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13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二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推位讓國,有虞陶唐」,這一句經文所講的就是「唐堯」跟「虞舜」。唐堯跟虞舜的時代都是「禪讓」的制度,非常的英明而無私,君王的君位並不是傳給自己的家人,而是把君位禪讓給功臣與賢人。「推位讓國」所指的就是唐堯和虞舜的時代,把君王的位置主動禪讓給功臣與賢人,這是「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在這裡「有虞」就是「舜王」的國號,「虞」這個地方是在什麼位置?「虞」傳說中是舜王祖先的封地,它所在的位置就是今天山西的「虞城」一帶,所以談到「有虞」所指的就是「舜王」。

  而「陶唐」則是堯帝的國號,「陶」是用黏土所燒制而成的器物,「唐」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為大家介紹過為什麼堯帝稱作「陶唐氏」?實際上我們看到,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部書當中介紹到,「帝堯陶唐氏」,這裡就為我們講述了,「堯帝」為什麼稱作「陶唐氏」?這是因為他在十三歲的時候輔佐「帝摯」,被封在了「陶」這個地方,所以陶唐的「陶」所指的是山東曹州府的定陶縣,它是縣名,是堯帝的封地。此外他又被封在了「唐」,而「唐」的所在地,我們看《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的注解,就是在「直隷」的這一帶,「直隷」的「保定府」有一個唐縣,所以「陶」和「唐」都是堯帝的封地,是在這兩個地方,因此就稱為「陶唐氏」,他的名稱是這樣來的。

  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我們看到了雪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對於五帝時代的君王都作了介紹,其中「帝堯陶唐氏」,雪公老人分別就「甲乙丙丁」四個方面,來闡述這位古聖先王的生平事蹟,分別是「發明」、「政治制作」、「儉德」和「祥瑞」,這是我們前面的課程所介紹的內容。此外在《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卷一》裡介紹「帝堯陶唐氏」的生平,在上一節課也為大家介紹了帝堯的出生,以及他在「發明」的方面有「置閏法」,以及「作曆書授民時」,這是雪公老人列在「發明」的第一跟第二條,就是「置閏法」跟「作曆書授民時」。

  「堯帝」是任命「羲和」來負責「曆法」,同時制定「曆法」確定春夏秋冬四時,這時候為了使得年月日能夠在「曆法」當中真正確立下來,又設置了「閏法」。因此我們在《千字文》前面所學到的,「閏餘成歲,律呂調陽」,其中「閏餘成歲」所談到的「閏法」,歷史上就是在堯帝的時代就確定下來。而「曆法」的制定對於老百姓從事於農業的生產,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等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有重要的價值跟意義的。這是我們在前面的課程當中,為大家所介紹的內容,上一節課因為時間的關係,關於「帝堯陶唐氏」就沒有全部介紹完,我們這節課繼續上一節課的內容,再繼續往下作介紹。

  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談到了「帝堯陶唐氏」的「發明」、「政治制作」、「儉德」以及「祥瑞」,第四條就是甲乙丙丁「丁·祥瑞」,這個部分就有四個方面。首先是「庭生蓂莢」,「蓂莢」是一種祥瑞的草。第二條則是「麒麟遊郊藪」,這時候代表著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這些祥瑞的景象紛紛地出現,其中有一條就是,「麒麟遊郊藪」,什麼是「郊藪」呢?郊野草澤之地是「郊藪」。第三是「鳳凰巢阿閣」,以及第四「龜負文出洛」,這四條都是堯帝當政時期所出現的祥瑞景象。

  我們接續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卷一》的內容看到,在「庚戌年七載」就出現了「麒麟」,「麒麟逰於郊藪」,「麒麟」在郊野草澤之地就出現了。什麼是「麒麟」呢?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歷史上只要有麒麟跟鳳凰出現的時代,一定是有聖人出世,這些祥瑞的動物才會出現,所以麒麟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神獸。我們在歷史上有許多的藝術作品當中,也都曾經見到過麒麟的形象,它和我們先前所介紹的「龍」的形象,是稍微有些不同的。麒麟長的很像鹿,可是它比鹿的體積還要大一些,再來仔細看它身上的眼、耳、鼻、舌、四肢,會發現它也有許多非常明顯的特徵。例如它的尾巴像牛的尾巴,而四只腳就像馬蹄一樣,在麒麟的頭上還有一只「獨角」,在麒麟的背上,則是有彩色的毛紋,它的腹部是黃色的毛。另外麒麟跟鳳凰一樣,雄跟雌的名稱也是不相同的,麒麟實際上雄者稱為「麟」,如果是雌的就稱作「麒」,所以麒麟是他們的合稱,但是分開來稱呼的話也是有分「雄麒麟」跟「雌麒麟」,它的名稱還是不同的。

  麒麟的生性特別地溫和,從來不會去傷害人或者其他的動物,這種仁慈的天性也使得它在出現的時候,從來不會去踐踏地上的花草,所以麒麟不僅是一種神獸,而且也是「仁慈」的象徵,人們稱它作「仁獸」。而這種非常仁慈的動物,是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它是在聖人出世的時候麒麟才會出現,所以堯帝當政的時代,在歷史上就有記載,庚戌年時候麒麟就出現在郊野的草澤之地,這也是預示著當政的君王是一位聖人。

  堯帝當政的時候完全是以「仁政」來教化百姓,我們在前面的課堂也有分享過。師父上人常常在講席當中談到,我們中國歷史上所說的,「大同小康之治」,實際上是真正實現過的,所以從「三皇五帝」以來,都是相繼用「道、德、仁、義、禮」來治理天下。「堯帝在位七年,民不作忒鴟久」,「忒鴟」我們看到注解當中就有一段解釋,這是《山海經》裡面的注解,「民不作忒鴟久逃於絶域」,這是《山海經》當中有記載。「蒼梧之野有鴟久注即鵂鶹」,我們看到「鵂鶹」這是古人的稱呼,大家看到鳥字旁就知道,它一定是屬於一種鳥類的動物。「鵂鶹」實際上就是「貓頭鷹」的別名,我們現在稱它作貓頭鷹。李時珍曾經說,「鴟」是一種「惡鳥」,惡鳥都逃到了「絶域」,「絶域」等於說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同時像「麒麟」這樣子祥瑞的動物,非常有仁愛之心的動物,它們就在郊野的草澤當中遊玩,在這裡出現了。

  到了「乙卯年十有二載巡狩方嶽」,就是這年堯帝出來「巡狩」,「巡狩」所指的就是天子到各個諸侯國去「巡行」,而「方嶽」就是指的「四月」。我們知道在中國有幾座非常著名的山,分別就是「東嶽」、「西嶽」、「南嶽」跟「北嶽」,東嶽是「泰山」,南嶽是「衡山」,西嶽是「華山」,北嶽是「恒山」,這是堯帝出外巡行所到達的地方。堯帝當政的時候,「十二載巡狩一周,流五嶽」,就是到全國各地這些地方去巡行,實際上也是去瞭解百姓的需要。因為作為君王不能總是在宮殿當中,不能夠瞭解到民生的疾苦,隔一段時間他到各個地方去實地考察,就可以直接地為百姓來解決一些現實生活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堯帝的仁政是體現在哪些方面?這裡就有所記載。「存鰥寡」,他去幫助的都是這些鰥寡孤獨的老人,「鰥寡」都是年紀大了之後失去了配偶,在社會當中是一個弱勢的群體,孤苦無依,這些人都是堯帝特別要照顧和幫助的對象。除此之外,「賑荒札」,「荒札」這裡指的是這些百姓因為遇到一些自然的災禍,或者人為的災禍而死去,這也是非常孤苦無依而又可憐的人民,堯帝對於他們也特別地關懷照顧,去幫忙這樣的家庭重新走出苦難的深淵。

  堯帝的仁政就是體現在他「愛民如子」的方面,「一民飢則曰我飢之,一民寒則曰我寒之」,他把百姓的饑寒與痛苦就當成自己身上的痛苦一樣,哪怕是這個百姓因為犯了錯誤而遭受到了責罰,堯帝內心也是很不忍心的,他覺得這是他沒有把君王的本分做好,所以才會讓百姓去犯了錯誤,還要遭受責罰。堯帝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種仁愛的存心,所以老百姓對他的愛戴就如同是對於「日月」一樣,對他的尊敬就如「天上的日月」,而對於堯帝的愛戴,則是把他看作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

  到了「甲申年」,這年「虞舜」就出生了。我們看到《千字文》的這句經文,「推位讓國,有虞陶唐」,這種「禪讓」的制度就充分體現出在「堯舜」的時代,對於有德行有才幹的賢人的重視,所以君位的傳承是在全國上下當中,去選拔真正有德行有才幹的人才,來繼承君王的位置。於是就在「甲申年」,大舜就出生了,為什麼大舜叫「虞舜」?在這裡就有記載。「舜之先國於虞」,所以「虞」這個地方就是大舜的祖先被封在「虞」,「虞」是在哪裡呢?據《括地誌》的記載:「虞城在河北縣虞山之上」,是在河北這一帶。而酈道元的注解則是說:「堯以女嬪於虞之地也」,這同樣也是在「河北故城,在今山西解州平陸縣」,這是注解當中所記載的。

  「系出虞幕」,在《史記》當中記載,「舜」是「五帝」當中顓頊帝的後世子孫,《路史》說,在「五帝」當中,舜王並不是出自於「軒轅黃帝」的這一支,他依據《史記》的記載:「以敬康而下為舜之祖考」,就是「舜」的祖先。大舜所出生的家庭環境可以說是非常的惡劣,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父親叫「瞽瞍」,「父瞽瞍盲」,這個地方我們曾經看到過有不同的解釋,這段文我們可以理解成是他的父親眼睛看不見,但是「瞽瞍盲」同時也可以影射出他的父親是一位非常昏庸,而沒有智慧的人,不能夠辨別邪正是非,所以說他是「瞽瞍」還有這樣的一層意思存在。

  同時大舜雖然有一位母親,他的親生母親「握登」是很賢明的,但是可惜的是,他的母親過世得很早。母親在生大舜的時候也感得一些祥瑞的景象,有「大虹之感」,有這些瑞相產生而生下了大舜。而他出生的地方是在「姚墟」,「姚墟」就是今天的山西蒲州這一帶,後來他又居住在「溈汭」,「溈汭」所處的位置是在山西永濟縣的南部,這是兩條河,叫做「溈汭」。這兩條河出自於「歷山」往西流入黃河,這是大舜所生活的地方。

  到了「癸卯六十載,虞舜以孝聞」,我們在這段記載當中陸續就會看到,為什麼「堯帝」最終會把君王的位置傳授給大舜?這是對他的德行以及對他各方面的能力,都經過了許多年的考驗,最後才作出的決定,並不是那麼輕率的。首先從他的德行的方面,從他對於父母的孝道方面,因為大舜的母親過世得非常早,所以他的父親「瞽瞍」又重新娶妻生子,而生下了大舜弟弟「象」。可是這一家人都是非常迷惑顛倒,他的弟弟是一個很傲慢的孩子,而父親「瞽瞍」又被他的後母還有弟弟所迷惑。他的後母非常疼愛自己的親生兒子,可是對於前妻所生的孩子幾乎是想要置之於死地,處處為難他、刁難他甚至要陷害他,可是這並沒有改變大舜對於父母的誠孝孝悌之心,他依然是盡著他的本分,努力地去落實孝道,而且在一生當中都沒有改變。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即使後來他貴為天子,回到家裡依然是克盡孝道,這一點就非常難得,所謂《弟子規》當中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大舜這種感天動地的孝道,在他非常年輕的時候,因為他的孝行不但是把人給感動了,甚至於連大自然當中的這些動物都受到感動,我們看到大舜在「厯山」耕田的時候,有大象來替他耕種,小鳥來替他除草,而且他在「厯山」耕田還感化了許多老百姓。因為舜王的身教做得很好,所以人們在這個地方耕田都不敢去相爭,比如說家與家之間田地的界限,我們看「人皆讓畔」,「畔」所指的就是田地的界限,彼此之間都是相讓的,從來不會相爭,這就是因為大舜這種身教的感動,使得老百姓都懂得禮讓。

  而他「漁於雷澤」,在「雷首山」下打漁的時候,也都是感得年輕人主動把比較容易打漁的地方讓給年老的人,而不會去相爭。「陶於河濱」,「陶」就是製造陶器的意思,他在河岸河邊製造陶器。「器不苦窳」,我們看到「窳」字大家比較少見,「窳」字的意思就是非常粗糙而不堅實的意思,大舜在制陶的時候,他所製造的陶器都是特別精細而堅固的,「器不苦窳」就是不會粗糙,也不會不堅固的意思。「作什器」,「什器」是各種常用的器具,「於夀邱」,「夀邱」是在今天的「山東兗州府」這一帶,就是在曲阜這一帶。

  「就時於負夏」,「就時」是趁時而把握時機去販賣,他所做的各種器物去進行販賣的時候,都能夠很好的把握時機,這是「就時於負夏」。大舜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德行,所以感得許多的老百姓都在他的身旁來追隨他,跟他生活在一起。他所生活的地方一年的時間就形成了一個「村落」,兩年的時間就形成了一座「城市」,三年就變成了一座「大城市」了。這是因為他的這種德行的感召,老百姓都紛紛來到他的身邊,願意跟他一起生活。

  「癸丑年七十載,舉舜登庸」,「舉舜登庸」就是舉用人才,這時候在國家出現了這樣的一位有德行的人才,就被堯帝給發覺了,因為堯帝雖然是一位明君聖主,他在位七十年的時間,並不是說不想把位子傳給他自己的親生兒子,可是非常可惜的是他的親生兒子,我們看這裡說「朱嚚」,這個字是代表「愚蠢而頑固」的意思,他自己的親生兒子確實是沒有能力、沒有德行來繼承他父親的君位。「訟不可授」,於是「堯帝」就詢問「四方諸侯之長」,徵求他們的意見,「求遜位」,「遜位」指的就是他希望能夠把君王的位置讓給一位有德行、有才幹的人,這時候四方的諸侯之長全都舉薦了大舜,堯帝也聽說大舜是一位很有德行的人,於是就開始對他進行考驗。

  他把兩個女兒嫁給了大舜,為什麼要嫁兩位女兒?因為從內在可以觀察大舜平時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這個角度來看是最真實最清楚的,他真實的言語、行為是很難瞞得過妻子這樣子親近的人,所以嫁給他這兩個女兒,其實也是來觀察他內在的品行。同時「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對於他外在是否能夠真正肩負起身為君王的職責,這也是要經過種種的磨練與考驗。在這種考驗之下,大舜真正是以他的真實的德行與能力,得到了堯帝對他的信任,「舜內行彌篤」,「篤」指的是忠厚誠實的意思,從內再去觀察他就發現,他確實是一位又忠厚又誠實的人。堯帝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兩個女兒也把作為妻子的職責盡得很好。「使九男與處」,這是觀察他外在的處事能力,結果他也把這「九男」全都感化了,無論從內從外來觀察,這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賢德的人才,於是堯帝才放心把位子傳給了大舜。

  下面的這段文談到舜的一些德政:「舉八愷八元,和五典敘百揆」。「八愷八元」是指的哪「八愷」哪「八元」呢?「髙陽氏有才子八人」,這八人就被稱作「八愷」,這是古時候「髙陽氏」有八位才子,用他們的才德治理百姓,讓天下都能夠得到和樂,這就是指的「八愷」。這「八愷」在注解當中都有記載是哪八個人,就是「蒼舒」還有「隤敳」,這些字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這古人的名字。還有「檮戭」、「大臨」、「尨降」等等,人們就稱作「八愷」。「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這是「八愷」。

  那什麼是「八元」?「八元」是「髙辛氏」有才子八人,這是上古時期「髙辛氏」的八位才子,被人們稱作「八元」,在《左傳》當中也有記載,這「八元」分別就是「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還有「季貍」,所以人們就稱作「八元」。等於說在這個國家當中就有這十六位非常賢德的人才,於是大舜就把這些人才也選拔出來,因為他將來要執政,一定要有一些得力的助手來幫忙一起治國平天下,所以舜把這些賢德的人才舉薦出來,並且讓他們擔任不同的官職。

  「使八愷主後土」,「後土」所掌管的就是關於土地事務方面的工作,「八愷」負責的就是土地的事務,「以揆百事」,「揆」就是掌管的意思。「八元」,大舜就讓他們專門負責教育的工作,「八元布五教」,這「五教」實際上跟我們後人所說的「五倫、五常」的意思非常相近,但是講法稍微有點不同。「五教」在古人所指的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叫做「五教」,所指的就是五種倫常的教育,這在《左傳》當中也是有記載的。

  他把「八元」這八位才子舉薦出來之後,就讓他們在全國各地傳播倫常、道德的教化,這倫常、道德的教化主要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是大舜在開始學習如何管理國家政務的時候,就非常地重視教育。「於是五典克従,而無違教」,「五典」指的是古聖先王的典籍,這古聖先王分別是「少昊、顓頊、高辛、唐、虞」時代的典籍,「五典克従」的「五典」就是這個意思。「而無違教」,他在這個時期就把聖賢的教育推廣得非常成功,這裡非常關鍵的地方,就是他特別善於任用賢德的人才,把這些有德行、有才幹的人才提拔出來之後,身為君王充分去讓這些人才的能力得以施展和發揮,所以才能夠把他想推行的倫常、道德的教化,推行到百姓的生活當中。

  「百揆時敘,而無廢事」,「百揆」所指的就是掌管國政的官員叫做「百揆」,《尚書·舜典》這裡面就說到:「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敘」。所以負責國政的這些官員,「百揆時敘」就是「百官百世承順」,官員都把所有國家的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而無廢事」。大舜治國平天下的才幹,從這個地方就可以充分地體現出來,這是對待賢德之人。

  對於一些危害百姓的所謂的「四凶族」,他也給與他們相應的懲罰,這是「甲寅年七十有一載,舜賓於四門流四凶族」。這「四凶族」就是在堯舜的時代,有一些部落的首領非常地兇惡,有四位。這四位在《左傳》當中有記載,當堯帝還在當政的時候,大舜實際上已經在開始去學習如何來治國理政,他所流放的這四個凶族在《左傳》當中記載,分別是「渾敦」、「窮奇」、「檮杌」、「饕餮」。史書上就有記載:「帝鴻氏有不才子曰渾沌」,這是「黃帝」的後代;「少昊氏有不才子曰窮竒」,這是「四凶」當中的第二位;第三位就是「顓頊氏有不才子曰檮杌」;第四位就是「縉雲氏」,「縉雲氏」這是「黃帝之官」,他「有不才子曰饕餐」。

  「饕餮」在傳說當中是一種非常兇惡的野獸,而且它很貪吃,如果我們欣賞過古時候這些鐘鼎的彝器,常常會看到「饕餮」的形象,它是一種非常貪吃的野獸。所以這四個非常兇惡的部落首領,「渾敦」、「窮奇」、「檮杌」和「饕餮」,被人們稱作「四凶」。因為這「四凶」會危害到老百姓的生活,於是大舜就把他們流放到了「四裔」,這「四裔」所指的就是四方非常邊遠的地方。「於是四門穆穆,而無凶人」,把這些兇惡的、危害百姓的人都流放到邊疆之後,就不再有兇惡的人在中原這一帶去傷害到黎民百姓的生活。

  到乙卯七十有二載,「舜納於大麓」,「納於大麓」所指的就是經過了堯帝對他這麼多年的考驗,同時大舜也在實踐當中,真正地掌握了如何去治國理政,和教化百姓的這種能力,經過了這麼多年的觀察,於是在「乙卯七十有二載」,這是指堯帝當政的時候,七十二年「舜納於大麓」,什麼叫「納於大麓」呢?這個意思就是「總領」的意思,是「領錄天子之事」。於是大舜就開始真正去掌握作為天子應該負責的職責,當然對於這段文的歷史記載也有另外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大麓」指的是山林,就是把他送到山林當中他也不會迷路。

  總之都是堯帝對於大舜進行的種種考驗,如果是按照這個說法,那就是堯帝讓大舜來到山林當中,「相視原隰」,「原隰」所指的就是非常平坦以及比較低窪潮濕的地方,這是在山林當中有許多不同的自然地貌。「雷雨大至」,這時候風雨交加,一般人都非常地恐懼,而且沒有辦法找到回家或者出來的路,可是舜在這種艱難險惡的環境當中,依然不會迷失方向,這是堯帝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於這位接班人進行了許許多多的考驗,這種「禪讓」也不是沒有原則、沒有智慧的「禪讓」,他雖然讓給了一位並不是自己家族的人才,可是他在讓的時候,也是經過了多少年的考驗,認定他來接掌君主之位,確實是可以造福百姓,他也有能力可以把各種政務處理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之下堯帝才會把位子讓給他,所以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命舜攝位」,這時候堯帝就說了這樣一段話:「咨爾舜,天之厯數在爾躬,允執厥中」,真正讓大舜開始行使天子的職責。「殛鯀於羽山,放驩兠於崇山」,「鯀」就是在治水的過程當中,因為治水不利,最後堯帝就把他處死;「放驩兠」,「驩兠」是堯帝時代擔任「司徒」的工作,是這樣的一位官員,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也把他流放到了「崇山」,「崇山」是在今天的湖南這一帶。

  於是治水的工作就交給了「鯀」的兒子「禹」來負責,因為「鯀」在治水的時候所採用的方法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方法,水患沒有控制住而且又勞民傷財。他不像大禹,大禹後來在治水的時候就採用疏導的方式,他治水是非常得力的,可是他的父親在這一點上就不像他的兒子這樣具有遠見。於是後來堯帝就把大禹任命起來,讓大禹擔任「司空」的官職,「司空」是在周朝的時代就有「冬官大司空」的官職,是屬於「六卿」之一。「司空」所執掌的工作主要是什麼呢?主要是掌管「水土」、「營建」這方面的工作,大禹擔任「司空」的官職,等於是繼承他父親「鯀」治水沒有成功的事業,他繼續來做這件事情。

  「禹與益」,「益」就是「伯益」,是「顓頊的裔孫曰女修生大業,大業生大費,是為伯益」,所以大禹跟伯益,還有「稷」,「稷」就是周朝的祖先被稱作「棄」,一同來擔任治水的工作。「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禹乘四載」,他的治水工作是相當辛苦的,遇到水就乘船,在陸地就乘車,如果是在泥濘的道路當中,他所乘的就是「輴」,「輴」是古人在走泥濘的道路,使用的「輴」這種交通工具,如果是遇到山就乘「樏」,「樏」也是古人在走山路的時候,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轎子,這在《說文解字》裡面就有所解釋,「樏」是「山行所乘者」叫做樏。

  大禹治水是多麼地辛苦,他要翻山越嶺,要穿越非常危險的地帶,無論是在河流還是在陸地,還是要翻山越嶺,總之他治水的歷程是歷盡艱辛,「行山表木,勞身焦思」,他是真正把治水和拯救老百姓於水火之中,作為一個重要的使命,盡職盡責來完成使命。因為在歷史上水災禍患最嚴重的就是「黃河」,我們上次介紹「江河淮濟」,這是「四瀆」,「四瀆」的「黃河」還有「濟水」、「淮水」以及「長江」,這些都是會產生洪澇災害的河川,大禹就是從這些河川開始去疏導洪水。這一段文在後面還有許多內容,我們不詳細記載,因為這段主要還是要讓大家瞭解到堯帝當政的時候都有哪些德政。

  「流共工」,這是流放「共工氏」於「幽州」,「幽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大概在今天的河北、遼寧這一帶,《括地誌》當中有記載:「舜流共工於此」。還有「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這是在刑罰的方面,我們前面在介紹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就有例舉在刑罰方面的制度。「象以典刑」,「象」所指的就是「法令、法律」,在法律上就制定了這些刑罰。這「五刑」都有哪五刑呢?我們看小注當中記載有「墨」,「墨」就是「墨刑」;「劓」,「劓」就是「割鼻子」的刑罰;還有「剕」,「剕」是「斷腳」的刑罰;「宮」則是「宮刑」;「大辟」則是「死刑」,「五刑」就包括了這五刑。

  「流宥五刑」,「流宥」就是寬恕和赦免的意思,如果違犯了這些法律規章制度,必須要施以剛剛所講的「墨、劓、剕、宮、大辟」這五種刑罰,但是如果他的刑罰是可以寬恕和赦免的,就儘量去寬恕赦免他。「鞭作官刑」,「鞭刑」是官府的刑罰。「撲作教刑」,「教刑」指的是學校的刑罰,在學校如果要處罰學生,是用「撲刑」,「撲」所指的就是「戒尺」和「邢杖」的意思。所以在《尚書》當中就有記載:「鞭作官刑,撲作教刑」,在學校當中處罰學生的刑罰,就是用戒尺或者是邢杖來處罰。「金作贖刑」,這種「贖刑」是罪比較輕的,「眚災肆赦」,「怙終賊刑」,那些都是堯帝在當政的時候,在法律規章制度當中所規定的,人民百姓如果是觸犯了國家的法律,要施以什麼樣的刑罰。

  接下來我們看「辛酉」,辛酉年這裡所記載的「七十有八載,神龜出於洛」,這也是堯帝當政的時候,一個非常祥瑞的景象,我們常常聽到「河圖洛書」,這裡說「神龜出於洛」,這所指的就是「洛書」。「洛」指的是「洛水」,洛水是從陝西流出,一直到了河南這一帶,再流到了「黃河」。大禹在治水的時候就有「神龜負文而出」,列在它的背上,它背上就有一到九的數字。「禹因而第之,以成九類」,這是大禹在治水的期間,就是堯帝當政的時候,「神龜」從「洛水」當中出現了,「神龜」出現在洛水的時候,龜的背上有一些圖畫,這些圖畫是有九組圖畫,九組不同的點數組成的圖畫,就在神龜的背上顯現出來。所以大禹治水的時候見到神龜,就根據神龜背後九組的圖畫排列了次第,這個次第所彰顯的就是治理天下的「九種大法」,也就是如何來「治國平天下」,這是「洛書」所顯現的內容。

  雖然大禹後來也是成為了君王,可是「河圖洛書」出現的時代還是在堯帝當政的時代,因此這種祥瑞的景象還是歸功於堯帝的德政。最後我們在雪公老人的《綱目表》當中,看到祥瑞的這種景象有「麒麟出現」,還有「神龜出於洛」,有「洛書」的出現,這都是代表當政的君王是一位聖人,才會有這些祥瑞的景象出現。而「神龜出於洛」,它背上的「洛書」把它排列出來,就能夠整理成治理天下的「九種大法」,等於說是上天教導人們應該如何來「治國平天下」,這九種大法就是由神龜背後的「文」所體現彰顯出來的。當然這個故事我印象當中,是到了「武王伐紂」,武王伐紂之後把箕子釋放出來,武王也曾經跟箕子詢問如何治理天下,這時候箕子所教導他的「洪範九疇」,這就是治國平天下的九種大法。

  大禹治水經過了許多年,「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兢兢業業終於把水災治理成功,讓老百姓可以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這一年是在「癸亥年」,也就是堯帝當政八十年的時候,大禹擔任「大司空」這個官職,終於把洪水平定下來。他所使用的是疏導的方式,而且這麼多年「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他是舍了小家為了大家,所以才能夠有這麼卓越的歷史貢獻。

  到了「甲子八十有一載,分十二州」,這是堯帝當政八十一年,堯帝活的年歲很長,而且他在位的時間也是很長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條件,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才能夠真正上軌道,這是堯帝有這樣的福報,又有這樣的壽命。包括國家的版圖從「九州」到分「十二州」,這是談到國家的版圖分為「十二州」,也是在堯帝還在位的時候確定下來的。「肇十有二州」,為什麼會有十二州呢?因為原先只有九州,「肇十有二州」就是把「冀州之東分為並州,東北為幽州」,這是在「冀州」的基礎上又分成了「並州」跟「幽州」。另外在「青州」的基礎上,「青州」的東北又分為「營州」,所以在九州的基礎上就確定了十二州,這十二州多出來的三州就是「並州」、「幽州」和「營州」,其中「並州」和「幽州」是從「冀州」分出來,而「營州」是從「青州」分出來的,這是「十二州」。

  「封十有二山」,就是「毎州封表一山」,這「十二州」一共就有「十二座山」,所以我們會聽到有一個名詞叫做「堯封」,這是在堯帝當政的時候,堯帝傳位給大舜的時候,天下就劃分成十二州,每一州表封一座山來做祭祀,這就是「堯封」。到了「癸未年」,堯帝當政一百年,最後在「成陽」這個地方駕崩,「成陽」就是在今天的山東「曹州」這一帶,最後安葬在「穀林」,也是在山東的「泰安」這個地方,就是堯帝的陵墓。所以歷史上記載堯帝在位,是一百零一年駕崩的,他駕崩的時候是一百一十七歲,這一生當中他在位的時間這麼長,為天下的百姓所做的好事、所立的德政是不勝枚舉的。

  最後的這一段是對於堯帝一生功績的讚歎,「帝欽明文思,允恭克讓,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瞻之如雲」,他的仁愛之德就如同是上天,如同是天上的太陽一樣。他的智慧也是非常深遠的,他一生當中所推行的「仁政」,真正把老百姓當成是自己的兒女。「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堯帝對於一個國家當中最為貧窮困苦的老百姓,他當成自己的兒女一樣去愛護,這種「仁德」我們今天想起來,真的都是感動得無以言表。

  「仁昭而義立,徳博而化廣」,他在位這一百零一年的時間雖然立了「五刑」的各種賞罰制度,但是他不用施行這種法令規章,老百姓自自然然都能夠按照倫常、道德來立身處世,不用施行這些刑罰就把天下治理得非常太平。一直到一百一十七歲駕崩,他當政的時間整整有一百零一年這麼久,等到他過世的時候,老百姓就如同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過世一樣,三年的時間「四海遏密八音」,人民失去了這樣一位仁德的君王,這比失去了親生父母還要難過,所以三年給他守喪行孝,都是對於堯帝仁政的深深的懷念。這時候因為懷念堯帝,人民也不忍心再去欣賞音樂、去奏樂,這都是堯帝的仁德所感召而來的。

  後來雖然是堯帝把君位禪讓給大舜,但是他還是一再地謙讓,「舜避帝之子於南河之南」,這是堯帝的兒子「丹朱」,大舜還是避開這個位置,希望君位還是可以傳給堯帝」的兒子。可是天下的老百姓並沒有歸順於堯帝的兒子,而是歸順於舜,這是堯帝所選的接班人沒有選錯,老百姓的民心所向就是願意追隨著大舜。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大舜才繼承了天子之位,成為「有虞氏」,「有虞氏」所指的就是大舜。

  我們看舜王的一生真正可以體會到,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講了這樣的一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者,才是真菩薩」。這句話意味是非常深長的,我們縱觀歷史在上古時期的這些古聖先王,真正為我們示現出什麼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什麼才是「真菩薩」,這是堯帝一生的示現給與我們的啟示。這是「推位讓國,有虞陶唐」,我們首先通過《中國歷史綱目表》把「陶唐」,也就是堯帝一生的德政,在這裡給大家作了介紹。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有虞」,雖然「有虞」是放在前面,也許是有要押韻的原因,所以「有虞陶唐」實際上按照歷史的順位,時代的先後來講應該是「陶唐有虞」。但是因為「押韻」的需要,所以要把「陶唐」放在後面,我們介紹的時候還是先介紹「陶唐」之後,再來介紹「有虞」。當然陶唐跟有虞這一段歷史,有一段時間是交錯的,是因為堯帝對於大舜進行了許多年的考驗。

  我們接下來看「有虞」也就是大舜,「帝舜有虞氏」。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也是從四個角度來闡述「帝舜有虞氏」治理天下的種種德政。甲乙丙丁分別從他的「政治」、「孝行」、「制樂」和「祥瑞」這四個方面來闡述的。其中有一些內容我們前面在介紹堯帝的時候,就已經分享過一部分,有一些德政的方面在《中國歷史綱目表》後面的文當中,後續再來跟大家做介紹。

  我們還是先看一下雪公老人的《綱目表》,真的是綱舉目張,老人家把這麼長的歷史用《綱目表》的方式例舉出來,讓我們學習的時候就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看到這個表自然就可以非常有層次、有條理地來瞭解「帝舜有虞氏」一生的德政。首先從政治方面設「九官分治」,還是「設諫鼓,立謗木,九載三考黜陟」,以及「復九州」,這裡面有一些內容我們在後面,會跟大家比較詳細地來分享,這是政治方面四個條目。

  「乙·孝行」,「孝行」對於這段歷史並不會感到陌生,因為他出生在「父瞽瞍盲」的家庭,他父親不明事理,而且非常頑劣,「母囂,弟象傲」,「母囂」這是他的後母沒有德行,而且他的弟弟「象」特別傲慢。父母跟他的弟弟都想盡辦法要殺害他,可是大舜在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方面,卻做得越加的真誠懇切,還是盡到他的孝道,並沒有因為全家人都是惡緣,逆境惡緣來對待他,那並沒有改變他內心的誠孝之心,所以他的誠孝之心就傳遍了天下,堯帝才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並且「友九男」,這九個兒子在他身邊去觀察他的言行舉止。

  父母親要陷害他到什麼程度?「父使塗廩焚廩」,放火燒想要把他燒死,於是他就把身上的兩個斗笠,弄成像翅膀一樣從上面跳下來,而避免了被大火燒死的禍患。「父使穿井」,另外一次又趁著他到井底下的時候,他的父親跟他的弟弟就想把井埋起來,讓他活活埋在井底。舜事先已經想到,父母家人會這樣對待他,所以他在井的底下挖了地道,從地道又逃出來了。即使全家人這樣惡劣的行為對待他,欲置之於死地,可是大舜不僅在家裡行孝道,甚至於後來他成為了天子,依然不改對於父母還有弟弟的孝悌之心,「踐天子位,朝父母封弟」,這真的是感天動地的孝心,這是第二個方面「孝行」。

  雪公老人的《綱目表》第三跟第四,分別就是「制樂」和「祥瑞」,「制樂」有「造五弦琴」,還有「造二十三弦琴」,以及「作簫韶樂」。這是這位明君聖主以「禮樂」來教化眾生,「制樂」這方面我們後面也會跟大家來分享詳細的內容。最後是「祥瑞」,同樣是聖王出現於世,就出現了許多祥瑞的瑞相。帝舜在位的時候「鳳凰來儀」,鳳凰出現了,「景星出,卿雲現」,這些在後面我們也會跟大家來分享。

  我們看到江逸子老師的《華夏道統源流圖》,在這裡所繪製的大舜德像,也是繪製得非常的莊嚴。大舜的孝行以前在《聖學根之根》的課程當中,曾經分享過「虞舜耕田」的故事,他在全家無論是「父親瞽瞍,後母囂,弟象傲」這種情況之下,全家人都要謀害他,可是大舜這種「孺慕號泣,如窮人之無所歸」,他就像一個孩子那種對父母的「孺慕之心」依然不改,而且他始終認為,所有的過錯都是在自己的身上,從來不覺得是父母和弟弟對他不好,這種誠孝之心就感動了天地,甚至連大自然當中的這些動物都來幫助他。當他在「歷山」耕田的時候,「象」就幫助他,大象來幫助他耕田,小鳥又幫他除草,所以才感得後來堯帝把天下的位置禪讓給了大舜。

  大舜之所以能夠秉承著至誠的孝心,是因為他心中只有父母,他眼中並沒有看到父母親時時刻刻想陷害他,置他於死地的惡心惡行,他心裡想的就是能夠得到父母的歡心,所以他始終看不到父母親不對的地方,這種「人倫之變」到了大舜時代可以說是達到了極致。這是「虞舜」的孝心孝行,在二十四孝當中為什麼能夠排在首位?真的就是像《弟子規》所講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他真正把這句話做到了。

  我們看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所談到的,「孝字當頭全家樂,孝字治國萬民安」。為什麼古人在選擇「治國平天下」的人才,所謂「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他在家裡能夠對父母親盡孝,如果是把他提拔到君王的位置,或者是臣子的位置當中,他一定能為國家盡忠,以這種孝心孝行治國,他就可以把全天下的百姓看成是自己的兒女一樣,這就是所謂「孝字治國萬民安」。大舜在這一點真正是「以孝治國,以德治國」最好的榜樣。

  我們再來根據《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卷一》當中對於「帝舜有虞氏」生平德政的介紹,讓我們來更深入地瞭解,堯帝通過了種種測試和考驗所選拔出來的人才,究竟為國家、民族做出了多少重要的歷史貢獻?我們深入地去瞭解之後,對於古聖先王的認識,才能夠真正達到一個深度,而不是只浮在表面,如果我們浮在表面,大家覺得這古聖先王多麼地崇高偉大,他們能夠行仁政,能夠以「孝」來治天下,可是究竟他們為國家、民族做了哪些歷史貢獻?如果不能夠掌握和瞭解的話,可能對於古聖先王這種深厚的德行,以及對於他的恭敬與讚歎,真的還只是浮在一個表面上,而不能夠深化。所以來讀史書瞭解這些君王的生平,大家才真正從內心,對他升起無比崇敬跟感動的心情,就像剛剛我們所介紹堯帝的一生一樣,真的是愛民如子的德範,想起來真的是讓人感動流淚。

  我們再來看舜,看堯帝真正選出了這樣一個接班人,是不是沒有辜負堯帝對他的期望,我們來看他生平所做的這些歷史貢獻,就能夠給他一個客觀的評價。「帝舜有虞氏」首先也是介紹他的出生,他是「姚姓,曰重華」,在《淮南子》當中有記載:「舜二瞳子,是為重明」,所以日後我們在學《四字鑒略》、《龍文鞭影》,這裡就有經文會闡釋,會講述,其實都是有出處的,「舜目重瞳」,所以叫作重華。他的祖先因為「國於虞」,「虞」就是國名,也就是舜的祖先的封地就是在「虞」,「虞」的所在地是在今天山西平陸縣的「虞城」,所以稱作「有虞氏」。因此我們看,「推位讓國,有虞陶唐」,「有虞」的「虞」是舜祖先的封地,而「陶唐」就是「姚」,他十三歲的時候被封在「陶」和「唐」這兩個地方,所以才叫做「陶唐氏」。

  丙戌元載正月舜帝繼位,正式成為了天子,他繼位的時候是在堯帝駕崩之後,大舜還服了三年的喪,服完喪三年之後他才正式登「天子之位」,「始格於文祖告即位,以土徳王,色尚赤」。我們瞭解「金木水火土」當中,舜王所代表的就是「土德」,「色尚赤」,「赤」這種顏色在後面會看到,比如說他所要乘的馬,我們後續再介紹,「弔民伐罪,周發殷湯」,會看到每個時代的君王在「五行」當中所代表的是哪一種德,都是有所差異的。而且「色尚」什麼,比如說在所選用的一些馬等等,他所用的顏色都是什麼顏色,都是有規定的,這也是非常有趣,我們後續可以再對比一下。後面還會介紹「周發殷湯」,也就是殷商時期的湯王,以及西周時期的周武王姬發,每一位君王在五行當中都會有一種代表,而且他選擇的顏色也是有所不同的。

  「都蒲阪」,這是在今天的山西蒲州府永濟縣,注解是清朝乾隆時期所作的注解,所以「山西蒲州府永濟縣」應該是屬於清朝時代的地理設置,總之是在山西這一帶,這是他的都城。「命九官」,從這裡開始我們就可以對應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命九官」是首先在政治方面設「九官分治」,就是這裡所說的「命九官」。再就是有這樣的一個名詞叫做「九佐」,堯帝有九位官員,在劉向的《說苑》當中就有說到,堯帝的時代這九位官員分別是誰,就是「舜」,舜當時還是堯的臣子的時候,舜是擔任「司徒」,「契」是「司馬」,「禹」是「司空」,他專門負責治水,大禹治水其實是從堯帝的時代開始的,堯帝畢竟壽命很長,在位的時間也很長。

  「后稷」為「田疇」,「夔」為「樂正」,「傜」為「工師」,「伯夷」為「秩宗」,「皋陶」為「大理」,「益」掌「歐禽」,堯的時代是這九位官員。到了舜王當政的時候「命九官」,這九位官員又有什麼樣的改變?我們可以來對比一下這「九官」跟「九佐」之間的差別。「命禹宅百揆」,舜王當政的時候首先就讓大禹,「宅」有「安住」的意思,「百揆」是什麼意思呢?「百揆」所指的就是總握國家大政的官員,所以國家的大政就交給大禹來負責。「棄為后稷」,「棄」就是周朝的祖先,「棄為后稷,播百穀」,為什麼叫「棄」?就是因為他的母親姜原當初生他的時候,是腳踩天帝的足跡而懷了后稷,最初想要把他丟棄,所以起名叫做「棄」。等到棄長大之後堯帝就舉薦他為「農師」,後來他「被封在邰」,就稱為「后稷」。

  所以棄擔任「后稷」,我們可以對應堯帝時代的「九佐」,「后稷為田疇」,他是從堯帝的時代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一直到了舜王當政他還是擔任這方面的工作,「播百穀」這都是跟農業的生產有關。「契為司徒」,「契」就是殷商的祖先,他是「高辛氏」的兒子,在堯帝的時代他擔任「司徒」工作,舜王當政也是以「契為司徒」,「司徒」所掌管的工作是什麼呢?我們要是參考《周禮》的記載,當然《周禮》出現的時代是在舜帝之後,但我們看《周禮》所設置的這些官職,也是在古聖先王的官職設置的基礎上而完成的,所以歷史上還有一個承接的關係。《周禮》我們看到,地官有「大司徒」,他是「六卿」之一,「司徒」就是掌管教化的。「司徒」這個官職不是到周朝的時候才有,在堯舜的時代就已經有「司徒」的官職,「司徒」的官職就是負責教育這方面的工作,「敷五教」。

  因此我們看到師父上人」的墨寶當中所談到的,「古時后稷教稼穡,樹藝五穀」,「后稷」就是幫助老百姓從事於農業的生產,他是這樣的一位官員。后稷在堯帝的時代就是「農師」,一直到舜王當政,他依然是教導百姓如何從事於農業生產,是這方面的官員。為什麼呢?因為一位君王當政,其實首要的工作是先要讓百姓得到溫飽,至少平常要吃得飽穿得暖,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來進行教育、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所以為什麼中國歷史上這麼重視農業是有這個關係的。

  「五穀熟而民人育」,農業的收成都五穀豐登了,老百姓就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但是這樣還不足,為什麼?因為這些明君聖主是非常重視用聖賢的教化來化導百姓。這就是師父上人的墨寶當中所說:「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如果人們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但是卻沒有接受聖賢的教化,那我們想想看跟禽獸又有什麼兩樣呢?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之所以能夠在天地之間,與天地並列為「三才」,就是因為人有接受了倫理、道德、因果的聖賢教育,才能夠頂天立地。聖人是非常憂慮老百姓沒有受到好的教育,於是就使「契為司徒」,「契」擔任「司徒」的官職。

  這個官職就是負責教化教育的工作,可是他教導老百姓主要是教哪些方面的內容呢?我們看師父在這裡寫的就非常的清楚,「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教由是興焉」,堯舜的時代任命教育的官員來教化百姓,教化百姓的內容就是以「五倫、五常」的倫常道德的教化來化導百姓。人生活在社會當中,總是離不開這五種關係,「父子、君臣、夫婦、長幼」,「長幼」也有說「兄弟」,還有「朋友」,總是離不開這五種關係。這五種關係在各自的職責與本分當中,就有應該要盡的義務,就是這裡所說的「親、義、別、序、信」,這就是五倫關係各自要行使的義務。這個工作在堯帝的時代是由「司徒」來負責掌管教化的,這也是「舜帝命九官」當中的一條。

  接下來是「臯陶作士,明五刑」,「臯陶」也是舜帝的大臣,他所負責的是「刑獄」方面的工作。「臯陶作士,明五刑」,「五刑」在秦代以前是指的「墨刑」、「劓刑」,「劓刑」是「割鼻子」,「剕刑」是「斷腳」,「宮刑」還有「大辟」,「大辟」就是「死刑」,這是臯陶掌管刑獄方面的工作,他審理案件也是很公正的。「垂作共工主工師」,「垂」是「勾龍」的兒子,「作共工」,「共工」是堯帝的時代就有這樣的官職,他是負責治水和掌管百工的事宜,是這樣的一個官吏,「主工師」。所以「垂」在舜王的時候擔任官職,就是專門負責管理工匠。

  「益作虞,治山澤」,「山澤」指的是山林跟川澤,「益」所負責的工作就是管理山林和川澤。「伯夷作秩宗」,「伯夷」是「垂」的兒子,「作秩宗,典三禮」。「秩宗」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呢?這個官職在古時候是很重要的,他所掌管的是宗廟祭祀的事情。古人是很重視宗廟祭祀,所以他掌管的是「三禮」。三禮在古人來說主要是指,「祭祀天神、地祇和人鬼的禮」,叫做三禮。比如說《尚書》當中就有記載:「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這「三禮」指的就是「天地人之禮」,也就是「祭天神,祭地祇還有祭人鬼」,這個禮就是「三禮」。

  在《隋書》當中有記載:「唐、虞之時」,也就是堯帝跟舜帝的時代,「祭天之屬為天禮」,就是「祭天」,「祭地之屬為地禮,祭宗廟之屬為人禮」,所以《尚書》才說,「命伯夷典朕三禮」,就是這樣來的。這種祭天、祭地還有祭宗廟,不僅是在上古的時代,一直到宋、元、明、清,比如說在明清的時代「都城」是在北京,北京城的南部就有「天壇」,這是「祭天」的;在北京城的北部正北的方向就有「地壇」,這是「祭地」的;而在「紫禁城」前面左右兩邊,左側就是清朝君王的「太廟」,等於說是「宗廟」,「祭宗廟之屬為人禮」,君王要祭拜歷朝歷代的祖先是在「太廟」。我記得是在紫禁城前方左側就是清朝的「太廟」,另外北京城左右兩側還有「日壇」跟「月壇」,這是到了明清的時代,整個皇城、整個北京城的規劃就是這樣子。這種祭祀之禮我們就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在堯舜的時代就有「秩宗」這個官職,專門掌管宗廟的祭祀,他負責的就是「祭祀天神、地祇和人鬼這三禮」。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種祭祀的傳統,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歷朝歷代都特別重視祭禮。

  接下來是「䕫」,「䕫典樂,敎胄子」,「䕫」在堯舜時期他就是「樂官」,專門負責音樂。這音樂,因為古聖先賢就是用「禮樂」來教化百姓,樂的教化是幫助古聖先王來推廣倫常道德的教育,是通過禮樂的教化來實現的,這項工作在堯舜時期就是由「䕫」來擔任。「敎胄子」,「胄子」是長子,就是君王的長子,也是由他來負責教育,「胄子」也可以指卿大夫的子弟,總之這些貴族子弟的教育也是由䕫來負責的。「龍作納言,出納帝命」,「龍」也稱作「晏龍」。以上的這一段就是舜王在位的時候「命九官」,他底下就設置了「九官分治」,這些官員他們負責執掌不同方面的工作,共同來配合舜王治國平天下。

  到了「丁亥」,我們看到後面這兩段所講的,就是舜王在音樂方面的教化,「丁亥二載作五絃琴」,這就是「舜弦」,因為舜彈的琴是五弦琴,「舜弦」這個詞就是這個意思。「舜彈五弦琴,歌詠南風詩」,他彈琴、歌詠詩是希望什麼呢?希望老百姓能夠生活富足,希望天下都能太平。「帝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南風」是古代的一種樂曲,傳說當中就是舜王所作的《南風歌》。在《禮記·樂記》當中記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它的內容是什麼呢?《南風歌》的內容是說,「南風之薫兮,可以觧吾民之慍兮」,「慍」是怨恨的意思,「南風」可以把百姓心中的怨恨都化解,「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阜」就是「使豐富」的意思,可以讓我的百姓錢財都相當地富足。你看《南風》詩的內容雖然很簡短,它真的把聖賢的君王對於老百姓那種深切的關懷和愛護,在這短短的一句話、兩句話當中都表現出來了,我們現在來讀詩的內容,就覺得讀起來特別親切,就像父母在呼喚孩子,父母在期待孩子的這種心一樣。

  接下來我們看「戊子年三載考績」,在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所對應就是「政治」,下面就有「九載三考黜陟」,對應是這一段內容。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三載考績」,就是以年為期限,根據工作的表現來考評他的成績,這一點在舜王當政的時代就已經開始這樣做了。「三考黜陟」,「黜陟」所指的是官職的升遷或者降黜,任命一個官員不止是把他安置在位置上就好了,「三載考績」,還要根據他的工作表現,來決定他的官職到時候是要升遷或者是降黜。這就是「三考黜陟幽明」,「幽明」是「智愚善惡」的意思,就是這個官他做得是不是非常得力,要考評他的成績,瞭解他的「智愚善惡」,所以不止是剛剛我們介紹舜帝所設置的這些官職,根據年度的考評,還要這樣來決定他的官職是否再繼續升遷,或者要給他降職,舜帝的時代在政治方面,對於官員的治理就已經做到這麼細緻。

  下面還是關於音樂方面的教化,分別是「五載作九韶樂」,跟「十有四載帝作歌」。「五載作九韶樂」,前面有介紹過「䕫」擔任「樂正」的工作,負責音樂方面的教化,所以他「正六律」,「正六律」,我們在前面介紹《千字文》的經文介紹到「閏餘成歲,律呂調陽」,跟大家介紹過古樂當中有「十二律」。「六律」就是「十二律」當中的「陽律」,它包括哪幾條呢?這六律就包括了「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跟「無射」。在《尚書》當中記載:「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

  這是音樂方面有「正六律,和五聲」,「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這五聲。「以通八風」,「八風」在這裡比喻的是什麼呢?比喻的是天下的民心,是通過音樂「以通八風」,以瞭解天下的民心。而「重黎欲求益人」,「重黎」在古時候所掌管的是什麼呢?所掌管的就是天地四時。「帝曰」,舜帝就跟他說:「一䕫足矣」,一位這樣的樂官就足夠了。「於是作箾,韶樂九成,百獸率舞,鳳凰來儀」。「箾」就是古代跳舞的時候拿的杆子叫做「箾」,《廣韻》當中有說:「箾,舞者所執」。「箾韶樂」,「韶樂」就是在堯舜這個時代䕫作的音樂,「韶樂」是以「簫」為主樂器,跳舞的人手上拿著「長簫」,在這種特別幽悠而清柔的「簫」的樂音當中開始起舞,所以後來人們就把「韶樂」作為樂教的代表。

  禮樂的教化,「樂」是以什麼為代表呢?就是舜王時代的「韶樂」。「九成」,「成」是指樂曲終止,「九成」指的是「韶樂」的樂聲有九變。《尚書》當中說:「簫詔九成,鳳皇來儀」,有了「韶樂」之後,就出現祥瑞的景象,「百獸率舞,鳳凰來儀」,這時候鳳凰就出現了。我們看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在第四個條目「祥瑞」當中就談到「鳳凰來儀」,「鳳凰」的出現也是這個時代,有聖王,有明君聖主出現的時候,才會有麒麟、鳳凰,這些祥瑞的景象出現。

  最後「己亥」,我們看這一頁的後面,「十有四載,帝作歌」,「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熈哉!』」。通過舜帝所作的這首歌,我們可以體會到他這種非常愉悅的心情,他秉承著上天賦予他的使命,身為天子治理天下的時候,「股肱喜哉」,「股肱」就是在他左右兩邊輔佐他的人很歡喜;「元首起哉」,元首是一國最高的首長;「百工熈哉」,「熈哉」是非常和樂的樣子,這是舜帝所作的歌。

  這裡還有一段文沒有全部講完,但是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所以這一段就留待下一節課,再來繼續跟大家做分享。那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