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開始講第三十一品經文。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這品經文裡,世尊用比喻的方法,為我們顯示極樂世界的菩薩們自利利他的無量功德。讓我們能夠體會到菩薩功德的殊勝。世尊也是勉勵我們要效法,這是世尊說法的真實義趣。

  請看下面經文: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眾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淨蓮華。離染污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從第二十八品「大士神光」到第三十二品「壽樂無極」,這五品經文都是講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菩薩的境界。

  第三十品「菩薩修持」是講得比較深入的一品。

  今天講的第三十一品「真實功德」是五品中的一品,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所做的功德是「真實功德」。

  這一品經文的開頭打了十五比喻,說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功德深廣猶如大海。覺悟的高和廣,像須彌山、像大海等等比喻極樂世界菩薩的功德莊嚴。

  下面,我們具體解釋這段經文: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

  這是第一個比喻。這一句經文是用巨海比喻菩薩們的智慧。請注意這個「巨」字。大海已經無邊無際了,但用大海已經不足以形容菩薩的智慧了,用「巨海」是給我們留下想像的空間,我們能想像得出來嗎?

  「宏」是大。智慧無量是大,智慧透徹是「深」。經文首句以大海比喻極樂大士智慧之宏深。

  菩薩無論是自己修行或是教化眾生,一定要有深廣的智慧作為基礎。沒有智慧,不但不能利生,往往誤導眾生,誤導眾生過失很重,如果誤導嚴重,你就斷人法身慧命了,這就不是過失了,而是罪過了。

  世間人常說「誤人子弟」,誤人子弟的罪過,一般人往往都疏忽了,不知道誤人子弟要墮地獄的。

  〖菩提高廣。喻若須彌。〗

  這是第二個比喻。用須彌比喻菩薩菩提之高妙。須彌山乃一世界之中心,譯為妙高山。《慧琳音義》曰:「唐云妙高山。四寶所成,故曰妙。出過眾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寶,光明各異照世故。」又云安明山。「明」具妙光義,也含清淨無垢義。「安」表定,表不動。故宋譯云:「堅固不動,如須彌山。」這個比喻,是借須彌山乃四寶所成,表極樂世界菩薩的菩提,乃萬德之所莊嚴:

  山之妙高喻此菩提,更無有上;

  山之妙光喻其慧光常照世間;

  山之安明。「安」顯妙定,如如不動。「明」喻潔淨,如寶無垢。

  對於這個比喻,老法師還給了我們另外一種解釋:「菩提」就是警覺心。菩提是覺悟,不迷,警覺心很高,尤其在現前這個社會,處處都是火坑,都是墮地獄的陷阱,稍不留神就墮進去了。你在社會上處事、待人、接物要小心謹慎,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場所,時時保持高度的警覺性,這就是菩提,決定不墮三惡道。

  〖自身威光。超於日月。〗

  這是第三個比喻。「威光」者,威德之光,此光即智慧之光。魏譯作「慧光明淨。超逾日月」。《會疏》云:「超逾日月者,日月有虧盈,慧光不然。日月有出沒,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內,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故。」故云「自身威光,超於日月」。

  「日月」是光明,光明就是智慧,這個比喻告訴我們自己要修持,要有威德。「光」是指佛菩薩的身光和放光。我們凡夫有身光,不能放光。在凡夫來講,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光采、風度、氣色、氣質等。氣色就是光。威德之光,一個人有德行,真正能修養自己的道德。氣色自然就好,氣場會很祥和,走出去接觸大眾,人家對你敬仰之心自然而然地就升起來了。他們尊敬你,喜歡親近你。如果佛弟子接觸大眾,拖拖拉拉、言語粗俗、貢高我慢等等,大眾會瞧不起你,會對你敬而遠之。甚至有人會說,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怎麼是這個樣子?佛因你而蒙羞,你的罪業有多大!

  「自身威光」乃誠於中而自然形於外,此乃真實修養功夫。表現在外者,要能使一般初學的、未學佛的人,對你生起恭敬之心、仰慕之心,想向你學習。看到你這麼莊嚴、自在,這樣幸福、快樂,他就想學佛了。所以,我們的形象,就是佛教的招牌。所以我們度眾生要注意形象。這個形象不是世俗講的漂亮,而是佛門講的莊嚴。當然,俗家的「漂亮」和佛家的「莊嚴」完美的結合,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嗎!

  〖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這是第四個比喻。這一句和前一句一樣,都是講極樂菩薩的自德。

  「雪山」有這樣兩種解釋可供我們參考。

  第一種解釋:雪山是指喜馬拉雅山,此山很高,終年積雪,不會融化。所以山是純白色的,沒有一點雜色。所以用它比喻心地的純淨,一塵不染。不被六塵所染,也不被六識所染,保持自己的清淨。

  第二種解釋:一般人把喜馬拉雅山稱為雪山,行不行?不能說行,也不能說不行。說行與不行,是世間人的看法,而佛菩薩看到的跟我們看到的不一樣。佛在經上常常引用這個山,最高的山稱為須彌,無論在哪個地方,最高的山就稱為須彌,須彌是個通稱,不是專指哪一座山。

  本段經文用雪山比喻戒德與定淨。

  憬興云:「定淨滿德,如雪山也。」

  又《會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淨,如大雪山。常潔白,能照眾生,令清涼故。」

  又《淨影疏》曰:「雪山顯其定淨。諸德皆淨,名等一淨。」「等者平等,一者一如,淨者本淨。」「其心本淨,故潔白如雪山;其心一如,故如雪山之不動;其心平等,故三無差別,一色純白。」這個三無差別,心、佛、眾生。句句給我們說真話。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這是第五個比喻。我們要學習大地,大地能載一切物,而且是平等的載物,沒有挑挑揀揀,沒有取取捨捨,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叫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是什麼?是自性本有的大德大能。

  印光大師對大地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普載萬象,不生分別,普生萬物,以給人用,而且不矜其功,不望其報,地之恩德,可謂廣大周遍博厚悠久而莫能名焉。」

  大師似乎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畫圖,讓我們感受到大地恩德的淳厚。

  大地的兩個最大的特點,一個是平等,一個是忍辱。我們學到了嗎?果真你學到了,用上了,恭喜你,你是贏家,你今生成就了。學佛人一定要修平等,一定要修忍辱。不修平等,你得不到清淨,心不清淨不能學佛;不修忍辱,你一事無成。學佛人,世出世法無一法不能忍。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一點小事都不能忍,大的事業也是空想,不會成就的。我們學佛人,以忍辱功夫之大小,決定你修學成就的大小,決定你境界提升的層次。

  〖清淨如水。洗諸塵垢。〗

  這是第六個比喻。「清淨如水」是講修德。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現在不清淨了。為什麼?被染污了。染污了怎麼辦?清洗乾淨。用什麼清洗?用佛法清洗。佛法好比淨水,能把心地染污清洗乾淨。佛法這麼多,用哪一法?用念佛一法。

  用念佛一法能不能把染污清洗乾淨?答案是肯定的,能!肯定能!我說這話為什麼這麼有底氣?有祖師作後盾啊!

  印光大師開示:

  「我們本具的天真佛性,照天照地,亙古亙今。雖十惡五逆,他的本具靈光,不減一絲毫。但如明鏡蒙塵,愚者以為沒有光明。卻不知拭去塵垢,其光明還現現成成。所以念阿彌陀佛,就是佛念遣妄念,乃是去塵垢的最好方法。念來念去,無非顯自心本具的阿彌陀佛。自他相應,感應道交,往生妙義,可勝言哉。」

  〖熾盛如火。燒煩惱薪。〗

  這是第七個比喻。「火」表智慧,「薪」表煩惱,「熾盛」表菩薩智慧猛利,熾盛如火,斷除煩惱如火燒薪。這是比喻,把煩惱比作柴草,把火比作智慧。火把柴草燒盡,智慧現前,煩惱、無明就斷了。告訴我們清淨心生智慧,真實智慧能斷煩惱,能斷無明。

  〖不著如風。無諸障礙。〗

  這是第八個比喻。風性流行,沒有障礙。為什麼沒有障礙?因為一無住、二無著,所以,行諸世界,自在無礙。我們在這個世間,障礙重重,不自由、不自在。障礙從哪裡來的?都是從執著來的。要是不執著,哪裡來的障礙?本來沒有障礙,障礙都是自己找的。佛在《金剛經》上教須菩提尊者,弘法利生要遵守兩句教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樣,就沒有障礙。若真能做到這兩句話,就入了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才真正得大自在。

  前面所說的八個比喻,前四個偏重性德,後四個偏重修德。性修不二,修德有功,則性德彰顯。

  〖法音雷震。覺未覺故。〗

  這是第九個比喻。講諸佛菩薩自利利他之德。「法音雷震」,經云「佛語梵雷震」,「法音」是為眾生講經說法。「雷震」是比喻,雷音遠聞,震驚世間,以喻法音,能覺群迷。如果諸佛菩薩不講經說法,眾生永遠不會覺悟,永遠不知道六道輪迴的真相,不知道十法界的真相。佛菩薩對眾生最大的恩惠,就是講經說法,幫助眾生覺悟,使未覺眾生得以覺醒。幫助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

  〖雨甘露法。潤眾生故。〗

  這是第十個比喻。「法音」和「甘露」都是比喻,佛菩薩說法利生。「甘露」使人起死回生,佛的教法能令眾生永斷生死,得大涅槃,故曰「甘露法」。「雨」者,如天降雨,普潤三根,故云「潤眾生」。

  《法華經》云:「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

  《佛地論》曰:「如來聖教,於諸外道,一切世間邪劣教中,最為真實。殊勝清淨,猶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

  以上經論所說的,即是「雨甘露法。潤眾生故」的意思。佛法的教學不可思議,除了音聲說法之外,六塵都說法,六塵都表法。我們要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普遍滋潤眾生,教學的範圍就非常廣大。好像雨露,大樹得到滋潤,小草也得到滋潤。佛對眾生的教化是平等的,沒有分別。

  〖曠若虛空。大慈等故。〗

  這是第十一個比喻。這一句是比喻心量大,能包容。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肚量」,大人有大量。誰是大人?佛菩薩是大人。我們學佛,要學佛的大心量。小心量的人學不了佛,也作不了佛。這個比喻的第二個意思是以虛空之無著,表慈心之平等。

  魏譯曰:「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所著故。」

  《行事鈔資持記》曰:「無所著者,離塵染故。」

  我們仔細去體會這句經文的深刻含義,才能真正了解真實功德的不可思議。

  我們怎樣落實?拓開心量,捨掉小我。問問自己,你拓開心量了嗎?你捨掉小我了嗎?真的拓開了心量,真的捨掉了小我,弘護之路不就通達了嗎?

  印光大師開示:

  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以眾生之心為心,以眾生之境為境。

  〖如淨蓮華。離染污故。〗

  這是第十二個比喻。比喻清淨無染。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蓮生泥中,表不捨眾生。出水花開,表菩薩離垢清淨,故曰「離染污故。」

  印光大師開示:

  處世清淨如蓮華,生在淤泥不染塵。對境無心絕瑕纇,徹見威音那畔人。

  諸佛菩薩為眾生說法,三輪體空。不以為自己是能說,如果以為自己是能說,就著「我相」了;也不執著眾生能聽,如果執著有眾生聽懂了,就著「眾生相」了;也不執著其中「說法之相」,這叫「三輪體空」。

  我們常聽佛門裡這樣說,「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到底是說了,還是無說?佛菩薩不執著「能說」「所說」,也不執著「能聽」「所聽」,一切都不執著,就是「無說」。「說」是什麼?天天為眾生講經說法。所以「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眾生有分別心,認為「說」跟「無說」是兩件事情;所以,我們對一些事情不太容易理解,不知道「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佛是能說的人,「說」而「無說」;我們是能聽的人,「聽」而「無聽」。如果我們會聽,就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樣聽會開悟的。

  我們聽經幾十年都不開悟,甚至把意思聽錯、曲解了。什麼原因?就是分別、執著,著相,著名字相,著言說相,著心緣相。這三相一著,把悟門堵死了。門堵死了,怎麼開悟?

  怎樣聽經?決定不分別、不執著。聽得懂,覺悟了;聽不懂,不理會。不懂就算了,心不被境界所轉,也不被講經的音聲所轉,心是如如不動的,這就是「聽而無聽」,這樣聽經能開悟。我們凡夫不會聽經,隨著說法的音聲轉,就是隨聽隨分別,隨聽隨執著,完全落在意識裡。

  這樣聽經不能開悟,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分別和執著上了,真是得不償失。如果說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畢竟還撿點東西;如果西瓜芝麻全丟了,你說冤枉不冤枉?誰之過?誰之罪?誰負這個因果?如果我們用分別心、執著心去聽經,你得不到佛法的真諦,只能得一點佛教的皮毛常識而已。這種常識有沒有用處?於戒、定、慧,於生、死,毫不相關。所以,佛菩薩會說,我們要會聽,才能得到真實利益。

  怎樣聽經叫會聽?用蓮花般清淨無染的心聽經。至心一處,專心至致的聽。我二十年聽經的經歷告訴我,身靜下來、心靜下來,靜坐靜聽,效果最佳,同時也表達對講經者的尊重。那種邊幹活、邊聊天、邊聽經的方式方法,不太適合我,我不用這種方法。

  對於這個問題,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異,不能一定要怎樣怎樣,必須要怎樣怎樣,不要搞一些條條框框。環境不同、條件不同,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選擇最適合你的方式方法,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如尼拘樹。覆蔭大故。〗

  這是第十三個比喻。比喻佛的平等慈悲。

  「尼拘樹」,生長在印度的一種樹,譯作「無節樹」「縱廣樹」。樹身大,樹葉大,樹蔭大。經典裡這樣描述尼拘樹:

  《慧琳音義十五》曰:「此樹端直無節,圓滿可愛,去地三丈餘,方有枝葉,其子微細,如柳花子,唐國無此樹。」

  《罪福報應經》曰:「尼拘類樹。高二十里。枝布方圓。覆六十里。其樹上子數千萬斛。」

  《阿惟越致遮經》曰「如拘類樹蔭五百車。」故曰:「覆蔭大故。」比喻菩薩於諸眾生廣作庇蔭。樹蔭底下很蔭涼,把佛說法比喻蔭涼。眾生在樹下得到樹蔭的遮蔽,意思是形容佛的大慈大悲,能覆蔭一切眾生,遠離熱惱得清涼。

  〖如金剛杵。破邪執故。〗

  這是第十四個比喻。比喻智慧。經上凡是講到智慧都用金剛作比喻,如「金剛般若」。金剛是金屬裡最硬的,能破一切物質,而不被一切物質所破。「金剛杵」,梵語「伐折羅」,原為印度兵器,密宗用金剛杵作為法器,表堅利的智慧。很多經典對於金剛都有精闢的論述。諸如:

  《大日經疏一》曰:「伐折羅是如來金剛智印。」又云:「譬如帝釋手持金剛,破修羅軍,今此諸執金剛亦復如是。」

  《仁王經念誦儀軌上》曰:「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

  《諸部要目》曰:「不持金剛杵念誦,無由得成就。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壞斷常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密,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

  故知金剛杵表金剛正智,能退魔軍,斷煩惱,得成就。本經是「破邪執」之義。以此金剛杵喻諸菩薩金剛般若之妙智,能破除一切不正之情執。

  〖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這是第十五個比喻。以金剛山比喻菩薩智慧堅固,定慧等持,一切魔外不能動搖。

  什麼是魔?「魔」是折磨,讓你的身心都不自在。

  《八大人覺經》裡,把「魔」歸納為四大類:

  第一類,「五陰魔」。

  五陰魔,六道凡夫都有。「五陰」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心經》裡講的「五蘊」。「五蘊」本來不是魔,但迷了受它折磨,就成魔了。色、受、想、行是物理現象,識是心理現象。物理現象、心理現象合稱為「五陰」,可以說把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現象都包括盡了。迷惑的人不認識它,受它的折磨,這「五陰」就變成魔。覺悟之後就不受它折磨,就可以自在的享受,自在的運用它。

  第二類,「煩惱魔」。

  煩惱很多,天親菩薩把它歸納到二十六大類,其中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都不出這二十六類。根本煩惱再歸納成三個,稱為三毒,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使我們身心不安,使我們在六道受苦受難。

  第三類,「生死魔」。

  生死最苦,是很大的折磨。「生苦」,我們經歷了,經受了極大之苦,可惜因為迷,我們把生苦忘了。「死苦」,佛經上比喻,人臨終時,神識離開身體,就好比是「生龜脫殼」。所以生死是極大的痛苦。

  第四類,「天魔」。

  「天魔」統指外在環境的折磨,這個含義非常廣泛。

  前三類:五陰、煩惱、生死,這都是自已本身的,是內心的,是與生俱來的。後一類「天魔」,是指外部環境的種種誘惑。如果你有足夠的定力,沒有分別、執著,外面的誘惑對你就不起作用。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為你有內奸,裡應外合了。所以才有苦,才會受折磨。只要你有貪瞋痴,外面環境就盡是魔障。

  再說說什麼是外道。

  外道種類多少,諸經說法不一。《大日經》有三十種;《涅槃經》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與《大智度論》則為九十六種。其中一種乃聲聞道。《百論》云:「順聲聞道者。皆悉是邪。」聲聞雖屬如來正教,但是權法,故亦與餘九十五種外道並列,而稱九十六種。

  下面,我們看看諸佛經典怎樣說「外道」。

  《資持記》云:「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

  《天台淨名疏》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

  《圓覺經集註》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

  《俱舍玄義》云:「學乖諦理,隨自妄情,不返內覺,稱為外道。」

  《大莊嚴法門經》曰:「文殊師利問金色女。誰是外道。女言。於他邪說。隨順忍受。是名外道。」

  綜上所述:「外道」者,於佛教之外立道者,行於至理之外者,故名外道。我們常說的,心外求法皆是外道。

  關於外道,印光大師多有警示,我們下節課和同修們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