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12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從第六十二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前面的課程我們學習了這一句經文,並且瞭解到,「始制文字,乃服衣裳」,這是指倉頡創造了文字,以及嫘祖製作了衣裳。嫘祖是軒轅黃帝的夫人,她種桑、養蠶、取絲,所以人們才有了遮風避雨的衣服。這是這一句經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的意思。我們在前面提到「文」跟「字」,都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獨體為文,合體為字」,這節課我們就接續著前面的課程當中所介紹的漢字「文」,來分別為大家分享這句經文裡面的內容。

  首先先來學習漢字「文」。在投影片當中我們看到「文」字,它從甲骨文、金文一直到小篆的形體看起來是比較接近的。而實際上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還有許多不同的形體,不過看起來還是大同小異。在這裡所列舉出來的,是比較常見的形體,它的意思跟《說文·小篆》當中的「文」是很接近的。

   無論是甲骨文、金文還是小篆,這個字看起來就像「兩紋交錯」的形體。它的本義是什麼?它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解作「錯畫」。這個「錯」可不是錯誤的錯,「錯」是交錯的錯,交錯的畫文。我們會看到這個字,上面就像兩個紋路交錯在一起的形。「文」字在最初造字的時候,它的意思就是交錯的畫文。我們看到它的形體,就是兩個交錯的紋理的形狀,這是因為最初造字的意思就是如此。

  《禮記·樂記》當中有一句經文說:「五色成文而不亂」。這裡的「文」,就是「文」這個字最初造字的本義,也就是「錯畫」,兩個筆劃交錯在一起,這樣的形狀就是「文」。《禮記·樂記》當中:「五色成文而不亂」,這個「文」不是文字的文,它等於說是紋理的「紋」。如果按照朱駿聲先生的觀點,他認為「文」就是跟紋理的「紋」意思是相同的,這是這個字最初造字是這樣的一個意思。它逐漸衍生我們會看到「文」這個字,它的第二個意象當中,就有談到「字曰文」。就是這個「字」,到後來就演變成了文字的「文」。而細分的文,如果說「文」跟「字」要分別來解釋,它們的意思是有差別的。 但是如果通稱「文字」的時候,這兩個字意思又是相同,我們等一下會看後面的「文字」的解釋。當「文」作「字」講的時候,比如說甲骨文、金文這些名稱,「文」就是當作「字」來說。在《孟子》這部經典當中有一句經文:「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以文害辭」的「文」指的就是「字」,這個「文」在這裡就不是紋理,也不是錯畫的意思了,它就是文字的意思。

  我們學習漢字文言文,就需要充分掌握一個字最初造字時候的本義,以及後來的引申義。在演變的過程當中這個字,會有各種不同的意思。我們讀文言文,究竟這個字是作什麼解?這就需要我們掌握漢字的形、音、義,義的部分,從古到今,這個字的義項的演變過程,就是最常用的這些漢字,我們還是需要充分掌握,這樣在解讀文言文的時候才不會會錯意,不會把這個意思看錯了。

  接下來再來看「文字」這個義項。「文字」是什麼?我們看到在《正中字典》當中,就分為了幾種解釋。我們不要小看「文字」,以為「文字」就是平常寫的漢字,「文字」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意思?這也是作為漢字本身非常巧妙的地方。我們來看一下「文字」。「文字」的定義首先就是一種符號,這種符號有什麼作用?它的作用就是來記述思想、言語,使人們明白種種事物的義理,這樣的符號就叫「文字」。《史記》當中就有記載,「車同軌,書同文字」。秦始皇統一天下,在秦王朝建立之後,推出了許多重要的措施。「車同軌」跟「書同文字」就是其中之一,當然此外還有統一度量衡等等。這對於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這裡「車同軌,書同文字」,「文字」就是指的這種記錄思想、語言等等的符號。

  再看第二條。在秦始皇之前「曰字、曰文、曰名」,秦始皇之後「始以文、名,曰字」。這裡指的是《儀禮》的一段經文,「名書文也,今謂之字」。我們要瞭解到「名」、「文」還有「字」,在秦朝以前以及秦朝以後,它的稱謂用法有一點差別。我們在研讀這些經典的時候,就需要把它搞清楚。

  接下來看第三條,「依類相形」叫做「文」,「形聲相益」叫做「字」。這一點就是許慎在《說文解字》的「序」當中,提出文跟字有什麼差別,這裡非常明確的定義,「依類相形」是「文」,「形聲相益」是「字」。我們在學習文字學的時候,對於文字學當中的「六書」要有充分的瞭解跟掌握,這是屬於文字學的範籌。對於「六書」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是我們學習文字學的時候,需要掌握的一個基本概念。

  朱駿聲先生,有這樣的一個解釋,什麼是「文字」?朱駿聲先生認為,「象形、指事」叫做「文」,「會意、形聲」叫做「字」。這就是按照「六書」,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是造字之本。根據「六書」把「文」跟「字」有所區分,就是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如果是會意字、形聲字就叫做「字」。當然這也是有根據的,在《說文解字》段注當中,對「字」作一個詮釋。

  最後一條,第五條就談到,「字之聯綴成文」叫「文字」,也就是文句、文詞、文章、詩文的稱謂,所以我們不要小看「文字」,大家覺得文字應該是一個很常見的概念,可是如果要真正把它分析起來,按照《說文》,或者按照「文字」本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用法,我們會發現這裡面還是很有學問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字」這個字。「文字」的「字」這個字,同樣也是先來看一下金文還有小篆的形體。我們這一段時間學習《千字文》,常常在說解漢字的時候,就用甲骨文、金文跟小篆的形體來跟大家作分享,所以大家如果常常來觀摩學習上古時期的這些文字,會覺得這些文字的形體充滿了奧妙、充滿了樂趣。因為有的時候它看起來真的就像是一幅簡筆畫,它所刻畫出來的是中華民族的先民,對於宇宙大自然當中,萬事萬物的一種認識,而且這種認識有時候也是會非常的細膩而又深刻。大家從漢字的本身,會領略到許多的智慧以及許多的奧妙。

  我們來看一下「字」的金文、小篆的形體。金文的「字」,當然因為金文的寫法也會有許多不同的形體,比如說《正中字典》當中的「字」和我們在投影片上,所展示出來的「字」,它的形體構造就有一點差別,但是還是大同小異。因為最初在造字的時候,這個字究竟是作什麼意思,在那時候就已經是約定俗成了。金文的「字」,林義光先生認為,它的意思是「撫子也」,「撫子」是什麼?就是撫養兒女。徐灝認為「字」是「子在宀下」,「宀」是部首當中的一個,它念作「宀」。一般我們都稱它作寶蓋頭,但《說文》部首都是有它的讀音的。所以「字」就是「宀」的下面有一個「子」。這是什麼意思?徐灝認為這就是表示,「婦人乳子,居室中也」,也就是一個女子、一個婦人在哺育她的兒女,然後是住在一個房子當中。所以「宀」就代表著一個房子。我們常說寶蓋頭,古時候形體就像是一所房子一樣,裡面有一個「子」,子就是婦人還抱在懷裡,還在哺乳時期的小嬰孩、小朋友,是這樣的一幅畫面。

  而小篆,我們再來看小篆的「字」。同樣是「從子在宀下」,在寶蓋頭的下面有一個兒子的子。「亦從子聲」,它是作為形聲字的話,「字」既可以說是會意字,也可以說是形聲字,作為形聲字的話「子」就是它的聲旁,而「宀」則是它的形旁。「子在宀下」,「子」就是指的小嬰兒,小嬰兒在「宀」,「宀」所指的就是「交覆深屋」這樣的一個房子,也就是母親在「深屋」當中,在這所房子裡面「產子」,生兒子、生孩子,這個意思就是小篆的形體所要呈現的。所以在《說文解字》當中我們就會看到,「字」這個字的本義是什麼?它的本義是,「人生子曰字」,實際上就是指的婦女生孩子叫做「字」。「乃分娩之意」,這是在《說文通訓定聲》裡面是這樣解釋的。

  可以看出「字」,造字最初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意思。許慎本以「字乳也」,「乳」就是婦女在用乳汁哺育小嬰兒,又以「人及鳥生子曰乳」。什麼是「乳」?「乳」就是人和鳥生孩子叫做「乳」。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它的意義,跟前面所說的是相同的,它就是分娩的意思。這就是「字」最初造字的時候,它的意思就是如此。最初造「字」並不是就作「文字」的意思來解釋,它有文字的意思這是後來所衍生的,它造字本身,大家看到形體就是一個房子裡面,那裡面有一個小嬰孩,那這小嬰孩當然是母親所生下來的孩子,所以它就是分娩的意思。

  我們再來看形、音、義,來看「義」當中的第一條。第一條這裡就指出,「字」有文字的意思。為《說文解字》來作注解的段玉裁先生,他就有談到「析言之」,也就是「文」跟「字」雖然它們意思是有相同之處,可是如果要分開來解說,「文」跟「字」還是有所不同的。「獨體曰文,合體曰字」,這是分開來說,但是「統言之」如果合起來說,「文字可互稱」。也就是「文」就是「字」,「字」就是「文」,這合起來說它們意思是相同的。

  我們看第二條就有談到,「倉頡之初作書」,就是倉頡最初在創造文字的時候,「蓋依類相形,故謂之文」。我們會看到那個時候,他去觀察宇宙大自然當中萬事萬物的現象,然後根據這些現象來創造文字,所以很多字都是屬於象形字、指事字,這是「文」。後來又有了文字的造字法,又有所演變。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就還會產生形聲字,乃至於後來有轉注、假借這些造字的方法。這是把文跟字分開來說。「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孳」跟茲生的茲意思是相同的,是通茲生的「茲」。而「寖」是通三點水的浸,就是沒有寶蓋頭的浸。這是關於「字」的形體,我們把它最初造字的時候,它的本義以及它作為文字的意思,是如何詮釋的,在這裡跟大家做一下分享,這就是「始制文字」,我們分享「文」跟「字」這兩個字。

  再來看下面「乃服衣裳」。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衣」這個字。實際上,「衣」跟「裳」如果是要把它分開來解釋,分開來講「衣」是衣、「裳」是裳。「衣」一般就是指人的身上所穿,用來遮避身體禦寒的叫「衣」。而「裳」在古時候,人們在下半身會穿這種長長的衣物,就像長裙一樣,這樣的衣物不止女子是這樣穿,男子也是這樣穿,就叫「裳」。所以「衣」跟「裳」合起來是指衣服,可如果是把它分開來解釋,「衣」是衣,「裳」是裳,它們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衣」這個漢字,同樣也是有甲骨文、金文還有小篆的寫法。我們來看一下甲骨文和金文的寫法,當然作為甲骨文和金文,也是有很多不同的形體。在《正中字典》當中的形體和我們列舉出來的形體,也是稍微有一點不同。羅掁玉先生認為,「衣」像什麼?它像「襟衽左右掩覆之形」。「襟」是什麼?「襟」所指的就是在衣服的胸前,釘鈕釦的地方,叫做「襟」。「衽」就是指的衣襟,比如說我們很熟悉《論語》有一句經文,孔老夫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衽」所指的就是衣襟的意思。羅掁玉先生認為這個字看起來就像人所穿的衣襟,左右掩覆這樣的形狀。

  古人所穿的衣服的衣襟,衣襟的部分是左右兩邊這樣子合起來的,就好像我們現在在佛門裡面所看到的「海青」,還有「長衫」,它的前面襟的部分也是左右掩覆。「海青」應該是漢朝時代留下來的衣服的形狀。「長衫」則是明朝時期留下來的衣服的形狀。所以古人的衣服,都是衣襟前面的部分左右兩邊,這樣子掩覆起來的樣子,這種衣服的形質和我們現代人穿的衣服差別就比較大。

  金文的「衣」在《正中字典》當中,有兩種不同的形狀。林義光先生認為,在「衣」這個字最初造字的時候,它是像領、襟、袖之形,就是有領子、有襟、有袖這樣的形體。後來這種形體又會產生演變,即使是在金文的時代,人們刻在銅器金屬的器皿上面的字,同一個字也是會有不同的形體。

  我們再來看小篆的「衣」。小篆的「衣」就像上面部分把兩個人蓋在下面的形體,「蓋覆」兩個人的物品也就是衣服,它本義是作什麼?在《說文解字》當中,它的本義是作人字旁的「依」,就是左側是人字旁,右側是衣服的「衣」,這是它的本義,這就是「人所依」,依靠。我們依賴衣服作什麼?「人所依,以蔽體者」。我們依靠衣服就能夠遮風避雨,能夠遮避身體。這是《說文解字》本義作「依」,是這樣的一個解釋。這是我們分別在這裡用《正中字典》當中所引用的,羅振玉先生、林義光先生以及《說文解字》當中的解釋,讓我們瞭解「衣」在造字的時候,它的形體以及它的意義。從事於文字學研究的學者,對於這個字造字的時候,到底衣服和人之間是什麼樣的一個關係。到底這是不是衣服下面,就是兩個人的形體?當然在學界當中他們還是有一些爭議的,這個我們就不多說了。

  我們再來看「衣」的形、音、義,第三個部分就是義,義的第一條就談到什麼是「衣」?「服曰衣」,也就是衣服的意思。它是把上衣跟下裳,就是穿在上身的衣,跟穿在下身的長裙這樣的裳,合在一起來說的。人有了衣裳穿在身上,就能夠遮風避雨、能夠抵禦寒暑。在《禮記·儒行》當中,有一句經文說,「易衣而出,竝曰而食」,「衣」所指的就是衣服的意思。再來看義項的第二條,第二條的解釋就把「衣」跟「裳」分開來解釋。「衣」跟「裳」合在一起是可以指衣服,可是要分開來說,就是衣是衣,裳是裳。「衣」所指的就是上衣,它是相對於「裳」而言的。「裳」是指的下衣。所以穿在上身的是衣,在下身的這種像長裙的就叫做裳。在《禮記·玉藻》當中有一句經文說:「衣正色,裳間色」。這句經文,就把「衣」和「裳」分開來講,由此可知「衣」跟「裳」分開來講又是不同的概念。關於「衣」這個字的義項的部分,前兩條我們就分析到這裡。

  再來看義項的第十三條,這裡就有指出「衣、裳」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指的衣服。分開來說上身的是衣,下身的是裳。在《周易·繫辭》當中有一句經文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這個「衣裳」指的就是衣服的意思。其實衣服也不是簡單的概念,為什麼說在黃帝、還有堯舜時期的明君聖王,製作衣服對於治理天下是這樣的重要?因為在這個時代的聖明君王,他們對於老百姓所推廣的,就是倫常道德的教育。在朝廷裡、在社會中,就要把君臣上下不同的身份跟職責要分清楚,在家庭中要把父子、夫婦、兄弟,他們之間各自不同的身份和義務也要分清楚,不能逾越本分。所以古時候人穿衣服都是很有講究的。黃帝時期製作了衣裳,通過衣裳的不同的形質,體現出人的不同身份。衣服是不能夠亂穿,也不能穿錯,這是為了便於行禮。什麼身份的人就穿什麼樣的衣服,這在倫常關係當中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

  甚至於你身上所配的這些物品,例如古人手上要拿一把長長的劍,劍的上面君王是什麼樣的規格,臣子是什麼規格,都是有一個區別的。通過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這些衣冠、文物,就可以使社會秩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把「五倫」的關係全都搞清楚、搞明白。所以在古時候,衣服是不能穿錯的,衣服要是穿錯,如果是在下位者穿了他不該有的這種形質的衣服,這就是一種犯上的行為,是需要得到糾正的。因此為什麼這句《易經》的經文會談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們要瞭解到衣服的質地,不同身份的人所穿的衣服有所不同,這對於維持一個社會的秩序,維持一個「禮」的規距都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始制文字,乃服衣裳」。雪公老人他老人家在《中國歷史綱目表》,在這裡面對於「始制文字,乃服衣裳」,主要是把它編在軒轅氏之世,也就是軒轅黃帝當政的時代,是在「(甲)發明」。我們來看一下老人家所作的表。這「發明」第一條就談到了,「倉頡造字」。所以倉頡發明文字,對於文化經典的保存,對於人們在社會上的經濟、文化、生活等等,都是有著時代的意義,有著深厚的歷史價值,這是「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的部分,也是在「發明」下面,就有「嫘祖教蠶桑」,還有「作冕旒,正衣裳」,「作舟車宮室」。這就是我們剛剛所談到的,這個時期衣冠、文物這些方面,都要讓它上軌道,聖人才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推廣五倫、五常,就是倫常、道德的教化。所以「衣裳」的製作,不只是用來遮風避雨,不只是來遮避身體,它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的作用。

  關於「倉頡造字」,我們看,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也為我們繪制了「倉頡」以及「嫘祖」的德像。倉頡是軒轅黃帝時代的史官,他在這個時期創造了文字。在《淮南子》當中就有記載,可以說他發明文字,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重要發明。「昔者倉頡作書」,「書」指的就是文字,「而天雨粟」,「粟」是作動詞用,「鬼夜哭」。是這樣的一個驚天動地的壯舉,它對於華夏文明的流傳,使得我們先民的精神文化,有了一個重要的載體。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史書,瞭解到上古時期的君王的德政這段歷史,跟文字的發明是分不開的。正是有了文字的發明,這些文明的成果,古時候這些歷史的演變,乃至於古聖先王智慧的言語,才能夠通過文字把它記錄下來。

  《說文解字》的「序」當中也有提到,「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依類象形」就叫作「文」,之後「形聲相益」叫作「字」。可以看出最初在發明文字時,應該還是象形字、指事字這一類的偏多。但是光是用象形、指事的方式來造字還是不夠的,所以後來才又有了形聲字,又有了甚至轉注、假借這種造字的方式。從而使得中國的漢字,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豐富。這是倉頡去觀察宇宙自然的種種的現象,把它分門別類地製造成了書契文字,真正地結束了上古時期結繩紀事的生活方式。所以人們對於倉頡造字之功,歷朝歷代都是無比地讚歎。這是軒轅黃帝當政的時期,「發明」當中的第一項重要的發明。

  再來看「嫘祖教蠶桑」。嫘祖是軒轅黃帝的正妃,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女子,人們也尊她為「華夏之母」。而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當中就談到,軒轅黃帝娶西陵氏之女,也就是嫘祖,而成為黃帝的正妃,她生了兩個兒子。而嫘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首創「植桑畜蠶」,也就是種植桑樹來養蠶,可以「治絲紡織,定制衣冠以正禮儀」。這就是在衣冠文物方面,這時候有了這樣的發明之後,人們身上所穿的衣服都能夠有所區別。對於華夏禮儀文化的建立,是一個重要的貢獻。這是關於嫘祖,我們欣賞江逸子老師所繪製的,這些古聖先賢的德像,也能夠見賢思齊。

  在他們所處的時代,都為華夏文明做出了這樣重大的貢獻,我們處在當今這個時代,是不是為文明跟文化的傳承,也要盡一份心力?這都是仰觀前賢,我們常常要在內心去問自己,是不是盡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接下來在這裡所引用的,是《初學記》當中的記載。《初學記》在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當中,收錄在「子」部一九六類書類。我們來看一下《初學記》的這一段關於「文字」的記載。通過唐朝時代的學者徐堅所闡述的內容,讓我們來對於「文字」本身,就是這句經文「始制文字」,對於文字要有更加深刻的瞭解。這本《初學記》,前面有跟大家介紹過,是唐朝的時代,這本書編輯出來之後,用來給唐玄宗的這些皇子們使用的,他們在寫文章、寫詩詞作品的時候,就用這部《初學記》來作參考書。

  我們學習《千字文》,也學了不少《初學記》當中的內容。覺得徐堅等學者確實編得很好,因為一般的類書可能是內容很多,我們要去查找,或者是攜帶也都會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初學記》這本書編得很精要,四庫館臣對於《初學記》是非常讚歎的,在唐人所編的類書當中,它是特別出類拔萃而且編得很精要。同樣敘述一個事物,無論是天地、山川,還是文字或者是草木、動物等等,它把這些歷史上的典籍編輯在一起,可是讀起來,就像一篇文章一樣前後連貫的這種感覺,這就是在編輯的時候還是下了很大功夫。所以我們使用起來也覺得相當的實用。

  我們來看一下「文字」,「文字」是收在「文部」這個類別當中,排在第三,「文字第三」。首先它所引用的就是《周易》當中的經文,《周易》當中說:「上古結繩而治」。我們學過伏羲氏的生平,對「結繩而治」這個詞就不會感到陌生,這是因為在上古的時代還沒有文字發明,那怎麼辦呢?只有採用結繩記事的方法,來幫助人們記錄、記憶一些事情。如果有一件事情要把它記下來,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結會分大結跟小結,打一個結就表示一件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是大事就打一個大結,如果這個事是小事就打一個小結,等到事情結束之後再把結解開。《說文解字》序當中就說:「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雖然伏羲這個時代,就已經有用書契的方式來代替結繩記事,但是終究是沒有軒轅黃帝時代倉頡造字,造得這樣的系統而完備。

  上古「結繩而治」就是指的這樣一個時期,人們沒有文字,但是很多事情又需要把它記下來或者傳達出去,那怎麼辦?就用結繩記事的方法。到了後世的聖人一直以書契,書契所指的就是文字。書契的發明,對於傳承文化、對於社會的發展,就起著重要的作用。「蓋取諸夬」,夬這個字念「快」。「夬」是《易經》八八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夬」就像決斷之義,這是《易經》當中的經文。

  《帝王世紀》當中說:「黃帝垂衣裳,倉頡造文字,然後書契始作,則其始也」。這是在軒轅黃帝的時代,由於倉頡發明文字,所以才有了「書契始作」,「書契」指的就是文字,文字的發明是從軒轅黃帝的時代開始的。「按」,按語下面引用《說文》的解釋,《說文》的解釋我們剛剛就跟大家分享過,什麼是「文」什麼是「字」?《說文》的解釋,「文」是文,「字」是字,它的意思還是不相同的。「文」指的是「依類象形」,「字」則是指的「形聲相益」。這是「文」和「字」。「著於竹帛,謂之書」。古人還沒有發明紙張之前,這些文字內容都是刻在哪裡?都是用「竹帛」,竹帛就是簡冊跟縑素的意思。古代就是用簡冊還有縑素來記載文字,這是竹帛。

  「書有六義」,把文字寫在竹帛當中叫做書,「書有六義」,這六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書」。關於「六書」,我們來看一下林尹先生,在《文字學概說》當中,就把這「六書」為我們列了一個表。大家看這一段文,對於文字的「六書」,看這個表就能夠一目了然。「六書」分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還有「假借」。《說文解字》當中,對於「文」跟「字」分開來解釋,「文」就是「依類象形」,「字」就是「形聲相益」,究竟「依類象形」跟「形聲相益」都表示「六書」當中的哪個部分?我們來看林尹先生的表就一目了然。

  「六書」當中首先就是象形、指事,象形、指事就是「依類象形,獨體為文」。因此文字的「文」,如果它跟「字」分開來解釋,「文」指的就是象形字跟指事字,叫做文。而什麼是「字」?「形聲相益,合體為字」,「字」在「六書」裡面所指的就是會意跟形聲字,這是字。之後又有了轉注跟假借,這是「六書」。

  我們來看一下林尹先生關於「六書」,在這個表當中就有了簡單的解釋。首先是象形字,象形字我們很熟悉,比如說之前大家學過「日」、「月」,「日」代表太陽,「月」代表月亮。大家記不記得日跟月的形體?它就是象形字。象形字,是一個「有實體之形可象」的一個字,大多數象形字都是名詞。而指事字是沒有實體可象,它是一個抽象的形體,大多數都是形容詞、動詞。比如說「上」、「下」這就是屬於指事字,象形跟指事字就是文字「文」,「依類象形」就是指「文」。

  再來看會意字,會意字是「形符跟形符相配合」,來表示它的意義,比如說「武」,還有「信」以及仁愛的「仁」也是屬於會意字。而形聲字,形聲字我們要是學習《說文解字》,對於形聲字印象應該會很深,它有形旁有聲旁,是「形符跟聲符相配合」。形符的部分是表「類」,聲符的部分則是表「聲」,就是它的讀音。可實際上我們在分析一個字的時候,會發現即使形符是代表它的聲音,可是實際上它的意義也是跟這個字本身會相關聯的。這就是文字聲韻學當中,會用聲訓的方法來解釋一個字,就是這樣子。我們會聽到一個說法叫「聲義同源」,就是在最初造字之初,一個字的讀音和它的形體、意義之間是有關聯性的。這是形聲字,形聲字我們剛剛學過了「江」還有「河」,「江」在古時候是專指長江,「河」則是專指黃河,這都是非常典型的形聲字。會意跟形聲這就是文字當中的「字」,字是「形聲相益」,所以「文」跟「字」要分開來說,「文」指的就是象形字、指事字。而「字」所指的就是會意字跟形聲字。這點我們看林尹先生的表就一目了然。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四種,「六書」當中前四種是屬於造字之法,最後還有轉注跟假借,轉注跟假借則是用字之法。什麼是轉注?轉注的作用,是能夠「互釋同義異形」的字,讓它能夠歸類,就是意思相同但是形體不同,這樣的字用轉注的方式可以進行歸類。比如說是「考」和「老」,考和老的意思是相同的,這是轉注。假借字的作用就是借用「聲同義近」的字,來減少造字的困難。就是它的讀音是相同的,意思又是相近的,就可以用假借的方法。比如像令、長、難、易,這都是屬於假借字。轉注跟假借,就是屬於用字的方法。我們看到林尹先生在《文字學概說》裡面,通過這個表,就把「六書」解釋得非常的清楚。

  我們再接著來看《初學記》當中,這裡就談到,「書曰六義」,指的就是「六書」。「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諧聲」,「諧聲」就是「六書」當中的形聲。形聲字我們剛剛介紹過有音符、意符,一個是代表形,一個是代表聲的,就是形聲字,這裡稱作「諧聲」,諧聲就是形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借」這就是「六書」的概念。

  「古者子生」,古人生了孩子之後,是如何來教育他的?「六歲而教數與方名,十歲入小學」,「六歲而教數與方名」,「數」指的是古代的六藝之一,我們知道古人在教學當中有六藝,這六藝指的是什麼?就是「禮、樂、射、御、書、數」,這在《周禮》當中就有記載。所以孩子六歲開始學「數」,它就是六藝當中「禮、樂、射、御、書、數」的其中之一。而「方名」則是指東、西、南、北四方的名稱。在《禮記·內則》當中有記載,「六年教之數與方名」,這是古時候在孩子小時候就要學習這些內容。

  「十歲入小學,學六甲書計之事,則文字之謂也」,這時候入小學就要開始學習文字,「六甲書記之事」,「書計」指的就是文字跟籌算,也是六藝當中的六書九數的學問,就叫做「書計」。而「六甲」呢?「六甲」因為古人在曆法當中,是用天干、地支配在一起來計算時日。天干、地支相配的時候,這其中什麼叫「六甲」?「六甲」就從甲子開始,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就稱為「六甲」。《漢書》當中記載,「八歲入小學」,《漢書》的記載和這裡所說「十歲入小學」差一點點,那也差不多就是八歲到十歲之間。「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

  為什麼要學習「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六甲」我們剛剛說過,就是天干、地支相配的時候,其中有六甲,「五方」就是東、西、南、北還有中央叫做五方。而「書計」是文字跟籌算,這都是六藝當中的學問。通過學習這些,「始知室家長幼之節」,這個才是重點。孩子通過學習這些內容,對於長幼尊卑的禮,能夠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這段是《漢書》當中的記載。總之,孩子從小就是要學習六藝,六藝的課程也是逐步的來學習,等到入小學之後就要學習文字,學習文字當然古人所教導的這些學問,就是「禮、樂、射、御、書、數」的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除了文字之外還有數,「數」就是古代的計算方法,這些都是六藝之一,這是從小就要掌握的內容。

  「自黃帝至三代,其文不改」,但是文字在歷史上也是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從軒轅黃帝的時代創造了文字之後,一直到後來堯、舜、禹、湯,再夏、商、周三代的時期,這些古聖先王在文字的方面,都還是延承的軒轅黃帝所發明的文字,這個時期所發明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維持得比較穩定的狀況,我們現在所能夠看到的,主要就是甲骨文跟金文。甲骨文跟金文很多都是出現在商夏周的時期,通過文字我們就可以瞭解到上古時期,這個字的形體是什麼樣子,甲文跟金文。

  可是到了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了天下之後,在文字的方面政策上就發生了一些改變。秦始皇時期把上古的文字廢除了,「更用八體」。這「八體」包括哪八體?首先就是「大篆」,大篆是周宣王時期「史籀」,就是周宣王的太史史籀所作的大篆。第二是「小篆」,小篆則是秦始皇時期李斯等人所作的。「大、小篆並簡冊所用也」,大篆跟小篆主要是寫在「簡冊」上面。「簡冊」,在紙張還沒有發明的時候,人們都是把文字書寫在竹簡木片上,然後把竹簡編在一起就成為了簡冊。因此秦朝統一中國,統一天下之後,在簡冊當中所使用的文字就是大篆跟小篆。此外在「刻符、摹印、印璽、蟲書、殳書」還有「署書」,第八是「隸書」。這就是所謂的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所用的「八體」。

  這八體有不同的作用,我們分別來看一下。「刻符」是刻在信符當中用以徵信的,是「施於符傳也」。「刻符」一般都是用篆書,用刀刻在上面,所以「刻符」的筆畫就比較平直。第四是「摹印」,「摹印」是用在印章、璽印的上面。這是「施於印璽也」,印璽指的就是印信跟印章的意思。寫在印章上面的字,字形要根據印的大小,就是根據篇幅的大小以及文字的多少,用小篆在印章上面去刻,這是「摹印」。

  第五是「蟲書」,「蟲書」是用在「幡信」當中。什麼是「幡信」?就是古人要傳達命令的時候,要把他的官號題寫在旗幟或者是符節上面來傳達命令,這就是「幡信」。「幡信」上面在秦朝時代用的是「蟲書」,「蟲書」顧名思義,字體就像蟲子這樣子彎彎曲曲的一種形狀,它是在篆書的基礎上,又裝飾了一些筆畫,這個筆畫就是彎彎曲曲的這種筆畫叫做「蟲書」,這是第五。

  第六是「署書」,「署書」一般就是用在「封檢題字」,所以是「門題所用」。第七是「殳書」,「殳書」也是秦書八體之一,「殳書」是刻在哪裡的呢?是刻在兵器上面的文字,它的筆畫比小篆要簡單一點,有點接近於隸書。「銘於戈戟也」,它是刻在兵器上的,叫「殳書」。第八是「隸書」,「隸書」是秦始皇的時代程邈所定的,「以行公府」。「隸書」到後來就很實用,因為相對於小篆的形體來說,隸書要寫起來就方便許多。這一段就是在《初學記》當中給大家補充的這一段內容,讓大家對文字本身,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瞭解。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接下來請看《聖學根之根》的第一冊第六十二頁,從第一行再來看下面的這一句經文,「推位讓國,有虞陶唐」。這句經文,我們在這裡看到古代二位明君聖主的名字。這是「唐堯」跟「虞舜」,在中國歷史當中都有所記載。唐堯、虞舜那個年代,三代都是屬於禪讓的制度,堯、舜、禹這些君王非常英明,而且是大公無私。他並沒有把君主的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家族手上。而是怎麼樣呢?他主動地把君位禪讓給有功勞的賢人。

  「推位讓國,有虞陶唐」,「有虞」的「虞」指的就是「虞舜」舜王,「唐」則是指「唐堯」,所以是唐堯跟虞舜。唐堯瞭解到大舜是一位大孝子,而且非常賢能。所以堯帝就把自己的二個女兒,娥皇跟女英嫁給了舜。除了是照顧他之外,也是從內裡面來觀察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經過種種的考核,最後堯帝對於大舜就相當地信任,覺得他的德行以及能力,足以能夠來擔任天子的位子,所以就把君位傳給了大舜。

  「推位讓國」,「推位」就是皇帝把位置讓給有才能的人,叫做「推位」。「推」就是推薦選舉。「位」指的是皇帝的地位。「讓國」,就是由這位有賢能的人來治理國家。「讓」是謙退的意思 ,「國」所指的就是古代的諸侯,獲得君王的封地稱為國,所有的諸侯國合在一起就稱為天下。在古代一般講「治國」,如果這是一個諸侯國來說,所治的就是一個小國。「平天下」,則是統領的是所有的諸侯國,合起來才是天下,這是「推位讓國」。「推位讓國」就是指唐堯跟虞舜非常英明無私,主動把君位禪讓給這些功臣跟賢人。

  「有虞陶唐」,「有虞」的「有」是助詞,這是舜的國號「有虞」。「虞」是舜王祖先的封地,它所在的位置大約是在哪裡呢?大約是在今天的山西省平陸縣,有一個虞城,這是舜祖先的封地就在這裡。「陶唐」則是指堯帝的國號。「陶」,我們聽過制陶,「陶」就是用黏土燒制而成的一種器具。所以稱它作「陶唐」,因為當時普遍都使用陶器。有許多考古的發掘,我們也會看到華夏民族的先人,他們製作跟使用陶器的年代是非常久遠的,有相當長的歷史。

  說到「陶唐」,我們在這裡也是引用,雪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這個《綱目表》對於我們學習歷史來說,是特別實用的,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並沒有把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全部都編寫完成,這讓我們感到很遺憾。因為學習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了老人家的《綱目表》,那真的是綱舉目張、一目了然,非常的方便。

  針對這個事情,有一次我們也請教了雪公老人的弟子徐醒民老師,請教了醒公老人,說為什麼雪公當年作《中國歷史綱目表》,沒有把它全部完成,大概只是作到了隋唐五代那個時候?醒公老人想了一會就說,老人家非常坦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老師只編了一半,沒有把它編完。」我們是覺得非常可惜的,因為現在我們帶著大家來學習歷史,就是用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然後再結合老人家所推薦的,乾隆皇帝時代所編輯的一部史書,這是刊刻的一部史書,叫做《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樣子合起來學歷史就相當地清楚。

  大家先來看一下《中國歷史綱目表》,在五帝的時代,雪公老人分別就有闡釋,「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再加上「舜王」,合在一起這就是「五帝」。談到帝堯陶唐氏,分別說到他的發明、政治制度、儉德和祥瑞,從這四個角度來詮釋。我們先簡單過一遍,之後再來看史書上的記載。大家對這段歷史,就不會覺得那麼陌生。

  帝堯陶唐氏的發明,有「置閨法」跟「作曆書,授民時」,這兩項是他的發明。政治制度方面,分為四條:「舉舜薦八元、八愷」。這是把舜王舉薦出來,任用賢德之人。「流四凶」,這四凶分別是驩兜、共工、鯀、三苗,這是把惡人都流放到邊疆去了。第二條是「舉禹治洪水,定九州」。大禹治水就是從堯帝任用他這時候開始,平息了洪水的禍患。政治制度的第三條,是「治五刑」,這五刑包括哪五刑?有「墨、劓」,劓就是割鼻的刑罰。還有「剕」,剕是斷腳的刑罰。「宮」是宮刑,「大辟」則是死刑,「五刑」指的是這五刑。政治制作最後一條就是「封山濬川,分十二州」,這是在九州的基礎上,又分出十二州出來。「封山濬川」,濬就是指去疏通水道的意思,或者是鑿深水道。「分十二州」這是在堯帝的時代,我們中國的版圖,在九州的基礎上又分出十二州,這是政治制作方面。

  再來「丙、儉德」,看一下這位君王是如何力行節儉的。「茅茨不剪,屋桷不斲」,「茅茨」就是茅草蓋的屋子。作為一國之君,而且他在位的時間是很長的,但是堯帝所住的是茅草蓋的房子,這跟後世許多君王住在非常華麗的宮殿,相比之下古時候的君王,生活是多麼地節儉。「屋桷不斲」,「屋桷」的「桷」指的是方形的屋椽,「斲」就是雕飾,他的房屋上面都沒有任何的雕飾,所以他的生活是特別地節儉。

  還有「席不緣,車不畫」。「粢食不毇,藜蒮為羮。」我們要看到這段,覺得君王也太慘了,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真的是連一個貧窮的百姓都還不如,百姓過得富有一點,可能都比堯帝生活過得還要舒服。「粢食不毇」,「粢」是什麼意思?粢指的是古時候的穀物,六種穀物有黍、稷、稻、梁、麥、菰,這六種穀物合在一起就叫粢。「不毇」就是舂米穀,讓它變成精米,就是那個時候吃的糧食,都是很粗糙的糧食,作為君王也沒有說,找人把他的糧食舂得比較精細一點,這吃起來就很合口,他沒有這樣,他吃的都是粗糧。「藜蒮為羮」,吃的都是粗茶淡飯。「衣履不敝不更」,這是穿的衣服,穿的衣服也都是很儉樸的,而且真的是省吃儉用的生活。要現在君王是過這種日子,還有誰要想盡辦法去爭奪君王的位置?這古聖先王的德行,為什麼千年萬世之後人們都還深深地緬懷他,這就是他的德行確實是積得太深厚。

  再來「祥瑞」,這樣的一位明君聖主堯帝出現於世,同時也有許多祥瑞的景象、瑞象產生。「祥瑞」,雪公老人也是分了四條,首先是「庭生蓂莢」,「蓂莢」是一種祥瑞的草,雖然他住的是茅草的屋子,可是屋子前面,就長出了祥瑞的草叫做「蓂莢」。還有「麒麟遊郊藪」,「郊藪」是郊野草澤的地方,這時候在郊野草澤就有麒麟出現,有麒麟出現這也是祥瑞的景象。另外還有「鳳凰巢阿閣」,鳳凰也出現了。「龜負文出洛」。我們常常說河圖洛書,就是指的「龜負文出洛」,總之,都是在堯帝時代所出現的祥瑞的景象。

  下面這是江逸子老師所繪製的堯帝的德像,我們通過這幅畫,也是緬懷這位古時候的賢德的君王,並且也深深地希望,如果世世代代的君王,都能夠效法堯帝、舜王的德政,可以說國家一定是國泰民安,天下一定是天下太平的。

  下面我們就順著雪公老人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所列舉出來的這幾條,來看一下《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的記載,這樣對於堯帝的生平,大家就會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瞭解。「堯帝唐陶氏」,他是髙辛氏的次子,實際上他是第二個兒子還不是長子。「姬姓,曰放勲」。他出生的時候,是在他母親這裡養育的。他母親是「伊侯之國」,伊侯之國是在今天的河南這一帶,後來又移居到了「耆」,耆則是在山西這一帶,在山西的黎城,這是「耆」。那也正是因為他母家是伊侯之國,後來又移到了耆,所以堯帝也稱為伊耆氏。歷史上記載堯帝是身長八尺,龍顔日角,眉有八彩。日後我們再學習《四字鑒略》跟《龍文鞭影》,有經文都會談到這一段。

  堯帝十三歲就輔佐帝摯。帝摯是帝嚳的長子,「封植受封於陶」,他被封在了陶這個地方,陶是在今天的山東,又被封在唐。所以為什麼他叫陶唐氏,我們要知道陶指的就是山東,山東有一個定陶縣,這就是堯帝所封的地方。同時他又被封在了唐,唐就是在直隷,也就是河北這一帶。所以陶唐氏是這樣來的,這裡這句經文,「推位讓國,有虞陶唐」,陶跟唐都是堯帝所被封的地方。等到他十六歲的時候,諸侯廢掉了帝摯,就尊堯帝為天子,「以火徳王,色尚白」。我們看到古代的這些明君聖主,他們在五行「金、木、水、火、土」當中,都會各自代表其中的一種德行。

  堯帝是「以火德王」,對於他所使用的一些物品的顏色,都會產生影響。這後面我們還會介紹到,比如說堯帝還有舜王,他色尚什麼,他所用的顏色崇尚什麼樣的顏色,比如說他出門的時候所用的馬的顏色,都會相應地產生變化,這也是非常有趣。我們要瞭解每一位君王對應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對應的哪一條,他所崇尚這種色彩又是哪一種顏色,這時我們就會看到古代的這些君王,他身上所穿的衣服顏色會產生變化,不同的君王身上穿的衣服,顏色是不同的。這跟他和五行當中所對應的「金、木、水、火、土」到底是哪一種德,都是有關聯的。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

  「甲辰元載帝即位」。在甲辰年,堯帝即位之後,建都在平陽,平陽就是在今天的山西這一帶,山西有平陽府臨汾縣,這是堯帝的都城。「命羲和治厯象」,就是曆法天文的方面是由羲和來掌管。羲和,是羲氏跟和氏,他是重黎的後代。於是堯帝就任命羲氏跟和氏來負責厯象,厯象就是曆法,曆法對於古人的生活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每一代的君王,他們都會制定曆法。這種曆法的制定,最主要是古時候我們中國是屬於農業的大國,人民在從事農業生產,一定是要遵照著像二十四節氣,這樣的節氣來進行生產勞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當中農業的生產才能夠上軌道,才能夠有所收穫。

  此外曆法還會指導人們生活各個方面,比如說年、月、日、時的確定,甚至包括對於天象的觀測,這都是對於國家的行政來講是很重要的。「治厯象」就是確定了曆法,「授人時」,這才能夠使得農民在耕耘、收藏都是完全遵照天時而來,二十四節氣當中什麼時候該播種,什麼時候該耕耘,什麼時候該收穫,都是遵照著大自然的規律而來的。

  所以《尚書》當中《堯典》就有一段經文說:「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人時」指的就是耕耘收藏之時。「羲仲居嵎夷」,嵎夷指的是中國東方的邊地,就是像我們現在所說的朝鮮這一帶,這是中國比較邊境的地帶。「理東作以殷仲春」,下面我們就看到了春夏秋冬,從仲春、夏至、仲秋一直到冬至,一年四季這四個季節,當中有許多節氣,合起來是二十四節氣。我們在前面的課堂介紹,「閏餘成歲,律呂調陽」的時候,跟大家介紹過,古人都是如何來測定,比如說冬至、夏至,還有春夏秋冬的許多節氣?都是拿那個竹管,用蘆葦膜燒成的灰,在不同的節氣當中用不同的竹管相應,就會產生共鳴的現象。這十二根竹管就可以確定十二個節氣,十二個節氣之間,隔一段時間又會有一個節氣,這樣子經過推算之後,整個二十四節氣就可以確定下來,這對於指導農業生產是至關重要的。這裡談到的就是,「羲和」他們在確定曆法的時候,如何確定春夏秋冬的曆法。

  「羲叔居南交」,南交就是交趾。交趾的地理範圍,是包括了今天的越南還有廣東、廣西,這都是中國版圖南方的地方,在「堯舜禹湯」的時代,這麼南方的地方算是非常邊疆的地區了。所以羲叔生活在這裡,在南交「理南訛以正夏至」,這樣他就確定了夏至曆法的時間。「和仲居西,理西成以殷仲秋」,這確定了仲秋。「和叔居朔方」,朔方是北方,這在《書經》當中《尚書》也有記載,「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這就是很北方的天寒地凍的地方。「理朔易以正冬至」,掌管曆法之官要在堯帝手下,把曆法確定準確,這裡主要確定的是仲春、夏至、仲秋還有冬至。這對於古人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他不像我們現在坐火車、坐飛機,要到天南地北很快就能到達。古人那種交通工具是比較原始的方式,要到這麼北、這麼南的地方,都是要跋山涉水。所以這是在堯帝的手下做官員也是不容易,這要吃很多的苦。

  「帝既命羲和治厯象」,堯帝既然讓羲氏、和氏他們來負責曆法的制定,「四時推候皆合」,春、夏、秋、冬的曆法都確定下來了。這一段所講的就是我們前面經文當中介紹的「閏餘成歲,律呂調陽」,我們在這裡就找到了這段記載。確定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後,「積一朞而天有餘度,嵗有餘日」,歲就是年。在《尚書》當中有記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閏法的制定就是這樣子。因為三百六十天多出來的這個時間,就是每年多出來的時間,在曆法當中就要設置閏月的方法,才能夠把時間確定,把曆法確定好,這就是閏法,也就是設置閏月的方法確定下來,之後曆法才會準確。

  小注裡面我們會看到,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個月有三十天,三百六十就是一年的常數。「日與天會」,會多五天出來,「有竒為氣盈」。「月與日會而少五日,有竒為朔虛」。我們之前在介紹經文的時候,都跟大家分享過,「閏餘成歲,律呂調陽」。我們中國人用的陽曆跟陰曆,實際上就是指的太陽曆跟太陰曆。太陽,說到太陽大家就會知道它是跟太陽有關,太陰曆就是跟月亮有關,所以根據太陽跟月亮制定出來的曆法,有陰曆跟陽曆的差別。傳統當中我們中國人所用一般都是陰曆,太陰曆比較多。但是也是有太陽曆的這種方式來計算年、月、日。

  「合氣盈朔虛而閏生焉」,也就是它多出來的這些日子。總之地球、太陽、月亮在太陽系當中的旋轉,會通過這種天體的運作來推算年、月、日,無論用什麼方式推算,都會多出來或者少出來時間,所以制定閏法,有了閏月的方法,就可以把多的少的算清楚。「日月氣候始參㑹,後世章法昉於此」,這種曆法的制定其實是非常早的,從軒轅黃帝開始,一直到堯舜禹湯的時代,確定下來了之後影響了後人對於曆法的制定。

  其實後人制定曆法也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比如說我們看司馬遷,大家不要以為他只會寫《史記》,實際上古人的這些史官都多才多藝的,我記得司馬遷也都參與了,漢武帝時期制定曆法的工作。「後世章法昉於此」,這也就閏月的制定。「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有九年七閏為一章」,就是前面所講的「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這段經文,就是這個意思。

  下面會講到,「麒麟逰於郊藪」,這就是在堯帝當政的時期,這樣的一位明君聖主出現,無論是麒麟還是鳳凰同時都會出現於世,就說明這時候是一個國泰民安、社會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師父上人常常說,中國古人所講的這種「大同之治」。其實在古聖先王的時代,就已經實現過大同跟小康。所以我們通過對於堯帝還有舜帝時代的歷史記載,我們體會到什麼叫大同與小康,這樣一個國泰民安的景象,就感得了麒麟、鳳凰這些祥瑞的徵兆,都會出現於世。而麒麟、鳳凰也都是聖人出現的時候,它們才會出現。否則是禮崩樂壞的亂世,這些吉祥的動物也不會再出現。

  這一段文我們還是留待下節課繼續來跟大家分享,關於堯帝的一生,可以結合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我們對於堯帝跟舜王的生平,做一個相對比較詳細的介紹。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餘下的內容就留待下一節課再來跟大家共同分享和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