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跟曾國藩先生學耐煩和治家的智慧-第4集

  【先學耐煩。快休使氣。性燥心粗。一生不濟。】

  『耐煩』就是忍耐煩瑣的意思,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會有許多煩瑣的事情,遇到這些事情要有耐心、有耐性,能夠忍耐住煩瑣。『快休使氣』,「休」就是停止;「使氣」是說一個人他非常喜歡意氣用事,任性而為,這些都是不應該有的。『性躁心粗,一生不濟』,「不濟」就是不成功的意思,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成功。

  這句課文是教我們,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能夠耐住自己的性子,不能心煩。如果要是任性的發脾氣,這個時候一定要趕快覺察、趕快停止。如果一個人他的性情非常的急躁,而且做事情又很粗心,那他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成功。所以,我們做人確實要學會忍耐,耐住性子,所謂一切法得成於忍,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

  在清朝的末年,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臣,叫做曾國藩先生。曾國藩先生他的字是伯函,文正是他的謚號,所以也稱曾文正公。謚號就是他死後追封的、追贈的一個號。他是湖南長沙府的人,湖南長沙府就是現在湖南的婁底。在清朝末年,他是一位很有名的中興的名臣,四大名臣之一。官位做到武英殿的大學士,兩江總督,地位是很高的。曾國藩先生是宗聖曾子的後代,我們在祭孔的時候,都可以看到上面有孔老夫子、孟老夫子的牌位,也有曾子的牌位,這是他第七十代的孫子。

  曾國藩先生他有一些非常寶貴的人生經驗,都記載在他的家書裡面,以及他的一些著作當中。可以概括他一生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原因就是「耐煩」這兩個字,就是我們課文說的「先學耐煩,快休使氣」。而耐煩又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闡釋,首先是耐事,然後是耐人,第三是耐心。什麼是耐事?就是要勤奮、要堅毅。首先要很勤勞,另外遇到事情,你要有堅毅的這種決心跟毅力才能夠成事。所以曾國藩先生曾經說過:「古之成大事者」,就是從古到今,你要是真正的能夠成就一件大事,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他說是「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規模遠大就是說這個人他的氣量、格局、心胸都非常的廣大,可是同時又能夠綜理密微,也就是說,他對於一些細節、一些小事,他都能夠把它處理得很好,所謂是從大處著手、小處著眼。就是說這個人他的格局很大,但是同時他對於一些細小、細微的小事,也都能夠把它處理得很好。這是耐事。

  第二是耐人,耐人是堅忍、圓融。忍就是要有忍耐,能忍辱;圓融,你對於很多複雜的這些人事,對於這些複雜的人情世故,你處理的時候都要能夠非常的圓融。曾國藩先生說:「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你看他在官場上,特別是晚清時期的那種紛繁複雜、風雲際會的這樣的一個比較動盪的時代,自然他在朝野當中所要遇到的人一定是非常複雜的。而遇到什麼樣的人他都要去面對、去應對,特別是遇到這些詭詐之人,很多人他不一定是懷著好心來跟你相處的,你沒有辦法測度他到底是心裡在想一些什麼,他是否會做出哪些對我不利的事情。而曾國藩先生說,他的原則是「一以至誠待之」,就是說不管這個人他存的是什麼心、他做的是什麼樣的事,可是我始終是用至誠恭敬的心來對待他,「彼術自窮」,他想要陷害人或者想要算計人,這些詭計或者把戲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去施展了。這是他耐人的一個功夫。

  第三是耐心,耐心就是說要沉著而平穩,要有耐心,特別穩重、穩定。他說:「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我們說時勢造英雄,但這個時勢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去應對的。可能特別是在當時那種複雜的政治環境也好,內憂外患的這種國家面臨的困境也好,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如何能夠為官,如何能處世,如何還能夠繼續做出對國家民族有利益的事情,這就是對他的考驗跟磨練了。

  曾國藩先生的家規、家訓也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人有讀過他的家書。他認為要持家、要教子,要注意十個原則。首先是要「勤理家事,嚴明家規」,就是在家庭裡面,不管是主事的人,還是家裡的兒孫,都要能夠特別勤勉的去把這些瑣碎的家事都把它處理好,而且這些家規、家訓都要很嚴明、很嚴格。

  第二條是要注重孝悌的家風。我們說孝親尊師,一個家庭也是這樣,如果教導孩子從小就能夠兄友弟恭,就能夠孝順父母,這個家的子弟就培積了很好的德行。特別要「除驕逸」,你看在大家庭當中,孩子往往很難免養尊處優,可是曾國藩就很注重,絕對不可以讓孩子養成一個驕奢淫逸的壞習慣。

  第三是「習勞苦為第一要義」。在曾家的家風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雖然他是一個官做得很大的官宦之家,一個大家庭,可是他的孩子從小都要學習做家事,要習勞苦,不能夠從小就驕奢淫逸、懶惰,這都是不行的。

  第四是「居家之道,不可有餘財」。古時候是大家庭,這些錢財物品,都有家庭固定有人在統一的管理,不能夠自己私藏太多的私財。

  第五是「聯姻」,就是兒女在婚姻當中,不一定是要選擇非常富有的名門望族這些大家庭,而是要重視對方家庭的家風,還有他們的德行這些方面。

  第六條是家事忌奢華,崇尚節儉。這也是從古到今許多的大家庭都很重視的一條,就是孩子不能從小就養成非常奢侈,喜歡吃好的、穿好的這樣的一種不良的習慣,而是要崇尚節儉,能夠儉以養德。

  第七是「治家八字:考、寶、早、掃、書、疏、魚、豬」。我們看這個字可以顧名思義,你看這早起,就是要早睡早起;掃,要能夠勤做家事;這個書,寫文章、寫字這些基本的能力,孩子從小就要學會,等等。

  第八是親戚交往要重視情義而輕視這些財物。我們很多人往往是重財輕義,這樣就是親戚之間的這種真正的情義,往往就會被功利所影響。

  第九是不能夠厭倦家常的瑣事。我們看到這裡說,「先學耐煩,快休使氣」,這個耐煩就是要忍耐煩瑣。家庭,一個家庭這麼多人,肯定上上下下許多煩瑣的事情是沒有辦法避免得了的,可是這些事情都要有耐心,能夠耐住性子,像剛剛說的這三個原則,耐事、耐人、耐心,都要一件一件的把它處理好。

  第十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是「擇良師以求教」了。就是說從小就要給孩子選擇德行、學問都非常好的老師,來教導自己的子弟。我們看到在古時候,有許多家庭,他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一代一代都出人才、都有好兒孫,這家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沒有改變,很重要的就是這個家庭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

  曾國藩先生持家教子的十條原則,我們看到後面有一條是《朱子治家格言》中說的一段話,也跟曾先生說的這第五條是相輔相成的:「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也就是說古時候這些大家庭,有智慧的父母為孩子在選擇婚姻的時候,並不會選擇對方一定是很富有,或者是出自於名門望族,而是要注重他的德行人品,要注重對方的家風跟家規。

  對於曾國藩先生一生當中的為人處世,師父上人在講課的時候也是經常會提到,也會特別的讚歎。特別是曾先生對於「誠」字的定義,我們在前面看到,曾先生在說到耐人這條的時候,遇到有一些變化多端的這些詭詐之人,你沒辦法想說這個人他到底心裡在想什麼,下一步要做什麼惡事,但我能夠以至誠來待之,內心始終是以誠敬之心來對待人。師父上人對於曾國藩先生這個「誠」字是非常的讚歎。而且他在讀書筆記裡面也給「誠」字下了一個定義,什麼是誠?所謂的「一念不生是謂誠」。這個定義我們看到,古時候的讀書人,應該說他對於儒釋道三家的教誨也都是非常通達的。曾國藩先生,他雖然是一個儒生,可是他也非常喜歡讀道家的《莊子》這些書,所以他對誠字的定義就非常有深度,這跟佛法所說的是完全相同的。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當然這在佛門來說是比較深的境界,是佛菩薩、聖賢人的境界。我們能夠達到這個,能夠做到真誠到極處,可以說就可以成聖成賢了。所以這個誠字是非常重要的。

  恭錄自《聖學根之根·小兒語》第1集

  開吉法師主講

  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