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弟子規-第35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弟子規》第二十八頁,我們從倒數第一行開始看起: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句的經文。真正有仁德之心的人,大家對他自然會敬畏。為什麼?『言不諱,色不媚』,因為他說話是公正無私,沒有隱瞞,他也不會特別去討好別人,所以大家自然會生起敬畏之心。我們也有談到,像孔老夫子就是典型的榜樣。

  這節課我們再補充幾個小故事,談談真正的仁德之人,他的處事待人接物都是如何表現的。這句經文:『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我們來做一點補充。

  首先看漢朝有一位賢德之人王烈,他的字是彥方。王烈是一位很有德行的君子,而他的德行也感化了鄉里的老百姓。有一次,在鄉里有個盜賊,他去偷了人家的牛,就被主人把他抓住了。想不到盜賊就向主人請求,他說:「你要讓我受什麼樣的刑罰都可以,送到官府去治罪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要把這件事情讓王彥方知道(王彥方就是王烈)」。後來王烈聽說了這件事情,就派人送了一匹布給盜賊做禮物。他的這個動作讓我們想起,陶行知校長獎賞給那位學生的四塊糖果。

  有人感到很奇怪,就問王烈說:「他明明是偷了人家的牛,你為什麼還要賞賜他一匹布?」王烈就說:「因為這個盜賊害怕我聽說他的過失」,他偷了人家的牛,他寧可到官府去治罪,也不希望這件事情讓王烈知道,「這就說明這個盜賊雖然是偷了人家的牛,可是他的內心還是有羞恥心、有慚愧心的」。而一位恥於作惡的人,當他內心有羞恥心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他也必定能是一位改過向善的人,所以王烈才送給他一匹布,來勉勵他、鼓勵他斷惡修善。

  我們看到,一位仁人君子,他的一言一行在這個地方做為表率、典範,連偷東西的盜賊一想到他都會生起羞恥心、慚愧之心。到了後來,有人不小心把身上的佩劍丟在路上,這個盜賊就幫他看著這把劍,直到後來找到了主人。

  這也讓我們想到,在十多年前,當有許多的老師們在廬江湯池推展《弟子規》,老師都是以身作則,把《弟子規》表演出來、落實出來,也感化了小鎮的每一位居民。甚至於有人坐車不慎把身上的錢丟在車上,計程車的司機拾金不昧,又把這一大筆錢還給了主人。所以賢德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這一方人民的表率跟典範,甚至於使這個地區社會的風俗得到改善。

  許止淨先生評價這段故事說,像王烈不過是一位普通的平凡之人,卻能使這些偷盜的盜賊,寧可送到官府去受刑,都不要讓王烈知道他偷了人家的東西。這正是「所謂君子不怒而民威於鈇鉞」。他的德行感化盜賊,連盜賊都受到感動,何況是這個地區普通的老百姓。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一個賢德之人他在道德方面的教化,他的影響力,他教化的能力超過了用法律的手段、用刑罰手段來教訓犯罪之人,影響力確實是超過了刑罰。

  這就是發生在漢朝時期的故事,也讓我們體會到「果仁者,人多畏」,真正有仁德的人,自然使人們對他產生敬畏之心、恭敬之心。

  接著我們再來到北魏的時代,看看另外一位賢德之人的故事。在北魏的時期,有一位賢德的善人,叫做索敞。索敞他一生非常努力的在學習聖賢教育、學習經典,他的老師是劉昞。劉昞在這個時代是一位很有名的碩儒,是一位好老師。所以跟隨他學習的學生很多,有五百多個學生都跟著他來學習。但是雖然學生眾多,真正傳承老師道德學問的其實並不多,而索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劉昞的得意門生,也是他的助教。索敞盡其一生都在努力的學習聖賢經典,並且把老師傳授給他的道德學問都繼承下來,成了老師的傳人。他果然沒有辜負父母和老師對他的期望,後來他在朝廷也受到了重用,當了中書博士,而在朝廷任職,他的家鄉人也覺得臉上有光。

  在當時是北魏時期,有很多人的價值觀都是比較崇尚武力的,而在京城地區有許多貴族的子弟,他們也都是外族人,對於聖賢的經典、學問,他們就沒有什麼興趣學習。畢竟是貴族出身,很多子弟也都比較喜歡享受,過比較奢華的生活,要讓他們埋頭苦讀聖賢之書,他們就挺不願意的。可是索敞很有耐心,在教導學生的時候特別的嚴謹,真正是一位很難得的好老師,教導學生他都非常的盡職盡責,循循善誘,非常重視學生德行方面的教育。因為老師本身就表演出非常嚴謹而有禮的德範,索敞的風範後來也深深的感動了貴族的子弟,他們只要遠遠的看到索敞走過來,他們都會肅然起敬,非常敬畏的樣子。就是這裡說的「果仁者,人多畏」,畏不是畏懼,而是敬畏、恭敬。

  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索敞的言行身教確實是非常感人。後來包括貴族子弟在內,有很多人跟著索敞學習之後,也成就了他們的功名。當然,首先是成就了他們的德行跟學問。後來有許多在朝廷當中做官任職,當到尚書、太守的有幾十位官員,他們都曾經跟著索敞學習過。而索敞的教化之功,對朝廷的貢獻是很大的。因為在北魏時期,有一件著名的歷史事件,叫做「魏孝文帝改革」,在改革漢化的過程當中,正是需要一批通曉聖賢經典的人才。所以索敞做為一位言教跟身教都是很好的榜樣,這樣一位好老師,通過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手段,來幫助國家社會實現安定與和諧。

  雖然我們在歷史上沒有特別看到索敞是如何孝親尊師的記載,但是我們看到索敞有一位好朋友叫陰世隆,是他的同鄉。觀其友而知其人,看一個人的德行、學問如何,就觀察他都跟什麼樣的朋友交往,就能體會到。索敞跟陰世隆既是同鄉又是好朋友,他們的道德學問也都非常好。陰世隆是一位很有孝心的讀書人,他的孝心也感化了家人。每天早晨,他和兒子要到地裡種田之前,一定要禮拜父母;等到他們做完農田的工作回來,也一定要恭敬的禮拜父母,天天都是如此,年年都是如此。後來他們孝敬的德範也感動了父老鄉親們,這個地方的風俗也隨之而改變,許多的老百姓對自己的父母也都非常的孝順。

  所以師父上人提倡要恢復古禮,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和老師恭敬的行跪拜之禮。我們也看到有一些幼稚園的小朋友,像在孝敬幼兒園裡面,小朋友也是聽到師公太爺爺的教誨,所以每天早上他們起來,首先要跟爺爺奶奶、跟爸爸媽媽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每天要讀書之前,也要跟孔子爺爺行禮,這是在孩子小時候就培養他孝親尊師的好習慣。慢慢的,外在的禮敬也會內化成內在的恭敬、誠敬之心。孝親尊師這種恭敬心、誠敬心,是成就一個人德行學問最為重要的基礎。所以說「孝親德根,敬師德本」,孝親尊師確確實實是一個人德行的大根大本。

  以上是兩則古人的故事,讓我們通過聖哲之人一生的行跡,體會到確實是「果仁者,人多畏」,一位仁德的人,他的身行言教自然會讓人對他產生敬畏之心。

  言不諱,色不媚。下面我們再補充一則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發生在古代,而是發生在近代。我們之前學習文字學,就曾經聽過劉克雄教授講課,劉克雄教授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師從林尹先生。林尹先生是文字聲韻學的傳人,從章太炎先生,更早的是俞樾,章太炎先生是跟著俞樾學習。這門學問文字聲韻學,章太炎先生傳給了黃侃,黃侃又傳給了林尹先生。到了林尹先生這一代,因為他感覺到這門學問如果是代代單傳,很擔心會後繼無人,所以林尹先生收的學生就比較多一點。他最得意的門生就是陳新雄教授,他傳承了林尹先生的文字聲韻學,並且在這方面很有建樹。陳新雄教授是劉克雄教授的師兄。

  我們之前聽劉克雄教授講課,包括在平常聊天,他常常也會給我們分享林尹教授生前的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條他就有談到,在民國時期這些讀書人,他們不只是讀書人,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們都是非常愛國的志士仁人。陳新雄先生在回憶他的老師林尹教授生平,也曾經記錄過這段歷史。

  當時是在民國二十六年,抗戰開始爆發,而做為那個時期的讀書人,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們也是挺身而出,而且他們愛國的風範特別的卓著、特別的突出。當時漢口很危急,馬上就要淪陷了,林尹先生也是挺身而出,受命於危難之間。在抗日戰爭的時期,你從事抗日救亡的工作,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做的。林尹教授當時跟日本的侵略者周旋,在多年當中,在這個過程裡面立了很多功,體現出讀書人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愛國忠勇的氣概。

  所以日本人就把這位年輕的學生看成是眼中釘,一定要想盡辦法除之而後快。在民國三十年,最終因為日本的情報人員通過一些手段,終於把他抓住了,把他從漢口、南京,一直囚禁到上海。在這個過程當中威逼利誘,用盡種種的手段跟方法,軟硬兼施。當時林尹先生做為那個時代的一位愛國讀書人,他在日寇面前顯示出中華民族特有的凜然正氣,不為外敵威逼利誘所影響,最終還是不肯屈服。後來日本人也拿他沒辦法,看到這個讀書人太有氣節了。當然也是命不該絕,在他身上還有傳承漢學的使命,即使是經歷這樣的艱險跟磨難,最後林尹先生沒有被日本的侵略者所殺害。

  當時他在獄中寫過一首絕命詩,在這麼危險的環境裡面,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活著出來。但是這首詩就體現出了他大義凜然的氣節,這種浩然之氣,跟古時候的文天祥、史可法相比,一點都不遜色。這首詩是這樣寫的:「此心同日月」,我們看到開頭,就想起「三才者,天地人」,正是這樣的一位讀書人的人格,真的是可以跟日月爭輝。「此心同日月,此意擬冰雪」,像冰雪一樣的皎潔,形容他的人格風範。「日月常光輝,冰雪終皎潔」,他的愛國之心,在他身上貫穿著浩然正氣,這種浩然正氣是可以跟日月同光輝,他純淨無瑕的德範也可以和冰雪的皎潔相媲美。「昔思李郭功,今灑文山血」,即使現在已經不能像唐朝的名將郭子儀那樣在戰場上馳騁殺敵,但是我終究也可以像文天祥一樣,為了國家捨棄自己的生命。他是一種大義凜然的風範。「忠義分所安,慷慨成壯烈。」

  現在回顧這段歷史,像林尹教授這樣的讀書人,他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示現出愛國的德範,這種德行同樣也是師承於章太炎先生、黃侃先生的風範。所以學生當老師的傳人,他不只是傳老師的學問,老師的氣節也是完全在他身上體現出來了。

  像他是有天命的人,上天賦予他的使命,有這個使命,他命不該絕,最後還是從虎口當中逃生了。把他關了半年之後,最後得以離開虎穴,脫身到了香港,後來又繼續在大學當中任教。這段故事之前劉克雄教授曾經跟我們分享過。一位真正的好老師,他不僅僅是用言教,而是用他的身教,這是特別感人至深的教化。他教出來的學生,乃至於是徒孫輩的教授們,一提起林尹教授,真的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個故事我們就補充到這裡,真正讓我們體會到「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在從古到今的聖哲人的身上、賢人君子的身上,我們就看到了,真正體現出這句經文的精神跟風範。好,接著看下面這句經文: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這句經文是說,我們能有機緣,這麼殊勝的因緣跟機會親近一位仁德之人,向他學習,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為什麼?因為當我們親近仁德之人,『德日進,過日少』,他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有進步,而且過失、過錯也會隨之一天一天的減少。讓我們體會到親近仁德之人的重要性,我們要用孝敬父母的心來敬愛仁德之人。君子的修學必定是要親近仁者,遠離小人,這個利益是無量無邊的,可以真正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己的德行日日都有進步,而過失也是一天比一天要減少。

  實際上談到中華文化,把它濃縮起來有一個心法,這個心法只有三個字,我們常常觀照自己是不是真正有落實聖教,就要了解中國文化的心法是哪三個字,就是君、親、師。所以天地之間最為尊貴的就是天、地、君、親、師。師父上人常常想起小時候在福建,看到許多家庭的堂屋當中都會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神位,後來師父上人在攝影棚當中也會供奉著這個神位。君親師在孔孟學說當中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君親師這三個使命就如同鼎,鼎有三足,也有四足,是缺一不可。我們在故宮博物院看到毛公鼎,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也曾經見過司母戊大方鼎。君親師就像鼎的足一樣,三足鼎立,它是缺一不可的。

  君親師,我們首先來看「君」,君是領導的意思。任何一個階層團體的領導人,他都有責任來領導、策劃,帶領著員工、人民,帶領他們走向倫理道德、包容、尊重、互敬互愛、互助合作、安定和平的社會。這是「君」。

  「親」,任何一位領導人都有責任,就像父母一樣照顧他的下屬,讓下屬的生活得到保障,家庭和樂。

  第三是「師」,師是教導的意思,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真正肯定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們下一個單元開始學習《三字經》,就會學到這句經文。修身為本,教學為先,師是很重要的。對於我們的下屬、員工,要施以聖賢經典的教育,讓他們懂得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君親師才盡到圓滿。所以無論是化民成俗,還是我們教化這個團體、帶領這個團體,這是第一樁大事情。做為領導人,他具有「師」的使命,必須把處事待人接物的道理傳授給團隊當中的成員。從最基本的倫理道德、五倫十義,讓大家都不違背這些自然的法則,這樣團體一定就有向心力、就有凝聚力。因為人心有了歸向,大家都不會覺得人生過得很茫然,否則每天都在忙忙忙,其實不知道在忙什麼,也不知道在朝著哪個方向在走。

  我們細心的思考,誠如師父上人所說的,在世界上,每個人都具有君、親、師三種使命,如果每個人都能在自己本分的、本職的工作崗位上,把君親師的責任盡到位,我們可以想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定是指日可待的,無論是一個人的德行成就,或者是家庭的幸福美滿,乃至社會的和諧安定,確實都是可以做到的。

  這是說到君親師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我們就能帶領團隊時時都在聖道、聖教之中。「作之君」是以身作則,領導要有身教以身作則。「作之親」是關懷和愛護,把員工、把團隊的人看成是一家人來關心和照顧。「作之師」是一種教學,因材施教。君親師真的是可以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因為我們人在社會當中不可能是離群索居,都要面臨人與人相交往的問題,我們只要掌握君親師的原則,把它落實,社會的問題就能解決,同樣的,人和自然也能和睦相處。就像孟夫子所說的,「親親而仁民」,就能愛護人民、愛護眾人,「仁民而愛物」,可以把仁慈之心延伸到對於萬事萬物的關懷和尊重。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的重要,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有沒有做到君親師這三個角色。

  儒家也特別強調一句心法,「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中庸》當中孔老夫子提到:「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就像君子之道,射箭的時候,拉開弓要發射,他發出去沒有打中目標,「失諸正鵠」,這個時候要怎麼樣?「反求諸其身」,要怪自己的技術不好。一個團隊為什麼人與人之間不能和諧,這個團隊不能朝向非常正面的、健康的方向發展,我們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君親師方面沒有做到位。君親師首先在家庭當中,無論是父母也好、夫妻也好,都要真正做到。

  我們來看看夫妻關係。在《詩經·關雎》當中,這是《詩經》的第一篇,就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為什麼把《詩經》當中的第一篇用〈關雎〉,把它放在首位?因為這是五倫關係最為關鍵的一倫,也就是夫婦,第一篇詩歌所談的就是夫婦之道。〈關雎〉是周朝人讚頌文王和他的夫人太姒的一首詩。文王能夠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也是要歸功於他的母親和他的夫人。〈關雎〉這首詩是說明,只有像太姒這樣嫻靜貞潔的好女子才能匹配君子。戴震在《詩經補注》當中說,這首詩是闡明了夫婦倫常的重要性,通過歌詠吟唱,能讓人了解夫婦之倫的正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毛詩》註解當中說:「雎鳩」是南方的一種水鳥,這種鳥牠雌雄是有固定的配偶。這是用以比喻君子和淑女彼此仰慕對方的美德,而又不貪戀她的美色。他行事謹慎而且居處幽深,就如同關雎雌雄有別,非常的和諧。這樣夫婦的倫常就能成為世人的榜樣跟模範。

  下面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妃有關雎這樣的美德,女子她具有幽靜嫻雅、貞節專一的美德,這是君子的良善伴侶。這是把〈關雎〉擺在第一篇,關雎牠找到一個伴侶是終身不換。用關雎來比喻、形容,讓我們看到連鳥類都不願意背棄和離開牠的伴侶,而我們想想人又應當如何?

  之前也常常跟大家分享,在澳洲圖文巴有一隻義鳥,當時這隻鳥在牠伴侶過世之後,非常悲傷的在身邊守了三天三夜,一滴水一口飯都不吃。鳥獸牠們彼此之間都這麼有情有義,何況是人?像《詩經》裡面有這麼多蟲名、鳥獸的名稱,都是用來比喻,來喚醒人的性德和良知。這是強調找伴侶要找賢德之人。

  「荇菜」,後面有「參差荇菜」,荇菜是生長在湖泊、池塘當中的水生植物,它鮮嫩的部分是可以食用的,在古時候是用於祭祀的供品。后妃具有嫻靜幽深的美德,就像關雎一樣這種美德,所以祖先才非常歡喜接受她的供養跟祭祀,她才能承擔採摘荇菜、準備供品,承事宗廟的責任。所以說「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表法,一個好的媳婦採摘荇菜祭祀祖先,祖先的在天之靈都是感覺到很安慰的。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和瑟都是一種樂器。在古時候,音樂的教化也都是秉持著思無邪的標準。像「琴」具有防止邪思淫欲、導正世道人心的效用,「瑟」具有克制欲望、啟發心性美德的作用。君子是以和諧美好的琴瑟之音,與淑女共享。

  周文王的夫人太姒,就是一位非常賢德的女子。她是文王的夫人,也是周武王和周公的母親。孔老夫子一生當中非常的敬仰周公,也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得到君王的重用,可以像周公一樣,用聖賢的教化、聖賢的施政方法,把國家治理得安定和平。

  太姒不但是周文王的夫人,還是周公的母親,能助夫成德,又把自己的兒女教導成聖賢之人,這樣的女子一定是很了不起的。在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記載,太姒很有仁愛之心,而且又深明大義,她還沒出嫁,在娘家的時候就顯示出了女子具有的美德。她每天,還沒出嫁的時候,她都是專心致志的在做女子應該做的工作。她的生活也很儉樸,用度很節省,對自己的女老師也特別的恭敬。

  周文王他非常仰慕太姒的美德,後來他去迎娶太姒,是親自到了渭水迎娶。當時渭水沒有橋,文王就把一條一條船連起來,造了一座浮橋,把太姒接到了河的對岸。

  太姒嫁到了這個家庭之後,仍然保持著她在娘家時候的美德。周朝的三太都是很有德行的女子,祖母太姜,還有她的婆婆太任,都是很賢德的女子。太姒繼承了她們的德行,每天早晚都勤勤勉勉的盡自己的婦道,包括做媳婦應盡的禮數,在平常她都做得非常的恭敬嚴謹,一點過失都沒有。她有機會,也會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而有事情要跟文王報告,她會先讓女先生把這件事情先跟文王(跟她的丈夫)報告。太姒這個德行是以婦禮跟婦道來教化天下,人們都恭敬的尊稱她作「文母」,周文王是治理天下,而太姒是幫助先生治理內務。

  在古時候,連婦人女子都能把天地君親師的德行在她的身上體現出來。天地君親師所含括的範圍是非常深廣的,從家庭裡面,父母,還有夫婦之間,再延伸到團體當中的長官,乃至於師生之間、同事之間,都有君親師的本分跟職責存在。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把職責盡到位,確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指日可待的。對於子女也是,包括對於子女的教育方面,也非常重視天地君親師的標準。

  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在中國的歷史上,君王掌握政權之後,他最為重視的就是培養接班人。這件事情是關係到國家社會,將來是不是能安定和諧、長治久安,培養底下一代的班子是非常重要的。

  古時候有三公,剛剛跟大家分享了三太,現在再來看看三公,包括太保、太傅跟太師。最早我們看到歷史上記載就是周成王,周成王六歲即位,他的年齡是非常之小的。雖然他的年齡小,可是老師非常之好,召公是做太保;周公,也就是我們剛剛談到的周文王的兒子、太姒的兒子周公,他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是成王的太傅;而太公,也就是姜太公,他是成王的太師。太保,是保其身體;傅,是在德行方面對他進行教導;而師,就是太師,是導之教訓。這是太保、太傅、太師三公的職責,分得非常的清楚。同時也有三少,就是少保、少傅、少師。

  這一個君王,要把他培養成德、培養成材,都是從全天下當中去選最好的老師來教導他、輔導他。所以君王即使年齡很小,但是有三公和三少在身邊,教導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倫理道德的教育。他在德行上扎好根基,自自然然奸邪之人就不會靠在他的身邊,輔佐他的人都是普天之下選舉出來的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讀書人,天天在他身邊。太子從小所看到的都是正事,所聽到的都是正言,所行的都是正道,前後左右全都是正人君子。通過這麼好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來的皇帝,我們可以想像他將來治理國家,一定也能以德治國,用仁德的心行來對待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所以在古時候對於太子的教育,就是底下這一代接班人的培養是非常非常重視的。剛剛說到的這三位老師,三公還有三少,都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通過選拔天下的賢德之人來輔佐太子、輔佐君王、教導君王,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接班人是禁得起歷史的考驗的,他沒有辜負老師、父母對他的重望。所以在周朝的時代,可以說周朝最好的時代就是成康之治。雖然和上古時期,堯舜禹湯時期比起來,它還不算是大同世界、大同的社會,但是稱它為小康,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當中的盛世。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盛世在不同的朝代都有出現過,包括後來中國的唐朝時期,有貞觀之治,也有開元之治;清朝的時候,康雍乾時期,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太平盛世。之所以能創造出這樣的盛世,跟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所以人確實是教出來的,確實是古今中外的歷史都可以證明的道理。

  君親師是可以適用於五倫關係當中的每一個角色,無論我們是什麼身分,無論我們在什麼處所,無論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時期,君親師都是貫穿古今、亙古不變的真理。

  這句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大家請接著看下面的這句經文: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不親仁』,我們如果不肯去親近仁人君子,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無限害』,就會有無量無邊的禍害。為什麼?『小人進,百事壞』,會有不肖的小人趁機來接近。一個人他身邊的人,無論是朋友也好,無論是什麼樣的關係,他對於我們的影響都是非常之深的。如果一個人不能夠跟仁人君子相親近,而都是小人圍繞在他的身邊,日積月累,他的言行、思想都會受到許多負面的影響,甚至於會讓他的整個人生走向錯誤的方向。因此我們看到,有很多的年輕人他的本質並不壞,但是就是在環境當中,他接觸到了社會許多習氣非常不好的人,最終讓這些年輕人做一些違背國家法令規章制度的事情,整個人生誤入了歧途,就是這裡說的「小人進,百事壞」,走向了錯誤的方向。

  所以親近仁德之人很重要,如果不能親近善知識,往往我們跟著有很多習氣毛病的人在一起,他的習氣就會對我們產生很深的影響,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對於環境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很多人都有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雖然大家耳熟能詳,可是卻往往有許多人不能引以為鑑。像孟子,他的資質這麼好,而母親在培養他的時候,這麼重視環境對於人的薰陶。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當中,生活環境的選擇,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孟子是戰國時期鄒國人,在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在歷史上確實有很多人,他能成材、成德,很大的影響因素就是母親的教導。像我們看到歐陽脩,他的父親也是走得很早,都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同時也把他父親生前的德行常常教導自己的孩子。所以歐陽脩後來也秉持父親的德,無論是孝德還是為官的廉潔愛民的德政,他的兒子也深受影響。

  孟子三歲的時候,他父親過世了,母親仉氏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女子,她一方面非常勤勞,另一方面又很有見識。雖然是女子,她一邊紡紗織布來維持家庭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非常認真的關注孩子的成長,給他創造成長的最佳環境和條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良好的環境當中讀書上進、成材。

  而最初因為他們家就住在墓地的旁邊,受到環境的薰染,孟子常常和小朋友玩遊戲都是送葬的遊戲。這個時候他的母親看到,這樣下去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於是就帶著兒子搬家。

  這次就搬到了市場的附近。可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孟子天天看到市場裡小攤小販都在那裡沿街叫賣,孟子跟小朋友也都學得很快,天天學小攤小販怎麼去賣東西。結果孟母覺得這個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還是不好,於是又搬家了。

  這次搬到哪裡?這次就搬到了學堂的附近。在古時候,學堂裡面,私塾先生都會教學生讀聖賢的典籍,詩書禮樂等等,並且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包括日常生活當中灑掃應對、處事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的禮儀,這在古時候的學堂裡面都非常重視。自從住到學堂附近之後,小小的孟子就開始學著讀書。他把自己學到的經典背誦給母親聽,並且看到學堂裡面的先生在教學的樣子,他也會去模仿先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還有他的禮儀。孟母看到這個情形總算是放心了,覺得住在這個地方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就決定在這個地方定居下來。

  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最後,媽媽帶著他搬到了學堂附近,他就開始學著怎麼祭祀、揖讓進退,這就像一個讀書人,像小聖賢、小君子的樣子,媽媽就覺得很放心,孩子應該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成長。

  所以孩子從小就有機會、有環境學習聖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學了《弟子規》,當我們把《弟子規》、把《聖學根之根》當中經典的教誨傳授給孩子,聖賢的典籍確實是可以照亮一個人的一生。因為通過學習經典,我們可以真正的明辨是非、善惡、對錯。在生活當中,包括我們選擇朋友等等,都有是非的標準。所以環境還有朋友,什麼人天天跟你在一起,這都是很重要的。

  就像在《朱子治家格言》當中就有談到:「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特別是當孩子,他的德行、學問、人生的經驗,都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個時候,做為父母老師,也要幫助他防止、防範,不要跟一些沒有德行的朋友在一起,要能敬而遠之,好好的修養自己的德行。

  諸葛亮先生在〈前出師表〉當中,也談到了小人的危害和親近賢人的重要性。這裡就有談到:「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所說的這句話,就是《弟子規》當中的「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在周朝末期,在春秋時代,周朝的春秋,齊桓公經過郭氏的廢墟,他就非常感嘆的詢問一位老人,問他說:「為什麼郭氏家族會家破人亡?」這位老人就告訴他:「他是善善而惡惡。」齊桓公聽了就很奇怪,「善善惡惡,何亡也?」老人就跟他說:「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這兩句話確實是至理名言,對於人生是很大的啟發,我們要把它記住。

  「善善」,這兩個善,第一個是動詞,是知道善;第二是行善,這第二個善。知道善應該要行善,可是他是善善而不能為,他知道善,應該要行善,但他卻不肯去做;「惡惡」,第一個也是動詞,知道惡,應該要去改惡,但是他又不肯改,所以郭氏家族最後才會家破人亡。這就是「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這句話提醒我們,一個人如果不能改過、不肯為善,這是自暴自棄的行為,無論是世出世間法的修學,都很難有所成就。所以古人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們知道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過來。這個老人回答齊桓公,他說「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他喜歡善事而不能去做,他討厭惡事卻無法改正過來。

  因此,一個人要能改過,這對於德行的成長、他的修養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學習《根之根》,常常跟大家分享師父上人的一幅墨寶。聖賢人跟我們凡夫有什麼差別?差別看起來似乎不大,但是卻是凡聖的分水嶺,是什麼?聖賢人是勤於講學、勇於改過。勤於講學加勇於改過,勤於講學就是非常認真的學習聖賢的學問,同時落實在生活當中,用聖賢經典的教誨來對照自己、改正自己。

  就像我們每天學習《聖學根之根》,如果常常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裡面的教誨來修正自己的行為,來改正自己的過失,那我們就能做到「德日進,過日少」。所以親仁,這個仁,即使沒有現成的聖賢人讓你來親近,那我們就可以親近經典。這個經典,《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是儒釋道聖賢經典的大根大本。我們每天用這個來觀照自己,檢查自己有沒有做到,觀察自己是不是有違犯其中所談到的過失。如果有的話,我們就趕緊改正過來,這樣我們德行就能真正的增長。

  這個單元就學到這裡,接下來再來看下一個單元,「餘力學文」。餘力學文,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句經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在前面已經學過了這些單元,包括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單元。那我們學過了之後,如果對於《弟子規》當中這些教誨,不能身體力行這些本分,而只是一味的死讀聖賢之書,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最後是『長浮華,成何人』,我們所積累的是知識,而不是真實的學問,而且更嚴重的結果是,會不斷的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我們很善於空談,但是卻是不切實際的人。我們想想看,用這種方式來讀書又有什麼用?

  所以《弟子規》是用來做的,不是用來背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我們在求學問的時候都要做到這幾點,而《弟子規》就是最後的這一條「篤行」。當我們「篤行」沒有真正落實,前面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可以說都是落空的。所謂「文以載道」,我們所行的是要來實踐聖賢的教誨。做為君子,他不但是要掌握聖賢的學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學問在自己的人生當中表演出來,用「學文」來明瞭聖賢的教化、聖賢的道理,而用「力行」來使自己的德行像聖賢人一樣。

  我們學習聖賢的經典,就好像了解了地圖上的路要怎麼走,可是我們真正的要走到目的地,還是要靠兩條腿的功夫,要去落實、去力行。地圖上說得再好,山河多麼壯麗,都市多麼繁華,可是當我們不肯去力行,終究是沒有辦法到達目的地的。

  所以君子首先重視力行的功夫,然後才是「餘力學文」。一個人如果不肯力行,而只是空學文,那可能招致什麼樣的結果?我們看到在這個時代有的人,不學聖賢教育還好,學了之後可能愈學愈傲慢,常常用自己所學到的道理去衡量別人,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增長了傲慢,反而不如有許多實實在在的在落實的人,他不一定學問有我們那麼好,可是人家真正的都做到了。

  一個人的德行學問要提升,「力行」和「學文」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解跟行要相應。解和行就好像一輛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一定是兩個輪子一起協調,車子才能動起來。

  在這個時代,包括我自己,原來是更明顯了,後來是因為學習了聖賢教育之後,開始有一些磨鍊的境緣,去力行的功夫。不然在以前,因為這個社會也確實是太功利了,大家從小給孩子灌輸的思想就是希望他讀書讀得好,其他什麼都可以不用做。所以我們從小到大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成績考得好不好,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很難得有機會養成,從小到大都是在拼功課、都是在比成績,最後雖然拿到了學歷,可是自己傲慢的習氣卻很難降伏,真的就像這裡說的「長浮華,成何人」。這不學還好,學了之後,對父母也特別的叛逆,對老師也不知道恭敬,只是覺得只要我把書讀好,前程就會一片美好。

  所以自己在這方面也走了很長時間的彎路,後來是因為遇到了善知識,遇到了師父上人以及一些長輩,看到我們這樣子,這麼小就盛氣凌人、這麼傲慢,所以就不斷的強調我們要力行的功夫。後來畢業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歷練,在廚房裡面學煮飯,要學會打掃衛生,從灑掃應對進退這些方面開始學起,怎麼泡茶,端茶送水,都從這方面開始磨鍊。我們也很感恩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遇到師父上人和許多長輩對我們的愛護和教導。因為我們確實體會到,如果一個人年紀再大了,譬如四十歲、五十歲了,再去經受這些磨鍊,可能他也很難低下頭來,願意捨掉自己的傲慢習氣從頭開始學起。

  當時自己年紀還比較小,就有機會遇到好老師,所以發現,我們小時候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有錯誤的導向,只知道讀書,其他什麼都不會。所以在畢業之後,就得到長輩特別的教導,從洗菜、切菜、煮飯,還有打掃衛生等等,都是從生活的細節開始做起,慢慢的才把自己傲慢的習氣磨平。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時不時這些習氣還是會現前,但是終究是在自己還比較小的時候,有受過一段時間生活教育的磨鍊,這對自己的幫助還是特別的大。

  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確認一個點,聖賢的學問是用來力行、用來落實的,而不是我們學了多少經文,學了多少的典籍,最後拿來炫耀的,這樣就會導致長浮華的結果。

  這個現狀在我們現代社會還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人確實是書念得愈多,反而連包容、寬恕、愛護別人都不會。這往往就是因為他鑽在書本裡,而書給他長浮華的增上緣。特別是高學歷的人,我們都覺得生活當中很難相處,因為從小就是被嬌慣的。以前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因為同學都是全國,有的是不同省分的,像我們宿舍裡面,全國各個省分的同學生活在一起,那每個人,不是高考狀元,就是一個什麼特別優秀的學生,推薦進來的,都是全國的精英人才,在學問、學識上面都是很強的,可是就是很不善於跟人相處。我們在一起,因為大家彼此都太傲慢了,沒有人願意低聲下氣的退讓,相互的禮讓、諒解,所以彼此之間反而常常出現衝突,這就是長浮華,學了很多書本的知識,但是做人方面確實很欠缺。

  在這些年當中,師父上人也常常會特別的點醒我們,我們這些年輕人,確實都是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常常把事情是做好了,但做的過程當中把人也得罪了,把人心也傷了,可能自己還體會不到為什麼這個事情最後搞得一團糟。這也都是跟我們學習了聖賢教誨之後不能落實,光是提升了學問、技能,但是處事待人接物、應對進退這些人情世故我們卻非常的欠缺。因此餘力學文,我們要注意「餘力」,它的主次在哪裡?主一定是力行,之後才是學文,否則結果就是這句經文所講的:長浮華,成何人,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在古時候,北宋的時期有一位名臣,叫做李沆。李沆字太初,在北宋時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臣。在真宗皇帝即位之後,他擔任過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後來當過中書侍郎的官職。他因為非常的正直,而且他本身為人處世特別嚴謹,特別有德行,所以當時的人對他都很讚歎。

  李沆在朝廷擔任官職,他非常喜歡讀《論語》。有人就感覺到很奇怪,為什麼你官做到了宰相,你還手不釋卷的常常去讀這本書、這部經典?李沆就回答他,他說:「像我現在受到朝廷的重用,擔任了宰相的官職,可是像《論語》當中」,因為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是非常重視、非常強調仁,仁愛的仁。有的說法是儒家以孝為核心,有的說法是以仁為核心,仁愛的仁,這個說法都是很有道理的。李沆就說,「我擔任宰相這個官職,可是像《論語》當中有一些經文,譬如『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像這樣的道理我還是沒有辦法真正的落實。」所以聖賢人的教誨終身來學習,這是很重要的。我們還沒有做到,也就是解跟行同時都要並進,解幫助行,行也是幫助解。

  焦竑對於李沆的做法也是很讚歎的。身為宰相,他能說出這樣的話,因為他覺得《論語》當中有些經文雖然讀了很多,可是還沒有做到,因此就要不斷的學習,像「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樣的教誨都是做為君王、宰官應當要時時提醒自己的。焦竑先生覺得李沆的一段話,可以體現出他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官員、讀書人。而歷史上也讚歎他身為宰官,非常重視自己的德行修養,為人處世很恭敬、很謹慎,所以他處理國家大事很少有過失。身為宰相,他也很認真的守住老祖宗的教誨,守住先王的法度,而且識國家之大體。

  所以一位宰相的德行和器量是非常重要的,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所做出的決定,可能影響面就會非常非常之廣。所以在這個位置上,真的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可能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會傷害到許多無辜的百姓,而他如果做對了決定,又可以惠澤四方。因此他能做到這一點,也都是他善於學習,善於學習聖賢經典,並且落實在生活當中。

  古人讀一句書,經典當中的一句經文,就落實一句,這就是他的得力處。所以後世乃有終日讀書,不知一言之可用,則與不讀何異?真正的讀書人,他是讀一句、學一句,就做一句。如果我們讀完了、學完了,都還不知道生活當中怎麼用,這就不是真正的好的讀書人。真正讀書人一定是解行並進,學到了就能做到、就能落實。

  因此正是有這樣的一位賢德的宰相,在宋朝時期,君臣之間的故事也成為歷史的佳話。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讀一讀歷史當中的記載,李沆的故事。確實從古到今,中國真的是非常有福報的國度。從上古以來,黃帝,炎黃(黃帝、炎帝),一直到文武周公,一代一代都有聖賢君子在這個位置,把中國人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都落實得非常之好,所以代代都有賢德之人在我們華夏的土地出現,這也是中國人的福報。

  今天學到這句經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們在《論語》當中也有看到一句經文,這是記載在《論語》的「公冶長」當中。這是子路,我們要是讀《論語》,看到子路和老師之間的對話,他的一言一行,也會覺得子路確實是很率性,也很可愛,這是老師的好學生。

  《論語.公冶長》記載:「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章雪公老人談到有兩種說法,「有聞」是聽了學問;另一個解釋,「有聞」是有了名譽跟名聲。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前一種是比較常見的說法。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先來看看子路有名譽的說法,「有聞」是有名譽的意思。子路他有了名聲,他想自己所做的跟名聲是否名實相符,如果是名實不符,他非常擔心別人再加以虛偽吹噓。雪公談到,這個說法對這個時代是很有幫助的,因為現代好名好利的人確實很多,甚至於名過其實,根本沒有實行,卻大加的吹噓。而在子路看來,有人替他鼓吹,他心裡很不安,因為覺得自己名實不符。

  雪公在這裡談到,現代的人有一種是假恭維,一種是胡罵,這兩種都是毛病。有兩種害處,第一,一個人沒有實行,而有了名聲之後,「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名就如同一個人的財產,名實不相符,財產落到你的家裡、落到你的名下,這是不祥的徵兆,這是他沒有用心力、勞力而有所收穫,這是名實不符,必有奇禍。再來,雪公談到會養成虛假之心,一個人的道德學問很難有所進步。所以雪公希望學生們對於名這種「不義之財」,不要去貪求、貪取。

  另外一個說法,《論語》的這句經文還有另外一種解釋,譬如老師所教的,或者是從其他地方聽聞的道。「子路有聞」,子路所聽聞的六藝的學術,「尊德性而道問學」。子路聽師友所講的道理,如果他沒有實行、落實,「唯恐有聞」,這是敘述他的用心,就怕再聽到,也就是他很擔憂自己言行不合一,這是子路的好勇,他聽到了當天就要把它做到,不隔夜,所謂「子路無宿諾」。孔老夫子才說,由也好勇過我。

  在佛法當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雪公老人在這裡以「諸惡莫作」來說,他談到自己學佛七十年尚且為惡,惡是無心之惡,心粗不知善惡而做,如果知道這是惡,他就不會去做了。但是我們往往是做了惡而不自知,如果作惡而自己知道,可以說比孔子還高明。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還有小過。為什麼他沒有改過來?就是因為不知道,如果知道,這些小過也都能改過來。所以是不知道才沒有改,時時改而惑沒有盡除。

  我們從經文當中也學到,孔老夫子和他的學生是不是有真正落實聖賢的教誨,對自己的要求是很嚴格的,他既學文又力行。這是我們學習《弟子規》的好榜樣,都要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學習。

  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