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16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二頁第二行開始看起:「坐朝問道,垂拱平章」,今天我們就從這一句經文開始學起。「坐朝問道」,什麼是坐朝呢?這是指君王端坐在朝廷上,叫做坐朝。賢君身坐在朝廷當中,來探討治國之道,這一段歷史,它有一個變遷的過程。在秦朝之前,也就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的這些朝代,在上朝的時候,君臣上下都是站著的,沒有座位。君王站著,群臣也跟著站著,在秦朝以前稱作「立朝」。「立」是站立的立,也有寫作「蒞臨」的蒞。

  在《禮記·曲禮》當中談到,「立官刑法」,立官所指的就是做官,做官上朝的時候都是站著的。等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秦朝,從這時候開始就有了「坐朝問道」。所以無論是君,還是臣,大家都是坐著談,來商議國家的大事。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以前站著談,跟秦朝之後坐著談,時間上就會有一些差別,坐著談就會談很久,這是秦朝之後的規矩。這種情況是在什麼時期開始又發生了改變呢?在宋太祖趙匡胤當政的時期開始又產生了變化,變成了「君坐臣立」的規矩。也就是說上朝的時候,皇帝坐著,而這些文武大臣都站在下面,這樣的情況是從宋朝的時代開始發生了這樣的改變,這是「坐朝」。那什麼是「問道」?問道就是指的,這些君王跟大臣們共同來商議為政的道理,這裡的「道」就是指的道理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垂拱平章」。「垂拱平章」這一句經文的意思就是,「垂衣拱手,無為而治,天下太平,政績彰明」的意思。我們知道古人身上所穿的衣服,兩邊的袖子都是很長的,就一直垂下來,「垂衣拱手,無為而治」,這是「垂拱」。「拱」字就是兩手合抱在一起,這是垂拱這兩個字。那什麼是「平章」呢?平章指在治理和處理政務的時候,是有條不紊的,因此就感得「天下太平,政績彰明」。「章」是彰明的意思,彰顯,政績彰明。「平章」就是他治理政事都有條不紊,把這些國家的政務全都是處理得井井有條。這就是這一句經文:「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下面我們開始來跟大家介紹「道」字。《千字文》,因為這一部蒙學的經典,它是由一千個不同的漢字所組成的,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也會把一些文字學相關的內容融進來,讓大家了解有一些漢字最初在造字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形體,蘊含著什麼意義。讓大家對於中國傳統的漢字有一個更加形象、感性的認識。我們來看一下「道」這個字。道字我們會看到它金文的形體,以及簡帛文字,還有小篆的形體。

  首先看金文的「道」,金文就是鐘鼎文字。這是在夏、商、周時期,刻在鐘鼎銅器上面的一些文字。金文的「道」,在《正中字典》當中就有列舉了兩個不同的形體。第一個道字,林義光先生認為,在《說文解字》當中就有談到:「道,所行道也,從辵首」,行就是行走,所行走的道路就是「道」字。作為既是會意字又是形聲字,「道」是由兩個部分所組成,在它左側,我們常常說「走之旁」,走之旁在部首來說叫做「辵」,辵是二百一十四部首當中的一個。「道」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右側的「首」,首先的首,而首也是形聲字的聲旁。所以「辵」是它的形旁,而「首」則是它的聲旁。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所向的意思。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一點,所謂聲義同源的概念。也就是作為漢字,雖然它的聲旁主要是跟它的讀音有關,可實際上在造字之初,聲義同源的概念,就是它除了跟讀音有關之外,它所代表的意義也跟這個漢字是相關的。而我們再來看《正中字典》當中所列舉的第二個金文的形體。這個金文的「道」字,李敬齋先生認為,在《爾雅》當中對於「道」有這樣的解釋,「一達謂之道」。「一」就是一二三的一,「達」是到達的達,這個叫做「道」。它是一個會意字,從「行」,我們看金文的形體,它上面有個「行」,下面有一個「止」,「首」則是它的讀音,首聲,這是金文的形體。

  再來看小篆,小篆的「道」字,我們從形體上看就非常的明顯。它的左側是一個「辵」,是它的部首,右側則是「首」。所以小篆的道字,它就是由「辵」跟「首」這兩個部分所組成的,而「首」則是它的聲旁,「辵」是它的形旁。「辵」就是長行的意思。而「首」是什麼呢?首所指的是,「面之所向,行之所達」。一個人他常常走在面之所向,與行之所達之途,這個道路上,這個道路就是「道」字的意思。所以我們在《說文解字》當中就會看到,「道」字的本義就是作,「所行道也」,所走的道路,也就是由一個地方要到達另外一個地方,所要經過的路,就叫做「道」。那這就是在《說文解字》當中,為我們所詮釋的「道」這個字的意思。

  剛剛這是對於「道」這個字的字形的分析,我們看到它的形、音、義,作為名詞,它的第一個義項就是「路」,也就道路的意思。《荀子·修身》當中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也就是這個路還是要靠人去走,如果你沒有邁開雙腿去往前走的話,即使路途再近,你也是沒有辦法到達想要去的一個地方。「道」還有一個意思叫做「一定不變之理」,叫做道。比如說在《禮記·中庸》當中就有一句經文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個「道」是什麼意思呢?是指的一定不變之理。如同朱夫子在註解當中所說:「道者,日用事物當行之理」,這是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所應該要去落實的準則。就比如說在五倫關係當中,作為君臣、父子等等,每個人在各自的角色當中,都有他一定要履行的職責與義務,這個就稱之為道。這是我們從道字的字形、字義等方面來跟大家做一下分享。

  接著我們再來看下一個字,每一句的經文,我們都是八個字、八個字的講。但是,在解釋這個字的形、音、義的時候,還是有選擇性的,挑選的來跟大家分享。從前在聽有的老師在講解《千字文》的時候,也有老師是完全按照《說文解字》,這《千字文》一千個字,就一個字一個字地按《說文》來講解。那我想這也是一種講解方法,但是因為我們所學《千字文》的過程,也會兼顧到它的義理,或者是歷史的典故等等,所以在文字的解說上,是挑選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文字,再來解說。否則這一千個字都這樣子來分析形、音、義,就會有一點繁瑣。當然如果同學們對於甲文、金文和小篆的形體,以及它的意義感興趣,我們也可以自己去查詢。《千字文》一千個字,有感興趣的同學就可以一個字一個字地去查找,它過去的形體以及它所代表的意義,這也是相當有趣的學習過程。

  來看一下「拱」字,「拱」這個字在《正中字典》當中,列舉的金文的形體有兩種。金文的形體,它的形狀非常的明顯,它像什麼呢?就像兩隻手把物品拱在中間這個樣子,這就是拱。到了小篆的形體,我們就會看到「拱」字,它就發生了一些變化。原本金文的形體,它大概就是小篆右下角的部分,就是兩隻手拱物品的樣子。可是到了小篆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個字就增加了很多內容。

  它由幾個部分組成,首先是左側的「提手旁」,還有右側的「共」,這就形成了一個形聲字。左側的「提手旁」是它的形符,而右側的「共」就是它的聲旁。那「拱」字在《說文》當中是怎麼解釋它的本義呢?「拱」字的本義作「斂手」,斂就是收斂,手就是我們左右兩隻手的意思,所以它還是跟手的形體離不開的。金文的時代,它直接就是兩隻手拱著物品的樣子,到了小篆的形體當中,它的本義是「斂手」。那什麼叫斂手?斂手的意思是把兩隻手合在一起,放在胸前來表示恭敬的意思,對別人表示敬禮,這個叫做拱。所以「斂手」就是兩隻手合在一起放在胸前,我們有看過古人行禮的那個樣子,就是斂手的這種行法。

  再來,「拱」字的聲旁,就是右側的「共」,這是個多音字,既念「供」,也念「恭」。聲旁它有「合」的意思,所以形旁跟聲旁合在一起,拱字就有「合兩手」,兩手合在一起向人致敬的意思,就叫做拱。因此「拱」這個字,它作為名詞,排在第一位的意思就是「拱手為禮」,這是拱字。我們如果了解它的金文跟小篆的形體,對於這個字,就會有一個更加形象的認識。

  我們今天學習了這一句經文,「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我們對於所謂的「道」,以及作為君王統治天下,究竟要履行什麼樣的道?對於這個「道」字,要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師父上人在二○○五年,就曾經在馬來西亞參加過一場和平論壇,在這個論壇當中,師父上人特別強調了仁慈、博愛、教育的重要性,這其中就有談到「道」字。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他對於孔孟學說以及大乘佛法是非常讚歎的。那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究竟有什麼可貴之處呢?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孔孟學說以及大乘佛法的精髓都在於肯定「人性本善」,所以要用仁慈、博愛來化導一切的眾生,能夠「化惡為善,化敵為友,化冤為親,化迷為悟」,乃至於能夠「化凡為聖」。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神聖的典籍,在這裡面有許多的經文,都能夠給我們非常深刻的啟示。比如佛經當中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還有孔孟學說強調,「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乃至於像天主教都教人,「要愛我們的敵人」。所以師父上人通過各個宗教的這些經文,特別強調要化解衝突和恢復和平要依靠什麼呢?要依靠聖賢、倫理、道德、仁慈、博愛的教育,用這種教育來化導一切的眾生,才能夠真正的實現化解衝突,恢復和平。

  而中國人在五千年前,聖賢所教導世人的主要是五件事。我們在前面的課程,學習了許多古聖先王的施政以及教化,大家對於這五倫、五常的教育理念,應該都有很深刻的印象。中國的古聖先賢教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兄弟有序、以及朋友有信」,主要就是從這五個方面來教人。那什麼是「道」呢?道就是指的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這是人道,也就是人跟人之間自然所形成的關係,這並不是哪個人特別去發明製作的。中國人常常會說到「道德」這兩個字,那究竟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呢?「道」是指大自然的法則,如果能夠遵循自然的法則而不違背,這就是德。中國的聖人提出了八德,這八德也有兩種說法,「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稱為八德。這八德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所以把這兩種說法合並在一起,師父上人就把它歸納成了,「孝悌忠信,仁愛對待,禮義廉恥,和平共處」。這是古聖先王用倫理、道德教化一切眾生的宗旨,而這些古代的聖王,不但是以此來作為立身處世的準則,同時也是把這個作為和睦家庭,安定社會,以及教化一切人民的基礎。

  我們在前面的課程也是剛剛學過了商湯王,還有周武王,以及堯舜的時代這些君王的事跡。其中在商朝時期的湯王就是一位聖人,你看湯王就曾經說過:「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天下人有罪,是罪在我一個人。為什麼他會這樣說呢?因為他是一位君主,而人民之所以會犯罪,這是因為君王沒有把教育辦好,你看這是一位聖人說的這樣的一句話。那我們再來反觀,在一個家庭當中也是如此,如果家庭的成員,有人做得不好,作為家長就要反省,這是我作為家長本身有了過失,是自己沒有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沒有把家裡人教化好,他就不會去怪罪這些兄弟姐妹。

  因此我們要是了解了事實的真相,就會覺悟到,你看家庭不和,乃至於社會的動亂,都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做好,沒有為社會大眾做出好的榜樣,這一切過失,都願意自己來承擔。師父上人特別強調,這就是聖凡的區別,聖凡不同之處就是在這裡。你看一般的凡夫,他的心態都是怎麼樣?一般的凡夫覺得有罪過都是別人的,有好處是我自己的,實際上這是大錯特錯,沒有比這個錯還要嚴重的了。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釋迦牟尼佛,還是孔子、孟子,乃至於古今中外的這些聖人,都是教導我們要「反求諸己」,也就是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必定是檢討自己,而絕對不是去責怪別人。你看湯王所說的這句話,「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任何一個團體不好,作為領導人來說,他會反省這是自己的過失,是自己沒有把它做好。所以作為領導人,他的責任就有「君、親、師」這三個方面,能夠把「君、親、師」做好,這就能夠把整個團體真正地帶向和睦與和諧。

  所以我們今天學習這句經文,「坐朝問道,垂拱平章」。究竟「坐朝問道」,所問的是什麼「道」呢?那我們通過前面的課程,學習這些古聖先王的生平跟歷史,就會發現這些君王真的都是以身作則,而且非常重視對於老百姓的教化,都是以仁愛之德來教化天下。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也是強調了仁慈博愛的重要性。你看這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最根本的就是「仁慈博愛」這四個字。它的目的是在哪裡呢?宗教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教化眾生「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共存共榮」。這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聖賢、佛菩薩這種仁慈博愛的教育,對於化解衝突,促進和平的重要性。

  接下來關於「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我們在這裡也要跟大家分享《雍正皇帝上諭》當中所講的一些重要的內容,以及這裡面還有一段公案。實際上《雍正皇帝上諭》收在我們《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是在第七冊,《佛說十善業道經》的前面就是《雍正皇帝上諭》,所以我們之後還會比較系統地來學習這個課程。今天因為我們學到了這句經文,「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所以就引用《雍正皇帝上諭》當中的一段內容,此外就是宋文帝跟侍中何尚之的一段對話,就更深入地來了解所謂「坐朝問道」,古聖先王所關心的道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容。

  我們來看一下《雍正皇帝上諭》這一段文,這一段文是在《佛說十善業道經》經文的前面,有清朝時期雍正皇帝的「上諭」,上諭就是皇帝的訓詞。在前一段時間,我們剛剛學完了英國漢學院的課程,《漢學工具書——開啟四庫的鑰匙》,通過這個課程,我們也了解到,像清朝時期的許多君王,他們都是佛門的弟子。像康熙、雍正、乾隆這是清朝非常鼎盛的時期,那他是如何來治國平天下的呢?他們都是用佛陀教育的理論、方法來治國平天下。比如說他們常常禮請這些儒、釋、道的高人到宮廷裡面講解儒、釋、道的經典,這就是一個例子。所以這個時期的君王,他們對於儒、釋、道的聖賢教育,都是非常尊重的。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朕」在古時候是一切人的自稱,就是「我」的意思。到秦始皇的時代,才變成了皇帝的專稱。所以「朕惟」就是我認為,我以為。「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三教指的就是儒、釋、道這三家的教學。「教」就是教化,教育的意思。「教」是行為,教是因,「化」則是結果。我們接受儒、釋、道聖賢人的教導就會產生變化,這變化是化惡為善,化迷為悟,以及化凡為聖。「覺民於海內」,「海內」指的就是中國,在中國推行覺民的教育,教導眾生覺悟。「理同出於一原」,也就是儒、釋、道三家聖賢教育,它理論的根據、來源是相同的,都是以孝親尊師作為基礎。雖然它的說法不同,方法有差別,但是它的方向與目標都是相同的。所以「道並行而不悖」,你看這一段《雍正上諭》的文就一語點破了,這儒、釋、道三家聖賢教育的宗旨跟綱領。

  「人惟不能豁然貫通;於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這是三教之間,也是因為沒有契入聖賢的境界,不能夠貫通事理,所以產生了互相排斥的現象。「朕以持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則外略行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這就是雍正皇帝對於儒、釋、道三教的看法,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夠豁然貫通,所以在這裡他說出了「亦惟得其平而已矣」,也就是儒、釋、道這三教是平等的。

  這是雍正皇帝,他確實是非常有智慧,實際上比如說在《金剛經》當中就有強調,「世法平等,無有高下」。這世出世間一切法,包括所有的宗教,都是平等的。就如同《雍正上諭》中所說的「理同出於一原」,它都是心現識變的。究竟邪跟正從什麼地方來分呢?師父上人特別為我們指出來了,跟法性相應的是正,反過來就是邪。那我們自己一念善心是正,如果一念的貪、瞋、癡就是邪。所以邪正在自己本身,我們一念惡,是妄想、分別所變現的;一念善,是正知正見所變現的。妄想跟正知正見,它是一不是二。而儒、釋、道這三教都是教人轉迷為覺。迷了就是六道三途;覺悟則是四聖法界,一真法界。迷了,果報很苦;如果覺悟了,果報就很樂。因此如果能得其平,如果用清淨、平等心來看,「則外略行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雍正皇帝的上諭這一段講得多麼好。因此真正通達明了,就不會在乎形式。而是注重它的內涵與實質。

  再接著看下面的這一段上諭的文,「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導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誘掖獎勸,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前面「夫」,它是一個語助詞,是一個發語詞。「五戒十善」是修學佛法的基礎,也是做人根本的所在。它的目的在哪裡呢?五戒十善的目的是在「導人於善也」,也就是引導、誘導人向善。戒跟善,雖然它在形象上相同,但是果得是不同的。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的前四項,同樣也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兩個看起來好像相同,但是果報是不同。因為五戒,是自己發願要接受佛陀的教誨,所希求的是清淨心,也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但是修十善,並不是發這種心,它希求的是福報。「五戒」一定是要在佛菩薩面前受的,「十善」就不需要。所以這兩者的方向、目的是截然不同。「戒」能斷掉貪、瞋、癡、慢、疑,但是「善」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吾儒之五常百行」,「吾儒」是指的儒家。「五常」包括了仁、義、禮、智、信。這是中國人教導子弟處世待人接物的常規。仁就是不殺生;義是不偷盜;禮是不邪淫;智是不飲酒;信是不妄語。所以仁、義、禮、智、信和五戒是非常的接近。我們看到「仁、義、禮、智、信」五常,首先就是仁,仁就是仁慈,所謂「仁者無敵」,如果有敵對這就不仁慈。聖賢人教導我們不能夠與人作對,即使他輕視我、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我也絕對不能夠有報復的心理。所以五戒跟五常,這就是世出世間,大聖大賢,善惡的標準,能夠符合這個標準才是善。假如說我們的思想、見解跟行為,違背了五戒五常,那就要趕緊把它修正過來。下面說「百行」,「百」是形容多,不是說就是一百條,「行」則是行為。不管是誘導、獎勵還是勸誡,這都是引人為善。所以儒、釋、道這三教的宗旨,「理同出於一原」,這是因為眾生的秉性根基不相同,所以才有儒、釋、道這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是雖然它的方法跟形式不同,但它的方向跟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同歸於善。

  接著我們看下面這一段文,《雍正皇帝上諭》當中引用的一段公案。我們用這個來對照今天所學的這段經文,「坐朝問道,垂拱平章」,就能體會到古聖先王他們真的是非常用心的,在探討如何來治國平天下的方法。「昔宋文帝問侍中何尚之曰:『六經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則吾坐致太平矣』。」這一段是宋文帝問侍中何尚之的一段話。「六經本是濟俗」,這六經所指的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這是六經,是儒家重要的典籍。而它的教學宗旨是「濟俗」,是端正社會風氣。「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為指南」,若是講到心性之學,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則是以佛經講的最為透徹。「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則吾坐致太平矣」,「淳」是真誠心的意思,而「此」所指的就是五戒十善,也就是全國的人民都能夠用淳真誠的心來學習五戒十善,接受佛陀的教誨,宋文帝說,我就能坐致太平,什麼事都不必操心了,也就是我們《千字文》經文,「垂拱平章」。

  上面這是雍正皇帝舉了宋文帝的一段話,雍正皇帝除了讚同宋文帝這段話之外,他也學習這種做法,所以我們看到在歷史上記載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代,宮廷當中天天都讀誦《無量壽經》,講解《無量壽經》,用《無量壽經》來治國。這是他們的智慧。

  我們再看何尚之是怎麼回答的,何尚之回答,對曰:「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這就是「垂拱平章」的意思。何尚之回答宋文帝,他說,「百家之鄉」,比如說一家有四口人的話,那一百多家就是四百多口人。「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只要有十個人持五戒,那十個人忠厚、淳樸、謹慎,他就能夠感化整個鄉裡的人。「千室之邑」,這就是有一千戶人家的城市,在這樣的城市當中,「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有一百個人真正能夠依「十善業道」來修學,就會有一百個人和睦待人,所以就能感化這個城市。在歷史上,像舜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佛家教學基本上跟儒家完全相同,「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三句要落實在「十善業道」。佛家把孝講得更深廣,就像《菩薩戒經》當中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意思就是要孝順一切眾生。我們看誰做到了?舜王做到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像在新加坡,從前我們去新加坡聽師父上人講經的時候,就曾經見過許哲女士,你看許哲女士她也做到了。她不僅影響了新加坡,還影響了整個東南亞,甚至更廣大的地區。所以只要堅持,一個好人他就能夠產生這麼大的效果,我們要更加相信何尚之所說的話。

  平常我們持五戒,學十善,為的是什麼呢?為的是一切眾生,如果只為自己,這個心量太狹隘了。師父上人教導我們今天要把整個心量放大到整個地球,我們好好的修行,這是為全世界的眾生而修,要給全世界的眾生做出一個好樣子。希望他們從自私自利回過頭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夠為一切眾生設想,而決定沒有自己。「持此風教」,風就是風氣,教是教化的意思,「以周寰區」,寰區指的是國家,「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仁人所指的就是能夠持五戒十善的人。有這麼良好的風氣跟教化,周邊整個國家,全國有千萬戶人家,就有百萬「仁人」,整個國家的風氣就能夠得到改善。

  下面他舉例子來說明,你看「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一個人他能行一善就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人人都能夠守法,刑罰也就止息了,就沒有用處了。在從前這個社會就是儒、釋、道的教育,雖然儒、釋、道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相同的。「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洵」是真實、確實的意思。宋文帝他相信,何尚之他也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只要好好地來推廣儒、釋、道三種教學,確實就可以自自然然達到天下太平。在中國過去帝王的時代,學校還沒有非常普及,他們如何來教化眾生,用什麼方式來教導呢?用道德教育。就是我們現代人說人文教育,也就是教導大眾真正明了人與人的關係,明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以及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三種關係處好,就能夠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能夠給人民帶來幸福。

  下面說:「斯言也,蓋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斯言」是總結宋文帝跟何尚之的對話,目的就是勸全國人民行善,這是治天下之要道,是治理天下國家最重要的方法。我們來對比今天所學的這句《千字文》,「坐朝問道,垂拱平章」,你看君王和大臣之間,他們在討論如何才能夠治國平天下,《雍正皇帝上諭》這段文,以及列舉的公案,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治國平天下。

  下面又有一段是雍正皇帝特別把佛陀教育提出來,「而佛教之化貪吝、誘賢良,其旨亦本於此。苟信而從之,洵可以型方訓俗,而為致君澤民之大助。其任意詆毀,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皆未見顏色,失平之瞽說也。特諭」。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儒、釋、道三家都肩負著社會教育的使命,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歷代,這些執政的帝王沒有不推崇三教的教學,來幫助社會達到長治久安。在《禮記·學記》當中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人民,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教育是最重要的。只要把教育辦好,人民都循規蹈矩,大家都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並且斷惡修善,天下自然就太平。同樣的道理,一個家庭要興旺就要教育好子女,公司的團體要發達,事業要成功,就要教育好員工。所以「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親、師是連貫的,是對所有眾生而講的。

  雍正皇帝舉出了宋文帝跟何尚之的這段對話,總論勸善才是治理天才的要道。而佛法對於勸善的理論和方法,則是說得非常的透徹、周詳。「佛教之化貪吝、誘賢良」,「吝」就是吝嗇,自己有的捨不得幫助人。貪心吝嗇,是一切眾生的病根。有一少一,他永遠都不滿足,這也是三途地獄的根本。所以佛菩薩聖賢都教導我們,一定要把貪心跟吝嗇連根拔除。佛教所說的善,是無私無我,究竟圓滿的大善。佛的教導不但使我們轉惡為善,成為一個安分守己的良民跟賢人,而且它最終的目標是幫助我們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茍信而從之」,「茍」是假設、如果,「從」是依教奉行。「洵可以型方訓俗」,「型方」是模範。如果深信,並且依教奉行,確實可以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訓導黎民百姓,並且轉移社會風俗。「而為致君澤民之大助」,「澤」是恩澤的意思,它還能夠幫助國家領導人布施恩澤於人民。推行儒、釋、道三教的教學,對於國家是最有利的,因此歷代的帝王都是以身作則,都是全心全意地來推行。反過來來說,「其任意詆毀,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皆未見顏色,失平之瞽說也」,「其任意詆毀」是指三教之間相互毀謗,「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這是指儒家批評佛家跟道家是異端,這都是「未見顏色」,沒有見到真實。「失平」是失去公平,「瞽說」是指的瞎說、胡說的意思。社會上一般的人,對於儒、釋、道這三教的教義,因為他不了解,所以妄加的議論,互相的毀謗,這是非常大的錯誤。

  雍正皇帝在《十善業道經》的前面附加了《雍正上諭》這篇文章,等於是序言。從這裡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對於《十善業道經》非常地重視,這個經典我們到《聖學根之根》後面的課程就會學習到。這篇上諭也顯示出《十善業道經》,是推行佛陀教育教化眾生,利益國家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需要人人去實踐力行,廣為流通。

  我們學習了「坐朝問道,垂拱平章」,特別用《雍正皇帝上諭》這段文,來做補充說明。將來我們會學到《十善業道經》,在《十善業道經》當中有一段經文是特別重要,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就是:「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是什麼呢?我們看這段經文所寫的,後面這就是重點:「此法即是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此十善能令一切皆圓滿」。這裡所談到的就是「十善」,我們將來會跟大家共同來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這也是《聖學根之根》課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課程。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請大家接著看《聖學根之根》的第一冊,第六十二頁的第三行,接著看下一句經文:「愛育黎首,臣伏戎羌」。「愛育」指的就是愛護和照顧的意思,「愛」是恩惠、仁德、仁愛。而「育」呢,育所指的就是養育、照顧,這是「愛育」。而「黎首」,「黎」是黑的意思,「首」是頭。在古時候平民百姓,他是用黑色的頭巾把頭包起來,所以「黎首」所指的就是百姓,就是人民,因為他用黑布包著頭。「愛育黎首」所指的就是愛護跟體恤老百姓的意思。

  下一句是「臣伏戎羌」,「臣伏」,人字旁的「伏」跟服務的「服」是相通的,所以「臣伏」指的就是歸順、稱臣的意思。向人稱臣,就是臣伏。那什麼是「戎羌」呢?戎羌指的四方的外族,各地的外族。「戎」所指的就是西方的少數民族,這叫戎。「羌」則是指西南的少數民族之一,古時候叫做「西羌」,他是生活在西南這一帶的羌族。四方的邊疆民族,在古時候,東稱作東夷,南是南蠻,北是北狄,所以四方的邊疆民族,合在一起,就有西戎、東夷、南蠻以及北狄。這是「愛育黎首,臣伏戎羌」。「臣伏戎羌」,指四方各族的人民都會歸附、嚮往。「愛育黎首,臣伏戎羌」,它的意思是,他們愛護跟體恤老百姓,所以使得四方各族的人民都非常嚮往,都來歸附。

  這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如同師父上人常常強調,你看一個領導人他要具備哪三個重要的職責?君、親、師。君、親、師這在孔孟的教育當中,孔孟的學說當中,它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君、親、師這三個使命,就像鼎的三足一樣,是缺一不可的。「君」是領導的意思,任何一個團體的領導人,都有責任領導人民,帶領人民來走向倫理道德,互助互愛的和諧社會。「親」是指一個領導人,有責任像父母在照顧兒女一樣,這樣來照顧下屬,讓他們生活得到保障,這是親。「師」則是教導的意思,也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所以師父上人常常強調,「要肯定人性本善,修身為本,教學為先」。要成德、化民,這是第一樁大事情,作為領導人就具有「師」的使命。必須要教導人民做人處世的道理,教導五倫十義,不能夠違背自然的法則,讓人心有所歸向,而不會茫然失措。

  這一點,像我們前面學習了,比如說堯、舜的生平,還有商湯王、周武王他們的生平事跡,我們看這些國家領導人,真正都把君、親、師在他的一生當中去落實。而實際上我們細心地來思考,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有君、親、師這三種使命。如果人人都能夠在自己本分的工作職位當中,來盡好君、親、師的職責,那麼個人在德業上的成就,以及家庭的幸福,社會和諧安定都是可以做得到的。特別是國家領導人,如果能夠以聖賢道德作為導向,那麼社會和諧,天下太平,這一定是指日可待的。所以師父上人常常強調,領導人他就具有這三個重要的責任「君、親、師」,這是缺一不可的。

  我們來看一下「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首先我們還是來看一下這當中的漢字,先來看「愛」字。「愛」字,在投影片上,大家會看到有《說文》小篆的形體,同時在《正中字典》當中也有列舉了金文的形體。「愛」這個字,先來看金文的「愛」,吳大澂先生他認為「愛」字,它是從「旡」,上面部分它是一個「旡」,「旡」這個部首它有一個意思,在《說文解字》當中有說:「飲食氣逆不得息」,這叫做「旡」,這是「愛」字的一個部首。另外它還有一個組成部分是「心」,在金文當中大家看到左下角有一個符號,那這個符號,它不是手,不是提手旁的那個手,而是什麼呢?而是「心」,心的變文就是這個形狀,這是金文的「愛」。

  小篆的「愛」,大家看一下《說文》小篆的形體,這個形體在許多印章,所刻的印章,如果這個印章是用小篆的形體來刻的話,我們常常就會看到「愛」字,比如說右下角這有一枚印章,這是師父上人常常寫毛筆字所用的「仁慈博愛」。我們看左下角這個字「愛」字,這當中就有一個「心」,心的形狀非常的明顯。小篆的「愛」字,這裡面就有一個心的形狀,那「旡」,旡這是它的聲旁。在《說文古本考》當中解釋「愛」這個字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是「行惠」的意思。「惠」是恩惠,也就是加惠於人的意思,加惠於人,給予別人恩惠,這就是「愛」。也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懷有造福他人這樣的心,有利益他人的心,有利益他人的行為,這就形成了愛這個字它的形體。

  「旡」,旡是「愛」這個字它的聲旁。我們剛剛說過,「旡」這個字,在《說文解字》當中,雖然「旡」它是一個聲旁,它代表著這個字它本身的讀音,可是本著聲義同源的概念,我們也要了解,這個聲旁它自己本身有什麼意義,這對於了解這個字是很有幫助的。那「旡」這個字,在《說文解字》當中就有解釋,它是「飲食氣逆不得息」叫做「旡」,飲食就是吃飯的意思,飲食氣逆而無法喘息,叫做旡,這是旡的意思。而「愛」在《說文》裡面的解釋就是「行惠」,去施行恩惠,去懷著造福人的心,做出一些利益眾人的行為,這就是愛。所以「行惠」這個意思,施行恩惠,它就有「施之不息」,那它跟「旡」這個字的意思是有關聯的。

  剛剛我們詮釋的是「愛」這個字它的字形,再來看它的字義。字義它作為名詞,最開端有恩惠的意思,恩惠叫做「愛」,比如說「甘棠遺愛」,這是我們在《百家姓》的課程當中曾經講過。在周朝時期,這是召公的故事,就有「甘棠遺愛」,「愛」就是恩惠。再來「仁惠之人」也叫做「愛」。比如《左傳》當中記載,子產過世的時候,孔老夫子聽說了這個消息,非常的傷心,並且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古之遺愛也」。這個「愛」字,在《左傳》經文當中,它的意思是指的「仁惠之人」,也就是子產這個人他是一個仁惠之人,對人普施恩德,普施仁德的。

  而師父上人在解釋「愛」字的時候,更是強調「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本性本善,從這裡面流露出了真誠的愛心。而這種真誠的愛心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呢?所謂「人生百日,體露真常」。當一個小嬰孩他剛剛出生的時候,你看這個孩子那種天真無邪的眼神,看著他的父母親的眼神,以及父母看著他的眼神,就能體會到,那眼神裡所流露出來的真誠愛心,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那個善。所以我們看師父墨寶裡面,對於「愛」字的詮釋就非常的深刻:「愛是永離情欲」。那什麼樣的人可以做到真愛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種愛是真愛。那換句話說,只有成佛才能夠真正流露出這種真愛。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愛是從自性性德當中所流露出來的,這裡面不摻雜任何的妄想、分別、執著。

  這是「真如自性法性,自性真心實相」。所以真正的愛只有從真如本性當中所流露出來的,這種愛才是真實永恆的。這個「愛」字我們要把它跟情、欲分開來。就是在於,這裡面他是不是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不是有控制佔有,這是差別很大的。所以當一個人他真正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並且把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時候,這才是真愛。愛是「本善、純淨、純善」,愛是「真諦、生命、永恆」,愛是「上帝、真主、聖靈」。「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因為我們的自性是相同的。我們本來是佛,本來就應當作佛,只是現在被種種的妄想、分別、執著所障蔽,而不能夠讓自性流露出來。當我們的自性能夠真正的流露出來的時候,這自性裡的真愛就顯現出來了。師父上人對於「愛」字的詮釋更加的透徹,更加的深入。

  接下來再來看「育」字。「育」字,在《康熙字典》當中,因為之前師父曾經讓我們查過《康熙字典》裡面對「教」跟對「育」的解釋,所以「愛育黎首」,在這裡我們就用《康熙字典》當中的解釋。「育」字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為:「養子使作善也」,這就是育。我們要強調「善」,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性相近,習相遠」,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就要通過教育,讓孩子把他內心當中本性本善的部分,把它發揚開來。

  《廣韻》的解釋,「育」是養的意思。在《易經·蒙卦》當中說:「君子以果行育德」,什麼是「育德」呢?育德就是「養正之功也」。雪公老人曾經題寫過一幅墨寶,「蒙以養正,聖功也」。在童蒙的時期,如果能對於孩子施以這種倫理、道德、因果的聖賢教育,讓他從小就培養聖賢的根苗,那這種教育就是神聖的功業。這是《易經·蒙卦》當中,註解裡面對「育德」有這樣的解釋。育德就是育養其德,我們要通過童蒙的教育,把孩子本性當中的「孝、悌、忠、信、禮、儀、廉、恥」,讓它生發出來,讓它扎穩根基,這就是教育要起到的作用。《康熙字典》這裡面又有引用,比如說《爾雅》,還有《禮記》等等,這裡面關於「育」有很多經文,都有收錄在裡面,大家可以自己來做參考。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一個字,「臣伏戎羌」,這個「臣」字。「臣」字,在投影片上我們引用的是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等的形體。我們會看到「臣」這個字,它的形體在古時候也是非常有趣。特別是我們要是對於古文字看得多,真的會特別喜歡看甲骨文跟金文的文字形體,為什麼呢?一方面它和造字最初的意義比較接近,再來就是甲文、金文時代的漢字,常常看起來就像一幅簡筆畫,所以看起來是非常的有趣。我們說繪畫方面的這種造型之美,甚至於超過小篆本身。它更加接近於造字之時,所要體現出來這個字最原本的意思是什麼。

  那我們來看一下甲骨文的「臣」字。董作賓先生認為甲骨文的「臣」字,它是「象瞋目之形」,有一隻眼睛,「目」就是眼睛,嗔目之形。「石刻人體有此花紋」,這是董作賓先生對於甲骨文「臣」字的解釋,就像一個人的一隻眼睛,但這隻眼睛是「瞋目」,就是很生氣的時候眼睛的樣子。高鴻縉先生也是跟董作賓先生的見解相同,並且說:「此瞋目之形,故以寄瞋意」。所以最初,「臣」這個字它並不是大臣的臣的意思。「臣」造字之時,是一個象形字,表示一隻眼睛,我們看甲文、金文看起來非常明顯,就是一個人的眼睛,但是因為這個人他很生氣,所以他的眼睛是這樣的一個形狀,不是橫著的,是豎著的。後來它為什麼變成君臣之臣呢?作為君臣之臣的意思是被借用的,被借來用作君臣的臣。那「臣」這個字本身所要體現出來的這種瞋怒、瞋恨的意思,就另外造了一個瞋恨的「瞋」來代表它的意思。所以瞋恨的「瞋」開始通行之後,「臣」它最初造字之時的意思,就慢慢消失了。這是董作賓先生跟高鴻縉先生,他是這樣子來看待甲骨文的「臣」字。

  但是朱芳圃先生認為,甲骨文跟金文的「臣」字,都像是一個眼睛豎起來的樣子,所以他對於「臣」字的解說就有一點不同。朱先生認為,一個人的眼睛豎起來,什麼時候才會這樣呢?眼睛什麼時候才會豎起來呢?就是人的頭,「人首俯,則目豎」。人的頭低下來,俯著的這種位置,這種姿勢,他的眼睛才會豎起來,這是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的一個詮釋。所以這個字就「象屈服之形」,就是從這個時候產生的。古人造字,對於人的形狀的象徵,是說一個人到底用哪一個器官來代表「人」,古人往往會用眼睛來代表,因為眼睛是非常重要的。這不但是「臣」這個字,比如說「頁」,「夔」,還有「首」,都是用眼睛來代表一個人,或者「一頭首」。所以這裡用「一目」,人的一個眼睛來作為「臣」,在這裡也並不奇怪。這是朱先生的觀點。

  關於金文的「臣」字,徐灝認為就「象人俯伏」的形狀,當然也是用眼睛來代表人,人的眼睛什麼時候才會是豎著的樣子,就是當一個人他俯著的時候,「俯伏之形」,這時候眼睛才會豎著。而王筠先生認為,「是人跪拜之形」,意思跟小篆是相同的。我們再來看一下小篆的「臣」字。小篆的「臣」字,就比較像一個人屈服的形體,所以它的本義是「牽」的意思,在《說文解字》當中就是作「牽」,牽引的牽。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作為臣子,他去侍奉君王的時候,他的內心常常都不忘記他的君王,而且臣子在侍奉君王是用一種恭敬之心來侍奉。

  但是章太炎先生認為,《說文》當中所說的:「臣,牽也,事君也,象屈伏之形」。「牽」有引前的意思,「臣」就是初文「牽」,牽引的「牽」字,「引申為奴虜,猶曰纍,曰纍臣」。《書經》當中說:「臣妾逋逃」。《易經》說:「蓄臣妾」。《春秋傳》當中說:「男為人臣,女為人妾」。所以「臣」這個字原本就是「俘虜,及諸辜人給事為奴」,奴就是奴隸,所以它有屈服的形體。它的形應該是橫過來,這個「臣」字應該是橫過來,「臾縛伏地」,前面像他的頭,中間像他的手足,就是被綁著,捆綁的樣子。後面就像是尻,是他的臀部,「臣下兩脛」,他的肢體都被綁起來,所以就「故不分也」。記少儀說:「獻臣則左之」,註解當中說「臣」就是俘虜的意思,是「牽而至」。

  那我們從這裡看,通過《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用的這些文字學家對於「臣」字不同的解釋,我們就可以看出,「臣」這個字古來對於它的解釋,各家的說法差別是很大的。但是《正中字典》的作者他認為,我們在前面所引的,從董作賓先生開始一直到章太炎先生,這幾位學者,他們的說法是比較有道理的。所以他引用在這裡,就是來表示對於他們的觀點的認同。「臣」這個字它最初的意思,當然不是作為大臣的意思,但是它後來被君臣的臣字來借用了。所以一般我們說到「臣」,就是指的君主時代的官吏叫做臣。它是跟「君」相對來說的,比如說《易經》當中有說:「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這裡強調了五倫關係的君臣、父子這樣的關係。又比如說《禮記》當中說:「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我們就會看到這裡的「臣」,它跟「君」是相對而言,所以它就是指君主時代的官吏就叫做「臣」,它跟「君」是相對的。

  關於「臣」這個字的說解,因為古時候這些學者之間他們有分歧,有不同的說法,所以我們就多佔用了一點時間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關於這一句經文,我們下一節課還會繼續來舉出,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所講述的歷史的典故,來幫助大家理解這一句經文,「愛育黎首,臣伏戎羌」。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