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六十一頁的第三行,我們從《千字文》第二句經文開始看起,「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在前面的課程當中我們所學習的就是「日月盈昃」,「日」所指的是太陽,「月」則是指的月亮,月亮又叫作「太陰」。而太陽每天早晨是從東方升起,到了正午,就在我們頭頂上,這個時候人的影子是最小的;之後過了正午慢慢地就往西邊傾斜,最後直到傍晚的時候太陽下山。所以「日月盈昃」,「昃」講的就是太陽,而「盈」指的則是月亮,因為月亮有陰晴圓缺,所以「盈」是當月亮正處在滿月的時候。月亮的陰晴圓缺在每個月從初一到十五,一直到月尾的三十,體現得很明顯,有的時候是月亮有虧缺,而有的時候月亮則是滿月,在每個月陰曆十五的時候是滿月,或者稱作「望月」。而到了陰曆的月底,例如二十九或三十這一天,月亮就看不到它的光芒,就稱作「朔」。每個月「朔」跟「望」我們要把它分得清楚,「朔」是指月亮虧缺的時候,是初一、三十,那時候小小的月牙;而到了「望」,就是十五的時候是滿月,這是日月盈昃的「盈」。

  而「昃」是什麼呢?昃就是傾斜,當太陽往西邊傾斜,這就是「昃」,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而實際上在宇宙太陽系當中,地球是圍繞著太陽在旋轉,而地球本身也會自轉,於是就會產生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每天早晨從東邊升起,到正午的時候處在最高的位置,之後就漸漸地往西邊落下,這就是「昃」的意思。這是我們前面的課程所學習的內容。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在《初學記》當中所記載的月亮的「月」,在《初學記 卷一天部》,在《天部》當中,對於月亮的介紹是排在第三個部分,我們來看敘事的內容。

  首先徐堅所引的是《淮南子》當中所說的,月亮是什麼呢?月亮是「太陰之精」。「太陰」和日「太陽」是相對而言,而《釋名》對於月亮的闡釋,也是非常地清晰。《釋名》是怎麼解釋「月」字呢?它說:「月,缺也。」這非常形象地點出了,月亮有陰晴圓缺這樣的宇宙自然的現象。月亮的陰晴圓缺是它的一種常態,可是我們會看到其實在一個月當中,月亮虧缺的時候是比較多的,而滿月的時間則是很短暫,所以《釋名》對於月的解釋就用一個「缺」字來詮釋,「言滿則復闕也」。當月亮是盈滿的時候,接下來又要開始漸漸地虧缺,變成「弦月」,變成「月牙」,而不再是滿月了。

  而在《漢書》當中記載,月亮在「立夏」和「夏至」,都是二十四節氣當中重要的節氣,在這個時候是行南方赤道,在南方赤道這個位置曰「南陸」,所以稱之為「南陸」。在後面又分別詮釋了「西陸」、「北陸」,「西陸」則是在「立秋」和「秋分」的時候行西方白道,稱作「西陸」。而什麼是「北陸」呢?「北陸」則是在「立冬」和「冬至」的時候行北方黑道,它所處的位置是這樣,所以稱作「北陸」,「分則同道,至則相過」。下面又為我們詮釋了有幾個字,一個字是「朓」,還有一個字是「朒」,以及「側匿」,這個詞分別是什麼意思呢?「朓」,朓這個字是「晦而見西方」,叫作「朓」,是中國的古人,稱農曆每個月的月底,月亮出現在西方,就稱之為「朓」。這時候的月亮就是月牙,小小的月牙,它是很小,我們在地球上看到是很小的虧缺的樣子,這是「朓」這個字。

  還有一個字叫做「朒」,它的意思是「朔而見東方」,這叫做「朒」,這是什麼意思呢?「朒」這個字就是在農曆每個月的月初,月初月亮在東方出現,這就叫做「朒」,也稱作「側匿」。「側匿」同樣這個詞,就是指朔日的時候,這個時候月亮是很小的初月,就是彎彎的小小的月牙,初月見於東方。那我們知道「朔」這天,剛剛介紹過什麼是「朔」什麼是「望」:「朔」都是在初一、三十,就是月底跟月初的時候月亮這個光,我們在地球上所看到月亮就是小小的月牙,或者整個月亮都消失,這個時候就叫做「朔」;而「望」則是滿月,這裡所說的「側匿」就是指月亮非常小的時候。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釋名》當中對於月有關的解釋,在《釋名》當中說「朏月未成明也」,究竟什麼是「朏月」呢?「朏月」就是月光並沒有很盛明的樣子,我們知道月光很盛明的樣子就是在滿月的時候,是又大又圓又亮,可是當月光還沒有盛明之時,這時候叫做「朏月」。那什麼叫作「魄月」呢?這個字也通「霸」,它是指每個月農曆月初的時候所見到的月光,這是「魄月」,也叫作「霸月」,「始生魄然也」,所指的就是農曆每個月的月初所見到的月光。

  什麼是「朔月」?「朔月初之明也,朔蘇也,月死復蘇生也」,「朔月」,我們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講,就是講月球和太陽的黃經相等的時候,所出現的月相就叫作「朔月」,這個時候月亮是在地球跟太陽的中間,月亮暗的這一面剛好和地球是相對的,所以我們在地球上就沒有辦法看到月光。「朔月」也稱作「新月」,所以這裏說「朔」是「蘇」的意思,「月死復蘇生」是一種形容,這個時候在地球就沒有辦法看到月亮的光。實際上月亮自己是不發光的,它也是通過反射的光,讓地球能够看到它的光明,而到了「朔」這個時候,也就是陰曆每個月的月底以及月初,這時候的月亮是看得最不清楚的時候。

  此外還有「晦月」,我們剛剛說的「朔」是指陰曆每個月的第一天,而「晦」則是指陰曆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叫做「晦」。所以「晦月」,這也是我們在地球上沒有辦法看到月亮的光明,「晦月盡之名也」。「晦,灰也」,「晦」,我們常常說它是很灰暗的意思,「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就是因爲在每個月陰曆最後一天,月亮的光芒就收斂起來,在地球上就沒有辦法看到月光,因此這裡說「月光盡似之也」,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月亮還有「弦月」,「弦月」又分作「上弦月」和「下弦月」,為什麼叫做「弦月」呢?「弦月」所指的就是月亮呈現一個弓弦的樣子,這時候的月亮就叫做「弦月」,有「上弦月」、「下弦月」,「弦月」就是「半之明也」。它的形狀就是一旁是曲曲的樣子,一旁是直直的樣子,就好像一張弓,所以就叫做「弦月」,就好像弓弦的樣子。

  此外還有「望月」,「望月」所指的就不再是前面我們所說的「弦月」,或者是小月牙了,「望月」是什麼呢?「望月」就是「滿月」,這是人們非常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月亮所呈現的滿月狀態。滿月是在陰曆的每個月的十五的夜晚,所出現的月亮就是「望月」,望月是「滿之名也」。為什麼叫做「望月」呢?因為這時候是「日月遙相望也」,這是十五的月亮,就叫做望月。《淮南子》當中有說到,月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夜光」,「月御曰望舒」,這和前面介紹的太陽一樣,太陽公公每天早上坐著的車子是由六條龍所駕的車,而幫太陽駕車的人叫做「羲和」;同樣幫月亮駕車也有禦者,駕車的人叫什麼名字呢?幫月亮駕車的人叫做「望舒」,也叫做「纎阿」,這是一位女神,就是幫月亮駕車的女神就叫做「望舒」或者是「纎阿」,這都跟我們中國古時候許多故事有關。

  這是在敘事的部分所闡釋的月亮,到了《初學記》後面事對的部分跟月亮的有關的典故也很多,我們在這裡只節取其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記得是在《百家姓》的課程中,也有跟大家分享過,就是「吳牛喘月」,這故事跟月亮有關。「吳牛喘月」是在漢朝時期應劭有一部書叫做《風俗演義》,《風俗演義》裡面就記載著一句話叫做「吳牛望月則喘」,所以有一句成語叫「吳牛喘月」,它的出處就在這裡。而這個故事就是「吳牛喘月」的故事,在《世說新語》當中有記載。為什麼會說「吳牛喘月」呢?因為水牛原本在我們的長江跟淮水這一帶生活,水牛非常怕熱,所以在夏天的時候就很喜歡泡在水裡,或者待在樹下納涼休息,就是太陽光非常強而且溫度很熱,這水牛就會受不了。有時候水牛在晚上看的月亮就會以為太陽又出來了,於是很緊張,以為溫度又要升高,就被嚇得氣喘吁吁的,這就是「吳牛喘月」。

  而實際上在歷史上還有一個跟「吳牛喘月」有關的故事,是在《世說新語》當中有記載,這是說晉武帝有一位大臣叫做「滿奮」,滿奮和長江、淮河的水牛剛好相反,水牛是很怕熱,滿奮是很怕冷。有一次他透過琉璃的窗子,就看到了外面冰天雪地寒冷的景象,雖然滿奮知道琉璃的窗是很厚的,風不會透到裡面來,但是因為生性很怕冷,所以一看到外面的景象就不由自主地打嘚瑟、打寒顫。於是這個情景就被晉武帝看到了,晉武帝就覺得很好笑,滿奮當然就感到很不好意思,於是就跟皇帝說,我就像吳牛一樣,只要見到月亮就會氣喘吁吁的,這是用「吳牛喘月」來比喻他那種怕冷的程度,這是一個成語,跟月亮有關。

  我們介紹了「日月盈昃」,接下來下面這句經文叫做「辰宿列張」,我們來看一下這段經文。「辰宿列張」,「辰」是什麼意思呢?「辰」就是整個星體,我們稱之為「星辰」,而「宿」就是「星群星座」,這就是「宿」。單獨的一顆星就叫做「星」,如果這顆星星不是只有單獨的一顆,而是有兩顆以上的,就叫做「宿」。「辰宿列張」,「列」是辰列的意思,「張」所指的就是分佈,這個經文也是出自於《淮南子》,《淮南子》有一句話說,「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天」就是天空,天空有日,日就是太陽,月是月亮,太陽照白天,月亮照晚上,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星辰是羅列在周圍,「調陰陽」就是調和陰陽,張四時。我們會發現其實宇宙大自然是很有規律,也很合理的,為什麼?例如說有太陽有月亮,人間有白天有夜晚,就使得陰陽能夠調和。同樣的一年當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張四時」,四時所指的就是四季,於是日月星辰在宇宙當中的運轉,也就形成了地球上的春夏秋冬的變化。

  整個宇宙其實是有很多像太陽這樣的恒星,而且也是有無窮無盡的世界的。於是我們就會看到像這句經文所說的日月還有星辰,「日月星辰」移動運轉和變化,我們地球上就會產生四季的春夏秋冬,這就會引申到下面這句經文,我們留到後面再來分享。這句「辰宿列張」經文,在這裡我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初學記》當中所記載的「星」,星也就是天上的星星,在《初學記》當中它是在「天部」的第四個部分,就是「星第四」。剛剛介紹的月亮,月是排在第三,後面第四就是星。因為我們中國古代對於天文學的研究記載內容是很豐富的,中國人觀測天文是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因此我們通過《初學記》的這段記載,來瞭解一下中國古人是如何觀測宇宙觀測天文。

  《釋名》當中說,「星者散也」,每天的夜晚當我們去觀測星空,無論是身處在北半球,還是在南半球,大家都會在晴朗的夜晚當中,看到天上星羅密布的星星。《釋名》說,「星者散也」,星星散居在宇宙空間當中,「言列為布散也」,它有各自的位置,並且各自都遵循著它的軌道在運轉,是很有規律的,這是《釋名》對於星的解釋。而《漢書》則是說,「星者金之散氣,與人相應」,而其實中國古人的宇宙觀,可是說是天地人合一的世界觀,也就是我們人在人間當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其實都和整個宇宙大自然是息息相關的,所以中國古人的人生觀、宇宙觀乃至於哲學觀,都是有非常深邃的思想在其中。所以這裡說與人相應,你說天上的星星怎麼會和人相對應的呢?其實這裡的背後有很深奧的學問。「凡萬物之精,上為列星」,就是在天空當中,每天晚上所能夠看到的這些星羅密布的群星,「長庚太白星也」,長庚太白星這是其中的一種。

  《春秋說題辭》當中說,「星之為言精也,陽之榮也」,陽為日,日就是太陽的意思。「日分為星」,我們現在也是會知道太陽是屬於「恒星」,在太陽系當中,各大行星都是圍繞著太陽這樣的恒星在旋轉。可是宇宙空間當中不只是太陽這一顆恒星,而是有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恒星。「日分為星」,其實有很多星星距離我們是在非常遙遠的光年之外,很多星星也跟太陽一樣是屬於恒星,它自己本身是會發光的。但是因為有的星星距離人類就太遙遠了,在宇宙空間當中都是用「光年」來計算,就是光的速度在一年當中所走的路程,因此正是因為宇宙空間特別地浩瀚,所以有很多的恒星當它的光來到地球上,地球人肉眼能夠看得到的時候,其實這顆星星也許它已經不存在了,已經滅亡了。

  這是光的速度很快,但是宇宙太大了,而這當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是有很多的。「日分為星,故其字日生為星」。我們看星星的「星」字,上面一個日就是太陽的「日」,下面一個「生」,這就是「星」。而在《周官》,《周官》這部書是《周禮》,古時候原本的稱呼就叫做《周官》,後來才演變為《周禮》這個名稱的。我們看《周禮》當中是如何記載的呢?《周禮》當中就有談到,「天星皆有州國分野」,《周禮》所說的「九州」有哪九州呢?《周禮》所說的「九州」的概念是中國古時候的地理概念,我們一定要掌握的。九州有「揚州」「荊州」「豫州」「青州」「兗州」「雍州」「幽州」「冀州」和「並州」。為什麼說「天星皆有州國分野」?就是天上的星星跟地上的九州的「州國」是相對應的,這是因為中國古人觀測天文歷史是很悠久的,而古人觀測天文往往是根據天上星星的星象,來觀察地面上的九州,還有這些諸侯國究竟會發生什麼吉凶禍福的現象,他通過對天上星星的觀測,就能夠提前預知。所以古人把天上的星宿跟地上的州國、跟地上九州這些土地是相對應的,也就是說某一個星宿在天上是哪一個州國的分野,或者某地是某一個星宿的分野,古人就是把天上的星星跟地上的九州跟它相對應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天上的星星究竟都是跟地上的哪些土地是相對應的呢?在《周禮》當中就有記載:「角亢」還有「氐」是和「兗州」相對應的。什麼是「角亢氐」呢,「角亢氐」都是屬於「二十八星宿」之一,「角亢氐」這三個星宿都是在東方,這是「東方蒼龍七宿」,當中就包括了「角亢氐」這個星宿。「角」是在「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一宿,「亢」是第二宿,「氐」是第三宿,它們分別都有,像「角」是有兩顆星,「亢」是四顆星,「氐」則是有四顆星,所以「角亢氐」所對應的就是「兗州」。「兗州」在九州當中是屬於什麼位置呢?它是屬於我們今天的山東這一帶,當然它不止山東這一帶,它還包括了河北的一部分,所以古時候的九州當中的「兗州」,和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對應的就是「東方蒼龍七宿」當中的「角亢氐」這三宿。

  後面分別就把「九州」和「二十八星宿」對應關係都列舉出來,這都是在《周禮》當中的記載,也就是周公制定《周禮》這裡面就有談到「九州」和「二十八星宿」的對應關係,而我們所列舉的圖片大家就會看到,這「二十八星宿」分別就是隸屬於「東方的蒼龍」、「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以及「北方的玄武」,它們各自都有一些星宿,我們看這個圖就會看到,這不同的星宿分屬於到底是東西南北哪一方就非常地清楚。像「豫州」所對應的就是「房」還有「心」,「幽州」所對應的「尾」和「箕」,這都是天上的星星。「斗牽牛婺女」是對應的「揚州」,古時候「揚州」也是九州當中的一州,我們看這其中有「婺女」,婺女是屬於北方的「玄武七宿」當中的一個星宿,比如說在《左傳》就有記載過,「有星出於婺女」。談到「婺女」大家就會自然對應到它就是屬於北方的玄武星宿,就是這二十八星宿東西南北的對應關係,我們至少要有一個概略性認識。它對應的是「揚州」,接下來是「虛危」,它對應的是「青州」。下一個是「並州」,「並州」對應是「營室東壁」,對應的這些星宿。還有「徐州」,「徐州」對應的是「奎婁胃」,我們都可以在圖當中去找,它到底是在什麼位置。

  接下來就是「冀州」,「冀州」對應的就是「昴畢」。像「昴」,是屬於西方的「白虎七宿」當中的第四宿,就叫「昴」,所以「昴」和「畢」對應就是「冀州」。下一個是「益州」,「益州」是哪些星宿相對應呢?「益州」對應的這個字念「觜」zī,「觜」也是西方的「白虎七宿」,排在第六,它有三顆星。還有「西」以及「參」,這是跟「益州」相對應的星宿。接下來是「雍州」,「雍州」對應的是「東、井、鬼」,還有「三河」,「三河」對應的是「栁、七星、張」,這都是二十八星宿當中的。接下來「荊州」,「荊州」對應的是「翼軫」,「翼軫」對應的是「荊州」。所以古人在觀測星宿的時候,比如說他發現像「東方蒼龍星宿」當中的某一顆星發生了變化,這時候根據這顆星所對應的九州的位置,就可以預測出這個位置會發生什麼事情,會發生什麼吉祥的事情,或者是凶災的事情,都是可以提前預知的。

  「堪輿家云」,堪輿家,古時候「堪輿」所指的就是「風水」,他說,「玄枵為齊之分」,古人的地理概念除了像九州這樣的概念之外,還有許多諸侯國。特別是像比如說「周武王」滅掉了殷商之後,就開始分封諸侯,所以後來這種制度一直傳承下來,除了中央的政權之外,在地方就有許多諸侯的政權。特別到春秋戰國的時代,我們會看到這些諸侯的實力不斷地強大,彼此之間也出現爭霸的局面,因此我們會看到「齊國」、「燕國」、「宋國」等等,「秦國」,這都是在周朝的時代所出現的這些諸侯國。這個地理概念和九州的概念就又不相同了,可是在觀測天文星象的人的眼中,這些諸侯國同樣是和天上的這些星星,「二十八星宿」跟「黃道十二宮」裡面的星宿都是相對應的。所以,其實我們看古代,比如說我們讀史書要讀懂這些《二十四史》等等,對於古代的地理概念,以及天文的這些基本概念要有所掌握,這樣再來讀歷史的時候才能夠讀得懂。

  我們在課上因為畢竟這是《聖學根之根》的課程,我們只是介紹最基本的概念,讓大家對於像「二十八星宿」乃至於後面還會介紹的音樂方面有關的像「十二律呂」,我們都是把最基本的概念介紹給大家。日後我們扎好《聖學根之根》再去讀經典的歷史典籍,大家就會對於這些古代的名詞有一個基本概念,再去讀就不會覺得很陌生。這裡所談到的「堪輿家」所說的也就是天上的星星,跟這些諸侯國之間也是有一個對應的關係。這裡就舉出來比如說像「玄枵」,「玄枵」就是「齊國」的分野,「星紀」是「吳越」的分野,還有「析木之津」是「燕國」的分野,「大火」是「宋」的分野。我們不要看得這麼多名字眼花繚亂,總之,就是國名之外的這些都是屬於跟星星有關的概念,這樣大家就很清楚了。

  「壽星」是「鄭國」的分野,「鶉尾」是「楚國」的分野,「鶉尾」是跟「黃道十二宮」的「室女宮」是相當的,叫「鶉尾」。我們要掌握這個基本概念,比如說後面再學到「春夏秋冬」,當「二十四節氣」走到不同的節氣之時,或者春夏秋冬像「孟春」、「仲春」、「季春」,春天分的這三個月,這時候跟天文天上的星星的變化都是有關聯的,所以我們對基本概念有一點掌握,就不會覺得這些詞很陌生,這是「鶉尾」。「鶉尾」跟楚國,古時候的諸侯國楚國是相對應的,「鶉尾」這顆星是古時候楚國的分野,所以當人們在觀測天文,發現鶉尾發生了一些變化的時候,就知道楚國這年可能就會發生些什麼事情。而這些工作都是誰在掌管的呢?是「太史」在掌管的,因此我們要瞭解到中國人其實是很懂科學的,很懂天文地理的,你看自古以來不僅是對於我們所生活的這塊土地有深入的瞭解,而且中國人的宇宙觀當中「天地人」彼此之間是一體不二的關係,所以觀測天上的星星就知道人間要發生什麼事情,你說這是不科學的嗎?其實歷史上很多的例子都是證明他們的觀測是相當準確的,這在史書當中都是有記載的。

  這是「鶉尾」,再來還有「鶉火」,「鶉火」是周的分野,「周」就是周朝的所在地,「鶉首」是秦國的分野。你看星星的名稱感覺好像是跟鳥的名稱有一些關聯,像「鶉尾」「鶉首」,看起來就好像是鳥的名稱,實際上不是,是星星的名稱。接下來是「魏」,「實」跟「沈」是魏國的分野,「大梁」是趙國的分野,還有「降婁」是魯國的分野,「訾娵」是衛國的分野,這些基本概念我們先有一點瞭解,日後遇到這些名詞大家不會感覺到很陌生。而這些天文跟我們人間的諸侯國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對於宇宙天體這些群星的觀測,在古時候這項工作就掌握在「太史」的手上,所以太史這個職務非常地重要,他往往通過對於天上星辰的觀察,對於我們人間的一些吉凶禍福,就可以提前預測瞭解。

  「榖梁」是春秋三傳之一的《穀梁傳》,這裡有說「列星曰恒星」,也叫做「經星」。「經」還有「恒」在古時候都有一個「常」的意思,比如說「恒常」,我們常說恒常經常,比如說經跟恒都有常的意思。下面這一段是《漢書音義》所記載的,「瑞星」叫做「景星」也叫做「德星」,既然有「瑞星」,「瑞星」我們一看就知道,這種星星一定就是表示會有吉祥的事情發生,才會有這個名稱,如果會有不吉祥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是什麼星星會出來?就是「妖星」,妖星叫做「孛星」,這孛星是什麼?孛星也就是「彗星」的意思。比如說《公羊傳》當中就有記載「冬,有星孛於大辰」,這就是孛星。「孛者何?彗星也」。孛星指的就是彗星,彗星大家應該不覺得陌生,比如說我們小時候就常常聽說有「哈雷彗星」,它拖著一個長長的尾巴,在天空當中出現就是彗星。彗星在古人觀點當中是屬於妖星,也就是當它出現的時候是會有凶災產生,所以妖星就有孛星、彗星、長星也叫做「欃槍」,這兩個字念「欃槍」chán chēng,不叫「chan qiang」,而叫「欃槍」。「欃槍」是彗星的別名,在《爾雅》當中有說彗星為「欃槍」,所以大家看到「欃槍」這個詞就知道它是屬於彗星,而且是妖星,也就是會有不吉祥的事情產生。

  還有「飛星」,飛星是「絕跡而去」叫飛星。我們會看到其實天上的星星,不像我們肉眼所看到的一般都是恒常不動的,這樣的星星有很多就是屬於「恒星」就是「行星」。可是在宇宙空間當中不止是恒星和行星,還有許多這些小星星是會飛來飛去的,所以有「絕跡而去曰飛星」,有的星星是會飛的,還有「光跡相連曰流星」。大家喜歡觀測天文的人都有曾經去看過,像「流星雨」這樣的天文現象,在最近的這些年當中,大家會看到各種各樣不同的天文現象,喜歡觀測天文的人也都會去看直播,或者甚至於去現場觀看,比如說有一次發生日環食的現象,我們就曾經到一個觀測點去觀看,看起來是非常清楚的。

  流星也叫「奔星」,星光曰「芒」,《爾雅》當中說,「祭星曰布」,「布」是說「散食於地上」,這麼多的內容,大家會看到有很多很多的名詞,其實沒有關係,大家先概略地瞭解一下古人在闡釋星的時候都有什麼樣的概念。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多的名詞?這也是因為跟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非常發達有關,我們大家不要以為,只有現代的科學技術發明之後,人類才會瞭解到浩瀚的宇宙的無窮奧秘。實際上中國的古人是通過他的智慧,通過特別深厚的宇宙觀、人生觀與哲學觀,在觀測天文方面的歷史是相當地悠久,而且也留下了許多相當珍貴的記載。

  下面我們來看跟星星有關的兩個小故事,故事是在「星」第四個部分的事對,我們剛剛所介紹的這些名詞,都是在敘事的內容當中,後面的事對跟星星有關的故事就有很多了。比如說我們要寫文言文的文章,或者要寫對聯詩詞歌賦,要用典的時候都可以從事對的部分來尋找資料,跟它有關的故事典故是很多的。而《初學記》這本書是唐朝的時代所編輯的,如果我們再去查找比如說宋朝時代的這些類書,或者是明清時代的一些典籍,會發現典故更多,我們從這其中只是選擇一條兩條來跟大家做分享。

  跟星星有關的故事要介紹兩個小故事,第一個小故事是事對當中就有談到,庾闡有一首詩說,「懸景如映璧 繁星如散錦」,古人所寫的詩都非常的美,這首詩就是「散錦」這個典故,你用典就可以選用庾闡這首詩,「懸景如映璧,繁星如散錦」。而下面所要講的記載在《沈約 宋書》當中的故事,是跟一顆星星有關。沈約在《宋書》有記載:「孫休」這個人在永安二年將守,質子群聚嬉戲,這些小朋友聚在一起就在那裡玩耍,這時候突然有一個跟其他小朋友長得不一樣的一個孩子,突然就出現了,並且就跟他說,我並不是人類,我是「熒惑星」。「熒惑星」是天上星星的一種。這個小朋友就是當很多小朋友都在玩耍的時候,突然就出現這樣一個跟其他孩子不一樣的小朋友,並且他還把他自己的身份告訴大家。他說,我不是人,跟你們人類是不同的,我是天上的星星,有一顆叫做「熒惑星」。等這個小朋友說完這個話之後,忽然間他一下子就飛到了天空,人們就看著這個小朋友飛在天上,就好像一匹白練在天上劃過。過了一會兒這個小朋友就不見了。而《沈約 宋書》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小朋友就是「熒惑星」所化身的,這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再來看「三舍」。「三舍」這個故事我們以前《聖學根之根》的課程有介紹過,曾經跟大家分享過,這是說「宋景公」,宋景公當政的時期,「熒惑在心」,心就屬於星宿,「熒惑」就是剛剛那個小朋友在天上就是「熒惑星」。這是在宋景公的時代「熒惑星」在心,就是在星宿,人們觀察到了天文當中有這個現象,通過天上的星星的變化,因為它和諸侯國是對應的,剛好這顆星對應的諸侯國就是「宋國」,就是在宋的分野。這是代表什麼呢?代表會有刀兵的劫難將會降臨宋國,是這個徵兆。於是宋景公就非常著急,他就趕緊把「子韋」叫過來,就詢問他。子韋就跟宋景公說,這是代表有災禍要降臨宋國,但是我可以幫助你把災禍轉移給宰相來承擔。宋景公就回答說,宰相每天日理萬機輔佐君王,你看他對於國家社會有這麼大的貢獻,我怎麼忍心把災禍移給宰相呢?於是子韋就說,那就移到老百姓的身上吧。宋景公就覺得這樣做很不忍心,他說:「百姓死,寡人將誰為君?」百姓就好像是他的兒女一樣,如果把災禍降給百姓,那作為君王本身當然是不忍心這樣做,就像父母親怎麼可能會忍心把災禍降在自己兒女的身上?

  於是子韋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再想辦法把它轉移到年歲的收成當中,這年不要有刀兵的災難,而只是年歲的收成,也就是平常老百姓種的這些糧食,讓它就不要豐收,讓它歉收,也就是有一些災荒。宋景公聽了,也覺得不忍心,他說,這一旦糧食歉收有這些災難產生,一定會有很多的百姓沒有飯吃,餓死的、凍死的這種情況就會發生,那我作為君王是百姓的父母官,我怎麼忍心去傷害我的子民、我的老百姓呢?如果我這樣做了「誰以我為君乎!」還有誰會願意讓我在君王的位置上來統領大家?所以他還是不忍心把災難轉移給年歲的收成這方面。這時候子韋聽了就很讚歎,他覺得宋景公是一位很有仁愛之心的君王,於是他安慰說:「君有至德之言三」。你看你作為君王講出的話都是符合天心的、愛護百姓的、有仁愛之心的話,「天必賞君,熒惑必徙三舍」。因為古人非常相信人的心行跟宇宙大自然是會相感應相對應的,於是子韋就跟他說,上天一定看到你有這種仁愛之心,一定也不忍心把災禍再降到宋國。所以他說,我相信「熒惑星」一定會在它的位置發生變化,必徙三舍。後來果然就應驗了子韋所說的話,在一年當中宋國就沒有發生災禍。

  這是在歷史上所記載的,一個君王以他的仁愛之心最終感動了上天而沒有降下災難。這個故事跟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有關的兩則故事,我們從這裡面選出來跟大家做分享。這是中國古人在很久遠的歷史當中就已經深深地明瞭,人的心是和宇宙大自然相互感應的,其實我們來對應現前這個時代所看到的種種災難,大家也會很有同感。

  我們看到師父上人談到,美國人有一位「布萊登博士」,布萊登博士就說過,當人類面臨全球的危機的時候,如何才能夠轉變危機?這也是現代人類特別關切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因為在最近幾年大家會看到種種的天災、人禍、瘟疫不斷的發生,使得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都遭受的災難,所帶來的後果,真的是非常地痛苦,所以人們內心當中是非常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渴望這些災難都能夠平息。可是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平息災難呢?我們看到布萊登博士所說的這句話,給大家的啟發是很深的,他就談到應對全球的危機,唯有全人類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將世界引導到更好的走向。在這裡提出了三個重點,一個是「棄惡揚善」,以前我們所造作的這些「殺盜淫妄酒」,違背天理、違背大自然這種事情,現在要趕快把它停止下來,「棄惡揚善」把我們的善言善德善行要顯發出來。什麼是善呢?比如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善,比如說「仁義禮智信」是善。這之後我們會學到《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對於善惡的概念大家就會有更深的體會。

  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改邪歸正」,從邪行邪惡的行為當中轉變過來,回歸到正道當中。第三、是要「端正心念」,「端正心念」就是我們的意念一定要善,大家不要以為只是言語善行為善就好,意念其實鬼神都有在記錄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於起心動念,這都有善惡的因果,所以我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布萊登博士就提出這三點,如果能夠做到這三點,我們就能夠把世界引導到更好的走向。雖然最初講這句話的時候距離我們現在已經快要十年了,我們會看到,在這將近十年當中人類還是不知道要反省改過,所以才會看到現前這災難不斷地發生,而沒有辦法制止。

  在《千字文》當中我們學到這句經文「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於是,就在前面的分享當中,把《初學記》裡面關於日月星的記載,跟大家做了分享。而師父上人他老人家一生當中講過許多大乘經典,這裡面就包括《華嚴經》、《法華經》,其中師父上人在講解《法華經》的時候,就有談到一段經文,就和我們現在所學的日月星三光是有關係的。《法華經》當中,「復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這裡說的「明月天子」,通常就是我們所講的「日月星三光」,明月就是「寶吉祥月天子」,「普香天子」,「普香」就是「星天子」,「寶光天子」就是「寶意日天子」。所以這裡我們會看到有「吉祥月天子」,有「星天子」,還有「寶意日天子」。師父上人有談到像這三位,在今天我們都學習了儒釋道的聖賢教育,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會懷疑,像《法華經》的經文裡面所提到的「明月天子」,或者是講到「寶吉祥月天子」,有人會懷疑說,今天人類已經登錄了月球,可是在月球上並沒有見到「明月天子」,也沒有在月球上見到一些天人,究竟經典當中所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像「寶光天子」,「寶光天子」就是我們俗話所說的「太陽神」,也就是「日天子」。我們現在知道,科學家的觀測,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它是一團火球,太陽裡面究竟有沒有生物,有沒有天人住在太陽這樣的地方呢?師父上人談到,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所不可思議的,實在上來講,在日月裡面確實是有這些有情眾生,但是他們並不是我們肉眼能夠看得見的,那個世界也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

  我們不要講月亮太陽,不要講這些地方了,就以我們的地球上來說,地球是「凡聖同居土」,學佛的同修都知道,學佛同修有很多人都曾經看過《慈悲三昧水懺》,甚至於有一段時間拜「三昧水懺」的風氣還很盛。究竟《三昧水懺》的來源是什麼呢?這一段就是跟唐朝時期「悟達國師」的一段因緣是有關的。悟達國師是十世的高僧,可是當他沒有學佛之前,他有一個冤家對頭常常要想來報復,這就是歷史上記載的。在漢朝時期悟達國師是「袁盎」,袁盎曾經在皇帝面前說「晁錯」的壞話,甚至最後導致晁錯被殺。他被殺的時候冤情是很深重的,所以他常常想要來報復。可是悟達國師後來就出家修行,而且十世都是修行精進的高僧,有護法神護持他,晁錯想要來報仇、報復就不得其便,就這樣一直到了唐朝的時代,也就是悟達國師所生的這個時代,他已經第十世的高僧,結果這冤家債主始終因為怨恨太重了,他還是不能夠捨棄怨恨,念念想報復。這一生悟達國師當了大唐皇帝的老師,皇帝對他很尊重,所以就送給他一個「沉香寶座」,他於是一念生了歡喜心,這個歡喜就是魔障,於是「護法神」就離開了。他的冤家債主就趁著這個機會找上身來,悟達國師就得了人面瘡,結果國家上上下下最好的醫生都找來了也治不好他的這個人面瘡,非常痛苦。

  他最後是遇到了一位「阿羅漢」,「迦諾迦尊者」幫他治好了人面瘡的這個病。迦諾迦尊者道場是在哪裡呢?是在中國的四川。尊者過去曾經跟他說,當悟達國師將來有遇到急難,可以到四川去找他,尊者跟他說山上有兩棵樹,你找到那兩棵樹的地方,就能夠見到迦諾迦尊者的道場。結果他這次得了人面瘡,他就去了四川來找這位尊者,果然就見到了他的道場,非常地清淨莊嚴,這裡面的宮殿樓閣很華麗,並不是人間所有的。等到他人面瘡的病治好了之後,這是迦諾迦尊者用「慈悲三昧水」來化解他們之間的冤仇,最後把他的病給治好了。治好之後他下山就想在沿途也做了一些記號,準備以後再來,可是他下了山之後回頭再一看,這後面是一片荒山,根本都看不到這些莊嚴而又清淨的道場。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因緣,即使這個道場在我們面前,我們也是見不到的。

  在地球上都是如此,更何況在月宮,更何況在太陽裡面呢?因此,師父上人特別強調,我們決定不能說,我們沒有見到就不承認它的存在,這是很大的過失。像這種情況,其實在中國、外國都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可以來證明。像在中國還有比如說「法照禪師」,他曾經在五臺山見到「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大聖竹林寺」。法照禪師在五臺山遇到文殊菩薩,也跟悟達國師遇到迦諾迦尊者一樣的情形。除此之外,比如說中國古人的一些傳奇小說、筆記小說當中,或者筆記的記錄當中,師父上人就有談到像《閱微草堂筆記》、《聊齋誌異》、《子不語》,這裡面有許多都是事實,證明「凡聖同居」、「人鬼同居」,但是雖然是「同居」彼此並不能夠相見,除非是在某一些特殊的因緣當中才能見到,否則的話,即使是同居,彼此也是不能夠相見的。

  所以我們對於月球當中像「明月天子」,以及他們的眷屬,乃至於「佛經」裡面所講的「月光菩薩」「日光菩薩」都不必懷疑,我們一定要相信「佛」的誠實語。為什麼呢?因為佛絕對不會說是遷就一般的神話,或者是一般宗教的說法來教導我們,如果我們說「佛」有方便,可以假借神話來給我們說教,這完全是錯誤的。為什麼?如果「佛經」裡有一兩句話是虛構而不是事實,「佛」也就打妄語了,既然打妄語,「佛」一切言論我們都可以不相信了。由此可知,世間的君子都決定不打妄語,這樣才能夠取信於天下後世,更何況大聖大賢的「佛陀」啊!祂絕對不會有一句虛妄的言辭來欺騙世人的。所以我們對於「佛經」經典當中所說的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應該要誠信不已。信了之後,「佛」並不是教我們迷信而是教我們求解,在理論上能夠貫通然後求證。譬如說是「明月天子」「普香天子」,我們求證能夠跟他見見面,確實能夠達到這個境界,不是做不到的,這就是「佛法」殊勝之處。

  我們看到這副墨寶,就是師父上人所寫的一幅字,這裡面就有談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欲真心修道者,得之依教奉行,可以入門矣」。所以對於像「佛菩薩」這樣的聖賢之人,這些聖哲在經典當中所教導我們的字字句句,大家都要真正地「深信不疑,依教奉行」,我們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

  關於「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這句經文,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接下來,再來學習下一句經文:「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我們接著看這句經文:「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寒暑」所指的就是「冷熱」,寒暑循環變化,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就如同像我們前陣子才過完「大暑」,到下個月初又要「立秋」了,天氣也在變化當中。「秋收冬藏」其實這裡是有所省略的,它省略了「春」和「夏」。這一年有四季,除了秋和冬以外,還有春和夏,除了「秋收冬藏」還有什麼呢?還有「春耕」「夏耘」,加上「秋收」「冬藏」,這一年四季就是從春天開始。春耕夏耘,春天開始耕種,我們中國古時候是以農立國的社會,非常重視農業的生產,因此到了春天把田要耕好,然後來播種。夏耘又說夏長,夏天天氣越來越熱,就要繼續來除草,耘是除草的意思。

  秋收冬藏,秋是秋天收割,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有許多糧食在秋天的時候就可以收穫了。我們如果生活在北方,對於一年四季的變化就會感到特別明顯。像從前我們在北方的秋天,曾經生活在農村裡,到秋天的時候,他們種植的玉米成熟了,農村裡面的玉米就會堆積成山,所以我們小朋友都在玉米山上玩。這就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作為農民農夫來講,這是一年四季當中辛勤的耕種,終於在秋天有了收穫,是一個讓人非常歡喜的季節。有了這些糧食的儲備之後,到了冬天冰天雪地就是冬藏,這時候就可以不用再種田了,可以慢慢地享用播種之後的豐碩成果。冬天北方人叫貓冬,就因為冬天在北方,外面往往都是零下十幾度、二十幾度,甚至三十幾度的非常寒冷的天氣,所以生活在北方的人在冬天的時候,特別是在農村就不出門了,就在家裏溫暖的炕頭上面,在這邊每天生火做飯、嗑瓜子,過著很悠閒的冬天的生活,這是「冬藏」,指的是這個時候稻穀糧食都已經收到了倉庫裡面來了。

  所以這句經文「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寒來暑往所形容的就是季節冷熱的交替,寒冷的是冬天,暑就是炎熱的夏天,「往」就是過去。寒來暑往,特別是如果我們是生活在比如說赤道的地區,或者是南方比較溫暖的地方,或者在熱帶地區,大家是比較感受不到四季的變化。比如說生活在赤道一帶的人們,這一年的四季都是夏天,所以春夏秋冬這種節氣的變化就不是這樣的明顯。可是如果是生活在北方,它是四季分明的天氣,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就特別明顯。

  比如說我們也是到了北方,才會看到像秋天的楓葉,秋天的時候一片金黃,為什麼叫做「金秋」?這是到北方的時候,你才會體會到,看到很多楓葉,還有許多金黃色的葉子,葉子一片一片的飄落在秋天。到了冬天,像我們小時候因為生活在南方,從來沒有看見過下雪,可是到了北方去生活之後,第一個冬天開始看到下雪,那時候非常興奮,半夜十二點就跑出來堆雪人,這種四季分明的情況,在北方是可以看到得非常明顯。我記得在今年過年的時候,還有收到來自於「英國漢學院」的同學寄來的新年的祝福,就有看到漢學院的同學所堆的雪人。因為英國威爾士也是屬於緯度比較高的地方,所以在冬天會下雪,同學堆的雪人很有創意啊,堆完雪人之後,還會給它戴上一頂帽子或者是戴上圍脖,它的表情也刻畫得特別地生動和形象。所以過年的時候開吉就說,這是過年所收到的一份特別溫暖的禮物,這是來自於威爾士的一個小鎮,同學們就發揮了創意,把每一個雪人都堆得有非常豐富的表情。這是在北方地區四季分明的時候,大家會感受到,這種「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就更加地明顯。

  可是為什麼會有這種四季的變化產生呢?四季的變化是從地球科學物理學角度來看,它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在旋轉的時候,軌道面跟地球的南北極的地軸線有一個傾斜度,這個大家在學《三字經》就有學過這些經文。所以地球繞著太陽旋轉有一個傾斜度,變成太陽的直射點就會在一年四季當中產生變化。有的時候它的直射點是直射在赤道的部分,晝夜會很平均,這是在「春分」以及「秋分」。過了春分之後,太陽繼續往北移動,最後太陽直射點直射在北回歸線,在北回歸線這一天,直射點在北回歸線的時候這一天就是「夏至」。過了夏至之後晝短夜長,在夏至這一天白天是最長的,過了夏至之後慢慢的白天就越來越短,一直到「秋分」這一天,太陽又直射到了赤道,這又是晝夜平均。接著又開始進入冬天,白天就越來越短,晚上就越來越長,到了「冬至」就是夜晚是最長的。過了冬至,太陽又繼續往回走,這就是說太陽因為角度的關係,所以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直射點會產生變化。因為地球繞著太陽旋轉的時候,有一個「黃道面」跟「赤道面」之間的二十三度半的傾斜角,所以使得太陽直射地球的點在一年四季產生不同的變化,就會形成這種「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這種寒暑的交替循環,就產生春夏秋冬的季節。像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的大國,是以農為本的,因此,在發展農業生產的時候,是要順應四季的變化來進行播種、耕作、收割、收藏,這就是所謂「秋收冬藏」。

  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來跟大家介紹在《初學記》一書當中,所記載的春夏秋冬的變化。這個內容也是非常精彩的,為什麼呢?我們記得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常常教導我們,如何通過教育來真正地處好三種關係?這三種關係是哪三種呢?第一種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二種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第三種就是「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師父上人常常強調是要通過教育,才能夠把這三種關係真正「凝結成一體」。為什麼「不和」呢?都是不知道這個關係。人與人為什麼不和?人與大自然為什麼不和?都是因為不明了彼此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像我們現在常常看到許多天災人禍的產生,如果要追究其中的根源,我們就會發現,這是人不懂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去破壞自然,糟蹋自然,最後導致了許多災難的發生,人們常說大自然在報復。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不和諧的現象呢?就是因為我們人並沒有懂得如何來處理好人跟自然環境的關係。師父上人常常強調要處理好這個關係,要通過教育才真正能夠實現。

  所以我們秉持著這個原則再來看待「春夏秋冬」,在這裡用《初學記 歲時部》所記載的春夏秋冬,大家就會看到,古人對於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是講地非常清楚和透徹,特別是在《禮記》當中,《禮記‧月令》就是人跟大自然的關係,記載是相當地清楚。

  我們剛剛提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首先在進入《初學記 歲時部》的「春」之前,我們先來跟大家分享一則「朱鏡宙」老居士他老人家在《夢痕記》的上冊,這裡曾經引用過關於春耕的一段文,從這裡可以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中國的古人是多麼地重視農業的生產,這就是「天子籍田」。朱老居士在《夢痕記》的上冊,《夢痕記》我們也是遵師父上人慈悲教導,為朱鏡宙老居士他老人家一生當中所撰寫的著作,為他出版一套《朱鏡宙詠莪堂全集》。師父上人在看到朱老所寫的這些書,那時候我們是搜集了許多版本,把這些書就是彙集到一起,師父看了之後特別讚歎,像朱老這樣的老人家沒有「白來一場」,為人類留下了這麼寶貴的文化、精神的財富,所以非常積極地想要出版朱老的全集。

  其實這點我們也可以看出,師父上人他老人家「知恩報恩」的這種心態。因為最初朱老他老人家是跟「雪公李炳南老居士」關係非常好,也因為朱老的介紹,師父上人才能夠到臺中來親近雪公李炳南老居士,並且通過十年刻苦的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代高僧,一生都是弘揚聖賢的經典而不遺餘力。而朱老他老人家對師父上人非常地照顧,那時候師父還很年輕,朱老年紀已經大了,他對待年輕人真的是關懷備至,常常給他們講故事,把他的人生的經驗都教給他。我們知道朱老是「章太炎先生」的女婿,章太炎先生是我們中國近代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國學泰斗」,是「章黃學派」的代表人物,章黃其實這個章所指的就是章太炎。朱鏡宙老居士就是章太炎先生親自選中的女婿,他把他的小女兒「章㠭」就嫁給了朱鏡宙老居士。當然後來我們也看到章太炎先生的眼光真的是很獨到,沒有看錯人,朱老是一個大孝子,所以乃至於「詠莪堂」,就是章太炎先生為他所題的書齋的名字。這個名字「莪」就是「蓼莪」,《詩經》當中的一首詩,他之所以題這樣的名字,就是因為朱老真的是一個大孝子,他把孝道也落實在孝敬太炎先生的身上,乃至於太炎先生過世之後,幫他料理後事,又為太炎先生出版他生前的這些文集,這都是朱老在張羅的。

  我們看到《夢痕記》上冊當中所講到「天子籍田」,這就是說中國自古是以農立國,「天子籍田」就可以看出春耕的重要性,這是在《禮記‧月令》當中有記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這是表示什麼呢?這是表示從天子乃至於諸侯都要親耕示範,就是用這種方式來鼓勵全國的老百姓從事與農業的生產。「籍田之禮」,朱老在這裡所引用的就是「德齡」女士在《瀛臺泣血記》當中所記載的。「籍田之禮」是在先農臺所舉行的,除掉朝廷全體官員之外,凡是皇族當中比較年輕的一般的親王、貝勒這一類都要參加,而且它的禮節也很冗長,最後是皇帝親自下田,把預先準備好的這些鐵犁慢慢地去推。當然畢竟是皇帝,他在推農具的時候,他自己本身是不需要用什麼力氣的,旁邊會有幾個太監來幫他出力,不過皇上的手要放在鐵犁的上面,至少要做這樣的一個示範。

  這種儀式的作用是什麼呢?它的作用就是告訴老百姓告訴人民,千萬不要把種田看作是一種很低微的事情。為什麼呢?你看看即使是像皇帝這樣尊貴的身份,也有這一天要親自動手來犁田咧。朱老在後面這個話也說得很幽默,俗話說得好,天高皇帝遠,所以凡是一切有皇帝參加的禮節,一般的情況下老百姓是休想去瞅一眼的,否則可能腦袋都要搬家。但是唯有這個「春耕的大典」,因為春耕大典含有「勸農」的意思,所以就特別允許當地的民眾可以遠遠的來觀看,但是絕對不允許他們一窩蜂的聚上來。

  朱老是生活在民國時期,他說,現在已經沒有皇帝了,而國家也從農業的老路走向工業的新環境來轉進。這篇記載就是德齡在《瀛臺泣血記》當中所記載的,只能夠作為幾千年的「專治王朝」最後結束的謝幕來看。這段文就是朱老在《夢痕記》當中談到「天子籍田」的禮,強調我們中國古代以農立國,天子通過春耕大典當中籍田禮來體現「春耕」的重要性,鼓勵全國的老百姓要認真努力地從事農業生產。而在《禮記‧月令》當中也有明確的記載,這說明其實這個禮是很古老的一種禮,在上古比較久遠的時期就有。我們看到古時候從天子乃至於諸侯都是親耕示範,天底下的老百姓看到這樣的一個示範自然也會效法學習,所以就會把農業生產看作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不會疏忽,不會懈怠。

  這是關於天子籍田之禮,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關於《初學記》當中所記載春夏秋冬的內容,就留待下面的課程再繼續來跟大家做分享。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