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別錯用了「隱惡揚善」-第283集

  佛法的修學成敗的關鍵,實在講是在改過自新,十大願王裡面講「懺悔業障」,這是關鍵的所在。現在有許多人學佛礙於面子,不肯下心懺悔,所作所為是隱惡揚善,這對自己講,不是對別人;自己的缺點過失盡量的隱藏,自己有一點小善想盡方法去表揚,現在時髦的話說「推銷自己」,這個對於修道就產生了嚴重的傷害。古德教我們隱惡揚善是對別人,看到別人的過失我們不說,也不要放在心上,別人的好處我們讚歎頌揚。

  早餐開示 1998/6/28

  

  隱瞞自己的過失,推諉自己的過失,自己造作一切的過失,把責任推給別人,這個惡就大了,惡就重了。自己造作的自己要勇於承當,勇於認過,你這個過才能夠懺除,如果說隱瞞、掩飾、覆藏,這個罪業就重了。

  大乘無量壽經(第8集) 1998/4/26

  

  所以佛教給我們,要積陰德,我們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要隱藏,你這個福德愈積愈厚,將來果報就殊勝。罪業可不能覆藏,罪業不管造得多少,都希望別人知道,知道怎麼樣?這個人見到你罵你一聲,那個人責你一聲,這果報掉了,統統報掉了。自己造的種種惡業,要趕快報掉;自己積的那個善,不要讓人知道。你看現在一般人,他恰恰顛倒,他造的惡,不想讓人知道,一點點善,還要把它宣揚成大善,讓大家恭維你、讚歎你,善都報光了,惡統統攢在那個地方還沒動。這是愚痴人,不是聰明人,佛教給我們有道理。

  大乘無量壽經(第8集) 1998/4/26

  

  在佛法裡面,真正修行要發露懺悔,過失要發露懺悔。可是有些修行人,過失把它掩飾起來,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知道,讓你看到的是正面的,負面的不讓你看到,這個煩惱斷不掉。中國古聖先賢跟我們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大乘教裡面講,沒有過失的只有一個人,佛沒有過失,等覺菩薩還有,有什麼過失?那一品生相無明沒斷,就是他的過失。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05集) 2005/7/14

  

  哪個沒過失?知道自己的過失叫做覺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做修行,所以說「知過能改,善莫大焉」,諸佛菩薩歡喜。修行修什麼?就是改過而已。所以天天要發現自己過失,你天天有悟處;天天把自己過失改正過來,這叫修行,這你有功夫,你的功夫在增長。你還有覆藏,你完了,那真的是大過失。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05集) 2005/7/14

  

  如果業障不懺除,你所修積的功德就漏掉。好像我們拿一個杯子盛水一樣,上面把水灌進去,它底下破了、漏了,就漏掉了。你功德盛不住,你必須把這個漏洞補起來,業障就是漏洞,這個東西是損耗功德的,要把這個補好。用什麼方法補?懺悔。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98集) 2010/8/6

  

  佛法裡面教我們「發露懺悔」,自己做錯的事情不要掩飾,要有勇氣把自己犯的這個過失說出來,讓大家都知道。這個用意很深!你向大家公布說出來了,還好意思再犯嗎?再犯的時候人家說,「你前幾天犯,你怎麼又犯了?」所以這個對自己約束的力量產生很大的作用,發露懺悔真正的利益是在此地,一方面是鼓勵別人,一方面是發露自己的過失,決定後不再造,這叫真懺悔。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98集) 2010/8/6

  

  所以懺悔真正的意義就是後不再造,不貳過,這叫真懺悔。罪業不能夠覆藏,就是不能夠隱瞞。隱瞞,小罪變成大罪,大罪變成重罪,那個麻煩就大了。真正悔過,改過自新,後不再造,這業障就消除了。業障消除,你的功德才能夠累積;業障不消除,自己造的罪業隱瞞,不願意給別人說,怕人知道,你做再多的好事,你都沒有辦法補償你的罪孽。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98集) 2010/8/6

  

  古大德常常教人,「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大家都知道古大德常常教人積功累德,佛在經上也是教我們,功德是怎樣積累的?這兩句話就落實了。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沒有別的,想自己的過失,發現自己過失立刻就改,做到「不貳過」,這個人就是聖賢。我們要走聖賢的路,天天改過,日日自新,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勇猛精進。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671集) 2002/4/18

  

  跟大眾相處,決定不說別人過失,古大德常常教給我們隱惡揚善,讚歎別人的善心善行,我們的社會就會安定、就會祥和。為什麼?人人常存這個心,這個心純淨純善,純淨純善就跟佛菩薩相應,就跟聖賢相應。這個人常常這樣修,他就轉凡成聖,轉惡為善、轉染為淨、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671集) 200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