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克服妄念,轉凡成聖-第222集

  儒家教導我們「克念作聖」,這句話講得很好;念就是妄想、雜念,你能夠克服妄想、雜念,你就是聖人。凡夫為什麼不能作聖人?妄想、雜念不能夠克服,道理在此地。我們今天念佛,念佛必須放下萬緣,你沒有放掉。執著裡頭最嚴重的是我執,說得粗顯一點,就是自私的念頭。起心動念一定為自己,這個念頭不能克服,對於作聖就是最大的障礙,你就做不了聖人。

  早餐開示 1998/12/24 

  

  真正的修行人,真正覺悟的人,他能夠控制他的念頭,主宰他的念頭。中國儒家也說「克念作聖」,克也是有主宰的意思、控制的意思;你能夠克服你的妄念邪念,你就是聖人。「聖」這個字的意思,對於一切理事通達明瞭,這種人則稱之為聖人。這個意思跟佛陀這個名詞含義很接近,佛陀的意思是覺悟,世出世間法都能夠覺悟而不迷惑,所以跟中國「聖」的意思非常接近。

  早餐開示 1998/6/16 

  

  佛講得更好、更清楚、更明白,念是妄念;換句話說,你能夠克服妄念,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薩。在佛法裡面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是妄念。微細的妄念,佛家稱作無明,稱作妄想;粗重的妄念,稱之為執著。既然曉得這是妄念,妄就不是真的。

  早餐開示 1999/3/9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他說「真心本有」,本有,我們決定可以恢復;「妄心本無」,本無,當然可以能夠斷掉,當然可以能夠放下。應當斷的你不斷,應當放下的你不肯放下,這就沒法子了。佛在經上千言萬語,重複的教誨,提醒我們覺悟,幫助我們認識事實的真相,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脫離生死苦海,圓成佛道,這是一切諸佛的本願。佛除了這樁事情之外,可以說是一無所求。

  早餐開示 1999/3/9

  

  斷煩惱、斷習氣,這成就真正的德行。一定要曉得自己煩惱習氣重,知道這就覺悟,改正是功夫,知道不能改有什麼用處?知道一定要改正。改正當然是有一番辛苦,要跟自己煩惱習氣去搏鬥。你要克服自己的煩惱,克服自己的習氣,你才能作聖人、作賢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116集)  

  

  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跟它相反,我們就成功了。依舊隨順煩惱習氣,難!一點一點的克服。譬如我們吃飯,有一些菜不合自己的口味,動了這個念頭,自己馬上就想到,「錯了,我又墮落」。

  大乘無量壽經(第56集) 1999/7/10

  

  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跟煩惱去打一仗,要打贏,不能打輸,輸了就完了。怎樣才能打贏?要拼命,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你決定戰勝。凡是打敗仗的,怕難、怕苦、怕死!你注定失敗。真正求佛菩薩保佑,求佛菩薩護念,你下定決心,佛菩薩就現前。

  大乘無量壽經(第42集) 1999/3/20

  

  凡夫隨著妄念轉,苦不堪言,聖人能克服妄念,妄念沒有了,正念就現前,那是聖人。妄念是煩惱,正念是智慧,佛家的名詞叫菩提。轉妄成真,這叫學佛!克服的具體方法,就是放下欲望,欲望不是真的。佛法裡面常講五欲六塵,五欲,財色名食睡這五種,世間人都喜歡,財色名食睡。可是佛經上講,這五種是什麼?叫地獄五條根。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16集) 2010/8/15 

  

  這五樣東西是人的一生不能缺少,你沒有辦法離開它,佛教導我們,對這五樁事情適可而止。什麼叫適可而止?日常生活用它,不起貪心、不生瞋恚,喜歡它,沒有貪戀,討厭它,不發脾氣,這就叫適可而止。對它清清楚楚,一點不迷惑,這叫不痴。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16集) 2010/8/15 

  

  說實在話,用哪一個法門控制這個念頭都不太容易,法門裡面最殊勝、最妙的,無過於念佛,那就是說,古德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什麼叫覺?這一聲阿彌陀佛就是覺。換句話說,這念頭才起,不管這個念是善念還是惡念,第一念起來,第二念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念佛要這樣念法。換句話說,決定不許妄念相續,善念也是妄念,不要叫妄念相續,立刻用阿彌陀佛取而代之。

  華嚴經大願精進力夜神章(第23集) 1987 

  

  真正想契入境界,佛法的修學決定不能中斷。中斷一天,妄念就增長一天,中斷一小時,妄念就又長一小時;一定要能夠,這個東西就像打仗拼命一樣,鍥而不捨,決定不能讓它中斷。有些人念佛還照樣打妄想,功夫不得力;如果有這種情況,你不要害怕,這一種情形大家都有的,不可能你才念幾天佛,你就能把你的妄念克服住,沒這個道理。你要繼續不斷持之有恆,一句佛號念到底,久久就有功夫了,功夫就能夠伏妄念。

  華嚴經疏論節要研習報告(第23集) 1997/12/6

  

  克服自己的妄念,你就是聖人;克己復禮,克服自己的欲望,你就能夠給世間人做榜樣。所以一些做不到的,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是我們的病根。我們在六道輪迴為什麼出離不了,根在此地。

  早餐開示 199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