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務本」太重要了-第1集

  諸位家人,剛剛我們一起學習師父講的一個專題,「跟隨恩師雪廬老師學習經教十年因緣」。雖然是一個小時左右的課程,應該讓大家好像跟著師父走過了他一生的一些經歷。

  師父在這幾年特別強調《群書治要》的重要性。剛好大馬中心依師父的指示,在《群書治要》當中挑重要,而且跟現在的家庭、社會,甚至國家、世界,比較相關、迫切的一些教誨,把它挑出來編成《群書治要36O》。而在挑出這些句子當中,我們把它歸納成六大項,像第一是「君道」;第二是「臣道」,一個國家要治理好,君臣上下一心,鐵定是政通人和,所以這個倫常,君道、臣道的重要性;第三是貴德,因為人最重要,得怎麼看人?「德者本也」,「貴德」,讓我們很清楚來認識什麼是德行;第四個部分是「為政」,他怎麼辦政治。

  「為政」算在這六個篇幅當中是佔比例最大的。而在這個最大篇幅「為政」當中,句子最多的綱目是「務本」。我們念《論語》,開篇就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務本」兩個字,對我們修學、對我們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相當重要的認知。你認知錯了、方向錯了,所有的努力有可能是本末倒置,有可能是適得其反。就像我們現在不管是處理健康的問題,還是處理人與人的問題,你在表象當中解決,看起來好像暫時沒有問題,事實上這種處理方法都有副作用,都有流弊。大家想一想,哪一個家庭的衝突是因為法律根本解決的?甚至有可能積怨更深。因為彼此沒有認知到自己的問題,然後又對立、又衝突。所以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所以這個「務本」太重要了。

  師父在剛剛講經當中有提到,他參加澳洲昆士蘭大學,當時候全世界有八個大學有和平學院,這差不多是十六年前了。結果你看這麼多專家、學者,大家要知道,他們每一年研究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聯合國成立這麼長久的時間,解決的方法有沒有從根本下手?所以智慧很重要!有智慧的人,看什麼事物都看得很深很廣,都看到根本問題。所以師父首次參加昆士蘭大學的和平會議,聽這些專家學者發表談話,他們都是用外交、用經濟、用武力,種種方法。

  後來師父聽完了,給他們舉個比喻。《禮記.學記》當中告訴我們,要從事教學工作,會講故事很重要,還要會比喻。罕譬而喻,講了老半天人家都聽不懂。他舉個例子,人家一聽就懂了。所以佛門有一本經叫《百喻經》,代表佛陀在教學當中常常用譬喻。師父就跟這些昆士蘭大學的和平專家講:「你們現在要解決衝突、解決問題,就像中醫治病,你得找到病根,你才能對症下藥。」他們一聽就懂了。接著師父又問他們,「那根在哪?病根在哪?」師父說:「家庭」。他們是聞所未聞。他們研究了一輩子,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說法。但我們老祖宗講出來的方法,只要他有機會接觸,他不會不相信。為什麼?每個人都有性德,你講得有道理,他的善根就出來了,他就搞明白了。

  當初這個《群書治要36O》,有一些國際領導人他們看了,像澳洲總理陸克文先生,他的哥哥陸克雷先生有到湯池去,後來《群書治要36O》出來了,還送他一本,他看了很感動。所以你只要有榜樣,不管任何宗教、種族都會感動。他一看那個「堯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有一句是講堯帝之德,「痛百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時時把眾生的苦放在心上,人民犯罪了,他說是我害他的,因為我沒把他教好;人民有旱災,他說是我無德,才有這樣的災難,希望上天是降罪給他。他看了說:「你們以前的祖宗是這樣辦政治的」。他很震撼。

  所以老法師就將這個病根告訴他們,為什麼是家庭?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從家庭生長出來的。假如他的父母衝突,他從小看到的就是衝突的思想、衝突的做法,他怎麼可能不跟人衝突?就像經典裡講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他從小就是看這個模式,他當然就變成這個樣子。

  他們聽了很認同,好像豁然開朗。接著師父又說:「這還不是最根本的」。他們都聽傻了,已經很震撼了,還有更根本的?師父接著講,其實大家不要只聽師父講故事,那裡面有慈悲、有智慧。師父時時言語都是感同身受,他能理解到對方的接受度。所以馬上用佛法講自性跟習性的衝突,怕他們聽不懂,師父說自利跟利他的衝突。馬上又for example,比方說這有一個你很喜歡的東西,那你先想到他還是想到你?這些專家也很可愛,他們都很坦誠,「想自己」。老人家說,那這個衝突就不能避免。你說自私自利哪有可能不衝突?

  我們看師父在講經,以至於引導有緣眾生都是務本,讓他們看到根本問題。其實這一段話我們假如懂得受用,一觀,那我怎麼會跟人相處不好?不也是太自我的關係了?聽故事要聽出開悟出來。師父今天也講了,善知識的開示講給誰聽了?自己。師父說,很多他身邊的弟子跟他幾十年,心態錯了,跟一輩子也不受益。什麼心態錯了?老人家在講的時候,他都覺得那是講給別人聽的,不是講給他聽的。所以修學的態度很重要,自己是當機者。聽每一堂課,善知識就是講給我聽的,這個心態就有很大的利益。這個心態初學的時候應該都有,學個三個月、五個月,道理懂多了,慢慢有個習氣就浮起來了。

  所以我們想一想,好像我們一開始狀態比較好,所以佛門叫「初發心,成佛有餘」。因為我們隨著學習的過程,我們可能學問有增長,我們可能人脈有增長、地位有增長,種種這些情況有變化的時候,都有可能把我們的煩惱給調出來。所以修行人要有很高度的警覺性,一個人還沒出名的時候很老實,出了名就不老實了。大家看,我是不是比十年前不老實?所以「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所以我得趕快改,「更也,人皆仰之」,人家就刮目相看。所以老法師在講話當中,我們都要學到他的智慧、他的存心,都覺得是在點我自己的。

  恭錄自《師長行誼》

  蔡禮旭老師主講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