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19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我們從第六十二頁第四行開始看起:「化被草木,賴及萬方」。今天我們開始來學習這一句經文。什麼是「化被草木」呢?所謂「化被」所指的就是,賢君以他的德行來感化人民百姓,這裡的化,是教化、感化的意思。它所指的就是賢能的君王,他所施行的教化能夠澤被萬方,覆蓋草木。這種教化可以普蔭大自然當中的一草一木,更何況是人呢!這就是「化被草木」的意思。草木就是指大地的一草一木。

  下面這一句「賴及萬方」,「賴」也是「利」的意思,也就是他的恩澤,還有福利能夠普及萬方。恩澤遍及天下的百姓,所以這裡的「萬方」所指的就是普天之下所有的老百姓。「萬」,我們知道在十進制當中有十、百、千、萬,萬方、萬國,無論是不同的地方,還是不同的部族、國家都稱作「方」,所謂「各方」、「十方」,在佛教當中往往會用「十方」來稱。「賴及萬方」在這裡所指的是他的恩澤能夠遍及天下的百姓,就是這個意思。

  下面,我們就這句經文當中的漢字,來跟大家共同分享,其中的形、音,還有義。首先「化被草木」,大家先來看一下「草」這個字。「草」字,我們會看到,在《說文解字》小篆當中的形體。小篆的草是由哪幾個部分所組成呢?因為「草」字,是一個形聲字,所以它有形旁,也有聲旁。而小篆的草字,上面的「艸」字旁就是它的形旁,而它的聲符則是「早」,早起的早,這是它的聲旁。本來「草」字,是指「草斗」一詞而言,「草斗」的本義是什麼呢?「草斗」的本義是「櫟實」,「櫟」就是櫟樹,有一種植物叫做櫟樹。在PPT上,有給大家展示了一張圖片,這張圖片也是比較古老,從這個圖上,就能夠看出櫟樹的樹葉以及它的果實的長相,這也就是「草斗」,它的本義作「櫟實」,櫟樹的果實。所以「草」字,最初的本義就是這個意思。「橡斗」或者「橡子」,它所指的都是櫟樹的果實,它是可以染黑的,可以染色。

  「以艸該木」,它是艸字旁,在這個形聲字當中,「艸」是它的形旁。而橡斗,橡樹果實的外殼就被有一種細細而且非常堅固的毛。這個毛,它被的細細而又非常堅固的這種毛,就如同是蒺藜的刺一樣,所以「草從艸」。《類篇》就有講到「草」,我們看小篆形體上面這個形旁的「艸」,也作草木的「草」,所以世代相沿,就以這個來作為草木的草。現在無論是作為部首的「艸」,還是作為草木的「艸」,它們是並行的,而且它的聲音跟意思都是沒有什麼差別。

  我們看到「草」字,通過小篆的形體,以及小篆《說文》當中所闡釋的「草」字,最初的意思就是指的「櫟實」,也就是櫟樹的果實。當然,草木的種類是很多的,可是造字的時候選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來代表「草」,這個本義就是用櫟樹的果實來代表。我們看櫟樹,這幅圖是比較早的,有一位比較近代的科學家,他所繪製的。在他的著作當中繪製的櫟樹的樣子。所以我們會看到,作為一棵落葉喬木,櫟樹,它的枝是灰色的,它的葉子是長長的,而且在邊緣的這種鋸齒也是很粗大的。而櫟樹的果實,也就是「草」的本義,也就是櫟樹的果實的意思。我們看到,這幅圖當中,它的果實的長相,是一個橢圓形的,而且橢圓形的果實它前面有尖尖的部位。而櫟樹果實的種子是可以食用的,但是櫟樹本身,它的木材就並不適合用於建築。

  我們前面的課程就有講到,像在這些樹木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楠木。在禽類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鳳凰。而動物裡面,還有像麒麟、龍這樣的動物。所以每一種生物都有特別具有代表性的。作為木材來說,如果要用於製作一些木器,或者用在建築等等,那這裡面就要選擇適用的木材,像楠木等木材就是很實用的。可是像櫟樹,雖然它的種子是可以用來食用,可是它的木材就不適合用作建築。所以每一種草木都有它不同的特性,這也是我們看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有許多非常有趣的地方,也值得我們來探討和學習。

  看完了「草」字之後,接下來大家再看「木」字,這是「化被草木」的「木」。關於「木」字,大家會看到,有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這看起來也是特別的生動而有趣。比如說像甲骨文,我們會看到《正中字典》當中的甲骨文和我們PPT上的金文反而是比較接近的。甲骨文的「木」和金文、小篆的「木」,看起來形體都是很接近的。這可以看出,最初在造「木」字,乃至一直演變到《說文》小篆的時期,「木」字的意義還是非常接近的。

  我們看小篆的「木」的形體,上面的部分就是木材,在上頭頂端的位置。而中間,則是它的樹幹。旁邊,左右兩邊分出岔來的,很明顯是樹枝的樣子。它還有長在下面的樣子,如果是看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就很像一個「木」的簡筆畫一樣。所以大家會清楚地看到,「木」下面埋在土裡的根部也畫得很清晰。而「木」字,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在《續音義引古木說文》當中,就解釋「木」是「冒也」,實際上「冒」是音訓。大家會看到,在漢朝時期,例如像《說文》,還有像《釋名》這樣的書,往往會採用音訓的方法來解一個字。可是雖然是音訓,解釋它的字,既跟它的讀音有關,同時跟它所代表的意義也是有關聯的。比如說「木」訓作「冒」,這是音訓。那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破土上出」的意思。大家會看到是草木從土裡破土而出,那種形態,是和「木」字的甲骨文、金文,所畫出來的樣子是很相近的。所以這就指的是草木破土而出,這就是「冒」的意思。所以「冒」作為音訓,既跟它的讀音有關,同時它的意義也是相近的。冒地而生,就是指的草木破土而出這樣的形態。

  「東方之行」,西漢末年,有所謂的讖緯學家用五行的觀念來解釋五方之言,所以說是東方之行。「下象其根,上象枝也」,你看「木」,在甲文、金文當中就很明顯,它最下端的部分看起來就像是草木的根部,用簡單的幾筆就把「根」這個意思展現出來。而上面的形體看起來像什麼呢?就像草木的枝,比如像樹枝,樹枝的樣子,左右往兩邊舒展的形狀。這是《說文》當中,對於「木」字的解釋。「木」,在上面就可以看到它的枝葉。而它的下面,則是它根部的部分,有根部的植物就叫做「木」。上面有枝葉,下面有根柢,這就是「木」。木,就是指的樹木,在它作為名詞的第一個義項當中,就有講到木本植物統稱為「木」。比如說,在《管子》當中,有一句話說:「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木」,指的就是木本的植物。而《易經》當中則說:「百穀草木麗乎土」,「木」,也是指的木本的植物。

  我們學習了「化被草木,賴及萬方」這句經文,把其中「草」跟「木」這兩個字,它的形、音、義,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前面我們談到過,「化被草木,賴及萬方」,這裡就是指賢德的君王,是用他的德行來感化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化」是教化、感化的意思。所以賢能的君主,他所施行的教化,能夠澤被萬方,覆蓋草木,這就是「化被草木,賴及萬方」。而歷史上都有什麼樣的君王,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我們前面在課程當中,已經學過了許多位君王的故事。像堯、舜、禹、湯,乃至周文王、周武王,像這些明君聖王,那可以說他們都能夠做到「化被草木,賴及萬方」,都是以他的德行來感化人民的。這裡,我們特別再舉出舜王的例子。

  舜王作為二十四孝之首,又被堯帝選為王位的繼承者,在他身上有許多優秀的美德,世世代代感化了許多的中國人。我們在前面介紹舜帝的生平,特別強調了他的孝德。另外也談到他是如何用他的德行和身教來感化人民百姓的。其中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當中,就有特別談到癸卯跟癸丑這兩年,這個時期,還是在堯帝當政的時候。堯帝身為天下的君主,著力於要選拔優秀的人才,來作為他王位的繼承者。於是在堯帝當政六十年,就出現了大舜這樣的一位孝子,「虞舜以孝聞」。

  舜帝的母親因為過世得很早,雖然她是一位很賢德的女子,但不幸的是她年輕的時候就過世了。所以大舜的父親「瞽瞍」又重新娶了一位太太,就是大舜的後母,並且生下了弟弟「象」。可是這一家人,惡習氣都很重,他的弟弟象很傲慢,而瞽瞍又是一位不明事理的父親,受到第二任妻子的迷惑。因為他後來娶的妻子,心胸非常的狹窄,她只愛自己的兒子象。所以想盡辦法,全家人都想把大舜置之於死地。但是這並沒有改變大舜去力行孝道的一片真誠之心。你想這一家人,都是用這樣惡劣的態度來對待他,他依然能夠保持著真誠的孝心,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因此大舜二十出頭的時候,他的孝行就已經聞名一方,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大孝子。他不僅是如此,他這麼小的年紀,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夠以他的身教來感化老百姓。比如說他在厯山耕田的時候,因為他非常的敬老愛幼,「人皆讓畔」,畔就是田界。比如說耕的田地彼此之間有一些界限,因為大舜的德行所感,所以這些農夫從來沒有為了田地的界限起爭執的。而大舜在雷澤這個地方打漁的時候,「人皆讓居」,這一點我們後面會在《了凡四訓》的一段文當中,再來講這段故事。總之,無論大舜走到哪裡,人人都效法他的德行,都能夠相互的禮讓。

  「陶於河濱」,他在河邊制陶的時候,「器不苦窳」,「苦窳」指的是器物很粗劣,不堅固,很粗糙的意思。也就是當他在河邊去製造陶器,所製造出來的陶器都是很精細,質量是相當地好的。「作什器於壽邱」,「什器」指的是各種的器具,他也曾經去做過各種的器具,在什麼地方呢?是在壽邱,壽邱就是在今天的山東曲阜這一帶。「就時於負夏」,他在製作這些器具的時候,「就時」,指的是他能夠把握時機去販賣這些物品。所以大舜的德行就感得,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都很願意跟他生活在一起,他所居住的地方,歷史上記載,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一年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村落。再過一年,就是兩年的時間就變成了一個城市了,三年的時間就成了一個大城市。由此可知,當一個人很有德行的時候,無論遠近的人,都非常願意歸順他,和他生話在一起。

  他就和後來的周文王一樣,你看周文王他在做諸侯的時候,歸附他的諸侯國就有四十多個諸侯。這種民心所向,就看得出來,人民都不喜歡商紂王的暴政,都願意去追隨周文王。那大舜在他還是平民的時候就具備這樣的德行,所以在堯帝當政七十年,「舉舜登庸」,這就是指的舉用人才。堯帝知道自己即使壽命再長,執政的年頭再長,如果後繼無人的話,也是對不起天下的百姓。所以能夠為天下、為國家選拔優秀的人才,這是作為一個天子,他責無旁貸的責任。

  當堯帝在位七十年,看到他的兒子並不成器,堯帝就跟四方諸侯的君長來咨詢。這時候堯帝很想把他的君位讓出來,於是四方諸侯之長,都推薦了大舜給堯帝。堯帝其實早就已經聽到了大舜的德行,於是為了觀察他是不是真正具備德行與能力,來治理一個國家。堯帝也對他進行了種種的考驗。他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實際上是要觀察他在家裡的內在的行為,同時也派了他的九個兒子跟大舜朝夕相處,這是觀察他在外面去處理事情的能力。結果在種種的考驗當中,大舜果然沒有辜負堯帝對他的期望,這一點根源還是源自於他的這種孝心。你想在家庭這麼惡劣的環境當中,他依然能不改變他的孝心與孝行,何況他去處理外面的事務!所以經過許多年的考驗,堯帝對於這位繼承人是相當的滿意,就把君王的位置讓給了舜。

  關於這一段歷史,我們在《了凡四訓》當中也有看到一段記載。這段記載,是在《了凡四訓》的「積善之方」,這裡談到積善之方從十個角度來講述這個問題,首先第一條就談到了「與人為善」。《了凡四訓》在這裡也是引用了大舜的例子,它說:「何謂與人為善。昔舜在雷澤。見漁者。皆取深潭厚澤。而老弱則漁於急流淺灘之中。惻然哀之。往而漁焉。見爭者。皆匿其過而不談。見有讓者。則揄揚而取法之。朞年。皆以深潭厚澤相讓矣。夫以舜之明哲。豈不能出一言教眾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此良工苦心也」。我們看一下這段經文,這一段經文所舉出來的就是大舜的例子。

  「何謂與人為善」,了凡先生就舉了大舜的例子,來教導我們如何與大眾相處。在一個團體當中來帶頭,誘導人人修善。我們看一下師父上人這一段的講解。「雷澤」是地名,是在今天的山東。「漁獵」,在古時候是生活當中很重要的部分。「深潭厚澤」,指的就是魚多的地方,因為比較好的捕魚的地方都被年輕人霸佔了,年紀大的人沒辦法跟年輕人相爭。所以怎麼辦呢?年老的人只好在淺水和水流較急的地方去捕魚。淺水以及急流當中,魚都很少,當然老人就不容易抓到魚。結果這時候大舜看到這樣的情景,他的心裡就感到很難過。而大舜「往而漁焉。見爭者。皆匿其過而不談」,你看大舜所用的方法就很巧妙。看到有相爭的大舜就不說他的過錯。「見有讓者。則揄揚而取法之」,大舜很有智慧,你看他的耐心,善巧方便,和這些人一起捕魚,實際上他的目的並不在於捕魚,而是在於什麼呢?而是在於要感化這一批人。他見到如果有人在彼此相爭,他就什麼話都不說;如果當中有相讓的,他就很讚歎。所以大舜所用的方法就是「隱惡揚善」的方法。

  「朞年」,一年以後,「皆以深潭厚澤相讓矣」,一年以後再也沒有彼此相爭,人人都是相互禮讓,這個地方的人民果然就被大舜給感化了。這一點師父上人也特別談到,這是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為什麼呢?我們看到現在的社會是很喜歡宣揚人的惡事跟惡行。比如說有人,他違背了風俗、道德或者法律,於是,在這些報章、雜誌媒體當中,就大力宣揚。說人善行的很少,可是講人的惡行卻是很多。這種做法會產生什麼結果呢?這種做法就會造成社會上善人少,惡人多。你看一個人行善,都沒有人去宣揚他。造了惡,在媒體當中就大力的宣揚,這樣不但沒有辦法去激勵人來修善,反而非常容易去誘導別人造惡。可是我們看到古聖先賢,像大舜這樣的身教,真的就很受感動。你看大舜看到有人作惡,就沒有去說他,讓他自己慢慢去反省,去覺悟,這種做法才是正確的。為什麼呢?因為人都有良心,只是一時當中被利欲所蒙蔽而已。只要你會教,能夠用善巧方便來幫助他,就沒有不覺悟的。

  所以大家看到歷史上這段記載,舜王用這種感化的方法,把這一群捕魚的人真正感化。我們看下面這段文,就知道聖賢人的用心是在哪裡。「夫以舜之明哲。豈不能出一言教眾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此良工苦心也」,所以舜王,並不是說去講一些大道理來勸勉百姓,他所用的是身教,自己做出榜樣來勸化別人。雖然他這樣做要用的時間會比較長,可是這樣做效果是相當深遠。為什麼呢?因為言教不如身教的關係。那這一點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正是大舜的明哲之處就是在此地。

  所以師父上人在墨寶當中,也特別為我們強調。「耕讀傳家,夙以孝悌誠信為本」,什麼是根本呢?「孝悌誠信」才是根本。就像大舜之所以最終能夠去治國平天下,追溯他的根源,還是源自於一個孝字。「忠恕待人,勿忘謙恭禮讓當先」,在前面的這則公案當中,特別突出了「禮讓」這兩個字。但是大舜他要教百姓禮讓,他用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這種教化的效果,就真的是感人至深!所以人民百姓最終都被他教化得,人人懂得禮讓,而且最後來歸附於大舜的人就越來越多。

  關於「化被草木,賴及萬方」這句經文我們就介紹到此地,後面舉的公案,主要就是讓我們來瞭解和體會古聖先王如何用他的德行來感化四方的百姓。

  下面我們接著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第六十二頁,從倒數第三行看起:「蓋此身髮,四大五常」,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經文。「蓋此身髮,四大五常」,「蓋」字,在文言文當中,是屬於「發語詞」,發語詞沒有實際的意思,這是一種語氣。「蓋此身髪」,「此」本身就有身體髮膚,說到「這個」身體髮膚。總之,「蓋」在這裡,就是當一個人準備要講話,這時候前面發出的一個自然的聲音,用在文字上,形成文字就是發語詞。比如說像「蓋」,像「夫」,或者「唯」,這些在文言文的作品當中,都是屬於發語詞。「此」,就是「這個」。「身髪」,則是指一個人他的身體髮膚。「身」就是人的全體,叫做身。「髮」,就是頭上的毛髮。在《孝經》當中有一句經文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裡「身髮」所指的就是身體髮膚。

  接下來看「四大五常」。「四大」所指的,就是佛家所說的地、水、火、風,稱為四大。我們這個身體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四大」這個身體,「五常」,這就是說人的一言一行,還有一舉一動都要符合五常。「五常」所指的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倫理道德。張清泉教授也談到,我們看到「蓋此身髪,四大五常」,指的就是人的身體髮膚屬於「四大」,一言一動都要符合「五常」。

  說到「五常」,張教授也特別強調「五」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當中也有它很豐富的意義存在。我們生活當中就有很多跟「五」有關的概念,比如說人的身體就有五官、五臟六腑,這是指人的身體的方面。像河圖洛書當中,一二三四五,六是一加五,七是二加五,是這樣類推,五加五是十。此外我們在前面的課程,還有介紹過像陰陽五行、五音、五色等等的概念。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音這是音樂的概念,有宮、商、角、徵、羽。而五色則有青、黃、赤、白、黑。而佛法當中談到五戒,五戒有很多在自古以來就會把它跟仁、義、禮、智、信合起來講。比如說佛法五戒當中的不殺生,這跟五常當中的「仁」的精神是一樣的。不偷盜對應的是五常當中的「義」;不邪淫就是「禮」;不妄語就是「信」;不飲酒則是「智」,是有理智的,這是五戒跟五常的搭配。這個是起源很早了,在魏晉南北朝的時期,就有這樣的搭配。那時候有一部經叫《提謂波利經》,經典的當中就把「五戒」跟「五常」拿來比配。那麼到今天,比如說我們聽師父上人講經,談到五戒,還是同樣會對應仁、義、禮、智、信。這是「蓋此身髪,四大五常」。

  我們要瞭解到,自己的身體髮膚,是受之於父母。而身體髮膚是來自於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的。我們既然生為人,一個人立足於天地之間,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應該跟五常脫離,都不應該跟五常相違背,仁、義、禮、智、信,一旦失去了五常,那我們想想看人和禽獸、動物又有什麼差別呢?孟子曾經說過:「人所以異於禽獸幾希」。人和禽獸的差別在哪裡?這種差別是很細微、很小的。不是在外形上看得出來。所以我們談到「蓋此身髪,四大五常」,五常的仁、義、禮、智、信,這是五種倫常之德,它跟佛家五戒的精神是相通的。除此以外,佛法跟儒家在很多方面,修身,各種目標都是可以相通的。這是我們首先就來把這一句經文,「蓋此身髪,四大五常」,先來跟大家做一下分享。那接下來,我們同樣先來看一下這一句經文當中的漢字。

  我們首先來看,「蓋此身髪,四大五常」,先來看一下身體的「身」這個字。身體的「身」,我們這裡同樣是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的形體。關於金文的「身」字,林義光先生就分析這個字形,大家看到,前面有一個隆起部分,圓圓的那個部分,就像人的肚子,一個人他的腹部的樣子。而「身」上面這個部分,也就是去掉下面這一橫。這個部分,就像身體的一個形狀。最下面這一橫,林義光先生認為它代表的是大地,站在大地的上面。這是金文的字形。甲骨文的字形就更加形象,大家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一個人的身體的樣子,這個簡筆畫畫得非常形象。

  再來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身」字,它是一個形聲字,它是由形旁跟聲旁組成。小篆是「從人、申,省聲」。你看它有一個人這樣的形體,還有一個「身」字的樣子。「身」這個字,在《說文通訓定聲》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就是「躬」的意思,鞠躬的躬。但是古時候寫鞠躬的躬,這是屬於異體字, 躬的異體字當中右邊並不是寫作弓箭的弓,而是像一個「呂」字,那這個字就是鞠躳的「躳」,這兩個字是異體字。所以「身」這個字,它的意思就是人的全體的總稱。

  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對於「身」這個字的解釋,是說「身,躳也,象人之身」,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一樣。孔廣居先生認為,他對於這個字的讀音,有不同的解釋。無論是孔廣居先生還有張文虎先生,都是在讀音方面對這個字有不同的看法。那我們看汪榮寶先生認為,在古時候,「古器射皆作」,我們看這個形體就像一個弓箭的樣子,它左邊是像一個弓箭的形狀。所以汪榮寶先生根據這一點,就推斷最初「身」字,本來也是像弓箭這樣的形狀,是引這個字的古文。在古音當中「身」跟「引」的讀音是相同的。

  比如說像印度,印度古時候的翻譯並不是稱作印度,而是稱作什麼呢?稱作身毒,身毒就是天竺,古印度的意思。比如說《山海經》說過:「身毒之國,軒轅氏居之」,那「身毒」,就是指的古印度天竺。所以「身」這個字,在古時候「讀如引」,跟引的讀音是相同的,這可以作為依據。它的本義是什麼?本義就是開弓,拉開弓箭,「為伸,為長」。在古時候,刻像弓箭這樣的形體是很多的,從前都認為這是一個弓箭的形狀,但實際上它就是古時候的「引」,引導的引,古字就是這樣寫的。「為子孫無極之義」,於是這個字的形體就產生了變化。當然這是不同的學者對於字形的演變過程,有不同的解釋,這後面還有一段文,大家可以自己來看。總之,同樣是一個字,這些文字學家通過對於這個字的形體,甲文、金文和小篆等古字形體的研究,對於這個字起源發展的過程,各家學說會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只要它都是合情合理的,我們也都可以接受、採納,並不是說古文字的詮釋只是遵從一家之言。

  而「身」字,再看它的音,(、)義。你看義的部分,在名詞,第一個義項這個「身」指的就是人的全體叫做身。所以在《周易》當中就有這樣的經文:「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身」指的就是人之全體,叫做身。那這段《周易》的經文,跟我們前面學過伏羲氏的生平,大家就可以對應起來。還有《禮記》講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所以我們的身都是父母所生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千字文》這句經文講到:「蓋此身髪,四大五常」,後面就會談到「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對於身體髮膚,一個孝子,因為他知道身體髮膚是得自於父母,他一生當中都小心翼翼地保護身體,不敢去毀傷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有所毀傷,這就是對父母的不孝不敬,會讓父母擔憂,這是孝子的一個體現。

  「身」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接著再來看「蓋此身髪」,頭髮的髮。因為我們常常在出版一些聖賢人的著作,在出版一些儒、釋、道聖賢教育的典籍,就常常會遇到校對的問題。在現在這個時代校對,就會遇到一個什麼新的問題?簡體字跟正體字的差異。特別是一個文本,它是從簡體字用電腦把它轉成正體字的時候,如果我們對於這兩種字體都不是很熟悉,那麼就很難發現一些問題。因為畢竟電腦的操作,比如簡轉繁這樣的操作,這裡面會存在很多錯誤。這就說,我們在校對一些書籍的時候,對於簡體字跟正體字之間的差異,要有足夠的敏感度。

  因為同樣是一個字,它轉變過來的時候會是千差萬別的。那麼髮,頭髮的「髮」,跟發現的「發」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我們在校對一些圖書就會發現,有時候簡轉繁這種轉變的過程當中,會把本來應該是發現的發,居然轉變成了頭髮的髮,類似像這樣的錯誤是常常會出現的。所以我們學習中國文化,對於正體字,對於漢字文言文,一定要有深入的學習和掌握。這樣能夠讀得懂古書,日後如果我們有機緣參與一些漢學典籍的校對,也能夠自然而然地發現問題。

  來看頭髮的「髮」,這裡我們會看到金文的形體,和小篆的形體等等。 先來看《正中字典》當中金文的形體,它作為形聲字,「從首」,首就是形旁。「犮聲」,就是它的聲旁。朱駿聲先生認為:「髮,或從首,犮聲」。這是從金文當中就可以看出,這個字由兩個部分所組成,一個是「首」,一個是「犮」。「首」是它的形旁,「犮」是它的聲旁。形旁代表字形,聲旁代表讀音。

  再來看小篆的頭髮的「髮」,這個字它也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在右下角的部分就是指它的聲旁「犮」。那除了「犮」之外的部分,這就是它的形旁。在《說文》小篆當中解釋頭髮的「髮」的本義是什麼?這跟我們今天理解的意思是很相近的,就是「頭上毛」,長在頭上的毛髮,這是《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犮」,是提手旁「拔」的省文。劉熙,《釋名》的作者,他認為這個「髮」就是「拔也」。我們知道《釋名》很多都是採用音訓的方式,像英國漢學院,就有同學在研究「聲義同源」,他在做這個研究的時候,劉熙的《釋名》這一類的工具書就是很好的參考資料。「髪、拔也,拔擢而出也」,人的毛髮是向上,「出如拔 ,從拔省聲」。這是關於頭髮的「髮」,這個字形、音、義當中的形,從字形上我們來解釋它的本義。

  它的意思,我們看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就是人頭上的毛,就叫做「髮」。比如說在《戰國策》這裡就有一句經文說:「士皆瞋目,髪盡上衝冠」。當我們在讀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你就知道「怒髮衝冠」這個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這個「髮」就是指人頭上的毛髮,叫做髮。這是關於「髮」這個字的解釋。

  我們回到現在所學的這句《千字文》的經文,「蓋此身髪,四大五常」。我們來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地、水、火、風「四大」。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曾經為我們講過,什麼是地、水、火、風「四大」?地、水、火、風「四大」跟人的「色身」,這個身體是有關係的。談到「色身」,就是我們的身體,以及身體要依靠生存的環境,環境也是屬於「色法」,這都是四大聚合的,這是我們講物質。物質,在佛法當中叫做「四大」,用地、水、火、風來代表。「地大」是什麼意思呢?「地」代表它是一個物質,我們的六根能夠接觸得到的,它是物質。就像現在科學家所講的原子、電子還有粒子,在高倍顯微鏡之下能夠看出來,它是存在的,有這個東西。

  「火大」,地、水、火、風第二就是「火大」,就是說這個物質它有溫度,火就是溫度,它是熱的,它有溫度。水是什麼呢?「水大」,水代表的是濕度,所以它有溫度,它還有濕度。再來看地、水、火、風當中的風,「風大」。那風是什麼呢?風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它是動的,所以稱它作「風大」,這就說明物質它的形態。在現代科學家發現的跟佛法所講的一樣的,只是它所用的名詞不相同。科學家知道原子、電子、粒子它是帶電,它有帶陽電、陰電。陽電就是我們佛法講的「火大」,陰電就是佛法所說的「水大」。它是動的,它並不是靜止的,它確實是動的,這就是「風大」。

  所以我們要知道,「四大」,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個字,它是形容基本的物質就有這四種特性,四大特性,就是這個意思。那麼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這個基本物質所組成的,現在隨著科學進步,就已經把它觀察得很清楚。科學家所謂是它排列的樣式不相同,現代的名詞叫作方程式,它們所排列組成的方程式不相同,所以排成許多種類的原子,原子再排列變成許多不同的分子,分子組成一切萬有的現象,這個就被現代的科學家觀察出來。這是用現代的科學儀器長期的觀察,就發現了這些現象。

  可是我們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祂老人家是生活在三千年前,如果不算中國的講法,算外國人的說法,是二千五百年之前,那個時候世界上這些科學的儀器都沒有發明出來。可是佛所看到的事實真相,跟二千五百年之後科學家所看到的是一樣的,這一點我們不能不佩服釋迦牟尼佛的眼睛就是顯微鏡。你看那個物質極其微細,祂能看得這樣清楚,祂的眼睛比現在最進步的顯微鏡還要靈光。那不但祂能看到小,看得這麼微細,祂也能看遠,祂那個眼睛也是望遠鏡,也是了不起。祂能夠在這個世間看到盡虛空遍法界,連十萬億佛國土,那邊阿彌陀佛講經,釋迦牟尼佛在這裡也看得清清楚楚,你看這個眼睛多厲害!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五眼圓明」。

  而佛說這個眼睛才是我們真正的眼睛,是我們本來的眼睛。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的眼睛不靈光?就是因為這個眼睛裡面,有許許多多塵垢的污染,所以它的用途失掉了,變得很可憐,隔著一張紙,另一邊都看不見了。它被什麼污染呢?佛說:「妄想、執著」,是被妄想、執著污染。如果能把執著捨掉,把它放下,我們這個能力就恢復了一部分,就像小乘阿羅漢一樣,放下執著,破了「我執」,我們眼的能力就能夠看到一個小千世界。如果法執也破了,妄想也放下了,「妄想、執著」,妄想放下,我們的能力就恢復更大,可以看到一個大千世界。假如我們運氣很好,我們的智慧聰明高人一等,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不得了。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眼睛的能力恢復,幾乎跟佛一樣,佛經上所講的境界我們全都見到了。這就是師父上人在《金剛經》講席當中特別給我們講到地、水、火、風「四大」,這是佛遠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把這個現象觀察得這麼細微。

  而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也有談到:「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的概念。我們看一下這幅墨寶,「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一點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感受是很深的,事實真相確實是如此。「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這一段是佛在經典當中,對於我們的教誨。我們在這裡就看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這裡就有談到地、水、火、風「四大」。這都是讓我們要勘破世間的真相,能夠升起出離之心。關於「四大」就介紹到這裡。

  再來看「五常」,五常所指的就是仁、義、禮、智、信。師父曾經在講席當中,一些演講還有墨寶當中,都有談到「道」跟「德」的概念。什麼是「道」呢?五倫存於心是道。什麼是「德」?五常行於世叫做德。我們對於五倫、五常這個概念也要清楚。五倫所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道」,這是「性德」,所以五倫是古聖先王教化眾生非常重視的一點。那什麼是「德」呢?五常行於世叫做德。就是仁、義、禮、智、信。我們行事能夠遵守性德,這就是德。「德」的條目有列出五條,也就是「五常」。常,是永恆不變,超越時間,也超越空間,這是不能違背的,一旦違背就亂了,現代人稱之為真理。「五常」就是中國人做人的道德標準,也就是仁、義、禮、智、信。那我們剛剛有說過,仁、義、禮、智、信和佛法當中的「五戒」是相對應的。不殺生就是「仁」,不偷盜這是「義」,不邪行,就是不邪淫這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所以五戒跟五常是相對應的,這是我們做人的基本的德行。

  而師父上人特別教導我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修之身其德乃真」,我們在平常修身的時候能夠落實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修身這個方面才是真修,這種德行才是真實不虛的。「修之家」,如果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能夠在家庭當中落實,「其德有餘」,再把它推而廣之,在鄰里鄉黨當中也來落實這些德目,「修之鄉,其德乃長」。在鄰里鄉黨當中落實,再繼續推廣到國家,「修之邦其德乃豐」。一般說邦國,就是一個國家都能落實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那真的就是國豐民安,是一個大同社會的景象。「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如果在全天下都能夠落實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那麼全天下都能夠走向安定和平的世界。因此我們不要小看倫常道德的教育,它對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始終不變的真理。這也就是我們看到師父上人詮釋「道」跟「德」的含義,離不開五倫、五常。能夠把五倫存於心,這就是道;把五常,仁、義、禮、智、信行於世,真正落實,這就是德。所以五倫、五常是我們在生活當中一定要真正落實的。

  請看下面的這句經文,第六十二頁的倒數第三行,「恭惟鞠養,豈敢毀傷」。什麼是「恭惟鞠養」?「恭惟」是恭敬的思維、思考。「念」就是想,我們心裡面要想,想什麼呢?「恭惟鞠養」。「鞠養」指的是父母親對我們的養育,這種養育之恩是非常深遠的。作為兒女,身體髮膚是受之於父母,是由父母生育我們、養育我們、教導我們,才把我們培養成人。所以恭蒙父母親生養愛護,那怎麼樣呢?「豈敢毀傷」,不能夠有一絲一毫的毀壞和損傷,也就是強調要愛惜自己的身體。這就是「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恭惟鞠養」的「恭」這個字,在投影片上有小篆《說文》的形體,《正中字典》當中則有金文的形體等等。金文的「恭」和小篆看起來比較相近,小篆的「恭」字,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呢?作為一個形聲字,它的形旁就是「心」,大家看到小篆最下面是心臟的心,上面「共」,是聲旁,共聲。它的本義在《說文》當中解釋作「肅」,肅穆的肅。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端正敬謹」的意思。我們的心要端正、行為要端正、言語要端正,而且一定要恭敬而謹慎。這就是「恭」的意思。

  那一個人的身、口、意是分不開的,當一個人他的心就是恭恭敬敬的,很端莊肅穆,這種行為才會體現出來。人的外在的行為是出自於什麼?是出自於他的內心。所以「恭」字,它這裡有一個「心」,這是從小篆的形體當中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如果我們寫楷書,就看不到「心」的樣子,寫出來的形體一般人看不出它是「心」。如果看小篆,「心」就非常地清楚。再來「共」,它作為聲旁,「共」還有一個什麼意思呢?其實我們看一個字聲義同源,或者在推求它讀音的同時,也看它聲旁的意思是什麼,其實都和這個字是息息相關的。「共」雖然是它的讀音,可是「共」本身有「多人同事」的意思,也就是很多人大家在一起相處的時候,應該要自我約束,要有恭敬心。

  「恭為敬事安人之道,更重修己」,所以恭敬是對待別人的一種態度,這也是我們修身的根本。一個人首先要具備這種恭敬的態度,那我們無論是從事於哪一個行業,做任何的事,具備恭敬的態度,就很容易成功。否則,如果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不能夠落實這種恭敬的心行,那往往因為自己的關係就不容易跟人和諧相處,也不容易把一件事情做圓滿。這是「恭」字,從它的字形上面就可以去體會它的本義。那我們看它的名詞。第一個意思就是「容體端肅」叫做恭。在《論語》當中有一句著名的經文,「色思溫,貌思恭」。這裡的「恭」就是指的容體端肅的意思。

  學習完恭敬的「恭」之後,我們再來看「養」這個字。不過在這裡補充一點,我們學習了恭敬的「恭」,就一定要把小篆當中的「心」牢牢的記住。所謂的「誠於中,形於外」,當我們內心對人有真誠的恭敬的時候,自然表現在外面就是一種非常有禮貌的這樣的行為,所以根本還是從心開始,而並不是說外在體現的有多麼恭敬。一定是內心,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能升起恭敬心。那我們體現在外面禮敬的行為,才會是自然的。所以談到「恭」,我們就要牢牢記住,它當中有一顆「心」。把我們的心要管住,約束好,心所想的一定是正確的思維,是正心正念,這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再來看「養」字。「養」這個字,有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先來看金文的「養」,「從攴省」,「攴」就是二百一十四部首之一。「省攴為又,羊聲」,上面的「羊」是聲旁。大家看到金文當中的「養」,上面是一個小羊的羊,是它的聲旁。而右下角這裡就是「省攴為又」 ,就是一個「又」字。那這個字形,跟小篆的「養」的古文是比較接近的。而小篆的「養」,是「從食,羊聲」,「羊」同樣是它的聲旁,這是形聲字。它的本義是什麼呢?「養」字的本義在《說文》當中是做供養的意思。也就是「造食物供餐之意」,所以它有一個食物的食在這裡。意思就是說比如有客人來了,或者是說父母在堂上,那我們要下廚房去煮飯,來供養父母。或者有賓客來的時候,在廚房煮飯來招待客人。這就是造食物供餐的意思,就叫做「養」。

  同時因為羊的生性是非常溫順的,所以有善、美的意思。我們恭恭敬敬的在廚房煮一餐美味可口的飯菜,把食物用來供養,供奉他人。無論是客人還是說供養家人,吃了這餐飯之後,大家一定關係就會很融洽。「彼此相善,而出於一己之美意」,所以「養」從「羊聲」,雖然「羊」是它的聲旁,但是「羊」字本身的意思又跟「養」是相關的。這一點師父常常教我們,要用佛法的「四攝法」來跟人相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無論是對待家人,對待客人、朋友等等,你看「養」就有煮飯來供餐的意思。所以有客人來了,有朋友來了,我們煮一餐飯來供養他,那彼此之間的情誼會越結越深厚。人常常在一起,常常相聚,我們又有念念布施,供養他人之心,就能夠把人際關係處的很好,這就是「養」這個字。所以它的第一個義項,我們看到「養」就是「育」的意思。所以常常說養育,養育。在《易經》當中說:「觀頤觀其所養也」,「養」就是指的「育」,養育的育。

  這句經文「恭惟鞠養,豈敢毀傷」,我們剛剛就有和大家分享到,這句經文強調為人子女,身體髮膚是受之於父母。是父母親辛辛苦苦的把我們養育長大成人,所以父母的恩德是非常深厚的。既然如此,對於父母所給與我們的身體,又怎麼敢給它毀壞或者是傷害呢?這句經文強調,要真正來愛護自己的身體。

  所以佛在經典當中就有特別強調,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可以說這四句經文,就是整個《聖學根之根》課程的總綱領,因為德行的大根大本就是孝親尊師。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我們在學習《弟子規》、《千字文》、《孝經》等等課程的基礎,主要著重於倫理、道德的教育,教導我們如何來孝親尊師。這是儒、釋、道三個根當中第一個根,《弟子規》所代表的孝。再來「慈心不殺」,大家看《聖學根之根》後面的課程,還有《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是因果方面的教育,這是道家的根。教導我們「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則是佛教的根,《佛說十善業道經》。這裡有兩部佛家的經典,都是在《聖學根之根》第七冊,有《佛說十善業道經》以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都是佛教的大根大本,也就是「五戒十善」,教我們如何來落實五戒十善。

  所以「淨業三福」當中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可以說這句經文就貫穿了我們整個《聖學根之根》的課程,這是人的一生一定要扎穩的儒、釋、道的三個根。而最基礎的基礎,當然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可以說,所有的一切萬法,都是從「孝」這個根本生發出來的。落實孝道,是自己在這一生當中都要持之以恆的去做的。哪怕是成佛,成佛也就是行孝盡孝的圓滿而已, 由此可知,「孝」這個字是多麼的重要!師父上人也強調「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實在說只是講了四個字。一個是「孝」,一個是「敬」,第三是「慈」,第四是「善」。孝、敬、慈、善,這四個字就是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

  今天我們學習的《千字文》的經文,「蓋此身髪,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就是從「孝」開始來著手。所以「淨業三福」首先從「孝」字開始。經典上只舉一個例子,「養」,養父母是孝。當然了孝不只是養父母,師父上人常常教我們,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所以孝字,要把它展開來,可以說整部《四庫全書》,整部《大藏經》,可以說就是對「孝」字的解釋而已。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的課程就學習到此地,下節課我們依舊還是從這句經文繼續來和大家分享。如何能夠落實孝道,如何能夠行孝、盡孝。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