文的時候,可以在不同的語言環境當中去瞭解一個字不同的意義。在這裡因為時間的關係就不多說。

  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漢字,「佐時阿衡」的「衡」。「衡」我們看到金文跟小篆的字形,大家又會想這幅畫究竟又畫著什麼意思呢?特別是看甲骨文跟金文,每一個字都好像讓我們去領會一幅畫的意境究竟是如何?我們從小篆的形體來跟大家作分析,小篆的「衡」,它有幾個部分組成呢?你看它有角,是正中間上面的部分,「從角、從大、行聲」,所以「行」是分佈在左右兩側,這是它的聲旁。在《說文解字》當中是怎麼解釋「衡」字的本義呢?《說文》解釋「衡」的本義是「平」的意思,為什麼解作「平」?我們來看一下金文跟小篆的字形,特別看小篆的字形。

  小篆的「衡」上面有一個「角」,「角」是牛頭上所長的角,在牛頭上的角橫著一塊大木頭,這塊大木頭起著什麼作用呢?讓牛角不會頂到別的東西,是這個作用,所以「衡」字「從角、從大」;再來看「行」,「行」是「衡」的聲旁,你在行走的時候,整個身軀一定要保持平衡的狀態,才不會跌跌撞撞,才會走的很平穩。而橫在牛角上面的這根木頭,必須要持平,這樣才能產生防範的作用,因為主要是要防範牛的角不要去頂到別的物品,是這個作用,所以「衡從行聲」。於是我們看到小篆的「衡」上面原來是一個「角」,指的是牛頭上的角,牛頭上的角橫著一塊「大木」,是防止它去頂到別的東西,因此需要保持一個平衡的狀態。所以《說文解字》當中對於「衡」字解釋作「平」,這是它的本義。

  關於跟牛角有關的大木,「衡」字在作名詞的時候第一個意思是指,「橫在牛角上」,讓牛角不會去頂到別的東西,這塊「大木」就叫作「衡」。《周禮·地官》當中有一句經文說:「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福衡」,祭祀的時候古人都是用「三牲」來祭祀,有牛,有豬,有羊,所以祭祀的時候如果是用牛來祭祀,它就需要有衡,這是《周禮·地官》當中的記載;我們再來看第二個意思,是指商朝時期伊尹所任的官叫作「衡」,在《尚書·太甲》當中有一句經文說:「惟嗣王不惠于阿衡」,「衡」是指伊尹所任的官。

  我們想為什麼用「衡」字呢?是不是跟「衡」字最初所謂「平衡」的意思是有一定的關聯呢?因為作為宰相是處理一個國家重要的事務,他的心一定是要持平,能夠把方方面面都處理得很好,所以用一個「衡」,就有「平」這樣的概念來作為官名,我們想這也是跟宰相的職務所應該具有的特質是分不開的。所以「衡」字作名詞來解釋的時候,還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我們大家都可以來作參考,這個字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這句經文說到的,「磻溪伊尹,佐時阿衡」,「磻溪」所指的是姜太公,我們看到《華夏道統源流圖》,江逸子老師繪製周文王見姜太公這樣的一幅畫。姜太公呂尚,這是當他已經八十三歲的時候,其實姜太公是過著一個隱居的生活,但是他胸有大志,他依然希望將來可以遇到一位明君賢主來幫助他,輔佐他治國平天下。所以姜太公八十三歲在隱居的時候,周文王剛好「出獵」,在「渭水之陽」遇到了姜太公,於是兩個人一見面就很投緣,周文王說:「吾與太公望之久矣」,所以就稱他作「太公望」。

  後來從文王、武王一直到成王、康王,這四代都是尊姜太公為「太師」,他是周朝的開國元勳,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我們曾經在《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也介紹過《群書治要》,這裡面收錄姜太公的一些思想,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謀略的人。最終周武王可以成功地「起兵伐紂」平定天下,這跟姜太公對他的輔佐都是分不開的。姜太公的兵書叫作《六韜》,《六韜》在《群書治要》當中收錄一部分的內容,《六韜》的思想,集中體現出了姜太公政治軍事的思想。比如他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強調作為一位國君一定要「修德」,以「仁政」來對待天下百姓,千萬不能夠為了自己的私心私利,去危害天下人民,這樣天下人民才能夠跟國君同心同德,國家才會走向強盛。

  姜太公的《六韜》對於後世的軍事家,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因為他的思想是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還有縱橫家都非常尊崇,後來人們就尊他作「百家宗師」,這是姜太公。這裡的「磻溪伊尹」,其中「磻溪」指的就是姜太公。我們看到在歷史上記載姜太公的故事,不僅僅是正史當中有記載,在很多不是正史的傳說當中,也有很多故事非常有意思。比如我們常常聽到姜太公在渭水邊上釣魚,但他的釣鉤都是離水三寸,為什麼這樣呢?所謂「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這是體現出姜太公作為一位賢德之人,他很希望能夠遇到一位明君賢主來輔佐他。

  歷史上有個傳說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周文王遇到姜太公一見如故,因為文王的祖父,也就是「古公亶父」,他當時一直希望能夠找到賢德的人才,來輔佐他治理國家,結果想不到最終被周文王給遇到了。在傳說當中有一個故事很有趣,姜子牙為了考驗周文王的誠心,所以要求周文王給他拉車,周文王一開始拉的很歡喜,可是越拉越累,就對姜子牙說:我實在拉不下去了,姜子牙說:你再試試看。他又走了幾步就不再走了,結果姜子牙就下車對他說:你一共走了八百六十七步,所以將來周朝的國祚、國運就有八百六十七年。結果周文王一聽,趕快再把姜子牙請上車想要繼續再拉下去,可是已經洩露了天機,無法補救。這是傳說當中的一個故事,也是非常有趣。

  當然我們知道周朝的國運可以達到八百多年,當然不是說拉幾步車就可以做到,而是怎麼樣呢?我們看周公制定《周禮》,還有周文王、周武王這開國之初的君王,他們所修的都是「德政」。周家所積的德太深厚了,能夠維繫到八百多年不衰,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姜太公的故事我想各位老師、同學們應該也是聽過很多,這裡就不再多說。

  「磻溪伊尹」,「伊尹」我們看到這幅圖也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繪製的伊尹的德像,他是商朝時期的開國賢相。最初他是在「有莘國之野」耕田,可是他卻很認真地去深入三皇五帝、大禹這些英明的國君,是如何治國平天下,還有像堯、舜這些君王都是怎麼治國的。所以伊尹這位人才很特別,他不但懂得治國之道,而且他還是一個很高明的廚師,後來遠近聞名。商湯多次準備了厚禮來到有莘國,想要請伊尹來輔佐他,一開始伊尹都沒有答應,後來他感受到商湯王的這種真誠心,於是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幫助他討伐夏桀,平定了天下。所以商湯就封他做「阿衡」,「阿衡」就是宰相的意思。

  他常常用煮飯的這種比喻,來闡釋「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後來商湯在位十三年駕崩之後,他的孫子太甲不肖,被伊尹軟禁了三年,一直到太甲悔過之後才又把他迎接回來。伊尹所輔佐的君王除了商湯、太甲之外,前後輔佐過五代的君王,都是殷商時期五代非常著名的君王,「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前後五十多年的時間,所以伊尹為商朝的強盛立下了了不起的功勳。最後他過世的時候是一百歲,沃丁安葬他的時候是用「天子之禮」安葬的,安葬在今天的河南商丘,那時候殷商的都城「亳」在河南商丘這一帶。這是伊尹一生的生平,我們看到商湯之所以能夠最終平定了夏桀的暴政,建立商朝,商朝有二十八位君王,六百四十四年這麼長的國運,是跟商湯所任用的這位賢德的宰相所分不開的。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輔臣,這裡說,「佐時阿衡」,一個國家能夠強盛、富強除了要有一位賢德的君王,另外輔佐他的大臣的功勞和貢獻也是很大的。這句經文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接下來請看《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我們看六十六頁倒數第二行:「奄宅曲阜,微旦孰營」,我們開始來學習這句經文。「奄宅曲阜」的「奄」是古時候的國名,是在「曲阜」這個地方,這是山東,也是孔老夫子的故鄉。所以「曲阜」稱作「奄宅」,「宅」是住宅的宅。可能我們很多同學去過山東曲阜這個地方,這是一個文化歷史很悠久的城市,山東曲阜市。可是在商朝的時代,它是奄國的國都,在周朝則是魯國的國都,所以我們常說到的「齊魯文化」,「魯」是在這一帶,魯國就是曲阜;齊呢?齊是在現在的山東濟南這一帶。「曲阜」是比較南,「濟南」是在比較北,這是齊國跟魯國。「曲阜」是春秋末年孔老夫子的故鄉,而在周朝建國的時候,是把周公封在了「魯」。因此經文說「奄宅曲阜」,就是指周武王把魯國封給了周公,建立了國都「曲阜」,這一段歷史我們在介紹周武王,談到那時候的封建制度,是把這些土地、爵位等等,賞賜給許多對於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人,也有賞賜給古聖先王的後代,這是「奄宅曲阜」。

  「微旦孰營」,如果周朝沒有周公的話,又有誰能夠經營曲阜城,使得魯國成為春秋時代的文化中心呢?「微旦」,「微」是沒有;「旦」指的是周公,因為周家都是「姬」姓,我們學《百家姓》的時候學過。周公姓「姬」,名字叫作「旦」,是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周公輔佐周武王,還有周成王,並且「制禮作樂」,使得「天下大治」。特別是周公作《周禮》,這對後世影響深遠,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憲法,所以周公被尊為「儒學始祖」,孔老夫子終身特別以周公為榜樣、以周公為典範,宣導周公制定的這種「禮樂制度」。

  周朝初年的這種「仁政」,被孔老夫子的儒家學說看作是一個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到周公的時代是集大成,孔子再繼承周公,以周公為榜樣跟典範,是這樣的一個歷史。這裡說「微旦孰營」,這是指如果周朝沒有周公的話,「營」是經營跟建設,還有誰有辦法來經營建設,使周朝建立八百年的輝煌歷史?因為周武王過世之後,成王當時的年齡還非常的小,這個時期是由周公來攝政,並且他後來還平定了很多叛亂,才穩定了整個國家的局勢。其實他處在這個位置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曾經當過許多年的「攝政王」,這時候他要平息君王對他的猜疑,還要平息各種叛亂,讓國家走向一個很好的軌道,這當中他真的是要嘔心瀝血,吃飯、睡覺、日常的生活都顧不上,吃一頓飯,這時候有人才來了,他趕快把筷子放下來,飯停下來,吃一頓飯要停好多次,他是這樣忠心耿耿地來輔佐周朝的君王,輔佐周成王。

  在周武王打下天下之後,雖然武王那時候留下了許多的「德政」,但是在周武王駕崩之後,整個國家如何可以平穩過渡走向一個正常的軌道,這當中周公嘔心瀝血為周王室所做出的貢獻,在歷史上為人們所稱道的。當然除了周公之外,我們前面還有介紹過召公,召公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位政治家,總之在周朝最初建立的時候,君臣上下都能夠用「仁政」,用仁愛之心來對待天下的百姓,用「制禮作樂」的方式讓整個天下、國家社會能夠安定下來,而這些道統都是傳承自古聖先王,傳承自「堯、舜、禹、湯」的聖賢政治。所以周公在這個階段是做出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僅是對周朝的建立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而且他的政治思想、制禮作樂所留下的文化資產,也成為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後來被孔老夫子所繼承,並且世世代代發揚光大。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關於這句經文:「奄宅曲阜,微旦孰營」,留待下一節課再繼續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