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師長的志願—復興漢學-第24集

  師父在聯合國的平台,不只是顧及到宗教團結。看到全世界現在都比較五倫都是混亂的。犯罪率、離婚率愈來愈高。所以一來是做實驗,二來又在《群書治要》當中挑精華。現在已經編到第四冊了,《群書36O》。結果每一次聯合國會議,就把這個《36O》,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發給這些大使。其實這個都證明什麼?遇緣不同。你有好的緣,他遇上了,他能接受。

  禮旭在十四年前,到澳洲學習五個月。當時候學院的法師、老師們,有用英文給當地人講傳統文化。英文我雖然聽不懂,我也在後面看一下,了解一下這個英文弘法的情況。我看當地澳洲人在聽課的時候,尤其是聽到《二十四孝的故事》。他們聽的時候,頭不由自主在那裡點,我也不知道他點什麼。那事後就拜託那個會講英文的去,請教他們,為什麼他們聽課的時候頻頻點頭?這澳洲人的回答,他說做人就應該這樣。可是在他們的教導裡面,可能還沒有出現這些孝道的故事,可是他一遇到的時候,他就感覺這樣是對的。代表什麼?性德是本有的。他雖然沒接觸,雖然沒認知到,可是不是他沒有,他一遇到緣,馬上相應了,他很認同。

  所以禮旭就記得,我的二姐到美國去留學很多年。我們在台灣這個環境,是比較重視情義、道義,所以對朋友都挺好的。所以她那些外國的同學就說:「妳幹嘛對朋友這麼好?」我們是很自然,我們從小到大成長就是這樣子做的,可是在他們看起來,他們覺得你怎麼對朋友這麼好?他要不要跟你做朋友?他也認同,他要。所以這個五倫大道,我們從這一些體驗,師父講的真正確,師父說:「不是誰規定的,這是本來的,法爾如是,不是誰發明的,五倫大道」。你順著這個道,不逾越去做人,你就有德。

  所以老法師後來把《36O》發給這些大使,禮旭印象很深。有一天禮旭在大馬中心的時候,進來一個相貌非凡的人,所以人的相貌真的是修來的。我一看,怎麼有這樣的貴賓?一看就是大富貴之人。不過因為我有事,我有課,後來也不知道他去哪裡。下了課吃飯時間,我去打聽,剛剛來那個到底什麼來歷?結果一問,巴基斯坦的一個部長,那為什麼來中心?因為他的總理看過《群書36O》的英文本,看的時候覺得很好,又知道他要到馬來西亞來,吉隆坡來出差。就交代他,要到我們中心來拿英文本。所以你看證實老祖宗講的東西,各個民族都能夠接受。所以老祖宗幾千年前,就留一句,「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其實就是告訴我們,這些東西是可以利益天下的。

  那老人家他感悟到了,他就積極的去做。把漢學介紹給全世界,所以老法師的志願是什麼?中國的漢學在全世界全面復興。不管他現有的宗教跟種族,他一學漢學,他會整個對他們的民族宗教文化,再提升起來。

  好,人一懂道理了,懂得做人,種種問題就自然化解了。所以為往聖繼絕學是因,為萬世開太平是果。你沒有為往聖繼絕學,人們的思想觀念錯了,你給他的福報再多,沒有好處。為什麼?沒有從根本解決,他今天窮,你給他錢,最後他會視為理所當然。所以教育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為什麼老祖宗留那一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們曾經遇到國內一個非常大的公益團體,幫助很多的人群。因為它是國家算是一級單位下屬的一個公益團體。結果他來請教師父一個問題。他說為什麼我們幫助最多的那個地區的人不感恩?他問的時候很苦惱,我們都見過他。結果師父給他回了一句話,他連父母都不感恩,他怎麼會感恩你?他善根的源點,百善孝為先,你孝都沒有教他,他怎麼會增長善根?反而是覺得貪著了人家給他的照顧,甚至於最後視為理所當然,愈要愈多。所以幫助人要不要有智慧?所以佛門說「悲智雙運」才行。

  所以師長知道「繼絕學」,轉變錯誤的思想觀念,才能改變每一個人、每一個族群的命運。所以把弘揚漢學,弘揚全世界好的宗教民族文化,為根本。把教育擺在根本點上。體會很深的還有一個際遇,就是推展漢學。因為我們佛門有個原理原則,別人做了,我們就不用做了。我們去做重要,但是別人不做的事。他已經做了,隨喜功德。你幹嘛說,他做了我得比他強。那就變好勝心了。

  所以師父看,全世界漢學那麼多,依照佛家的原則,老人家不用做漢學,可是為什麼還做?因為百聞不如一見,接觸到法國、歐洲、英國這些漢學院。居然把中國儒釋道的漢學變成學術,變成文物研究。沒有辦法利益自己,也沒有辦法利益眾生。讓大家對漢學都認知到一些表象的東西,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能開智慧的學問,沒有教出來。所以師父覺得不行,這樣下去,全世界對漢學誤會了,所以才發願。結果剛好那時候體會特別深,又剛好到馬來西亞去。馬來西亞的同修又捐一塊地,馬來西亞又有六百萬華僑,又有一千二百多所華小,六十多間獨中。所以突然老人家又有一個靈感,冒了幾個字「英國漢學院」。就是這個看到歐洲這些漢學的一個感觸之後,又發心承傳漢學。把這個因緣跟大家說明一下。

  恭錄自《以師志為己志》第2集

  蔡禮旭老師主講

  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