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第73集

  【甘甜下咽不覺。是非出口難收。可憐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頭。】

  這個『甘甜』是指的甘苦,甘甜就是還有一個版本,是作甘苦,是指味覺的這種酸甜苦辣。『下咽』是說吞下去、嚥下去的時候,其實過了這三寸舌頭之後,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滋味了。而『是非出口難收』,這個「是非」就是指口舌的爭端,當我們把人我是非的這些言語說出去的時候是無法挽回的。『可憐八尺身命』,「可憐」就是很讓人惋惜的意思。這「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頭』,「一任」就是完全任憑舌頭在掌控著人的生死命運。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警醒我們,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語。

  所以說味覺的酸甜苦辣,其實當這個食物經過我們三寸之舌之後,其實就沒有什麼分別了。而對人的這些評論與褒貶等等,我們一定要謹慎,就是說話一定要謹慎,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一旦說出口就無法挽回了。我們如果對於人的這種評論有了偏頗、有了錯誤,當我們在一個家庭裡面,只是會影響幾個人的這種聲譽,可是如果我們是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我們講話也很隨便,去評論人的是非對錯,而不負責任的去說出這些言語的話,那麼它的影響可能就會非常的大。所以言語一定要謹慎,這是古人、古聖先賢諄諄告誡我們言語的重要之處、言語的重要性。所以縱使有八尺長身軀性命,也只能惋惜,任憑這三寸不爛的舌頭來掌控人的生死跟命運。從這裡我們就可以體會到,這個言語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就看到,在師父上人會客的客廳當中,就掛著一幅「金人銘」。這個「金人銘」它是一個石刻的拓本,是在清朝的道光年間所刊刻的。這個石碑有一點破損,所以我們看到中間有一道破損的殘痕,可以看出它是古時候留下來的一段碑文。這個碑文的內容對於我們很有啟發性,它這段文是出自於《孔子家語》,就是教我們要如何的三緘其口,也就是說,我們的言語一定要謹慎小心,要注意自己的言語。

  這段「金人銘」開頭就說:「孔子觀周,入后稷之廟。」孔子他進入太祖后稷的廟堂之後,就看到右壁之前「有金人焉」,就看到這個廟堂右階之前就有一個金人。而這個金人是「三緘其口」,這個三緘其口就是說他言語非常的謹慎,這樣的一個意思。「而銘其背曰」,在它後面刻著這樣的一行字,說是「古之慎言人也」,就是說這是古時候一個言語非常謹慎的人。這個金人就供奉在后稷廟的廟堂之前。所以這個「金人銘」就說:「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就是讓我們一定要警戒,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多說話,多言多敗。有時候一個人的是非成敗,往往都是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相關聯的,都會決定他的成敗,所以是勸勉我們千萬不要多說話。「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所以教導我們千萬不要多事,多事之人就會多有患難。

  前一段時間,我們跟周教授、跟張教授,陪同師父上人一起用餐的時候,餐後教授們都在談論很多歷史的故事,都是很發人深省的。當時開吉聽了之後,就跟幾位老人家報告,我說在雪公老人所講解的《論語》當中就看到一則故事,非常有趣。這是雪公老人教我們,千萬不要多事,多言多事。他說在歷史上,我們知道三國時期周瑜曾經說過,「既生瑜,何生亮」,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人就看不懂這個是什麼意思,所以就隨便的評論、隨便的解釋,說這個周瑜,「既生瑜」,就說周瑜的媽媽姓既,所以既生了瑜,生了周瑜;「何生亮」,他解釋為說諸葛亮的媽媽姓何,所以何生亮。其實這跟歷史的故事是完全背道而馳的,他不懂裝懂,就亂說話。有人就問說,那張飛的媽媽姓什麼?他就說,「無事生非」,張飛的媽媽姓吳,所以吳氏生了張飛,他這麼解釋的。所以我們說,千萬不要多說話,言多必失,千萬不要沒事找事,無事生非。這個雖然是個笑話,但是確實都是很有啟發性的。所以這是這個「金人銘」教我們一定要言語謹慎。

  之前我們有跟大家分享過王羲之的三個兒子跟謝安的故事,也是同樣的道理。當時謝安就引用了《周易》當中的一段話,叫「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用這個標準來評判王羲之的三個兒子。他就判斷這三個兒子當中是第三個兒子王獻之最好,你看他見到長輩,他話也不多,只是簡單的寒暄一下,不像兩個哥哥言語非常的多,誇誇其談的。

  在佛經《無量壽經》當中也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看這個口業的重要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因為我們看,在《十善業道經》,這是我們日後會學習到的一部佛教的經典,在這部經裡面,對於身口意三業,它排列的順序是身排在第一,身三、口四、意三。身就是不殺、不盜、不淫,它是三條是排在第一的;而口業它有四條: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這四條是排在第二個位置上;意業是排在第三,不貪、不瞋、不痴,這是《十善業道經》的排法。但是在《無量壽經》裡面,卻是把口業排在第一位,所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所以這個口,口業,這是總說,「善護口業」是提醒我們言語一定要謹慎小心,而它的果德就是「不譏他過」,「他」包括一切人事物,這個範圍很廣。

  所以師父上人特別提醒我們,我們學佛、學習聖賢教育,要從什麼地方著手?首先就是要從善護口業著手,之後才是善護身業跟善護意業。就是說,一般的中下根性的人,用這樣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方法來修行,這是一個漸教的修行方法。而當然頓教是以善護意業為優先,就是注重我們的念頭。因為念頭是根本,所有一切的言語行為其實都是從我們的意念所產生的,所以從意念下手,漸漸的我們的身業、口業就能夠得到清淨。

  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到,這個言語的重要性是古聖先賢、儒釋道三教都非常重視的,一定要謹慎自己的言行。所以在歷史上,曾經有人問過司馬光先生,就說你一生當中,這種德行跟學問要從什麼地方去著手、去落實?司馬光先生就說,要從不妄語開始。所以一生當中所作所為,沒有不可對人言的。如果有一些不敢對別人講的這些事情,他絕對不敢說,也不敢去做。所以我們看德行的成就,司馬光先生是強調從不妄語開始做起。當然,能夠做到這一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內心必須要做到真誠,我們內心能夠有誠敬存心的話,當然我們的口業跟身業也都能夠保持著清淨。

  關於我們現在學的這句課文,在歷史上也有這樣的一個公案,就是關於天親菩薩的一段故事。我們知道,天親菩薩是印度的羅閱城人,他生活的年代大概是西元四世紀到五世紀這個時期,所以他是生活在佛陀滅度之後的九百年這個時期,是印度禪宗的第二十一代的祖師。

  天親菩薩他在從前一直鑽研的是小乘佛法,而他的哥哥,就是無著菩薩,在晚年的時候是宣揚大乘佛法,他為了度化他的弟弟能夠回小向大,所以就用善巧方便來幫助他的弟弟。天親菩薩他因為兄長的這種幫助,就得以聽到大乘佛法的經論,他聽到哥哥在講解《瑜伽師地論》的時候,就是對於這個論裡面的義理,他感到非常的微妙、非常的殊勝。因為我們知道天親菩薩他之前是研學小乘的經論,對於《大毘婆沙論》的義理是非常的深入的,所以當時他在為大眾宣講的時候,他每天作一首偈頌,作了六百首偈子,稱為《俱舍論》。後來因為他的哥哥無著菩薩的幫助和教誨,他就懺悔自己對於大乘佛法的偏見,他就懺悔自己過去所造作的這些罪業,就跟他哥哥講,他覺得自己過去的見解確實很淺薄,想不到大乘佛法是這麼的微妙殊勝。所以他跟哥哥說,他說:「因為我過去非常的頑強偏執,經常毀謗大乘,這個罪惡非常深重,這都是因為我的舌頭所造作的罪業,所以我想要割掉自己的舌頭來懺悔這個罪業。」他的哥哥無著菩薩就勸勉他,他說:「你既然知道說你當初毀謗大乘佛法的罪業是因為舌頭所造成的,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可以用舌頭來宣揚大乘佛法的教義,來贖罪,懺悔你的罪過。否則的話,你割掉再多的舌頭也沒有用。」

  從此之後,天親菩薩他就非常努力的來弘揚大乘佛法,所以後人就稱他為千部論主。為什麼是千部論主?就是他造了小乘的五百部的論,也造了大乘五百部的論。所以他就一心一意的弘揚大乘佛法,造了《唯識論》等等這些影響非常深遠的大乘的論著,並且他有一部《淨土論》,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所謂淨土五經一論,這個論就是指的天親菩薩的《淨土論》。後來天親菩薩活到了八十歲,也是享了高壽,並且用他實際的行動來懺悔了以前所造作的這些罪業。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到,這句經文所教導我們的,這個口業的重要性。我們八尺的身命,怎麼能夠任憑這個三寸不爛之舌來擺布?我們一定要利用我們這身口意的三業,來多多的為眾生做好事,而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口舌是非而造作罪業。

  恭錄自《聖學根之根·續小兒語》第7集

  開吉法師主講

  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