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君子之學與小人之學不一樣-第4集

  那我們剛念完這一段,應該都很熟悉。「大眾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姻」。什麼時候聯?你們念到這裡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光光互融?每個人都放光,然後互相照。這幾天我們就在感受什麼叫光光互融。你看一個學長一上來,他怎麼遇聖教,他發什麼願?他一定要實現老法師的理念。他一講,我們在底下頭皮發麻,有沒有?那光互相成就。

  「菩提眷屬,從此聯姻;蓮社宗盟,至今締好。所願同生淨土。」請問大家這句話有沒有從真心念出來?「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不要把這句話又變成知識學習,這又是一個慣性。我們現在學很多東西,都習慣用腦子把它記住,就好像學了。事實上是要什麼?印在心上。君子之學跟小人之學不一樣,小人之學是「入乎耳,出乎口」,可以去給人家講,但這些經句跟他沒有關係。所以師父講的,你是一個學者,你講得天花亂墜,你自己煩惱很多,這個在《荀子.勸學》,這是小人之學。可是小人之學,又領國家最高的俸祿。所以我對於領很高俸祿的人,我一點都不羨慕,冤有頭,債有主。所以在中國當公務員,是大幸,也是要小心的地方。不要說不幸,比較難聽。你沒有好好幹,一世為官九世牛。你公務員的錢領了,你沒有好好為人民辦事,你欠多少人?中國有十幾億人口,你要怎麼還?那還起來就麻煩了。所以《荀子》當中講的,小人之學只是聽了,然後講給別人聽。君子之學是「入乎耳,著乎心」。這個「著乎心」就是《中庸》講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他有這樣的態度,「布乎四體」,那些教誨他就轉成什麼?你現在看經典,每一句師父都教過。你不要以為說,這部經我也沒聽師父講過。那你就是學呆了,這不是學知識。所有師父講經,你都領悟了,哪一部經拿來你都會講。但是要是領悟了,通,通了那個教理了。所以師父有沒有講?《華嚴經》你不是說教一品你會一品。師父聽了幾品?一卷。師父就到台北去講《華嚴經》,會講了,叫觸類旁通。孔子很重視悟性,「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大家聽這一句話,不要說那孔子也太小氣了吧?不是,他怕把你的悟門給堵了。全部都講了,似懂非懂,每一次就變成灌輸了,好像填鴨,把悟門給堵住了。

  大家注意看我們這個時代,你看一年級、二年級小學,那眼睛亮得不得了,你一看就很可愛、很歡喜、很寶貝。你現在去大學一、二年級,看看那個眼睛怎麼樣?教育是開發靈性,怎麼愈教愈回去了?方法錯了,不能用填鴨,要啟發,要「道而弗牽」。《禮記.學記》裡講的,「強而弗抑」,「強」是鼓勵他,「抑」是打壓他、否定他。你看沒有學過教育的父母、老師一講那個話,深深刺傷孩子的心,造成學習障礙。禮旭就有這個經驗。我們初中的老師,「同一個家庭教出來的孩子,中文程度差這麼多!」我修行太差了,我怎麼講的時候還難過?所以自己還是煩惱還太重,這個要勘驗一下,應該講這句話的時候要心平氣和。調整一下心情,因為孔子說要心平氣和才能講話。不是孔子講,孔子是同樣的教導。這個應該也是讀書人教導我們,心平氣和則能言。不然不心平氣和,這個話容易造業。

  說這麼多,總結一句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為什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師父都給我們非常重要的態度。其實我們這一生走這一條路,應該是非常幸福。為什麼?師父走在前面,幫我們開通了,福報攝受了,又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我們只要會看,又聽他老人家的話,他都給我們這些法語,我們馬上有煩惱法語就滋潤了,甘露就灑下來。

  師父說,這一次文化復興,我們已經丟了一百多年,最少要三到五代人才能把文化整個復興起來,所以這個事急不來。可是大家要注意,反正要三到五代人,又不是我這一代。那完了,又聽執著了。聽到三到五代人是什麼?現在最危險,因為要傳到三到五代,我這一代這個棒就掉了,那還得了?所以這個要當鋪路石,因為師父講,不是這一代就能完全全面復興起來。所以有師父的法,不會生煩惱。當然也不是一下子就是這樣。像禮旭初學佛的時候,一遇到煩惱,很有效的方法,只要把師父的經教打開,差不多十五分鐘左右就沒事了。天下哪有什麼大事?不就是一個念頭轉不過來而已嗎?想那麼複雜?聖狂之分,在乎一念。有時候你覺得最恐怖、最嚴重的事,一念轉了,就是大菩提。會不會轉而己。舉個例子,釋迦牟尼佛遇到歌利王,慘不慘?你這一生有遇到嗎?看這個例子,我們現在遇到的不叫小巫見大巫嗎?有什麼了不起?芝麻蒜皮。我們這一生沒有遇到人家要給你凌遲處死吧?對啊,就被人家罵了一句,就三天緩不過勁來。所以以後有煩惱,去讀讀《金剛經》,一讀到這一品,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這個念頭一起來,「恥之於人大矣」。「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我們念「勸發菩提心文」,「尊重己靈」,念頭就轉了。

  恭錄自《以師志為己志》第1集

  蔡禮旭老師主講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