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17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二頁的第三行開始看起:「愛育黎首,臣伏戎羌」,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

  「愛育黎首」,「愛育」是愛護和照顧的意思;「黎首」則是指人民百姓。因為在古時候,人民百姓的頭上是用黑色的頭巾包起來,所以就稱人民百姓為「黎首」,「愛育黎首」所指的就是愛護和體恤老百姓。「臣伏戎羌」又是什麼意思呢?「臣伏」,「伏」在這裡跟服務的「臣服」是同樣的意思,就是歸順和稱臣。「臣」是稱臣,尊稱別人,就是他的領導,尊稱他為君王,而他自稱的時候是以人臣而自稱。「戎羌」,「羌」是指西南的少數民族之一,過去是稱「西羌」,而「戎」所指的則是西方的少數民族。所以「臣伏戎羌」這句經文,意思就是四方各族的人統統都歸附而嚮往。這是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就介紹了這一句經文。

  接下來我們來舉出歷史上的故事,讓大家更深入地理解什麼是,「愛育黎首,臣伏戎羌」。在這裡要舉的是唐朝的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些公案和故事,在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有列舉了「貞觀之治」這一段歷史。老人家在講述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事跡,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闡釋。第一方面「甲」就是唐太宗的文治,「乙」則是唐太宗的武功。文治的方面,例如就有「從諫如流」。在唐朝的時代設置了諫官,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唐太宗和魏徵之間的故事。他能夠聽從大臣給他提出的種種建議,而且魏徵也是很敢於犯顏進諫的。我們後面會結合《御批歷代通鑑輯覽》來講這一段故事,這是唐太宗「文治」第一個方面。雪公老人有列舉了五個方面,第五條談到在唐朝的時代,有讓孔穎達來講解儒家的經典,還有禮請玄奘法師翻譯佛經,所以唐太宗真正是儒、釋、道聖賢教育的一位大護法。

  而談到唐太宗的「武功」方面,雪公老人列舉了三條,第一個方面是平定頡利可汗的這一段歷史,我們後面會談到。此外,還有下令讓李世勣攻打高麗等等。當時有許多來自遠方的國家紛紛地都向大唐的朝廷來朝貢,「帝之武功」第三條就談到,四夷的君長他們就禮請、祈請,提出請求,希望能夠尊唐太宗為「天可汗」,這是唐太宗李世民「武功」這方面有三條。因此在「貞觀之治」的時期,唐太宗的「文治」和「武功」這些方面都是很有成績的。

  下面我們就根據《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的記載,來對照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來了解一下這段時期的歷史,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是如何能夠做到,「愛育黎首,臣伏戎羌」。可以說這句經文我們拿李世民的事跡來講述,就是這段經文最好的寫照。我們來看一下《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的卷五十,唐朝的歷史是在卷五十,從「太宗文武皇帝」這裡開始看起。唐太宗的名字叫世民,因為唐朝的君王姓李,所以他的全名就叫李世民。他在家中的排行是排行老二,是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小時候就氣宇非凡,當他只有四歲的時候,曾經有一個讀書人看到了李世民並且讚歎他,就說這個孩子具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你看他才四歲,這個讀書人就看出來這個孩子很不同尋常,等到將來他長大之後一定能夠濟世安民。結果這個讀書人講完這番話之後就不見了,唐高祖李淵當時找人去追這個書生就找不到了。於是就以「世民」這個名字來給他起名,「世民」也就是濟世安民的意思。

  由此可知,他生來才四歲,說他日後會成為天子濟世安民,在他小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看得出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人一生的吉凶禍福,一生的遭遇跟前世所造的善惡業因是有關係的。他有福報能夠當上天子,這也是他累生累世所修積的福報。李世民年僅十八歲,就勸導他的父親李淵起兵,出兵來反抗隋朝末年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最初李世民被封為趙公,後來被封為秦王。而唐高祖李淵之所以能夠平定天下,建立大唐王朝,實際上是他的第二個兒子李世民所出的力,他的功勞是最大的,所以後來他繼承了唐高祖李淵的王位而成為唐太宗。這當中也有一段兄弟之間在爭奪王位的、非常尖銳的鬥爭,「玄武門之變」,有這樣的一段歷史。

  唐太宗李世民成為大唐的君王之後,是一位非常重視人才的君王,所以他所任命的這些宰相等職位,都是很有德行和才幹的人才,這當中就包括了「房謀杜斷」的房玄齡,還有杜如晦,以及在唐朝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諫臣魏徵。唐太宗曾經跟房玄齡、跟杜如晦說,我們看這裡《四庫全書》的本子把房玄齡的名字寫成元齡,我們知道也是為了避諱的關係。為什麼?因為康熙皇帝叫玄燁,所以凡是「玄」這個字就要減筆,或者是改成跟它意思相近的字來避諱。這一點我們以前,例如學習《漢學工具書》講到「鄭玄」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四庫全書》的本子凡是「鄭玄」都是寫「鄭元」,或者是「鄭康成」,不會直接把鄭玄的名字寫上去。我們要知道《四庫全書》這個本子編訂的時代,是清朝的乾隆皇帝的時代,所以凡是跟他的爺爺、父親,就是他祖父、父親和他本人,皇帝本人有關的名諱(字),都是需要避諱的。

  唐太宗就曾經跟房玄齡、杜如晦談到說:「公為僕射」,「僕射」是什麼樣的官職呢?在唐朝的時代「僕射」分為左右僕射,這個官職相當於宰相。所以如果在唐代要是提及宰相,不是這樣稱的,是稱為「左右僕射」,我們看到這個官職名稱就知道所指的就是宰相。既然房玄齡跟杜如晦是在宰相的位置上,唐太宗就曾經跟他們說過,你們身為宰相一定要「廣求賢人」,希望我們這個國家有德行、有才幹的人才,都能夠把他盡量地選拔出來,共同來治理天下,管理百姓,根據這些賢才他們各自擅長的範圍來給他授予官職,唐太宗認為作為宰相應該是以選拔人才為重點。

  而「比聞聼訟」,「聽」是念四聲,「聽訟」是審理一些訴訟的案件。「日不暇給」,就是指的事情很繁重,時間肯定是不夠用。比如說審理案件的事情都由宰相來管的話,「安能助朕求賢乎」!你們哪有能力和精力,再來幫助君王去選取一些賢德的人才呢?所以唐太宗就下令,把這些尚書比較細緻的一些工作安排給「左右丞」,「左右丞」這是唐朝的時候,在尚書省僕射的下面就設了左右丞這個官職。那左丞主要掌管的是,我們知道唐朝有六部,六部就是吏、戶、禮、兵、刑、工這六部。左丞他主要掌管的是吏、戶、禮這三部的事務跟工作,右丞他所掌管的就是兵、刑、工這三部的事務。這樣把這些很瑣碎的事務,就交給左右丞來辦理,只有大事應該要奏報給宰相的,才把它奏報到宰相的官職。所以這是在工作上,把一些比較繁瑣而細緻的工作安排出去,這樣作為宰相他就更有精力來為國家去認真地關注,都有哪些人才可以為國家所用。

  而唐太宗也曾經跟房玄齡等人說:「為政莫若至公」,你在管理政務的時候要秉著一個什麼樣的原則?最重要的一定要大公無私,這是作為宰相應該有的心胸跟度量,而且舉了諸葛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唐太宗畢竟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君王,他也是非常勵精圖治,希望跟這些大臣能夠共同把大唐的天下管理好。因此唐太宗是非常仰慕古時候的這些明君聖主,像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同時他也期待他手下的大臣也都能夠成為一代的賢臣。果然房玄齡跟杜如晦都沒有辜負他的期待,像房玄齡身為宰相,真的是兢兢業業地來輔佐唐太宗,而且他所施用的這些政治(策)跟法令都非常寬平,寬厚平和,他果然就是一種宰相的氣度跟度量。他聽說要是哪個人的身上有一些優點或者是善行,他就非常歡喜,如同是自己有一樣,而且他對於別人,也不會非常苛刻地去要求他人。

  於是房玄齡跟杜如晦他們就常常為國家,去選用一些能夠適合擔任一些官職的人才。每次唐太宗跟房玄齡在商議國家大事的時候,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說法叫做「房謀杜斷」,就是房玄齡很有謀略,可是杜如晦比較善於做決定,所以每次唐太宗跟房玄齡在商議一些國事的時候,最終就會說這件事情還是要杜如晦來做決斷。可是杜如晦來了之後,他聽一下這件事情,最後他還是會採用房玄齡所提出的建議,因為房玄齡很善於提出一些建議,很有謀略,而杜如晦則善於決斷。就是這樣的左右僕射,作為大唐的宰相,他們是同心同德地為了國家和社稷的福祉,兢兢業業地在工作,所以在唐朝的時代,就出現了這樣的兩位賢德的宰相。一說起唐代的賢相,人們一定就會推舉房玄齡跟杜如晦。

  另外一位重要的大臣就是魏徵,魏徵作為唐太宗非常得力的助手,他也是一位特別敢說敢言的諫臣。有一次曾經有人去舉報,說魏徵這個人做一些事情有私心,偏袒他自己的親戚等等的。可是唐太宗找人去查,卻沒有查到實際的證據,於是他們就跟唐太宗說魏徵這個人做事「不存形跡」,不表露在外面,「以避嫌疑」,也是非常可貴的。所以唐太宗就責備魏徵說,你以後做事情不要「不存行跡」。「不存行跡」,就是說很多事情他不表露在外面,你應當要有所表露比較恰當。魏徵就說:我們君臣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我們在相處的時候,都應該用真誠心來相互對待。如果只是看表面上的功夫,這樣子長久下來,這個國家的興衰成敗就很難預期了。

  魏徵就不接受唐太宗對他提出的要求,於是唐太宗就說:哎呀!我剛剛說的可能不太恰當,我還是有點反悔了。這時候魏徵就跟唐太宗說:我身為大臣能夠奉侍在君王您的身邊,我希望能夠成為一位良臣,而不要讓臣成為一位忠臣。這時候唐太宗李世民聽了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你要當良臣,而不要當忠臣呢?忠跟良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這時候魏徵就回答說:在歷史上像后稷、契還有臯陶這些大臣,他們輔佐明君聖王,君臣上下都是同心協力,這就是良臣,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可是像闗龍逢還有比干,他們去勸諫暴君的時候,最後自己生命不保,而且這個國家最終還導致滅亡,像這樣的大臣就是忠臣。唐太宗聽了之後知道魏徵是話中有話,意思就是說希望君王要像堯舜這樣的明君,而不要像夏傑和商紂王這樣的暴君。

  有一次唐太宗還問魏徵,作為君王「何為而明,何為而暗」,什麼是明,怎樣做才是明,怎樣做是暗呢?魏徵就回答說:能夠「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所以通過這些君臣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魏徵確實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大臣,在唐太宗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能夠及時地提出他的建議,給君王一個非常好的方向。在唐朝的時代這種君臣同心,上下一體的關係,就創造了「貞觀之治」這個時期一個相當良好的政治氛圍。這一段雪公老人主要是把它放在唐太宗的「文治」方面,就是他的第一條,「從諫如流」這一條。這是說明唐太宗治國的時候是很有寬宏的雅量,能夠接受臣子對他的勸諫。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武功」這個方面,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當中就有記載,這個時期的軍事方面也是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勝利。首先在「秋八月己巳朔日食」,在「冬十一月,大唐就以「荀悅漢紀賜都督李大亮」,「以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統諸軍討突厥」,這時候任命李靖作為將軍出兵去討伐突厥。最初有一個國家叫做薛延陀,這個國家是在漠北這一帶。薛延陀這個國家曾經跟回鶻一起幫助唐朝滅掉東突厥,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就派遣他的弟弟向大唐王朝來朝貢。「入貢」指的就是向唐朝的朝廷進貢一些物品,表示說稱臣跟友好的一種表示。

  這件事情後來被突厥的頡利可汗聽說了,那突厥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呢?這個民族是生活在我們中國的北方,是在阿爾泰山這一帶,突厥算是一個邊疆的遊牧民族。在隋唐這個時代,他所組成的帝國是在漠北這一帶,勢力很強。突厥後來有分裂成了東突厥跟西突厥這兩部,後來唐朝都先後統一了這突厥的兩部,所以頡利可汗就是突厥的領袖。突厥的領袖聽說薛延陀的可汗歸降了唐朝之後,就非常的恐懼,於是原本他跟大唐王朝是很對抗的,後來他就派了使者向唐朝稱臣,並且想要跟唐朝和親。

  但是實際上突厥這個勢力並沒有這樣簡單,他表面上要稱臣,可是實際上還是沒有真正地要歸降唐朝。到後來大唐就下令讓李靖,李靖擔任行軍司馬將軍來討伐,並且又以李世勣等人為諸道總管。匯集了有十多萬的軍隊,軍隊都由李靖來統領,用這麼大的力量來攻打突厥。到了十二月,這一年的十二月,突厥的突利可汗入朝。這一點就是說,這個歷史事件對於大唐王朝能夠成功地平定,在領土範圍當中的四夷的勢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

  我們現在學到這句《千字文》的經文,「愛育黎首,臣伏戎羌」,自古以來我們會看到其實很多個朝代,針對北方或者是西北方的這些少數民族的問題,一直都是會困擾朝廷。唐朝在平定四夷這個方面可以說是很有成效的,就是突厥的突利可汗入朝,唐太宗就非常感慨,為什麼呢?因為從前在他的父親唐高祖李淵當政的時候,那個時候唐朝的軍事力量還並不是很強,唐高祖李淵是一位非常有仁愛之心的君王,他也因為不忍心傷害到老百姓的關係,所以不得不向突厥稱臣。李世民看在眼裡,他內心是感到非常痛心的。可是想不到在李世民當政之後,突厥的可汗會向大唐稱臣,那可以說把原先他父親向突厥族稱臣的這种恥辱,洗刷乾淨。

  所以這裡說,「今單于稽顙」,「稽顙」是一個非常恭敬的禮節,把額頭碰觸在地上,是一個很恭敬的禮節,就是代表突厥突利可汗這股勢力,真正地歸附了大唐王朝。下面有一段話就跟我們今天所學的這句經文非常吻合,「上策朕今治安中國」,指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平治安定了整個中國,這「中國」是指的中原地區。「而四夷自服」,四夷都能夠歸附、臣服於大唐王朝。這「四夷」包括東西南北這些少數民族,有東夷、西戎、南蠻跟北狄,合在一起叫做「四夷」。「豈非上策乎」,這才是最好的一個策略,也就是唐朝因為自身的強盛,他把整個版圖之內的地區治理得非常安定,國力不斷地增強,所以他的這种德政,以及他的威望和實力,使得這些四方的少數民族都願意來歸附於唐朝。這是上策,「豈非上策乎」,這是最好的對治四方少數民族的政策。

  下面又有談到閏月,「閏月蠻酋,謝元深等來朝」。我們剛剛所談到的是突厥這股勢力,那這裡這一段講到的就是南蠻的酋長。南蠻的酋長這是在南方的少數民族,他們也來歸附於大唐。那這段歷史雪公老人把它列在唐太宗的「武功」方面的第二條,雪公老人在「帝之武功」的第二條就有談到,「時逺方諸國朝貢甚眾,服裝詭異,顔師古請作王㑹圖」。這是說因為大唐王朝的強盛,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的德政,也感得來自遠方的許多國家紛紛來向唐朝朝貢,這些國家是很多的。朝貢就是古時候像諸侯或者是屬國,定期地來向天子朝拜,並且把他們地方的一些特產進獻給天子叫做朝貢。唐太宗李世民當政的時候,來朝貢的這些國家是很多的,而他們因為是來自各地,所穿的服裝都是平常在中原很少見到的。於是中書侍郎顔師古,就祈請朝廷可以做一幅「王㑹圖」,這樣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來朝貢的這些國家他們所穿的這些衣服。

  「後從之」,我們看在註解當中就有講到,在這一年,戶部都有記載,記載從塞外歸來,來歸附唐朝的人數,還有四夷,就是東夷、西戎、南蠻跟北狄,前後來歸降唐朝的,總共有多少人呢?据唐朝戶部的記載,有一百二十多萬人。這個數量是相當龐大,因為在古時候人口不像我們現在的人口這麼多。有一百二十多萬人在同一年當中從塞外回到中原地區,或者是從四夷這些少數民族,前後來歸降唐朝。這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的德政確實使得這些四夷都自動來歸附,也就是《千字文》這句經文所說的,「臣伏戎羌」。

  在平定這些少數民族的過程當中,最難的還是突厥這股力量。在庚寅四年,這一年的春天,「李靖襲破突厥於陰山」,在陰山打敗了突厥的勢力,最後使得頡利可汗最終逃走。李靖帶領著三千衛,「驍騎」指的就是騎兵,騎兵是屬於很精銳的部隊,勇武的騎兵有三千人。從「馬邑進夜襲定襄」,來攻打頡利可汗的勢力。頡利可汗當時非常地驚恐害怕,於是「徙牙於磧石」,「徙牙」就是說把他的官署就遷徙出去。最終平定突厥的勢力是花得比較多的精力,李靖又用了一些計謀,「遣諜離其心腹」,離間頡利可汗的心腹之人。於是使得頡利可汗比較親近的這些人先後都來歸降唐朝。

  於是「李世勣出雲中戰於白道」,「白道」是地名,「雲中」跟「白道」都是地名。「亦大破之」,最後還是打敗了頡利可汗的勢力。於是頡利可汗戰敗之後「竄於鐡山」,鐵山就是在陰山的北部。他的力量還有十多萬的力量,於是他就向唐朝謝罪。唐太宗就派遣鴻臚卿唐儉等官員,來慰撫頡利可汗,但是他知道頡利可汗還是沒有真正地歸降,於是就下詔讓李靖帶領軍隊來迎接他。總之,在這四方的少數民族當中,最終能夠平定突厥的勢力,是耗費了許多的精力。可以說是各種方式都需要用到,除了一方面是用這種懷柔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唐朝本身要有足夠強的軍事實力,才能夠讓最頑固的力量最終還是願意臣服。

  於是把這四方都平定之後,到這一年的三月,四夷的君長,「四夷」我們剛剛有提到過,指的東、西、南、北的少數民族,有東夷、西戎、南蠻跟北狄,君長是指他們部落的酋長。「詣闕」,「闕」,是到天子的宮闕,也就是四方少數民族的領袖代表,他們就來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宮殿、宮闕當中,請求能夠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天可汗」是在中世紀的時候,我們中國西北邊疆的民族對唐太宗所稱的一個尊號。唐太宗李世民也覺得這樣的一個尊號,當然他們都是好意,可是他覺得我身為大唐的天子,我怎麼能夠還去擔任可汗這樣的位置呢?因為可汗在古時候這個稱謂指的就是,西域跟北方各個國家對君王的稱呼叫做可汗。但是大臣跟這些四夷的君長,對唐太宗李世民都非常地尊重,於是大家都一起稱「萬歲」。

  這之後凡是唐太宗李世民所頒布的「璽書」,就是指的他的敕令跟詔書,凡是頒布給這些西北的君長,西北部落的這些領袖跟酋長,他都稱「天可汗」。所以「天可汗」就是少數民族對於唐太宗非常尊敬的一個稱呼。而在《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貞觀七年這個歷史的時候,《資治通鑒》當中也有一段記載,就顯示出了唐朝時期各個民族親如一家,民族大團結的和諧景象。在《資治通鑒》當中說:「上皇命突厥頡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蠻酋長馮知戴詠詩」。本來都是非常敵對的,你看唐朝跟突厥,還有唐朝跟四方的這些少數民族,原本並不是能夠這樣和睦相處的,可是在唐太宗貞觀七年的時候,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景象。

  因為各民族最終歸附唐朝之後,大家都能夠像一家人一樣和睦相處,所以作為天子,他就讓突厥的頡利可汗跳舞,又讓南蠻的酋長去詠詩。於是他最後笑著說:「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中原的朝廷和這些少數民族的人民能夠成為一家人、一家親,這是自古以來從來都沒有過的景象。那可以說能夠出現這樣的一個歷史景象,這跟唐太宗李世民能夠包容各個少數民族的心胸跟雅量是分不開的。

  同時我們知道唐太宗在當天子繼位的期間,在文化上也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就是編訂了《群書治要》這部書。而唐朝的時期,也因為君臣上下這種非常默契的配合,加上唐太宗是護持儒、釋、道聖賢教育,他有非常寬廣的胸懷,能夠包容各個地區的這些少數民族,因此在唐朝的時期就出現了一個多元文化,和諧共榮的美好景象。師父上人曾經在一次演講當中談到了《群書治要》重現於世給我們的啟示,就曾經說過,唐太宗李世民是具有寬宏的雅量,兼容並蓄。而且他本人非常虛心地去學習各個宗教和聖哲學派的典籍,還帶動了全國的百姓來學習聖賢的教育。

  那非常難能可貴的是,唐太宗不但是佛教的護法,而且他還護持各個不同的宗教,他非常尊重跟愛護宗教,對於各個宗教都能夠平等地對待。並且在很多宗教當中真正有修行、有德行跟學問的大德,唐太宗還常常向他們請教和學習。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這個時期能夠出現一種民族大融合、跟民族大團結的景象,這和君王本身的心胸跟雅量是分不開的。而唐太宗在位的時候,在文化方面做出的一個最大的貢獻,就是讓大臣匯編了一部治世寶典——《群書治要》,這一部治世寶典可以說用來匡世濟民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典籍。

  我們剛才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當中就有看到,因為唐太宗,他十八歲就勸他的父親李淵來出兵,要平定和結束隋煬帝的暴政。所以他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參加起義,去平定動亂的社會。在這十多年的時間當中,他等於說都是在軍旅的生活當中度過,一直到他二十七歲成為了大唐的君王之後,這時候不需要再出兵去打仗,於是他開始關心,怎麼樣才能夠很好地治國平天下。雖然唐太宗非常聰明,但是因為他十幾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南征北戰,並沒有很多時間去讀書。而且他看到隋朝滅亡的過程,也深深地了解到,一個國家要能夠守成,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於是他在位的期間就鼓勵這些大臣來進諫,並且讓這些大臣像魏徵還有虞世南等等,編輯一部《群書治要》。這部《群書治要》主要是歷代的這些君王,他們是如何治國平天下,這些資料都是散見在「六經四史」和諸子百家當中。於是他把這當中有關如何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智慧、理念、方法等等,把它提取出來就成為了這部《群書治要》。

  所以大唐王朝能夠治國平天下,主要就是靠著《群書治要》當中所講述的理論和方法。而這部書是非常精要的,它搜羅的範圍是從三皇五帝這個時代一直到晉朝,這當中有一萬四千多部的典籍,有八萬九千多卷,從這些書當中,又選取了六十五種典籍,可以說找出來的全是非常精華的內容。所以《群書治要》這五十多萬字,它所含括的時間跨度,所含括的範圍是很大的。這部《群書治要》編輯完成之後,像魏徵這些大臣在序文當中就有特別談到,這部書「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你可以知道古聖先王是如何來治理天下,治理國家的。「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所以《群書治要》真的是一部非常實用的治國的寶典。

  唐太宗得到這部書非常地歡喜,每天都很認真地在讀《群書治要》。並且讚歎說:「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卿等力也」。作為唐太宗在處理政務的時候,他可以去借鑒古聖先王治國理政的這種經驗跟方法,所以他遇到實際的問題要解決、要處理的時候,就不會感到迷惑,這都是《群書治要》這部書對唐太宗所帶來的影響。由此可知,唐朝在初年的時候,之所以能夠實現貞觀之治的這種太平的盛況,《群書治要》這部書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因此師父上人也特別讚歎《群書治要》,作為從政的人員,以及求學的人都不能不讀的一部寶典。

  而這裡面所強調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跟方法,乃至於用在當今的時代,當今的社會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師父上人常常強調所謂,「修身為本,教學為先」!這種教學為先的道理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無論是在什麼樣的位置,無論是什麼樣的身份,這種「修身為本,教學為先」都是排在首位的。唐太宗這種好學的精神也是給我們非常深刻的啟示。「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這段歷史的典故,我們就給大家分享到此地。

  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下一句的經文,請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第六十二頁第三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我們來繼續學習這一句經文,「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首先來看一下什麼是「遐邇」?「遐邇」指的就是遠近的意思。「遐」是遠方,「邇」是近、近處,「一體」,一個整體,「一」是一同的意思,「體」是指的整體,所以「遐邇一體」就是指遠近四方都統理合一,這是「遐邇一體」。

  張清泉教授也有特別強調,當我們把自己的心胸以及眼光如果能夠放得很大、很遠的話,自然就能夠感受到什麼是一體。例如說我們學習《聖學根之根》的《百家姓》,看到有許許多多的姓氏,如果去追溯它的源流,那會發現有許多的姓氏都是有共同的祖先。只是代代相傳,到了後世子孫越來越多。但是如果追溯源流,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血統、血脈都是一體不二的關係!如果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對待別人是不是就能夠用比較開闊的胸懷,去感受像佛門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像儒家所強調的「民胞物與」,所謂「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真正能做到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所以「遐邇一體」強調遠近都是一體,這事實上就是如此,事實上真的就是一體。

  「率賓歸王」,「率賓」,「率」是率領,「賓」是賓客,「歸」是指歸順的意思,「王」在古時候是指統治天下的君王,因此「率賓歸王」指的是,這些遠近四方的人都是心甘情願地臣服於賢君。這一點就可以承接我們上面所講述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我們不要看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當中,史書的記載好像是很繁瑣,實際上我們要認真地去思考,作為唐太宗究竟是有怎樣的德行跟胸懷,最終能夠讓遠近四方都心甘情願地臣服於大唐王朝呢?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

  雖然在平定這東、西、南、北少數民族的勢力的時候,有一些比較不容易降服的,像突厥這樣的民族,也是動用了許多軍事武力的力量。但是有更多的這些少數民族的國家,他們是自動地、心甘情願地來歸附、來歸順的。除了唐朝有很強大的國力,到了唐太宗的時期,他勵精圖治,讓唐朝的國力不斷地增強,除了這點之外,唐太宗的胸懷以及他的德政、仁政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我們剛剛有提到,他用《群書治要》這裡面所講述的原理、原則來治國平天下,他真正是效法學習古代的明君聖主,以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所以才能夠做到,「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這個歷史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學習並且深入地去思考的。

  下面,我們來跟大家介紹,「遐邇一體,率賓歸王」。我們選了有代表性的漢字來跟大家就形、音、義的方面做一下學習。首先來看一下「率賓歸王」的「賓」字,「賓」字在投影片上有列舉了從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到小篆形體的演變。同時《正中字典》上面也有甲文、金文跟小篆,它的小篆的字形是一致的,但是甲文跟金文則是不同,同一個字在甲文、金文當中它的形體也是有差異。那「賓」這個字先來看甲骨文的「賓」。甲骨文的「賓」,它上面是一個「宀」,「宀」的下面有一個形體,大家看這樣彎彎曲曲的,最下面是一個「止」,所以它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它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的「賓」它是什麼意思呢?它就是表示有賓客從外面來,主人要迎接賓客,所以他就從房子裡面走出來。

  「跽而相迎」,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跽」?一個足字旁,再一個忌諱的忌,這個字它的讀音是jì,它的意思就是長跪的意思。說到這裡,我們要分清楚古人的「坐」、「跪」還有「跽」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先來說「坐」,古人兩個膝蓋著地,坐在腳後跟的上面,稱做「坐」。那什麼是「跪」呢?「跪」就是跪在地上,但是他的身子是挺起來的,後面臀部沒有接觸到腳後跟,這是「跪」的姿勢。那什麼是「跽」呢?「跽」是一個人他長跪,而腰板是挺起來的,身體是直的,就是「跽」。所以主人迎接賓客的時候,在房子裡面他的動作是什麼?是長跪的動作,兩膝著地,但是他的腰是挺起來的,身體是直,聳身挺腰這樣的動作就叫做「跽」。

  這個從外面而來的客人,就是甲骨文當中這個「止」,「止」就是賓客。這是《正中字典》當中的甲骨文,它由這三個方面所組成,我們會看起來很清楚。你看上面「宀」就是一個房子,主人在房子裡的動作是什麼樣呢?是「跽而相迎」,就是長跪的動作。客人從外面來,「止」代表的是賓客、客人,他從外面來。所以看甲骨文跟金文都很有趣,它真的就像一幅非常清晰的圖畫,讓我們仿佛可以穿越幾千年,看到離造字很近的時期,甲骨文的時代,主人是怎麼迎接賓客的。你看這幅畫就畫在甲骨文當中,多麼的有趣!

  再來看金文的「賓」,金文的「賓」同樣上面有一個「宀」,「宀」也是一個房子的樣子,此外還有「人」,我們看的是《正中字典》的金文。投影片上的金文也是類似這個概念,所以它有「宀」,還有「人」,還有「一」跟「貝」。「貝」雖然在《正中字典》的金文,跟我們投影片上金文的「貝」長相不太一樣,但是它的意思都是相同的。這個字是像什麼呢?它還是像一個主人在一個房子裡面,但是它有一個屏風,「一」就是屏風的樣子,那他在屏風外迎接賓客。但是這回來的賓客他非常懂禮貌,所以這賓客來的時候,他還會帶著一點禮物在身上,「貝」就表示賓客手上所拿的「禮幣」。什麼是「禮幣」呢?「禮幣」指的就是「贄」, 「贄」在古人所指的就是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所送的禮物,就叫做「贄」。所以金文的「賓」上面一個很明顯的貝殼的「貝」字,實際上它所指的就是賓客跟主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手上所拿的見面禮,就是「贄」的意思。

  拿著「禮幣」,拿著見面禮的人是誰呀?就是賓客。所以看到甲骨文跟金文的「賓」,大家會感覺到有一幅很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從這個字裡面我們會學到許多古代的文化跟禮儀。首先主人迎接客人的時候,你看他的動作,「跽」的動作是長跪的動作。金文這屋子裡還有一個屏風,在屏風之外迎接客人,而客人來見主人,初次見面他手上還要帶著一點見面禮,就是「貝」,這是他所拿的禮物。所以一個小小的漢字,這裡面就有中國禮儀之邦的古老文化蘊含在其中。

  再來看小篆的字形,小篆的字形就是一個形聲字,從「貝」,「貝」是它的形旁,「貝」的上面的形體是它的聲旁。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賓」字的本義是什麼呢?它的本義是作「所敬」來解釋的,「敬」就是恭敬的敬,也就是「所敬」之人,所恭敬的人。我們主人在接待賓客的時候一定要有恭敬心,要呈現出一種禮儀之邦的風範來接待賓客。

  為什麼它的形旁是「貝」呢?因為這個客人來見主人的時候,他的手上拿著「禮幣」,也就是拿著見面禮,所以在小篆當中「貝」是它的形旁。在小篆當中「貝」字上面的部分,也就是「賓」的聲旁。其實這個字林義光先生曾經考證,它是「賓」的本字,小篆除了「貝」之外上面的部分,就是古時候「賓」的本字,所以在小篆的時候這是它的聲旁。當然關於小篆的形體,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賓」它從「貝」,形旁是「貝」,是代表可貴的意思,不一定全都是代表客人跟主人見面的時候餽贈的禮物,而是「貝」表示可貴,這個說法也有它的道理。總之,雖然是同樣的形體,可是不同的文字學家、不同的學者,對於它的解釋可能會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只要它理上說得通,說得過去,我們都可以看做是有參考價值的,這是「賓」字的字形。

  我們看它的字義,字義它作為名詞,第一個意思就是客人的意思,客人就是「賓」。因此在《左傳》當中有一句經文說:「相敬如賓」,「賓」就是賓客、客人的意思。關於「賓」字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到這裡。當然每一個字它的形、音、義,特別是義的方面,以前我們在學習古代漢語,比如說一個字它最初的本義是什麼,引申義是什麼,它會有一個流傳演變的過程。所以我們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可以再繼續不斷地去鑽研,了解一個字它的本義、引申義,它的各種義項,這對於我們學習文言文是很有幫助的。

  介紹完了「賓」字,接下來我們來跟大家介紹,「率賓歸王」的「王」字。「王」字在投影片上,我們也是列舉了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這個字它的演變過程。因為先前我們曾經跟大家介紹過「玉」字,剛好在《正中字典》當中,「玉」跟「王」它是寫在同一頁。這個字特別是在小篆的形體,非常容易把它寫混淆,為什麼呢?因為小篆的形體,「玉」跟「王」只是差了一點點。「玉」字三個橫是代表三塊玉串在一起,這三個橫它們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可是「王」字不同,「王」字上面兩個橫是比較接近的,最底下橫距離較前面兩橫要遠一點,這是「王」字小篆的寫法。我們寫小篆的時候,「王」跟「玉」很容易寫混淆,但是如果分別了解這兩個字在甲骨文、金文的時代它的形體,那我們再寫小篆就不容易寫混了,你了解字最初的本義跟來源,就完全不同。

  我們下面先來看一下,先看甲骨文的「王」字。甲骨文的「王」字,孫海波先生認為,甲骨文的「王」像什麼呢?它就像一個君王「肅容而立之形」,「肅」表示他很嚴肅、端莊,令人肅然起敬站在那裡的樣子。因此甲骨文我們會看到這是一個人的形狀,這畫的像簡筆畫一樣,但實際上這是代表一位君王站在那裡。君王畢竟是一國之主,當然他的那種容貌是很端莊,而且相對來說會比較嚴肅,不苟言笑,會有點這個樣子。

  而徐仲舒先生認為,「士」、「王」跟「皇」,「皇」就是皇上的皇,這三個字都像是人「瑞拱而坐之形」。徐仲舒先生認為這同樣是一個人,可是他認為他是坐在那裡的樣子,而且是「瑞拱而坐」,你看古人坐的姿勢是很端莊的。但是,「士」、「王」跟「皇」這三個字它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呢?「王」這個字它「所象之人」,它所代表的人跟「士」這個字比起來,它的頭就比較大,而「皇」字更是在這個人的頭上戴了一頂帽子。這也是很有趣,同樣是甲骨文或者是金文,在造字最初的時候把字形相像的字拿來對比,它們之間有什麼差異呢?有的頭比較大,有的頭上還戴著帽子,這是可以看出這種不同。但是徐仲舒認為,「王」字他認為是坐著的樣子,古人作為君王他坐在那裡,你看「垂拱而治」,他的坐姿也是很端莊的,這是甲骨文的「王」。

  我們再來看金文,金文的「王」在《正中字典》當中,「王」字跟我們在投影片上的字形很相近了。顧實氏認為,這個字是從「火」,古文的「火」這個字,在「火」的上面又加了一橫,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火焰的上面,「火之炎上而大放光明」,這就非常有趣了。金文的「王」字有學者認為它下面就是火,火在燒的那個樣子,最下面的形體。然後上面有一橫,所指的就是,「夫火之炎上」,火焰上面大放光明的樣子。

  我們再來看小篆的「王」字,小篆的「王」是由兩個形體組成的,一個是「丨」, 「丨」就是一豎這樣子;「貫三」,三,一二三的三,三個橫線。「丨」它是什麼意思呢?「丨」這樣的一豎它表達的是「上下通」,通上通下。而「王」,小篆的「王」,「三」指的是什麼呢?指的就是天、地、人。我們在《三字經》當中學過,「三才者,天、地、人」,所以「王」這三個橫就是指的「天、地、人,三者,才通天地人」。作為君王他君臨天下,這就是「王」。

  而在《說文解字》當中有解釋「王」這個字,它的本義是,「天下所歸往也」,也就是賢君聖主就稱之為「王」。如果按照這個解釋,你看一個「丨」貫穿著天、地、人,那這個「王」字它代表天下所歸往,也就是指的明君聖主就叫做「王」,在這裡我們就可以跟「玉」字很明顯地區別開,為什麼?「玉」字那三個橫代表的是三塊玉,用一條線把它穿起來。可是「王」字穿起來的可不是三塊玉,而是天、地、人。所以天跟地它們之間,天、地、人這是並列三才。在小篆的形體當中,上面的兩個橫就比較接近,跟最底下這個橫就有一定的距離。這是「王」跟「玉」字的形體,在小篆當中是不同的。

  「王」字我們通過對前面的解釋,你看甲骨文的解釋、金文的解釋,乃至於小篆的解釋,我們就會看到說,古時候對於「王」字,它的解說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在學者之間也有不同的說法。像徐仲舒先生就有提出「王」、「皇」、「士」這三個字,都像是人正面「端拱而坐」的形體。《正中字典》的作者,他根據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字形的演變,他就有談到說,徐仲舒先生的這種解釋是很有道理的。我們不管學者有多少爭議,總之我們根據它的形體,他們的說解也是相當有根據,相當有道理的。雖然有的學者之間他們的觀點不一定是完全相同,但是其實只要說得通都是可以。

  剛剛這是字形,而「王」它的字義作為名詞,你看第一個意思就是,「天下主曰王」,這指的就是天子。那它的第一個義項指的就是夏、商、周這個時期,擁有天下的人就稱之為「王」。所以我們在讀《尚書·左傳》的時候就會看到,《尚書·左傳》有些地方談到「王」,實際上特指的就是夏、商、周的君王。比如說《尚書·泰誓》有說,「王乃大巡大師」,再來《左傳》裡面有說,「今之王,古之帝也」,就是帝王。在這裡像《左傳》的經文,「王」字就是指的夏、商、周時期的君王。到後來才指的國君,而並不是特指夏、商、周的君王。作為國君的意思,這是後來比如說在《左傳》、《孟子》有的地方講到的「王」就是指的國君。特別是到了東周,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代比如說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個時代,有許多其實本來只是諸侯國的君王,但是他自己也稱王,他認為他自己就是國君,這是到夏、商、周之後就開始出現的這樣的現象。關於「王」字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到此地。

  我們在「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這句經文當中,主要就是用唐太宗李世民被四夷的君長尊奉為「天可汗」這段歷史,來跟大家分享,讓大家能夠更深刻地了解,是什麼樣的德政才能夠使得這些四夷的君長都能夠歸順?「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這一段的經文,我們在這裡就再引用一段歷史公案,讓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樣的君王,他的德政能夠達到「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這裡同樣也是對照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跟《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的歷史記載,我們來看一下周文王的故事。

  關於周文王的故事,因為周文王在世的時候,並沒有成為君王,這也是周文王恪盡他作為臣子的本分。你看周文王所處的時代是商紂王的暴政當道之時,我們前面的課程當中曾經在講,「弔民伐罪,周發殷湯」,就有講到了商紂王時期的殘暴統治。我們會看到這裡面有一些記載,真的是特別令人感動,商紂王已經殘暴到令人髮指,難以用言語去形容的程度,可是作為周文王是什麼態度呢?即使是商紂王把他抓起來關進了牢獄,周文王仍然是認為,君可以不君,但臣不可以不臣;父可以不父,可是子不可以不子。也就是說即使父親沒有盡到仁愛之德,但是作為兒女應盡的本分就是盡孝;即使君王是非常殘暴而昏庸的,可是我作為大臣依然要履行作為大臣的職責。

  所以他被商紂王抓進了牢獄當中,依然對於他的君王沒有任何的怨恨之心。周文王最後在牢獄當中去推演八卦,我們現在看到八八六十四卦,這《周易》就是在牢獄當中完成的。所以這段歷史,那時候在看的時候,內心真的是深受感動。而周文王最終沒有在他在世的時候去推翻商紂王的統治,因為他畢竟是商紂王麾下的大臣,他把這個歷史使命交給了他的兒子,也就是周武王姬發來完成,這是我們在前面有講過這段歷史。

  「遐邇一體,率賓歸王」,我們同樣也要來談一談周文王。在雪公老人《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並沒有單獨講述周文王的歷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並不是君王,他所生活的時代當時的君王是商紂王。所以按照歷史的慣例,他的歷史就是穿插在了商紂王的暴政的表解當中,穿插地來講述。而只有到他的兒子周武王姬發的時代,雪公老人才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把周武王的「恤政」,以及他的「制度」講述得非常清楚,這也是老人家這種史家的筆法跟智慧,在這裡體現出來。所以我們其實讀雪公老人的著作是非常地受感動,感覺到這位老人家,真的德行跟學問可以說當之無愧,都是這個時代的泰斗。所以雪公老人才能夠培養出像師父上人、徐醒民老師、江逸子老師這樣的高足弟子,真正把儒、釋、道的聖賢教育弘揚到了全天下,這也就是有這樣的好老師,才能夠培養出這樣了不起的學生。

  所以我們看周文王的歷史,沒有辦法直接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看到他個人完整的政治、思想的記載,它是穿插在商紂王的歷史裡面。其中商紂王「殘暴臣民」當中,這裡面就有西伯周文王,他被囚禁到了羑里。還有「殷商暴政之二」,第一條就有談到「西伯之興」,所以我們下面的歷史著重也是要從雪公老人所講的「西伯之興」這裡來談。

  「西伯之興」有列舉了三條,第一條講到周文王遇到了姜太公姜子牙,並且尊奉他為太師;第二條,「虞芮爭田朝周,見治罷爭,天下歸者四十餘國」,這一條是我們重點要講的,也就是如何體現出「遐邇一體,率賓歸王」,周文王的一個德政的表現,德行的表現就是在這一點。為什麼四十多個諸侯國都是來歸附周文王,而不是歸附商紂王?我們會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裡面的記載當中,跟大家來共同分享。最後這一條才是周文王把討伐商紂王、討伐暴君,為老百姓謀求幸福這樣的歷史使命,交給了他的兒子周武王,也就是後來的周武王姬發。這是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表》「西伯之興」這裡,「西伯」指的就是周文王,因為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成為君王,而是稱為「西伯」。周文王這個名稱,是在他的兒子周武王成為君王之後,再來追封他歷代的祖先,從「古公亶父」一直追封到他的父親「周文王」,並且在祭祀的方面,是以天子之禮來祭祀他的這些祖先還有父親。

  這是周武王那個時代的制度,我們先前有講了很多的內容,這些內容我們其實應該要常常地溫習,就能夠深刻地了解像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個時期,這些古聖先王他們都是如何來治國平天下,都是如何來愛護百姓,並且在這個時期他所建立的一些制度,深深地影響了幾千年中國歷朝歷代的政府。有許多制度一直沿襲到後世,對中國人產生了至深的影響。

  因為今天的時間的關係,關於周文王姬昌的這段歷史,詳細的內容我們還是要留待下一節課再來分享,《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裡面所講述的故事跟公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周朝開國之初,除了有像古公亶父、周文王和周武王這樣賢明的君主,以仁愛之心來對待天下的百姓之外,這個時期也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三太」,也就是「太姜」、「太妊」以及「太姒」。這「三太」,我們現在中國人稱妻子為太太,是從這裡來的,實際上就是周朝的三位賢德的婦人太姜、太妊還有太姒。這個時期正是因為有了文武、周公以及三太的輔佐,所以周朝才能夠享國八百多年,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那真的是開國之初這些君王,以及他們的夫人所積累的德行太深厚了,甚至於師父上人的老師方東美先生也特別強調《周禮》的重要性,如果周朝世世代代都能夠尊奉《周禮》的原理、原則,可能到了今天都還是周朝的天下。

  究竟周朝時期的這些明君聖主他們是有什麼樣的德行,能夠把朝代維繫到八百多年不衰,能夠奠定這麼深厚的基業?關於這段歷史我們就留待下一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做分享。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