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第41集

  【怪人休深。望人休過。省你閑煩。免你暗禍。】

  我們看這呂先生所作的《續小兒語》,全都是人生的經驗跟智慧,我們深入的去學習落實,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確實,立身處世,我們就知道應該要怎麼樣去進退應對。

  『怪人休深』,「怪」就是責備的意思,就是責怪別人不要太深。『望人休過』,「望」是盼望的意思,就是對於別人的期望不要太高,「過」就是超過。『省你閑煩,免你暗禍』,「閑煩」是煩憂的意思,就是跟正事沒有關係的煩憂;而「暗禍」是指災禍,而且這個災禍往往是,「暗」就是它隱在暗處,隱在暗處是你看不出來的這種隱藏著的災禍。

  所以這句課文是教導我們,我們責怪別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太深,對人的期望也不能夠太高,這樣就不會失望,省得心裡煩惱,而且也可以避免很多沒有辦法預測的災禍。

  所謂的「怪人深,則禍必不測」,我們對別人責備、批評、處罰如果太過的話,可能就會有沒有辦法預期的禍患會出現。同樣,如果我們對人期望太高,譬如說有的父母親望子成龍,對這個孩子給他報了很多的這些特長班,今天去彈鋼琴,明天去下國際象棋,後天去學國畫,就是簡直十八般的武藝希望孩子從小全部都掌握,對他期望太高。結果是怎麼樣?「心必不遂」,最後這個孩子什麼都不願意學了,一說到學習就很不高興,從小就厭學。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不能有這種拔苗助長的心態,就總希望禾苗一夜之間能夠長成,而忽略了這個孩子本身他的才性、他的資質,而不能夠引導他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來發展。所以我們在教小朋友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因材施教,就是了解他本身的根性,順應他自然的一種天性來引導,不能夠對每個人都期待太高、期望太深。

  所以《太上感應篇》當中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們看這裡說「免你暗禍」,太上老君曾經說過,人的禍福本來是沒有一定的門路,全都是自己感召而來的。我們結合這句課文就能夠體會到,為什麼我們會有一些無端的煩惱?為什麼會產生一些暗中而來的災禍?其實都是我們自己本身所造成的、所引發而來的。

  宋朝的靈源禪師曾經向伊川先生說:「禍能夠生福,而福也能夠生禍。」這是我們後面也要談到的禍福相生的這樣的一個道理,禍福相倚。為什麼禍能夠生福?就是當一個人,當他面臨的危險或者是遇到災難的時候,他能夠很認真的想要祈求平安,並且他能夠深入的體會求得平安的道理。也就是我們遇到這些困境的時候,我們就會去想辦法,如何能夠突破這些困難跟災難,去想到平安的道理。

  像我們現在在當前這個世界上,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之一,就是氣候變暖的問題,這個是我們人類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過去因為我們在物質上,工業各個方面過度的發展,所以導致整個地球的生態遭受到很大的破壞。而當這些問題已經迫在眉睫的時候,我們人類就開始要冷靜的來思考,如何才能夠解決這個全球變暖的問題。確實很多生態的變化,已經給人類敲響了一個警鐘。

  譬如說我們看到很多北極的冰、南極的冰大量的融化,生活在這些地方的這些動物,牠都沒有辦法能夠正常的生活。有很多北極熊本來牠們都是在冰上,現在因為海水融化的關係,牠們可能游很遠很遠的路,都沒有辦法找到一塊冰。所以這個氣候的變化,給我們地球的生態帶來了很嚴重的一個影響,這個時候人類就會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到底做錯了什麼。

  所以我們去歐洲的時候,就特別的能夠感受到,有許多非常有愛心的、響應環保的這些人士,就積極的在配合這種節能減碳的一些行為。譬如說我們去買東西的時候,盡量不要用塑膠的這些用品,減少用塑膠袋,最好自己都能夠拿著一個環保袋去購物。又譬如說,在歐洲我們看到有很多人他們也是希望地球母親能夠減少碳的排放,不要繼續再發燒了,所以他們出行的時候,都會選擇去用這些比較環保的方式來出門,減少過度的使用汽車,過度的使用這些會造成空氣污染的交通工具,就希望我們地球的家園,可以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減少我們的欲望,減少我們對生活物質上的一些要求,能夠讓地球慢慢的降溫,不要繼續再發燒發熱。

  你看我們人類這種貪婪、這種貪欲,我們不但是傷害到我們自己,連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的這些小動物,還有這些植物,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跟傷害。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大家都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我們千萬不要覺得說,我這一輩子活過了就完了,那我們有沒有想到說子孫後代怎麼辦?我們有沒有給他留下一個純淨的天空還有清澈的水?我們也不能想說,只要我們人類過得好就好了,你們動物,那你該去做什麼,該去怎樣生死,跟我沒關係。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既然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當我們地球的任何一個成員出現問題的時候,哪怕牠是再微小的動物,牠對整個生物鏈、對整個生態的影響,如果牠一旦是滅絕了,牠對於整個生物鏈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直接也會影響到我們人類的生活。所以說我們考慮任何問題,不能夠只想到自己,一定要為子子孫孫們去考量,也一定要為跟我們同時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這些動物、植物,把它看成兄弟姐妹一樣去看待,做為一個整體。

  所以說我們現在人類社會確實是遇到了許多的難題,這些難題也都是我們自己所造成的,解鈴還須繫鈴人,最後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我們自己做起。所以佛經當中說,貪心所感召的是水災的果報,瞋恚心會感召火災,愚痴、內心不平、傲慢,這些都會感應到許多相應的災難,愚痴感應的是風災。像我們現在都捨棄了聖賢學問,不去追求人類真實的智慧,這個時候人們每天都去發展科技、發展工業,去發展這些物質的享受,最後招致的結果就是,這種愚痴的行為會感應的是風災。如果是傲慢,所感應的就是地震這些災難。所以說,我們遇到了現前所面臨的問題,其實要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息滅貪瞋痴,放下我們過度的貪欲、瞋恚這些煩惱的話,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就都能夠改變成一個美好的、和諧的世界了。

  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禍福相倚,我們現在遇到的這個狀況,如果能夠提醒我們深刻的去反思自己的過錯,這個禍就能夠轉變成福。

  靈源禪師接著說:「福能生禍。」為什麼這個福,一個人他的福能夠轉變成禍?這個原因就是當人在居安的時候不能夠思危。我們生活在安逸的、平順的環境的時候,不能夠考慮得很長遠,去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做好準備,過度的放逸,甚至於是放縱自己的奢侈、逸樂的念頭。因為我們人總是有這種惰性,喜歡享受、喜歡安逸,喜歡過這種生活;言行舉止又驕傲懈怠,這個是非常要不得的;如果又非常的傲慢,又很懶散;尤其處事輕率,我們遇到一些事情,去處理得不恰當,很隨意的去處理,沒有用正確的方式來對待它;態度傲慢,甚至欺侮別人的情形發生。你看我們有傲慢的態度,又會去欺負別人,這個時候,縱使我們生活在非常安逸的環境裡面去享福,可能後面的災難就會隨之而來。

  所以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個是我們日後在學習《太上感應篇》的時候,還要繼續再深入的來學習。從這裡我們就看到,當我們真正對於倫理、道德、因果、聖賢宗教教育能夠深入的去學習的話,這裡面所教導我們的智慧跟經驗,確實是可以幫助我們消災免禍,能夠災消福來,這個是許多人都非常期望的這樣的一個好的果報。這個是要從學習聖賢的智慧學問,並且落實聖賢人的教導,一定是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的。

  恭錄自《聖學根之根·續小兒語》第2集

  開吉法師主講

  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