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培養孩子包容萬物的心胸-第58集

  「言語」在孔門四科中僅次於「德行」,所以孩子從小講話的分寸,我們也要多加調教。「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其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我們有短、有私,一定不希望別人到處宣揚。我們不希望別人如此,我們也不應該這麼對別人。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縱使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我們也應該反省自己。見人惡不要放在心上,要念念想著如何當好榜樣去影響他們,不可以把人家的過失到處宣揚。

  別人錯,我們也把它當對的;我們對,也要當錯的。別人錯為什麼對?他沒有讀《弟子規》,所以才會做錯事。他演出了社會的需要給我們看,我們要盡心盡力做好榜樣。

  為什麼我們對也是錯的?如果我們常常說:「我對,你錯。」這是在製造對立、製造高下。理直氣壯壓人,不對;應該理直氣和,以和為貴,這樣才正確。當人能心氣和平,就能夠感染別人,對方也會覺得跟我們相處、學習,感覺很好。

  有一位朋友說,他實在看不到自己的過失,結果他的老師教他一個方法:看到太太不好,就想到都是我不好,因為我做得不夠好,沒有讓她感動;看到兒子不好,就想到是我沒有教育好;看到社會風氣不好,也是我不好,沒有做好榜樣影響他人。

  所以處處見人惡都當做是自己的惡、自己沒盡好本分,就會努力修身。時常能有這樣的態度,就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進一步,當我們談論人家的是非,如果對方聽到了不知有多難受!俗語講「背後之議」,在背後議論人家的短處、缺點,「受憾者常若刻骨」。對方知道我們在私底下都這樣批評他,就好像有一把刀在他的心上刻下了烙痕,一輩子也忘不了。所以「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

  很多朋友之間交情為什麼會撕裂,多半是因為言語的過失。所以我們在言語當中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不要常常講人家的缺點、短處。「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這些教誨都是教我們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社會團體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和為貴,要隱惡揚善,讓團體形成一個向善、和諧的風氣。假如有人到我們面前說:「某某人說你哪裡不好」,我們應該怎麼樣?一般人聽到可能耳朵馬上豎起來,說:「誰說的?快講給我聽」。如果我們都是這樣的態度,很多讒言就容易入侵。

  所以,當有人提到誰在背後議論我們哪裡不好時,我們應該回應他說:「是我做得還不夠好,才讓他不高興,我應該再好好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這個進讒言的人就無計可施了。所以人的心胸一擴大,縱使有讒言出現,我們也都可以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