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離無盡苦 得究竟樂-第39集

  世間人的慈悲是以感情為基礎,佛菩薩的慈悲是以智慧為基礎的,不一樣。智慧是真情,感情是虛情假意,不是真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13集) 2002/5/17

  

  過去祖師大德常講,佛法是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是什麼?慈悲、方便裡頭會有副作用,為什麼會產生副作用?感情用事,問題就出來。所以要用智慧,文殊的智慧,就不會出問題。都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往往就偏差,用智慧就不會有偏差。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11集) 2010/8/12

  

  佛法講的是大慈大悲,是愛。為什麼不用愛講慈悲?愛容易讓人產生感情,就是情愛,為了避免這個誤會,佛換一個名詞,換慈悲,慈悲是有智慧的。換句話說,有智慧的愛心叫慈悲,跟世間人這種情感的愛做一個明顯的差別。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9集) 2014/3/30

  

  在一般人心目當中,愛裡頭有情、有執著,有情執。慈悲是愛,慈悲是基於理智的,智慧,不是情執,就是不是感情用事,它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裡面的愛就叫慈悲,阿賴耶識裡面的愛才稱之為愛。我們簡單的講,理智的愛叫慈悲,慈悲裡頭帶著有感情,就叫做愛。所以這才曉得,佛法裡頭對於一切眾生的愛,對於一切眾生的關懷、照顧、幫助,都是基於真實智慧,他不是感情用事,所以他能夠永恆不變。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93集) 2011/2/20

  

  自性性德的第一德,性德的核心、中心點就是愛,那個愛裡頭沒有自私,那個愛是大愛,佛家稱它作慈悲。那個愛是自性的,一切萬法都是自性生的,所以這個愛是遍自性,就是遍法界。愛心,是平等的愛,是無條件的愛,是真愛。凡人的愛心是假的,裡面有分別、有執著;換句話說,他是有條件的。真的愛沒有條件,平等的,對你愛,對他也愛,對一切眾生他都愛,平等的愛。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89集) 2014/1/19

  

  世尊當年在世圓滿的奉獻,身示範,言教誨,意是大愛,不希求一絲毫的回報,所以得到一切眾生的尊敬擁護,一切眾生樂意接受佛陀的教誨,因為他無條件的,這是我們學習最好的榜樣。幫助眾生、愛護眾生附帶有條件,就免不了引起眾生的驚怖、引起眾生的懷疑,所以決定不能附帶任何條件,完全的奉獻。我們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起,一定要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特別是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

  華嚴經講述菁華(第369集) 2000/10/18

  

  佛菩薩的愛,他是真誠的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同體的愛。所以說「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緣是條件,無條件的愛一切眾生,無條件的為一切眾生服務。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68集) 2015/1/22

  

  『慈心』兩個字怎麼說?佛法裡面解釋慈,是與一切眾生樂,這個心叫慈心;拔一切眾生苦,叫悲心。慈悲實在是可以連起來的,因為拔苦他就樂了,與樂當然就拔苦了,所以慈悲是一體的兩面,一個得到,兩個都得到。用現代的話來講,慈心就是愛心。愛一個人,不只是在現前這個時代教他離苦得樂,那他來生怎麼辦?來生還要搞輪迴、還要墮三途,這就不是樂。所以與樂,要給他生生世世得究竟樂,這是真正的慈悲。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97集) 1990/4

  

  我們為什麼念佛?還不是希望生生世世永脫苦海,得究竟圓滿之樂,我們目的在此地。今天我們知道這個方法,把這個方法再教給別人、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這與諸佛如來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能力,可以說是無二無別。修學別的法門沒有這個能力,修學念佛這個法門有這個能力,這叫真正的「慈心」。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97集) 1990/4

  

  人身真正的意義、真正的價值,得到人身就利用這個機會永脫輪迴,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人生的意義、價值在這裡。這幾個人知道?所以決定不迷,決定不可以感情用事。你要知道,感情是什麼?感情是魔王,一動感情就完了,這一生又出不了三界,又還得搞六道輪迴。所以真正覺悟的人,要有決心把這個情魔一刀兩斷,這個地方要狠心才出得了三界。這個狠心,說老實話,這是真正的慈悲,這是真實的智慧,千萬不要白白的空過了這一生。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勸我們念阿彌陀佛,勸我們一生當中抱定一個希望,求生淨土。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17集) 1990/4