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歷事鍊心不動心-第487集

  我們的意為什麼不誠?心為什麼不得其正?就是五欲六塵在我們面前,我們自己做不了主,被它牽著走了。換句話說,五欲六塵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隸,它叫你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你自己沒有一點自由,身不由主,為境界所牽。所以你的意不能誠,心也不得其正。心離不開攀緣,所以這個心被境界牽著走,做不了主宰。隨緣就做主宰了,不被境界牽著走,在萬物當中自己做主,這才叫誠意正心。

  了凡四訓(第3集) 1978

  

  見到好吃的我就想把它得到,你的心被那個好吃的東西牽著走了;見到好玩的我也想得到,心被那個好玩的牽著走了,你的心哪裡有誠?哪裡有正?甚至於再給諸位說,這個地方有一部很好的經書,你一看到,動心了,很愛,我也想得到,你這個心被佛經牽著走了,還是不誠,還是不正,為什麼?佛經還是一物。

  了凡四訓(第3集) 1978

  

  我們要想真正學佛,真正培養我們圓頓的根性,要從哪個地方練習?要從萬境上不動心,從這上練起。也就是說,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像《楞嚴經》所講的用根不用識。根不會用,用識也不妨,不要用心所,我用心王,不用心所,你也就很了不起,那個跟明心見性就是隔一張紙而已,很接近。

  了凡四訓(第3集) 1978

  

  我們現在可憐,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真性不會用,心王也不會用,心所當家,打開《百法明門》,五十一個心所當家了,五十一個心所做主宰。所以是處處攀緣、時時攀緣、念念攀緣,無時無刻不在那裡造罪業,哪一天才能離得了輪迴?哪一天才能得到解脫?縱然修福,未必是真福。

  了凡四訓(第3集) 1978

  

  佛法自始至終都不干涉到外境,對外面境界不取不捨,你就得自在。外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境界現前馬上就回光返照,所以禪家講的功夫,叫觀照。觀,換句話說,不用心意識,觀是智慧,觀是沒有用分別心,用觀。照是什麼?反過來照自己,見色聞聲的時候立刻回過頭來照顧自己,看看自己用的是什麼心。如果用分別執著,立刻就覺悟我錯了,外境沒有善惡。外境好不好?好,沒有外境怎麼提得起自己觀照功夫?正因為有外境,所以能提起自己觀照功夫。所以外面境界統統是善知識、統統是諸佛如來,只要你會用心、會用觀照。

  華嚴開敷夜神章(第26集) 1986

  

  於一切法能放下,為什麼能放下?你不貪、不瞋、不痴了。瞋是什麼?得不到,怨恨。得到了,歡喜;得不到,怨恨,都是不了解事實真相。了解事實真相,貪瞋痴斷了,為什麼?「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包括身體都不可得,身體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人喜歡,可以脫下來送給人,身體不是我。有這個身體,應該利用這個身體,為一切眾生服務。服務的項目裡面,跟佛一樣,佛服務的項目是什麼?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斷疑生信,這就是佛的工作。用什麼手段?用教學。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81集) 2015/11/16

  

  好好的利用這個身體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就有價值、有意義了。所謂說自利而後一定要利他,這個才是大乘的精神;小乘只有自利不肯利他,自己真正入這個境界,他不肯教化眾生,不像大乘菩薩,經上講的「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主動的去教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18集) 1990/4 

  

  淨宗方法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是無量覺。諸位要曉得,在三皈依裡面所講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這一句佛號統攝無量無邊的法門。佛號是提醒我們自己,在什麼時候、什麼場所、什麼樣的對象,我們應該要怎樣去做,那是活活潑潑,不是呆板的。所以念這一句佛號不是死的,這一句佛號是念念提醒我們,我們自己要覺悟,要幫助一切眾生覺悟。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18集) 1990/4

  

  自己活一天,為大家做一天,壽命到了那很歡喜,解脫了,我跟大家服務的事情做完了,做完就走了。因為在世間一無所求,來服務的。佛法講因緣,因緣有生滅,緣生,我們來了;緣滅,我們走了,歡歡喜喜。這個地方緣滅了,另外地方緣又生了,那個地方還得要去;這個世界緣滅了,還有他方世界。永遠做不盡,永遠沒有懈怠,永遠沒有疲勞,不疲不厭,這是大乘教裡面的菩薩。為什麼能做到不疲不厭?因為無我。有我就有疲、就有厭,無我,誰疲誰厭?

  不求五欲及王位(第11集) 2006/8/16

  

  把這個世界當作旅館看待就好了。我們現在一切所有的,我常常說,我們要的是使用權,不要所有權,為什麼?所有權是假的。你以為這個所有權狀是你的?死的時候你這個還帶不去,假的。我有使用權,一切法沒有一樣不是我的,統統是我的,這是真的。不要所有,所有那你就有憂心,又怕失掉,又怕丟掉,這個麻煩大了。

  無量壽經(第23集) 1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