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請看下面經文:

  【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

  〖辯才總持。自在無礙。〗

  智慧表現在言辭上就是「辯才」。清淨心表現在生活上就是「總持」。「總持」就是總綱領。世出世間一切法,能完全掌握;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明瞭,在生活中得大自在。「自在無礙」就是世間人所說的幸福快樂,快樂無比!華嚴會上那些菩薩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種生活才美滿。我們世間人講美滿,講真善美慧,是有名無實。美滿人生只有佛法裡有,只有淨宗法門最殊勝,在生活中最能表現出美滿的生活。

  這一段經文「明極樂大士利他聖行,功德圓滿」,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慧辯的功德。智慧開了,辯才無礙。「辯才」是說法的智慧辯才。「辯才總持」是宋譯,魏譯為「具諸辯才」。所以「辯才總持」有兩種解譯:一種解釋是,「總持」就是「具足一切」,一切都有了,稱為「總持」;另一種解釋是,「總持」是「陀羅尼」,總持一切。就是說這些菩薩都得了辯才陀羅尼,陀羅尼永遠不會退失。

  「自在無礙」,是說這個辯才一切無礙。就是《涅槃經》上說的「四無礙辯」,也稱「四無礙智」。即:

  法無礙智:通達諸法的名字,分別無滯。對一切法都無有礙,沒有一個地方會產生抵觸或說不了。

  義無礙智:了知一切法之理,通達無礙。

  辭無礙智:能通曉各種語言,能隨意演說;另一個意思是指言說。有些地方是言說表達不了的,辭無礙的人能用種種的比喻來說明。

  樂說無礙:永遠不會說「我疲倦了,我不高興說了。」還有一個意思是,辯說法義,圓融無滯。或隨順對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善巧方便而說。

  四無礙辯,亦叫四無礙智,亦叫四無礙解。

  講辯、講智、講解,都是一個意思,「是為菩薩說法之智辯」。如果是說法,叫做「四無礙辯才」。

  《勝天王經》裡告訴我們有九種辯才。

  第一個是「無著辯才」。執著的「著」,無著辯才,不執著。有人問,不執著能有辯才嗎?有。為什麼?不執著是自性,執著是阿賴耶識。不執著不但有辯才,而且是有無盡的辯才,只要你不執著,它就會現前。所以我們學佛要真學,真學就是學放下。世間法都教我們「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放下,放下物欲;無盡的辯才就是「致知」,智慧就現前。所以最大的障礙就是執著,跟別人對立,如果一切都不執著,什麼事都沒有。

  第二個是「無盡辯才」,第三個是「相續辯才」,第四個是「不斷辯才」,第五個是「不怯弱辯才」,第六個是「不驚怖辯才」,第七個「不共辯才」,第八個「無邊辯才」,第九個「天人所重辯才」。

  我們說說「不共辯才」,「不共」是跟一般凡夫不一樣,跟一般天人也不一樣,這個是自己自性裡本自具足的。在這個時候你煩惱習氣沒有斷盡,自性裡頭究竟圓滿的辯才不能現前,但是得佛力加持,尤其是講經教學,真正發心,求佛加持,不是我們自己有能力講,我們上台全蒙佛菩薩加持,誠誠懇懇,不自以為是。確實有些說出來之後,自己都很得意、很開心。但自己知道這不是自己想出來的,是佛菩薩加持的。這和我自己的體會完全一致。這就是「不共辯」。

  以上所說的九個「亦名為無礙辯也。極樂大士具足如是種種無礙妙辯,無有障礙,故云『辯才總持,自在無礙』」。智慧辯才跟修行悟入的層次有關係,與看破、放下有關係,放下是煩惱,看破是所知,兩種障礙。這兩種障礙我們每個人都有,而且還很深,我們往往不知不覺中就被障住了,對經看不懂,看不懂經裡頭甚深的無量義,經裡頭確實是無量義。所以,經是永遠讀不厭的。為什麼?隨著你的精進,入得更深。這部經,佛來講,跟菩薩講不一樣,佛講得深,菩薩講得淺。大菩薩講,法身菩薩講,跟權教菩薩講又不一樣,淺深味道不相同。我們有這種體會,講這部經,愈講愈歡喜,愈講悟入得愈深,每講一遍都有新的悟處,就像亮小燈泡一樣,愈亮愈多。前面講的不是這個講法,現在突然明白了,同一個問題,有更深層的意思,有更深層次的講法。當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基本原則是不能改變的。

  我們能不能徹底把它講完全?不可能。別說《無量壽經》,就是一部《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你從年輕時學會講,講到老死,你還沒有把它講完全,你講到某個程度,壽命到了。經,其深無底,其廣無際,你怎麼能講到究竟圓滿?講不出來的。講到什麼程度,要看我們境界。我是什麼境界,我講的就止於這個境界,沒辦法越過。所以,看破、放下是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想什麼辦法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再放下、再放下,再看破、再看破。這是祕訣。祕嗎?如果說祕,「密在汝邊」。

  我們學習經教,絕對不能有意思,一定肯定經教裡頭字字句句沒有意思,別去想它什麼意思。老法師告訴我們,用的時候,到你講就是用,用的時候有無量義。這個意思從哪裡來?從聽眾來的,聽眾的意念傳遞到我這兒,我接受了。我說的、講的、做的要契機,聽眾聽了、看了,心生歡喜。為什麼?他聽懂了,受益了。講深了,聽不懂;講淺了,他不要聽,沒意思。所以,講經把握住深淺的程度,是重點也是難點。一部經,講完一遍再重頭來,後面講的比前面講的深,愈講愈有味道。所以,經,永遠講不完;經,永遠聽不完。這就是經的微妙處。

  有一個原則我們要掌握住,不能偏離,那就是不離自性。自性是什麼?真誠、老實,這是自性。所以真誠、老實的人學佛,沒有不成佛的。我們對這個要建立信心。老法師說,我們總得要找出幾個人,出類拔萃,來做榜樣。老人家給我們推出了兩個榜樣:一個是出家眾上海下賢老和尚,一個是在家眾劉素青老菩薩。七八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學習了嗎?學得怎麼樣?學到了什麼?榜樣最重要的是讓我們信心踏實了,不再懷疑了。只要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真正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希望到極樂世界去,沒有一個落空的,個個都成就。這個利益太大了!這個利益世出世間找不到,無比殊勝!

  下面講〖善解世間無邊方便〗。

  這是差別智,上面說的知道真,達本是根本智。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從根本智入差別智,所以「善解世間無邊方便」。要善於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和他所喜歡的東西,隨他的根性、隨他之所宜,很善巧的跟他說法。這樣才能契他的機,善解世間無量的方便,善為講法。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善巧為人解說,使人聽見當下就得真實利益。「善解」是沒有定法,有定法就不是「善解」。為什麼無有定法?因每個人的根性不同,每個人心裡情結不同,遇到善知識,他能幫助你打開心結,就得受用,這就是善巧方便。

  〖所言誠諦〗

  所說的話非常誠懇,非常真實。因為你明瞭根本智,契入實相的理,所以就得差別智,就可以隨眾生的機而說,聽的人就覺得「深入義味」。如果你說的很低級,庸俗的人聽了覺得很有趣味,這不叫說法,這叫綺語。如果你「所言誠諦,深入義味」,有情眾生就得度了。「演說正法」是因為契理,所說的法都是正法。

  「所言誠諦」,這是做人的基本條件「不妄語」,對一切人、一切事都要真誠。「諦」是實在,做人要真實、要實在,沒有絲毫的虛偽、虛假。做人要具備這種基本的素質。

  〖深入義味〗

  「義」是義理。世出世間一切法深微的道理,他都見到,都明瞭。

  〖度諸有情。演說正法。〗

  這兩句是講作用。「諸有情」指一切有情眾生,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彌陀弟子都有能力對他們說法。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彌陀弟子對宇宙人生真相了解的深度、廣度,遠遠超過一切菩薩,所以他有能力。我們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只有一個方法,依照《無量壽經》的教訓修學,只要真正認真修學,這一生一定能夠入這個境界。不依這個修行,不要說一生不行,就是十生、百生,可能連邊都摸不著。

  正法就是「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現在有些人拿著練功的心來學佛,希望得到功德,希望很快就怎麼樣怎麼樣,這都是有相有為,這不是佛法。《淨影疏》說:「諸法悉空,名為無相。」過去說過「無相與空」就跟「眼與目」一樣,寫出來不一樣,其實是一回事。諸法是空叫做「無相」,涅槃叫做「無相」。《涅槃經》舉了十個例子: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壞相、住相、男相、女相。這些相都沒有了,稱為無相;沒有因緣造作,所以就無為了。不是靠一些條件去有計劃的安排。

  〖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

  這四句從義理上講,比前面的還要深,是得真實的大自在,與如來果地無二無別。這五個「無」字要特別注意。要正確理解,不能錯解、不能誤解、不能曲解。

  「無」,這裡講的這個「無」字,不是什麼都沒有,不可以當作「空無」講。事上有,理上無;相上有,性上無,要明白這個道理。

  「無相」,不是說沒有相。諸佛如來在世間應化,所現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怎麼說無相?如華嚴會上毗盧遮那如來,世尊也明明白白告訴我們,「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怎麼說是無相?所以一定要懂得這裡「無」的真實義,才不至於產生誤會。

  「相有體無」,這是真的。「事有理無」,這是佛在一切經論裡都教我們不要著相,為什麼不要著相?因為相是假相、相是假有、相是暫有,不是真有,不是永恆的有。

  「無」是不執著一切現象的意思。

  「無為」,「為」是作為。一切世間人,在這個世間不可能無為;假如真的無為,你就不可能到這個世間來了。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他也有為,他也不能說無為。他度化眾生就是有為,他有造作。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教導大眾修學,也是有為。有為怎麼說無為?不執著有為,就是無為。

  只要你離開一切幻相,不著相,不執著你每天的所作所為,你的心清淨,心清淨就是真心,真心無為。極樂世界的菩薩在十方世界上供諸佛,下化眾生,為什麼還不退轉?原來他們皆是「無相無為」,所以不著相、不動心、不退轉。

  〖無縛無脫〗

  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人對祖師說:「我業障深,希望得到解脫。」祖師說:「誰捆你了?」聽話的人當時就悟了。「無縛無脫」,世間人以無明煩惱叫做「縛」,你斷了「縛」、顯了真,就叫做「脫」。但不知道無明跟法性是一體的。法性像水,無明像冰。水就無礙,到哪兒都能適應;冰就有礙,到哪兒都不適應。冰跟水不是一個相,但本體都是氫二氧。所以無明這個冰全體就是法性的水,就沒有「縛」也沒有「脫」。

  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誰來纏縛你?沒人纏縛你。纏縛你的是你的知見、是你的煩惱,你不知道知見和煩惱都是空的,煩惱性空,沒有自性;知見是妄想。沒有人繫縛你,既然沒有人繫縛你,阿羅漢、辟支佛得到解脫也是假的。沒人繫縛你,哪來的解脫?也沒有解脫。

  我們的煩惱是真有,不但有,而且是太多太多了!妄想也是真有,稍稍想靜一靜,妄念不知道有多少,佛怎麼說無?真的是無。這些現象、作為、繫縛、解脫,這些事從哪裡生的?從妄想分別執著生的。佛教我們「無諸分別」,就是《金剛經》上佛教須菩提「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無諸分別〗

  沒有種種分別就是不二。「不二」即是「如」,是平等,沒有差別。「諸法皆如」,一切法都「如」,所以稱「如如」。《大乘義章》說:「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他也如,我也如,一切都如,所以稱為如如了。「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是實際本體,不是虛妄,所以稱為真如,是真諦。

  上面說的都是名相,表真實平等,非虛妄之法。《文殊般若經》說:「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如果能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金剛經》就有這話:「一切法皆是佛法」。這與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堅固,都是一脈相承。聽了這個法,不生驚怖,也不疑惑,能夠如是堅持著,就很快成佛。這是文殊給大家授記了。

  《大寶積經》說:「諸法本性與佛性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法是相等的,所以諸法都是佛法。就好像冰的本性就像水一樣,哈爾濱把冰做成千奇百樣的冰雕,但它實際本體就是氫二氧,冰水一如;是一如而又千奇百樣。所以能夠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少了很多分別、爭鬥、愛憎取捨。

  〖遠離顛倒〗

  沒有分別就遠離顛倒。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

  這兩句是講受用自在。在極樂世界的受用和他方世界的受用沒有攝取,知道一切皆無,不要想什麼了。

  印光大師對這兩句話是這樣開示的:

  六根對著六塵(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知)統統皆無攝取,即都攝六根。「當令即刻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念時須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聽得清楚。」「以心一起念,即有聲相。自己之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朗朗。能常聽得清楚,則心歸一處,神不外馳。故眼也不他視,鼻也不他嗅,身也不放逸,故名都攝六根。如此念佛,名為淨念。(此三句,師自加密圈)以攝心於佛號,則雜念雖尚未全無,然已輕減多多矣。若能常常相繼,便可淺得一心不亂,深則得念佛三昧矣。此係平日勖令專心致志之要義。」

  大師的開示簡潔、直白,說透了。攝什麼,不攝什麼?該攝的怎麼攝,六根怎樣都攝,都說清楚了。就看我們怎麼做了。

  【徧遊佛剎。無愛無厭。】

  這是講「妙用自在」。

  請同修們注意!「徧遊佛剎。無愛無厭」,我們要重點看兩個字,一個是「徧」,一個是「厭」。

  「徧」,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去十方諸佛剎去供養和參學,「徧」是指範圍,全去了,一個不落。表極樂世界菩薩們妙用自在,來去自由,這是其他佛剎所沒有的。

  「厭」,不要把這個字解錯了,不能把「厭離娑婆」的「厭」解釋成討厭,當討厭講就錯了,這個「厭離」就是不留戀的意思,就是對娑婆世界沒有一樣捨不得的。留戀娑婆世界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是討厭,再不來了,那就不對了。要平等普度!娑婆世界跟我們很有緣,有緣眾生你不度你度誰?正確的態度是既不留戀也不討厭。但有一條要注意!求生淨土的信念決不能改變!

  【亦無希求不希求想。】

  「希」是希望,「求」是求取。菩薩沒有這個念頭,菩薩是有願無求,有願無求就自在。有願,後面還跟著希求,那是很大的負擔,也很苦,什麼苦?求不得苦。求到之後,又患得患失,照樣苦。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有沒有希求?沒有希求,也沒有不希求,一切隨緣。

  《金剛三昧經》說,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一,理入;二,行入。一種從本體入道,一種從實行來入道。行入有四種,其中第三為「無所求行。世人常迷」,處處貪求,求這、求那,求名聞、求利養。有的人只知道求利不好,不知道求聞名被人家恭敬,讓人家知道我好,這和求利、求黃金美鈔是一樣的。

  智者悟到了真諦,他就安心,因為一切法本來無所有,本來寂滅。「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自性能生萬法,他在這個地方能安心是真正的安,無法形容,超過一切世間了,具足了佛的功德和智慧。他不為什麼,無所為了。萬有皆空,無所希求。真正無求了,所以這個叫做「無所求行」。我們這兒的「無希求想」,對於一切佛剎無愛無厭,也沒有愛,也沒有厭,這就是「無所求行」。

  還有「無不希求想」,就是「不希求」也沒有了。「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無求。「無希求」是無為,「無不希求」是不住無為。這是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不是我們的境界。就是要無為,不要有為,這也是求,是有愛有厭,愛無為,厭有為。菩薩的智慧能排除自己。不要去希求,這是行入;到了亦無不希求想,就契入中道,是理入了。

  由於平等,就【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人是我非。「彼我」就是人我。人與人之間很多意見,都是自己是,別人非,同意我的就順,和我相違的就結怨。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沒有這些事呢?

  請看下面經文:

  【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這一段經文是回答上段經文最後提出的「為什麼」?這裡的解釋說,因為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這一句是總說,他們是「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這是真正自利利他。對自己的利益是歷事鍊心,修自己的定慧;同時也能幫助一切眾生,這是真實的慈悲,加上一個「大」字,就是沒有分別執著,這個慈悲就大。他要捨離一切執著、妄想,成就無量功德,他已經成就了無量功德。以無礙的智慧解法如如。

  《會疏》說:「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

  《淨影疏》說:「解法如如,是其理解。」是極樂大士對法的理解。這裡所說的「如如」,是《楞伽經》所說五法之一。五法是:一是相,二是名,三是分別,四是正智,五是如如。「正智」是在無漏心中還有妄想,並不完全是智慧,真正修行人,雖然有無漏心了,但在沒有證果以前還有妄想,這個叫「正智」。從妄想一下跳到真如,那就只有禪宗,那又是另外一條路了。

  我們要從正智而如如。既然如了,那麼彼此就不一不異,就沒有違順之想,能平等普度,沒有執著了,能成就一切功德。

  「功德」,「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修學的收穫,稱為「功德」,所以,功德要靠自己修行,別人不能幫助你,任何一個人都幫不上忙的。

  〖以無礙慧。解法如如。〗

  這一句是講利他的功德。前面講自利,這裡講利他。一定是自利之後才能利他。自己沒有契入這個境界,要幫助別人是不可能的。比如講經,把經講錯了,有沒有責任?有責任。講錯了就誤導了別人,自己走錯了路不能怪別人,你指別人一條錯路,這要負因果責任。古人常說:「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就是把人的方向誤導),墮五百世野狐身」,這是禪宗百丈大師的公案。

  這是講經講錯了一個字,那一個是關鍵的字眼,關鍵的字眼錯一個就不得了。你把人家修行的方向指錯了。所以一定是自己先能契入這個境界,而後你的知見才是真的正確。

  「以無礙慧。解法如如」,真正明達萬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如果不能解法如如,你必定將意義講錯了,什麼時候你能解法如如?捨離一切執著,你才能解法如如。為什麼阿羅漢沒有這個本事?因為阿羅漢尚有法執,所以不能解法如如。

  我們怎樣才能契入境界?放下!放下!再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於一切法不執著。為什麼不執著?因為它無所有、它不可得,所以要放下。放下,我們心裡頭的障礙沒有了,障礙自性智慧功德的障礙就撤銷了,自性慢慢放光,放下愈多,光放得愈大,你對於一切法全部通達明瞭,如如,解法如如,完全明白了。自己明白了,成佛了,這是自度;幫助別人成佛,這是度他。

  末法眾生很苦,苦從哪裡來?從迷中來。眾生很苦,迷得很深,剛強難化。菩薩們要用善巧方便的契機方法教化眾生,這叫「應機說法」。說法的人真正契入了如如,自己不能如如,你怎麼教別人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