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1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六十一頁的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海鹹河淡,鱗潛羽翔」,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了這一句經文。「海鹹河淡」所指的就是海水,河則是河水。在我們地球的表面上,有百分之七十都是被水所覆蓋的。而河水的水質是淡的,海水則是鹹的,這是「海鹹河淡」的意思。「鱗潛羽翔」,則是指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小鳥在空中飛翔,這是「鱗潛羽翔」的意思。

  前面的課程,我們學到了《初學記·地部》的「河第三」,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了「河」,在歷史上有《說文解字》的解釋,以及《水經注》、《山海經注》等典籍當中的記載。特別要強調的一點,在中國的古代,凡是談到「江」還有「河」,一般並不是指普通的江河,「江」是專指長江,「河」則是專指黃河。所以談到在中國的河流,從大禹治水的時代,就有「四瀆」的概念,這「四瀆」都是指哪幾條河流呢?當然首先就是長江跟黃河,然後是淮水和濟水,這四條河合在一起,稱之為「四瀆」。

  前面的課堂,我們也引用到了徐堅在《初學記》當中,所用的《水經注》和《山海經注》的記載。並且了解到,黃河的源流,是源自於昆崙山,昆崙山在青海有巴顏喀喇山,是黃河的源頭。從黃河的源頭一直往東流,這其間就要經過西北的許多地區,包括在甘肅、新疆這一帶,這裡就牽涉到很多西北的地名,例如像敦煌、酒泉、張掖。黃河經過了敦煌、酒泉和張掖郡之後,往南流就和洮河合在一起。這是我們在前面的課堂上,講到了這個部分,也引用了王維一首非常有名的詩,其中就談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裡的「河」,王維在詩中所描寫的邊塞的景色,這條「長河」就是指的黃河。

  經過了甘肅的這些地方之後,黃河過安定北地郡之後就往北流,流過朔方郡,我們看到這些很多都是古時候的地名,像這些「郡」,都是古時候所設置的。往西又南流過五原郡,南又東流過雲中西河郡,這些地名都是黃河所流過的地方。東又南流過上都河東郡,就這樣西出龍門。到了華陰潼關這個地方,黃河就跟渭水合在一起,又東迴過砥柱,「砥柱」指的就是砥柱山,還有洛陽。九曲黃河彎彎曲曲,經過了許多的省份,而且黃河因為攜帶很多的泥沙,所以黃河的河水在流淌的時候,所發出的聲響,就和長江清澈的江水是迥然不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黃河的「河」字,水字邊加上一個「可」,「可」是它的聲旁。「可」形容的就是黃河攜帶泥沙,流經了許多省份所發出來的聲音,就是「吼吼吼」,跟長江那個「剛剛剛」的聲音是有所不同。這是兩條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長河,因為這種水質的不同,所以導致它在流淌的時候所發出的聲音就會不同。「江」字代指長江,而它的聲旁是「工」,就是長江的水是比較清澈,所以它流淌的時候發出的聲響就有所不同。

  這是我們在剖析「江」與「河」這樣的漢字的時候,看到它的形旁跟聲旁,就了解到古人造字為什麼要這樣造,是有他的原因的。九曲黃河彎彎曲曲,流經了許許多多的省份,過了洛陽到鞏縣,跟洛水合在一起。到成臯與濟水合在一起,濟水我們看到在「四瀆」當中「江河淮濟」,「淮」就是淮水,「濟」就是濟水,濟水出自於河北,一直到王屋山。黃河又往東北方向流過武德,就和沁水合到了黎陽、信都、鉅鹿之北,這時候就分為九河。我們看到黃河一路上水脈彎彎曲曲的,不但是經過了許多省份,而且在不同的省份和地區,它和許多的河流也會產生交匯,所以黃河這期間也是曲曲折折、分分合合,整個流淌的過程經過了中華文明發源之初的北方的許多城鎮。它在鉅鹿之北分為九河。談到「鉅鹿」這個地名,大家都會想起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戰爭叫做「鉅鹿之戰」。

  在北部它分為九河,分為九河之後,不但是彎彎曲曲的水脈,而且也是分分合合的。分為九河之後,又合為了一河而入海,這就是中國古人在詩裡面說:「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中國版圖的特性就是有許多著名的河流,都是從西北方向就是在甘肅、青海、新疆這一帶,通過從這些山脈發源之後一直往東流,所以許多著名的大河都是自西往東流,這才說「百川東到海」。到了東部,我們在版圖上就會看到有渤海、東海、南海,所以中國臨海的這些省份,大多數都是在東部或者是南部,因此,這些大川、大河流入海的位置就是東部。

  這是黃河在歷史上所經過的這些省份和地方,我們看到這裡的記載有很多的地名,也都是比較古老的地名,九曲黃河大致的情況就是如此。但其實在歷史上,隨著地理的一種變化,就是人們所說的,「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河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段記載是唐朝的時代,作者是徐堅,徐堅等學者也是根據《水經注》、《山海經注》的這些典籍,所描述的黃河的水路。但隨著這種滄海桑田的時間變遷,一直到後來有許多的水道也發生了變化,特別在中國的歷史上,其實生活在黃河兩岸的人民,最擔憂的還是黃河氾濫的問題,有許多的水災發生,就會淹沒了良田,也淹沒了人們所生活的這塊土地。

  自古以來,黃河氾濫一直到現在也都是人們所要面臨的自然的災害。所以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作為文明的搖籃,在中華文明起始之初孕育了文化,同時豐富的資源也滋潤了這兩岸生活的人民。但是同時我們看到從大禹的時代,有非常嚴重的水災開始,一直到現在這個時代,我們依然會看到,每到比如說是會下豪雨的這種季節,就會產生水災或者是黃河氾濫的問題,這是一直到現在都還會面臨的一個自然的災害。

  像這裡,註解當中就是黃河入海,這後面有一段小註我們會看到,當黃河在鉅鹿之北分為九河之後又合為一河。在齊桓公的時代,他曾經想要「塞九河以廣田居」,這樣他就可以把土地的面積擴展,所以證明在歷史上確實是有九河。但是在漢朝時期,因為黃河常常氾濫跟潰堤,所以導致了許多的水災發生。於是有很多人都想要找歷史上的九河,它在鉅鹿之北分為九河,到底這九河都是在什麼位置?可是經過查找,還是沒有辦法找得到。這一點,班固在史書當中就有談到:「自滋距漢已亡其八枝也」,這九河其中有八條河就已經不復存在了。這九河後來合為一河,黃河才東流入海,黃河東流入海入的就是渤海。渤海被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所環繞,是比較靠近中國北方的一個海。

  這句經文相關的資料我們就補充到這裡。下面接著來學習《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我們請看第六十一頁的倒數第一行,「龍師火帝,鳥官人皇」,我們接著就來學習這一句經文。「龍師火帝,鳥官人皇」,我們單看這句經文會發現又是龍、又是火、又是鳥,好像跟許多的動物是有關的。可是實際上這句經文所講的並不是龍,也不是鳳,而是什麼呢?而是上古時代的這些君王。那為什麼稱之為「龍師火帝,鳥官人皇」?我們就分別來跟大家來做一下介紹。「龍師火帝,鳥官人皇」,他們其實都是上古時期這些君王與官員。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龍師」,「龍師」究竟指的是誰呢?「龍師」所指的就是歷史上,在非常古老的時代「三皇」之一的伏羲氏。伏羲氏為什麼稱作「龍師」?這是因為伏羲氏是以「龍」來作為官職的名稱,所以稱作「龍師」,「師」指的就是官,龍官。這是伏羲氏的時代,官職的名稱就是用「龍」來命名。而「龍」,我們常常說我們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所以中華文化的起源,和「龍」的文化是息息相關的。

  在中國古代的典籍當中,有許多的資料的記載,到底「龍」是長成什麼樣呢?相信大家會常常看到一些繪畫或者是雕塑,對於「龍」的形象是非常熟悉的。在傳說當中龍是蛇身,它的身體就像蛇,所以是長長的。「鱷首」,它的頭像鱷的頭;「蜥腿」,它的腿像蜥蜴的腿;「鷹爪」指的是它的爪子,它有老鷹的爪子;「蛇尾」則是蛇的尾巴;「鹿角、魚鱗」,鹿的角還有魚的鱗。我們會看到,它的嘴巴上還有像鬍鬚這樣子的一個長長的須,額的下面還有龍珠。這是傳說當中的龍,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

  而在中國人所談到的「龍」,我們常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它是一個蠻有神秘色彩的,在傳說當中的一種動物。就是龍,它有時候就顯現出來,但有的時候又會隱藏起來,能隱能顯這也是龍的一個特性。而且歷史上記載,龍在「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春天的時候它飛在天上,到了秋天就潛入了水裡。所以龍有天龍,還有在水裡的龍,以及前面的課程我們有介紹四海的龍王。你看北海龍王、東海龍王、南海龍王,這四海的龍王,在歷朝歷代因為它們所執掌的工作,就跟興雲布雨有關,我們什麼時候要下雨,這些事情都是龍王在負責的。所以有許多的龍王廟,就有政府、百姓都會到龍王廟去祭拜,祈求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而在《易經》當中,第一卦就是「乾卦」,從初爻有「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到最後「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這些都是用「龍」來做代表,這是《易經》當中的經文。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龍」在中國的文化當中,是具有相當特別又相當深刻的意義,這是「龍師火帝」。「火帝」這是在上古的時代,我們知道上古的時代有三皇還有五帝。「五帝」其中有一位皇帝就是炎帝神農氏,這是「火帝」。「火帝」也有指,傳說當中教人們如何來鑽木取火的燧人氏,總之都是跟「火」有關係的。「火」就是像火焰噴射的一個形狀,如果是看甲骨文、小篆,古時候的文字,它就是這樣的一個形狀。而「帝」就是帝王、君王,在中國的古時候,對於君王的稱謂就稱為「帝」。

  接下來再來看「鳥官人皇」,「鳥官」所指的是黃帝的兒子少昊氏,少昊氏在位的時候,有許多瑞象。明君聖主當政,往往會有一些祥瑞的景象發生。少昊氏也不例外,他在位的時候有鳳凰來朝賀,所以就以鳳凰這個鳥的名稱來作為官銜,稱作「鳥官」。「鳥官」所指的就是黃帝的兒子少昊氏,這個鳥還不是普通的鳥,是他當政的時候有鳳凰來朝賀,這在古人看來都是非常吉祥的景象。

  而「人皇」,我們看張清泉教授對於「人皇」的解釋。是說他是一位遠古的部落的首領,跟天皇、地皇合稱為「三皇」,「皇」就是君主的意思。「三皇五帝」的時代,這是中國的歷史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有記載。一直到後來有堯舜,夏商周的時代,這在歷史上都有非常清楚的記載。「人皇」的解釋,是張清泉教授的解釋。我們看到之前在學習《三字經》當中就有一句經文:「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因緣生老師在解釋《三字經》的這句經文,就引用《藝文類聚》的一個註解。

  《藝文類聚》我們在前一段時間錄製過《漢學工具書》的課程,就有介紹過《藝文類聚》這本書。《藝文類聚》是唐朝的時代,唐高祖李淵下令,讓歐陽詢來主編的一部類書,叫做《藝文類聚》。歐陽詢,如果我們臨過《千字文》的字帖,對歐陽詢這位學者應該不會感到陌生。《藝文類聚》當中就有記載「三皇」是指哪「三皇」?就是指天皇,地皇和人皇,這裡就有談到「人皇」。當然關於「三皇」的說法,在歷史上有許多的典籍,都對於「三皇」的詮釋會有所不同。而唐朝時代孔穎達為《周禮》所作的註解,當中有提到「三皇」指的,就是伏羲、神農以及軒轅黃帝。總之都是在古時候,有這些明君聖主出世。所以「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從伏羲的時代開始到炎帝神農氏。「鳥官人皇」這是少昊氏,「人皇」根據《藝文類聚》的說法,就是「三皇」所指就是天皇、地皇和人皇。對於這句經文的基本的概念,我們就先做這些簡單的介紹。

  接下來,我們再來分頭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這裡面的幾個漢字。首先,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龍」這個字。「龍」字,特別是大家如果看到甲骨文跟金文的字形,這裡非常明顯地就是一條龍的簡筆畫。特別在甲骨文和金文的時代,我們都會感覺到漢字就像一幅畫一樣。到了簡帛文字、小篆之後的形體,慢慢地就比較接近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楷書的「龍」字。可是比它們更早的甲骨文跟金文的時代,「龍」真的就像一幅畫。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龍」這個字。甲骨文當中的「龍」,它的形體很多。從這裡可以看出,至少在殷商,夏商周的時代,「龍」的概念,就已經很深刻地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出現,所以甲骨文的「龍」有十多種不同的形體,詮釋的都是「龍」的概念。我們看到《正中字典》所引的「龍」的甲骨文,羅振玉先生對於「龍」的解釋,他說,上面這個部分就是龍的頭,而甲骨文下面看起來彎彎曲曲的部分就是龍的身體。這條龍看起來是很形象,就是龍的一幅簡筆畫。

  在我們中國古代,葉玉森先生就有談到龍是「四靈之一」,所以凡是談到龍、鳳、麒麟、神龜等等這些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在中國古時候都會看做是非常祥瑞的這種瑞象。這一點在後面的課程,會給大家介紹上古時代的許多君王。我們看到當這位君王,他有許多德政惠及天下百姓,往往就會有很多祥瑞的景象出現,這都是在古史當中有所記載的。雖然現代的學者對於龍的形象,覺得還無法去考證,為什麼呢?現在這個時代,看到龍的人就比較少了,但也不是沒有。我們所親近的一些長輩,他們也有人曾經見過龍。它和我們在前面所提到的許多神眾,比如說日神、月神等等,這些神眾雖然都是生活在這個世間,但是因為和我們的空間維次是不相同的。所以即使是共同生活在這個世間,人的肉眼也不能夠見到這些神眾、這些神靈,但實際上祂們還是存在的,不是說我們見不到就不存在。

  對於文字的考證,就可以看到「龍」的形象到底是如何,其實從字體當中就能夠顯現出來。比如說我們看甲骨文還有金文的「龍」,大家會看到,比如說上面有龍的角,這在甲文、金文上面那個龍的角看得很清楚,而且還有龍的鬍鬚,以及龍的耳朵。這裡葉玉森先生所講到的,就是一個像英文「W」的形狀,它左側就像鬍子,右側就像龍的耳朵。像甲骨文當中,你看甲骨文的形體,它上面的部分看起來就像龍的頭還有龍的角,它是用簡單的符號刻畫出來的,可是頭跟角的形象是很清晰的。

  接下來看到下面,有龍的二肢,「肢」就是龍的兩個腳。我們剛剛有提到,龍的腿就像蜥蜴的腿。龍的腳,我們在甲骨文、金文的形體當中也能夠看得到它的腿。龍本身的形象,其實是有四條腿的,可是甲文、金文所呈現的,是從側面來看這條龍,所以側面來看,就看見了它其中的兩條腿。會看到龍的腿,還有它的爪子,這個掌就像老虎的掌一樣。甚至於在甲骨文的形體當中,葉玉森先生他還看到了,龍的頂上還有肉冠。這都是觀測得非常的細,就是它整個頭部比較細微的部分,以及它的爪子、頭上的肉冠、還有龍的頭以及龍的嘴。而甲骨文、金文在形容龍的形象,當然它用文字來表現龍的形象,還是要從一個角度來刻畫。所以當我們看到龍的腿,雖然它是四條腿,可是當它側著飛,我們從邊上來看的時候,這時候所看到的只是它身體的一個部分,所以側飛的時候只能夠看到它的兩隻腿,另外的這兩隻呢,從它的側面就看不出來。

  根據文字學家對於甲骨文、金文,龍的形體的研究,從文字當中就可以看到。雖然我們肉眼沒有看到,龍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可是古人在創造文字的時候,還是根據實際上所觀測到的龍的形體來刻畫的,我們也可以根據龍的文字來判定,龍的形體到底是什麼樣子。通過甲文跟金文的形體,大家就會看到,龍的頂上有肉冠,龍的頭上有兩隻角,還有兩個耳朵,嘴是張的很大,嘴這邊還有鬍鬚。龍的四肢,除了四肢之外,還有手掌的部分、腳掌的部分,還有爪,在它的身上有甲或者是斑紋。龍跟鳳不一樣,鳳鳥是有翅膀的,可是龍雖然可以在天上飛,但它身上並沒有長翅膀。尾部是禿禿的樣子,它的形狀是蜿蜒曲折,就是蜿蜿蜒蜒的能飛能行。它能夠在天上飛,能夠在水裡游,能在地上走。通過甲文、金文的形體來看龍的形象,再來對照典籍的記載和一些學者的考證,是可以相符合的。

  剛剛說的是甲骨文。金文同樣也是如此,你看金文,上面頭部的部分,我們會看到最上面有肉冠,然後下面就有龍的頭的形狀,在金文當中就可以看到。下面彎彎的部分,就像龍的身體,這一點跟甲骨文比較起來,龍的身體在金文跟甲骨文看起來就比較接近。用金文跟小篆再來做比較,我們會看到金文的「龍」跟小篆的「龍」,在《正中字典》當中引用的金文有三種。第二種跟第三種「龍」的形體,已經慢慢跟後來小篆的「龍」開始比較接近了。

  我們來看小篆。小篆的「龍」字是從「肉」,右側的部分,就像龍在飛的形狀。它的本義是什麼呢?我們看《說文解字》當中對於「龍」的記載就非常明確,《說文解字》說「龍」是「鱗蟲之長」,它也算是動物當中一種比較有靈性的動物,所以它「能幽能明」。龍可以藏起來,有時候又能夠顯現出來,所以我們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就是龍的特性就是如此。「能細能巨」,你看龍也是能夠變化,它可以變得很小,也可以變得很大。「能短能長」,不但是大小,而且它的長短也是可以自由自在地變化。雖然它是屬於動物當中的一種,可是它是比較有靈性的動物。「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在春天的時候龍飛在天上,到了秋天龍就潛到了水裡,而且龍本身還是能夠興雲布雨的。對於龍的解釋,我們看《說文解字》的解釋,大家就會覺得非常地明確。

  通過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到,龍的形體就好像有一幅畫面,勾勒在我們的面前。龍的形體是很豐滿,身上有鱗,而且龍善於變化,可以變大變小,變長變短,它有這種神通變化,龍能夠在天上飛翔。所以龍在小篆當中的形體,就是從「肉」,肉是左下角的部分。左上角是「省童為」,左上角這個形體。小篆當中右側的形體,就像龍在飛翔的時候的這種形狀。羅振玉先生認為:「《說文解字》龍從肉飛之形,童省聲」,肉就是小篆左下角的部分。「龍從肉飛之形」,右側的部分就是龍在飛的形狀。左上角這個形體童省聲,這是《說文解字》當中對於龍的形體是這樣詮釋的。這一點來對照甲骨文的形狀,我們就能夠理解《說文》為什麼要這樣詮釋這個字。

  它左上角的部分,我們會看到就像龍的頭一樣。從上面的這些學者的說法,再對照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形體,大家就能夠看到最初「龍」字,它就是一個象形字,是非常形象的一個龍的形體。你看龍的頭還有龍的身,這樣的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當中就能夠看到。接著呢,龍到後來演變之後,頭上又加上了肉冠,之後變成金文的形體。金文的形體,我們看到《正中字典》有三種不同的形體,也是代表它演變的過程。之後到了小篆的時候,許慎在《說文解字》就遵循著甲文、金文這樣的一個演變過程。慢慢地金文後期,你看到了金文的第二、第三個形體的時候,跟小篆時代的「龍」字就非常接近了。

  這是我們根據「龍」字在古時候的形體,來跟大家做分析。大家直接看「龍」字的本身,也會覺得非常有趣,就像龍的一幅畫,只是說在甲文、金文跟小篆的時代,對它的詮釋有一些比較細節的部分可能會有所不同。可是就像古人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你看這條龍,無論是從正面看、側面看,無論是用什麼樣的形象、角度來刻畫它,其實都可以分析出,哪個部分是頭部、哪個部分是它的身體,甚至於頭上的肉冠,還有身體當中的肢體,這些細部我們在「龍」不同的這些文字當中都可以看到。從這樣的刻畫之後,才慢慢演變成小篆裡面所詮釋的「龍」的樣子。所以從《正中字典》所引述的甲文、金文,一直到小篆,大家就可以比較清楚地感受到,它的一個演變過程。這是「龍」字。

  「龍師火帝」,「龍師」我們剛剛跟大家介紹過,「龍師」指的是什麼呢?因為在上古時期,「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就是用「龍」來作為他的官職的名稱,就稱為「龍師」。這一點我們來參考一下,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在上古史的部分,就是從伏羲、神農這個時代開始。雪公老人對於伏羲氏的發明與制度,在《綱目表》當中描述得很清楚。他的發明有「畫八卦,造書契和製琴瑟」,這裡面就包含了文字、音樂等各個方面,在伏羲的時代就已經有所發明。而制度同樣是有三個方面,首先是「教民佃漁畜牧」,還有「定四時」以及「制嫁娶」。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伏羲氏的制度當中,對於人們可以從事農業、畜牧業的生產,保證他的生活,可以達到溫飽得到保證。接著從曆法的角度,從五倫、五常的角度,在伏羲這位上古時期的君王的制度當中都有所體現。

  這是雪公老人的《歷史綱目表》的陳述,非常言簡意賅。用《歷史綱目表》,我們來對照一下在《四庫全書》的《御批歷代通鑑輯覽》,這裡所記載的太昊伏羲氏的生平,我們就會對於雪公老人的《中國歷史綱目表》,有一個更加詳細的認識。太昊伏羲氏,在這裡還有一幅是江逸子老師在《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所繪製的伏羲氏的德像。他是在上古的時代,為中華文明的開創與發展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貢獻,這是一位聖人。我們瞻仰他的德像,並且也來緬懷他的生平的貢獻。

  「帝生于成紀」,他是「以木德繼天而王」,所以是風姓。太昊伏羲氏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君王,他的德行就像日月之明,就像太陽跟月亮的光明一樣,這是人們對於伏羲氏的讚歎與敬仰,所以稱作「太昊」。為什麼稱作太昊伏羲氏?原因就是來自於這裡,因為他的德行就跟日月的光明一樣燦爛。「都陳」是代表他的建都,是建都在「陳」,「陳」是在宛邱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陳州府,在河南這一帶。「始畫八卦」,伏羲畫八卦,雪公老人是把它列在發明的第一項當中。他所畫成的「八卦書契」,對於中華文明的貢獻與影響是相當深遠的,在未來的幾千年當中,「八卦」所闡釋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宇宙觀和世界觀。

  「帝德洽上下,有龍馬負圖出於河」,這是講到河圖洛書的傳說。我們知道太昊伏羲氏是一位明心見性的聖人,他已經能夠洞徹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他通過「仰觀象于天,俯察法于地」,他對於宇宙當中天地萬物的觀察,「中觀萬物之宜」,這時候才能夠畫出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卦再演變起來就是八八六十四卦,「以通神明之德,而卜筮自此生焉」。太昊伏羲氏畫八卦,這是因為他通過對於宇宙當中天文萬象、日月星辰的觀察,還有對於這些山產風物、鳥獸草木的了解,從這裡去體悟事物之情的變化,後來伏羲氏就把這宇宙承序跟開濟之理畫成了八卦書契。

  一直到軒轅黃帝的時代,乃至於周朝時期,周文王的時代,當然周文王是後來追封的,實際上他在世的時候還是諸侯的身份而沒有稱為君王,稱為君王是周武王滅商之後,才追封「周文王」。周文王曾經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的時候,這時候文王對於八卦,也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和詮釋。所以伏羲畫八卦,這個重要的發明,對於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還有「教民佃漁畜牧」,一位仁德的君王,他一定是要先幫助老百姓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讓他的飲食、生活都有所保障。伏羲氏看到老百姓,因為那是在所謂的原始時代,人們還是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所以伏羲氏就教導老百姓,如何來從事於捕魚,從事於畜牧業的生產,這樣就不用一直在外面去追逐野獸,不但有生命的危險,而且也都是常常要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這作為一個君王來講,他覺得老百姓這樣過日子就太辛苦了,所以他教導人們如何可以過上溫飽的生活。伏羲氏又稱作庖犧氏,就是從這裡而來的,他教會了人們如何從事畜牧業還有捕魚的方式,這樣的話百姓溫飽才能夠得到解決,所以伏羲又稱作庖犧就是這樣來的。「庖」就是庖廚,這是跟廚房裡面每天煮三餐飯有關的一個概念,是這樣來的。

  接下來「以龍紀官」就和我們這句經文是相應的,「龍師火帝」,為什麼伏羲氏把「龍」作為官職的名稱,稱為「龍師」?我們看「以龍紀官」的記載。「因龍馬之瑞」,因為有龍馬這些祥瑞的景象,於是就「以龍名官」。從這裡看出,在伏羲氏上古的時代,「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社會生活當中就已經是一個很熟悉的概念了。所以龍的傳說是很古老的,伏羲氏就以「龍」來作為官職的名稱,稱作「龍師」。官職的名稱是分作春、夏、秋、冬,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還有中官。這些官名都是跟龍有關,比如說春官稱作「青龍」,「青龍氏」就是春官,夏官是「赤龍氏」,秋官是「白龍氏」,冬官是「黑龍氏」,中官是「黃龍氏」。其實我們會看到,春、夏、秋、冬這不同的季節,它對應的龍的顏色,你看龍有青龍、赤龍、白龍、黑龍,它和春夏秋冬的顏色也是相對應的。所以古人具有很高深的智慧,在命名的時候,這個名字也不是隨便起的,它也是跟大自然相一致的。「以龍紀官」在這裡就有所記載。

  再來看雪公老人《歷史綱目表》,在伏羲氏的發明當中有「造書契」和「製琴瑟」。下面「作書契」就是跟文字的發明有關,上古的時候人們都是「結繩紀事」,用繩子來打成結,有小結是代表什麼,大的結是代表什麼,用這種方式來紀事。可是簡單的事情可以這樣記錄,如果是比較複雜的事情,拿結繩的方式就非常不方便了。在伏羲氏的時代,他就「易之以書契」,於是就有了文字。「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當然到了軒轅黃帝的時代有倉頡造字,文字就更加系統,有了一套完整的文字。可是在伏羲氏的時代,他就已經開始用「書契」來代替「結繩紀事」的方式,在我們中國文明的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明。雖然這個時期,也許沒有軒轅黃帝時代倉頡造字的文字這樣完備,可是比起結繩紀事的方式那就已經是好太多了。於是有了書契文字之後,「百官以治,萬民以察」。伏羲氏我們看歷史記載他在位有一百一十五年這麼長的時間,他要把政治等各個方面都要上軌道,文字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再來「作甲厯」,「作甲厯」就是雪公老人所談到的,制度方面就有「定四時」,這跟天文曆法都是有關係的。「帝始立周天厯度乃作甲厯」,他定了日月星辰的分度。那個時代就已經對於天文的觀測,做到非常細緻的這種程度,「乃作甲厯,日月嵗時自此而生焉」。這在曆法的方面就有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端,我們可以看到「日」就是白天,太陽是在白天;月亮是在晚上。「日月星辰」,就是說我們地球本身在自轉,同時在太陽系當中,地球跟月亮同樣也是繞著太陽在旋轉,這樣就產生了一年三百六十晝夜,這樣的一個循環。在伏羲的時代,就已經有天文曆法這方面的發明。當然到了軒轅黃帝的時代,就有「大撓作甲子」,用天干地支的方式來記載年月日,這是到了軒轅黃帝的時候,文明又達到了一個高峰。所以人們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這是「作甲厯」,接下來就是「制嫁娶」。「制嫁娶」雪公老人也是把它列在,伏羲氏在制度方面的一個重要的貢獻。為什麼呢?因為在五倫關係當中,可以說夫婦是根本,是人倫的根本。這時候伏羲氏在位,他通過「制嫁娶」這種方式,讓人們把五倫關係的根本確立好了之後,整個社會的運作才能夠上軌道。所以這也是倫常道德教化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因為老百姓首先從原始的社會開始,男女無別,到了伏羲氏「制嫁娶」。這時候就會產生許多跟「家文化」有關係的概念,比如說嫁娶,首先就有禮,禮就是聖人對於百姓的教化,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化內容。再來,姓氏的源流也從這裡開始,有了男女的嫁娶制度,每一個家庭不同的姓氏這時候產生,這對於整個社會的穩固是起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整個姓氏的源流文化,我們看到從三皇五帝的時代就已經開始了。這是把夫婦關係作為人倫的根本,伏羲氏當政的時候就已經注重這一點,這也是聖王對於百姓的教化。

  接下來「造琴瑟」,雪公老人是把它列在發明的第三條,就是「製琴瑟」。「製琴瑟」,我們看到前面「制嫁娶」可以說是禮的教化,「造琴瑟」就是樂的教化。從這裡看到伏羲的時代,禮跟樂的教化就已經漸漸地上軌道。「造琴瑟」,我們看到從三皇五帝的時代,這古琴的歷史也是非常的悠久了。它是「斲桐為琴」,「斲」就是砍伐,「桐」是木材的一種,就做成了琴。「繩絲為絃」,琴的上面就有絃,「絃有二十七絙」。「桑為三十六絃之瑟,而樂音自是興焉」,從這裡看到,這個時代音樂的教化,聖王教化百姓真的都是用最重點的方式來教化百姓。無論是「制嫁娶」還是「造琴瑟」,一個是禮,一個是樂,這兩個方面如果把它確立起來的話,對於老百姓的教育,這種倫常道德的教化,就已經可以非常好的去推展。最後伏羲氏的駕崩,是葬于「陳」。

  「帝神靈首出,開物成務,立極萬世」,伏羲氏在位的時候為老百姓做出了這麼多了不起的貢獻,幾千年之後這種文化還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在中國人的血脈當中,還流淌著這種文化的道統,而這種道統的源流竟然早在伏羲的時代就已經開始。所以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明君聖主,他在位是「一百一十五年而崩」,才駕崩的。在上古時期這些君王,有許多君王都是非常的長壽。我們看到伏羲氏,還有看到歷史上記載像堯帝,堯帝的生平我們後面會介紹,他們在位的時間都是很長的。「傳十五帝」,從「女媧氏」到後來「有巢氏」,到最後一千兩百六十年的時候「神農氏」出現。這就是伏羲氏一生當中對於中華文明,為後人留下了許多非常豐富的文化資產。

  我們看到師父上人在這幅墨寶當中就談到「五倫五常」,它是從自性當中所產生的五倫五常,這也是人類文明的源頭。師父上人對於「道」跟「德」的詮釋,在這裡就非常明確地指出,什麼是「道」呢?五倫存於心就是道。什麼是「德」呢?五常行於事就是德。五倫從父子、夫婦、君臣、長幼、朋友,他們各自有要履行的職責與義務,就是親、別、義、序、信,這是五倫關係。五常則是指的「仁義禮智信」。人類文明的源頭是從本性出生的五倫、五常的關係。這裡我們看到,就在伏羲當政的時代,就有「制嫁娶」、「造琴瑟」,這種禮樂的教化使得人倫之本能夠確立下來,使得人類文明的源頭從這裡生發出來,所以這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跟歷史價值的一個做法。

  師父上人也曾經談到,在古時候三皇五帝的時代,他們是如何來治理天下。我們在典籍當中所看到的「大同之治」,大家不要以為它只是理想,它並不只是理想,而是在中國曾經實現過。根據古書的記載,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就常常談到,這些古聖先王是如何用「道德仁義禮」來治理天下的。在三皇的時期是以「道」治天下,「三皇」就是我們剛剛所介紹的伏羲氏,接著「神農」還有「軒轅黃帝」,這個時代的君王都是以「道」來治天下。「五帝」的時期就以「德」治天下。到了「三王」,就是五帝之後,夏商周的時代,到了這個時代,是以「仁」來治天下。這三代有一千八百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最長的一段時期,到後世周朝八百年的歷史,前面的三百年是盛世,可是到了後面的五百年,「孔孟」所出生的時代「春秋戰國」,這個時候就是禮崩樂壞的亂世。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也有戰國時期的七雄,春秋的五霸跟戰國的七雄。「五霸」比如說像齊桓公,他就是屬於「春秋五霸」之一,雖然這個時代比不上「三代」,可是他們還講「義氣」。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雖然秦始皇最後是消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秦朝的壽命非常地短,只有十五年就亡國了。接著是由漢朝取代了秦朝,漢武帝的時期,漢武帝是一位非常英明而又有為的君王,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於是就以孔孟的學說來作為中國教育的主流。

  師父上人就有強調,漢武帝所制定的政策是非常正確的,一直到清朝滅亡將近兩千年的歲月當中,都是以「禮」來治天下。所以我們就看到,從「三皇五帝」的時代一直到「漢唐宋元明清」,治理天下就是從「道德仁義禮」,這樣來治理天下。古代的史學家就有談到,「道失而後有德,德失而後有仁,仁失而後有義,義失而後有禮」,「禮」就是社會安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底線。如果「禮」要是失掉的話,社會就會產生動亂。師父上人就強調,古人所說的這些話,在現在都得到了驗證。所以如何才能夠恢復社會的安定、世界的和平以及人民的幸福呢?就是要靠我們覺悟,只有把「禮」找回來才能夠實現目標。因為在「道德仁義禮」,「禮」就是國家社會安定、長治久安最低的標準了,「禮」要是失掉的話,整個社會就會動蕩不安,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把它再找回來。

  「龍師」太昊伏羲氏這段歷史,我們就介紹到這裡。接下來再來看「火帝」,「火帝」就是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炎帝神農氏就是火帝。當然也有一個說法認為,火帝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稱作火帝。我們來看一下,雪公老人對於神農氏在《中國歷史綱目表》當中是如何記載的。這裡也是分作甲和乙,是從「發明」和「制度」兩個方面來講述這段歷史。發明的方面有「造農具種五穀」以及「嘗百草製醫藥」。我們常常聽到「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就是出自於這個時代。神農氏同樣「都陳」,他的建都還是在陳,「遷曲阜」遷到了曲阜。我們看他制度的方面是「日中為市」, 生活時期進化從「漁獵時期」到「畜牧時期」,一直到「耕稼時期」,這就是神農氏時代。

  在江逸子老師的《華夏道統源流圖》當中,同樣也有把神農氏的德像繪製在其中。神農氏姓姜,他的父親是少典部落的君主。那為什麼稱作「神農氏」?在歷史上記載他的母親就是感得「神龍之氣」,而懷了神農氏,在姜水之濱生下了炎帝。他的長相跟一般的人就不一樣,他長得特別的魁梧,在五行「金木水火土」當中是屬「火」,所以稱「火德王」,在歷史上尊他為炎帝。炎帝就是跟五行當中的火是有關的,這裡說「龍師火帝」,「火帝」就是從這裡而來的。你看每一位君王在五行當中都有一種代表,神農氏就是以「火」為代表。因為他是在「姜水」邊長大,所以姓姜。最初他建都在「陳」,後來就改到了「魯」,把都城改到了曲阜。

  神農氏對於老百姓,也做出了許多貢獻。「立市廛以通貨財」,這是制度方面有「日中為市」,雪公老人的《綱目表》當中就有談到,他的制度是「日中為市」,對於發展人民百姓的經濟生活是很有幫助的。他還作了「五弦琴」,來「調撫民性」,「演八卦,將萬物歸藏於其中」。神農氏對於老百姓最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人們常說的「神農嘗百草」。因為在上古時期,生活在原始社會的這些百姓,在跟大自然接觸的時候,常常會因為他的飲食還有生活,使他的身體遭受到了許多的毒害。比如說被有毒的蟲子給咬傷了,或者是不適應這種天氣的變化就生了病。這時候神農為了給天下的老百姓治病,於是就嘗遍了百草。除了「嘗百草,製醫藥」這個發明之外,我們看雪公老人談到他發明的第一點就是「造農具,種五穀」。因為百姓如果天天都是在原始社會的生活當中,每天去靠著打獵來維生,這樣的話是很不穩妥的一種生活方式。所以神農氏就創造了「耒耜」這些農具,這就是用來耕種的器具。還發明了一些水利灌溉的技術,教導老百姓如何來種植五穀。五穀包括稻、黍、稷、麥、豆,這都是基本的糧食,所以可以說,神農氏就是我們中華民族農業方面的始祖。他在農耕技術跟醫療方面,為百姓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這是神農氏,也就是我們這裡所提到的「龍師火帝」,「火帝」指的就是神農氏。

  「鳥官人皇」,「鳥官」指的是黃帝的兒子少昊氏,因為他在位的時候有鳳凰來朝賀,所以就以鳥的名字作為官名。「人皇」在歷史上就是指跟天皇、地皇合在一起就稱為「三皇」。我們就不再詳細地跟大家來闡述了。

  最後我們再看一下《初學記》當中的記載。《初學記》有一段關於「龍」的記載是在「鱗介部」當中,我們來看一下這段文,「鱗介部」關於「龍」的敘述是放在第九個部分,「龍第九」。我們來看一下這裡的記載,首先徐堅在這裡所引用的就是《說文解字》的解釋,「龍,鱗蟲之長」我們剛剛在介紹「龍」的甲骨文跟金文還有小篆的時候,介紹過這段文。什麼叫「鱗蟲」?我們剛剛學完了「海鹹河淡,鱗潛羽翔」,對於「鱗」字應該就有比較深刻的印象。說到「鱗」我們會想到魚的身上有鱗,同樣有一些在陸地上的動物,它的身體表面也有鱗片,所以「鱗蟲」指的就是身體表面有鱗片的動物,就叫「鱗蟲」。「鱗蟲之長」,在這一類的動物當中,「龍」是排在首位的。「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這就形容龍的變化,它可以顯現出來,也可以隱藏起來,而且它的長短、粗細都能夠自由自在的變化。「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是說它在春天跟秋天的時候,春天在天空當中飛翔,到了秋天「潛淵」,淵指的是深潭、深水的意思,它就潛到了水裡。這是一個能夠呼風喚雨而又變化多端、很有靈性的一種動物,這是龍。

  《廣雅》的記載,「龍」還分為很多不同的形象,有蛟龍、應龍、虬龍還有螭龍,這是《廣雅》當中的記載。那什麼是蛟龍呢?「有鱗曰蛟龍」,身上有鱗甲這種龍就叫蛟龍。「有翼曰應龍」,一般的龍在天上飛,身上是沒有翅膀的,我們剛剛所看到的甲骨文跟金文的形體,都是上古時期的人們對於龍的形象的一種描述。我們看到甲文、金文當中,龍有頭、有角,頭的上面還有肉冠,在嘴的旁邊還有鬍鬚,龍的身子是彎彎曲曲的,還有四條腿,但是在刻畫的時候往往只有兩條,因為是從側面看的,這是龍的形象。一般的龍是沒有翅膀的,雖然沒有翅膀,它還是可以在天空當中飛翔,這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它不像鳳凰,鳳凰有翅膀能夠飛,可是龍飛並不是靠翅膀,所以它是屬於鱗蟲這一類的動物,就是身體有鱗片的一種動物,一般是沒有翅膀的。但也不是所有的龍都沒有翅膀,有一種龍身上就有翅膀叫做「應龍」。應龍就是古代傳說當中有翅膀的一種龍,當大禹在治理洪水的時候,這時候就有應龍來幫助他,這應龍用它的尾巴畫在地上就形成了江河,就把水導入了大海當中,這種應龍就是一種有翅膀的龍。

  此外還有虬龍跟螭龍,所以同樣是龍,你看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稱。什麼叫虬龍呢?虬龍跟螭龍的差別就不在於有沒有翅膀了,而是在於什麼啊?在於它頭上有沒有角。如果這條龍的頭上有角,它就叫做「虬龍」,如果它的頭上沒有角,就是「螭龍」。螭龍的外形長得很像龍,可是它的頭上沒有兩隻角。從《廣雅》的記載我們也會發現,同樣是龍,它的種類不但是根據顏色來區分,比如說我們剛剛在介紹伏羲氏,他以龍來命官的時候,就有分為像青龍、赤龍、白龍、黑龍,這是龍本身就有不同的顏色。如果我們大家曾經看過北京有「九龍壁」,就會看到那個龍身上的顏色會有所差別。除了差別之外,你看龍根據身上有沒有翅膀,以及頭上有沒有角還分成不同的種類。這是《廣雅》當中的記載。

  《方言》這裡又多說了一種龍的名稱,叫做「蟠龍」。蟠龍,這個稱呼我們顧名思義,「蟠」就是指它是盤曲迴旋的樣子。你看龍因為它的身體很長,大家都曾經看過,比如說在廟會的時候,或者是有一些喜慶的場合有舞龍舞獅,那個龍的形象大家就會印在腦海裡面很深刻。龍是非常長的,它如果沒有在天上飛的時候,而是盤旋在地面上,那它整個形體就是彎彎曲曲一直盤旋的樣子。所以「蟠龍」所指的就是「龍未升天」叫做蟠龍,沒有升天的龍叫蟠龍。如果是龍飛在天上就不叫蟠龍了,就叫「飛龍在天」了。這是《方言》的記載,下面分別是《河圖》跟《左傳》的記載。

  《河圖》當中的記載說:「黄金千嵗生黄龍,青金千嵗生青龍,赤白之金千嵗各生龍」,所以龍也是相當有靈性的,它的出生,乃至於它的出現也都是不同尋常,並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容易見到的一種動物。像龍、鳳還有麒麟,在古時候也都是一種祥瑞的一個瑞象,常常都是在明君聖主出現於世的時候,才能夠看到像龍、鳳凰還有麒麟這種祥瑞的動物。這裡有談到黃龍、青龍等等。

  《左傳》裡就講到了,古時候有一位很會養龍的人,這個故事在講解《百家姓》的時候,就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古時候有人善於養龍,所以在國家當中就有「豢龍氏」跟「御龍氏」這樣的名稱。「昔有飂叔安」,「飂」就是國家的名稱,「叔安」就是飂這個國家的君王叫做叔安。他有「裔子」,有一個兒子就說:「董父實甚好龍」,董父這個人非常了解龍的習性,非常善於去養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就是因為他很了解龍的習性,所以平常龍需要吃什麼、喝什麼他都可以滿足它的需求,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龍都跑到董父的身邊,就讓他照顧它的飲食生活。「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這就是在舜王當政的時代,就有人很擅長養龍。「乃擾」,「擾」就是馴養、馴服的意思,所以他就馴養了許多龍「以服事帝舜」,來幫助舜王,於是舜王就賜給他姓,姓「董」。這是歷史上有一位叫做「董父」這個人,他很擅長養龍。這也跟姓氏的源流有關,所以之前我們在介紹《百家姓》的時候,就曾經介紹過這位很善於養龍的人。這一句經文「龍師火帝,鳥官人皇」,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地。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學習下面的這一句經文,我們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六十二頁從第一行開始看起。「始制文字,乃服衣裳」,這一句經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在這裡就談到了文字的創造,「始制文字」。文字的創造,我們可以追溯到軒轅黃帝的時代,就有「倉頡造字」,有了倉頡創造了文字。有「嫘祖」人們才穿起了遮身蓋體的衣裳,嫘祖是軒轅黃帝的夫人,她是養蠶、種植桑樹然後取絲,因為嫘祖的發明讓人們身上有衣服可以穿。「始制文字」,「始」是開始,「制」就是制定的意思。開始制定,制定什麼呢?制定文字。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在文字學上來講就是,「獨體為文,合體為字」,合起來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字。「文」跟「字」我們到後面,還會分別來跟大家做介紹。文字當中有「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都是文字學當中的概念。

  「乃服衣裳」,「乃」就是才、開始的意思,開始有衣服可以穿。所以這裡的「服」字是作動詞,就是穿著、穿戴的意思。後面「衣裳」所指的就是衣服。其實「衣裳」是可以分開來解釋,衣是衣,裳是裳。「衣裳」所指的是人們身上所穿的,用來遮蔽身體禦寒的,這就是衣裳。通常它是拿布或者是其他各種的材料製作出來的,但實際上「衣」跟「裳」在古時候是不同的概念。把它區分起來說,上身所穿的叫做「衣」,下半身所穿的像裙子這樣的稱作「裳」。正是因為嫘祖製作了衣裳,有了養蠶取絲這種發明,人們漸漸地才有衣服可以穿。這是這一句經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下面我們就要分別來看一下「文」跟「字」,「始制文字」,實際上「文」跟「字」在文字學的概念當中,也是有所不同的。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文」,「文」在甲骨文、金文以及小篆當中的形體,看起來差別就不算是非常大。《正中字典》當中的甲骨文跟金文,所用的和我們投影片上的也有所不同。甲骨文跟金文的「文」有很多的形體,我們所看到的是比較常見的,它的意思跟小篆的「文」意思差不多。小篆的「文」大家就會看到,就像兩個紋路交錯的形狀,即分理。它的本義是什麼呢?在《說文》裡面它的本義是作「錯畫」,就是交錯的畫文就叫作「文」。朱駿聲先生認為「文」,是作絞絲旁的那個「紋」,這也是其中的一個說法。所以「文」最初本義就是指的,「錯畫曰文」,也就是我們看小篆的形體就能夠看出來,它是交錯在一起所畫出來的「文」。

  「文」跟「字」在意義上也是有差別的,我們看它主要的差別,在下面文字的部分,就有特別地把它指出來。但是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部分我們還是留待下節課再來講,因為「文」跟下面的「字」把它合在一起講,大家聽起來就會更加地清楚。雖然它合起來,「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可是實際上「文」、「字」和「衣」、「裳」一樣,它們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意義存在。這點也是我們需要有所了解,才能夠對於這句經文有更加深入的認知。

  這個部分就留待下節課再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