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請看下面兩句偈頌:

  【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

  通途說法,「諸妙願」是指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諸佛如來在因地所發一切大願的總綱。歸納起來不出這四大類。即使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歸納起來也不出這四大願。我們要記住,這四大弘願是菩薩弘願的綱領。

  〖滿足諸妙願〗

  你要去滿足這些願,不是說一切如夢幻,什麼都不做了。《淨影疏》說:「舉彼智願,記必得土。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也。滿足諸願,是舉願也。成如是剎,記得土也。」你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智慧,滿足諸妙願是大願。能成就這些剎土,就授記你能得土。

  菩薩,尤其是有能力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來去自由,不是普通人。阿羅漢沒這個能力,辟支佛也沒這個能力,權教菩薩也不行。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來去自如的皆是「法身大士」,他們具足真實智慧,四相破了,四見破了,這樣的標準就是《金剛經》裡達到的標準,這樣的標準才能滿足菩薩大願,斷煩惱,成就至高無上、究竟圓滿的德行。

  菩薩所修學的兩門功課:一是斷煩惱,一是學法門。一是德行,一是學問,這兩門功課畢業就成佛。唯有成佛才能「滿足諸妙願」。

  〖必成如是剎〗

  「如是剎」是指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嚮往西方極樂世界,希望自己將來居住的國土也像西方極樂世界。「必成如是剎」,這是佛在為這些菩薩們授成佛之記。「剎土成就,乃智與願之果也。」

  【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

  這兩句,第一句「知土如影像」是智;第二句「恆發弘誓心」是願。菩薩確實覺了一切法,了知國土如物所現的影像一樣,一無所有,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了知國土也是空,但菩薩不執著空,這個智慧很深了,了知空不著空。還發弘誓願的心,成就國土,教化眾生。這跟《維摩詰經》一樣了,不但有願,從願起行。「究竟菩薩道」,在菩薩道上自利利他。

  阿羅漢、辟支佛和菩薩不一樣,他們執著空,進入「偏真涅槃」,與世界隔離。他們不度眾生,對一切眾生的事不聞不問,毫不關心,自己享受清淨無為之樂。所以世尊在大乘經典裡責備他們,呵斥他們,說這一類人像「焦芽敗種。墮無為坑」,只有自利,不能利他。菩薩不然,雖然知道一切法空,還是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教化眾生。

  〖恆發弘誓心〗

  就是誓取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菩薩殊勝之處。菩薩住中道,不著空也不著有。知道一切法空,仍一心一意求生淨土。說他有,他又了解一切法空,心裡清淨無為,一塵不染。這就稱為「妙契中道」。這是淨宗的根本宗旨,也就是修行的基本原理、原則。

  古德曾說,淨宗不是空宗,也不是有宗,空有兩邊都不著,這是真正認識淨土。《維摩經》上有這樣的話:「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這四句話的意義,就是《華嚴》境界,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不思議解脫境界。

  真正會修行的人是自己修行,不看別人。看別人,心裡生煩惱,就有意見。有意見心就不平,就不清淨。到什麼時候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見如不見,聞如不聞,心就清淨了。對於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雖然明瞭,但是心裡不執著。那個時候,就得到清淨心,往生才有把握。

  我們學佛,不只這一生,生生世世學佛為什麼都學不成?這兩句話很重要,「知土如影像」,知一切法確實是如夢幻泡影,都不是真的。既不是真的,執著它幹什麼?想它幹什麼?不值得!「恆發弘誓心」,我們求生淨土普度眾生的大願,念念不可間斷。

  下面的幾段話,道理很深,不易懂。但卻是事實真相,不知有多少同修能夠理解。淺層次的要講,深層次的也要講。

  《般若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極樂世界在內。你接受這個理念嗎?

  我們仔細念幾遍這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把它簡化一點說就是「相是虛妄」,兩個重點詞,一個是「所有」,一個是「皆」。這兩個詞的意思是一樣的,是全都包括在內,一個都不落的意思。兩個意思一樣的詞用在一句話裡,是加重語氣,加大分量,要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

  這句話是佛說的,佛說的都是真話,沒有妄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極樂世界例外,「所有」和「皆」裡一定包括極樂世界。為什麼?極樂世界是現相,它是不是虛妄?當然是虛妄的。所以不可以留戀,也不可以放在心上。真的不能放在心上,妄的也不能放在心上。真的放在心上,障礙了,不能見性;妄的起作用,障礙了,也不能見性。真妄都不能相信,為什麼?真妄是對立的,是相對的,自性裡頭沒有一法是對立的。對立是見思煩惱裡頭最粗最粗的煩惱,五種見惑,身見、邊見就是對立,二邊,空有二邊,二邊都是假的,二邊不立。再有個中道,又對立了,還是迷惑,沒了。中道有沒有?沒有。哪來的中道?沒有二邊,哪來的中道?所以,佛給我們說的是真話,古聖先賢和高僧大德給我們說的是真話。極樂世界即在當下,當下就是。是什麼?是大圓滿,樣樣具足,沒有一樣欠缺,就在當下。只是你沒有把障礙除掉,除掉障礙你就見到,見到就成佛。

  《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一切法」裡邊包括佛法。

  佛在大乘經上教給我們,佛沒有法。釋迦牟尼佛說: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出一個字(就是沒有說過一個字)。他老人家全部否定了,否定得乾乾淨淨,要是有人說佛說法叫謗佛,最後捨得乾乾淨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現在這個偈子裡頭說,「了知佛土。亦如影像。如是智慧。實為甚深」。我們要問,他有沒有著相?這才把真相真的說出來了。不要黏著極樂世界不放,現在要知道,我們是無可奈何,沒有辦法,把極樂世界放在心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為什麼?因為自性裡頭一法不立,一法不捨。兩句話,一法不立,一法不捨,這是自性。

  自性是圓滿的,遇緣能現,沒有緣不現,不現不能說它無,現不能說它有。你就了解了事實真相,所以統統不可取,我們必須把這些淘汰得乾乾淨淨,自性現前了。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能現?什麼時候現?什麼時候不現?

  西方極樂世界之所以能現,是因為十方世界有那麼多菩薩到那裡去求學,這是緣。這麼多人來求學,佛就現道場,就現身說法。一身能當作無量身用,一種聲音能當無量聲音受用,千經萬論,你想學什麼,聽到的就是給我講這個。這個科學技術做不到,科學技術跟性德相比,那太幼稚了。自性智慧是真的,為什麼?不生不滅。科學技術是假的,它是生滅法,它再提升一個境界被淘汰了,新的出現了,新的過不了多少年又被淘汰了,永遠在那裡生滅。但自性所證得的不生不滅。

  什麼時候現?什麼時候不現?概括的說,八個字:有緣則現,無緣則隱。沒有緣不現,什麼都沒有;有緣能現一切法。所以了知佛法,對佛法也不執著。

  為什麼老法師勸我們執著極樂世界,執著阿彌陀佛?

  老法師告訴我們:現在要執著極樂世界,執著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再不執著就對了。現在要不執著,煩惱執著,那可麻煩了。煩惱執著,不是三善道就是三惡道,不如我們要執著極樂世界,執著阿彌陀佛,我們真到極樂世界去。

  老法師對夏蓮老會集的這部《無量壽經》給予了極高評價,老人家說了這樣一段話:

  「這部經妙極了,夏蓮公我覺得是阿彌陀佛再來,怎麼會集得這麼好,就像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確實字字句句是原譯本的經文,文字沒有改動一個字,忠於會集,會集不是翻譯,翻譯可以用自己用詞,會集不可以。這部經裡頭找不到一個字是他自己用的,找不到。佛菩薩來度我們這些有緣眾生,讓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當中遇到了,喜歡它,有緣。二戰之後這個本子才流通,二戰的時候沒有,稿子寫成之後沒有印出來。註解,真實智慧,句句都是引經據典,用經來註經,佛說的;用祖師大德註疏來說,祖師大德說的,這是念老的真實智慧。如果他不用這個方法,都是自己說的,大家不相信,大家不肯學習,沒人認識他。這一變革用這個方法,大家相信了。取得這麼好,好像經裡頭這些經文,這幾句經就是這一句經文的註解。這不是大智慧,這不是佛菩薩再來,我不敢相信。所以我們今生靠定了,一部經,一部註解,一句阿彌陀佛,真信切願,決定得生,這就對了。」

  上面這段話出自於當代難得一遇的聖僧上淨下空老法師之口,讓我感動至極。什麼是大德,什麼是聖僧?大德就在我們身邊,聖僧就在我們眼前。他給我們示現的是僧讚僧的光輝榜樣。給僧謗僧的污垢注入了清涼甘美的清泉水,洗滌污垢,還佛門一個清淨。我在想,老人家堪稱當代佛門高僧,如果不是佛菩薩示現,什麼人能有如此博大的胸懷?什麼人能有如此脫俗的真實智慧?歷史是公正的,讓歷史來見證吧!

  【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

  這首偈頌的前三句是說,修行要修最殊勝的行門,要修到究竟。「究竟」就是圓滿。依照佛經講,「菩薩道」無量無邊,四弘誓願中的「斷煩惱」和「學法門」是菩薩道。真正修行,一定要抓住綱領,把握住修學綱領,就容易成就。在我們淨宗,上淨下空老法師把修行的綱領分為五科: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

  五個科目的第一科目是三福。「三福」的第一句是「孝養父母」,從「孝養父母」做起,唯有「孝親」才能「尊師重道」。因為不敬老師就是不孝親。父母希望我們接受老師的教導,聽老師的話。你不願意接受老師的教導,父母就憂慮,給父母添煩惱,就是大不孝。整個佛法都是從「孝敬」生出來的,一個真正孝順的人,絕對不能讓父母失望,不能讓父母生煩惱,不能讓父母憂慮,這才是真正孝順。

  「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再把孝道擴大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兩句還是孝道,還是師道。都是從孝道生出來的,孝道是根。在這個基礎上往上提升,就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再往上提升就是行菩薩道,「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三福前十句是自利,只有最後一句是教化眾生。自己成就之後,要幫助別人,這是講個人的修養。

  人不能離開人群,不能脫離社會。與大眾相處,佛教我們六條戒律,「六和敬」。與人相處要和睦,彼此要互相尊敬。佛教給我們,只敬別人,不要希望別人敬我。每一個人都聽佛的話,個個都樂於敬人。佛法是處處省察自己,才能得清淨心,才能得真正的禪定。我敬他,但他不敬我,你有這個想法,心就不清淨了;心不清淨,三昧就得不到了。只問自己敬沒敬別人,不問別人敬沒敬自己。不把別人敬沒敬自己掛在心上,心就定了,心就得清淨。心清淨即是成就法器,然後才進入佛法的修學,「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學明白了,用明白了,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我們不但要學菩薩行,而且要成就究竟圓滿的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

  首先要認識清楚什麼是功德?記得是一九九一年七八月的一天,我和好朋友張庭芝聊天,突然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庭芝,你幫我請佛去唄。」說去就去,當天,她就帶我去極樂寺請佛了。那是我第一次進寺院。我看見兩個紅色帶口的箱子,一個是功德箱,一個是福田箱。我問庭芝:「這兩個箱子是幹什麼的?」庭芝告訴我:「功德箱是積功德的,福田箱是種福田的。」我沒聽懂,又問:「怎麼積,怎麼種啊?」她告訴我,往裡放錢就積了,就種了。我還是沒聽懂,不能再問了,可能庭芝也說不明白吧。我想,這就是兩個裝錢的錢箱子。

  若干年以後,聽老法師講經說法,老法師講了一個故事,我聽明白了。不但明白了什麼是功德,還找到了功德之本。

  達摩祖師當年到中國傳法,梁武帝以他的地位、勢力護持佛法,造了四百八十多所寺院,度幾十萬人出家,頗為自負!見到達摩祖師說:「我的功德大不大?」很可惜,達摩祖師不肯打妄語,也沒有善巧方便,說了一句老實話,「並無功德。」這一盆涼水潑到梁武帝頭上,梁武帝一生氣,不護他的法了。他只好到少林寺面壁,坐了九年才等到慧可。

  梁武帝為佛教做了那麼多事情還沒有功德,在木箱裡捐一點錢哪有什麼功德。我們要知道,「功」是修行的功夫,你有一分修行的功夫,就有一分收穫,收穫就是「德」。功夫是什麼?是修行。「行」是行為,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有了錯誤,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稱為「修行」。這是「功」。得到的是心清淨,這是「德」。心清淨到一定程度就開智慧,所以說「德」是定與慧,捐一點錢,沒有得定,沒有開慧,與定慧毫不相干。所以戒、定、慧三學,戒是功,定是德;定是功,慧是德。功德是這樣修的。

  「功德本」三個字重要。什麼是功德的根本?我們這裡講的「功德本」,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具足了戒定慧三學,所以佛號是「功德本」;這部《無量壽經》是功德本。千經萬論都離不開這部經所講的原理、原則,這部經是一切經的精華。

  記住:戒、定、慧是「功德」;《無量壽經》、阿彌陀佛佛號是「功德本」。

  〖修勝菩提行〗

  「勝」是殊勝。殊勝的菩提行就是信、願、持名。信不迷,願不邪,持名不染。不迷、不邪、不染,佛、法、僧三寶具足,三寶就在這一句佛號之中,老實念佛人即是修最殊勝的大菩提行。

  〖受記當作佛〗

  在《無量壽經》這一會上,阿彌陀佛為與會的菩薩們授成佛之記,我們聽了既歡喜又羨慕。可是你知道嗎?我們今天讀這部經,依這部經典修學,就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授記。可是有多少人相信!疑呀,疑呀,真耽誤大事!我們什麼時候能把這個「疑」除掉!

  這段時間,我們經常唱「六和小院歌」和「醒世歌」。愈唱愈有味道,愈唱愈親切,愈唱愈有回家的感覺,覺得每唱一遍,阿彌陀佛就為我們授記一次。唱著唱著,有時唱者會熱淚盈眶,自己把自己感動了。聽者能不能感動?我不知道。

  下面,我和菩提心給同修們唱幾段:

  快樂美滿大家庭,人人心裡都快樂,都快樂。

  志同道合好道友,終極目標是極樂,是極樂。

  我們天天念彌陀,我們天天在極樂,在極樂。

  極樂就在我眼前,莫去他方找極樂,找極樂。

  我們都是極樂人,將來都去極樂國,極樂國。

  六和小院接引站,送你去見阿彌陀,阿彌陀。

  我們來自南北西東,方言不改心靈相通,心靈相通。

  六和小院法界共享,阿彌陀佛牢記心中,牢記心中。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我給同修們唱歌,做好了被批評的思想準備,有人會批評我不莊嚴,沒有威儀。沒關係,我不會在意別人怎樣說我,我知道我自己想幹什麼,在幹什麼。我就想種一塊把佛法學活的試驗田。老法師說的一段話,對我鼓勵很大,堅定了我的信心。老人家說:「知道怎樣運用佛的教訓,使我們成就無量功德。如果不能圓解,死在經文裡,就很糟糕,就是食古不化。念是念的不少,也記得,不會用。要會活用,活用建立在圓解的基礎上;解得圓,用得才活潑、才廣泛,這就是真正的智慧。」

  上面這段話,是老法師十幾年前或者是二十幾年前說的,可是我們聽了,忽略了,沒有智慧,不解如來真實義!

  黃念老教誡我們:從文殊的大智起普賢的大行,普賢的大德就是導歸極樂。「知土如影像」,還是發弘誓願,從這個願起行,究竟於菩薩的行道。窮盡自己心源之本,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來修種種的殊勝的菩薩行,感得授記之妙果。所以我們看了每一個授記,每一個成就剎土,都是在理上,本源上先通達了,這是根本。

  阿彌陀佛慈悲至極,為末法眾生開了淨土持名念佛法門,只要你按佛教誨,如法修行,你就等於進了保險箱,了生死出輪迴的大事今生就辦成了。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已經給你授了成佛之記。你知道嗎?如果你以前不知道,今天我告訴你了,你可千萬記住!你是佛陀的授記弟子,可千萬別讓這個風、那個風吹跑了,一跑就是五千劫!

  阿彌陀佛慈悲,讓上海下賢老和尚住世一百一十二年,專門為迷惑眾生表演念佛成佛。老人家是純粹的念佛人,一點沒有夾雜,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九十二年。感恩上淨下空老法師把佛門榜樣上海下賢老和尚推薦給大眾,為大眾樹立學習的榜樣。老和尚的光碟我看了二千多遍,遍遍都有新感受、新悟處。老人家彰顯的是平凡中的偉大,偉大中的不凡。

  阿彌陀佛慈悲,讓我親身經歷了、親眼目睹了劉素青、劉明華、董樹珍三位菩薩往生的過程,讓我的信念堅不可摧。

  阿彌陀佛慈悲,以其威神之力加持我和我所在的道場,兩年送兩位老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位是上品上生,一位是上品中生。事實是無可爭辯的,同修們親眼所見,不是道聽塗說,難道你連自己的眼睛都不相信了嗎?

  人,各有因緣,善根、福德也有不同;所以對同一件事,認識不一樣,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大驚小怪。站在山頂、站在山腰、站在山根,看到的景象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