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天人師範 覺行圓滿-全1集

  經句:

  佛為天人師範。即九界同秉教誨。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號曰佛。

  ——《在家律要廣集》

  

  開示:

  「佛為天人師範,九界導師」,不但是我們一切人的模範,九法界一切有情的最好榜樣。所以我們要學佛,佛就是我們的好樣子,我們要學佛的存心,要學佛的做人,要學佛處事待人接物,要學佛的言語,佛樣樣都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楷模榜樣,這叫「學佛」;學佛不是研究經教,研究經教現在人稱作「佛學」。

  大乘無量壽經(第16集) 1998/6/27

  

  佛學跟學佛完全是兩樁事情,搞佛學而不知道學佛,你依舊是生死凡夫,沒有辦法斷煩惱、沒有辦法超越輪迴。如果你真正學佛,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特別是依照這一部經典來修學,肯定有把握「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這是古來祖師大德給我們說的。

  大乘無量壽經(第16集) 1998/6/27

  

  佛菩薩就是社會大眾最好的榜樣,經上常講天人師範,人間天上的表率;師是表率,範是模範。我們學佛,做佛的弟子,自己冷靜想想,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能不能做為社會大眾的模範?社會大眾都像我這樣學習,行不行?我們要常常這樣的反省檢點,才算是一個學佛的學生,佛的弟子。如果我的想法、看法、說法、作法,對社會大眾有危害,就趕緊把它改正過來。

  太上感應篇(第107集) 1999/10/9

  

  我的思想行為對社會大眾有利益,我就應當努力去做。佛教給我們一個根本理念,就是決定不能為自己,佛給我們說,自私自利是眾惡的根源。如果為自己想,這就叫凡夫。一切不為自己想,為眾生想,為社會想,這個人就是佛菩薩。社會的利益是自家的利益,大眾的利益是自己的利益,一切為眾生,一切為社會,這是佛菩薩。佛菩薩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107集) 1999/10/9

  

  「佛為九界導師」,九界,九法界,一共是十法界,除佛之外,下面九法界。菩薩、緣覺、聲聞,下面是諸天、修羅、人道、畜生、餓鬼、地獄,總共九法界,九法界的導師。九法界是凡夫,我們就明白了,佛現身說法,現什麼身?九法界的身都現。九法界的眾生都要照顧,只要是有善根的人,佛時時刻刻培植他,讓他的善根增長;善根成熟的人,佛一定幫助他證果,成佛。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50集) 2013/12/21

  

  這些善根裡面,唯一特殊、究竟、圓滿、真實,而且快速成就的,就是淨土法門,就是念阿彌陀佛的法門。你不遇著則罷了,只要遇著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善導大師的話,萬修萬人去,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去修福、修慧,很快福慧就圓滿了,從凡夫地快速度提升到如來地,到究竟地。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50集) 2013/12/21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佛這個字是「佛陀耶」的音譯,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它的尾音都省掉,所以只稱一個佛。這個字是屬於尊重不翻,實在上說也在中國字彙裡頭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字。中國字彙裡頭,智慧的「智」與這個意思接近,覺悟的「覺」與這個意思也接近。所以在講解的時候,都用智、用覺來解釋。但是覺,它的意思有三個,它有自覺、有覺他、有覺行圓滿三個意思。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0集) 1993/6

  

  首先要自己覺悟,怎麼覺悟法?覺悟的樣子是什麼?如果我們搞不清楚,天天念覺也覺不了。覺悟的樣子是自在、是快樂。覺悟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第二,一切萬緣放下,這是覺悟的方法。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我們能夠做的,也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一定要依靠經典。經典上,這些所有菩薩名號當中所表的德能我們有沒有做到?我們如果都做到了,覺悟了;做不到還是迷惑,沒覺。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19集) 1998

  

  再跟諸位說得現實一點,就是我們現前的生活,我們活在現在這個社會上,你首先要覺悟到苦。佛給我們講的四諦法,第一個是給你講苦,你有沒有覺悟到?人從生下來,第一句話說什麼?苦!苦到底,苦一輩子,哪有樂?第一句話是真話,一點都不假。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19集) 1998

  

  佛說這個苦是可以擺脫得掉,不但我們這一生的苦可以脫離,三界六道,生生世世那些苦統統可以出離,有出離的方法。出離的方法叫道,道就是出離之道、離苦之道、了生死之道、脫離輪迴之道。這些道,道路、方法都在經典之中,尤其是這部《華嚴經》,《華嚴經》對這個道講的是最圓滿,給我們講修行的法門,方法、門徑,就是離苦得樂之道,講了兩千多個法門、方法,任何經典裡面沒這麼多。兩千多個方法,到最後普賢菩薩給我們選擇,他選擇西方淨土,選擇念佛法門,這個不可思議。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19集) 1998

  

  自己修行是自覺。也就是說,自覺就是自受用,覺他就是度化眾生,是他受用。我自己覺了,別人還沒有覺,所以自覺之後,只有一樁事情他要做的,那就是幫助別人自覺,希望人人都自覺,幫助別人。也是一心不亂,一心一意幫助別人覺悟。這是一心不亂,絕對沒有為自己。所以覺跟迷的差別、區分也在此地。迷人,起心動念先考慮自己,覺悟的人,決定不會想到有自己;想到有自己就是迷,念念都是想如何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才是真正的一個覺者。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第50集) 1989/1

  

  「覺行圓滿」,覺是覺悟,行就是講的修行,覺是說的自覺,行就是幫助別人覺悟。菩薩雖然自覺、覺他,沒有圓滿,佛圓滿了,自覺、覺他都圓滿。怎麼才叫圓滿?如果說佛覺他圓滿,我們現在都是眾生,佛沒有幫助我們,佛怎麼能成佛?怎麼叫圓滿?諸位要曉得,他不是在度眾生人數上說的,而是從心性上講的。我們心性有三種障礙,也叫做無明煩惱。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0集) 1993/6

  

  第一種叫見思煩惱,自覺之人見思煩惱斷掉了,沒有了;第二種叫塵沙煩惱,覺他能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沒有了;最後叫無明煩惱,如果自行化他,把無明煩惱也破盡,這就叫圓滿。所以,圓滿是說這三種煩惱統統斷盡了。由此可知,如果要不發願度眾生,你的塵沙煩惱不能斷,無明煩惱就更不必談了,所以阿羅漢成不了佛。菩薩天天幫助別人,實際上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自己不吃虧,是成就自己。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0集) 1993/6

  

  要盡心盡力的幫助別人,才是圓圓滿滿的成就自己,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一定要認真去做。只想別人,不要想自己,自己自自然然有圓滿的幸福;如果想到別人還想到自己,雖然有福,自己的福報不圓滿,福裡面還有煩惱。如果只想別人,把自己忘掉了,享福裡頭沒有煩惱,那才叫真正圓滿的幸福。這些我們要曉得,要認真去學習。佛三種覺圓滿了,三種障斷盡了。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0集) 1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