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口耳之學,夢中吃飯-第60集

  【讀聖賢書。字字體驗。口耳之學。夢中吃飯。】

  剛剛說的這個道聽塗說就是這裡說的『口耳之學』,耳朵進嘴裡出,這個學問是『夢中吃飯』。所以說我們讀聖賢書的時候,要字字句句的去體驗它,這個體驗就是經歷跟體會的意思。「口耳之學」,如果我們只是學一些耳朵進嘴裡出的這些學問,就如同是「夢中吃飯」。為什麼?因為我們學的這些東西都是非常膚淺的皮毛當中的知識,就如同是說食數寶一樣。這個夢中吃飯就是說,我們在夢裡面好像吃到了很多美味的食品,但是醒過來之後,感覺肚子裡還是空空如也,是夢中吃飯。

  我記得有一位老師也曾經跟我們分享過,他說他以前是非常喜歡吃一種特別的食物,就是喜歡吃一種麵包,裡面是夾著奶酥的這種口味的麵包。因為太喜歡吃了,所以他到國外去讀書,後來又學佛,之後有一段時間,他突然作夢的時候都是夢到自己在吃這個麵包。當時他分享說,這個學問沒增長,這個貪心反而不斷的在增長。就是夢中吃飯,你夢裡吃的,醒過來之後,肚子還是覺得餓,還是沒吃飽,因為是在夢裡吃的,不是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吃到的。

  所以這句課文就是說,我們在學習聖賢的經典的時候、學問的時候,要能夠字字句句的去親身的體驗、去經歷、去感受和體會。如果只知道一些耳朵進口裡出的這種非常膚淺的、皮毛的知識的話,就如同是夢中吃飯。在夢裡吃得津津有味的,結果等醒過來的時候,仍然覺得肚子很餓、肚子空空的。

  所以我們看,師父上人在最近的幾年當中,非常的憂慮傳統文化沒有人來繼承、沒有人來學習。現在還有一些老人家,這些老教授們,他們確實是有得到很好的師承,當年都是跟非常了不起的這些哲學家、學者來學習傳統文化、學習漢學。

  我們學習到『讀聖賢書,字字體驗。口耳之學,夢中吃飯』。在台南極樂寺,這邊教授文字學有一位周教授。周教授在他講課的時候,常常會回憶起他小時候的一些經歷。在他的小時候,因為他祖父是清朝宮廷裡面皇帝的御醫,後來因為社會的動盪跟一些宮廷的變故,他就離開了宮廷,就外出去做生意,後來他的生意做得非常的好,所以家裡就很富有。家道很興盛的時候,整個家裡面有一百多個僕人。周教授他小時候是家中的長孫,生活的條件非常的好。而他小時候去念書上學的時候,跟在身邊的僕人都會幫他提便當、提書包。每次吃飯的時候,周教授都會把他便當裡面好吃的一些飯菜,就留一點給這個僕人吃。可是這個僕人他的家裡也是非常困難的家庭,他自己也捨不得吃這些飯菜,總是帶回去留給他的家人。所以我們看到,這些老人家他們從小就有這種仁愛之心,對待任何人都是充滿著愛心。

  而周教授現在是每個禮拜都會來上文字學的課,其實他最擅長的是《禮記》這部書,等《養蒙針度》講完之後,周教授也很想給大家講一講《禮記》。我們記得,有一次老人家來吃飯的時候,跟師父上人在聊天。在餐桌上,周教授就特別教導我們這些年輕人,他說:「《禮記》當中曾經說過,『年長以倍則父事之』。」也就是說,當這位長輩他的年齡是比我多一倍這樣的年紀,我們對待他就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來侍奉他、來孝敬他;而「十年以長則兄事之」,如果他是比我大十歲,對於這樣的長輩,我們就把他當成是自己的兄長一樣,來照顧他、來侍奉他;而「五年以長則肩隨之」,就是他比我大五歲左右,這個就算是同輩、同齡人。這是《禮記》當中的教導。

  周教授也親身示範給我們看,你看聖賢書要字字體驗去落實,而不只是口耳之學,這一點我們在這些老一輩的長者身上,就看到這樣的一種德風、德范。周教授走路的時候,他就親自扶著師父上人,並且跟我們跟在旁邊的年輕人,就特別教導說:「照顧老人一定要注意四個地方:首先頭部要保暖」,因為現在是過完冬至,現在是冬天這個季節,所以要注意頭部、頸部,還有腰部,以及腳部這些地方的保暖。老年人他這種抵抗能力比較弱,所以當天氣有變化的時候,就一定要照顧好,不能夠著涼。

  而師父上人也是親自給我們做示範,譬如說在餐桌上就親自給老教授夾菜。夾了幾次之後,又特別教我們年輕人,他說:「像這些你們都要學起來。」讓年輕人要懂得來照顧這些老人家、照顧這些老教授。而且每次當老教授要告別離開的時候,師父一定會親自送到門口,送到電梯口,看著這些老人家離開。

  我們知道周教授他和師父上人其實是師出同門,同樣都是方東美教授的學生。當年,因為方東美教授就曾經在東吳大學、輔仁大學開辦過這些哲學的課程,所以早在大學求學的年間,周教授就曾經聽過方東美教授談到說有一位出家人非常優秀,但他不知道這就是師父。後來事隔數十年之後,當他來到極樂寺看到牆上掛著的方先生的照片。因為我們知道師父上人無論走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在他的客廳裡、在攝影棚裡,一定都會把老師跟護法這些照片懸掛在牆上,時時刻刻都不忘護法、不忘父母老師的深恩。所以他一看到方教授的照片,才知道幾十年前方老師所說的這個出家人就是師父上人。

  所以我們在餐席當中,聽到老教授跟師父談笑風生,講解這些漢字、講解中國的歷史,還有談說很多的故事,我們在旁邊聽到,都是如沐春風。所以像這些老人家,他們都是把聖賢書字字體驗,而且句句落實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所以從老人家身上學到的身教,所學到的德行的風範,這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周教授有一天拉著師父的手,就讚歎師父說:「師父上人真正是落實了張載夫子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他說師父這麼多年,這三句都一直在落實,而最近的幾年又著力於「為萬世開太平」,就是希望在各個不同的國家建立傳統的這種私塾的學校,也就是一條龍的學校。師父就笑著說:「是啊,開太平已經開了好幾個地方了。」也希望跟這些老教授們共同努力,多培養出一些人才出來,可以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所以這個「口耳之學」,我們就有看到,荀子在〈勸學〉篇當中就曾經說過,君子之學跟小人之學的不同。君子跟小人在做學問、在求學的上面差異在哪裡?君子之學是「入乎耳,著乎心」,也就是說,我們從耳朵聽進來的這些學問,君子是真正的用心去體悟,真正的去感受、明瞭,而「布乎四體」,它是分散到人的四肢百脈當中,「形乎動靜」,也就是說把我們學到的這些聖賢學問真正變成一種實學,在我們生活當中切實的落實的學問。「端而言」,這個「端」是正直的意思,「蝡而動」,這個「蝡」,蝡而動這是說緩緩的動,「一可以為法則」,就是所學的這些學問真正是在言談舉止、一舉一動當中,全都貫徹落實出來,整個人的身心就有一種聖賢的氣氛在裡面,這個學問絕對不是只是口耳之學。

  而小人之學又完全不同。小人之學是「入乎耳,出乎口」,你看耳朵進嘴裡出,就是這樣的學問,他沒有經過像我們前面所談到的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就是這樣的功夫他完全沒有去做到,而只是耳朵進嘴裡出的這個學問。那我們看到口跟耳之間則只有四寸,僅僅是四寸這麼長的距離,而「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你看我們堂堂的人,天地人三才,立於天地之間,這七尺之軀怎麼可能只是用這口耳之學,四寸之間的這個學問,來鼎立於天地之間?這是做不到的。所以這是君子之學跟小人之學的不同。

  恭錄自《聖學根之根·續小兒語》第5集

  開吉法師主講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