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深信切願 求生淨土-第43集

  淨宗法門修學的三個基本要素:信願行,叫三資糧;《華嚴》大論裡頭更說得好,「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儒家講「人無信則不立」,沒有辦法立足於社會。古今中外大聖大賢都重視。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493集) 2001/11/26

  

  蕅益大師講得好,求生西方淨土,第一個因素就是「信願有無」,真正有信有願,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品位高下,那在你念佛功夫的淺深,你的功夫深,你品位高;你功夫淺,你品位低。能不能往生的關鍵在信願,深信切願。對於這世間法不再有一絲毫願望,只有一個願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叫「切願」。信,確實有西方淨土,確實有阿彌陀佛接引十方念佛的眾生,信自己有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10集) 2003/10/10

  

  諸佛如來大慈大悲,賜給我們淨宗法門,滿足我們這個希求,希望在一生當中快速的圓滿無上菩提。我們今天有沒有建立信心?對阿彌陀佛相信,對淨宗經論相信,能不能成就?未必。為什麼?你的心不定,你的心還會被社會一切人事物影響,你就不能成就,這是我們菩提道上最嚴重的一個障礙、魔障。讓你喪失信心,信心喪失了,願力就脆弱了,所以常常改修其他法門,這叫亂修雜進,怎麼會成就?我們看看世出世間有成就的人,你只要仔細去觀察,他為什麼能成就?信心。他的信心愈堅定、信心愈不動搖,愈不受外界的影響,這個人成就愈大,決定與信心成正比例。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89集) 2000/10/16

  

  我們今天修學功夫不得力,說個老實話,根本的原因是在信心不足。不但淨土宗把信擺在第一位,信願行三資糧,一切大小乘佛法都是把信排在第一。《華嚴經》、《大智度論》上都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道是修行證果,根源就是信。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信心裡面生出來的,所以稱之為功德之母,母是能生的意思。這個道理我們要清楚,事實真相要了解,為什麼過去諸佛菩薩修行證果了、成就了,我們修行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真正的因素,信心沒有建立起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4集) 1999/6/16

  

  所以信願行是淨宗修學的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我們信了之後要求解,但是解跟行不能分的,如果有解無行,你解的程度不會很深;必須要以行來幫助解,以解來幫助行,解行相應,解與行相輔相成,才能夠深入境界。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24集) 1996/4

  

  我們要問,我們今天修行為什麼會退轉?說實在話,為什麼自己功力這樣的薄弱?外抵不過誘惑,內抵不過習氣煩惱,原因在哪裡?你立的願太小了,所以起不了作用。願太小,願心不切,那個願是會動搖的。遇到境界,願就退轉了,這怎麼行?我們看看祖師大德、諸佛菩薩那個願,堅定不易,永遠不會改變,所以他有成就。願就是他有努力的方向,他有努力的目標,不達到目標絕不罷休。你要發願,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你要成就你自己的學問德行。

  大乘無量壽經(第45集) 1999/4/17

  

  佛菩薩教給我們要發大願心,這個大願心能超過業力。像這個《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裡面講的,你要是真實發這個十種大願,這個十大願王,臨終的時候,願力導引你就到西方世界去了。

  無量壽經(第47集) 1992/6

  

  把自己業力的身轉變成願力身,重要!我們要會轉變。業力身不自在,是過去今生所造的業,被業力牽著走,自己做不了主。願力超過業力,就是乘願再來,那你就得佛菩薩神力加持,為什麼?跟諸佛菩薩同心同願、同德同行,自自然然感得,不要去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557集) 2002/1/2

  

  這個法門雖然容易、簡單,但是信願一定要具足。前面所講自己的力量是信願,彌陀的力量是接引,我們有非常清淨的信心、有強烈的願望往生極樂世界,所謂是「深信切願」,這個信願的力量一定要超過業力,那你就決定往生。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247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