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暑退涼初 究竟清涼-全1集

  經句:

  暑退涼初,當願眾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

  ——《大方廣佛華嚴經》

  

  開示:

  「暑退涼初。當願眾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暑氣消退了,天氣稍微涼爽一點。雖然佛陀居住的地方是熱帶,沒有四季,但是雖是熱帶,每年也有最熱的一個星期,也有最涼爽的一個星期。比較涼爽大概也有二十一、二度,炎熱的時候可以到差不多有三十四、五度的樣子。引發的大願,『當願眾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這個「清涼」得到永遠不會消失,究竟清涼。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69集) 2006/6/12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華嚴經》上教我們的,《華嚴》可以說全是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不是從外來的,所以它是平等的,一切眾生統統都有。只是你現在迷失了,你現在是無端生起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不能證得。把一真法界扭曲了,變成六道三途,在這裡頭受罪。這些理、事、境界要清楚、要明白。「無上法」是究竟佛果,不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不能稱無上,只能稱為正等正覺,不能稱無上。脫離十法界,回歸到自性,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是無上法,那是究竟清涼。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69集) 2006/6/12

  

  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這心地就能得清涼自在,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就是我們在這個世間要知道人生是很短暫的,數十年寒暑彈指即過。我們跟人相處,跟這個社會相處,有什麼過不去的?想開一點,不要那麼認真,不要那麼計較,自找苦吃,一彈指就過去了。所以聰明人我們要爭取的西方極樂世界,永恆真常,這叫真正聰明、真正覺悟。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第11集) 1994/11

  

  這個地方我們是過客,像經過的客人一樣,住旅館好壞何必計較?明天就走路了!不能把它當作家,家在西方,西方極樂世界才是老家,這個地方不是家。暫時住住,好也好,不好也好。人家對我好很好,對我不好也很好,就沒事了!這心地就很清涼、很自在,日子就過得很快樂,一點煩惱都沒有,歡歡喜喜。這是正確的,『心得清涼』。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第11集) 1994/11

  

  如果稍稍有分別執著,你心地就不清淨,清淨心住清涼地。清涼地在哪裡?哪個地方都清涼,問題只要你清淨心現前,沒有一個地方不清涼;清淨心不能現前,到極樂世界也沒有極樂,這是經論裡說得太多了,境隨心轉。佛沒有教別的,就是教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恢復性德,明心見性。性德是最完美的,是清涼自在的,所以從清淨心生出來的智慧,真實智慧。清涼大師在此地用比喻說,清涼池流出香美的水。什麼意思?從你清淨心流出來清淨真實的智慧。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86集) 2000/3/22

  

  所以諸位總要記住,這是我常常在講席當中勉勵同修,學佛一定要把大綱領抓到。我修什麼?我修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這一部《華嚴經》從頭到尾,你們想一想,字字句句沒有離開這個原則,都是叫我們修覺正淨。覺心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正知正見裡頭也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清淨心裡亦復如是,這樣你就得自在了。

  華嚴開敷夜神章(第16集) 1986

  

  「今極樂國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永離熱惱」。這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佛在經上給我們講,但受諸樂,只有樂沒有苦。極樂世界連苦的名詞都聽不到,哪裡會有真的苦!為什麼沒有?苦樂是果報,煩惱習氣一切不善的心行是因,極樂世界沒有人有惡念,沒有人造惡業,所以那個世界,所有一切苦報你都看不到,從來也沒有人說過,所以永離熱惱。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29集) 2010/12/22

  

  底下給我們解釋「清涼」,「清淨涼爽,正與熱惱相反」。這是極樂世界天人他們所受的,永遠是清淨涼爽,非常適合人們的生活環境,最美好的生活環境,修學的環境。在經典裡面,我們看到釋迦如來的教誨,那個世界不在我們地球上,是另外一個星球,確確實實有這種地方。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29集) 2010/12/22

  

  我們讀《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這兩品經文是佛教的太空物理學,跟我們講宇宙,宇宙的源起,宇宙的活動,宇宙的狀況,過去、現在、未來,講得很清楚。知道許許多多星球上都有高等生物,有比我們人更聰明的,連欲界天都比我們聰明,我們都比不上他,何況所說的高等,高等是阿羅漢以上,最高的是佛菩薩,這些人也都是修成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29集) 2010/12/22

  

  經上說得很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在高等裡面,佛是到巔峰。釋迦佛告訴我們,每個眾生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變成這樣?迷失了自性。《華嚴經》上透的信息說得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那我們就知道,如果我們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證得。放下執著就證阿羅漢,放下分別你就證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我們今天這三樣都沒有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非常嚴重,這放下就是了。這三樣放不下,你就是六道凡夫,你出不了六道輪迴。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29集) 2010/12/22

  

  所以佛教導我們修行,修行是修正行為,起心動念是心的行為,言語是口的行為,造作是身的行為,行為再多,不出身口意這三大類。錯誤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叫修行。修行這個意思很深、很廣,修行的標準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清淨心,就是我們這本書裡經題後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這是修行的標準,如何能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清淨就沒有染污。熱惱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聞利養是染污,五欲六塵是染污,貪瞋痴慢是染污,這個東西統統放下,你清淨心現前。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29集) 2010/12/22

  

  熱惱生熱惱,清淨心生智慧,不生熱惱。平等心,菩薩所證得的,比清淨心高一等,菩薩所證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佛所證得的,這是我們的自性,這是真正的性德。回歸性德,這就圓滿,這是真修行。修行不在乎你念多少經,念多少聲佛號,每天磕多少大頭,不在乎這些,那些是形式,真正重要的,清淨平等覺,真修行。我們的心一年比一年清淨,一年比一年平等,這個重要。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29集) 2010/12/22

  

  「《大智度論二十二》」,二十二卷,裡面有這麼一段話,「曰: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這是從比喻上說,一個人遇到炎熱,像夏天,溫度太高,四十多度以上,人受不了,能有個清涼池,到池子裡面去泡泡,這就很舒服,能夠解除熱惱,佛用這個做比喻。「清涼池,喻涅槃也」,涅槃就好比是清涼池。「今往生之人,入於彼土大清涼池中,故皆心得清涼。」用這個做比喻,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人心清淨,人心平等,人心覺而不迷,所以熱惱的現象在極樂世界完全沒有。人要是往生極樂世界就好比入清涼池。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29集)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