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世上最偉大的愛-第25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悅讀,我是主播牧羽。今天是母親節,想要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題目叫《世上最偉大的愛》。

  

  一、母愛,從胎教開始

  母親,一個美麗而偉大的名字,她從懷胎開始,便守護著腹中的孩兒。十月之中,母親承受著各種不適,坐臥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

  然而,三千多年前的這位母親,效法堅貞柔順的婆婆太姜,端正嚴謹、莊重誠敬。懷孕後為了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她克服困難,嚴謹自律,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從不歪著身體睡覺,坐不偏斜、站不跛腳,獨處時不傲慢,夜裡還讓樂師朗誦詩歌。

  兒子生下後,聖德卓著,品格端正,聰敏好學,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他成為了一位孝順仁義的君子。繼承父位後,他將對父母的仁孝擴展到天下百姓,善施仁政,明德慎罰。

  國家在他的治理下日漸強大,他的德治,天下所歸,百姓所親。他是古代聖君的典範,他的故事深深影響著後世。他,就是周文王姬昌。

  母親太妊給予文王的愛,始於胎教,承於身教,這種端正自律、仁慈孝義的愛,不僅成就了文王的仁德偉績,更讓他找到人生最好的伴侶。

  仁孝的文王在渭河之濱遇見了美麗的太姒,被她的賢孝仁慈所打動,二人喜結連理。

  婚後,太姒承繼了太婆太姜和婆婆太妊的德行,相夫教子,將內政治理得井井有條,她與文王生了十個孩子,其中二兒子姬發(也就是後來的周武王)和四兒子周公旦尤其優秀,將家業發揚光大,使周朝綿延了八百年。

  民國時期的印光大師曾說:「所謂母者,即兒女之模範也……家教之中,母教最要......太姜生泰伯、仲雍、季歷三聖人,太妊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孫三代女聖人,生祖孫三代數聖人,為千古最盛之治。」

  

  二、母愛,是無私而睿智的愛

  十月懷胎之苦,至一朝分娩之痛,都在母親看見孩子的那一刻化作無限慈愛。

  從嗷嗷待哺,到牙牙學語;從蹣跚學步,到健步如飛;從讀書識字,到尊師重道;從知書達理,到修身齊家,都離不開母親的耐心教導,循循善誘。

  兩千三百多年前,有一位母親,她的兒子聰慧過人,模仿力極強。起初他們家離墳地很近,兒子跟著大人學會了跪拜、哭嚎。後來他們遷居到了市集,兒子又跟著商人學起了吆喝、討價還價。母親最後把家安在了學堂附近,兒子才學會了鞠躬和進退的禮節。

  這位母親就是孟母仉氏。孟母沒有扼殺孟子愛玩好動、探索事物的天性,而是通過遷居讓孩子得到良好教育的熏陶。

  孟母對孟子的教育,影響著孟子一生。孟子求學懈怠時,孟母沒有打罵,而是以「斷機杼」的方式教育孟子要認真堅持。在孟母言行的影響下,孟子才得以承繼孔子的道德學說。

  孟子成家後,有一次與妻子發生了不和,孟母公正地指出兒子的過失,使夫妻和好如初;孟子五十歲想遠遊,以實現理想抱負,卻因母親年邁而猶豫不決時,孟母又以男兒志在四方、老來從子的一席話,讓孟子放心出遊。

  孟母以無私的愛,在孟子不同的人生階段,給予睿智的教導,最終成就了孟子一生的道德學問。

  

  三、母愛,是勇敢而堅強的愛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母親對我的教育影響了我一輩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導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她總說,你要博愛、要誠實。我們家自曾祖起,就有一個重視教育的好傳統。我生長在這個家庭中很幸運,是這一傳統的受益者。」

  袁老的母親是一位知書達禮、賢惠慈愛的大家閨秀。是當時少有的知識女性,因此袁老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母親在袁老幼年時便教他英文啟蒙,袁老成年後母親又鼓勵他遠行求學,為了讓他安心進行雜交水稻研究,年過七十的母親從大城市來到鄉下給他帶孩子。她以堅強的慈愛給予兒子無限的勇氣和力量,讓袁老能在千百次失敗中堅信,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使萬千民眾告別飢餓。

  「稻子熟了,媽媽,我來看您了……只是兒子永遠虧欠您了……」

  袁老成功了,可母親卻永遠離去了。

  

  四、母愛,是朴實而摯誠的愛

  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小時候母親溫柔體貼,對我們關懷備至。隨著我們長大,母親變得有些嘮叨,她的世界,似乎只剩柴米油鹽,生活瑣事。殊不知,她是父親長情的支持者,是孩子無私的愛護者,是家庭忠實的守護者,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有一位朋友,從小愛聽讚美的話,可她的母親卻經常批評她。母親常對她說:「罵你的人,才是對你最好的人。」她母親晚年得了眼疾,跟她說話時,她卻常常一邊看手機,一邊心不在焉地應答著。有一天,母親沒留下什麼話就匆匆離世了。往後的日子,她再想聽母親說說話,哪怕是一句批評,卻再也不可能了。

  虧孝的遺憾讓她痛定思痛,終於有一天,她學會了聆聽另一位母親的話,那位母親就是她的婆婆。婆婆是一位勤快節儉的家庭主婦,操持家務,洗衣做飯,照看孩子,任勞任怨。

  她喜歡吃素,婆婆給她做美味的素菜;她生了二胎,婆婆不辭勞苦從老家來幫忙帶孩子;她做人做事欠妥,婆婆會直言相告。漸漸的,她懂得了反省、理解和感恩,終於有一天,看著婆婆因長期操勞而微微駝背的身影,她落淚了。

  母親離世,讓她抱憾終身,她唯有對婆婆盡孝,努力分擔婆婆的家務,反省自己的不足,努力做一個好兒媳。

  婆婆也是自己的母親,尊重、感恩母親的付出,認真聆聽她們的「嘮叨」,好好珍惜有她們的日子,那是人世間最朴實摯誠的愛。

  

  五、母恩深重,盡孝須及時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裡說道,母親對孩子有十種恩德: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回幹就濕恩、哺乳養育恩、洗濯不淨恩、遠行憶念恩、深加體恤恩、究竟憐愍恩。

  母親之恩深如海,粉身碎骨亦難報。我們該如何對母親盡孝?唐代的崔沔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崔沔自幼孝順,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因悲傷過度得了眼疾。崔沔變賣家產,遍請名醫為母親治病,但母親還是失明了。崔沔每日躬親奉養,至誠恭敬,三十年如一日。

  凡是母親所需,崔沔都適時供應。每逢美景良辰,崔沔會扶母親到野外遊玩,呼吸新鮮空氣,崔沔把大自然的美麗事物描述得生動活潑,與母親笑說談論,使母親忘記了失明的痛苦,樂而無憂。

  後來崔沔年事漸高,官高位重,還親自與子侄們在庭園中種植桃、李、橘、柿等果樹,使母親四季都能品嘗到新鮮的水果。母親去世時,崔沔悲傷憔悴,口吐鮮血。為報母恩,他茹素終身。崔沔的高尚孝德,讓他位至「中書侍郎」,他的兒子崔佑甫,也成為一代賢相。

  從崔沔奉母的故事中,我們是否受到一些啟示?

  常回家看看吧,對父母的物質供養、心靈慰藉、疾病醫治,都要盡心盡力。真誠陪伴,認真聆聽,用心奉侍,讓孩子也參與其中,與父母共享天倫。

  母親幫我們帶孩子,我們一定要感恩,多分擔家務,多關心母親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即使母親不能帶孩子,我們仍要好好孝順,不可心生不滿。

  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裡,祝天下母親身體健康,安樂無憂,願天下兒女感念親恩,孝順仁慈。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是牧羽,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