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學習恩師好榜樣 感謝恩師教化我(系列專題講座之四)——看破得清淨 放下得自在 (第一課)  

劉素雲老師  2021/11/21  六和小院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上一節課在和大家交流的時候,提到了香根·拉馬交活佛,到哈爾濱去,帶領我們去逛哈一百,買了一個龜。

這個龜就是這個樣子的,上一節課因為忘帶來了,沒給大家看。這一節課沒講之前,先給大家看看這個龜。這個龜就是這個樣子的,我說是玻璃的,說錯了,不是玻璃的,它是一種樹脂做的。這個正面就是這樣的,然後側面看就是這個樣子的,下面就是這個樣子的。現在看這個龜,還好像是活著一樣,就是這樣的一個龜。

當時我們是去了十幾個人吧,師父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請了一個。上一次我跟大家說了,現在呢才找到答案,那就是師父在暗示我們,他要歸位了。但是當時我們不理解,不知道為什麼師父要讓我們買這樣的一個龜。

這一節課我們接著往下交流,這是第四個專題。第四個專題是:「看破得清淨 放下得自在」。這個專題,可能要講三節課,這是這個題目的第一節課。

師教六字法

真的受用了

看破放下後

清淨自在啊

上淨下空老法師的學佛基礎,是在章嘉大師那裡奠定的。第一次見章嘉大師,老法師向大師請法:怎樣能夠更快契入佛法?在靜坐了半個小時之後,大師說出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就是這六個字,奠定了老法師學佛的基礎,這六個字,就是章嘉大師傳給老法師的「法」。大師讓老法師把這六個字做六年,老法師做了六十多年,時至今日,老人家還在做。老法師的清淨是怎麼得來的?是看破得來的;老法師的自在是怎麼得來的?是放下得來的。大師的六個字,傳了一個法,成就了一位聖僧。

這六個字,我們聽了多少年?說了多少年?不說天天掛在嘴上也差不多。我們成就了嗎?成就了什麼?我們也成就了,成就了六道輪迴。我這樣說,可能有人不願意聽,可事實就是這樣。為什麼會是這樣?因為我們看不破,放不下。看不破、放不下後面跟著的一定是煩惱、憂慮、牽掛……,仔細想一想,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經歷,或現在正在經歷?至於將來是否還要繼續經歷,那就要看我們能不能看得破、放得下了。真能看破,便是哈哈大笑,這是黃念老說的。

老法師經常將一副對聯和大眾結緣,這副對聯的上聯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下聯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二十個字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上聯十個字是講的佛心,下聯十個字是講的佛行。其中「看破放下」四個字即來自當年章嘉大師的親口教導,老法師六十多年來一直在踐行著這四個字。這二十個字的對聯是老人家一生學佛的感悟,他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全部內容不離這二十個字,其中「看破放下」這四個字是入佛門的關鍵,也是學佛成佛的關鍵。

學佛難嗎?成佛難嗎?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如果說難,難在哪裡?

難在有人把佛法整得神神祕祕的,今天這麼的,明天那麼的,今天整出個新花樣,明天又整出個新花樣,真是花樣翻新!可是就有那麼一些人,只要有新的花樣出來,他們就像飛蛾撲火一樣撲了過去,其結果是自斷了法身慧命,真是可憐憫者,痛心啊!

還難在有些人學佛了,十幾、二十幾年,甚至學了三、四十年了,至今還沒有找到學佛的正道,就像大瞎蠓一樣到處亂撞。想一想吧,還有多少時間留給你撞啊?光明大道、一生成佛之路就在眼前,你為什麼不走呢?

還難在有些人心氣很高,想當通家,不想當專家。他不知道通家不能成佛,專家能成佛。這裡要說明的是,專到極處就通了,而且是一切都通了,這個通家才是真正的通家。有人想閱藏,我聽了有點訝異,我不敢嘗試,我還是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吧。根性不同,選擇自然不同,一切隨緣吧。我仔細想了想,還沒想出哪一位祖師是閱藏成佛的。

還難在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不知道自己這一生想要什麼?有的人是奔著「有求必應」這四個字信佛的。看看我們周圍的信佛人,無所求的、或專求生淨土的,能找出幾個人來?大多數人都是帶著各種各樣的「求」信佛的,這純屬迷信。他們不知道佛是覺悟了的人,我們信佛學佛,就是要做像佛那樣覺悟的人。要正確認識和理解「有求必應」這四個字的真實意義,如果你誤解了、錯解了這四個字的真正意義,你會謗佛謗法的,謗佛謗法是造地獄業。切記不能從佛法中得一點個人的好處,應無所求。求開悟、求清淨、求得三昧、求一心不亂、求神通等等,都是求,與「無求」是相悖的。學佛是減法,不是加東西,你本來是佛,還加什麼?再加就是魔的東西了。

如果說學佛成佛不難,不難在哪裡?

不難在大道至簡,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念佛成佛的至簡大道。

上海下賢老和尚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不換題目不拐彎,他成就了。他用他一生的行誼,為我們印證了念佛成佛是一條殊勝的一生成佛的至簡大道。老人家不識字,一輩子沒聽過經,沒念過經,沒講過經,也沒做過一次經懺佛事。他相信老師的話,遵師教誨,一句佛號老老實實念了九十二年。對於這句佛號,他從來沒有懷疑過,沒有間斷過,沒有夾雜過。他用事實告訴大家,大道至簡,念佛成佛不難。他把念佛成佛做出來給我們看,這是最具說服力的。老人家堪稱是一部活的《無量壽經》。

海賢老和尚

世人好榜樣

一句阿彌陀

回歸極樂邦

一經一註一佛號為我們詮釋了大道至簡。一經指的是《無量壽經》,一註指的是黃念祖老居士的《淨土大經科註》,一佛號指阿彌陀佛佛號。現在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大多是依此來修行的。

令人欣慰的是,愈來愈多的同修認識到了這句阿彌陀佛佛號,是真言中的真言,是如來第一大法。

這句佛號總持一切佛。念一句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全念到了,一個不漏。

這句佛號總持一切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法門,都在這一句佛號裡,一法不漏。

這句佛號總持一切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都在這一句佛號裡,三藏十二部一部不漏。

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無量功德的結晶和精華,它是頂尖的頂尖。執持一句佛號,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決定成佛。大道至簡,越是大道越是至簡。

一經一註一佛號

快速穩當成佛道

一生堅守不換題

西方極樂去報到

祖師大德為我們印證了大道至簡。淨土宗的十三代祖師都是念佛成佛的,無一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淨宗初祖慧遠大師建東林念佛堂,會下一百二十三人,個個念佛成佛。這是念佛成佛、大道至簡的突出例證。

從佛門戒律看大道至簡。世尊入般涅槃前,為我們說了四依法,並告誡弟子,「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戒是什麼意思?老法師關於戒的解釋最明白、最貼切、最易懂、最易行。老人家是這樣說的:佛陀的教誨落實到生活,就叫做戒。換句話說,守規矩就是守戒,守國家的規矩,守家庭的規矩,守公司的規矩,守佛門的規矩,守道場的規矩等等,你不犯規矩就是守戒。

關於戒律,釋迦牟尼佛一生所教所示現的,總不外乎三福、六度、三學、六和、普賢十大願王。這五個科目包括圓滿的佛法,也包括圓滿的戒律。不但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教誨都離不開這個總的原則。如果我們一生謹守,絕不違犯,這就是持戒,這就是守戒。如果我們拿所有的戒條對照一下,沒有一條不在這五個科目裡,這五個科目統攝釋迦牟尼佛說的三聚淨戒,全包括在其中了。我們從佛門戒律裡,再一次印證了大道至簡。

三聚淨戒世尊說

五個科目全包括

大道至簡不繁雜

一一落實在生活

古今往生實例為我們印證大道至簡。

諦閑老法師的弟子鍋漏匠,師父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老老實實的念了三年,成就了,站著往生的。而且走後站了三天,等師父來給他安排後事。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師,在開法會期間,預知時至往生極樂。宋朝的瑩珂法師,十年壽命不要了,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去了。東林念佛堂一百二十三人個個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淨土聖賢錄》裡還有許多這樣的實例。

再說說近一點的、我們身邊的實際例子。從二OOO年到現在二十年時間裡,我親身經歷的往生極樂世界的實例有近二十例吧。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歷的,不是道聽塗說的。這些人都是念佛往生的。這兩年,我們送往生的劉明華老菩薩、董樹珍老菩薩,就是近期念佛往生的最佳代表。他們往生,都不是一個人去極樂世界的,他們度眾無量,無量無邊的眾生和他們一起往生極樂了。

這條大道這麼簡單、這麼易行,這麼容易成功,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凡夫成佛一念間

大道至簡是真言

莫把成佛複雜化

成佛關鍵是放下

今天和同修們交流的題目是:看破得清淨,放下得自在。下面,我想給大家介紹幾位看破放下的典範。

第一位: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他是古印度釋迦族人,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的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在佛教記載中,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誕辰日。他的前身是「聖善慧菩薩」,住兜率內院,為諸天說法,作「後補佛」。

待功行圓滿,觀機成熟,也就是五種緣成熟了。哪五種緣呢?

第一種緣:眾生緣。就是說,他和眾生的緣成熟了。如果這個緣不成熟,他也下生不了。

第二種緣:生時緣。什麼時候下生,這個緣也得成熟。

第三種緣:地點緣。在哪兒下生成佛?

第四種緣:國家緣。在哪個國家示現成佛?

第五種緣:父母緣。誰做他的父母?

同修們可以想像到,佛出世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五個機緣都成熟了,才能下生成佛。他的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淨飯王的王后摩耶夫人多年不孕,令淨飯王很是憂慮。有一天,摩耶夫人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隻六隻牙的白象融入了她的體內,感到非常喜悅。這就是白象托夢,摩耶感胎。

摩耶夫人要分娩了,依當地習俗要回娘家待產。回天臂城娘家途經藍毗尼,在稍作休息時,於無憂樹下生下了太子。大地光天妙樂,百花齊放。太子生下以後,足踏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太子誕生五日,婆羅門權威學者為他命名,起名「悉達多」,「悉達多」是成就一切的意思。太子誕生七日,母親摩耶夫人生天。太子是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養長大的。

太子出生以後,阿私陀仙人曾經預言,太子將來一定要出家。為了斷太子出家的念頭,在悉達多十七歲的時候,淨飯王給他娶了表妹耶輸陀羅為妻。耶輸陀羅美貌賢淑,淨飯王想,太子有嬌妻日夜陪伴,應該不會出家了。

太子雖然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這些都是世人魂牽夢繞、日思夜想想要得到的,尤其是王位的繼承人,這個地位是人間至高無上的。可是太子不是需要這些東西,他不需要這樣的生活。

他常常沉思,他在想什麼?他在想四種姓的不平等。當時的印度是以姓劃分為四個階層,這四姓是:

婆羅門:古印度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權威。

剎帝利:是被尊重的王族。

吠舍:指一般工農商階級。

首陀羅:是最底層被人使役的奴隸。

王宮的生活不能使太子心情舒暢,他向父親請求要遊觀四個城門,父王應允。太子出東門見到了老人,出南門見到了病人,出西門見到了死人,出北門見到了修行人。他見到了人的生老病死,深深感到了無常的催迫,這些是他在皇宮裡從來沒有見過的。他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人間生老病死這四大苦,是每一個生命都無法逃避而又必須經歷的。為什麼會有這些痛苦呢?這些苦從哪裡來的?太子決志出家求無上道,解脫生死,救度眾生。

太子懇求父王允許他出家修道,淨飯王堅決不允。太子向父王再請四願,哪四願?一者不老,二者無病,三者不死,四者不別。如果父王能賜給他這四個,他就斷出家之願。父王無言以對。即於當晚,太子騎上他的白馬,離開了王宮,人如明月,馬似白雲,十九歲的太子踏上了追求痛苦的解脫和人生真理的無上大道。

求道之路是艱辛的,意志堅決的太子為求真理四處訪道,但都讓他大失所望,於是他由外求改為內行,在苦行林裡六年苦修。他面色枯萎,肌消骨露,每天只吃一麻一麥。經過六年苦修,仍然沒有得到解脫。這時太子覺悟到,身心本一,心淨方能解脫。太子接受了兩位牧羊女難陀和波羅供養的乳糜,恢復了體力,繼續追求真理。

伴太子一起修行的五位侍者憍陳如、阿舍婆誓、摩訶跋提、摩訶男俱利、十力迦葉,誤以為太子接受牧羊女供養的乳糜是道心已退,於是這五個人一起離開了太子。太子立下誓願:得成佛道,先度五位侍者。

太子端坐在伽耶山金剛菩提樹下,立下誓言:「不成佛道,不起此座」。他的這個誓願,諸天讚歎歡喜。天魔怖畏恐懼,施盡媚惑威嚇,太子不為所動。

公元前五一三年十二月八日黎明前,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仰觀明星,豁然大悟,眾生本有如來智德,奈妄念迷著,不能證得。從此眾生得救,悉達多太子成為萬世至尊的佛陀。四大天王到龍宮取來一個缽,化一成四,呈獻佛陀,以供佛陀盛物所用。佛接過來以後,神通合四成一,此後持缽接受人天供養。

佛陀成道之後,世人不認識,沒有人請法,佛即將入涅槃。五不還天的天人知道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現成佛了,於是化作世間人向佛請法,懇請佛陀普施甘露法雨,滋潤眾生田。佛陀應請,法筵廣開,乃有了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五時說教。這就是梵天請法,甘露門開。

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五時說法:

華嚴時:這是佛成道以後,於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這是度大菩薩的,是度法身大士的。

阿含時:佛陀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說小乘的《阿含經》,這是度聲聞、緣覺的。

方等時:繼阿含後,於八年中說《維摩》、《勝鬘》、《金光明》等諸大乘經,廣談四教,均被眾機。

般若時:繼方等之後,二十二年說諸部《般若經》,強調諸法皆空。

法華涅槃時:最後八年說《妙法蓮華經》,會三乘於一乘。法華之後,佛將入滅,乃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於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顯常樂我淨之義,昭示眾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闡提人亦當成佛。

五時說法有一首偈頌:

華嚴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

法華涅槃共八載

佛陀成道以後,開始了四十九年不間斷的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活動。

今天,是我第二次給同修們講釋迦牟尼佛的故事,不知同修們聽了有何感悟?從佛陀究竟、圓滿、徹底的放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偉大;我深深感受到,佛陀,至高無上的佛陀!為什麼這樣說?大家想一想,有誰能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佛陀!除了佛陀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幫助眾生解決這個問題。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演的「放下」之法,你看明白了嗎?放下便是,便是什麼?便是佛!唯有放下才能成佛,你放下了嗎?

在這裡,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放下得自在的故事:

唐朝有一個龐蘊居士,這是一位大富長者。一家人修學佛法,個個修行證果。這是在家菩薩為我們所做的示現。他學佛明心見性了,他把家裡的金銀財富裝在了一條船上,把船劃到長江中心,把船打破,讓船沉到江底,他統統不要了。

當時有人問他:龐居士,你這些東西不要了,為什麼不拿去救濟貧窮之人呢?他回答說:「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同修們,幾個人知道無事的好處?我們每每是喜歡多事,喜歡沒事找事,無事找事就是自尋煩惱。龐居士的這句至理名言,「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你記住了嗎?

對於龐蘊居士的這個舉動,有幾個人能夠看得明白?有人問財產沒了,他靠什麼生活?他每天編草鞋,賣幾文錢,沒有絲毫牽掛,沒有累贅,真得大自在了。龐居士是在教我們放下,放下得自在!

龐居士身心自在,沒有絲毫負擔,這才是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

他要走了,但他不說出來。有一天,他對女兒說:你出去看看,現在是什麼時辰?那時候沒有鐘錶,所以要看太陽估計是什麼時辰。

他的女兒知道父親想往生了,就在外面張望了一下,回來告訴父親:還早!而女兒自己站在外面往生了。龐居士看見說:「這個丫頭,害我要晚幾天走,還要給你料理後事。」所以,女兒聰明,知道父親要走了,她就先走。

這為我們說明,放下之後,果報如是,得大自在。這樣的人是真正信佛,他們完全回歸到自然,回歸到自性。不用言教,而為我們表演一家人生死自在,說去就去,一點掛礙沒有,何其難得!

今天就交流到這裡,感恩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